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礼仪金说ii-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信的写作,从礼仪上来讲,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信文的写作。一封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信封、封皮,信封上面的文字我们叫封文。另一个则是信里面那个瓤儿,信纸上写的东西我们叫作信文,或者叫笺文,它写在信笺上。从总体上来说,信笺是书信的基本内容。
  第二个问题:封文的格式。封文的格式,在此指信封上那些文字的具体格式,以及寄交信件、收到信件时所要注意的问题。
  书信礼仪主要就是由这几个具体的部分所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信文的写作。它是重要问题,写信时每个人都需要注意。
  书信是情感沟通的桥梁。在书信中自己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方面,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真实、认真、准确地交流信息。就是要尽可能把你的所思所想认真地、准确无误地、及时地传递给对方。其二,一定要注意内容的规范性问题。不可乱写,不宜妄为,否则会词不达意,招致误解。
  首先,我们来谈谈信文的写作。信文,即信里面的主要内容,我们一般把它的具体写法叫做信文的格式。信文格式是什么样的?就是一系列的条条框框,就是必须遵守的写作信文的基本规则。实际上,它就是信文的标准化写法。从基本内容上来讲,信文的具体格式涉及到以下三个点:
  第一,信文的前段。信文的前段,实际上就是老百姓所说的信的开头。一封信你总得有个开头,明确信是写给谁的,它要谁去读。信文前段大致上可分为两项:其一,是对收信者的称呼。比如,〃爸爸〃、〃哥哥〃,或者〃王经理〃等等,都要有个称呼。其二,是问候语。比如,〃你好〃,〃别来无恙〃,等等。在一封书信里,称呼一般的标准写法是写在一封信的最前面,通常从第一行开始写。我们现在的信文一般都是横写的,所以第一行要顶格,即不空格。接下来,一般要写对对方的问候。问候语可以在称呼后面接着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个格写。但是,二者都是独立成行成段的。也就是说,其他内容不跟它连续。
  第二,信文的中段。此部分,就是一封信中间的部分,是传递信息最重要的部分。在这一部分,有以下这么几个点要注意。一是叙事要清晰,二是内容要集中。一封信,最好就是一事一议,所叙事件别太多。你说完东又说西,结果什么也没说清楚,让人如坠云雾,摸不着头脑,就劳而无功了。再者,为了表示条理清晰,最好是多分行,多分段。我曾经收到一位同志的信,从头到尾几千字,但就两段。第一段是问候语:〃金教授你好〃,然后一段就直接写事儿,连自己的署名落款都放在那个大段落里去了,把我都看晕了。整整三页纸啊,上百行,根本不分段。而且有的句子很长,有几百个字。读起来拗口,难为我啊。看起它来真的会有主次不分、头绪莫辨的感觉。所以说,信文中有两点一定要注意:一个是要清晰,另一个是要集中。

  第61节:第七篇 书信往来(3)

  第三,信文的后段。这一部分,指的是一封书信的收尾之处。它通常并无多少实质性内容,但其格式上的要求却非常之多。一般人写起来信文,容易出的问题就是在信文的后段。信文的后段,一般又由下述几个具体部分所构成。
  其一,结束语。结束语可以在中段的后面跟着写,可以单独成行,也可以不必单独成行。在一封书信里,结束语就跟我们要说再见差不多。
  其二,祝福语。结束语就是告别语,然后就是祝福语,顺便表达自己的祝颂,例如,多多保重、祝贺春节、元旦快乐,等等。祝贺语一般怎么写呢?它有两个写法:一个写法就是在信文中段的最后,在结束语后面直接写。还有一个写法,即分两行来写。首先这一行不顶格,空几格,然后写:〃祝您〃,或者〃谨祝〃。下面就顶格另起一行写。比如,〃顺祝〃,这是头一行,前面空几格,然后〃春安〃则顶格写在下一行。
  其三,落款语。落款语,即这封信是谁写的。落款语具体又包括两项:一个是写信者的姓名,一个是写信者和对方的关系。比如,我给我爸爸写信,落款就会写:儿子某某某谨上。表示晚辈和长辈的关系。然后,再写上日期。在有些情况下,如果长时间不通信,就要写上年月日,至少要写月和日。这样对方跟你认真起来,他才会知道这封信是你什么时候写来的。
  其四,附问语。附问语,通常是对收信人身边之人的问候。比如,我写信给你,你是一位女士。我跟你年龄差不多,我跟你是同学,你正在热恋之中,或者刚刚结婚。我是男士,我担心你的男朋友看了这个信之后,会产生别的想法。出于一种礼貌,或者考虑周全的想法,我会顺便问候你的男朋友。我可以在中段结束之后,或者在落款语前后写上一句话,顺便向你的老公转达我的致意;顺便问你的爸爸妈妈好;顺祝你的家人康泰平安,等等。像这样的一句话,就叫附问语。
  其五,补述语。当你写完了信,突然想起来还有一些内容没有写上去。书信不可能像电脑那样,随便插进去一段。写信时,你总不能在其中间剪去一段,然后再贴上去另外一段。反复打补丁,肯定不合适。所以我们就需要在信的末尾写上一些内容进行补述,此即补述语。在写补述语时,需要注意以下两条:
  首先,一般可以不写。每一封信,都应该是在认真地进行了谋篇布局、深思熟虑之后再写。你在此后加一个很长的补述语,给人的感觉就是想说哪儿就说哪儿,一点也不严谨。当然,实在有事需要补述也是应该写上的。写的时候,应尽量简短,别太长。一般的补述语只宜叙述一两件事儿,别补述的事情太多。

