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枝头俏-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阳这一开口丫头们都高兴起来,向于阳谢了赏,便笑嘻嘻的挑起手绢。单家的让她们都小声些,这里又道:“你们这些没皮的。姑娘的妆容还没整理好,你们就闹起来了,看我回头不罚你们!”

    丫头们忙又围着于阳弄着弄好,可是哪里有什么可弄的。

    这里忙着,外头疾步走来个穿着青色比甲的大丫头,一有丫头见着她便叫道:“桂香姐姐。”

    桂香对人笑了笑,走进了屋子,到了屋里找到了于阳,对着于阳道了万福:“于姑娘,太太问姑娘换好衣裳了么?武乡伯夫人要见姑娘,叔老爷家的文姑娘来了,太太让姑娘过去呢。”

    于阳垂下了眼,这时候让她去见什么夫人,不是坐实了她的身份么?黔国公夫人这么做不是太草率了么?好像就认定了自己是她的外甥女,根本就不需要印证什么的。

    桂香放要上前拉于阳,又听见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听着外面有人道:“三少奶奶、四少奶奶来了!”(!)

第二卷 下人 第四卷 子嗣 第六章 黔国公府的姑爷

    第四卷 子嗣 第六章 黔国公府的姑爷

    未见到来人,便听见人声:“听说于家表妹来了,我跟四弟妹先来瞧瞧。”话音在碧纱橱外停下,转眼便瞧着一名上穿橘红色缕金百花穿蝶窄身褙子,下着橘红色绣牡丹花样凤仙裙**走了进来。她生得一双俏丽的凤眼,一双眉毛修得弯弯地,瞧上去平白添上了三分的厉色。

    **一进来便瞧见了于阳,笑嘻嘻地走了过来,拉着于阳细细地看了两下,满口地夸着:“可把妹妹盼来了,太太日里总是念叨着,这下太太总算是放心了。”又扭了头招呼着,“四弟妹,你快进来啊!”

    于阳伸了头瞧着后来走进的穿着浅桃红压正红边幅锦缎长褙子的**,她进屋后温婉地朝于阳笑了笑,只是站在一边并不说话。

    “于家妹妹,我是你三表嫂,你日后叫我三嫂便好,我娘家姓张,这是你四嫂子,她娘家姓俞。你四嫂是个腼腆人,生性不爱说话,你别以为她不喜欢你来。”张氏极为亲热地向于阳介绍着,又说着,“大嫂跟二嫂跟着太太在前面。大嫂娘家姓万,最是和气不过;二嫂娘家姓高。”

    张氏絮絮叨叨地将家里的人介绍了,只拉着于阳便要出去:“太太都等急了,我们领妹妹过去。”她这里又让人取了披风来,看着单家的为于阳披了件大红锦缎披风,笑着道,“这可是太太的东西?”

    单家的点了头:“正是。”

    张氏点了头:“我说呢。只是这东西跟新的一样,太太想也没用过。”她带着羡慕的目光瞧着于阳,“我真是羡慕妹妹,妹妹一来太太便把我们都抛在身后了,有什么好东西都先紧着妹妹了。”

    单家的笑道:“奶奶还跟于姑娘争么?”

    张氏的笑容收敛了一些,对着于阳道:“咱们快去吧。四弟妹,咱们走吧。”

    俞氏仍旧不开口,只是点点头,跟在张氏同于阳的身后,沉默的让于阳觉得她只是个打扮华丽的下人一般。

    一时到了正厅,张氏也收起了方才的热络,变得拘束了些,轻手轻脚地走到那,只有丫头打起了帘子:“三奶奶、四奶奶、于姑娘来了。”

    屋里的夫人顿时住了口,瞧着张氏拉着名少女走进来。

    黔国公夫人瞧着于阳的打扮点了点头,笑着对于阳招了招手:“阳丫头过来,到姨妈这里来。”她笑着对周围的夫人们道,“这是我娘家表妹的女儿,阳丫头,过来给夫人们见个礼。”

    这个厅里只有五六夫人,一个个装扮都是十分的富贵,见于阳过来行礼都点头示意,每人还送上一些钗环做了见面礼,只有一名穿着酱色团花八宝锦缎长身褂,普蓝色马面裙的老夫人笑着拉过于阳,细细的问道:“你叫什么名儿,今年多大了?”

