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覆手繁华-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人,也怪你竟然变成了一个傻子。”

    说到这里,太后目光看向窗外:“哀家想要给你寻一个能持家的妻室,却怕宁王府落在她手中,你会被任意煳弄,想要给你寻一个老实本分的,又怕你们不能将王府支撑起来。后来,在花园里,哀家看到你摔倒了,阿阮给你扑身上的尘土,就想着不如说个能待你好的,让你后面的日子不至于太难过,那时候你喜欢的徐茹静又没了,哀家就想着……她的出身嫁给你正合适……却没想到她失了本性……”

    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当年阿阮在她面前说徐茹静的不是,徐茹静的死又跟皇后脱不开干系,这次唐彬的案子,恰好就将她们两个卷了进去。

    徐茹静如果在天有灵,应该可以平息怨气了。

    太后让女官带着宁王去换衣服,宁王刚刚离开内殿,内侍立即上前道:“太后娘娘,顾老太太站在宁王府前,让宁王妃还顾家一个公道呢。”

    太后皱起眉头:“怎么回事?”

    内侍道:“奴婢们也是才听说……顾家从前被发卖的一个丫鬟去找了顾大人,说顾大小姐不是顾大人亲生,而是许氏和旁人奸生来的,这件事传的大街小巷哪里都是……”

    “总之说的是有凭有据……顾家已经查出来,那荷香是宁王妃找来的,于是捉了几个散布消息的人,绑着送到了宁王府外,顾老太太也在宁王府前闹了起来。”

    宫里已经听说了一些闲言碎语,大家都在想,从这往后,顾大小姐的名声就算完了,太后娘娘可能不会再传顾大小姐进宫了。

    世上本就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这是京城,只要有蛛丝马迹都会被传的沸沸扬扬。

    太后仔细地听着,只是抿了口茶半晌才道:“顾家是什么意思?”

    内侍道:“听说顾老太太让宁王妃交出那丫鬟荷香,要当面与荷香对质。”顾家胆子可真大,如果荷香当场说出什么话来,顾家要颜面何存?

    太后不动声色地道:“真难为顾琅华有这样一个好祖母,顾家以后……少不了要繁荣昌盛了。”

    内侍听不明白,太后这话是什么意思。

    ……

    宁王妃听着管事妈妈禀告:“宁王爷从王府一直跑到了宫里去,奴婢让人打听了,宁王爷是去求太后娘娘,让太后帮忙劝说您,让您不要离开宁王府。”

    宁王妃听到这里,鼻子一酸,眼泪顿时落下来。

    她没有想到,王爷会这样做。

    她想起了第一次在宫中遇见王爷的情形。当时王爷将手中的一块点心,用袖子遮掩着,递给了徐茹静。

    那时候她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宁王虽然是个傻子,却对徐茹静温和体贴,以至于徐茹静不过是个庶女,却成了宫中的常客。

    徐茹静凭什么事事凌驾于她之上,无论是美貌还是性情仿佛都超过了她。

    不过让她欣慰的是,徐茹静最终死了,而她嫁给了宁王,虽然开始不甘愿嫁给这个傻子,可是后来,王爷真心真意地待她,她只愿意日日夜夜陪伴在王爷身边。

    她的真心也算没有白白托付。

    在她最需要王爷的时候,王爷跑去了宫中,为她向太后求情。

    宁王妃恍然又笑起来。

    管事妈妈瞧着王妃又哭又笑的癫狂模样,不禁心中悲戚,王府上下乱成一团,顾家堵在门口要人,而府里只有王妃一个人在支撑。

    王爷到底是个傻子,否则怎么会在这时候离开王妃。

    如果是个正常人做出这样的事,应该都是薄情到了极点。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管事妈妈庆幸王爷是个傻子,否则王妃该多么伤心。

    “王妃,您得想想后面要怎么办?顾老太太看样子不会轻易离开……您倒是见不见她?”

