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四十三年 口述:翁元 记录:王丰-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1967年或是1968年的10月31日,那天,在大溪慈湖宾馆,老先生的一些至亲好友,为他唱戏祝寿,有关方面还特别请来了大鹏剧团的学生来支援唱戏。大鹏的名角廖苑芬饰演铁镜公主,杜月笙的夫人姚玉兰也粉墨登场。那场在大客厅演唱的评剧结束以后,老先生高兴得不得了,连忙交代我们去拿中央银行特别铸造的祝寿金币来,给大鹏学生每个人发一枚金币,以资犒赏。平日自奉节俭,而当自己高兴的时候,就拿金币来分送给众人,这就是他的个性。
  我从一开始,就把老先生视为自己祖父辈的老人家来伺候,诚然,他的年龄也确实可以做我们的祖父。何况,他有他的人性善良的一面,他对下人的那种权威意识,我们是可以体谅的,因为他生活的年代,是中国权威意识最高涨的时代,在他的言行举止之间,还不自觉地流露着对晚辈的关怀,所以,为他服务,至少在情绪上是很平衡的。
  然而,他的儿子经国先生就不是这样的个性,他对外面的人们是一个嘴脸,对我们又是另一副容貌。
  


蒋介石有个轿夫班



  国民党在大陆执政时期,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加上政府因为抗日战争,曾经退居西南后方,在西南那种多山多水地形复杂的地区,自然要有特殊的交通工具,来适应环境的需要,这便是重庆时期,官邸轿夫班成立的客观背景。
  这些轿夫的挑选和训练过程,十分严格。轿夫主要的挑选原则,是个子要平均、身材要适中,而且,只要抬起轿子以后,彼此之间的步履更要相互配合,否则,不但坐在轿子上的人会感觉不舒适,更让人没有安全感。通常,蒋宋夫妇坐的轿子,是由两个人前后抬着,基于安全上的考虑,左右两边还各有一位轿夫,在一旁跟着。只要发生有轿子抬得不是很安稳的情况,两边的轿夫就立刻上前扶持,以防倾倒或是意外情况发生,等前后的轿夫体力耗得差不多了,再由这两位副手上前接替,而原来的抬轿人,就变为副手,一旁跟着护驾。
  一直到台湾,官邸都有从大陆带来的两顶轿子,供蒋宋夫妇出游时使用。
  基本上,官邸轿子比中国西南地区使用的“滑竿”,在大小结构上和材质上,都舒适许多。外观上,它的椅子是藤制的,轿椅的上方还有像后来的三轮车一样的折叠式遮篷,可以无畏日晒雨淋。
  在人员编制上,到了台湾以后,基于“总统府”人员缩编的考虑,轿夫班已经合并到内务科的编制下面。在平时用不上轿夫的时候,这些为数约有十余人的轿夫,被编制到“总统府”清洁班,从事清洁杂役的工作,到了老先生要出巡,而且需要乘轿子的时候,再从内务科里,把这些轿夫们重新加以编组,执行任务。
  从50年代到70年代,蒋宋夫妇在全台湾各个偏远山区游历,如果当地没有行车用的公路,或是在风景清幽的羊肠小径,他俩经常乘着轿子,徜徉于山水之间,像桃园复兴乡的角板山、日月潭等地,两夫妇都有过乘坐轿子的经历。
  坐轿子舒服,抬轿子则是一件累人的差事,而且,蒋宋夫妇出巡,带的东西不但数目多,种类更是繁杂,他们俩坐轿子,我们非但要走路,还要用推车运载两个老人的行李和日常用品。所以,每次出巡,不但内务科上上下下累翻了天,连轿夫也是个个腰酸背痛、暗自叫苦。
  从这里也可以想见,蒋宋夫妇当年是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实际上是内务科的轿夫们,凭借着原始的人力,把两个老人抬到山水之滨的。
  诚然,老先生不承认自己是封建帝王,但是,各种的享受却明白地显示,他过着一种20世纪绝无仅有的奇特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形态,只有在清代的紫禁城里才看得到那样的场面。
  蒋介石生病以后,他们夫妇再也没有联袂出游的机会,轿夫班的编制虽然也是名存实亡。但是,轿夫班的轿夫和轿夫班的建制还是存在的,后来,老先生过世,老夫人身体因脚伤痼疾复发,在士林官邸上下楼也是由轿夫班的人负责抬上抬下。
  轿夫班的轿夫固然平日是在内务科的清洁班工作,但是也有因为个人际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待遇。
  最典型的例子,大概就是孔令伟的副官刘副官。在大陆时代,他是老先生的轿夫,到了台湾,还当过一阵子的轿夫。后来,孔令伟和她的父母来到台湾,孔令伟对这位魁梧有力的轿夫印象不错,就向宋美龄要人,宋美龄是对孔令伟言听计从的,就答应了她的请求,把这位刘姓轿夫调到孔令伟的身边,做她的专任贴身副官,这是在蒋氏家族之外,少数几个有贴身副官的人,可见宋美龄对她的重视和宠爱。
  孔令伟对刘副官的信赖,可以从一件事情看出来。孔令伟和宋美龄一样,喜欢在早上起床后,请人为她做全身按摩,宋美龄是请一位女副官为她做按摩,而孔令伟则是叫这位魁梧有力的刘副官,为她做全身按摩,从这里也可以想见孔令伟对他的信任。在她身边服务多年,刘副官也从她那儿得到一些好处,这是孔二小姐宽厚的一面。
  


