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枝头俏-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伏大娘冷笑道:“你没脸?你自管回太太去!”

    曲家的说着便要走,却被邓材家的拦住了,邓材家的笑道:“嫂子要走也等着姑娘一起,哪里有自己先走的?这到了太太的面前,嫂子也是没理的。”

    曲家的傲慢地哼了一声,却不说话。她盘算着该怎么进去通风报信去,总不能叫自己吃了亏吧!

    桑寿见于阳怎么也不肯同她说话,只得跟在后面送了于阳她们出去。他紧紧地跟着于阳,希望她能看自己一眼。可是于阳始终没有看他一眼。就那么的绝尘而去。

    沈云英站在桑寿身后冷笑着:“人已经走了,还瞧什么?后悔了?那就再立功啊,回禀老爷,讨她做小啊!”

    桑寿后悔了,若是当时不畏惧那些东西,娶了阳妮子,家里就没这些事了。阳妮子一定会忍让的,一定不会有这样的事。

    他只是瞥了沈云英一眼,叫人备马。

    沈云英跟着他后面喊道:“你去哪里?晚上回不回来?”

    桑寿愣了愣,终究没有说话,一抖缰绳而去!

    沈云英握紧了拳头,满眼是恨得瞧着桑寿的背影。于阳!于阳!她一定要把她彻底毁了!

    马车上,伏大娘安抚着于阳:“姑娘不要气。若是想回去就回去,不想回去就是在府里也是一样的。府里有老爷太太,不会委屈姑娘的。回头,老爷自然是有处分的。”她说着叹了口气,“真是可惜了沈家的女儿,这么好的人儿,真是可惜了。”

    突然马车停了下来,听着外头赶马的人道:“伏大娘,要停一停,那边永定侯家的人过去了。要让一下。”

    “怎么了?去问问。”

    “已经打发人去问了。”

    伏大娘应了声,对着于阳道:“永定侯同老太爷原是一起打过仗的,九老太太身边的四姑太太就是永定侯的儿媳妇。”

    这是拐着弯儿的亲戚啊!

    那边,去问话的人已经回来了,口中已经带了慌张了:“伏大娘,永定侯家的峻哥儿嵘哥儿,芳姐儿都出痘了。永定府的人去请郎中了!”

    伏大娘一听,忙道:“不好。出痘症了。咱们回去,快回去!”伏大娘又命人赶快停下,“不,不回去!咱们直接去别院。找人通知了,只说咱们在外面,以防传给小世子。快!”

    这么多的孩子都出痘了!伏大娘是怕她们带了病气,传给了人,到时候有个万一追查到她们的身上?

    出痘!

    于阳不禁为那个小小的男婴感到担心。(未完待续,)

第二卷 下人 第三卷 姨娘 第十章 住在椿树胡同的于阳

    第三卷 姨娘 第十章 住在椿树胡同的于阳

    这边几个人回去报信。而于阳这边却去了另一个地方。

    车停了,自然有人叫门。门开了后跑出个仆妇来,见了叫门的人,微微一愣,懒洋洋地道:“你找谁啊!”

    “是我。”坐在车上的伏大娘掀了帘子,探出半个身子。

    那个仆妇忙收拾了全身,拢了头发:“奶奶,您过来了。您这是有什么事?您屋里坐。”

    仆妇请了伏大娘过去,可又瞧见从车上下来的姑娘微微一怔,瞧着打扮算是不错,她心里不由暗暗的盘算着,这是什么事儿?怎么好好的待了个姑娘来?再瞧瞧这身后还跟了不少的人,这又是……

    伏大娘请了于阳先进去,待坐下后才道:“这是老太爷赏我们当家的一处院子,因为我们一家都在府上当差也就没过来住,就留了两个人在这里看着。”她旋即对跟进来的人道,“咱们先在这等等,看看太太的章程是什么。”她又笑说着,“我这地方虽然不大,却比庄子上好。”

