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真相-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他不但财力雄厚,而且对小刀会的事,十分感兴趣,你去说,至少有六成把握!”毛斯叹了一声:“可是,哈山不能解释和何以至少有一百年的船上,会有一只冻肉柜。”

我呆了一呆,一时之间,没有会过意来,而等我会过意来时,我失声大叫:“你说什么?”

在一刹那间,我真的非需要大叫不可!

毛斯忽然提到了一只“冻肉柜”,而刘根生的那个容器,在外形看来,就十足是一只冻肉柜!刘根生是小刀会的头目,沉船中有三艘木船,属于小刀会。

这期间,可以搭得上关系的线索太多了。

我首先想到的是:那容器,一只还在法国的工厂之中,大家正在研究,会不会另外还有一只,至今还沉在海底?

我失声一叫,毛斯、大半和小半都吓了一大跳,我忙问:“你说什么?什冻肉柜?”。

毛斯生怕自己说错话,所以说得十分小心:“在那西方船只上的一个大铁箱,看来就像一只……冻肉柜,我拍了照……”

他才讲到这里,我就一挥手:“快上车,去看你拍的照片去!”

毛斯大是高兴,和大半小半上了车,告诉了我他们所在的地方。一听到他们现在的住址,我就知道他们何以会在接近长江口的黄海海域之中,发现沉船了。

他们现在所住的地方,属于一间石油勘探公司的宾馆,他们当然是受雇于这家石油勘探公司,在黄海潜水作业,寻找海底是否蕴藏有石油。

当然是在他们潜水作业的过程之中发现了沉船的。

我自然而然地问:“发现沉船的事,还有别的人知道吗?”

毛斯神情凝重:“只有我们三个人,现在加上你,我们发过重誓,绝不对外泄露,你……你……”

我闷哼了一声:“我不会对人说起。不过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要找我。”

毛斯的回答有点吞吞吐吐,可是我还是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道:“那一带的海域……有项规定,在海中如果发现了什么的话,当地政府……”

我不等他讲完,就不禁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他们来找我,原来是怕在海中捞起了物件之后,碍于当地法令,无法据为己有。

那么,我在他们的心目之中,是什么样的人物?是闯关走私大王?

如果不是知道在海底,另外有一只“冻肉柜”,而且又恰好和小刀会有关的话,毛斯只怕会有点小苦头吃。但这时,我自然不和他们计较,只是闷哼了几声,毛斯却用充满了希望的神色望著我,等候我的答覆。

我只好道:“那不成问题,我有两个朋友,他们自制的小型潜艇,性能极其优秀,发现了什么东西,根本不必令之浮上海面,就在海底拖走,拖到公海,再准备船只接应,万无一失。”

我的几句话,讲得毛斯和大半小半眉飞色舞,兴奋莫名,因为我提供的办法,的确是十分好的办法,再妥当也没有。

毛斯忽然神情十分严肃,望定了我:“卫先生,利益怎么分法?”

我呆了一呆,反问:“本来,你们三个人,协议是怎么分法?”

毛斯沉声道:“我占一半,他们两人占一半。”

我想了一想,虽然我其实并不想分什么利益,也知道那“冻肉柜”之中,并没有什么金银珠宝,多半里面是另一个生命处于停顿状态的人,可是我知道,如果我不认真,他们会以为我没有诚意。

我需要在他们的发现上,发掘出更多的真相来,这个送上门来的机会,可万万不能错过,所以我开了条件:“我和你各占三分之一,他们占三分之一。”

毛斯显然可以决定一切,不必徵求大半小半两人的意见,他沉吟了片刻,又问:“一切费用  ”

我不等他讲完,就道:“自然是除却一切费用之后再分  据我所知,费用会相当昂贵如果沉船之中找到的东西,不足以支付费用,那由我负责。”

我最后两句话,十分有效,毛斯表示满意,但他还是过了十来秒,才点头表示同意。他道:“本来我想找哈山先生的,他对这种稀奇古怪的事,最有兴趣,一定会资助我打捞,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他。”

我只是冷冷地道:“原来我只是副选,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找到了我是对的,哈山有兴趣,可是未必有能力做这件事,尤其是把东西神不知鬼不觉地带出来。”

毛斯居然十分同意我的意见,或许他是为了消除我心中的不快,所以连连点人:“是!是!一切都要仰仗卫先生的大力!”

