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样可以重播。
也许是重生福利,也许只是前世自己没有开发出来也没利用上了。不过为了怕忘记,她还是准备了个小本子,拼音和英语相杂把一些重要的东西记录下来。就不得而知,不过经常在书里看到有很多人到苏联做生意挣到钱了。给吴明昊出这个短期来钱的主意还是比较保险的,而且也有人这么做,也不怕露馅。
江蓠也算是缠上她了,每天都过来找她。安晨远和安晨曦总是战战兢兢的,也不知道怕什么,为了不让他们总这样难受,小清多数时候是和江蓠一起出去逛街。至于被抱来抱去的,她最后都习惯了,谁叫自己是小短腿的。这人说什么都听不进去,说了也白说。
去过了兴庆公园,这时候倒是没太多的游乐项目,不过还是有人摆起了打气球的摊子,用的是汽枪,1块钱50枪,打的是小气球。小清先去打了几枪,枪太重了扳机都扳不动,更别提能打中了,摊主是个小伙子,乐呵呵看小清打。50枪只中了几枪,小清都郁闷死了,最后几枪让给江蓠了。其实她就是想要那个最大的奖品,一只玩具哈巴狗,那个要求中48枪。
江蓠问她:“想要什么?哥哥给你。”
“吹牛吧,我就要那个狗狗。”小清有点不信。
“等着。”对小清的质疑,江蓠根本就没理会,实力说明一切。这枪准星根本就不对,不过对他来说没什么,几岁时爷爷就带他去打靶,还让人专门教过他,枪支拆卸都会,假期大多数是在军营度过的。就今年没去罢了,所以这对他来说真不是事儿。
事实胜于雄辩,50枪枪枪中的,摊主一脸肉疼。小清两眼都变心心眼了,太厉害了。心满意足的抱着那只玩具狗,江蓠捏捏她的小脸,“还要什么吗?”那摊主在旁边直运气,小清看他可怜,“不要了。走吧,我请你喝汽水。”
公园里就有茶水摊,有卖汽水的,玻璃瓶的那种。坐那乘会凉,小清想问问秘诀,其实她前世小时候就喜欢玩枪,那种塑料的五四手枪,每年过年时都买,陈爸从小都把她当男孩来着。所以过年陈奶奶摆摊时,小清就会在旁边玩枪,陈奶奶也卖气球什么的,就牵根绳子气球栓上面,小清会捡那天老鼠放过的签子,插在枪里,专门射气球。“大哥,你枪法怎么这么准啊?我怎么瞄都打不到啊?”
“呵呵,他的准星有问题,照他的瞄根本就不可能打中。我爷爷经常带我去部队打靶,教官也教过。”
“我说呢。”
“等会去哪?饿了没?”
“我要去好吃街。我要吃羊肉泡馍。我要吃biangbiang面。我要吃小六汤包、我要吃肉夹馍,我要吃我要吃。”陈仁清不改吃货本色。
摸摸小清的脑袋,“傻妞,有那么大的肚子吗?今天先带你吃biangbiang面吧。”
“那好吧。”的确吃不了这么多。
“都不知道你哪知道那么多吃的,满脑子都是吃的吧。”
“那是,谁叫我是吃货呢。”
“什么是吃货?”
糟了,又乱说了,“就是爱吃和好吃美食的人。”让“吃货”提前诞生了。
“哪来这么多的新词?不过挺形象的。”
陈仁清跟着江蓠坐公交去吃面,下车后又走了一段才来到一个铺子门前。biangbiang面也叫裤带面,形状像一根长长的裤腰带,关中民谣曰:“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吃一老碗biangbiang面喜气洋洋,油泼辣子少了嘟嘟囔囔”。
关于biang字天天向上里面做过一期节目,小清还记得里面的口诀“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东一扭,西一扭,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夹着个马大王,月字旁,心字底,留个钩钩挂麻糖,坐个车车逛咸阳。”不过小清一直没机会吃过正宗的,每次到省城都是有事办,也没时间去好吃街,也挺遗憾的。
江蓠选的这个店,看起来有点脏脏的,等面上来吓了小清一跳,这哪是碗这是一盆啊,怪不得他只叫了一碗。面超级好吃,酱料也给的足,油泼辣子很香,辣的小清直吐舌头。两个人费老大劲儿才吃完这一大碗。又晃晃悠悠的坐公交回去。小清又在车上睡着了,不过这回没敢睡太死,免得被卖了都不知道。
陈仁清有个毛病,人家午睡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就够了,她倒好得水三四个小时才清醒,要不叫不醒,要不就头晕脑胀的。所以上高中时,人家午睡她假寐,不敢睡实在了。上班后有几次因为睡过头了,上课都忘了。一到站小清自己就下来了,江蓠倒是挺失望的。进了大门发现,凌阳他们一伙人在门口蹲着。没等江蓠开口问,凌阳就冲过来了,“江哥,蒋继新家要回老家。”
“怎么回事?”
