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顺正色道:“你不用崇拜我,我没你想的那么伟大。这里面,也有我的私人恩怨在里头。西域墨门就不说了,就是那个司马氏,也早就与我别上了苗头。上次柴桑城遇刺,西域墨门固然是出人又出力,但司马氏在背后,也脱不了干系。”
(本章完)
第625章 世子的玄机()
“喔?”曹植惊讶道,“你有什么证据吗?”
黄顺摇头道:“以司马氏的谨慎,我能抓到他们什么证据?我怀疑他们也有参与,这就够了。”
黄顺心道:自己有太多的理由出手对付司马氏了。曹植是自己的好朋友,司马氏日后是曹氏的大敌,为了朋友,还有曹操的远见和扶持,黄顺有义务出手;
诸葛亮是自己的姐夫,是自己心目中真正的主公。司马懿日后是诸葛亮的大敌,为了做到逆天改命,黄顺更是有必要对司马氏出手;
辅佐诸葛亮成就一番事业,是黄顺的最低梦想,黄顺的最高梦想,是改变此后五百多年汉人的悲惨命运,把汉人从五胡乱华等一系列浩劫中解救出来。
既然得知司马氏是五胡乱华的始作俑者,为了民族大义、社稷前程,黄顺出手对付司马氏,更是义无反顾,毫不犹豫。
“你好像对那个司马氏,一直另眼相看。”曹植终于忍不住说道,“若不是你提醒我关注司马氏,我根本不会对司马氏的监视上投入力量。他们实在太平凡。你跟司马氏,是不是有什么积怨啊?”
黄顺心道:到了这个时候,是时候揭穿司马氏的身份了。只有如此,才能得到曹植的全力支持。至于曹氏提前把司马氏满门抄斩的担忧,黄顺相信,那个司马氏既然有天命护体,又有西域墨门这个既神秘又强大的盟友,司马氏肯定能挺过去。
于是,黄顺又把西域墨门那个神秘的天命跟曹植介绍了一下。这下,曹植有些坐不住了。
“又是天命!天命之所以能称之为天命,那就是不可违抗,不以人力为转移的趋势。既然西域墨门的修炼者看到了天命,父王也梦到了天命,那岂不是说,司马氏取代我们曹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黄顺点头道:“不错,两个天命的启示里,都预测了司马氏将来取代曹氏,这点毋庸置疑。但据此就说司马氏将取得最终的胜利,却还是言之过早。”
曹植有些惶惶道:“三少请说。”
黄顺道:“魏王学通天人,岂会不知天命的道理。但魏王并没有屈服于天命,而是预作安排,强力扶持我们襄阳十姓。
只要襄阳十姓,作为一股独立的势力,于朝廷外存在,作为曹氏家族的最后保障。即使朝堂上,曹氏被司马氏彻底掀翻在地,不得翻身。但有襄阳十姓的存在,司马氏要想对曹氏实施灭族,还是不可能实现。
只要曹氏保存有星星之火,借助十姓的力量,完全可以做到燎原之势。司马氏的天下,得而复失;而曹氏的天下,失而复得,不是没有可能。”
曹植明显信心不足,说道:“可是,司马氏的天下,有天命为支撑。我们曹氏能否重新夺回天下,却就是镜中花,水中月了。希望太过渺茫了。”
“我觉得不渺茫,”黄顺开始循循善诱,他必须让曹植建立信心才行,“墨门的长老家族,之所以如此沉默,任凭西域墨门为所欲为,就是为天命所摄,怕强行与之对抗,会碰个头破血流。
一旦司马氏取代曹氏,夺取了天下,天命已然应验。墨门的长老家族,就不会再有顾忌,中原有我们襄阳十姓作为司马氏的对手。墨门的长老家族伸手与我们联合,就是大势所趋。西域墨门固然强大,但墨门的长老家族,几百年的累积,实力也是深不可测。
而且,长老家族为了躲避西域墨门的锋芒,已经暗中发展多年,相比之下,西域墨门的力量,在此前,应该已经全部暴露,进入中原。如此一来,优劣易手,明暗转换,你觉得,到那时,是我们的赢面大,还是司马朝廷的赢面大?”
曹植还是摇头道:“以荆州一州之地,如何能与天下抗衡?”
黄顺心中一动,说道:“说不定,魏王就是在为这一天做准备呢。你想,整个江东与荆州的财税,都集中在夏吟坊,财力不弱了。再加上我们多年积累,未必就会输给对手。”
曹植摇摇头,显然还是信心不足,半响,突然说道:“你说,你现在带人,灭了司马氏,会怎样?以你现在的力量,灭掉司马氏,该是绰绰有余吧?”