这个人,在外形看来,十分粗犷凶悍,可是从他的言谈上,又可以看出他十分老谋深算,并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人物。好在我和他们的“合作”关系,就算成立,也十分简单,也就不必太放在心上。

我也没有告诉他哈山到上海去了,而且目的正是去寻找小刀会活动的资料去的。

说话之间,已到了那宾馆,毛斯等三人住了其中的一层,想来他门的工作十分重要,所以受到厚待。一进屋子,毛斯便提过一只公事包来,放在桌上,手按在公事包上,望向我。

我道:“我不会随便对人说,但是对一些要参加打捞工作的朋友,我也无法隐瞒。”

毛斯吸了一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就打开公事包来,里面是许多文件夹,他打开了其中的一个,放在我的面前。或许是现代海底摄影设备,已经十分进步的缘故,我看到的照片,拍得十分清晰。

先是远景,木船和商船,只有极少部分埋在沙中,绝大部分都在水中,很令人惊讶的是,小刀会的那三艘船,虽然是木船,可是在海水之中浸了上百年,还十分完整。可知中国人在长期采用木料制船的过程中,对于木材的防腐方法,已经有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一点也不错,船是小刀会的,在一张照片上,可以看到船头上钉著一块铜牌,依稀是一柄小刀,那是小刀会的标志。在另一张照片上,断了的主桅之上,还有“忠勇”两个字的镌刻。那三艘船并不大,船首高高翘起,样子十分奇特,看来是海上的快船,是攻击型的。

而那艘商船,则已是当时十分进步的“铁甲船”,如何会和三艘木船一起沉在海底的?想来当时必然有极其强烈的争战。

我急急看著照片,不多久,就看到了那只“冻肉柜”。

我屏住了气息,“冻肉柜”在商船的甲板上,一个十分奇怪的位置上。先说明一下,一见到这“冻肉柜”,我的面色,一定曾变了一变,因为一眼就可以肯定,这正是那个容器,那个哈山自大西洋上捞起来,刘根生自内走出来的那只容器!

它放在甲板近右舷处,从甲板上,有一根铁柱,那铁柱原来的用处,可能是栓锚上的铁链用的,而那容器,被铁链横七竖八地锁著,锁在那铁柱上。

毛斯在我盯著照片看的时候,用十分疑惑的声音问:“这……大箱子怎么会锁在甲板上,不放在舱房中?”

我已经有了答案,可是我回答他:“不知道。”

我这样回答,并不是有意要隐瞒什么,而是要解释起来 实在太复杂了。

我已经有了的答案是,这容器,可能是商船在航程之中捞起来的。由于商船上没有人可以打得开它,又不知道它是什么,也不肯放弃它,所以才将它锁在甲板上,等候处理。

我又想到的是,是不是当时捞起来的一共有两只呢?不然何以刘根生会有这样的奇遇,进入了那个容器之中,开始了他停顿的、间歇的生命?

一想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啊”地一声,张大了口,合不拢来。

事情本来一点头绪也没有,可是只发现了一点线索,就一环扣著一环,可以解开不少谜。我想到的是,作为小刀会的头目,刘根生是不是曾参加这次海上袭击运军火的洋商船的行动?

他极有可能参加了这次行动,更有可能就是在这次行动之中,得以进入那容器的。

毛斯他们自然不明白我何以忽然发出惊呼声。我在继续想,如果刘根生一出容器就到上海,为的就是要找寻这一段历史,我的发现,是不是对他有足够的诱惑力,引诱他出来见我呢?

