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三国记-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逊问道:“何以如此肯定?”

    程瑶说道:“你出身陆家,从自私的角度讲,你应该为陆家效力,为家族的繁荣奔波操劳。你出身江东,作为一个有志青年,为江东的安宁稳定做贡献,当然是很高尚的志向。当前孙氏主持江东,你选择效忠孙氏,自然没问题。但一定要搞明白,你选择效忠孙氏,只是你选择做江东做事的手段或者说途径。目标是唯一的,而手段或途径却不止一种。还有,如果你是心怀天下的大贤,以天下为目标,那你此时的选择,就值得商榷了。

    以你陆逊的才智,当然能够看出来,孙氏无力一统天下。那么问题就来了:你此时选择效忠孙氏,尽力维持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岂不反成了天下一统的阻力了?这却与你以天下为目标的志向相悖了。

    所以,不管你是自私的人,还是寻常之才,天下之才,孙氏与你的关系,都谈不上誓死效忠的地步。我这个结论下的没错吧?”

    陆琳拍手笑道:“程妹子比我会说,这下看我哥还怎么个辩解法。”

    陆逊摇头苦笑道:“谁也不是神仙,谁敢说孙氏就不能统一天下了?说孙氏不行的,那是你们的观点,不代表是我的观点。”

    程瑶说道:“以前就算不能,现在呢?不说江东内部那些破事,就说外部的情况。长江之上,一座合肥城便牢牢控制住了江东北上的咽喉。江东有办法越过合肥城吗?沿长江往上,就是荆州和西川。江东现在还有占据荆州的雄心吗?有夏吟坊在荆州,曹魏的关中都时刻担心自己被荆州所吞并,江东能保的自家平安,就烧香拜佛了。你说,孙氏有机会吗?”

    陆逊说道:“不要光看我们江东,谁家不是一堆烂事?要这么说,谁也没有统一相了。”

    程瑶说道:“不错!现在确实拿出谁来,都欠着点火候。这么僵持下去,天下持续分裂,战乱也继续维持着。遭殃的还不是天下的黎民百姓?如果我们现在就有机会把握住统一的脉搏,为什么不干?

    我们夏吟坊这次,就是准备将荆州与江东合并在一起,再整合蜀汉的力量。到那时,天下统一的趋势,就再明朗不过了吧?”

    陆逊说道:“想法很好,但其中谁来做主?是我们江东,还是你们夏吟坊?如果你们承认江东为主,我立马点头答应。”

    程瑶说道:“抬杠不是我们今天的手段吧?以孙氏为主子,不要说我们夏吟坊不同意,就是你们四族,还有东顺阁,能答应吗?孙氏连你们四族和东顺阁都容不下,会容下我们夏吟坊?”

    陆逊笑道:“你们就能容下我们了?你们还不是一样要求我们去兵?”

    程瑶说道:“为了天下的长治久安,要你们去兵是起码的要求。如果你执意纠结于此。那我只能认为,你的行事,是以陆氏,以四族的利益为主。那我就要换一番说法与你说话了。”

    陆逊知道程瑶此话的意思,叹口气,说道:“我始终不能搞明白,大搞屠杀的是孙伯符,不是当今皇上,为什么江东各族就非要把这责任压在皇上身上,让皇上背负这些不信任呢?如果我们江东各族能真心接纳孙氏,局面就不是现在这样了。”

    本章完

第1246章 江东的短板() 
程瑶摇头道:“事涉各家各族的生死存亡,他们对孙权的认知度,我认为比你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要深得多。如果孙权真能做到与江东各族和平共处,他们为何要另起炉灶,冒着巨大风险与孙氏作对呢?”

    陆逊恼怒道:“你的意思是说,皇上还是有对江东各族下手的意思了?你这么说可有什么证据?”

    程瑶说道:“我又没有派人监视孙权的一举一动,能有什么证据?我所能有的,不过是按照常识推断而已。而且,跟我一样如此推断的,还有江东各族罢了。”

    陆逊深吸一口气,说道:“你且说说看。”

    程瑶说道:“江东地偏东南,民风淳朴,沐浴王化春风的时间的要少的多。要把江东彻底融入大中原文化圈,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急不得。大汉朝廷一直在江东做的事情,其实就是这件事。但汉末的战乱打断了这一正常发展的趋势。孙氏为了一己私利,强行把江东纳入中原争霸的主战场。但江东明显不具备中原争霸的文化基础。为了强行拔高,孙氏只能在各方面对江东各族霸王硬上弓。可以说,只要孙氏的统一大业志向不变,孙氏与江东各族的根本矛盾就不会消除。

    这个道理,江东各族看的明白,虽然孙权做出了很多亲民的表示,但本质上与孙策并没有根本变化。江东各族,仍然要为保持自己的家族延续,与孙氏抗争到底。”

    陆逊冷笑道:“既然江东如此不堪,那你们夏吟坊拿来何用?”

