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宫绝恋之醉清风-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楼梯口这短短的几步。我还是跨过去了。

有酒盏落地地咣当声,我愕然回头,却是纪昀趴在桌上又叫又笑,又哭又闹。

“纪兄,你醉了。”刘墉冷冷道。眼角瞥向我,仍是不屑一顾。

纪昀素来千杯不醉,这几杯梨花白又岂能灌醉他。

“借酒浇愁愁更愁,纪兄,不要再喝了。”

我只觉说不尽的满腔悲凉,他新婚燕尔,又刚在乡试中夺魁,何来地愁苦。只可惜我被傅恒着急拖走,刘墉后面的话我再也没法听到。

傅恒送我至宫门口。照例是平日的那几句话,无非是要好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他对我的心思我自然明白,可是经历了这许多事。我们没法再像从前那样相处,[奇  书 网Jar电子书下载  乐园—Q  iSuu。  Com]他的关怀。我客套回应。他不点破,我就装糊涂。

“傅大人……”不知为何。今日地守卫神色慌张,失了该有的分寸和警觉。

莫非是有大事发生?

“什么事?无需慌乱,慢些说与我听。”傅恒长眉拢起,那种天生的威严此刻显露出来。

守卫搓着手迟疑片刻,嘴唇嗦着说道:“皇后娘娘昨日薨,皇上……”

“什么?你再说一次。”傅恒打断了守卫的话,紧抓住他的胳膊,情绪有些失控。

乍闻此言,我也是惊慌失措,皇后随同皇兄东巡,去的时候除了精神萎靡外,其他并无不妥,怎会忽然传来噩耗。可是,守卫又怎敢胡说八道,这可是要掉脑袋的呀。守卫重复了一遍,傅恒面色铁青,一拳将守卫掀翻在地。他将守卫踩在脚下还要再挥拳,我情急之下冲着他喊道:“傅恒,你冷静点。”我用力的推开他,将守卫扶起,“他只是向你传话,你不该把气撒在他的身上。”

傅恒不发一言,脸色阴沉地可怕。

我想要安慰他,却始终找不出合适的话语。只是走上前,握住了他的手。他定定地看向我,目如寒星,眼中有几分悲凉几分疲惫。

天公应时,大雨劈头盖脸的飞泻直下,仿佛也在为之哭泣。

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富察皇后在东巡途中,因舟车劳累,感风寒,于回鸾途中,在德州崩逝,年仅三十六岁。谥号为: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此时距离她地爱子永琮离世不过三个月。

三月十六日正午,大行皇后梓宫由水路起旱,暂奉通州芦殿。在京王公以下,三品官以上,及诸皇子齐集举哀行礼。随后灵驾从通州芦殿出发。皇子们与皇后姻亲在旁痛哭随行。傍晚时分,灵驾至京。

皇兄亲自做祭文《述悲赋》以抒发自己地哀思。并下旨将富察皇后为他制作的衣裳、荷包一一收藏,令子孙后代世世相传。又重申祖制禁令,国丧期间,百日之内不能剃头,如有违者,斩立决。

皇兄与皇后大婚二十余年,尽管繁重地国事和美女如云的后宫耗尽了原先的温情,但皇兄对她一贯敬重有加,任谁都无法替代这份结发之情。

皇后过世,最为伤心和失意的当属傅恒。

富察氏一族因皇后得势,现今少了她这个靠山,仕途将不再一帆风顺。

几日来,我常见他呆立于皇后灵前,双目通红,神情萎靡不振,好几次劝他去休息,都被他婉言拒绝。

“人死不能复生。你这般模样,皇后泉下有知亦会不安。”我同皇后感情不深,但她待我不薄,一缕芳魂就此香消玉殒,实让人唏嘘不已。

“她是皇后,但也是我的姐姐。”许久的沉默后,傅恒忽然背对着我说出这番话。“长姐如母,从小便比旁人更为亲厚。在我心中,她首先是我的姐姐,其次才是大清的国母。”他几近呜咽,双肩微颤。