    宁王妃冷笑:“顾家真不怕丢尽脸面。”

    顾世衡傻了,顾老太太也跟着傻了不成?好,这样也很好,用不着她去让人四处散布消息,顾家人已经代劳了。

    …………………………

    今天第二章。

    好辛苦啊,今天走了一万多步,回来还要码字,(*^__^*)嘻嘻……

    所以大家给月票鼓励鼓励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百九十一章 高下立分

    宁王府外,顾老太太让人将椅子摆在宁王府大门中央,她端端正正地坐了上去。

    “接着叫门,”顾老太太道,“宁王妃不给老太婆一个交代,老太婆就不走了。”

    这样大吵大闹,将周围人都吸引过来,大家一边张望一边议论。

    顾老太太脸上只有愤怒,没有半点的惧意。

    “老太太您还是回去吧!”宁王府的管事上前解劝。

    顾老太太眼睛不抬:“只要宁王妃能交出荷香,老太婆转身就走。”

    顾老太太刚坐下,有人就推开了人群,众人望过去,又人让人搀扶着走过来。

    “本来也有我们家的事,怎么能让顾家一个人担着。”

    杭老太太让杭庭之扶着走过来。

    “要不是顾家状告卫所贪墨药材,也就不会有后面的唐彬案,”杭老太太道,“顾大人审理唐彬牵出了宁王府,宁王妃就用这样下作的手段要挟顾家,那可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声,整个顾家的名声,他们怎么敢这样做。”

    杭老太太一脸的愤慨,上前对顾老太太行礼:“都是因为我们杭家,顾家才会有这一遭磨难。”

    杭老太太整个人恭敬极了,杭庭之走到顾老太太身前,撩开袍子整个人跪了下来。

    顾老太太显然没有料到杭庭之会这样做,不禁有些惊诧,周围的人也发出一阵惊唿声。

    “快起来,杭大人这是做什么。”顾老太太说着就要去搀扶杭庭之,却被杭老太太拉住了手。

    杭老太太道:“这是我们杭家应该做的,顾家是代我们受过。”

    杭庭之规规矩矩地向顾老太太行了大礼,这才抬起头来。

    顾老太太的眼睛不禁有些湿润,她没想到杭家会这么快赶过来。

    “荣国公来了。”

    轻轻地马嘶声传来,人群向两边让开,众人看过去,只见韩璋翻身下马,走了过来。

    荣国公府是宁王妃的娘家,也是顾大小姐的义兄,一边是亲妹妹,一边是义妹,大家都很关心荣国公会站在哪一边。

    韩璋身材高大挺拔,周身散发着一股威武的气势,时间在他身上沉淀下来,让他风华内敛,也多了几分端凝干练,目光微扫就让宁王府的管事不禁吞咽了一口,不敢上前说话。

    “老太太,”韩璋躬身向顾老太太行礼,“您放心,今天我陪着您将整件事弄个清楚,她这样无中生有、造谣生事,我不会徇私护短。”

    宁王府的管事脸色顿时变得铁青,这可是王妃的亲哥哥,是王妃唯一能依靠的娘家人,他却在顾家人面前说出这样的话来。

    这样一来,所有人都会认为宁王府有意败坏顾大小姐的名声。

    “让你们王妃,将顾家的那个下人交出来,”韩璋淡淡地看向宁王府管事,“告诉宁王妃不要一错再错,这里的长辈都是经过事的,光凭她几句闲言碎语,不可能会蒙混过关,既然她做出了这样的事,就要敢担下来。”

    “将人交出来。”

    人群中有人喊出声。

    二十几个禁军走上前,目光炯炯地望着宁王府管事:“听到没有?让你将人交出来。”

    禁军说完话,才看到荣国公立即上前行礼。

    韩璋眯起眼睛:“该当值的时候不当值,你们这是来做什么?”禁军这样来闹,很有可能帮忙不成反而坏事。

    为首地立即上前道:“我们当被轮换下来,已经不当值了,”说着解开身上禁军的甲胄脱下来,“我们现在不是禁军,是顾大小姐曾医治过的伤患,过来帮顾家一起讨回公道理所应当。”

    “对,”旁边的人跟着附和,“这是我们应尽的本分,我们也不闹事,就是等结果,不过若是有人再随便中伤顾大小姐,我们就和他翻脸。”

    “不管他是谁。”

    众人正说着话,就听宁王府门里,传来一声尖叫:“我不出去,我不出去……”

    顾老太太不禁抬起头望过去。

    门里的荷香脸色惨白,方才外面的话她已经听了清清楚楚。

    顾老太太向来是铁腕治家,她曾为顾家下人再明白不过。她说的那些话没有确实的真凭实据,如果真的被顾老太太捉住话柄,她很可能会难以应对。

    顾家人已经很可怕,那敲响登闻鼓的杭家也赶来了,还有荣国公和禁卫。

    在这些人的眼皮底下,她怎么可能再开口将那些话说一遍。

    如果她说不清楚,那些人会不会将她的皮剥下来。

    她不去,她不能出去。

    “本来就是你们逼我说的,我……不去说,”荷香满脸恐惧,眼睛中都是泪水,“不关我的事,都是你们……你们让我这样做的。”

    荷香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却说出这样的话。

    宁王府的人都有种天塌地陷的感觉,顾家人一定会抓住机会,咄咄逼人。

    宁王府下人上前去抓荷香,荷香就像是一只受了惊吓的兔子,整个人发狂地挣扎起来:“你们放开我,放开我……你们放过我吧,我身下还有两个没长大的孩子……你们就饶了我,放我一条生路吧!”说着她看向门外,“老太太,都是宁王府逼着奴婢说的,真的不关奴婢的事。”

    门外的顾老太太板起脸唿喝道:“快开门,宁王府事到如今还要继续行恶不成?”