    于阳微微低下头,就算作她怕生吧。头一次见到这么多的诰命,是有些胆怯:“我姓于,单名一个阳字。今年十五了。”

    老夫人微微一愣,问道:“是哪个阳字?”

    “耳日阳。”

    老****点了点头,对着黔国公夫人道:“洛姐姐,这孩子怎么取了这么个字儿?”

    黔国公夫人洛氏笑道:“这孩子是羊年出生的,想来想去也就那个字好。”她说着突然笑了,“我那表妹嫁过去多年,一直没有孩子,好容易有了消息,全家人都高兴的了不得,请医问药,打卜算卦,不晓得问了多少,都说是男孩,妹夫家又是几代单传,那时候便把名字起好了。”

    众人一听是这个原因,也就不多问,只是那老夫人道:“那是有福气的。只有那些俗人才想着那些玉啊美的。”

    洛氏听着老夫人道:“程妹子,你既然这么喜欢我这外甥女,你也不拿出点东西来?”

    程氏道:“你生怕我委屈了这孩子不成?”说着从手上捋下枚温润的玉镯套在于阳的手上,“好孩子,婶子没什么好东西。留着赏人。”

    于阳看着那枚温润剔透的镯子,又听着程氏这么说,越发的不敢收下,这么贵重的东西说什么赏人玩。可那镯子已经套上了她的手腕,这东西可不敢乱收,她侧了头向洛氏求救,可是她却笑嘻嘻地同身边的人说话,仿佛就没注意到她的窘迫。

    这时一名穿着玫瑰紫镶正红边绣百花的**走到于阳跟前,温声道:“这是武乡伯夫人。”她说着推了推于阳的手臂,示意她快谢了。

    于阳蹲了身子,向武乡伯夫人程氏谢过。她又扭了头向着**微笑感谢,这应该是洛氏的另外两个儿媳,只是不晓得是哪一个?

    洛氏身边还站着一名**,相比较起张氏,那名**显得与俞氏一样,同样是垂手站在一边,默不作声,只是她比俞氏还多了一份小心,就是她的装扮也显得没有俞氏华丽。

    于阳身边的**捧了果子先让程氏又让了于阳:“妹妹尝尝这个,这个是新上的樱桃。”

    于阳取了一只,只放在手中并未吃。

    程氏笑着对**道:“你伺候你婆婆去,我这不用你,让我跟你妹妹好好说说话。”她拉着于阳坐在自己的身边,细细地看着,又道,“孩子你什么时候的生辰?”

    “六月初三。”

    程氏仰头算了算:“还有三个月了么。”她对着洛氏道,“外甥女的开笄我来主持可好?”

    洛氏听了笑道:“正等你这话呢。”

    程氏笑着拉着于阳的手道:“我就喜欢这孩子。”她手掌细细的抚擦过于阳的掌心,又瞧了瞧,之后越发欢喜得看着,“这孩子就是好。你这几个媳妇都比不上。”

    在座的夫人面上露出一丝配合的笑容,于阳晓得她们并不赞同程氏的话,只是她不明白程氏为何这么说,难道因为自己的名字不像女子般起什么玉之类的?

    她抬头略微瞧了程氏一眼,程氏年纪偏大,眼皮已经耷拉下来,连带着眉梢都微微地往下耷,这是长很大众的脸,甚至说,她其实长得就是一张国字脸。或者说这位武乡伯夫人的闺名也是个男子化的名儿?