蒋介石出巡



  士林官邸的侍卫系统,沿袭了自大陆南京和重庆时期的侍卫系统,但是,为了配合台湾的特殊情况,也做了一些改变。
  在编制上,士林官邸侍卫系统的体系是这样的:士林官邸的安全最高指挥官,是侍卫长,他的职衔是中将衔。其下有两位副侍卫长,中将或少将军衔。在侍卫长的统领下,官邸侍卫系统又分为两组,其一是最核心的内卫组,设主任一名,下辖内卫组和侍从组;其二是外卫组,设主任一名,下辖有警务组、警官队、警安组,并且可以指挥外卫宪警人员,执行保卫蒋宋夫妇安全的任务。
  从蒋宋夫妇出巡时,侍卫人员和官邸内务科工作人员,忙得人仰马翻的情况,可以想见蒋“总统”出游,其实和清朝乾隆爷下江南的盛况相去不远,而安全保障和各种生活起居杂务更是繁复。
  蒋宋夫妇若同时出巡的话,他们的车队规模称得上是十分浩大的。在60年代,老先生夫妇的座车,已经换成各种型号的美国豪华凯迪拉克大型座车,从安全保障的角度,老先生的车队,可说完全是一支密不透风的钢铁队伍。
  “总统”车队,基本上第一辆是先导车,是一部凯迪拉克五人座的豪华轿车。第二辆车是“总统”和夫人的座车,是七人座的凯迪拉克,前座右侧坐着座车侍卫官,负责帮老先生夫妇开车门,所谓座车侍卫官,其实就是老先生的侍卫官。第三部车是所谓的“随一车”,就是第一辆随行的工作人员座车,里面坐着夫人的侍卫官,还有“总统”的副侍卫长或者是内卫组主任,当车队指挥官。他的后座,右侧坐着“总统”的侍卫长,中间的位子,坐“总统”的随从副官,左边是侍从医官;“随一车”基本上是为了预防“总统”座车损坏抛锚时,可以立刻替换“总统”座车而准备的备用车,因而,这辆车的清洁和车况,都经常保持在最佳状态,以备不时之需。第四部车是所谓的“随二车”,和随一车相同也是凯迪拉克七人座车。坐在车头右侧的,是内卫组组长。第五部车供武官和秘书及一些不担任警卫工作的人员乘坐。总计跟随老先生的核心侍卫人员,除了侍卫长和副侍卫长以外,至少还有六位以上侍卫人员随行。如果再加上外围的军警,少说也出动了100人以上的警卫人力;如果再加上临时动员的各个情报单位的人力,出动的人数更是难以估算。
  别以为这样的五辆车队,就是蒋宋夫妇的出巡车队,事实上,陪同“总统”出巡的车队和相关人员,绝对不只此数。因为,早在老先生夫妇从士林或是阳明山官邸出发前24小时,官邸内务科的先遣人员已经先搭公务车辆,到达目的地,打理好诸如用膳、衣着、住处杂务、娱乐消遣及一切想到的任何问题。
  有时候,假使是要到南部去度假,因为路途比较遥远,老先生坐长途车比较累,就会改搭专机,“总统”专机原则上只由侍卫长和侍卫人员及少数一些随从人员跟上去,像内务科的一些人员,算是先遣人员,所以也是搭乘先遣飞机,先到达目的地,把一切必须处理好的事情先做好,然后在原地等候老先生及夫人的大驾光临。至于,维护安全的官邸警安组人员,则是先到目的地的警察局,成立所谓的“联合勤务指挥所”,以官邸的警安组组长为指挥官,指挥当地的军宪警人员,统筹执行保护老先生安全的一切任务。