    程瑶严肃道:“争衡天下,说句不客气的话。夏吟坊根本就没考虑利用江东的力量!先取江东,不过是因为江东基础薄弱,夺取江东,遭到的抵抗会小很多。而且,先行拿下江东,在以后与曹魏的生死大战中,我们就不会有后顾之忧。时时担心江东在背后给我们捣乱的话,我们还怎么跟曹魏死磕?”

    陆逊脸色变了数变,感情上一时无法接受程瑶对江东的轻视,冷言道:“你似乎忘了,江东经历的几次大战,都以江东获胜而告终。恐怕天底下如此轻视江东的,也只有你们夏吟坊了吧?”

    程瑶说道:“江东自保之战,确实都获胜了。但江东对外扩张的战斗呢?小小一个合肥城,兵力不足曹魏全部兵力的十分之一,还不是数次把你们弄得灰头土脸?就是你们进去江陵,如果不是我们夏吟坊考虑到结好江东以自保,你们能拿下江陵城?能拿下江夏城?这样的战斗力,能让人重视到几何?”

    陆逊脸上更加的挂不住,还要争辩,却被陆琳抢先道:“我们江东内部分崩离析,保家卫土还能团结一致,一旦离开江东,便是各自打各自的算盘,被人轻视也是理所应当。这没什么可避讳的。事实就是这么一回事。”

    程瑶笑道:“还是陆二哥干脆。既然如此,守着江东没有任何前途可言,为何不能主动求变呢?我们不追求一家一姓之天下,我们选择共同治理。难道不好吗?”

    陆逊冷笑道:“既然说起你们的共同治理,我觉得破绽太多,根本不可行!”

    程瑶拍手笑道:“黄顺一心想搞的长老院,确实前无古人,我们也都很担心行不通。只是智慧不足,提不出好的意见。如果陆大哥能发挥聪明才智,指出其中的不足,让黄顺去加以改进。说不定就能成功呢?”

    陆逊说道:“自古兵权在谁手上,谁就掌握最大的权力。你们强行把军队、决策和行政分开,看似分散了各自的权力,搞出一个权力制衡。但徒增内耗,根本起不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程瑶笑道:“研究这些专业问题,我就回答不上来了。如果陆大哥真感兴趣,不妨去一趟成都,与黄顺探讨,他一定非常欢迎的。”

    陆逊叹口气,他也知道,程瑶于此并不擅长。想了一下,陆逊说道:“我今天能请夫人前来,本身就表明了我的态度。你们对孙氏的安置方案,我没有太多意见,只是如何安置当今皇上,我想听听你们的说法。”

    程瑶也叹口气,说道:“孙权当然是当世难得的雄才。若孙权能够接受,黄顺当然可以重用孙权,让孙权的才能不至于埋没。但你也知道,孙权可是登顶皇位的男人,他还能屈身事他们吗?我们对孙权的一切优惠和宽容,怕都会被孙权看作是强者对弱者,胜者对败者的一种怜悯。如孙权,能接受这种怜悯吗?”

    陆逊说道:“你们能说服我,能耐心等着我回心转意,为什么不能再等一个孙权?”

    程瑶说道:“我们能等你,因为你身边有许多心向我们之人,能够影响到你。而孙权身边,谁敢发这样的逆耳之言?你敢吗?所以,你与孙权不一样。”

    陆逊默然,沉默半响,说道:“你们何时动手?”

    程瑶说道:“现在正在与孙权谈,最后争取孙权一次。如果从孙权那里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就只能自己动手争取。”

    陆逊疑惑道:“你们夏吟坊不是正在全力争夺关中吗?黄顺还要在蜀汉内部抢班夺权。现在你们又在江东大搞颠覆。你们这是要全面出击吗?”

    程瑶说道:“全面出击不敢想,夏吟坊也没有那个实力。跟你说实话,争夺关中,弄权蜀汉,都是为了给江东打马虎眼的。任谁看上去,也会认为夏吟坊会以关中为突破重点,再不济也是在成都,决然想不到夏吟坊的下一步重心是放在江东。这就叫出其不意。”

    陆逊叹道:“好一个出其不意。你们确实瞒过了几乎所有人。我的眼线,就是大多放在了成都,重点关注那边了。从这一点来说,你们已经成功一半了。”

    陆琳笑道:“连黄顺本人都留在成都坐镇,任谁也想不到,黄顺只是在演戏吧。”

    程瑶笑道:“这你就错了,黄顺还真不是在演戏。科举一事,也是黄顺筹划已久,务必要施行的。只是这第一届科举,还是弄虚的成分居多。一旦江东这边尘埃落定,科举就会大刀阔斧的推行。”

    陆逊叹息道:“到那时,蜀汉也就在你们的掌控之下了。”

    本章完

第1247章 黄顺的选择() 
程瑶笑道:“黄顺能走出这一步,也是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跟你一样,他也不想背负不忠不义的历史骂名。但后来黄顺还是想通了:尽快结束分裂战乱的局面才是重中之重,其他的所谓原则、坚持,都是鸿毛!