    程氏笑嘻嘻地道:“好孩子,我喜欢你喜欢的紧儿,你就给我当干闺女吧!”

    于阳还未从程氏头一个震惊中缓过神来,这里又受了程氏的第二次打击,认作干女儿,这位武乡伯夫人是不是太热情了一些。难道她就没有女儿么?要上杆着认自己这么个来历不明的人做女儿?

    洛氏忙道:“你来晚了,她打小就认过干妈了,是她父亲以前的同年的夫人。”

    程氏只觉得可惜:“我命里没女儿也就算了,好容易看上个要认作干姑娘,又叫人抢了先。”

    这是一个夫人仔细地打量了于阳后对程氏道:“武乡伯夫人也不要丧气,我到觉得于姑娘有些像一个人。”

    有夫人忙问道:“你说是谁?”

    那名夫人细细地看着于阳,指着她道:“你不觉得她像于大学士的夫人?”

    几位夫人忙瞧了过去,看了几眼后,连连地点着头:“是了,眉眼是有些像。”其中有位夫人道,“可巧也姓于呢!只是不知道这位于姑娘是不是也是钱塘人,搞不好是一家呢。”

    于阳的脸色顿时僵住了,怎么就说出了这个,她有些惊张地望向了洛氏,生怕她看出什么,意识到自己不是她的外甥女,到时候……便大事不妙了。

    程氏道:“五百年前当然是一家。”

    洛氏却是沉下了脸:“天下之间想象的人多的是,同一个姓的也多的是。”她说着瞄了那名夫人一眼,“甘宁伯夫人,我瞧着你们家的那个表少爷到是跟甘宁伯长得有气氛的相似。”

    问起于阳是不是也是钱塘人的那位夫人顿时白了脸儿。她也就是多一句话,洛氏却这样的掀了自己的老底。她家的那个名义上的表少爷,其实就是甘宁伯养在外头的儿子,也不晓得那个外室使了什么法子,把人弄了进来,若不是她有法子,就不是表少爷,而是本家少爷了。

    甘宁伯夫人自在那生气,洛氏却不管她,只是对武乡伯夫人道:“你既然说了要主持她的开笄,那到时候我便等你来。只是这梳头娘子不好找。”

    程氏笑道:“我也没有女儿,哪里晓得,还不如问问你家的媳妇们。”

    开始为于阳解围的**轻声道:“莫若许四娘子?她自有一双巧手,我出嫁的时候家母便是请了她为我梳妆的。”

    既然是她开了口,想来她便是洛氏的长媳。

    洛氏点了头,目光却没有在她右手边的**身上停下,而是转到了长媳身边的张氏。

    张氏忙上前道:“家母也是请的许四娘子。”

    有些夫人在跟前凑着说什么梳头是女人最重要的事,一定要好好的请人来,又说了其他的一些东西。那位说错了话的甘宁伯夫人到有些落单了,她心中虽然不快,可自家只是承爵的,比不上黔国公如今还是真刀真枪的打下的功勋,只得深深地忍住。

    这里正说着,外头有人来报:“太太,穆姑爷来了。三房的九老爷陪着过来了。”(!)

第二卷 下人 第四卷 子嗣 第七章 闲谈之间

    第四卷 子嗣 第七章 闲谈之间

    洛氏点了点头,却是道:“请九老爷到偏厅坐下。”

    见洛氏这里有客人来,甘宁伯夫人顺势告辞离去,她是待不下去了,甘宁伯夫人抬脚走人,跟着走的人也多了起来。武乡伯夫人程氏却没有走,她坐在那笑着道:“你们三房的那个女婿却是不错,听说这次又立功了?”

    洛氏点了头:“说是怎么说,没见着。听着说英国公还未面圣,他怎么却先回来了?”