    众人哪里不明白伏大娘的意思,若是在原地老老实实的等。说不定太太就把她们打发到庄子上去,等回来的时候差事差不多也没了,而且她们也不想避到庄子上去,现在留在这,待会太太即使有话,她们已经避在了这,也就没事了,一个个连连附和着,只是又担心自家还没出过痘儿的孩子。

    “不过是等太太的章程,看太太要怎么办。若是叫咱们在这住,什么事都好办。到时候你们只管在这住着,我回头递信儿进去。把名字开了,叫我儿媳妇注意着,若是有事就来说声。进府是不好进,可是到庄上还是容易的。”

    伏大娘这么一说,仆妇们到安了心儿。

    很快府里便有了回信:“太太原说要大娘赶快带了人避到城外,后来听大娘已经带人避到这里来,也就应了。”又说,“已经帮着通知了各家了,铺盖马上就送了过来。”

    伏大娘站着听完来人重复的话,笑着对大伙道:“大伙都听清了吧。就在这住下吧。老三媳妇儿,你带着人把屋子都收拾干净,按着咱们的人分派屋子。”她拍了拍手,笑着道,“恕我倚老卖老。这虽然是老爷赏我们当家的院子,但是大伙都住进来,少不得要有个章程。这后院上夜的还是要办的。两个一班。上夜吃酒我可不依,等下了夜,或是不该你的班,你就是吃酒耍钱我也不计较。”

    伏大娘这么一说,仆妇满口的称道。

    瞧着大伙儿高兴,伏大娘又道:“再有一个,若是有谁想出门去逛逛,只管去。只是有一头,不能一个人出去,也不许不说一声。其余的我就没了。老姊妹们就是成日睡大头觉我也没话说。”

    仆妇们面上是笑盈盈地,她们满口的称颂着,只说一定遵循。

    于阳佩服得看着伏大娘,她即立了规矩,可又放宽了一定的尺度,关键还让这些个仆妇们满口同意,真是有手段,她常听人说,那些个仆妇都是难缠鬼。你若是管严了,她们说你苛刻;你若是管松了,还不知道要出多少事来。

    伏大娘笑着看着于阳:“阳姑娘,你不去瞧瞧屋子?想住哪间只管说。”她喝了口茶。“你若是想到外头逛逛也行。”

    于阳忙摇摇头:“不用的。”

    伏大娘一脸不信地道:“哪里有不爱逛街的女孩儿?我闺女还没嫁人的时候,最喜欢逛街了。一说要出去逛,高兴的连觉都不睡了。”她侧了身子对于阳道,“我也是从女孩儿过来的,你若是想出去,带着个人就行了。”她意味深长地道,“在外头住了那么久,什么东西都没带回去,小姐妹会说的。街上那些个不值钱的丝线,小玩意买一些,你若是没钱,就从我这里拿,回府后你再还我,难道我还怕你跑了不成?”

    伏大娘那带着一丝丝暖意地话让于阳感动不已,到了英国公府从来就没人同她这样说过。她只有小心翼翼地办差,生怕哪里出了岔子叫人捉住了小辫子,就是那样还被皮姨娘玩弄在掌间。她对伏大娘生出了亲近之心,俏皮的笑道:“那您不怕我赖账?”

    伏大娘微微一怔,旋即笑道:“这我还真没想到。你若是赖账,就给我做孙女,等你找了小女婿,我要多讨两份聘礼。”

    于阳顿时红了脸,跺了脚,转身出去。

    她这个时候才有空打量着这个院子。长久没人住,屋子没有粉刷,显得有些老旧,院子里也生了许多的杂草。墙壁上爬满了牵牛花,密密麻麻的,一阵风吹来。叶子发出沙沙的响声。

    她找了一块空地,席地而坐。她这些日子要做些什么呢?总不可能成日里都去街上闲逛吧。早知道应该说一声,把三国带来,这几日她说不定能把最后的结果看完。

    “阳姑娘。”先前开门的那个仆妇左手提着一串儿猪尾巴右手拎着一串螃蟹跑了进来,见了于阳忙收住了脚步,赔笑着跟她问候。

    于阳点了点头:“您这是……”

    仆妇咋咋呼呼地道:“我到街上抢的。把这玩意挂在大门上,能辟邪,最是能避痘儿。我的娘啊!这个时候再不买,到时候就买不着了。现在还便宜着呢!”

