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覆手繁华-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碧桃应了一声,以前小姐对闵家公子都是很在意的,每次闵公子来,小姐都会格外交代她送什么茶水,端什么点心,她还以为小姐心里一定很喜欢闵公子,现在看来这闵公子也不过是小姐心中的盘算罢了。

    陆静坐马车去了顾家,马车还没到顾家门前就停下来,跟车的婆子来禀告,“小姐,我们恐怕要回去了,顾家今天大门紧闭,拒不见客,就连闵家小姐都被挡在了门外。”

    陆静撩起帘子,果然看到闵家的马车停在顾家门前,过了好一会儿马车才调转过来,慢慢离去。

    拉车的马儿仿佛都无精打采起来。

    陆静心中一喜,看来这件事是真的了。

    所有的消息都汇聚到陆老太爷耳朵里。

    闵子臣在陆瑛那里说了实话,韩璋已经让人去查那十辆马车的下落,闵怀与韩璋立即翻了脸。

    陆老太爷听得津津有味,李旭这时带回来消息,“闵怀同意让大户出城去了。”

    在这时候放大户出城,是要扰乱韩璋的视线吧,这么多人和马车,一下子涌出城去,之前出城的十辆车就会更加难寻。

    老太爷笑得合不拢嘴,立即将陆二太太叫来,“快,吩咐下去,收拾好,明天天一亮我们就走,我们赶在前面走,免得被后面那些人压了行程。”

    听得这话陆二太太顿时松了口气,总算能去杭州了,只要到了杭州一切都会好起来,有老爷支持她,她就什么都不怕了。

    消息传到陆瑛那里,陆瑛看向程颐,“老太爷这样就要走了?”

    程颐点点头,“是李家大爷去疏通了关系,明天一早我们陆家第一个走。”

    祖父盼着陆家富贵已经望眼欲穿,却不知富贵好求,最难求的是人的见识。这么大的事转眼之间就定下来,是认准了定然能平平安安抵达杭州?

    程颐低声道:“那我们怎么办?顾家那边要不要去知会一声。”

    事情出来之后,陆瑛才发现,原来自己最不担忧的是顾琅华,他已经自然而然地将顾琅华当成了顾家那个能主持大局的人。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绝不会慌乱。

    陆瑛道:“我去跟祖父说,留在镇江,帮着族里长辈打理族中事务。”总要有个人来收拾残局。

    程颐点点头,“但只怕,老太爷会对三爷心中不喜。”

    陆瑛毫不在意,“那不过是暂时的罢了。”他既然敢做,就能够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

    正常更新奉上,晚上19点30更第二章。

    请大家投月票啊啊(未完待续。)

第六十四章 熟悉

    陆老太爷觉得一切都很好,除了这个不争气的孙子。

    举家搬迁去杭州,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旁支的子弟甚至求到他这里,只为了能去杭州借住,陆瑛却不肯去,要在族里帮着长辈打理事务。

    陆老太爷皱起眉头,本来陆瑛与那顾家那破落户有婚约,就已经让他很糟心,而今他又这样不听话起来,心里对他的几分爱护,一下子去个干干净净。

    陆老太爷的怒火热烈地燃烧着,“万一反贼打进镇江你准备怎么办?”

    陆瑛脸上是冷静和从容,“镇江有韩璋驻守,不日还会有援军,应该不会出什么大的差错。”

    陆老太爷瞪圆了眼睛,“你也跟那顾琅华学着年纪轻轻妄议国事,你有什么资格说这些话。”

    “要不是陆家让你衣食无忧,你还有权利选择走还是不走?”

    陆老太爷气得胡子都炸起来,“不知好歹的东西,跟你娘一样是个蠢货。”

    陆瑛只觉得脸上如同被人打了两巴掌,**辣地红起来,他的手指攥得铁青,仿佛都能听到骨骼清脆的响声,陆老太爷这里指的娘,是生他的姨娘,这种侮辱的话是姨娘活着的时候常常会听到的。

    陆瑛心底豁然燃出一小簇火苗,但是他早已经学会了要如何压制自己的怒火,“祖父,孙儿不但不会走,还劝您留下些粮食舍给镇江城的百姓。”

    “舍米?”陆老太爷已经脸色发青,“那些人家中穷得就从来没吃过一顿像样的大米、白面,又生了一堆堆的穷崽子,你舍多少米粮都没有用,我们家在这镇江上,从来就没有少了人来乞讨。”说着脸上露出嫌恶的神情。

    陆瑛静静地听着,陆老太爷说那些百姓时的语气和说他与姨娘时一模一样。

    陆老太爷骂了半晌冷笑地抬起头,“你是真的准备要留下了?”

