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一名工作人员,或者是一个晚辈,和来宾、长辈一起出入电梯时,从礼仪上讲就有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了。你认为出入电梯时,作为陪同人员,是先进去还是后进去?是先出来还是后出来呢?这个先后的顺序就是有规则的,凡事皆有一定之规。这个规则你要是不讲究,就会见笑于人,就会显得少调失教了。
出入电梯时,标准的先后顺序应该是怎么样的?标准的先后顺序应该是:陪同人员先进去,后出来。为什么呢?是要为别人方便着想,按好电梯按钮。电梯按钮门外有,门里也有。门口的那个按钮我们称之为升降钮。它只负责把电梯升上来、降下去,但一般在几十秒以后它就自己走人了。所以你要是不按着它的话,它并不能保证客人全进去之后才关门。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升降式电梯自动关门了,外面还有好几位客人都没进来。按着外面按钮的人着急了,还有人拿脚丫子去踹,拿胳膊去挡,显得鲁莽而仓促。而电梯里面的那个钮,我们称之为开关钮。按住那个按钮之后,电梯就不会自己走了。顶多到了一分钟后,它按照设定的程序会鸣笛替你催促客人,那可比你在那里大呼小叫显得规范得多。
第19节:第二篇 称呼他人(2)
见面,是人际交往所不可或缺的环节。和别人见面是有规矩的。当你和别人见面时,你一般需要处理一些什么事情呢?两个人第一次见面,通常是首先通报自己的姓名。比如说,〃你好,我是某某某〃。然后双方握手,互相交换名片。接着呢,就开始切入正题。一般来讲,当一个人和别人见面时,大体上以下五个具体环节必不可少的。
第一,称呼。你是我学生,你来给我交作业也好,你碰到我也好,你总不会不称呼我吧?除非你是我女儿、儿子、夫人或者是别的什么特殊情况了,否则别人一定会误会。
第二,介绍。与人见面时,少不了要把自己介绍给别人,或引荐互不相识的人。
第三,行礼。外人见面、熟人长时间没有见面、陌生人之间第一次见面,总要握手行礼,此环节往往必不可少。
第四,交换名片。见面时,人们为了加深印象,以后继续保持联络,需要相互交换名片。
第五,交谈。和任何人沟通,你都不可能一言不发。你又不是不能说话。我请你吃饭时,除了说请用菜、请多用一点、请随意之外,我肯定还得找你聊上两句,而不可能只说一句话〃吃吧〃。
由此可见,在和别人见面的时候,称呼、介绍、行礼、交谈、握手之类的,再加上交换名片,这五个环节是必行的。我们称之为相见礼仪五大环节。一般和陌生人见面时,尤其是在正规的场合与别人见面时,这五个具体的环节是不可少的。
交际通常自称呼而始。下面,我们将较为详尽地介绍有关称呼的基本礼仪。在交际的过程中,称呼不仅是关键之点,而且也是起始之处,应该说它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开端。平时有人不太注意此点,其实它是非常重要的。当你和别人见面的时候,这个称呼的问题,往往是绕不过的,它在打电话时或者是在网上沟通时也往往存在着。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人,拿起电话筒第一句话:〃喂,喂,喂。〃再问有人吗?那你说我们接电话的不是人吗?你要使用尊称,使用恰到好处的尊称,对方就比较舒服。您跟我说先生您好,来个〃您〃,那是一种尊称啊,那样我就很舒服。你是晚辈,你年龄比我小,你跟我说话时没有称呼,甚至用了不适当的称呼,那我感觉就不会好。
简而言之,称呼在人际交往中起着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其一,表示尊重。使用尊称,意在表示尊重。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为本。使用尊称,意在向别人表示敬意。当你向别人表示尊重和友善的时候,基本的要求就是对对方使用尊称。比如,面对一位老人家,你叫他老先生、老人家,在我们国内,约定俗成这是一种尊称。有些时候要不注意此点可就失礼了。比如,有的北京小伙子叫人家老爷子、老太太,那可就有失于尊重了,别人也会感到特别的不舒服。
第20节:第二篇 称呼他人(3)
其二,拉开距离。你注意到了吗?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称呼,往往表示着人际距离的不同。比如说,夫妻、恋人之间,有时候就不一定使用正式的称呼。一声〃哎〃,尽在不言中。但若面对外人,你与一个异性之间也和人家〃哎〃,那就麻烦了,那会有点暧昧,别人会怀疑的。