    再说,黄顺从来没想过为了争夺大权,就族灭刘氏。相反,长老院里的永久席位,无论是孙氏还是刘氏,黄顺都给他们留有一席。就是尊重孙氏和刘氏在这段分裂战乱过程中走过的辉煌路程的意思。”

    陆琳连忙问道:“我们陆家呢?够格入席永久席位吗?”

    程瑶笑道:“现在当然不够格!但以后还有机会。如果你们还是如以前般抗拒夏吟坊的渗透,始终坚持对孙氏的所谓忠诚。那就恐怕不是永久席位的问题,能否进入长老院都很难说呢。”

    陆琳不满道:“我们陆氏好歹也是四族之首。难道连长老院都进不了吗?”

    程瑶说道:“得以进入长老院,只有两种家族有可能。一是如孙氏和刘氏,虽然对夏吟坊主持的天下一统没有太多贡献,但人家的上一辈牛。看在孙坚、孙策、刘备、曹操等人的面子上,他们的家族当然能够进入长老院。再就是功勋家族了。跟那些常年跟着黄顺各地奔波的人,你们算一算,你们陆家能比得上吗?”

    陆逊端坐不动,陆琳倒开始认真盘算起来:“你这么一说,还真不少。荆家村出身的就十几家,就算同姓合并,也是三姓。还有你们黄家的几个老管家、老伙计,虽然是下人,但跟对了主子,怎么也能鸡犬升天。再加上河西、代郡那一带。这数量可着实不少。”

    程瑶说道:“既然是长老院,席位肯定是有限制的,不能因人设位。我认为,长老院最终的席位不会超过十五席。永久席位顶多占到十席。你们陆家排在第几位上,你们可以自己估算一下。”

    陆琳拍着脑袋心算了一下,说道:“单单我们陆家,肯定没戏,但如果我们四姓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呢?那就有戏了吧?”

    程瑶失笑道:“有戏是有戏。不过,你们四姓能保持一致吗?席位只有一个,四姓中选一人位列长老院。怎么想我也觉得,这其中问题多多。”

    陆琳还想说话,被陆逊拦住了,“我们今天晚上,好像不是谈这个来的。”

    陆琳嘿嘿一笑,说道:“我这不是未雨绸缪嘛!毕竟,见一次程家妹子不容易。”

    程瑶笑道:“我没那么忙。跟孙权的谈判,也大都是徐姐姐扛着。我的身份,说白了,就是以保镖。”

    陆琳笑道:“少来!天下人谁不知道,黄顺最信任的人当中,白雪第一位,接下来就是你了。今天晚上要是不是你来,换成别人,我还怀疑你们的诚意呢。”

    程瑶摇头道:“这你也反驳。好吧,我承认我很忙,行了吧?”

    经过陆琳这么一打岔,陆逊在那里做了最后一次思想斗争,说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能逆势而为。我想知道,拿下江东,你们的把握有多大?”

    程瑶说道:“如果能得到四族支持,和平接手就没有多少问题。如果四族不支持,恐怕就要费一番手脚,很有可能出现兵刃相见的局面。”

    陆琳故意惊叹道:“也就是说,有没有我们四族,你们都能干成呗?”

    程瑶看了一眼陆琳,说道:“没有十分的把握,我们才不会大老远来到这里丢人现眼。既然来了,就当然有十足的胜算。”

    陆逊问道:“江东兵马不下十万,你们的兵马就算把沔阳的兵马也算上,也够不上五万!你们的胜算从何而来?没有足够的兵力作保障,江东谁会全心全意的相信你们会成事,从而全力协助你们?”

    程瑶轻轻摇头,说道:“江东的十万兵马,你们能掌控的有多少?我们的兵马,可都全是自己的!再说,退一万步,我们的兵力确实不如你们。但不怕你不信,只要我们需要,三万左右的兵力,我们可以在江东随时征到。但就算这样,我们的力量虽然占上风,但只要江东拼死反抗,我们还是不能成功。最好的策略就是四族和东顺阁当中,至少事先拿下一个,这样就是十拿九稳了。”

    陆琳惊讶道:“马上弄出三四万兵马?你们怎么能隐藏这么多人的?”