    陆瑛恭敬地回道,“族里剩下的都是老幼妇孺,我留下可以帮忙照应。”

    “那你就留在镇江,”陆老太爷挥挥手,“给你父亲写封信,告诉他你为什么留在镇江。”

    就是这样而已。

    对于老太爷来说,对他的争取也就仅此而已。

    这些话说完,祖孙情意也尽了,就算他在镇江出事,也是他自寻死路。

    他本来还想着祖父一定要带他走,他该怎么办?是不是要插手这一路的安排,他差点忘记了自己不过是一个庶子,哪里有权利想这种事,老太爷只会用两句难听的话将他打发走。

    陆瑛站起身行礼告退。

    ……

    琅华听说陆瑛来了十分惊讶。

    陆瑛怎么会在这时候来到顾家,她换了一身衣服去祖母那里见陆瑛,祖母正和陆瑛说话,问了问陆瑛的学业,又说了两句家常话,显然没有从前那么热络。

    陆瑛穿了一身蓝色长袍,看起来就像是雨过天晴时天空的颜色,将他的脸照的略微苍白,他仿佛没有察觉祖母的变化,依旧向往常一样与祖母聊着天,一直等到祖母站起身要去休息,陆瑛才和她一起从房间里退出来。

    两个人走到院子里坐下。

    一只雀鸟在树梢上欢快地唱着歌,陆瑛仿佛被那歌声吸引,侧耳倾听着,没有说任何的话。

    琅华知道,陆家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

    与陆瑛在一起时间久了,陆瑛轻微的情绪变化他也能察觉出来,当他不舒坦的时候,她就会静静地陪在他身边,等着他从痛苦中挣扎出来,直到他能抚平心上的伤口。

    过了好一会儿,陆瑛才道:“明日我祖父就要带着人离开镇江了。”

    琅华点点头,“这是陆老太爷早就定好的。”只要找到了时机,陆家就会立即启程。

    “我不会跟他们一起走,送走他们之后,我暂时会去族里,”陆瑛静静地道,“明天,你要一切小心,我让程颐留在陆家,若是有急事就让他去找我。”

    琅华抬起头来,发现陆瑛正在看着他,他的目光虽然淡淡的,就像是一只手轻轻地拂过她的头发,他那眼睛里有一种幽深的情绪,显然他还没有从痛苦之中挣脱,但是他想要自己看起来很自然,像是已经为陆家做了最后的争取,不管结果如何都与他无关。

    琅华忽然觉得很可怕,如果陆瑛一直沉浸在这种情绪当中,会不会变得过于冷酷,她又觉得庆幸,幸亏她身边还有祖母和母亲一心一意地爱护着她。

    陆瑛不是一个爱笑的人,但是看到琅华的目光,他却情不自禁地笑了,用手去挡琅华的眼睛,“不知道为什么,你这样看着我,总是让我心里很难受,”说着站起身,“放心吧,我不会有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琅华想起前世里陆瑛在她耳边呢喃,“琅华,我总觉得我不够快乐。”他的心“噗通”“噗通”地在她背后跳动,那时他已经位极人臣,不论走到哪里都是被前呼后拥,可是依旧不能弥补他少时在陆家受的那份伤痛。

    琅华将陆瑛送出了垂花门。

    萧妈妈觉得很奇怪,“如果不知道的,还真当小姐和陆三爷是一起长大的。”

    琅华诧异地看过去,“为什么?”她虽然和陆瑛有婚约却见面的时候并不太多。

    萧妈妈道:“刚才您和陆三爷坐在亭子里,明明什么都没说,却好像什么都说了似的,就好像在一起相处很久了。”

    琅华不知道该怎么去向萧妈妈解释,时间留下的痕迹总是很难抹去的。

    ……

    第二天一大早,陆家门前就排起了长龙,镖师护住三十多辆马车,一起浩浩荡荡向城门走去。

    马车走到城门口陆家管事立即上前递交了路引,城门的守卫即刻让开来。

    王其振亲眼看着陆家的马车鱼贯驰了出去。

    跟在陆家身后的还有镇江几个有名的乡绅。

    看来闵怀的事可以作准了,因为就算是演戏也不能到这个程度,大户们都走了闵怀的罪名就会坐实,韩璋想要的粮食也不能再追回来。

    一切都成了定局。

    王其振看得十分高兴。

    此时此刻,在一家不起眼的酒楼里,一个中年人听着手下禀告,“镇江郊外的庄子上有人再悄悄地卖米粮,我让人去打听了一下,最少有十几车粮食,会不会就是朝廷在找的那些……”

