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孩子能到杨家沟这个现在全国都很有名气的学校接受教育,妻子也可以不再作为一个家庭妇女每天抱怨,自己也有了稳定的收入,只要杨承志的酒厂不倒,自己就是八十岁的时候也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在送走杨承志之后,张武赶忙给家里的妻子打了个电话,他这样一说,妻子还特意看了一下日历,想知道今天是不是四月一。
他的妻子根本不相信他们全部都能到杨家沟定居,要是他说又揽下什么工程,他的妻子或许会相信,他说能到杨家沟定居,他妻子根本不会相信。
张武见妻子不相信,一着急立马开车回家和媳妇解释这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临走的时候,张武还特意把杨承志带过来的图纸带上作为证据。
。。。。。。
杨承志可不知道他离开之后张武给家里打电话的事情,他出了指挥部径直朝打谷场走去,按道理现在杨凤山也在打谷场。
在路上的时候,杨承志碰到不少出地干活的村民,知道杨凤山正好在家没有出去,杨承志和村民打完招呼就赶往打谷场。
现在这个时间正是人们出地劳作的时间,虽说现在人们的生活大有改善,但是因为杨承志的缘故,的村民并没有因为生活大大改善而不去地里劳作。
他们都知道杨承志虽然给了他们最大的帮助,但是还不愿意让他们扔掉传承了几千年的耕作。
这也是杨承志为什么一直努力去承包村名的土地他们还是帮忙耕种,这也是杨承志的一个初衷。
别说是杨家沟的村民了,就是在酒厂上班附近村子的村民都知道杨承志不想让他们荒废田地,他们在工作之余还是要回到村子去耕种他们的一亩三分地。
到了大谷场上,杨承志惊讶的发现,原本那些不易防火的毡子制成的帐篷都消失不见,打谷场上都变成了那种用铁皮的简易房屋。
换成了这样的简易房子,打谷场上一下变得整洁多了,最起码不用担心人们抽烟的时候就能引起火灾。
这一切肯定是杨凤山和村里的几个支委商议后的结果,现在村民的生活条件好转,他们也都不愿意有什么意外发生。
杨承志四下打量了一下,也没有见到那些天购买回来的那些帐篷到什么地方了,村子里面的房子都拆掉了,按道理说那么多帐篷还在这个地方,可并没有看到什么大的房子,也没有看到外面存放这些帐篷。
想事情间杨承志已经到了打谷场上,留在打谷场上那些年老或者照看孩子的村民都很高兴。
杨承志出去差不多也有四天左右的样子,他们这些人几天没有看到杨承志的话,干活也没有精神。
现在的杨承志俨然成了杨家沟人心中的支柱,以前就是杨承志在大门前站上一会,人们也觉得他们做事就有了方向。
但是当杨承志一走上几天,他们都感到做什么事情也无精打采,这要不是还有杨凤山的话,他们还真不知道怎么办。
杨承志和这些村民都打了个招呼,问出杨凤山所在的房间,就转到杨凤山那里。
到杨凤山家里的时候,才知道杨凤山为什么没有出去,杨凤山正在家里做表统计。
杨凤山看到杨承志脸上一下露出了欣喜的表情,给杨承志倒了一杯水后,杨凤山说道:“承志,你过来的正好,我还正打算给你打电话”。
“凤山叔,怎么了有什么急事”。
“也不算什么急事,你走后海燕和我说了一下,我过去把你弄回来的种子都拉过来,按照村民们的田地亩数统计了一下”。
听杨凤山这样说,杨承志点了点头,“凤山叔,是不是留下来的种子不够,不够的话咱们在想想别的办法,咱们在种植一点其他的作物”。
杨凤山摇了摇头,“种子足够,还有不少剩余,以前咱们规划种植黍稻的地方肯定用不了这么多的种子,我想是不是再在其他地方种植一些”。
杨承志长出口气,他还害怕从空间拿出来的黍稻种子不够,原来是种子足够,种植黍稻的田地不够了。
氧化层至想了一下,“凤山叔,今年咱们就按照规划的亩数种植,其他地方咱们大都种植上沙棘,再说黍稻这种作物必须有水源,咱们村子也只有水库附近那点能上水”。
杨凤山听杨承志这样一说,张了张嘴没有说话,显然他还有话要说,只不过还有顾虑没有说出来。