我站着不动,静静的听他往下说。我五岁那年,生了场大病,连大夫都说治不好了。只有她没有放弃我,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守了我三日三夜。当我清醒的时候,她病倒了。可在她重病之时。我却不能为她尽绵薄之力。”

“都道我少年得志,意气奋发,只有她才明白我为之付出的努力。旁人只看到表面的风光,又有谁道背后地辛酸眼角有些湿润,我也从来没有站在他的角度为他着想过。我以为他仅是因为仕途受阻才格外伤感。却未料他姐弟情深至斯。我因如风之故,遇事再不能以平常心对待,总是将他视为不堪,其实他亦是重情重义之人。

时常听人说,位高权重者独善其身,的确,又有几人能懂那份浮萍漂流似地落寞和孤寂。

我走至他跟前,缓缓的伸出手,摁住他地手。再握紧。

他垂首看我,目光温柔如水,当他揽住我的肩膀时。我没有挣扎。

他双眸深凝的锁住我,将自己的额头抵住我的。我心头一震。侧头避开,他固执地按住我的双肩。让我直视着他的双眸,他抚上我的额头,低声道:“雅儿,不要再离开我。”

我心中本无尽萧索,可是他的话仿佛在我心上照进了一缕阳光,我呆呆的望了他半晌,心里充满了温暖和感动,终点了点头。

他揽臂将我紧紧搂在怀里,低喃,“幸好,幸好还有你在我身边。”

我不知道忘记一个人要多久,但是,他的话在此刻震慑住了我,兜来转去,寻寻觅觅,纪昀仅成为我生命中的过客,人生的路到最后还是要同傅恒一起走过。

我回抱住他,抿唇浅笑,轻轻地吐出几个字,“从今往后,不离不弃。”

“今后无论你要去哪里,我都会陪着你,绝不食言。”他眼底无限温柔,轻抬起我的下巴,一个字一个字的诉说着绵绵地情意。

“嗯。”我把手交到他的掌中,他顺势握紧,捧起细细地吻住。

“傅恒。有一件事我不知该不该告诉你。”皇后地猝然离世同永琮的早殇有密不可分地联系,如果不是悲伤过度,皇后的身体不至如此孱弱,而永琮所患痘症原本或许是可以医好的。医典一事疑点重重,凭我一人之力实在难以揪出真凶,傅恒乃皇后亲弟,又是姐弟情深,于情于理,我都该让他知道这件事。

他抚弄着我因风过而拂起的发丝,不解的问道:“这般神秘,所为何事?”

我迟疑良久,终将我的发现一五一十的说与他听。

他的眉心逐渐蹙起,手握成拳,震惊不在我当日之下。

他只是沉默,我不敢胡乱出主意,展颜笑了笑,道:“兴许是我疑心太重,这一切都还仅是我的猜测,你无需太过劳神。”

“雅儿,这件事,你有没有告诉过旁人?”傅恒微微侧身,往四周瞧了瞧,面上恢复到平静无痕。

我摇摇头,他似松了口气。

不知为何,我心中陡然升起不好的预感,似乎,这件事不会这么简单,而傅恒也不会就此罢手,禁宫中出现了这样的事,必然牵连甚广,如果真相被揭露,后果不是我能够想象的,我有些后悔没有将此事一直隐瞒下去。

他温润的眼眸此时深邃如海,脸分外的柔和,“不要张扬出去,交给我就是。”

“你会怎么做?”我仍是有些担心。

他轻揉我的眉心,“在没有得到确凿证据之前,我们都不可以妄加推断。”我点头应允,将这并不轻松的担子郑重的交到了他的手上。

他眼神从容坚定,缓声安慰,“放心,凡事有我。”

这样的誓言,从前他也曾对我说过,我无语凝噎,只盼这一次,不会叫我再度绝望。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沉浮