    武乡伯夫人听了不由一笑:“你都不晓得了,我哪里晓得。”她想了想,还是开了口,“咱们是老姐妹了,你家老头子跟我家老头子也算是出生入死,从死人堆里过命的兄弟,情分比别人那是要近一些的。”

    屋里的人见程氏说了这样的话,忙退了下去,连于阳也跟着退去。她走到后面大屏风时听到程氏道:“你们家那位姑奶奶已经去了三年多了。这姑爷是怎么可想法?”

    这话不仅是于阳听到了,就是还未出去的四位少奶奶也是听着了的。二少奶奶高氏跟四少奶奶俞氏好像没听见一般抬脚依旧走人,那位三少奶奶张氏一对眼珠子颇为生动的转了转,却是对身边的人道:“你去找梅香,只说上次太太说的那个花样子,请她找来,我回去好给太太做双鞋。”说了,她笑着对万氏道,“大嫂,您先同于妹妹先走。”

    这哪里是要花样子,是想着听听后面的消息吧。这位三少奶奶还真是毫不掩饰,难为她做的那样的理直气壮。

    万氏笑着点了头,对着于阳道:“于家表妹,咱们这边走。”

    于阳点点头。万氏领着她慢慢的走着,指了正房照壁后的一条甬道:“从这走就是我的院子,你若是无事闷的慌,就来找我说说话。”她温婉地笑着,“我们家没有女孩儿,难免冷清了些,不过其他几房还有几位妹妹,过些日子,回了太太,把她们请到家里来,妹妹也好认识一二。”

    于阳应了。

    万氏又对着于阳指点了去往另外三位的院子:“四弟妹为人甚好,你也可以同她常走走。你三嫂子那是最热闹的,她为人能说会道,待人有热情,家里的姐妹们都喜欢同她一处。”

    于阳听着听着寻摸出一点点的门道来了,既然每个弟妹都有点到,为什么那位二少奶奶高氏却没有任何墨迹呢?三少奶奶张氏口中的万氏是相当不错的人,这样的人居然会做的那么偏,会是个不错的人么?

    万氏又指了一处不错的院子,那里有人来来回回的搬着东西:“这是为妹妹准备的院子。没先搞妹妹来的这般早,我也没预备妥当,还请妹妹在太太那委屈几日,等院子收拾好了,再请妹妹搬进来。”

    万氏领了于阳在院子里走了走。一明两暗的居所,四周种遍了花草,竹篱上交缠着蔷薇木香金雀之类,篱边撒了凤仙秋葵之类,此时正是百花斗艳的季节,正如那锦屏一般。这边还有一条沟渠穿过,这却是府中引来的活水,正巧在这穿过。

    再看那屋子,一反朱柱丹楹,也没有光彩夺目的金彩画,而是上下一色的斑竹纹彩漆,整个屋子像是笼罩在一片青翠的竹林中一般。窗下,种植了五棵海棠,这几日天气格外的暖和,海棠花提早绽放,青翠中夹杂着一片殷红,着实美不胜收。

    “太太格外的疼惜妹妹。这地方原先是咱们一位姑奶奶住的地方,只是自打她嫁人后,先头的老祖宗便不让人住进来,后来三房的四妹妹在这住了一段日子,现在太太便给了妹妹,就是我们家大姐儿……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个福气了。”万氏说着一手盖在了小腹上,面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万氏有了身孕?

    不等于阳说什么,服侍万氏的丫头走了上前,歉意地对于阳道:“于家表姑娘,我们奶奶身子不好,该回去吃药了。”

    万氏听了笑斥道:“我哪里身子不好了,你竟瞎说。”

    丫头却是笑了笑:“我只听少爷的,少爷临走前交代我一定要看着奶奶把药吃了,还让我注意着,不许奶奶累着。只怕这位不舒服呢!”

    万氏顿时羞红了脸,却是对于阳道:“妹妹别听着丫头胡说。”

    丫头忙道:“我哪里胡说了,只等少爷回来给我做主。”她又对于阳道,“于家表姑娘,要不要一起回去?