我的名字叫金正昆,你作为学生也好,作为晚辈也好,作为女性也好,你跟我打交道时,你首先要表示对我的尊重,同时还有必要拉开适当的距离。最得体的做法之一,就是对我使用尊称。一名年轻的女孩子,不管是学生还是其他什么身份,要跟我打交道,最利于其自身安全的称呼,就是叫我金教授。我们男同志有一个死穴,就是有点虚荣。你叫我金教授,我就感到自己的地位很高,就得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就得专心致志地扮演教授的角色,就不敢歪戴帽子斜穿衣,就不敢言行失之于庄重。你不能叫我老金,那样我们就是平辈,那样我就会比较随便。我的名字叫正昆,你要叫我正昆,那我会尤其随便。这种称呼是从小与我一块长到大的人叫的。你要是叫我阿昆,那就说明我们彼此关系非同一般了,甚至有点暧昧了。其实,称呼是一种距离,它反映着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的程度。
称呼不当,的确误事。但有时同一个人会有很多的称呼,比如我,金正昆,就有很多的称呼。什么〃金教授〃、〃金老师〃、〃金先生〃、〃老金〃等等。如果你想称呼一个比你大二十岁左右的男人,你可以称呼他为叔叔、先生,也可以称呼他为前辈、同志。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知道应该如何称呼对方为好。举一个例子,有一位男士,我们假定他叫刘金山,而且他还是你的上级,他是刘局长,你是他的秘书,或者是他的办公室主任。那么你在工作场合,在外人面前,你就要叫他刘局长,以示公私有别。但是在没有外人的时候,那你也可以叫他局长或者老刘。但是你要是在外人面前叫他老刘,那你就是不正规的。在称呼的问题上,一定要讲究〃看对象,讲规矩〃。这是一条基本规则。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使用哪些称呼比较受人家欢迎呢?换言之,称呼别人时有何基本要求呢?以下略作介绍。
第一,要采用常规称呼。常规称呼,即人们平时约定俗成的较为规范的称呼。但是,常规性称呼,实际上也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比如,中国人对老年人是非常尊重的,而且尊重有加。我们从小就知道不能够称呼父母的名字,要为尊者讳。而在欧美的国家里,是讲究人的平等的,所以孩子直呼其父母的名字是很正常的,老爸叫孩子名字就更正常了。我们这儿,上边可以叫下边的名字,下边则绝不能够反其道而行。比如,美国的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也许他的孩子可以叫他乔治,因为在他的姓名里乔治是他的名字。而我们在这儿就不行了。我从小就不敢叫我老爸的名字,我只叫过一次。记得那是上小学之前,那时我大概五六岁,很调皮。人家给我老爸写了封信,我就在楼下喊他的名字,结果我被老爸抽了一个大嘴巴。他那一巴掌打的我以后再也不敢叫他的名字了。因为中国人是没有这种习惯的。在任何情况下,对别人的称呼都一定要讲究常规。
第21节:第二篇 称呼他人(4)
第二,要区分具体场合。在称呼的具体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区分场合。在不同的场合,应该采用不同的称呼,在党和政府内部,大家通常互称同志。但是在国际交往中,面对外国友人的时候,就不能称呼人家同志了吧,而应该称呼人家为主席、总理、部长,以示场合有别、身份有别。称呼,实际上是表示身份有别的一种常规做法。
第三,要坚持入乡随俗。我们在使用称呼的时候,还要考虑入乡随俗的问题。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国。倘若习俗不一样,称呼往往不大一样。
比如,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是:不管结没结婚,你的〃那一位〃都叫做〃对象〃,也许有的人就不知道这种习俗。有一次,我就弄了个南辕北辙。我和我老婆到大连做客去了,他们那儿在周末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节目,我们正好赶上了。看完节目,当地的几个友人陪着我们吃饭。我太太显得比较年轻,其实她也是三十七八岁了。在那儿陪我们吃饭的一位朋友问我:〃你对象今年多大了?〃我一听就不高兴了,因为我的理解〃对象〃是没结婚呐,是未婚呀。当时我还有点小心眼,心想难道我是二婚的吗。出于这样的心理,我就着重的强调:〃我老婆今年三十八了!〃他一会儿又问,他说:〃那你对象忙吗?〃我说我老婆很忙,他再问:〃那你对象做什么工作的?〃我就拒绝回答了。过了一会儿,他看着我不高兴,他就搞了个地下活动,把他太太叫来了。他太太五十多岁,踮着小脚气喘吁吁的跑来了。他向我介绍说:〃我对象来了。〃天呀!我这时才弄清楚:人家那里不管结没结婚都叫〃对象〃,这下我才算是真的明白了。