毛斯连声在问:“卫先生,以你的经历来看,这是什么……容器?”

毛斯的问题,问得十分小心,我估计他已经从我的神态之中,知道了我多少对这东西有点认识,所以他问的时候,紧盯著我看。我仍然不打算在这个时候告诉他什么,因为事情十分复杂,而且说了,只怕他也不容易接受事实,所以我仍然道:“现在来猜测,并无意义,一定要把它捞起来再说。”

毛斯答应著,我又问:“你们曾潜进船舱去?有没有什么别的发现?”

毛斯摇头:“没有,最奇怪的就是这只大箱子。”

我又把全部照片再看了一遍,有不少,是在船舱中拍摄的,确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而这四艘沉船,对我来说,有特别的意义,是由于其中有三艘,曾属于小刀会所有之故。

毛斯显得十分心急,一个人有了发财的梦,总希望早一点实现,他问我:“你要准备多久?”

我想了一想,我刚才对他说的朋友,是指戈壁沙漠而言,他们擅于制造各种各样的古怪东西,又和世界第一流的各种制造厂有联络,我想通过他们,弄一艘性能良好的小型潜艇,不是难事,可是需要多久,我也说不上来。我的回答是:“尽快,我怎么和你联络?”

毛斯指著几上的电话:“十天之内,我会留在这里,然后,我又要工作。”

我问:“还是在老地方?”

毛斯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他还是十分小心,虽然我已知道了沉船的所在地点,但那只是大致的地方,精确的所在,仍然不知道,要找,自然还得费一番功夫,毛斯为了保护他自己的利益,不肯透露精确的所在,倒也无可厚非,我道:“十天之内,我相信一定可以出发了。”

毛斯的神情十分兴奋:“我早就说过了 找到了卫先生,比找到了个金矿更好。”

我忍不住说了他一句:“别希望太大,那容器之中,可能什么也没有。”

毛斯用力眨著眼,像是我的话,是最不可相信的谎言一样。我伸手在那叠相片上拍了一下,告辞离去。在回家途中,我真是兴奋莫名,在出发去看船长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奇遇!

一进门,我就大声叫白素,可是白素不在,我奔进书房,立时拿起了电话来,我不知道法国那时正是什么时间,可是沙漠的声音,听来有气无力,弄清楚了是我,才有了一点精神,而在两分钟之后,他的声音,听来简直龙精虎猛,因为我已把我的发现,告诉了他。我听到他在叫:“快起来!卫斯理发现了另外一只古怪容器!”

接著,我又听到了戈壁的声音 我不等他们多问,就提出了一个要求:“替我准备一艘性能良好的潜艇,我不想多惹麻烦,在海底把那容器拖到公海,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我听得戈壁沙漠低声商量了一阵于,戈壁就问我:“卫先生,你听说过`兄弟姐妹号'?”

我“啊”地一声。我自然听说过“兄弟姐妹号”,那是云氏兄弟以他们的精湛技术和工艺为基础,用庞大的工业机构作支持,制造出来的一艘奇船  堪称是世界第一奇船。

这艘长度只有三十分尺的奇船,从外形看来,并不十分突出,可是它性能之超卓,却是世界之最,它能在水上起飞,又能潜下三百公尺的深海,甚至可以在深海中直接起飞,破空直上九霄,有点类似神话中的产物。曾经是木兰花、穆秀珍姐妹和云氏兄弟最得意的交通工具!

我忙道:“我自然知道,如果可以借用它,那真就最好了。”

戈壁沙漠齐声道:“我想没问题  如果我们两个一起借用的话。”

我哈哈大笑了起来:“没有问题,买肉,总要搭些肉骨头的,你们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沙漠道:“一点进展也没有,闷得几乎自杀了,幸亏你的发现救了我们。我看,三天之内,我们可以来到,当然是连船一起来。”

我放下了电话,由于心中实在太高兴,所以虽然只是一个人,可是仍然连连搓手,大声说道“好极!好极!”