白驹过隙,转瞬之间,又是数日光阴匆匆流过。

期间,皇上和皇太后不止一次言及我的婚事,暗示我的年纪已不小,是该考虑嫁人了,皆被我用各种理由推挡。

经历了皇后的离世,皇兄似乎领悟到了什么,不再逼迫我在所谓的青年才俊中挑选夫君,甚至明示傅恒是不错的人选,只要我点头,指婚的诏书立刻便会送到我们的手中。

我不知他是因为皇后的缘故选中傅恒抑或是用我来交换富察一族的忠君之心。无论是哪一种,都令我难以接受。

我只要简单的真心实意,而渗杂了功力和名利,感情不再纯粹。

因而我一拖再拖,迟迟没有给予皇兄一个确切的答复。

乾隆十三年的四月,因金川之役进行一年以来(乾隆十二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攻打革布什咱土司,扩张势力,扰犯清军,皇兄命川陕总督张广泗征讨莎罗奔。),军心涣散,将士懈怠,原来的分兵战略已不能奏效,故皇兄任命其最为倚重的大学士讷亲为经略大臣,驰驿前往四川经略大金川军务,以期挽回颓势。

又因讷亲前往四川,内阁满洲大学士办事人少,特命傅恒协办大学士。

熟料,讷亲亲抵金川军营后,先是轻率冒进,导致进攻失败,损兵折将,继而丧失斗志,畏缩不前,打算转攻为守,让四万大军构筑碉堡,以垒对垒。打持久战。这一做法,遭到皇上的严厉斥责。随后数月,讷亲、张广泗所率大军虽有小胜。但始终未能前进一步。

清兵以数倍的兵力却久攻不下,令皇上震怒。他立即召回张广泗与讷亲,后以张广泗玩兵养寇、怠误军机,命拿交刑部治罪。。奇#書*網收集整理。又命讷亲缴还经略印信。

听闻皇上在朝堂之上龙颜大怒,一时之间几乎所有大臣闻金川色变,没有人敢接下这看似权重其实极易惹来杀身之祸的经略印信。

唯有傅恒坦然面对。临危受命。

消息传来的时候,我正在为太后最喜爱地茶花修枝剪叶。

眼底微光一闪,楞了楞,我苦笑一声,他对朝廷真是一片忠诚。

剪子不留神划过指尖,留下几道血痕,也不觉得疼。只是大脑陡然清醒,定了定神。

乘着黄昏给太后请安之际,我道出了要去傅府为他送行的念头。太后目光锐利的看向我。“丫头,你想清楚了。之前哀家和皇上默许你和他地事,也是想你有个好归宿。可如今战场不比朝堂。稍有差池,可能就性命难保。”

我默默的点头。“雅儿知道。”浅浅地笑了下。表露了我的决心。

她轻叹,“那哀家也不拦你了。你去吧。”走至门前,恰巧碰上也是来给太后请安的皇兄,他见我形色匆匆,已知我心意,顿了顿,“傅恒三日后离京出师,这三日,你都陪着他吧。”我未吱声,他又道:“朕将经略重任交予他,是对他抱有很大希望……”

未等他说完,我便接口,“雅儿明白。”我又怎会拖他的后腿。

“明白就好,”皇兄似是满意我低眉敛目的恭顺,随即扯出一丝笑意。

欲露还藏,欲隐欲现地半规月影下,傅府院中石桌旁,我举杯嫣然一笑:“明日你就将征战沙场,我在这里预祝你高奏凯歌,早日得胜归来。”

他抚着酒盅在手中把玩,忽而笑起,“就没别的话说?”

“有,”我先行灌下一杯后方道:“明日我若不去送你,你可会怪我?”

