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局势的发展亦是印证了冯易的猜想。
虽然那犬狼兽族长的体型极为庞大,小幽在其面前只不过是一个小不点;
然而,小幽的速度却是无比迅疾,它那娇小的身躯之中更好似蕴藏有无穷神力。
在巨大的碰撞声之中,那巨大的犬狼兽族长竟是不曾占得半点上风,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还愈发狼狈,身上的伤口亦是一道多过一道。
如此情形顿时使得所有异兽傻眼,眼眸之中更是流露出惊骇和惧怕的复杂神情来。
犬狼兽一族的强者皆是不安的在原地抛动着肢爪,身躯不断的绷紧下伏,似是在准备随时一拥而上。
不过好像是那犬狼兽的族长一直未曾发出信号,那些犬狼兽的强者虽然焦躁不安,却终是并未奔上前去。
铁钩锐利,背刺森寒,重影疾舞,兼且伴有血花一道道绽现。
这场大战只是持续了百余息的功夫,便彻底落下了帷幕。
犬狼兽族长那庞大的身躯瘫倒在地面之上,不断挣扎着想要爬起,可身体上那密密麻麻的深可见骨的伤口和地面上一滩滩的血迹却使得它难以做到。
而小幽此时则是傲立在犬狼兽族长那硕大的脑袋上,睥睨四方。
虽然它的身躯是那般的娇小孱弱,但气势和威严却是无比凌然,直使得无穷异兽竟是不敢正眼而望。
小幽的右前爪搭在犬狼兽族长的头盖骨之上,作势欲抓;
面对生死威胁,那犬狼兽的族长最终竟是选择了屈服,将一直拼命昂着的头颅低了下去,同时口中亦是发出一阵低沉不断的奇异嗷叫。
异兽世界向来都是强者为尊,而小幽终归也是正统狼之一族,犬狼兽身为狼之一族的混血儿,接受小幽的上位倒并非完全不可接受。
“嗷~~~~~~”
一声经久不息的狼嗷之声再度响起,其中透着无穷的霸气和威势。
而这谷地之内的无尽异兽则是此起彼伏的匍匐下了身子,低下了头颅,朝着它们新任统治者表现出了臣服的姿态……
感谢【帝天】、【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ニコチソエイミ。。。】的月票支持~~0。0~~
(本章完)
第471章 刘备七顾茅庐()
荆州,南阳郡,隆中城以西数里外,隆中山。
莆山清幽,花草层叠,一条石板小径在林木的遮掩中蜿蜒向上,从山脚一直通向半山腰处的一片平地。
平地约莫数亩方圆,其间竹林参差,溪流汨汨,隐隐约约的可见几座简朴的茅草屋随意的坐落。
这隆中山按说只是一座高不过百丈的小山,除了环境清幽一些以外,倒也并不曾有别样的奇特之处。
只不过,由于这座山无时无刻的不被一层淡淡的雾气所笼罩,而且任何想要等得山顶的人都无从入门,故而却是在当地百姓之中传播着许多离奇的传言。
及至后来,更是有密密麻麻的异人将这里整日给围的水泄不通,但在一段时间之后,好似是并不曾有所得,便皆是不断的散去了。
此刻,正值细雨迷蒙之际,百余道人影却是在竹伞的遮映之下静静地驻守在山脚之下;
好似是在等什么人,又好似只是迷了路的过客。
细密的雨珠一滴滴从伞檐滑落,溅落到脚下已然泥泞一片的黄土地上,渗出密密麻麻的细坑。
潮湿的天气就仿佛刘备此刻的心情,那般阴郁、彷徨。
雨滴的不断滴落,带去的不仅是时间的流逝,更带走了刘备的期许和耐心。
这已是他第七次前来了,可那人却仿佛丝毫不知情一般,竟是始终不肯打开山门,更是未曾让人给出任何回音。
强大而莫可匹敌的无极军随时都有可能大举南下,豫州之内,虽然有他和曹操、丁原三方诸侯的集结,可面对那个强大的敌人,他们却是连一丝信心都无。
风无极,呵,多么简单的三个字。
可就是这般简单的三个字,如今竟是逼得他,逼得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
巨大的惶恐不安之下,他前往求助颍川名士司马徽,欲要求得一条明路,而司马徽则是给了他二十几个字,指明了一个人。
“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隆中之间自有卧龙。”
司马徽之言对于刘备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就相当于是给他打了一剂强心剂。
盖因为他此时最需要的便是能够精通时务、助他逆转时局之人!