“凤山叔,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有什么就直接说,咱们又不是外人”,杨承志呵呵一笑。
“不知道咱们相邻的胡家窑头的人怎么知道咱们种植的黍稻种子还有剩余,他们村支书胡军过来找我商量,是不是能把剩余的种子卖给他们,他们也想种植黍稻”。
听到这话杨承志不由的一愣,从小在杨家沟长大的他当然知道胡家窑头,胡家窑头和杨家沟的情况差不多,在昊天县都是算那种经济条件几位落后的村子。
胡家窑头就在杨家沟村西五里,以前小的时候,杨承志没事干的时候,经常喝杨利军到胡家沟去玩。
由于两个村子相距不远,所以对于这个胡军氧化层至也知道,这个胡军是一个军人出身,做事从不拖泥带水,所在在那个和杨家沟差不多的村子威信很高,从退伍回来一直都是胡家窑头的村支书。
“凤山叔,你难道没和他说种植黍稻的条件”。
“说了,那老倔驴不听,他说他种了四十年地了,还从来没听说这种有选择性的作物,他说两个村子相距也就是五里,他们村不少田地正和咱们种植黍稻的田地紧挨,咱们能种,他们为什么就不能种了”。
说这话的时候,杨凤山一脸的为难。
看到杨凤山这个样子,杨承志心里一笑,他知道杨凤山和胡军算是发小,在他小的时候,经常见到胡军时不时的去杨凤山家喝酒。
“凤山叔,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事情”。
“我也不知道,承志有句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杨凤山想了一下说道。
“什么话,你就说吧,我还年轻很多事情没凤山叔想的周到,很多事情还的你们这些长辈给我拿主意”。
杨凤山目光复杂的看了杨承志一眼,“承志,我想问你一下,你回村办酒厂药坊以及承包村里的田地的目的是什么”。
听到这话,杨承志一下愣在那里,回村将近两年的时间,还从来没有人问过他这个问题,可不知道杨凤山今天怎么就问出这个问题。
“凤山叔,我在外面呆了几年,看到别的农村几年前就发展起来了,我回村办这些东西,就是让咱们这个地方的人们尽快富裕起来,不要在想以前那样孩子们最终只能到外面干一些苦力活”。
杨凤山听杨承志这样说完,满意的点点头,他就是欣赏杨承志的这种性格,现在社会中有这种思想的青年几乎没有。
“承志,你也知道胡家窑头和咱们村相距五里,那个村子中有咱们村嫁过去的闺女,也有嫁给咱们村的媳妇,咱们村富裕了,是不是也应该帮助他们一下”。
杨承志也知道两个村子的关系,虽说相距五里,但是两个村子的人彼此相熟,正如杨凤山所说两个村子一直通婚,所以两个村子的村民大多数都和对方有一定的亲戚关系。
现在杨凤山提出这个问题,显然是想让杨承志也帮助一下胡家窑头胡家窑头的人也走上富裕。
杨承志挠了挠头,其实他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他当时想的是先让杨家沟的村民富裕起来,而后慢慢的向周边辐射,最终让他们这个地区的人都慢慢富裕起来。
那个时候的他一直打算先用五年的时间让杨家沟的人们彻底摆脱贫穷,这样村民们也可以带动周边村子的亲朋好友共同致富。
第七百六十一章 狗子、虎蛋()
“凤山叔,那你的意思是”。'燃^文^书库'''。χs520。
“我的意思,咱们反正也没少剩下黍稻的种子,要不咱们就把这些黍稻的种子给他们,这样的话他们村中的一部分人也能跟着富裕起来”。
杨承志摇了摇头,意思这个做法他不赞成。
看到杨承志摇头,杨凤山脸色微微一变,他没想到杨承志会不同意这件事,那天的时候他可是和胡军可是做了保证,这一会胡军就要过来,要胡军过来指导杨承志不同意的话,他这张老脸可就没地方放了。
杨凤山刚想说话,就听门外传来一声钢强有力的声音,“狗子,在家不”。
听到这个声音,杨承志差点笑出声来,他在小的时候经常听爷爷这样叫杨凤山,狗子是杨凤山的小名。但却没想到将近六十的杨凤山还有人叫他小名。