“不会。”他饮尽一杯后见我端起酒壶为他斟酒,手触上来,手臂一紧,把我轻轻一拉,带到了他的怀里。“只要我走时能见到你,回来时你亦在这里守候,我就心满意足了。”

他的手轻抚我柔软唇瓣,骤然低头倾上,许久才留恋不舍的放开我。

我脸红心跳的斜他一眼,“没正经的。”

他轻笑的环住我,“待我凯旋归来时,我即求皇上赐婚。”

我垂首,脑海深处迅速闪过一张明朗俊逸的脸和其乌黑深邃地眼眸,耳畔似乎萦绕着幽幽的叹息声,我身体微颤,一时思绪起伏,难以自已。

傅恒澄澈的眼眸里荡起了一波涟漪,抬起我地下巴,狠狠的吻在我地唇上,须臾,轻啄我地耳垂,道:“不许再想着他人。”

我自嘲的一笑,纪昀已娶妻,我自出嫁,俩不相干。也互不相欠。

凉风袭过,我往傅恒背后缩了缩,他揽紧了我,黑瞳熠熠发光。

我心里暖暖地,他搂着我的腰,痴痴的盯着我,“雅儿。此次出征金川,前途未卜,生死难料,如若……”

我攀上他的脖颈,用食指点上他的唇,缓慢摇头,“没有如果,”他住了口,拥我入怀,用他的大手包容住我的双手,细细摩梭,良久,拖我起身,我们手牵手徜徉在湖畔,留下两行缠绵细碎的脚印……

乾隆十三年十一月二日,皇上在重华宫亲自宴请傅恒,为他壮行,并且调拨京师及各省满汉官兵三万五千名供他指挥,拨给军费四百万两白银,还拨十万两内帑以备来日犒赏将士。

翌日出师,皇上“亲诣堂子,行告祭礼”,并亲御瀛台,赐食将士。傅恒启行时,又派皇子和大学士来保将他送到远郊良乡。

我信守自己的承诺并没有去送行,只是远远的观望。傅恒戎装佩剑,神色凝重刚毅,英气逼人。他不若着朝服时的正襟和威严,却自有一番令众将士折服的气魄。也不似穿常服时的儒雅温润,然不凡的气度和仿若天生的贵气,让人移不开眼。

同送行归来的纳兰馨语在傅府门前不期而遇,她兀兀的瞅着我,神情不冷不热。我扬起红唇,释然一笑,如今还有什么看不开的。低低的唤了句:“福晋。”

她不咸不淡道:“嗯。”

如今她的态度与当初有天壤之别,在她需要我帮助之时,万般讨好,笑脸相迎,而现在视我如无物,冷若冰霜。虽然她的态度与否同我也并无多大关系,可我内心深处仍是希望可以和平相处,毕竟,往后的时日还长。我苦笑,心中念头百转千回。

她微垂下头,目光柔和了几分,动了下唇,似有话要说,却被身后传来的猝不及防的娇笑声所打断。

人未见,而笑声先至。

待她下了轿来,我背脊一僵,而馨语虽尽量保持住优雅的体态,仍紧绷了脸。我们,竟然都忘了,还有她的存在。

三年时间转瞬即逝,她回京来了,又要再度横亘与我和傅恒之间。

第一百二十八章  沉浮(二)

暖暖的夕照下勾勒出一个精致的轮廓,笑颜如花,一双明眸如盈盈秋水,温婉动人,肌肤赛雪,犹胜芙蓉。

“福晋。”她微微福了福身,畅然一笑。又转向了我,眉梢挑起,柔柔笑道:“沈姑娘。”

我回礼,“潇湘姑娘。”三年岁月流逝,似乎并没有改变多少,我们依旧做不成朋友,依然要为了一名男子形成敌对局面。

“潇湘姑娘一路辛苦了吧,有什么话进屋去说。”馨语换上一副悠哉的笑脸,执起潇湘的手,亲热的往里走去。她们从来都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而今更甚。

清晖霜雪,溶在浓浓月色之中。馨语因潇湘的回归置了酒席为洗尘,我独自待在房中,一动也不想动。既不愿违背自己的真实心意好言相对,又不能耷拉着脸使得双方都下不了台,倒不如退避三尺,眼不见为净。若不是我已然答应了傅恒,要守在这里等候他得胜归来,我早就回了皇宫。

可即便我格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本分,麻烦还是会自动寻上门来。

是夜,我刚准备睡下,就听房门被轻轻叩响。

我不悦的开了门,一句“是谁?”因见来人含笑凝视的目光而生生的憋了回去。

她娉婷立于门前,似笑非笑,我不便甩上门,只得睨了她一眼,“潇湘姑娘有什么事儿么?”