    宁王府的下人望着大门。

    他们心里清楚,今天这扇门一定会被叫开,到底是谁先闯进来就不知道了。

    ……

    虽然进了深秋,山上依旧红绿妖娆,远远看去十分的漂亮,天高云淡,秋风送爽,让人的心情也仿佛好了许多。

    深寺里,琅华推开了一扇窗。

    十几年前,恩科试的名单上有了徐士元的名字,从那以后仿佛所有一切都有了些变化。

    陆文本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庸才,却忽然开了窍,结实了杭州许多达官显贵,每次出手都是应人之急,渐渐有了玄学大家的名声。

    不止是陆文,许大老爷的仕途也一片光明,许崇智她是见过的,此人对政事并不敏感,性子温吞,也没有果敢的手段,却在杭州也做了两件让人称赞的好事,因此受到朝廷的提拔。

    还有那个何大掌柜,做的每笔买卖都获利良多,就像是一个深谙此道的大商贾,能将一切玩弄于手掌之中。

    其实,他不过就是一个本该被朝廷斩首的盗匪。

    这些人,都做了与他们的能力并不相符的事,获得了与他们并不匹配的利益。这些人都与许氏有关。

    ………………………………………………

    第一章奉上。

    老规矩,第二章在后面。

    求月票啦,请大家助我一臂一力。谢谢大家。(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百九十二章 怀疑身世

    逆天改命,琅华从前是不信的,可是重生之后,她见到了太多与前世不同的结果,准确的来说,她又何尝不是在改命,改了前世的命运,她、闵大人、阿宸、兄长包括胡先生和裴杞堂,他们的命运都与前世不同了。

    仔细地将许氏做的事看过一遍之后,她就愈发肯定了心中的答案。

    许氏和她一样都是重生的。

    但是许氏今生做的事却为什么和前世一模一样。

    难不成前世许氏就是这个样子。

    许氏能够先知或者和她一样是个重生者,所以就能逆天改命。

    “在想什么?”裴杞堂将手炉递给了琅华。

    指尖触到一片温暖,琅华松了口气:“没什么,就是觉得许氏很奇怪,如果说恩科试她时候有意走门路将徐士元加了进去,后面她做的事,都让人觉得无迹可寻。我觉得就连陆文这个玄学高人,也是许氏造就的。”

    经过了前世,琅华十分清楚,许氏和陆文利用玄学在朝中大行其事,让陆家和许家风光。

    就像陆文那样的庸才居然能跟裴杞堂一样受皇帝的重用。

    琅华想到这里抬起头看向裴杞堂。

    裴杞堂显然也在思量整件事,两个人四目相对,裴杞堂立即低声道:“你别难过,重要的并不是谁生养了你,而是你在谁的陪伴下长大,我虽然是齐家后代,却一直顶着裴家公子的名头,现在觉得……这样也很好……”

    “裴老夫人、裴夫人都将我当做裴家子孙一样,裴大人也是一样,如果我做出什么不好的事,裴大人立即就会端起严父的架子,”裴杞堂说着一笑,“我父亲被处死之后,我不想再牵连裴家,有意与裴家疏远,裴大人却一直坚持肩负着对我的教导之职。”

    裴杞堂眼睛发亮:“想一想,在难过的时候能够支持你,在做错事的时候能够告诉你,将一生的经验和错失完完全全传授给你,不是父亲又是什么呢?”