  到台湾中南部出游,即便是搭专机,“总统”的座车还是不能少。为此,我们必须提早将老先生乘坐的豪华座车,先行用火车运送到目的地,供老先生夫妇到达以后使用。当然,像前面讲过的轿子,若是地形比较陡峭而且没有公路可以到达的地方,只好准备轿子,让老先生去寻幽揽胜。
  蒋介石有时候出巡也不见得就是到外地去游历。记得1953年,陪他去马祖视察军情,那天海峡的风浪特别大,他搭“阳字”号驱逐舰到马祖,舰长的座舱作为他的寝室,官邸对船上的伙食还不放心,特地带来官邸的厨师,到舰上厨房烹饪给老先生吃。
  那一次,我记得老先生他们已经上了马祖岸上,我们则是搭了一艘编号104,吨位不过几百吨的“江字号”军舰,在马祖外海巡弋护航。上面的意思主要是怕共产党得到老先生上马祖的情报,突然派出大批作战舰艇,来突袭老先生一行,这在当时是台湾国民党当局神经最紧张的防范。
  因为上面有这样的考虑,官邸侍卫人员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的侍卫人员随护“总统”上岸,我们几个人留在那艘“江字”号军舰上。谁知道那天的浪头特别大,老先生要在马祖过夜,我们那艘“江字号”就在马祖沿海警戒,随浪浮沉。因为船小,颠簸得实在太厉害,许多同仁不习惯这样的海上行船,不少人已经倒卧船上,有的甚至连肚里黄水都呕了出来,还是不住地反胃,搞得兵疲马困,可是基于职务,我们还是得在这艘小军舰上巡逻待命。
  所幸,我是不晕船的,同仁在底舱休息,我就爬上军舰的指挥台上,和那艘兵舰的舰长聊天,度过一个漫漫长夜。这艘兵舰刚刚从美国人那边接收过来,所以兵舰上面有不少美军留下来的剩余物资,像罐头什么的,舰长请客,大家饱餐一顿,我在那座由帆布围绕的指挥台上,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这算是我们侍卫人员苦中作乐的一种形态吧!
  事实上,我多年来和老先生走南跑北,已经领悟出一些必须苦中作乐的哲学,否则在繁重的随扈任务中,早就精神崩溃了。
  


*第七章:宋美龄的官邸生活


  大陆时期的宋美龄,艳光四射、风仪万千,无论是文采、能力,以及外交手腕,都屈指可数;加之,她又是中国两大财团孔宋世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可说要风有风、要雨有雨;然而,孔宋两大家族在抗战胜利后,固然受到当时国内许多人士的指摘,宋美龄依旧是蒋介石除了蒋经国以外,最倚重的亲人。