    “五柱媳妇!”伏大娘从屋里走了出来。

    五柱媳妇忙撇了于阳跟伏大娘见礼:“奶奶。我只来回奶奶一声。我来回奶奶一声,要不要请痘疹娘娘?”

    伏大娘瞧了一眼:“这就不用了,回头我自个儿去,你把这些挂在大门上,再去多买些米面。”

    五柱媳妇忙应下,从伏大娘那讨了银子便退了出去。

    这里伏大娘收拾了下,对于阳道:“阳姑娘,同我去趟痘疹娘娘庙吧。”

    “我们这叫椿树胡同。再往南边走两条街,那是金鱼胡同,是当今万岁爷的潜邸。再往西边去,不远处就是光禄寺,一直往东走是太平仓,到了那往北走就能见到朝阳门。原先老太爷赏的时候这块地方还没什么讲头,当今万岁登基后,这里就成了龙兴之地。多少人想买去,好沾沾龙气。万岁在潜邸的下人都是住在冰盏胡同,那块的地儿就更不用说。你就是想买,有银子还不行。”

    “冰盏胡同?”她记得穆时风就住在那个地方,有银子还买不到,那穆时风是万岁在潜邸时的下人?只是他的年纪应该是当今万岁登基后才出生的,那是……下人的后人。

    是了!于阳想起来了,穆时风的那个姑母。她对着贵为英国公夫人的蒋氏不卑不亢,甚至还有些瞧不上蒋氏,还有她身边的丫头挑不出一丝不妥的礼仪,这一切都应证了穆时风的出身。说不定穆时风的姑母是伺候过当今皇上的。这就能说通,穆时风受英国公礼遇的理由了。难怪能娶黔国公远房的侄女儿。

    痘疹娘娘庙在豆腐胡同上,大家都从侧门走,不从正门走,因为那条胡同的名儿不好,大家嫌晦气,都不从那走了。

    “这里的豆腐做的好。世家的太太们吃斋的时候都喜欢让人到这里买豆腐。他们的豆腐就是做的比旁家的要细腻。回头我叫人买些回去,你一吃就知道了。”

    这里做法事最大的便是东平侯家,金银纸箔没命地烧着,听说东平侯府的几位少奶奶都亲自来了。伏大娘转身进了庙里,布施了些银子,请了两尊痘疹娘娘,又收了些平安符。招过手对着邓材家的道:“你现在送到府外头去。只说这是我跟阳姑娘求的,我们在府外也没什么事做,天天替小世子跟大姑娘念经,盼着小世子跟大姑娘平安无事。”

    于阳只觉得这位伏大娘厉害,这个时候送什么都没有这个最好,难怪今日这种事张瑛会让伏大娘过来。不过这些真的有用么?相信这个,还不如去请那位赵天师。

    于阳想到赵天师,张瑛同蒋氏也想到了。他们连日把赵升请了过来,可是赵升找就被人找了去,因为七皇子妃嫡亲的儿子出花了。他们就是再急也不能跟七皇子抢,可是这么一来,那个孩子花没破,赵升也不能过来。太医院的大夫也被人轮番的请,就是人家想留下,可是英国公的长子还没有出花,人家也不能长待,略嘱咐了几句便告辞。蒋氏急得府里所有的人都不能出府,闭门谢客,外家人都不能接近大门一步。

    男婴这两日哭的很闹腾,蒋氏亲自抱着他,哄了很久男婴还是在哭,听着儿子都哑了,张瑛也心里难受:“把阳妮子叫回来。嗓子都哑了!”