“他爸上半年不是受伤了,腿残了。又没提干,部队留他,他不愿意,说是不想给部队添麻烦。这不伤一好,就准备回老家了。他回去能干啥,人家能给他分配工作吗?新子明年就初中毕业了,怕是不会再上了。”
“政府不安置吗?”
“他妈本来就没工作,他爸回去估计也就是给人家看大门什么的。腿就剩一条,哪个单位要啊。他们家负担又重,你说我们能帮点什么?新子说他不上学了。”
“要不我们给他们凑点钱吧。”黄学东出主意。
“他爸不会要的。”
大家一脸的沉重。他们老家特别穷,回去就意味着蒋继新不可能再继续学业,从此就要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小清插话:“他们家有没有什么特长?”
“什么是特长?”
“比如说做饭做的特别好吃,干什么特别好之类的。”
“哦,他妈馒头做的特别好吃。”
“那也行啊,可以让他妈做馒头来卖啊。”
江蓠眼睛一亮,对,做小买卖可以留在省城。小清又问了:“你们有钱没?”
凌阳脑子没转过弯:“要钱干吗?”
“买面啊。让他妈先做些,咱们去街上试试,要是行就说服他爸留下来开店,要是不行再想其他的招。”
“对,说干就干。”江蓠给他们几个分派任务。钱最后还是小清掏的,谁家孩子能有她有钱呢。
第二十一章 生计问题()
买了一袋50斤的面粉,他们打着想自己做生意的旗号给蒋家送去。蒋家住在大院边缘的平房里,蒋叔是十几年的志愿兵,文化不高再加上种种原因才难提干,等到能提干的时候却出事儿了。
蒋婶婶是个看起来很朴实很精干却也很传统的中年妇女。怕浪费东西说了半天才同意帮他们做做看。蒋叔也没说什么。头天晚上蒋婶婶就把面发好,第二天一早就开始揉面。凌阳他们一早就过去帮忙了,江蓠也去了。小清嘛,太小了就不用这么早吧。安晨远倒是也跟去了。
等到第二锅出炉时,陈仁清才带着安晨曦过去。一群人看着一堆馒头,不知道要怎么办了。陈仁清鄙视的看着他们:“一堆大小伙子,不知道该干啥?鄙视你们。”
东子不服气,“你个小丫头片子,还说我们,你知道要怎么卖吗?”
“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你们这馒头卖多少钱一个?菜市场在哪?”
一伙人面面相觑,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价钱,都是不进厨房的主,而且军区也有食堂。他们从不操心这个。
小清怒了:“你说你们做什么生意,市场调查都不做!白长那么大的个子了!”倒是当过老师的人,训的他们一愣一愣的。“这样吧,咱们做的馒头个大,两毛一个,五毛钱三个。凌阳把你自行车骑来,馒头拿大筲箕装上。先去菜市场卖卖看。”
凌阳他们可没那么容易指挥:“为什么要五毛三个?”
“你愿意六毛买三个还是五毛买三个?”
“五毛。”人都爱贪点便宜。
“那就是了。”
江蓠终于发话了:“快去吧。一会天亮了。”
一帮人呼啦一下走光了。小清又问蒋婶婶要了块白布,搭在馒头上,才跟江蓠他们一块到菜市场去。还以为凌阳他们会骑车,结果没有一个人敢带一筲箕馒头走,只好慢慢把车推到菜市场门口。小清又让他们把车就挺在菜市场门口。可是等了半天没一个人敢开口叫卖。
小清恨铁不成钢,看着这帮不开窍的孩子,她真是又有当老师的心情了,相当郁闷。还以为70后能比80后懂事些,看来没经历风雨的孩子不管几零后都一样幼稚,一样是温室里的花朵。
“算了,看我的吧。”小清做好卖萌的准备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又大又甜的馒头咧,快来买了。两毛钱一个啊!”
吆喝半天,终于有位老奶奶过来了:“馒头多少钱一个啊?”
“两毛一个,奶奶你要是买三个我给你算五毛钱。”
老奶奶摸摸小清的小脑袋,“你家大人呢,怎么让你们这帮小孩来卖馒头啊?”