  第62节:第七篇 书信往来(4)

  其次,不要写到天地之间去。补述语一般都是写在信的最后,即落款之后,并应单独成行、成段去写。不要在信纸最上面写一段,而后想起什么事又在下面写上一段。左边写一段,右边再写一段,那样子给人一种乱七八糟的感觉,那样这封信就不美观了。
  其六,附件。有时候信里面还会加一些附件。比如,公务往来,会夹上某些文附。有人推荐你到别的单位去,会在推荐信中把你的个人简历也一起寄给对方。那么,在信的后面就会注明:后附某某同学个人简历一张,请参阅,阅后退还。这些必要的说明,都要在信里交待清楚,否则人家就可能用碎纸机把它处理掉了。附件使用的时候,要注意的有如下两条:一是不要有碍信件的携带和交寄。附件太重了,不行;比信本身还重,更不行。二是要遵守国内、国外以及国际邮联有关邮寄信件的一些基本规则:不要夹带现金,不要夹带贵重物品,等等。否则丢了之后,后果自负。这是常识。
  以上,就是有关信文书写方面所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接下来,我们再来谈一谈有关信封格式方面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我们一般把信封的书写格式叫做封文的格式,它具体是指信封的标准化写法。对此问题若不注意,就会出现一些麻烦。比如,有时候,经常会有同志在信封的封文上乱写称呼。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我老爸给我写信,上面写着这样一个称呼:〃金正昆同志收〃。这信居然在我们宿舍相互传阅。因为我跟他们说写信的那个人是我爹,大家不相信,说哪有爹叫儿子〃同志〃的。我就问他们的父亲是怎么写的,他们就说都是写:某某儿子收。我说,其实那样写是不规范的。严格地讲,封文上的称呼是有特定含义的。请注意,收信人后面的称呼是给邮递员或带信人使用的。比如,邮递员把我爸爸写给我的信送到我这儿来了,上面写:〃金正昆同志收〃,就是请邮递员到时候称呼我〃金正昆同志〃。对方有时候不清楚我的性别,可以写:〃金正昆先生收〃。我爸爸写信给我,有时候也写:〃金正昆先生收〃。这正是懂得礼仪的人才这样写的。
  无论如何,在信封上写收信人的称呼时,都不能写什么某某老爸收,某某儿子收,某某泰山大人收,此类写法都是不合适的。那么,正确的封文格式是什么样子的呢?
  正确的封文格式,中文和外文,汉语和少数民族文字都有着不同的书写方法。我们首先谈一谈中文的封文书写格式。
  中文封文的格式,与英文封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英文的封文内容是自小而大书写,恰与中文封文的习惯做法相反。我们中国人写信封时往往这么写:河北省保定市、某某区、某某街道、某某人收,我们的收信地址一般都是这样一种格式。英文的封文的书写习惯则相反:某某人、某某街道、某某区、某某市、某某省、某某国。它是个人在整体前,地方在国家前,像这样倒着来的。

  第63节:第七篇 书信往来(5)