她怅然叹气,一手支在门上,不答反问道:“你不请我进去坐坐么?”

我让开半个身量,“进来吧。。。”口气不豫。

她一屁股坐在床沿上,我掩上门。吁了口气,“说吧。我洗耳恭听。”左右不过是冷嘲热讽,旁敲侧击。谅她也玩不出其他花样。

“你没有想到我会回来吧?”她倒毫不含糊,开场白即是干脆利落。

不是没想到。是压根没想过。三年来她一直杳无音讯,令我几乎遗忘了她的存在。当然,我死活不会坦露我的真实想法。我未语先笑,“你的亲事是你自己求来的,也是由皇上亲赐。你不回来地话就不怕皇上责难吗?”我鼻子有些发酸,仍轻笑。

她半眯起眼,审度般的盯着我看,我毫不退缩的迎上她地目光,她莞尔一笑,摇了摇头,“你在怕什么?”

我亦笑的云淡风清,潇湘地出现,刚开始是触动过我的心弦。可是现在细细品来,又觉得无关紧要,潇湘也好。馨语也罢,我既然决定了同傅恒相守一生。就该做好心理准备。

“潇湘姑娘。天色已晚,你长途跋涉一路奔波。早些回房歇着吧。”我不愿同她在此问题上继续纠缠下去,同一个问题,自从她打定主意要同我一较高下之后,反反复复询问过多次,她不嫌烦,我还疲于应付。

她身起,走至门前,忽又驻足,扭头翩然媚笑,“其实我并不介意与你共事一夫,因为你胜不了我,我也无法打败你。”

我双眸瞬时黯淡,抄起床上的方枕拼劲全力向她掷去。

她不慌不忙的躲过,目光淡淡然,暗哑的嗓音若有深意,“我是把你当成敌人,可是又实在忍不住敬佩你。”说完,袅袅然离去,还不忘替我合上房门。

我烦躁地狠抓着自己的头发,和睦共处不就是我想要的结果么?为何到最后,我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傅恒远征后,不时有关于他的讯息传到我耳中。

时值隆冬,冰天雪地。傅恒顶风冒雪,毫不懈怠,率部日夜兼程,有时日行竟达三百多里。翻山越岭,又在雪紧冰滑的崎岖险道上步行,克服千重万难,终于在十二月十八日,如期抵达金川军营。

皇帝以傅恒率师远征,公忠体国,先是部议加傅恒太子太傅衔,特命加太保衔,又命赐傅恒双眼孔雀翎,傅恒固辞,坚不接受恩赐。但皇帝不允。

傅恒纪律严明,行军迅速,兼办一切咨询机务,常常彻夜不眠。

他除命各路大军继续发动正面进攻,控制并迷惑敌军外,还另出一支奇兵,从别的小道进击,凡遇敌坚碉一概绕过,直捣敌心脏刮耳崖,来个中心开花,使固守山梁石碉内的敌军不战而溃。

我时常会想起他出征时身着戎装的俊挺身姿,也想象他用兵如神时地英雄气概,仿佛那羽扇纶巾的诸葛孔明,弹指间笑看风云变幻,运筹帷幄之间,决胜于千里之外。

因路途遥远,战事又吃紧,傅恒并没有过多的往来书信,仅在乾隆十四年地正月利用飞鸽传书,送给我一首藏头诗。

虽离百州渺远山,

隔江飞鸟赶千帆。

千山万水终不改,

里夜黄昏尽渔盏。

心归似箭游子意,近水推舟过别湾。

咫身对月尤自叹,

尺浪嫣能将船拦。

收到信后,我痴楞了好一阵子。这,曾经是纪昀常用的方法,将他地款款深情埋藏于诗中,再赠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