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俟奴夫人跟她好言好声的解释:涉及重骑兵装备的定制,只有黄顺才能决定。再说,王珣现在虽为盟主,却没多少自己的实力,他的决定,没有黄顺的点头,不说下面人未必认可,两部也不放心。
后来回去后,王珣又百般的跟她解释了半天,这才让呼延魅明白过来:只要黄顺还在这里,没回襄阳,王珣就算名义上是主子,也不可能超越黄顺。
这让呼延魅的自尊心受到不小的伤害。本来她觉得自己嫁的是大汉皇室,又是黄顺的上司,自己就能一举压过呼延康,从此扬眉吐气。哪知闹了半天,自己还是没能超过呼延康。
虽然不痛快,毕竟是现实,呼延魅只能憋屈的接受。但在行动上,处处彰显王珣的盟主身份,提醒黄顺注意高低尊卑,呼延魅反而更为热衷。
对呼延魅鸡蛋里挑骨头的找茬,黄顺只不过瞥了她一眼,便放过了。在这个场合,实在不适宜跟她较劲,尤其还要照顾到王珣的存在,更是如此。
黄顺不计较,自有别人计较。呼延康看着呼延魅,不卑不吭的说道:“我家少爷就是这样,就是在魏王面前,也没有上前趋炎附势,谄媚巴结过。王珣再是什么盟主,也是我家少爷一手提拔的。不过打个招呼,王珣自己都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要你来多管闲事。”
呼延魅当然不会被呼延康压住气势,正要说话反击,程瑶已经冷冷的看着她,说道:“现在,不是我家少爷求着你,而是你求着我家少爷做事。如果你还知自己姓呼延,最好乖乖的闭嘴。不然,呼延部与我家少爷的生意谈崩,我想,呼延煌大人,把你拆了都未必解恨。”
呼延魅简直气炸了肺,但她还真不敢不把程瑶的话当回事。全程的谈判她是参与的,自然知道,呼延部和俟奴部最看重的,就是黄顺的重骑兵装备。若因为自己,让呼延部的重骑兵计划泡汤,那她就真成呼延部的罪人了。
呼延魅气的呼哧呼哧直喘气,旁边的俟奴颜连忙把她拉过去,耳语一番,终于让呼延魅平复下来,不再纠缠这事。
(本章完)
第298章 该谁的还是谁的()
黄顺看着呼延魅吃瘪,心里一阵痛快:像呼延魅这般无理搅三分的人,就该程瑶这样的狠人来压制她。
“好啦,孩子斗气,我们大人还是不要参与,由着她们去好了。”黄顺轻松的说着,一挥手,继续说道,“咱们还是赶紧谈正事吧。”
俟奴完我连忙接话道:“就是,呼延部的麻烦事就是多,看我的两个闺女多懂事。先让呼延部处理家事,咱们谈咱们的。”
呼延炜和呼延超也赶紧跟上,说道:“我们也很痛快,只要少爷一句话,我们全力支持。”
对他们的表态,呼延煌一点也不急,笑呵呵的跟黄顺说道:“他们都是外人,谁让咱才是一家人呢。家事总是难处理嘛。赶紧把他们打发了也好,剩下的时间,咱们慢慢谈,谈饿了就上菜,咱们边喝边聊。”
黄顺说道:“你们突然这么热情,我还真有些不习惯。还是让祖老先说说,这些天,你们都谈了些什么吧。我这里好说话,咱们的关系,谁跟谁!我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祖渊清了清嗓子,正要说话,却被呼延煌抢先说道:“你们汉人,就是比我们胡人聪明,看的远。我们这些人,眼里只有定襄,稍远的榆林,我们就不敢考虑。没想到,你们拿到榆林还不算,还想着进一步去凉州。
这几天,我总算弄明白其中的道道:无论定襄还是榆林,后来迟早都会被汉庭盯上。一旦他们腾出手来,准备收拾边陲,我们便首当其冲。即便现在汉庭没有腾出手,他们也不会轻易允许我们做大。一定会想方设法削弱我们。
如此被汉庭这个庞然大物成天盯着,还不如趁着诸羌助马超潼关战曹操之际,深入河西,避开朝廷的监控。我们就能得到全力扩张的机遇。
这样的心思,只有你们汉人才想得出。不怪乎胡人与汉人对抗几百年,总是战败远遁的命。头脑有差距哇。”
祖渊笑着说道:“既然明白了,为什么呼延大人还守着定襄,不愿放弃,跟我们共同经略凉州呢?”