  下面,谈谈中文封文的标准写法。
  根据标准的、中文的、横写的信封文格式,收信人的具体称谓一般要规范的写在信封正面的上方。它应大体包括以下这几项内容:
  其一,邮政编码。在信封上写清楚收信人的邮政编码非常重要,这既是为了保证你的信件准确地到达收信人的手中,也是对邮政人员的一种尊重。有人图省事儿不写邮政编码,还有人乱写,那样都会导致信件丢失,或者不能及时地到达收信人的手中。所以,一定要准确无误地把邮政编码写出来,它有助于邮件的合理化、科学化分拣,是必不可少的。
  其二,收信人的地址。在封文里,收信人的地址必须予以明确。通常先写省、市、县、区或者乡镇,然后是街道名、门牌号码,这些都要写。有些人写的不明确,就很唐突。比如,有人给我写信,信封上这么写:〃北京市人民大学金正昆〃。实际上应该写的是〃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这样就会更快的到达我手里。特别是快递邮件、特快专递之类的,不写清楚的话,人家还得折腾半天。像人民大学这样的大单位还是比较容易找的,要是小地方就不好找了,因为有些街道名称往往是重复的。像北京的黄庄,有好几个,什么六郎庄,什么八王坟,都有不止一个,所以要写准确,要把街道、号码都写上,大概就不再会有重复的了。仿照惯例,上述两项内容应写在信封正面的左上角。
  其三,收信人的称谓。收信人的称谓,即收信人的姓名,一般均应写在信封的正中央的位置。此部分内容具体需要注意三点:首先,写在最中间的是收信人的姓名;其次是供邮政人员或者带信人所使用的、对收信人的称呼;最后,可以写个〃收〃字,当然,这个〃收〃字写不写都可以。还有人喜欢写得文绉绉一点,〃启〃或者〃亲启〃,后者的意思是不准别人拆看。
  封文的另一项是寄信人的落款。其具体内容包括寄信人地址、寄信人姓名、寄信人所在地址的邮编等三项。它们均应写在封文的右下角。寄件人地址跟收信人地址差不多,首先要写:省、市、县,或者乡镇的、街道的号码,然后再写自己所在单位和部门。如果没有特殊原因的话,寄信人的姓名要写全,你不要写什么金寄,或者刘寄,说实话,姓金的和姓刘的都不少。像我们单位,姓金的就有两三个吧,而你的单位可能会有几十个姓刘的,谁知道你是谁啊!万一信件被退回来,姓名不详怎么办呢?所以一定要写全名,尤其是挂号信。挂号信不署全名的话,邮政人员就不会为你进行办理。
  在封文里,通常还有一项可有可无的内容:补述语。即在信封上所写的补充、提示之语。没有必要的话,补述语可以不写。尤须注意:在封文上面,补述语一定不要乱写。比如,有些人信文的附问语、补述语没写完,就把信封贴上了。之后猛然想起还有事儿没交待,随手就在信封背面写两句,这是不好的。还有人喜欢写点警示语,什么〃内有照片,请勿折叠〃,这个还可以接受,但也没什么必要。因为我们现在的邮政从业人员,没有人会去折叠信件的。至于在信封背面再写上一首打油诗,或者写上一个段子,就大可不必了。

  第64节:第七篇 书信往来(6)

  从总体上来说,有关书信格式方面的礼仪规范问题就是以上这些内容了。下面,再讲一些通信技巧方面的操作性礼仪规范问题。分两个方面讲述:一是写信者的基本规则;二是收信的的重要须知。
  首先,我们来谈谈写信者的基本规则。在国际社会,有一项非常基本的通信法则,即欧美人士概括出来的〃五C法则〃。〃五C法则〃实际上主要是提醒人们:书写信件时,有五个跟〃C〃有关的问题是需要你考虑的。
  第一个〃C〃,注意礼貌。即始终要礼貌〃Courteous〃。
  第二个〃C〃,注意清晰。即叙述要清楚〃Clear〃。
  第三个〃C〃,注意简洁。即语言要简明〃Concise〃。
  第四个〃C〃,注意完整。即内容要完整〃plete〃。
  尤须强调:一封书信一定要内容完整。该说的事儿没说,不必要说的事儿说了,这样就不大好了。举个例子:你兄弟姐妹四个,你在外地,老家还有其他三个兄弟姐妹。你写封信给大哥,让大哥问候二姐、三姐比较好。否则,你给大哥写信,只问候三姐,把二姐给落掉了就不妥当。再比如,你给我写信,你说:〃金教授,你的来信我收到了。〃你收到的是哪封信啊?你应该跟我说清楚:〃金教授,今年5月2号的来信我收到了。〃这样就比较完整了。
  第五个〃C〃,注意正确。即书写要正确〃Correct〃。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别人看不懂的字。比如说,繁体字、自造字,或者自己随便写的字,都不该使用。有些同志写的信亦中亦洋;有的人不会写某个字,就胡乱找个字代替;还有的人用汉语拼音代替,诸如此类,都不大好。
  以上这五个问题,应该是我们书写信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与此同时,发信时要注意的问题亦不可忽略。
  其一,要遵守基本的邮政规则。比如,超重之后需要增加邮资;不能夹带的东西不要装进去,例如,现金、贵重物品,等等。丢失的话,需要后果自负。
  其二,信纸放在信封里一定要折叠整齐,不要乱塞。比如,你把信纸塞到信封里去,折成一叠也好,两叠也罢,离前后两端都要留一点距离,否则对方在拆开看时,就有可能把信撕坏。我们有时往往会收到这样的信,信纸与封口粘到一块儿去了,拆开后的书信就不完整了。另外还要注意,不要把信纸叠得太艺术性。有人折信的技巧太复杂了,拆启的时候比较麻烦。
  其三,邮资一定要贴足。邮信前必须搞清楚:十克是多少钱,二十克是多少钱,五十克是多少钱,一百克以上又是多少钱。一定要注意,否则寄出去的信又会被退回来,会耽误事情的。还应注意:寄到本市的信件与寄到外地或海外的信件邮资有别,平信与挂号信、航空信、明信片的邮资通常也相差甚大。