    琅华听得这些话心里一暖。

    “而你,除了没能选择来到这个世上的方式,生在顾家,长在顾家,为了顾家做了那么多别人做不到的事,已经足够了。”

    琅华看向窗外,这件事虽然已经让她怀疑她的身世,但是她心里并没有特别难过,“我已经无需向别人证明我是谁。”

    所以,祖母才会带着人去宁王府。

    父亲才会继续审问唐彬,将唐彬的口供如实递交给朝廷。

    他们没有退缩,没有犹豫,而是尽全力地护着她。

    同时,她也不会怀疑自己。

    大约是因为与裴杞堂有了相似的经,琅华第一次觉得站在这里她并不孤单,有个人能明白她的心境,理解她的心情,给予她支持和体贴,发现蹊跷之后,立即与她一起查看许氏多年的做为。

    就因为这样,她也愿意将秘密与他一起分享。

    琅华看着裴杞堂:“我们坐下来,我有话想要跟你说。”

    老乐从禅室里走了出去,琅华盘腿坐在榻上,亲手给裴杞堂斟茶,她的眉眼静谧下来,眼睛中有淡淡的光彩在流淌,嘴微微抿着,比平日里多了几分的温存,白皙的手指将茶杯递过来,裴杞堂接过去,不经意地扫过琅华的指尖,他的心就像是被人轻轻扯了一下,然后听到自己略微急促的唿吸声。

    裴杞堂不动声色地舒了口气,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与平日里没什么两样,他的目光清澈,没有被扰乱心神。

    琅华果然没有察觉到异样,并不知道她只是一个微笑,一个举动,就在他心湖中溅起涟漪。

    琅华与裴杞堂四目相对,他那双眼睛就像是被海浪洗刷过般,说不出的澄明,现在他静静地等待,她说的每句话他都会相信,都会接受。

    为什么他总是这样了解她的心境,而她仿佛潜意识中对他十分的熟知,与他面面相视对坐下来,这样的场景竟然似曾相识。

    在琅华的注视下,裴杞堂第一次低下头,摩挲着手里的杯子,就像一个修身养性的居士,要将所有繁华抛诸脑后,只是微微颤动的睫毛暴露了的心思。

    琅华的心跳也不由地加快,有种微妙的感觉撞在了她的胸口。

    琅华抿了抿嘴唇:“你相信有先知吗?”

    裴杞堂有些诧异地抬起头:“你也这样想?”许氏真的很像一个未卜先知的人,能利用她预知的将来,为自己和身边的人谋求利益。

    裴杞堂仔细地思量:“我知道从前有《干坤万年歌》,本朝也有《梅花诗》,不过这些都是王朝建立之后,为了稳住人心朝廷刻意流传出去的,从前发生的事自然能说的灵验,之后的事记载的就含煳其辞,这些东西就像是玄学一样,我并不想相信。”

    聪明人都不会相信这些。

    琅华点点头:“我说的不是这些,如果有人带着一世的记忆重活一辈子呢?虽然她不能预知将来,但是她总是很清楚从前走过的路,从前做过的事。”

    “就像许氏,她做的这些事,虽然看起来与她无关,却都能追本溯源与她联系起来,那时因为前世她走过这条路,自然直到这条路即将通向哪里。”

    裴杞堂抬起头,目光渐渐深沉起来,他知道琅华不会随随便便说出这样一番话,而且这些话有理有据,显然经过了反复的思量。

    尤其是她的目光笃定,表情十分的认真。

    这样解释先知,裴杞堂还是第一次听到,琅华说完之后,她的神情有些放松,仿佛终于说出了压在她心头的秘密。

    一个人能相信一件在别人眼中荒诞无比的事,往往是因为她亲身经过。

    现在的琅华就给他这样的感觉。

    如果这也是琅华的秘密呢?

    一个八岁的孩子却能拧转干坤,靠的也许并不是佛菩萨,而是……

    裴杞堂想到这里手指不由自主地蜷缩起来,琅华没有说出那些话,他也不该去探究,他们说许氏就只是许氏而已。

    裴杞堂道:“我虽然很难相信,但是你说了,我愿意试着去推测。”

    裴杞堂没有张嘴就打断她的话,否决她的思量,这样已经是很难得了。

    琅华道:“现在仔细地想起我小时候的事,许氏没有给我做过一件衣服,没有教导过我,没有跟我讲过道理,只是在人前一味宠溺,在人后不理不睬,从前我以为许氏是厌恶顾家和我父亲,对我自然没有喜爱。”

    “我不是顾家女儿的话,许氏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多年关切徐士元,可见对徐士元旧情未了,我若是徐士元的女儿,许氏把握住我,对徐士元才是最好的感情要挟。”可是前世许氏这个能够翻云覆雨的女人,却始终没有利用她的身世与徐士元走到一起。

    徐士元也不曾对她有半点的关切。

    她不但不像是徐士元的女儿,甚至与许氏之间也没有母女之情。

    琅华道:“我和许氏之间的关系,我更像许氏愤恨的人。”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