黄顺笑道:“我就知你早晚会这么说。有西域墨门的存在,就算我们做的隐秘,最终得手。我敢保证,一定会有漏网之鱼!
而那些漏网之鱼,都会是司马氏的精英,天命就在他们身上。有此灭门之恨,日后司马氏一旦得志,定会百倍千倍的加之于曹氏后人身上。
既然已知天命不可违,何不为子孙考虑,少做杀孽呢?”
曹植想了想,颓然道:“也是,既然西域墨门已经跟司马氏接上头,司马氏肯定也知道了天命在他们身上,一定会很小心的自保。我们就算处心积虑对付他们,也很难斩草除根。反倒会遗患无穷。
唉,本来父王的那个梦,我是没当回事的。父王如此紧张、郑重的对待,私下里,我还窃笑父王神经质。现在看来,还是我太过浅薄,经历不够。”
黄顺进一步安慰曹植道:“你也别泄气,他司马氏固然是天命在身,但我们的运道,也不差呀。至少现在,是你们曹氏当运。就是我这个小人物,多少也有些运道吧?
不然,魏王不会看上我,你刚才不也说我是福将吗?还有那个刘子羽,他别人不找,偏偏找上我,说不定这背后,也有高人指点,让他来中原找一位运旺的人呢?
再看我这几年,从默默无闻到天下闻名,说是我努力奋斗的结果,那可真是抬举我了,只能说,是我正当运。”
曹植一下变得喜笑颜开,拍手道:“这下真让你说到点子上了。不瞒你说,朝中说你坏话的人,多了去,建议父王把你掠到邺城的人,更是大把。
可父王从来没有动过心。我就说,父王怎么如此厚待你呢,原来是有这层深意在里头。可笑坊间还有传闻,说你是父王的私生子!真是捕风捉影,以讹传讹。”
黄顺一下失笑道:“我若是魏王的私生子,魏王还能把他的宝贝女儿嫁给我吗?那些编话的人,也是没常识。”
(本章完)
第626章 马钧的发明()
曹植心中一动,说道:“既然你也认为我们曹家正当运,你自己也是鸿运当头,为什么不干脆归附于我家,我们共同为天下,为社稷出力呢?
只要你肯点头,我敢打包票,父王肯定重用于你。凭我与你的关系,我的世子之位,也就十拿九稳了。”
黄顺摇摇头,笑道:“魏王虽然一直器重我,扶持我,你可听他说起过,要我做他的僚属吗?这其中的道理,你难道没有考虑过吗?”
曹植点头道:“也是!说起来,父王虽然对你青睐有加,却从没像对其他人般,百般的拉你入朝为官。你竟然能看出这些,想来其中道理,你已经明白,告诉我就是。”
黄顺笑道:“那我就厚着脸皮自夸一次了。我知道,选择襄阳为曹氏保障,是那个许蒙向魏王做的建议。但魏王能做出以襄阳为保障的决策,却不一定就是许蒙的功劳。以魏王站的高度,他的依据,肯定比许蒙的说辞更充分,更有说服力。”
“魏王的依据,你是如何知道的?”孙尚香和曹珊不知何时凑过来,小心的听他俩说话,黄顺刚说到这,孙尚香便性急的问道。
黄顺看了眼孙尚香,笑道:“我当然不是魏王肚子里的蛔虫。魏王如何想,我虽然不知,却多少也能猜出一些。”
“你能这么说,肯定是八九不离十的。就快说吧,我们都准备好了。”曹珊笑嘻嘻的催促着黄顺。
“你们想,魏王最大的心病,便是梦中的那三匹马!”黄顺说道,“既然是天命,就难以扭转。至少,曹氏凭借当前的优势地位,难以改变。
但魏王心眼多全呀,既然曹氏对付不了那三匹马,那就找出能对付的人来,厚加扶持,曹氏借助那三匹马的克星,就能实现保全家族的目的。”
孙尚香嗤之以鼻道:“你的意思是,你就是那个克星的人?”
黄顺摇头道:“我可没那么说。我想,就是魏王自己,也没有那么肯定。但总有一定的几率,我就是那人,对不对?就看这些年我的作为,至少能说明,我不是一般人,对吧?