在国外,也会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中国人对家里那口子有不同的称呼,例如,孩子他妈,这个比较通俗;老婆,这个比较民间;夫人,这个比较正式;爱人,这个比较传统;还有更通俗的,叫什么家里的、屋里的、炕上的、娃他娘,还有直接称呼什么翠花、牡丹的。军队还有一个习惯,叫做家属,但一般老同志都保持着比较传统的习惯,喜欢称呼对方爱人。可能英语好的人知道,〃爱人〃这种称呼在欧美是不能随便使用的。在韩国、日本不能用,在港台也不能用。为什么呢?因为〃爱人〃在那里的理解是第三者。你问一个外国人,你指着边上他的太太说:〃这是你爱人吗?〃这一句话,你就能够把他气个半死,你等于宣布他在搞非组织活动。称呼的入乡随俗的问题,是一定要注意的。
第四,要尊重个人习惯。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人们称呼上的习惯也不一样。譬如说,我从事外事工作,在国际交往中,官方有一个习惯,就是在称呼官员的时候,往往称之为〃阁下〃,比如,〃总理阁下〃、〃总统阁下〃,但是有些国家的习惯则是不称〃阁下〃的。比如,美国、德国、墨西哥就没有〃阁下〃之称。懂得外交礼仪的人都知道,在那些地方,你要称呼当地官员的时候,以不使用〃阁下〃为妙。你有没有听说过〃布什总统阁下〃吧?没有。我们听到的都是些〃布什总统〃、〃布什先生〃,没有〃布什总统阁下〃这样的称呼。你有没有听说过〃施罗德总理阁下〃?恐怕也没有吧。我们国内也是这样,像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称呼:毛泽东同志,我们叫他〃毛主席〃。周恩来总理,我们叫他〃周总理〃。而刘少奇主席,人们则习惯叫他〃少奇同志〃。
第22节:第二篇 称呼他人(5)
在称呼他人的时候,以上四条规则都很重要。第一,遵守常规。第二,区分场合。第三,入乡随俗。第四,尊重习惯。所有这一切,都是建立于尊重被称呼者的基础上的。
平时,我们所常用的称呼方式都有哪些呢?我们在一般性的交际场合里所使用的通常都是常规性称呼。此类称呼,大体上共有以下五种。
第一,行政职务。它是在较为正式的官方活动中,如政府活动、公司活动、学术活动等正式的活动中所使用的。比如,〃李校长〃、〃王局长〃、〃何总经理〃、〃刘董事长〃,这些都是我们所称的行政职务,即官衔。
第二,技术职称。比如,〃李总工程师〃,〃王会计师〃,等等,就是技术职称。称技术职称,说明被称呼者是该领域内的权威人士,暗示他在这个方面是说得算数的人。
第三,学术头衔。这个跟技术职称还不太一样,它实际上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头衔,比如,你叫我〃金教授〃。医生和医师就不一样,按学术头衔区分,医生分很多档次的,比如,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还有其他的。大学里的老师按学术头衔区分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也分了很多。这类称呼,实际上是表示他们在专业技术方面的造诣如何,是其学术水平和学术水准的问题。
第四,行业称呼。和外人打交道的时候,比如,对面过来一名警察,你要懂得警衔的还好,一看他的警衔,你就知道他是〃警督〃、〃警司〃、〃警员〃,还是〃警监〃。在我们家就不行了,我老妈说了:他们全是警察,都是自己人,但是他到底是什么级别的看不出来。其实他是军人也好,警察也好,他都是有军衔、警衔的,海关也有关衔。但是有些人不穿制服、不戴胸卡,你看不出来。比如,医生。你到医院去,那么多的医生、护士,你能分出来彼此吗?都是穿的白大褂呀,可能你连医生和护士都分不清楚呢,但是我能分清楚。在医生里,那个教授级的是什么样,副教授级的什么样,讲师级的什么样,还是有所区别的。有时候,你知道他们是什么级别的话,你就可以此去称呼对方。不知道的话,那就得使用行业称呼了,比如,解放军同志,警察先生,医生,护士小姐,等等。这些都是行业称呼,是我们平常使用的比较多的一种称呼。