    丫头虽然是这么说,可于阳知道她那是明显的告辞,她摇摇头:“我想在这多待一会儿,这里可真好看。”

    丫头听了笑了笑,搀着万氏离开,口里道:“奶奶再不回去,那药便要冷了。少爷交代了……”

    絮絮叨叨的于阳已经听不到了。万氏与丫头的对话中的信息她是听在耳朵里的,万氏确实是有了孩子,想来这个消息还没人知道,要不然也不会这么说。至于另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那便是万氏跟大少爷的关系很好,在自己面前流露……她们不会是把自己当成进来作妾的吧!

    于阳对自己的想法感到了惊悚,或许很多人都把自己当成了这么一个角色?

    于阳瞧着这处十分精致的地方,越瞧越喜欢,恨不得马上便能搬到这里住着。一阵风吹来,那海棠迎风晃动,几片花瓣轿不胜力,随着风飞舞而下,像极了那冬日里的雪花。于阳伸出手,接过一片,细细的瞧着。

    这真是美啊!黔国公夫人想必同那位不见的表妹关系十分的好,所以对自己也是爱屋及乌。只是……自己真不是那个所谓表妹的孩子。

    于阳只觉得身上一暖,却是一个丫头为于阳搭上了披风:“姑娘,起风了,虽是有阳光,天也暖和,这风却是冷的。”

    于阳对着那丫头笑了笑:“你叫什么名字?”

    丫头蹲了礼:“奴婢叫紫芝。太太让奴婢来伺候姑娘。”

    于阳仔细的打量着紫芝。十七八岁的模样,容长脸,鼻尖上有几点雀斑,肌肤不同一般的雪白,泛着一点点黑,有种麦色。

    “这地方真的就没住过人?”

    紫芝点了头:“只有三房的四姑娘在出嫁前在这住了几日。这原是咱们府里长女住的地方,府里有好几代没有姑娘了,便空着了。”

    原来这么精致的地方是留给长女的。若说身份,确实配得上这么个地方。长女,嫡长女对一家来说那是格外关注的,她的婚姻,她的自身修为,可以算是一个家族兴盛的第二标志。住在这样地方的女子,那是多么美好的女子啊。

    她何德何能住在这样的地方。

    紫芝摘了朵花,为于阳鬓在发间:“大少奶奶瞧中过这间屋子,原是想搬进来,太太没应,只说这是给家里的长女留的。后来三房的四姑娘住了进来,大少奶奶就有些不舒服了。”

    原来是这样。只是……“那位三房的四姑娘?是怎么回事?”

    紫芝想了想道:“三房的四姑娘是从咱们府里嫁出去的。”她略停了一会儿道,“老爷瞧中了一个武官,想要结亲,只是府里都没有合适的女儿,最后便在几个兄弟当中挑。旁的庶生的小姐我们老爷又瞧不上,非要从嫡出里面挑,可是那个武官只是个七品官儿,家里又什么也没有,咱们黔国公府的嫡出小姐怎么会嫁给那样的人?”

    于阳点点头,确实是这样。

    “可是老爷却是非要结亲,几家都闹翻了,只说老爷没有女儿就来作践他们的女儿。后来三房的九老爷过来,说是能不能考虑下四姑娘。三房的九老爷是庶出,那位九太太也是个庶出,再说九太太去世的早,九老爷有没有什么产业,也就没娶亲,一个人守着一儿一女过日子。且不说这个,只说这世人都是不娶没了母亲的长女这一条就让四姑娘的婚事格外的艰难。老爷当时正为难呢。九老爷一来说,成全了老爷的心思,老爷一高兴便让四姑娘住到了这院子里来。”

    她说着回头看了眼院子:“其实四姑娘还是有福气的,那位四姑爷甚是有本事,年纪轻轻的便立了不少的功劳,如今已经是四品了。这回又跟着老爷在西北立功了,听说,这才还护了太子,那是多大的功劳啊!”

    “你说的那位四姑爷,是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