    程瑶说道:“这个是机密,不便相告,你们只知道这个事实就够了。”

    陆逊说道:“这么说,东顺阁那边,也没有完全答应跟你们合作了?”

    程瑶点头道:“暂时还没有。但他们的动作比你们的快。毕竟,有严家的案子催着。”

    陆琳马上说道:“哥,如果我们再让东顺阁抢到头里去,那可就真没我们什么事,连汤都喝不到了。”

    陆逊说道:“我们四族顶多做到中立,不管东顺阁如何做法。这一点,没有商量余地。”

    程瑶眼睛一亮,马上说道:“你所说的中立,具体指什么?能不能说的明确具体一些?”

    陆逊说道:“中立就是两不想帮。这还有什么需要进一步明确的?”

    程瑶说道:“需要明确的地方多了去。譬如我们当下正在运作的孙武为太子一事,你们回避的了吗?孙权肯定要你们的态度。你们怎么中立?”

    陆逊说道:“我们不发表意见还不行吗?”

    程瑶笑道:“你们不发表意见,就等于是在支持我们。孙权是这么认为,我们也是这么认为。你们还中立的了吗?”

    陆逊还想说什么,程瑶说道:“普通的官员,能做到很好的中立。但庞大如四族,是无论如何做不到中立的。就算你们强行要中立,也只会被我们和孙氏看做是你们要另起炉灶的意思表示,只能成为我们两方的敌人,更为得不偿失。有些时候,患得患失是要不得的,该决断就要决断才是。”

    陆逊也知中立很难把握,叹口气说道:“再容我考虑考虑吧。”

    程瑶笑道:“你尽管考虑。只要四族不与我们为难,我们绝不会把四族当作敌人待。有陆姐姐在那里,这一点完全可以保证。”

    本章完

第1248章 孙权意外投诚() 
陆琳却有些失望,“难道今天又是无果而散吗?”

    程瑶笑道:“四族牵涉广,影响大,谨慎一些是应该的。我们都不急,你急什么?”

    陆琳还想说什么,看看陆逊紧皱的眉头,终是什么也没说。

    四族这边仍然没有大动静,东顺阁那边却行动迅速,经过严家一案,徐慎终于在东顺阁拿到了难得的决策权,徐慎得以全权办理东顺阁与夏吟坊的联合事宜。徐慎心中早有主意,权力一到手,马上就开始跟庞尚谈东顺阁成为夏吟坊分舵的事情。

    只要东顺阁成为夏吟坊的分舵,那严家的兵员超员和结党营私一案,就再也无法审下去。就是孙权亲来,他也不敢拿夏吟坊开刀。而夏吟坊得到东顺阁的力量,就可以直接伸手进入东吴的朝政体系,可以借助东顺阁的力量笼络一大批朝廷官员。夏吟坊就此就能名正言顺的融入江东,不再需借助其他途径。

    如此大事,徐慎和庞尚不过三两天就决定下来,并很快对外公开,在京城广为设宴庆祝。

    这绝对算得上是爆炸性事件!其引发的后续动作足以证明爆炸的力度和强度:孙权决计让贤了!

    很多人都在此事后猜测着,四族肯定会有大动作,所以都在盯着四族的言行,没想到,却是孙权快人一步,抢先与程瑶、萧凝和徐莹达成了一致,以同意孙武为太子的形式,向夏吟坊正式投诚。

    孙权的投诚,来的有些过于突然,甚至让程瑶、萧凝和徐莹三人都感到大惑不解。询问孙权原因,孙权却只是笑而不答。

    直到第二天,程瑶收到来自成都的邸报,这才恍然大悟:敢情是孙权竟然早她们一步得到消息,这才痛下决心的!

    成都送来的邸报内容不多,但却是非常振奋人心,都是好消息!

    一是河西方面的。本来黄顺定下的进军方向是西域。而这个方向,也是大多人认定的方向。祖蓝和祖桂得到黄顺的手书后,便使了一计,故意把黄顺的手书内容透露了出去。结果造成了西域内部各国一片混乱,墨氏长老家族和矩子家族则趁势强起,收编周边愿意归顺的小国,然后整合他们的力量,开始四处征伐。

    虽然他们的力量不是很强,但谁都知道,他们的身后,有强大的河西军,马上就要打过来。面对着墨氏的军队,他们至少还有实力与墨氏坐下来谈谈投降的条件。若真等河西军打过来,那真就只有无条件投降一途了。所以,墨氏的军队虽然不多,但几乎都是望风披靡。

    更为重要的,是西域墨门也终于转变了一直以来的坚持,改为全面倒向夏吟坊,倒向黄顺。墨氏内部,因为夏吟坊的存在而重新团结起来。

    而祖蓝和祖桂的大军,并没有如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