呼延煌老实说道:“呼延部祖上三辈起就在定襄已经生活了,哪能说弃就弃。我们想过了,只要顺少爷能提供我们足够的重甲装备,我们就先挥兵西进,解决可朱浑氏,然后再与北方的无臣氏交手,打垮他们,夺占他们的地盘。
要是交战不利,或是引来汉兵干涉,那我们就去凉州城投奔盟主大人。要是成了,我们的实力,就足以对抗汉兵的扫荡。再有顺少爷与魏王那里斡旋,让魏王承认我们的势力,我们就可以组建大联盟了。称号都有了,就是‘代’。”
黄顺听得直点头,连连说道:“不错啊!我一定全力支持。”
呼延煌喜的连忙拱手相谢。
祖渊这才说道:“这次我们凉州用兵,呼延部愿出五千精兵,俟奴部愿出三千精兵。这都已经谈妥。只是酬劳方面,两部提出一些新的要求,需要少爷做决定。”
俟奴完我马上解释道:“不是我不愿出更多的兵。这不是顺少爷要求的,建造城堡,得保密嘛。我需要增派人手,保证新城周围十几里范围内,无人进出。”
黄顺点头道:“现在建材有了,我既然答应给你建造一座城堡,当然不会食言。保密是针对那个张既的,等你的城堡建成,凭他张既的能耐,无法强拆,更无法攻取,只有默认。到那时,你们就无需处处看张既的脸色了。”
呼延煌这时插话道:“好女婿,那些金银珠宝我可以不要,你也帮我在定襄建座城吧?出兵的酬劳不够,我可以加钱!”
黄顺笑着说道:“你脑子怎么没算过账来。等我走了,榆林城不就是呼延辽的嘛。材料、人手都是你们呼延部的,你要建几座城,还不由着你?还不用付我钱!”
呼延煌一听,果然如此!立马眉开眼笑的不说话了。
俟奴夫人听着不是味,插话道:“榆林城怎么就成呼延辽的了,不是还没定吗?”
呼延煌立刻皱起眉头,看着黄顺,再看看俟奴夫人,说道:“榆林城是黄顺打下来的,他要离开,留给谁,自然也是他说了算。呼延辽带着本部兵马,全程参与,黄顺把城交给他,合情合理。这个,我们虽是做长辈的,也不好干涉。”
俟奴夫人不甘心,说道:“话虽如此,但名义上,是我们三部联盟打下的榆林城。要指定榆林城的归属,也该是盟主指定才合理。”
俟奴夫人跟着来榆林,就是为呼延布争夺榆林城而来。她当然知道,最该拿到榆林城的,是呼延辽。但榆林城不是一座简单的城那么简单,榆林城还控制着一座铜铁矿!
如此一来,无论是战斗必备的兵器和战甲,还是生活必须的锅碗瓢勺,全由榆林城掌握。榆林城如此重要,说谁是榆林城主,谁就是呼延部大人的继承人,一点都不夸张。
所以,俟奴夫人必须知难而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呼延煌不表态,俟奴夫人知道他的心思,准备让黄顺指定城主的人选。对此,俟奴夫人早有应对,她早就做通王珣的工作,只要她能说服呼延煌和黄顺,让王珣来指定城主,便大功告成。
呼延煌却摇头道:“这个我也想过。只是,后面拿下凉州城,王珣就是凉州城主。而榆林城,除却王珣,最有资格担任城主的,就是黄顺。只有黄顺离开,才有可能落到我们呼延部的头上。所以,还是由黄顺来指定,更为合理。”
俟奴夫人继续说道:“可是,说到底,黄顺还是盟主大人的下属呢,既然王珣就在这里,直接让王珣定,不是更好吗?”
俟奴夫人坚持让王珣出面,无论呼延煌,还是黄顺,都看出,俟奴夫人肯定背后里做过王珣的工作。只要王珣出面,肯定指定呼延布为榆林城主。
“黄顺,这事,你看怎么办?”呼延煌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把皮球踢给了黄顺。
黄顺一想,王珣不可能屈从俟奴夫人。自己早晚要回襄阳,这里的事务,都要王珣主导。由王珣来决定,更便于以后王珣行使盟主权力。
“俟奴夫人说的在理,还是让王珣来决定吧。”
(本章完)
第299章 酬劳()
俟奴夫人得意的看着王珣,点头说道:“好女婿,你现在宣布吧。你的决定,没人再有异议。”
王珣看了一眼俟奴夫人,缓缓站起身,说道:“让我来决定榆林城的归属,很容易,但我必须为呼延部前途考虑,为三部联盟前途考虑。
呼延部大部实力都在定襄,且马上面临与可朱浑氏的决战,实在不宜再行分兵。而且,牵涉到继承人的敏感问题,继承人坐镇榆林,与定襄相隔太远,不合适;非继承人坐镇榆林,又掌控着铜、铁、粮食,权力过大,也不合适。
我反复考虑过,榆林城暂时不宜归属呼延部。俟奴部要建立新城,同时也要准备与可朱浑氏开战,也没有多余精力照顾榆林城。而我,必须集中全部力量,经略凉州,也没有多余人手,留守榆林城。
既然我们三部暂时都不宜分兵在榆林,而榆林又不能就此舍弃,那么,榆林城还是暂时由顺少爷统领,最为合适。”
王珣的话,出乎在场所有人意料。俟奴夫人当即着急道:“我们不是都谈好了吗?你怎么说变就变?再说,人家黄顺已经明说放弃了。”
黄顺也很意外,跟着说道:“本来我的意见,是把榆林城交给呼延辽的。没说自己占着。你却把城交到我手里,你怎么想的?”