一窥宋美龄的“庐山真面目”



  我所了解的宋美龄,是一个洋化、强悍、好享受、爱权力的贵夫人。我想,我说的这些看法,大概可以从她的日常生活和一些较为代表性的事件,作为具体的例证。
  宋美龄和许多当年在十里洋场待过的人一样,都是过惯夜生活的人。因为习惯了通宵达旦、歌台舞榭的年轻时代的生活,到了老年,她的习惯还是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依旧保持晚睡晚起的作息。早上,大概老先生都已经起床五六个钟头了,宋美龄才从梦中醒来。她在醒来后,是不直接起床的,大概总是要躺在床榻上一阵子,先让她的女副官郭素梅为她做腿部按摩。做完按摩,她才慢条斯理地起床,穿上晨袍,在书房的盥洗室盥洗,然后再自己化化妆。
  讲到化妆,宋美龄一向是不假手他人的,即使是副官也不麻烦她们,最主要的原因是宋美龄大概不太希望别人见到她的“庐山真面目”,在老先生身边许多年来,我照拂老先生私人生活那么久,却没见过几次卸下妆的宋美龄,可见她善于掩饰自己的真面目。
  记得有天晚上,在老先生的房里,照顾他老先生,这时,我不经意地回头一瞥,一个像是鬼魅般的人影,吓了我一大跳,仔细定睛一瞧,才知道是卸下妆的宋美龄。卸下妆的她,脸色泛黄、皮肤粗糙,真和化了妆的她,相差十万八千里。我们当然不会想到一个平日雍容华贵的贵夫人,在没有化妆品的烘托时,竟会完全判若两人。
  