过去那个时候,人们生活条件特别差,再加上医学条件不发达,村子里面很多的孕妇在生下孩子后,孩子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新生的婴儿死亡率特高。
那个时候的村里人根本不懂什么卫生之类的,他们都相信老人们传承下来的一句话,那就是名字叫的越土,就越好养活。
所以在那个年代的很多穷人家的孩子,一生下来就给孩子起个现在听起来特别土气的名字,像狗蛋,二娃、铁蛋、狗剩之类的土名字层出不穷。
而杨凤山正是那个时候出生的,所以杨凤山的父母就给杨凤山起了个狗子,那个时候因为大多数的孩子小名都比较土气,所以根本没有人说什么。
到了现在这个社会医学条件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大增,人们给孩子的小名也跟着时代的节奏,那些土气的名字也成为过去式。
可今天猛然间听到有人叫杨凤山的小名,杨承志还真有点不习惯,他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听到过有人叫这个名字了。
现在的人们一般见了杨凤山,小辈都称呼为凤山叔,同辈或者长辈称呼他为凤山,今天这个人一过来就是狗子,这也太那啥了,毕竟杨凤山已经六十来岁的人了。
杨凤山听到这个声音后,心里咯噔一下,心道坏了,这说曹操,曹操就到了,自己还没有把事情谈妥,这个老倔驴怎么就过来了,不是说好的晚上过来。
再看看杨承志白净的脸憋得通红,杨凤山一下想到刚才胡军叫他的小名,头上不由的一黑。
这个胡军也算是杨凤山的一个远方的亲戚,两人的年岁相差不大再加上两个村子相距只有五里,所以两人从小一直在一起。
在两人成家之后,两人还是一直来往,胡军每次见到杨凤山的时候都叫他小名,杨凤山也和他说过,年岁都这么大了,小名就不要叫了。
可胡军每次答应,等下次见面的时候依旧喊他小名,为这事杨凤山也不知道提醒了他多少次,可胡军却说名字就是一个代,叫什么怕啥。
后来两人逐渐上了岁数,每次见面都在家里,家里都是自家人,所以杨凤山也就随他,反正狗子就是自己的小名,村里人都知道叫了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可没想到今天正好是杨承志在家,胡军过来直接一声狗子,杨凤山倒是没觉得什么,可看到杨承志的样子,杨凤山也有点不好意思了。
说话间,房门从外面被推开,进来一个人,人还没完全进来,声音就又响起:“狗子,今天晚上给我准备了什么好吃的,你到酒厂弄点好酒咱也尝尝,你这村支书怎么当得”。
杨承志抬眼看了一下走进来的胡军,军人出身的胡军一米八的身高,经常在村子劳作国字脸有些发黑,一身洗的基本掉色的军装穿在身上,六十多岁的胡军身子挺直根本没有一点村里那种老人们的样子,反倒是从身上能感受到一种特殊的气质。
这种气质杨承志也在别人的身上感受过,这样的气质也只有在那些真正经历过硝烟考验的军人身上才能感受到。
也就是说这位老爷子曾经参加过某次的战役,想到老爷子的岁数,杨承志想到了几十年前华夏和邻国越国曾经有过几年战役。
那个时候的越国一直依靠华夏支援,但是在发展起来的时候,受了某个国家的挑拨最终出兵占领华夏的很多领土,屠杀华夏子民。
当时的华夏军政正好还是掌握在他外公左老爷子这一帮人的手中,面对越过的挑衅,经过磋商君顶出兵。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华夏军队就收回了领土,同时大军也压到越国境内,越国人害怕,就找联合国调解,这才有了华夏退兵。
杨承志记得那场战役称之为自卫反击战,在此次事件之后华夏和越国全部断交,越国的经济也由此倒退了几十年。
现在看到胡军杨承志一下想到了那场战役,而胡军的岁数正和那场战役的时间相符,想到着一些,杨承志对胡军的好感一下提升了几分。
不过他有想到一个问题,参加自卫反击战的士兵听说专业之后都被安排了工作,这个胡军应该也有工作,怎么就回村务农了。
等进到房子里面,胡军看到坐在那里的杨承志不由的一愣,“狗。。。。。。凤山,这孩子是谁了,是杨卓越那小子的孩子?”