王珣说道:“少爷不是一直想拥有一座城池,作为往来经商的据点吗?榆林就很合适。以少爷跟呼延辽的关系,让他分拨部分人马,助你守城,肯定没问题。以少爷跟曹操的关系,曹操占据关中后,也能确保无人敢来骚扰。
而且,我们前面谈及的出兵酬劳上,都有少爷为两部提供重骑兵装备一项。少爷完全可以在榆林城组织工匠赶制。否则,少爷回到襄阳,就得千里迢迢的从襄阳转运,怎么算都不划算。”
经王珣这么一提醒,黄顺猛的意识到,后面,王珣带着主力驻守凉州城,呼延部和俟奴部在定襄与可朱浑氏开战。两边闹得再大,都跟榆林没有关系。
黄顺即使正大光明的占据榆林城,不过一座城池而已,不会引起曹操的怀疑。而黄顺,还可以实现榆林…邺城…襄阳的商业大通路。
就算以后曹操派遣官员来,榆林城变成曹操的,以黄顺在榆林城的经营,作为连接定襄和凉州的中枢,还是可以发挥作用。
只是铜铁矿,就得易手。不过,到那时,王珣在河西,呼延和俟奴部在大同一带,已有数个矿山在手,不差这一个了。
这么一想,自己完全可以按王珣所说,堂堂正正的坐镇榆林城,埋头与定襄和凉州间做生意。
“哈哈,还是你想的周到!”黄顺高兴的拍着王珣的肩膀,夸奖道,“那行,既然你们都有大事在身,分不开身,那我就勉为其难的,帮你们看管一阵榆林城。你们放心,你们以后,谁腾出手来,想要榆林城,尽管跟我打招呼,我一定合作愉快。”
黄顺发话要榆林城,谁还能跟他抢!俟奴夫人气的七窍冒烟。没想到,这个王珣,竟敢违背自己的意志!
俟奴夫人当即就要退场以示抗议,想了想,又忍住了:她不能意气用事。
呼延煌看着黄顺,张嘴想说什么。黄顺看见,先开口道:“你放心,既然榆林城你暂时得不到,我也不偏心,一定也帮你在定襄建一座新城。不过,得在俟奴部之后。
俟奴部的城起来后,你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建城,不用担心那个张既捣乱了。”
呼延煌当即高兴的答应了。他之所以看上榆林城,不过是看上这里有铜铁矿,能够出产生铜和生铁,大量打造兵器装甲,装备部队。而占据榆林城,确实如王珣所言,牵扯到分兵这个棘手的问题。
如今有黄顺暂时代领,再好不过。黄顺的关系,可比自己硬的多,只要打着他的名号,不需驻扎多少兵马,就足以守住榆林城。
祖渊这时才说话道:“你们的家事似乎讨论完了,我们可以继续谈援兵的事了吧?”
众人这才想起,本来是谈出兵酬劳的,结果三岔两岔的,竟然岔到榆林城上头了。
“我们呼延部出兵可以,你得保证,秋天之前,我的兵马必须回定襄,伺候与可朱浑的大战。”呼延煌开始一本正经的谈条件,“还有,金银财宝可以少一半,重骑兵装备,我要一百套,明年秋天前,就得交货。还有,在凉州缴获的战利品,我要占三成。”
呼延炜和呼延超也跟着说道:“呼延部的五千精兵中,也有我们的两千人马。金银财宝我们不要,我们只要五十套重骑兵装备就成。在凉州缴获的战利品,我们也要一成。”
俟奴完我也笑着说道:“新城是你早就承诺的,不在酬劳里面。我也不贪心,只要一百套重骑兵装备,凉州城的缴获,我只要三成。怎么样,够意思吧?”
黄顺从呼延煌一开口,就在笑,直到他们全说完,这才笑着夸奖道:“你们还真厚道,缴获还给我们留了三成。”
说完,黄顺就跟祖渊抱怨道:“这些条件,你也答应他们了?”