宋美龄独特的养身之道



  宋美龄非常重视身材和容貌的保养,是官邸公开的秘密。早年,宋美龄的皮肤很容易过敏,病情最严重的时候,甚至是吃了一点海鲜或是沾上一些花粉,就会全身皮肤红肿,非常难受;后来,她经过一阵子的治疗,才慢慢痊愈,以后我们就不曾听说她的皮肤再有过敏的情形。
  她的副官郭女士有一项任务,就是帮宋美龄拔白头发。宋美龄十分讨厌白头发,只要自己化妆时,发现头上有白头发,便非要将其除去而后快,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见郭副官在帮她拔白发。
  除了容貌上,宋美龄尽量要依赖化妆品去弥补一些先天的缺点,她对自己身材的保养更是格外重视。她几乎每天都会用磅秤量自己体重,只要发觉自己的体重稍微重了些,她的菜单马上随之更改,立刻改吃一些青菜沙拉,不吃任何荤的食物;假如,体重在她的标准以内的话,她有时会吃一块牛排。
  当然,有时候,她基于保持身材苗条,难免会有一些违反医学原则的方式,让外人看起来似乎为了身材可以牺牲一切。
  例如,早年,她为了维持身材,还经常吸烟,她习惯抽凉烟。蒋老先生是不喜闻到烟味的人,更不允许人们在他面前吸烟,所以,老夫人为了尊重老先生,通常抽烟的时候,一定在自己书房里边抽,不会到房外吸烟。这个为身材而抽烟的习惯大概只维系了几年,老夫人也许也觉得这个方法有些舍本逐末,后来就戒掉这个减肥方法,再也没见她抽过烟。
  在吃的方面,宋美龄讲求精致,但是,在官邸做客的话,大概没有人不怕她奉菜的。就以蒋纬国来说,他就对老夫人夹菜给他感到非常“痛苦”,因为老夫人自己为了保持美好身材,本人吃得很少,她就拼命夹菜给纬国先生。通常官邸若有老夫人在的场合,家宴或对外宴客,常常吃西餐或中餐。官邸聚餐比较考究,每位面前放一个大盘子,进餐时,只见宋美龄不断在席间给纬国先生夹菜吃,明明他已经吃饱了,可是宋美龄还是不停给他夹菜,夹了几次,纬国将军已肚肠饱胀,再也吃不下了,可已经夹在面前的菜肴非把它吃完不可,这是他一向的习惯,绝不浪费;所以他经常开玩笑,在士林官邸吃饭,从来没有不吃撑肚皮的。
  吃的东西不多,可是特别精致是宋美龄最为讲求的原则。
  小气的“第一夫人”
  常有人说,宋美龄自幼就喜欢吃糖,这个习惯即使到了老年,还是不改旧习。这大概是误传的结果,事实上我很少看到她吃巧克力糖。但外面爱拍她马屁的人比比皆是,听说她喜欢吃糖,自然投其所好,送礼总是送些当时台湾还不多见的外国进口巧克力。士林官邸的特大号冰箱,经常是塞满了各式各样的巧克力,有时候,别人送的糖根本来不及吃,摆得一整个冰箱都是巧克力。
  有的巧克力,一方面是老夫人没有来得及吃,一方面也实在是太多了,根本吃不完,放在冰箱内几年都没动过,最后发现的时候有的都已经黏成一团了,已然不能食用,她却像是对下人多大的恩宠似的:“这些糖你们拿去吃吧!”试想,有谁会去吃她的快发霉的巧克力?
  另外还有好几次,记得是过圣诞节的时候,她吩咐我们从官邸送一些水果蛋糕去给华兴育幼院的小朋友们吃。可是,我们很清楚,这些蛋糕有些都已经放在冰库里边好久了。甚至有几次过圣诞节,她叫我们从大冰箱里,搬出一些去年用白兰地酒制作的圣诞蛋糕,给华兴或是振兴育幼院的院童送过去,有时候也送些糖果去给院童吃。可是,通常她总是把最精致的东西留给自己吃,普通的东西才给育幼院的儿童吃。
  因而,官邸就有人私下批评她实在太小气了些,自己都已经一大把年纪了,还和小孩子抢糖果吃,连好一点的都不舍得拿给孩子们享用。
  


蒋夫人的旗袍世界第一



  宋美龄衣橱内的旗袍件数,大概现今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无人出其右者。
  宋美龄的旗袍件数多,和有一个勤奋的裁缝师傅,有着相当密切的关联。
  这位裁缝师傅叫张瑞香,是一位男性的裁缝师。在大陆时期,张瑞香就跟在宋美龄身边,寸步不离,几次宋美龄到美国去,都还带着这位御用裁缝,可见他受宠爱的程度。
  张瑞香所以受到宋美龄那样爱护的原因,无非是手工细巧、忠心耿耿。张瑞香有好几次,人已经生了重病都躺在床上了,还是不顾自身健康,继续为宋美龄做旗袍。因为张瑞香几乎每天都在不停赶工,为宋美龄制作旗袍,所以,他一个裁缝师傅,大约每两三天就可以做好一件旗袍,做好以后,张瑞香就喜滋滋地把新旗袍捧到老夫人面前邀功。也不知道是宋美龄不喜欢穿新衣服,还是她只喜爱用纯欣赏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大凡张瑞香拿给她看的旗袍,她只是大略看一眼,就命人拿到自己的衣橱里妥为保管,然后便再也没见她穿过,因而,宋美龄的旗袍大概穿来穿去,总是那几套,不会有太多的更换。
  我们内务科的人都很清楚,张瑞香是除了过年除夕那天休息一天以外,一年有364天,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做衣服,而且只为宋美龄一个人做;加上一些大小官太太们为了投其所好,送老夫人的东西多半有衣料,这些绫罗绸缎,就够张瑞香一年忙到头。大小官员送得愈多,张瑞香的旗袍便做得愈多,宋美龄的超大型衣柜,便成为世界最大的旗袍储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