    中年人将手中的茶杯放下,这件事应该向主家去禀告,可是主家远在杭州,该如何是好。

    *******

    加更奉上。

    求月票月票,打赏打赏。

    更新这章也是用了洪荒之力了,家里电脑不知怎么了,就是打不开网页,重启了四次才发成功,看来又要去修电脑了。(未完待续。)

第六十五章 动手

    阳光渐渐升起,照进小小的酒楼里,将所有一切笼上了金黄色,何大掌柜摩挲着酒杯。

    手下人低声道:“要不然去找先生。”

    老爷不在杭州,所有一切都是听先生的。

    何大掌柜的摇摇头,“不行,老爷交代过,只能让先生联系我们,我们绝对不能主动去找先生。”

    这是他一定要遵守的,否则就会惹先生生气。

    这么多年就是有先生在一旁辅佐老爷,这样才让一切顺顺利利,只有他们算计别人的份,绝没有先生失手的时候。

    何大掌柜也早就知道如何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该问的不去问,老爷交代下来的却一定要做好。

    何大掌柜道:“有多少斤粮食,准备卖多少钱,都要算清楚,那些米粮是什么成色也要明白,我们在江浙这么多年,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江浙的情形,年初开始我们就在收米,绝不会有大笔的粮食出现。”

    换句话说,几车粮食对于他们来说,根本无关痛痒。

    买不买,要不要都不能影响最终的结果。

    不到必要的时候,不用去跟先生讨主意。

    何大掌柜马上摇了摇头,不可能,先生从来都是料事如神,绝不会有这种事发生,一切都会像从前一样顺风顺水的。

    等到老爷有了本钱,就能在杭州发迹起来,老爷的官位越来越高,家里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兴旺。

    何大掌柜才想到这里,手下人慌慌张张地进了门。

    “不好了,不好了。”

    何大掌柜皱起眉头,“什么不好了?”

    “大掌柜,”手下人道,“卖米,卖米……那些人何止是十辆车的米粮,我看……五十辆车也拉不下,而且那边说,还有很多……只要我们能买,他就有的是粮食来卖,就怕我们吃不下。”

    何大掌柜“腾”地一下站起身来。

    手下人道:“不过,那些米都不太好,一看就是次品。”说着将手里的米递给了何大掌柜。

    黄黄瘦瘦的米粒仿佛满面苍夷的老妪。

    这是什么米?

    何大掌柜豁然明白过来,怪不得这些米会来得这样蹊跷,怪不得闵怀那么着急要将米运出去,因为这些米万一被人发现,闵怀就算是完了。

    这些是官府征收的漕粮,闵怀一直都在贪墨官府的漕粮。

    平日里官员贪墨了漕粮怕被追究都会拿来酿酒,现在战乱,漕粮比金子还贵,所以闵怀才会铤而走险。

    战乱不比平时,谁也不会在乎粮食好坏,只要有吃的就已经足够。

    所以,好米、坏米都是同等的价钱。

    如果这些米入了海,米就不值钱了,他们花的大价钱屯米,用的人力都要亏在里面,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手下人道:“要不然将消息透露给朝廷……”

    这是一个好主意,这样一来闵怀就会被抓起来。

    可是,这也是个差主意,因为这些米粮就会便宜了韩璋,韩璋正好将用来充当军粮。

    老爷教过他,凡事都要追求最大的利益,他又要让闵怀丢官,又要吞了这些粮食。现在只要有十车粮食就能给闵怀定罪,剩下的那些粮食,他要用极低的价钱吃进去。

    何大掌柜吩咐手下人,“斗米二百文,只有这个价,让他自己盘算,在江浙境内,没有第二家敢买他的米,”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一摞银票,“这是定钱。”

    这些钱不论是谁都会看得眼睛发直,尤其是闵怀,虽然斗米二百文价格很低,但是闵怀应该明白这个道理,这些米变不成钱,留着也是没用。

    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手下人低声道:“那这些到了我们手里,不也会成为麻烦,万一韩璋查起来。”

    何大掌柜笑道:“怕什么,我们将两种米搀在一起,说是从大户庄子上收来的,我就不信韩璋会一粒一粒地将米挑出来。”

    交代完了,何大掌柜准备给写封信给远在杭州的老爷。

    此时此刻他的老爷,陆文顕却气得发抖,将家书拍在了桌子上,“这个贱人,什么事都做不好,就交代了她两件事,她一件也没做成。”

    福贵一边擦着汗一边道:“老爷,您也别急,李家大爷不是已经去了镇江,一定会想到办法将老太爷送来杭州。”