    蒋氏一口拒绝道:“不行。她们从东平侯府路过,那家几个孩子都出了痘,别传染给儿子了。不行。我亲自带着。有我在,他就没事。”她又指了凤儿道,“还有她在,她也是属羊的,也是六月生的。她也能保住哥儿。”她又吩咐着下人,“把原先时姨娘屋里的丫头,属羊的丫头都叫来。我就不信,这么多的人都带不了哥儿么?”

    张瑛也怕于阳带进痘儿对儿子有什么不好,也就歇了这个心儿。

    于阳觉得自己好久都没享受过睡到自然醒的感觉了。即使是醒着,她仍旧赖在床上不起来。望着外头已经发白的天儿,她微微翘起了嘴角。一觉睡到自然醒的感觉真好,全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人也精神。

    躺一会儿,趴一会儿,于阳在床上来回的转着,真是好。

    “阳姑娘,醒了么?”(!)

第二卷 下人 第三卷 姨娘 第十一章 出痘的于阳

    第三卷 姨娘 第十一章 出痘的于阳

    一听到有人在外头叫自己。于阳忙爬了起来,迅速穿好衣裳,一面走着,一面不忘打散自己的发髻。

    “阳姑娘。”五柱媳妇端着盆清水,笑嘻嘻地同于阳打着招呼,“姑娘在梳头啊!我来伺候姑娘。”

    于阳侧了身子,让五柱媳妇进来,她自然的坐了下来。

    五柱媳妇瞧着于阳的架势,不由暗暗的伸了舌头,果然是从府里出来的,这做派就是不一样。她麻利地开了于阳的妆奁。于阳的铺盖妆奁昨儿就有人送了过来,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拿来了,只是请人帮她拣了两样。于阳原本有些担心自己箱子里的两部三国叫人发现了。可是瞧着包袱里的衣裳,她便知道箱子没打开,这些都是她平时常用的,都放在外面的。

    五柱媳妇眼睛迅速地在于阳的妆奁中扫了一眼,心里盘算着于阳在太太跟前的地位。这在主子跟前伺候的就是不一样,首饰果然也是好东西,瞧着那金灿灿的手镯,她就眼馋。再瞧瞧自己手上的银镯子,什么时候这才能换上金的?哪怕是镀金的夜是好的。

    五柱媳妇的手脚很是麻利。她很快便为于阳梳好了头发,又服侍她洗了脸。

    “阳姑娘。我们奶奶请姑娘过去说话。”

    跟着五柱媳妇去了伏大娘住的屋子。她正盘腿坐在炕上,由着一个小丫头捶背。那小丫头一瞧见于阳进来,立马从炕上摸了下来,怯生生地往旁边一站,小声地叫了声:“娘。”

    哦!是五柱媳妇的女儿。于阳却是头一次见到这个丫头,她昨天见的是大女儿。

    五柱媳妇顿时瞪了眼睛:“还不去伺候奶奶?你现在到晓得规矩了。”说着又跪在了伏大娘的跟前,“奶奶息怒,小丫头不晓得规矩。”

    伏大娘笑着招呼着于阳过来坐,又对五柱媳妇道:“我瞧着她挺好的。”她侧了头对小丫头道,“丫头啊!别用那么大的力,我的骨头都要闪了。”

    小丫头用力地点着头,举手投足间已经减了力道。

    伏大娘问道:“怎么样?睡的可好?你昨儿肯定累了,我也没叫去打搅你。只是瞧着这个时辰你还没起来,怕你睡蒙了,才让五柱媳妇叫你起来。你若是困,到了晚上再睡,若是这么没天没日的睡下去,人肯定遭不住的。”

    于阳点了头:“我昨儿倒头就睡着了。一醒来就这个时候了。”

    伏大娘笑着揉了太阳穴:“睡得好就行。我还怕你不习惯。我们外头住的,比不得在里面的。”

    于阳笑了笑:“若是不习惯,怎么能一觉睡到现在?”