魏王只需找出几个前程远大的人,全部加以扶持。只要其中有一人,能最终压倒那三匹马,魏王的一番苦心,就没有白费。”
曹珊说道:“说白了,就是广撒网呗。”
黄顺说道:“以魏王现在的实力和地位,他有广撒网的本钱,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曹植和曹珊都隐隐感觉到,黄顺有些话,并没有说出来。或许是因为此时人多嘴杂,黄顺有顾虑。
曹珊想到的是:天下除却那几位割据一方的枭雄,还有谁的名气和实力能大过黄顺去?显然应该是父王只认准了黄顺,而不是如黄顺所说的广撒网。
黄顺就不是张扬跋扈的人,虽然心中知道这个事实,却并不想拿出来炫耀。凭空虚构出另外几人,纯粹就是黄顺的自保之道。
曹植想的是:我在父王身边多年,没见过父王有像对黄顺这般的对待过其他人。难道,真如黄顺所说,父王还暗中扶持了好几个人?而自己,只是因为担负了接触黄顺的使命,所以才能与黄顺认识,知道天底下还有黄顺这号人物存在吗?
单看黄顺,确实有十足的潜力。襄阳十姓,已经在黄顺的手里,捏合成型。只要有需要,这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江东一带,无论是孙氏,还是吴郡四族,抑或是新成立的东顺阁,都与黄顺关系紧密。而黄顺,在这些势力之外,还暗中另有布置。以现今黄顺对江东的渗透,再过上个十年八年,只要江东出现危机,黄顺就能做到趁虚而入,夺取江东。
河西四郡,王珣已经在那里占据了凉州城,开始四处募兵买马,积极对外扩张。要是王珣有曹氏的暗中支持,王珣就算无法做到一统河西,至少,也是河西界的一个强力存在。
有河西在手,精锐骑兵不愁,还能大量往中原输送优质战马。一旦这一切运作正常,这些都将成为黄顺的手中资本。
再加上还有定襄的呼延氏和俟奴部,与黄顺的关系也不浅。只要给黄顺几年的发展时间,黄顺完全可以崛起为另一个天下级别的枭雄人物。
按常理,黄顺拥有如此实力,如此前程,本该是曹氏重点打压对象才是。但父王却选择了扶持而且不遗余力。
现在听黄顺一番议论,曹植觉得,自己有些明白父王为何做此抉择了。
梦中的三匹马,要想颠覆曹氏江山,肯定是开始蛰伏隐忍,不断赢取曹氏的信任,不断取得实权,一点一滴的吃掉曹氏。这些,都是发生在曹氏身边的事,相当于曹氏的内忧。
黄顺从一开始就没有依附曹氏,魏王也没有坚持拉拢黄顺归附,而是放任黄顺的发展。这其中,因为黄顺与曹氏相善,固然有保障的作用。
但就算是黄顺日后有了异心,对曹氏行反戈一击之逆举。对曹氏来说,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相对于三匹马的威胁,黄顺的潜在威胁,是外忧。无论是内忧还是外忧,目的都是觊觎曹氏的基业和江山。
因为三匹马与黄顺所处位置不同,二者几乎不可能联手。可以预见,事态发展至某一阶段,二者定会产生尖锐矛盾,冲突就不可避免。
三匹马要对付黄顺,势必要依靠曹氏的力量;而黄顺要对付三匹马,肯定也不希望曹氏在这个时候对他动手。
这样,曹氏就位于双方都极力争取巴结,不敢得罪的优势地位。只要中等才智的主子,就完全可以玩转这一局势。
就算曹氏后代不肖,出了昏庸之辈。曹操也早有祖训:三匹马吞并曹氏,是天命,曹氏要想保存自身,就必须离三匹马远点。
昏庸之辈既然做不到左右逢源,那就坚定的选边站队好了:坚定不移的支持黄顺,就算斗不倒三匹马,至少也把三匹马斗到元气大伤,从而为曹氏东山再起创造机遇。
(本章完)
第627章 黄顺的兵力()
再进一步想,或许,曹操还真如黄顺所说,早就有所布置,开始寻找三匹马的克星了。黄顺就算不是那个克星,至少,也是真正克星的障眼法。
有黄顺在,三匹马只会把防范的力量对准黄顺,从而忽略了真正的克星的发展。等三匹马拼尽全力,把黄顺打压下去,他的克星,也已经发育的身强体壮,完全可以作为曹氏的保障了。
到时候,一旦三匹马对曹氏发难,曹氏还可以远投自己的保障,保全族脉。至于能否东山再起,那就看后辈的造化和天意了。
无论曹操作何打算,现阶段扶持黄顺,都是唯一的选择,决不能打断黄顺的发展势头。
曹植再一想,自己被父王选中接触黄顺,是不是果如黄顺先前所言:从此举已能看出,父王对世子人选的决定呢?
身为世子,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以世子的身份接触黄顺,与黄顺交好。一旦父王过世,黄顺就能借助与世子的关系,进入朝堂之上,成为位高权重的存在。这与父王的先前安排,显然是有冲突的。
显然,与黄顺接触的人选,一定不是世子。而自己,就是那个人选,岂不是说,在父王心目中,自己根本就不是世子的人选。世子的位置,早就预定了是三哥的!