“我们勤工俭学,自己挣学费呢。奶奶买一个吧,也让我们开开张。您要是买的多我再送您一个。”
“给我来10个吧。”老奶奶自己拿出手帕来包馒头。
“收您一块五,我们开张,那个算送你的。谢谢奶奶。您慢走。”小清打发走了第一位顾客。“看见没,就这样吆喝。”
江蓠有些不解:“小清,咱们这么卖不会亏本吧。”
“大哥,50斤面要做多少馒头啊。买的多的咱们可以多送一个,五毛钱三个看起来是少收1毛,但咱们才开始,也算是挣人气吧,这样以后买的人多了,馒头卖的快了就亏不了。”
凌阳傻傻的问:“什么是人气?”
你大爷的,又说漏嘴了,“快喊吧,少废话。我又不是十万个为什么!”迫于淫威大家都开始吆喝,开始时声音还是小小的,最后放开了,脸也不红了,连拉客带吆喝,一筲箕馒头卖完了,又跑了几趟。今天发的面都卖完了。大家聚到蒋家数钱。粗略的算了一下,今天只发了15斤面,六毛一斤面粉,除开本钱9块,毛利润是25,一天下来全部的面钱都回来了。大家面面相觑,没想到这馒头这么大的利润。
蒋叔蒋婶婶都在场,小清问他们的想法,蒋婶婶倒是有点动心,不过她也知道自家男人有多倔强,他不愿意的事,谁都说不动。还是江蓠打破了沉默:“蒋叔,我们想开个馒头店,你和蒋婶婶能留下来帮我们吗?小新起码要上到初中毕业吧。”
“你们这是可怜我吗?”蒋叔攥紧拳头,额头的青筋都爆出来了。
江蓠平静的说:“你觉得自己可怜吗?”两人一起沉默下去。
“蒋叔叔,你也别这么想。我们想挣钱,不过年纪太小了,所以才有这个想法。想让你和蒋婶婶帮我们。再说了,你真的想让小新哥哥回老家吗?回去你们能干什么?种地吗?还是说哪个单位愿意接你。”
小清知道自己的话有些戳心窝子。“你不为自己想,不为婶婶想,也要为小新哥哥想想吧。至少也要让他上完这一年。”
孩子最能打动父母的心,小清看他的脸色已经平静下去,似乎也有所触动。
“蒋叔叔,你就帮我们这一年。就在省城留一年,等小新哥哥初中毕业就可以参加验兵了,那时候你要是还想回去,我们不拦你。”
“哼,凭你们几个想开店,行,我就给你们打工。先把店开起来再说。开不起来就别说这话,还有,我们不住这军区大院。”蒋叔仍是嘴硬,不过他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凭几个孩子怎么开的起来这店。
“好,一言为定。”江蓠订约。“走吧,我们先回去。婶婶,晚上在发点,我们明天继续。”领着一大帮孩子离开了。
凌阳有些不放心:“江哥,我们哪来钱哪?”
“我压岁钱都存着,应该有个1000多吧。”
“那也不够啊。”
“我回去问问爷爷。”
小清自包里掏了200元给江蓠,要不是吴舅舅那也紧张,她还想把股份卖百分之五给他,然后拿来开店。江蓠有些意外,“小清,这钱自己留着吧。”
“江蓠哥哥,我们先去找找江爷爷,如果他能帮忙找个铺子,我们跟人家讲讲价,看能不能先租几个月。等吴舅舅回来我就有办法了。”
其他人都没法子,他们都没多少零用钱,别说存钱了,身上最多也就能买几根雪糕。
等回到安家,大家发现吴舅舅这个大忙人竟然在家。安奶奶迎上去,给安安和小清擦擦汗:“你们都跑哪去了,小清你吴舅舅可等半天了。”
小清觉得有点奇怪,现在找她有什么用。
“小清,能不能把你的设计稿先给我?”
“原因?”
“我把厂子买下来了,过几天贷款也下来了,你不是说苏联那贸易可以试试吗?我就想着是不是先招人,自家厂子开工可以直接拉苏联去。我都找着打版的人了。就等你的稿子了。怎么样,还不信你舅舅。”
小清想了想,“给你也不是不行,我先给你点秋冬装的设计稿。我需要钱,这批算卖给你的。”上楼去拿了十几张画好的稿子。
吴明昊拿到设计稿挺激动的,很快就可以让人开工了。几乎是张张可用。“吴舅舅,这几张给我五千,另外我可以让百分之五的股份给你。”
“不怕你吴舅舅卸磨杀驴吗?”
“不怕,只要你舍得这钱让别人挣。”
“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可爱。”吴明昊当时就从包里拿了两千元出来,剩下的还给小清打了张欠条。
“对了,吴舅舅,你见过羽绒服没?咱们厂子可以生产吗?”