老实说,起先他的心中不可避免的也是存着怀疑的心理,可待得来到了此处,见识了这奥妙宛若天地至理却又极其简单的迷阵,再听说了那些神乎其技的传闻,对于此次的目标却是瞬间信息大增。
然而,他却是未曾料到,那人对于他的到来竟然丝毫没有理会的意思。
由于前面六次他每次所等待的时间都不足半个时辰,他猜想是对方认为自己不够真心,故而此次可是下了狠心。
到得此时,天色已然昏黑,他已在此地站了足足三个多时辰,可却仍然不见有丝毫动静。
这无疑使得刘备有些难以再忍受下去。
而就在刘备眼中不可自抑的流露出一丝不耐时,那长久萦绕不散的雾气却是忽然一阵波动,继而一个七八岁的小童竟是忽然出现在了众人前方二十余步的石径上。
那小童扎着两根朝天辫,一身整洁书童的打扮,看上去煞是可爱。
正当那小童嘴唇微开,欲要说话之时,一阵急骤的马蹄声却是忽然自后方响起,惊了这一方细雨,更是惊了刘备等人的心绪。
未几,一行十几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劲装汉子出现在了山脚之下。
这些人个个面容肃然,双眸凌冽而冰寒,而且未曾有一人打着伞,却是同刘备一行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烦请这位童子告知汝家主人,无极王朝无极王有亲笔书信奉上!”
刘备等人闻言顿时面色大变,武器从鞘中抽出所发出的呛啷啷的声音更是瞬间响成一片。
细雨仍然在紧密的下着,一滴滴的敲打在刀剑的身躯上,发出铁血而冷寂的声音。
刘备虽然不曾转头看向那些人,但眼底深处却是有着浓浓的忌惮和愤恨。
风无极,尔欺人太甚!
那小童好似亦是被这突然发生的一幕搞得猝不及防,呆愣了好半晌之后,面现犹豫之色。
不过,数息之后,似是得到了什么指令,那小童却是突的面色一松,声音清脆的开口道:
“吾家主人有请刘太守以及无极军的这位信使登山,至于其他一干人等,便在此处等候吧。”
听到那人竟然将无极军的人也要请入,刘备的心底不由得便是一沉,眼中更是闪过一抹阴霾之色。
不过他毕竟非是常人,很快便调整了心绪,躬身朝着那小童和颜悦色的一礼道:
“多谢汝家主人相邀,有劳了。”
那小童很是懂事,急忙让过刘备的施礼,嘻嘻一笑,明显是对于刘备的举动很是高兴。
而待得瞅到那个已然下马却仍然板着脸不曾有丝毫举动的无极军使者,却是不由得皱起鼻子轻哼了一声,而后便转身带着二人朝石梯行去。
注意到这一幕,刘备的嘴角不由得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
半山腰,一座坐北朝南的茅草屋之中。
见礼完毕各自落座之后,刘备悄然的打量了主座之人数眼,眼中却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了一丝异样。
那人一身宽松素衣敝体,一头长发竖起整齐的披在后背,头顶则有一抹纶巾细致的束着。
他的手中拿着一柄鹅毛羽扇,兼且不间断的晃晃悠悠的不断扇动着,在这雨天的环境之中,倒是显得有些另类。
其身材算是中上等,五官倒也一般,不过一双眸子却是极其深邃,其中更仿似有流光溢彩不断绽现,显得十分高深莫测。
“早便听闻关于先生之诸多传闻,憾而未能一面。
今日终于得幸亲见灿若日华之尊颜,备心中甚喜之!”
暗中悄然的打量着诸葛亮,刘备面上却是不曾有丝毫失礼,十分恭敬有加的微微屈身抱拳赞道。
经过那日雒阳瓮城之中被风无极抖露出了祖宗丑事,刘备却是再也不敢口口声声的不断提及“中山靖王之后”相关的字眼了。
因为此事已然在市坊间快速的传散了开来,此时他刘备已然因为这个事情而被人嘲笑有加,成为了无数人茶余饭后的笑谈之资……
诸葛亮淡然一笑,轻轻摇头道:
“太守大人谬赞了,亮之萧索仪姿,不过黄土之暗泽,如何当得起太守大人此般称誉。
其实太守大人前番六次来访,亮悉数知晓。
然则身处深层自修之中,无法抽身与太守大人相会,不得已而为之,还望太守大人莫要见怪。”
刘备闻言急忙摆手畅快一笑道:
“备平生最敬重之人便是勤耕不辍、心有至诚执念之人,先生如此严格自勉,备又岂敢有不满之心?”