    本来他都安排的妥妥当当,没想到却变成了这个模样。

    顾家没有跟着来杭州,顾琅华的病好之后联手闵怀将王仁智撤职查办,这封信反反复复出现的名字都是:顾琅华。

    顾琅华。

    八岁的顾琅华。

    破坏了他所有的计划。

    陆文顕咬牙切齿,“这贱人一定是想要为娘家谋利才会被顾家捉住把柄,所以才将所有过错都推到一个孩子身上,她以为我是傻子吗?”不对啊,他走之前明明已经透露给王其振要怎么做,陆二太太并不知晓这些,陆二太太在里面又怎么会坏事。

    要么王家父子就是一对扶不起的阿斗。

    连一件小事都办不好。

    他们根本不知道顾家到底有多大的用处,将顾家所有人攥在手心里,将来就会派上大用场。

    好在还有先生和何大掌柜留在镇江,镇江不至于会乱起来。

    陆文顕吩咐下人,“支一万两银子给李文茂大人送去,将我们家的情形跟李大人说了,请他出面想方设法地让老太爷平安到杭州。”

    一万两银子。

    福贵听着直冒汗。

    二老爷来到杭州之后,花钱如流水,现在已经欠了钱庄三万两银子了,说好了等到老太爷到了杭州就将钱还上,可是……那往后的日子要怎么过。

    福贵不禁道:“老爷,这钱会不会太多了?”

    陆文顕冷冷地看了福贵一眼,“你懂得什么?”等到何大掌柜卖了那些米,他的钱就来了,到时候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很快就能在杭州呼风唤雨。

    李文茂若是立了大功,将来是去京城的,拉拢了李文茂,他就等于一脚踏入了太子府,别人只是看一步,他是一眼能看十步。

    这十步都走好了,管保他能扶摇直上。

    *****************

    正常更新奉上,接下来会继续加油。

    也请大家多多投票,自动订阅教主的书,谢谢大家。

    今天还会加更,时间在晚上19点左右,大家加入书架后,会有更新提醒,谢谢。(未完待续。)

第六十六章 买米

    琅华在看赵翎递过来的单子。

    上面的人名她认不全,可是这个她不在乎,她才八岁而已,有的是时间来学习。

    她吩咐萧妈妈拿了些书来给她看,那些书都是她前世让下人读给她听的,里面的内容她几乎倒背如流,将记忆中的内容与看到的文字稍微对照,她就已经将所有字识了个七七八八,两年之内,她一定会认识所有的字。

    不过现在,就只能凑合凑合。

    琅华指向一个字,“这念什么?”

    赵翎很惊讶,抬头看向琅华,“你不识字?”

    琅华不想与他拌嘴,“只不过现在还没学罢了。”

    赵翎微微一笑,并不追问,他有他的秘密,她也有她的秘密,一个个地给她指过去。

    赵翎道:“上面写的都是顾家下人的本名,重名重姓的人毕竟太多,你找起来也不方便,”说着顿了顿,“这些日子倒是一切井然有序,寅时末掌灯,卯时初开门,住在外面的下人这时进门,卯正开正门,辰时初下人陆陆续续出门采买。”

    琅华越看越吃惊,短短一天之内,赵翎已经将顾家所有下人的名字都弄清楚了。

    琅华略微思考,目光就落在出门采买的那些人上,琅华将吩咐姜妈妈,“按照上面的记录将家里的东西都点一点,哪些东西是家里需要的,哪些东西是不需要去买的,都要记清楚。”

    如果家里不需要采买,却打着幌子出去买东西,那就一定是有问题。

    琅华看向赵翎,之前这个人提出交换条件,许下诺言来帮她,现在她也该听听,他想要她帮什么忙。

    赵翎也在看她,她的睫毛就像是扇子一样,在阳光下露出优雅的弧度,他从来没有这样仔细地看过一个人,她清澈的眼睛,抿起的嘴唇都在昭示着她那不受约束的倔强。

    琅华道:“现在该告诉我了,你想要我做什么?”

    赵翎回过神,“其实也很简单,帮我浑水摸鱼。”

    该不会又是鸡鸣狗盗的事,琅华这个念头从脑海里一闪而过。

    不知怎么的,她那板着的脸露出疏离又略带鄙夷的表情,就让他觉得很好笑,他故意不将后面的话说完。

    他就喜欢看她那恣意放纵的神情。

    赵翎笑了笑,“你放心,不会让你失望。”

    ……

    何大掌柜亲眼看到了那些米粮,不禁心中惊诧。

    怪不得韩璋找不到这些粮食,粮食就存放在镇江三老之一田氏的庄子上,就算是官兵也不敢轻易来打扰。

    何大掌柜交代着如何将这些粮食运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