  第65节:第七篇 书信往来(7)

  其四,邮票要粘贴到位。一般来说,我国的标准信封,邮票邮资是要贴在信封的右上角的。一定要把它端端正正的贴好,表示你做事认真。有人歪着贴邮票、斜着贴邮票,还有的同志一大排的邮票都贴到信封后面去了,甚至有人倒着贴邮票,显然都不合适。邮票要贴在规定的地方,实际上也是为了方便邮政人员处理邮件。否则人家还得翻过来找,无形中会给对方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其五,信封要封闭严紧。交付邮寄的信件,事先一定是要封好的。托人携带的信件可封可不封:我托你带信,是出于对你的信任,故此可以不封口。当然,要是情书之类,或者信里有不想让人家知道的事儿,最好还是不要让人家带。有一天,一位老兄让我帮他带信。信封两边都封着胶带纸,然后还画上那种防止拆启的勾儿。这种做法,会令人产生既被信任又不被信任的感觉。
  接下来,谈谈收信者的重要须知。即收信时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一,要遵守法律。国家保护公民通信自由,是写进我国宪法里的,所以不能无故扣压别人的信件。过去一些人缺乏这样的常识和法制观念,经常有老师扣压或者私拆学生信件的事件发生。还有一些朋友只是为了开玩笑,就把人家的信件拿走了,想了解人家恋爱的内幕。玩笑没有这么开的,公民通信自由是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我们都要具有这样的法律意识。
  第二,要收到即复。有来有往,礼仪之道嘛。收到别人的信之后,要及时回别人的信。通信,也讲究来来往往,有来有往。一些人认为自己收到的信越多越好,自己要回的信则越少越好。有些人写信骗对方说:〃收到你的信很久了,一直想回信给你,但是没时间啦,现在这封信是在开会时写的呀。不好,领导向我走过来了,就写到这吧。〃其实你只要晚上少吹个牛,少看会儿电视,抽时间写一封回信好像并不难啊。所以,收别人的信一定要尽早回复。其内容可长可短,但一定要及时回复别人。实在来不及的话,先回上一个短信息,发个E…mail也可以呀。
  第三,要认真阅读。收到别人来信后,务必认真地进行阅读。别人所托、所要求的事情,能办就办,不能办也要及时给对方一个回复。此外,别人的信件要认真妥善地收藏。需要保留的,就保留起来作为资料。不需要保留的,可以用碎纸机处理,或者通过其他的方式处理掉。不要乱扔别人来信,不要当成破烂卖掉。还要注意:出于对发信人的一种尊重,别人信中所言及的内容,不要进行公众传播。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是一个小姑娘,人家小伙子追你,这实际上是对你的一种爱,一种友善,至少也是一种尊重吧。你可以接受他,也可以不接受他。不接受他的话,也没必要广而告之:谁谁追我了,谁谁说了什么啦。如果对方知道了,会觉得很受伤害。
  第四,忌公布于众。人家给你写的私人信件,未经对方允许,不宜当众传阅,尤其不允许公开发表。别动不动就把人家给你写的一封私人信件写到自己回忆录里面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