“如此便好。”
诸葛亮温和一笑,而后却是忽然神情一肃叹道:
“关于太守大人之来意,亮已然猜到几分。
王朝之内多遭变故,百姓横遭战乱,弃尸几可高逾泰山,流离失所者更是不知凡几。
此般之无尽祸患,追根究底,不过主不贤明、臣不当道矣。
故而,欲要终结这灾世,倒也简单,不过世遇明主、贤臣辅佐耳。
遍观王朝无数英杰,可有潜力成为那明主者不过区区数人。
于亮观来,当是无极王风无极、曹操曹将军、孙坚孙太守,以及刘太守。
其中,当以无极王风无极潜力最甚。”
听到此处,刘备的神色不由一变,袖袍下的双手更是不自觉的攥紧。
不过诸葛亮后面的话却是使得刘备神色陡然一松,而且眸中更是绽现出欣喜之色。
“然则,风无极此人终归是天外异人出身,就仿若那无根之浮萍,即便遨游于无穷大海,却仍然是无根可扎。
曹操曹将军的话,其性桀骜而多疑,更有刚愎自用之恶习,称霸一方易,可若想问鼎王朝,难矣;
至于孙坚孙太守,其性豪迈洒脱,更是重情重义、恩怨分明。
然此般脾性可为上上之良将,却断不能为王朝之主。
重情重义虽大可称好,可于帝王一道而言,却无异于毒酒一杯。
而关于太守大人您,首先您乃正统刘氏皇亲之出身,更容易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其次,太守大人的仁德名声广为流传,尤其在士族群体中无比响亮。
若是时局有利,太守大人必然会得到士族中很多人的支持和投身。
再则,太守大人性情至真至诚,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尤其懂得知人善用。
倘有良材猛将在侧,太守大人必然能够力挽王朝之倾颓大势,拯救万民自水深火热之中,铺洒恩泽于苍茫大地!”
诸葛亮的这番话掷地有声,而且言语之中所透露的意思以及脸上的神情都将他的意思表现的很是清楚。
刘备心中自是欣喜若狂,他没想到竟然不用自己费一点口舌,这诸葛亮就表现出了要效力在他麾下的意思。
如此情势,当真使得刘备喜不自胜、心中委实畅快不已。
斜眼瞟了一眼对面一直沉默就坐,不曾发出过任何声响的那个无极军的信使,刘备眼中的自得之色不由得更是浓郁……
(本章完)
第472章 垒上一注()
一纸短笺遥相寄,字字遒劲惑人心。
云中卧龙疑神鬼,气煞玄德辱孔林。
“嘿,风无极,汝终归是在刘某人的手中大败了一次!”
然而,就在刘备这般暗自窃喜之时,那无极军的信使却是忽然出了声。
“王爷早便料到了卧龙先生会有此般言语,故而特地吩咐小的在卧龙先生将要做出决定之时再将书信奉上。
既然卧龙先生心中已有了盘算,那便请先生一观王爷书信吧。
待得书信阅览完毕,卧龙先生何去何从,再最终谋断亦是不迟。”
那无极军信使说着却是从怀中掏出了一个信笺,递给了旁侧的一个小童。
那小童结果信笺,而后来到诸葛亮的身旁露出了征询的神色。
对面刘备听得此言心中不由得便是一紧。
那风无极当真早便料到了诸葛亮会这般说?这如何可能?
诸葛卧龙何许人也,他的心绪又岂是那般容易揣摩的?
心中觉着不可能,可不知为何,刘备总是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兴许是被风无极的诡异给搞得心里阴影面积很大,刘备此时竟是有一种将那书信抢下并毁去的冲动……
不过幸好,理智克制住了他的这般冲动。
若不然,恐怕诸葛亮会当场翻脸,莫说是会答应投身于他了,怕是将他赶出去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诸葛亮双眼微微眯缝,其中透着一丝意外、一丝愠怒,却同时又透着一抹饶有兴趣的神色。
到了他这个层次,想要被预料心中意图可是极其不简单的事。
对于风无极,诸葛亮自认了解还是比较多的。
在他看来,风无极虽每每手段奇出,但终归不过一介初入行伍之阵的异人,所依仗的不过对于“奇”之一道的善用。
然则其智终归有限,若说无极军中当真有人能猜出自己之所虑者,不过郭嘉郭奉孝一人耳。
郭奉孝此人之智着实非比寻常,在王朝之内,也是自己唯一所顾虑忌惮之人。
故而,在诸葛亮看来,这信多半是那郭嘉授意风无极所写。
而至于其中究竟是何内容,诸葛亮虽尚且不知,但猜得出不过是向自己阐明利害、威胁利诱自己权衡利弊而已。
心中想着,诸葛亮面上却是没有丝毫表露,淡笑着接过信笺观去。
“孔明先生敬启:
自古龙不与蛇行、鹰不同鸦飞,先生之大才可为天地之表,本王知先生有意委身刘玄德麾下。
然则世人所悲者,不过沧海遗珠之恨也。
本王不忍先生之志徒白遗空,是故便同先生垒上一注。
若先生胜,则本王承诺无极军一载之内绝不主动对刘备之军刀戈相向!让先生有足够的时日帮助刘备军壮大实力!