说完这话,胡军似乎想到了什么,接着说道:“也不对,杨卓越那小子还不到四十,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儿子”。
杨承志听到这些头上不由的一黑,这个胡军也太那啥了,你看准了再说,杨卓越杨承志也认识。
杨卓越是杨凤山的大儿子,比杨承志大了十几岁,在杨承志上初中的时候,杨卓越就出去打工,后来听说自己开了一个五金店,听说效益还不错。
在杨承志开办酒厂之后,杨承志也曾经和杨凤山夫妻商量过杨卓越回村帮忙,杨卓越也曾经答应过说回来。
可这几个月过去也没有见到杨卓越回来,杨承志也没好意思去问,杨凤山他们也没说,这事情就放在那里了。
“虎蛋,你什么眼神,卓越的孩子才十多岁,这是承志,铁山树的孙子”。
听杨凤山这一说,杨承志不由的一乐,这凤山叔一着急,连胡军的小名也给喊出来了,狗子、虎蛋、这两名字有意思。
胡军听杨凤山这一说,眼睛不由的一亮,对于杨铁山他当然知道,毕竟杨铁山在杨家沟也生活了几十年。
但是对于杨承志这个名字他更熟悉,一年多的时间他听人们说的最多的就是杨承志这个名字。
这个叫杨承志的青年干的事情是他们这些老一辈都汗颜的,回村不到两年的时间,给杨家沟带来了太多的好处。
这让胡家沟的人们都羡慕杨家沟的人们,他们也曾经托人找过关系,可在听说杨承志招收工人的条件后也是无可奈何。
前几天胡家沟的村名无意中得知杨家沟的黍稻种子还有剩余,于是就找村支书胡军商量,想让杨家沟吧剩余的种子卖给他们。
胡军在前几天的时候就过来和杨凤山商量过,当时杨凤山满口答应这事情杨承志肯定行他今天晚上过来看结果。
胡军也是着急的不行,所以这个时候就过来,在胡军心里,这半下午和晚上都是一个样子,他根本不知道杨凤山还没有把这事情办妥。
这听杨凤山一介绍,胡军还以为杨凤山专门把杨承志叫过来,说这件事,而且看样子两人说的还挺好的。
“小伙子长的不错,我就说狗子你怎么能有这样帅气的孙子”,胡军笑呵呵的说道。
杨凤山一听这话一下急了,“狗蛋,你啥意思了,我孙子再怎么也比你孙子强,瞧你那小眼”。
杨承志一看这势头不对,两人这时要干仗的样子,赶忙站起来,笑着说道:“军叔,凤山叔都这么大岁数了,别因为这点小事人们看笑话”。
听杨承志这一说,胡军瞪了杨凤山一眼,“等和铁山叔的孙子说完正事在收拾你,我哪里眼睛小了,想当年你嫂子就是看上我这对眼睛才嫁给我的”。
杨承志听这话,头上一黑,这老爷子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不能吃一点亏。
杨凤山听胡军一说这,心道:坏事了,他还没和杨承志谈妥,这要是杨承志不高兴自己做主,这胡军该怎么下台。
想到这,杨凤山说道:“虎蛋,有什么事,咱哥两晚上喝酒再说,等下我给你弄点好酒,咱哥两好好喝点”。
胡军见杨凤山这样说,一脸的迷惑,他不明白这晚上说和现在说有什么区别,这正主正好在跟前,为什么还要晚上再说。
坐在一边的杨承志听杨凤山这样一说,再想想刚才杨凤山说的那些话,心中也大致知道胡军来杨家沟的目的了。
“狗子,什么晚上,现在承志正好在跟前,还等什么晚上,你说我什么时候过来拉那些黍稻的种子”。胡军直接就把话给挑明了。
第七百六十二章 问题()
听胡军这样一说,杨凤山的脸差点绿了,心里直埋怨胡军怎么就把这话直接和杨承志挑明,这杨承志刚才都不同意吧黍稻的种子卖给胡家窑头。
现在这提出来这不是自己打脸吗,这个老家伙怎么还和当初一个样,性子还这样着急,那天要是知道他还是这个样子的话,自己就让他明天过来了。
杨承志听胡军说完,淡淡一笑,“军叔,就说我让凤山叔把黍稻给你们,你们觉得能让黍稻有收成,凤山叔应该和你说过,黍稻如果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培养,一亩的产量还不如咱们中的玉米”。
杨凤山听杨承志这一说,心里松了一口气,感激的看了杨承志一眼,这孩子懂事没让自己在老伙计面前失了面子。
“虎蛋,早和你说过,承志种地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别人根本学不来,你也见到我们村种植的那些蔬菜。桃子、樱桃之类,你们也试验过怎么种植出来的和我们的味道不一样”。
胡军听到这话不由的语塞,的确在第一年的时候,他们也只是听说杨承志种菜有一套,种植出来的蔬菜价格高、味道鲜美、而且不用一点化肥这种带有化学元素的东西。
在去年的时候,胡军也曾经托杨凤山偷偷的从杨承志偷买回来的种子中拿去一部分,可没想到同时种植的蔬菜的味道根本不能和杨承志种植的相比较。
这也让胡军他们这些胡家窑头的人纳闷不已,到最后经过打听杨承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水库中添加一些配置好的中药材。
正是因为水中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