第五,泛尊称。泛尊称,实际上就是对社会各界人士,在较为广泛的社交面中,都可以使用的表示尊重的称呼。例如,我现在认识一个人,叫刘婧。我可以叫她小刘,也可以叫她刘婧。这表明我们双方是师生关系、朋友关系。换一个场合,我恐怕就要叫她刘小姐,或者叫对方小姐这是不知道你的名字,不知道你姓什么的情况下。这就是一种泛尊称。称女孩子的话,就叫小姐。称已婚女人的话,就可以叫夫人,也可以叫太太。称呼男士的话,可以叫先生。不分男女的话,可以叫同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除了性别差异之外,它们都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我们称为泛尊称。
第23节:第二篇 称呼他人(6)
除了这五种最常规的称呼之外,有的时候还有一些称呼在人际交往中可以采用。比如,可以使用表示亲属关系的爱称。你叫你老爸的时候,你就不能叫他刘某某同志。你老爸叫自己女儿的时候,也不可能叫你刘婧小姐。那样的叫法,就意味着公事公办了。实际上,我们亲属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爱称,或者是昵称。如果人们彼此关系亲切的话,还可以使用类似亲属关系的称呼,比如,你叫她阿姨,她未必是你亲姨。换一个场合,你可以叫我金叔叔或金伯伯。它实际上表示着我们双方之间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
在较为正式的场合里,有一些称呼是不能够使用的。具体而言,它们主要涉及下述几种。
第一,无称呼。这个是令人最可恶的。有人往往会没头没脑地撞上来来跟你说话:〃哎,到哪儿去呀?〃要么令人不满,要么就会引起误会。我在公共场合正跟别人说话呢,你愣头愣脑地撞上来了。本来你应该称我金老师,叫金教授也行,实在不行叫我老金也可以,但是你就这样愣头愣脑的撞上来,或者什么都不说抓着我就走,那就麻烦了。别人就会产生其他的想法,会影响我革命的形象。这就是无称呼,即根本不使用任何称呼。
第二,替代性称呼。替代性称呼,就是非常规的代替正规性称呼的称呼。我们国内某些服务行业有些不好的称呼,比如,叫人的时候无称呼,不称其尊称,而是叫号。什么六号、八号、十一号,还有的时候叫〃下一个〃。在一些医院里就是这样,护士爱喊床号。有那次我就被人家叫十一床,护士喊了半天我没有反应,她急了:〃喊你呢,十一床〃,我问:〃谁啊?〃弄了半天我才知道,我临时改名叫十一床了。其实这个是不合适的,我是个人呀。我们推崇尊重为本,以人为本,你至少要使用尊称啊。乱用替代性称呼,的的确确失敬于对方了。
第三,易于引起误会的称呼。因为习俗不同、关系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容易引起误会的称呼平时切勿使用。像我们大陆的人,很传统的一个称呼就是同志,自己人一听到被称为同志很亲切,而在海外的一些地方,甚至包括我国的港澳台地区,它就不适于使用了。〃同志〃在那里有一种特殊的含义同性恋。你要不了解这个就麻烦了。你到香港去玩,你要是看到〃同志电影院〃、〃同志酒吧〃,你千万别进去,别觉得亲切就闯进去了,否则的话,当你出来的时候,你的身份就让其他人怀疑了。
第四,地方性称呼。地方性称呼,显然有其特定的使用区域。它只有在那个地方才能被使用,出了这个地方就不行了。比如,北京人喜欢叫别人师傅,可师傅的本意是出家的人啊。假如你到了佛寺,佛家寺庙林立的地方,你见到一位男士或者女士,你叫他师傅,那就等于叫人家大和尚、小尼姑。他一定会不高兴的。我再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像我们很多的同志到医院去跟护士小姐打招呼,他叫人家〃小护士〃。在他眼里,年轻、可爱的就是〃小〃,其实〃小〃是可爱的意思,在中文里面大男人、小女孩,一个是威猛,一个是甜甜的。但是在护士小姐的耳里,你叫她〃小护士〃,她会感到不高兴,感觉你对她好像有着轻蔑、歧视的意思。总之,容易引起误会的地方性的,行业性的称呼,都不能用。
第24节:第二篇 称呼他人(7)
第五,不适当的简称。简称,即全称的简洁式。使用它,有的时候是必要的。但是你所采用的简称要是不适当的话,就麻烦了。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是全称,人大则是其简称。政府内部的人,也有称他人官衔时使用简称的习惯,比如,王局长人们喜欢叫王局,李处长则叫李处。那天,一个同志跟我介绍说:〃这个人是马校〃。当时我以为他名字叫马校呢,我叫了他马校半天。后来我还给他写了封信,但那封信被退回来了,最后才知道他是马校长。可见他那个简称不是约定俗成的,它只是被不恰当的省略了。一定要注意:你所采用的简称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