再看黄顺,从一开始,就劝说自己,不要全力投入到世子之争,是不是也能说明,父王的这番安排,黄顺也是洞悉的,黄顺这些年的迅猛发展,不过因势利导而已。
站在黄顺的立场,确实找不出拒绝曹操的理由。而黄顺,早早就锁定了司马氏,对司马氏一直保持着高度警觉。
而司马氏,更是西域墨门选中的“真命天子”。若这一切属实,岂不是从另一方面证明,司马氏,就是魏王梦中的那三匹马吗?
司马司马,姓氏上如此契合,再加上西域墨门的天命论,司马氏的真实身份,简直现在就可以做出结论了!
而黄顺,老早就保持着对司马氏的关注。从这一点上看,或许,黄顺还真是司马氏的那个真正克星,也说不定。
曹植本来因为觉得世子的位置离自己远去而感到懊恼,却因另一件事突然兴奋起来。
若黄顺就是那个克星,那就是说,越是与黄顺走的近的曹氏人物,在日后的三匹马的天命中,活下去的可能性就越大!
世子虽然荣耀,却是三匹马的主攻方向。既然三匹马代表了天命,那世子本身,包括世子的后代,怕是都难逃三匹马的毒手。
而自己,与黄顺走的近,借助黄顺的庇护,大劫中逃得一命的可能性很大。到那时,曹氏的顶梁柱,就只能是自己,再无别的人选。
曹氏一下激动起来:如此说来,父王在自己身上寄予的厚望,丝毫不比三哥少。甚至,比三哥还要更重!
“是啊!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父王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曹植想罢,笑吟吟的接了一句。
曹植想通了一切,所以如释重负,整个人的状态,立马不同。黄顺虽然迟钝,却还是感受到了这一点。只是,黄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就因他的短短几句话,就让曹植有了醍醐灌顶般的明悟。
“我怎么看着你,好像看破红尘一般,顿悟了?”黄顺开玩笑道。
曹植笑道:“某种意义上也对。至少,我已经决定,听从你的劝告,不再亟亟于世子之争,准备好好做回我自己了。”
黄顺大喜:“你若真能这么想,那就太好了!荆州牧的官帽,一直扣在你头上,你什么时候走马上任?”
曹植摇头道:“有九弟在襄阳帮助你,我很放心。我还是留在邺城,对你的夏吟坊,更有用。”
“此话何意?”黄顺不解道。同时心中又有些遗憾:虽然邺城自己可以经常过去,毕竟不能长待,与曹植总是不能长久在一处。
曹植笑道:“你不是要去邺城,找司马氏的麻烦吗?司马氏有西域墨门支持,你贸然前去,肯定要吃亏。只有我留在邺城,凭借我们曹氏的力量,全力支持你,对司马氏的明争暗斗上,你才能占据优势。”
黄顺心中一阵感动。其实,黄顺本来的倚靠,是许蒙。有许蒙在邺城,司马氏即使有西域墨门的支持,也未必就能稳压黄顺一头。
但黄顺这边再加上曹植,那就不同了,肯定稳稳的压住司马氏。只是,这样一来,许蒙的力量,反倒不能过多借用了。
以曹植手下暗影卫的能量,许蒙若是活动过于频繁,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因此给许蒙带来杀身之祸,那就是黄顺的罪过了。
只是,黄顺去邺城找司马氏的麻烦不假,但黄顺绝没有现在就跟司马氏摊牌,决一死战的意思。黄顺还想着留寇自重,借助司马氏,继续沾曹氏的光呢。
若让曹植介入自己与司马氏的争斗,度的把握上,黄顺就没有把握能掌控的很好。万一曹植脑袋一热,对司马氏大开杀戒,岂不是坏了自己的好事!
“有你的人鼎力相助,我出这口气,自然是不成问题了。”黄顺说道,“但结果却不是最好。司马氏既然暴露出来,从暗处走出来,站在阳光下,就不再可怕,可怕的是躲在暗处的西域墨门的力量。
若我在邺城与司马氏展开明争暗斗,司马氏要想对付我,凭他自身的实力,怕是差点,少不得要依靠西域墨门。你的人手,按兵不动,躲在暗处观察,若能抓住西域墨门的一些踪迹,就算我们的大胜利。
只要抓住一点,就足以让我们顺藤摸瓜,揪出更多的力量来。”
曹植眼前一亮,喜道:“说不定,我们还能借此一举歼灭西域墨门在邺城的布置呢!”
曹植刚说完,又丧气道:“可惜,就算我们得手,怕还是改变不了那冥冥之中的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