    伏大娘点了头:“习惯就好。你还站在这做什么?把早饭端上来。”伏大娘喝命着垂首站立在一边的五柱媳妇,又和颜悦色地对于阳道,“先垫点,再过会儿,就要吃中饭了,到时候再多吃些。”

    于阳只吃了碗粥,便揩了嘴。五柱媳妇忙送了漱口水过来,小丫头端着水过来请她净手,才走到她跟前,五柱媳妇便道:“还不跪下!”

    小丫头怯生生的跪了下来,举高了脸盆。小小的胳膊让于阳想起了很多,她笑着道:“起来吧。”

    小丫头并没听于阳的,而是怯生生地瞧了五柱媳妇。

    伏大娘道:“金花啊!听阳姑娘的。起来!”她笑着问道,“谁教你这个规矩的?”

    金花儿站了起来,只是仍旧看了五柱媳妇一眼,见母亲示意自己回话,这才小声道:“回奶奶的话,是我妈教的。”

    伏大娘笑了:“看看这回的多好。”

    于阳点了头:“是。就是咱们府里也没这么规矩的。”

    五柱媳妇得意得一笑,口里却谦卑地道:“姑娘说笑,她哪里行,扶不上台面罢了!她是一棒子打不出半个字来。若不是听话,我也不会叫她献丑的。”

    金花儿立即低下了头,揉着衣角。

    于阳瞧着女孩儿,摇摇头:“我倒觉得很不错。”

    伏大娘瞧了于阳一眼,笑着道:“你既然觉得好那就好。正好是给你准备的。”

    于阳不解的看了伏大娘一眼:“给我准备的?”

    “这里都是些婆子,你定是不喜欢听她们瞎说。我怕你闷的慌,就找了她来。陪你说说话,原想着她不爱说话,你不喜欢。既然你喜欢就这么办了。”

    五柱媳妇听了顿时大喜。她从旁人那已经探到于阳是小世子身边的人,老爷很是器重她,如果自己的女儿能到她跟前伺候,如果能伺候的好,自己的女儿说不定就能一跃龙门,到英国公府伺候,总比她一辈子强。她忙拉着金花儿给于阳磕头:“快给姑娘磕头啊!”

    金花儿被五柱媳妇推搡着给于阳磕头,就在她要跪下的那一刻,于阳托住了她:“不要跪。没听你们奶奶说,你是陪我说话的。”

    金花儿瞧着于阳对自己笑,也怯怯地笑了。她笑的很不安,也很犹豫。

    于阳陪同伏大娘说了几句话,不过是京城的痘疹的事情。她们昨日求了平安符请人带回去,可是来的人为难的说,就是她如今也要避到自家不许进府了。平安符没有送回去,伏大娘也只是从那人口里得知,蒋氏下了严令,不许任何进出内院,那门口是由尹大娘亲自守着。

    “这痘疹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消。”

    伏大娘念了一声佛,叹道:“瞧着这势头,说不好。我才记事的那回子,也闹过这么一会儿。我那时候也出了痘,那时候老姑太太也得了痘儿,沾了她的光儿,我也吃了御医开的药,命大没死。那时候死的人多了。我娘家大哥是生了痘儿,所以不怕。每回都跟我隔着窗子说,那外头都是白茫茫的。等我痘儿破了后,我出门一看,真的是。平日里玩的那些小伙伴没了一半儿。”

    于阳坐着听伏大娘说话。她对痘儿没有记忆,应该出过了吧。出痘这种事真的很可怕么?听着昨儿来的人说的那些话,还真是很可怕。

    伏大娘说着说着突然道:“也不晓得小世子如何?老爷兄弟几个都是因为痘儿没了。老爷好容易有了这么一个麟儿,可一定要好好地护着。菩萨保佑,菩萨保佑。”说话见伏大娘已经念佛去了。

    于阳坐在这也没什么意思,她带着金花儿悄悄地退了出去。

    “嫂子有什么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