祖渊一摊手,说道:“我是不同意,可他们不跟我谈,非说我资格不够,只有你才能跟他们讨价还价。”
本来,黄顺和祖渊、褚仁商量着,仅靠黄顺的那些人马,拿下凉州城,不太保险。况且,拿下凉州城后,还要面临周边诸部的围攻。为保万无一失,必须从呼延部和俟奴部借兵,才能更好的打开局面。
这笔费用,当初蔡琰早就预备好了。本来是想着黄顺在定襄成气候后,为防止定襄诸部不甘心被一汉人后来居上,群起而攻之,而储备的大量钱财。
没想到,黄顺没有在定襄一直发展下去,而是辗转来到榆林,目标变成了凉州。但这笔钱还是等到了它的用武之地。
以黄顺、祖渊和褚仁当初的计议,拿出这笔钱来,足够买到呼延部和俟奴部的援兵支持。但现在看来,他们还是小瞧了呼延部和俟奴部的贪婪,不但这笔钱要了,还伸手要重骑兵装备,连战场缴获,他们也要分成!
(本章完)
第300章 俟奴娇()
黄顺现在有求于他们,不便于翻脸,不过,对付他们,黄顺有的是办法。
黄顺往后一靠,毫不在意道:“你们提的这些要求,合情合理。我只有一个条件,只要你们能够满足之前推举王珣担任三部盟主时,我提的那几个条件,就行。”
“什么条件?”呼延煌和俟奴完我均感到不妙,小声问道。
“就是第一条,中军比例占到六成。”黄顺伸出一根手指头,晃着脑袋说道,“只要你们舍得大出血,拿出几万精兵交给王珣,那我也不在乎被你们狮子大开口,生吞活剥一回。”
“这个,两回事嘛,干嘛要混为一谈。”呼延煌干笑着说道。
“就是,当初不是说好了,中军以后补充嘛。”俟奴完我也陪笑着说话。
黄顺一拍手,说道:“以后补充,那你们还打缴获的主意?你们出兵,我给你们金银珠宝。你们觉得这些东西,没用,那就拿出来跟我做生意嘛。你们想要重骑兵装备,可以,拿钱来买就行。现在我有铁了,能够满足你们的需求。
这是皆大欢喜的生意,你们却非要把它做成一方压迫另一方的买卖。明显没有诚意!没有诚意,那我们之间还有什么好谈的,我不找你们,我找可朱浑氏总可以吧。
相信以可朱浑氏的眼光,不会在意我跟他之前打过一架,一定会跟我合作愉快的。”
呼延煌和俟奴完我马上笑着说道:“做生意,不是讲究漫天要价,落地换钱嘛。你嫌我们要价高,可以砍价嘛。直接另找别人,这算怎么回事?不按套路出牌嘛。”
黄顺笑了,指着祖渊说道:“讨价还价,你们可以跟祖老谈啊。在我这里,只有行与不行。我时间宝贵,没工夫浪费在这几个钱上。”
祖渊跟着笑道:“我说你们先跟我谈谈吧,非得等少爷来了再说。少爷做事,从来只是点头或是摇头,不屑于扣字眼、弄数字的。你们好歹也是一部之长,也拿出点杀伐果断,一口价,怎么样?”
呼延煌咬咬牙,说道:“金银珠宝我不要,要了也是在你这里买东西,不过转个手而已。我只要二百套重骑兵装备,明天秋天之前交货就成。”
呼延炜和呼延超紧跟着说道:“我们一人一百套。”
俟奴完我也说道:“那我要三百套。”
黄顺一拍手,“成交!”
祖渊说道:“援兵就这么定了,明年开春,两部的兵马,都要开过来,伺候出征。”
蔡琰接着说道:“顺少爷留在定襄的牲口,还有那些没有跟着启行的牧民,已经跟呼延部说好,由他们接受了。呼延部愿出一万匹高原战马作为对价。少爷什么时候需要,可跟呼延部打声招呼,拿回属于少爷的战马。”
提到这个,黄顺心中有些不舍,也有些愧疚:本来在定襄,黄顺已经把牛、羊、马等牲畜都分配下去,成为那些牧民的私产了。黄顺也承诺,会保护他们的财产安全。
没想到,自己拍拍屁股走了,把他们留在定襄。再也无法对他们兑现自己的诺言。
白雪看黄顺的脸色,知他心里在想什么,在旁边安慰他道:“那些牧民,虽然归属呼延部,却都是独立的门户。呼延煌也承诺,不会抢夺他们的牛羊。他们的生活,一定比以前更好。这都是少爷带给他们的。”
蔡琰也跟着说道:“少爷是担心我们走后,他们会受欺负吧?这个大可放心,我们离开前,已经为他们组建了一支护卫队,足有三百人,祖桂留在那里,正加紧训练他们。
有这支护卫在,一般的门户人家,根本不敢欺负他们。呼延氏的那几个支系要是为难他们,他们便传信于祖蓝和祖桂,替他们出头。”
黄顺想了想,补充道:“这些人,必须归属呼延辽。跟着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