“见过,还给你吴奶奶买过,就是不知道要怎么做。”
“你要去苏联的话,可以先去广州那边订一批羽绒服,反季销售啊。”
“剩下的钱过几天给你拿来啊,稿子可给你舅舅多画点啊,我可是指望你了。”吴明昊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信任这个小女孩,她似乎对生意场有着天生的敏感性。“对了,你爸打电话说过几天来接你们回去。要不等开学了,舅舅送你们回去吧。”
“不要,我想我妈妈了。”
安安突然抽泣起来,“我也想妈妈。哇,我要妈妈……”又一阵鸡飞狗跳,好容易哄好了安安。
小清又交代江蓠请江爷爷找店面,自己跑去洗把脸就和安安一起午睡去了。他们中午就吃的馒头。江蓠只好乖乖的自己回家去找老爷子了。
蒋叔其实也算是江老头的老部下,以前也推荐他去上军校,老是因为种种原因被耽误,最后在部队干那么多年也没能提干,等能提干时却出事了。想让他留部队,给他安排在后勤上,他怎么都不干。还好孩子们干的这事挺及时。江爷爷知道他们的打算后,派人去菜市场附近找了个门面,而且还派人把墙都刷了一遍。
第二十二章 新店开张()
江蓠征求爷爷的同意,先用了自己的一千块签了一年的合同,其余的东西是小清掏的钱。执照什么的是用蒋叔的名义办的,也是江爷爷帮忙办的,江蓠本来想就只开个馒头店。
小清想鸡蛋不能放一个筐里,不能光卖馒头吧,太单一了。趁着店里刷墙的功夫,小清让江蓠买来鸡爪,去了指甲,放八角、草果、花椒等调料,把鸡爪煮熟。这小尖椒倒是让小清好找,现在没有专门卖那种泡好的小尖椒的。幸好院里有四川人,找了人家的酸菜坛子的辣椒和酸水泡上,用罐子装起来放在冰箱里。小清感叹还是人家条件好冰箱都有了,自家还是95年时妈妈卖了一个暑假的雪糕才买了冰箱。
蒋叔见他们把店面都找好了,也没再说什么,只是要求搬家。江蓠早有准备,和人签合同时也顺便租下了门面后面的房子。等蒋叔退役的手续办好就可以搬过去了。
小清又把吴明昊淘汰的玻璃柜台要来,放在店里。而且他们还发现吴奶奶的卤菜做的特别好,小清让蒋婶婶跟着吴奶奶学,还专门买了个猪头让她们练习。那几天几家人都吃的满嘴流油。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小清和江蓠做的泡椒凤爪。
其实还有意外之喜,蒋叔会做卤猪蹄,而且做的很好吃,据他说这还是刚入伍在炊事班时,他的老班长教的。陈仁清算了算,她们店里可以卖馒头、鸡爪、各种卤菜。这样就不怕产品单一了。
墙基本上干了,这时候不用多花里胡哨的装修。蒋叔和蒋婶婶迫不及待的搬过去。卫生打扫好了,营业执照办好了,案板和蒸笼也置办好了,就等开张了。
当然他们的合同也签好了,小清和江蓠一人占百分之四十的份子,给蒋叔他们分了百分之二十。本来他们怎么都不愿接受,还是江爷爷发了话,蒋叔才答应接下来。他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不能让孩子失望。
大家商量了一下,先去联系了货源,隔壁就是卖粮油的,先搬了4袋面粉过来,其他的东西江爷爷让司务长帮他们联系的,司务长也跟蒋叔是战友,也很热情的跑前跑后。小清总感觉忘了什么事儿似的。对了,还没给店子起名呢。大家想了半天,还是小清提了一个“独一味”。
吴爷爷连声叫好,这个名字独特,又好记。按小清的想法,就是让吴爷爷用毛笔写,然后让木匠把字刻上去,就用原木的木板,连树木的结巴都保留下来。清漆油一下,做旧一点就行了。吴爷爷拍板,江爷爷和蒋叔就找了部队里几个会木匠的兵,抽空时间赶出来,这么一看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还学人家欢迎领导的架势,拉了块红条幅,剪了几个字贴上:本店开业促销,买一送一。还没等正式开张,人们都过来问是卖什么的。大家早说好了,保持神秘感,什么都不说只让他们明天过来看。吴舅舅还给他们弄来一个冰柜,这时候可是很难得的,而且还是进价,才500多。
小清又请他再买个,准备运回家去,这卖雪糕多好啊。蒋婶婶和江奶奶、吴奶奶、安奶奶他们忙了一天,才把第二天开张用的东西准备好,又把江蓠请人弄好的酸菜坛子搬到店里来。小清带着凌阳他们还画了不少的宣传单,蒋继新、黄学东带人到处去发,江蓠跟着司务长去进货。这样万事俱备,就等着明天开张。
第二天一早,蒋婶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