但若本王胜,则刘备兵败之日,便是先生投效本王之时!
此注便以一旬时日为限,自明日起,若半旬之内吾无极军击破刘备、曹操以及丁原三军,掌控豫州之境,则算本王胜;
若不能,便算先生胜!时限所至之时,本王定撤离所有大军,绝不拖泥带水!
这一旬时日之内,先生可以客卿或友人之身份相助刘备,免得刘备兵败之后,先生投于本王,污了先生之名声。
以上,先生敢与不敢,且同本王之信使传一回信。”
其实诸葛亮所猜与事实倒也差不了太多。
“鬼才不死,孔明不出”,这区区八个字便似乎是给郭嘉与诸葛亮之智谋高地给出了一个定论。
其中真实度尚未可知,但诸葛亮擅长内政权谋一道多过征战计谋一道却是毋庸置疑的。
郭嘉“鬼才”的称号来自于他那变幻莫测、神鬼都难以揣摩的征战智谋;
若是认真分析权衡一番的话,单以征战一道而言,应是郭嘉更要胜出一筹的。
而此封信笺也的确乃是郭嘉提议冯易所写,不过冯易却亦是有这个意思,而且早便有了相应的盘算。
诸葛亮此人对于军、政、农、商等诸道都有着深入的见解和掌控,乃是一个十分罕见的全能型智囊。
这样一个全面性的超级人才,其对于一国之主的帮助作用是极其庞大的。
很显然,冯易对于诸葛亮不想错失,而且是志在必得的。
但诸葛亮此人心高气傲,想要让他在对自己心中尚有着偏见的情况下甘心归附,那难度是超乎想象的。
既然等闲之事难以撼动他的心,那冯易只能兵行险奇之招,以莫大赌注为诱惑,以轻视之姿态为激将之手段,钓得对方心甘情愿的上钩。
唯有如此,方能迅捷有效的折服诸葛亮,让其为自己效力!
……
诸葛亮一眼从信笺扫过,发现上面字迹笔笔遒劲有力、宛若银钩横舞,苍茫大气之中更有自信、霸气之迹跃于纸上,显得很是不凡。
眼观到如此一番好字,即便诸葛亮对于书法一道极为精通和挑剔,却也不得不暗赞一声:好字!
然则待得诸葛亮将信纸上的内容阅览完毕,却是不由得双眼微眯、心头暗愠。
这风无极当真好生狂妄!竟然放言即便自己辅助刘备,他也能在十日之内击破刘备等三方联军,拿下整个豫州!
且不提曹操、丁原等人,诸葛亮却是有极大的自信能够帮助刘备之军撑过一月之期!
更何况,大祸将至,无极军很快便会自顾不暇,又如何再有精力来顾及剩余的诸侯?
诸葛亮对于风无极信笺上所言的内容不屑一顾,可是脑海中突兀冒出的一个人影却是使得诸葛亮莫名的心头一紧。
既然自己已料定此封信笺乃是郭奉孝授意风无极所写,那自己想的是否有些过于简单了?
按说以郭奉孝之智,绝不至于如此自大而不知深浅才对啊。
莫不成其中还藏着什么自己所不知道的阴谋?
又或者无极军的士卒当真个个骁勇强大,莫可匹敌?
一时之间,诸葛亮却是眉头轻皱,陷入了深沉的思考之中。
一旁,刘备眼见诸葛亮俯首皱着眉头半晌不曾言语,心中的担忧却是越来越甚。
莫不是那风无极当真抓住了诸葛亮的软肋?逼使得诸葛亮不敢投效于自己?
一想到这里,刘备顿时如坐针毡,几次欲言却是又止;
一直过去了数十息的功夫,终于忍受不了的刘备心脏快速跳动着朝诸葛亮轻声唤道:
“孔明先生,孔明先生?孔明先生?!”
如此一连三道呼唤,诸葛亮这才抬起头看向了刘备。
歉意的朝刘备一笑,而后诸葛亮转头朝着那个无极军的信使开口道:
“劳烦这位信使回报无极王,对于无极王之注约,亮允了,还希望无极王败约之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