我又立刻打了电话给毛斯,告诉他最迟三天之后,我们就可以出发,毛斯听了之后,好像有点不相信 最后才道:“你真是神通广大!”

我呵呵笑著,很有点自鸣得意,“神通广大”这个形容词,放在我身上,谁曰不宜?

【第四章】

当天傍晚,白素回来,我和她一说,她也感到意外之极,详细问了我经过。我道;“可惜联络不到两位老人家,不然,倒可以邀他们一起去。”

白素听了之后,神情有点古怪,我一看,就知道她必然有话要说,所以就不出声,等她先说。

白素吸了一口气:“你走了之后不久,我就收到了一个电话,是一个带上海口音的中年人,他说,他才从上海回来,在上海,他遇到了一位白老先生,白老先生托他带来了一点东西,要转交给我,要我去拿。”

一听到有了白老大的消息,我更是兴奋:“带来的是什么东西?”

白素的神情更古怪,我知道事情一定有非常奇异之处所以急得连连挥手。白素却又笑了起来:“随你猜,你都猜不出来。”

我叹了一声:“你知道在这种情形下,我没法猜。”

白素作了一个示意我略等一等的手势,她走了出去,我连忙跟出去,看到她在门口的楼梯扶手上,取下了一只布包袱来。

那布包袱所用的布,竟然是久已未见的蓝印花布,那种蓝印花布,曾是中国农村中最普遍的花布。

我一把抢过那包袱来,那包袱十分轻,三下两下解了开来,里面的东西,连我看了,也不禁发呆。

包袱中的东西,一点也不古怪,只是我绝想不到,白老大特意托人自上海带来的,会是这些物事而已。确然,如白素所说,随便我怎么猜,也猜不出来的。

要我用简单的话来形容包袱中的东西,我还得想一想才说得出来。那是一些小孩子的衣服,或者正确一点说,是婴儿的襁褓  记述了那么多故事,写的字数以千万计,还是第一次用到这两个字。

这些婴儿的衣眼 包括了一件小小的上衣,一条开档裤(没有尿布),还有一块一面有绣花的布,这块布,是用来包婴儿用的,上海的婴儿,如果在冷天出生,就会用这种布包起来,手脚都被包得紧紧的,不能乱动,只有头露在外面。

这种包婴儿来的方法,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蜡烛包”  由于包好之后,是圆柱形的一截,看起来像是一段蜡烛之故。

除此之外,还有一只小鞋子,鞋头有黄色的老虎头装饰,那是“虎头鞋”,也是上海小孩子常穿的鞋子。

我眼定定地看了这些东西半晌,才问出了一句话来:“什么意思?”

白素笑了起来:“带东西的那位先生,说爸没说别的,只请他把东西带来,看来,爸是考验我们的智力来了,是不是?”。

我不禁苦笑:“不必考验,我认输了。这是一套婴儿的衣服,夹爽裹部分的白布已经发黄,历史悠久,可以放在民俗博物馆作展览,我实在无法在其中看出一些什么来。”

白素不是怎么敢表示不满,可是显然她也十分困扰,皱著眉,抖抖这件,又拍那件。我挥手道:“别伤脑筋了,见了他,他自然会说。”

白素也笑了起来:“人年纪愈大,愈是像小孩子,真古怪。”

我不是不想知道白老大弄了一套婴儿的衣眼来是什么意思、但实在无从设想起,又有什么办法?

白素隆而重之把包袱又包好,而那些衣服,年代确然相当久远,一条小开档裤,在摊开又折好的过程中,折痕处竟然碎裂了开来。

白素在当晚,忽然对我说:“你在三天之内,反正要去捞沉船上的那个容器,我想趁机到上海去。”

我立时盯著她:“你知道老爷子在什么地方?”

白素道:“并不确切,可是根据带东西来的那人的话,多少有点头绪。”

我皱起眉:“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要令你前去?”

白素叹了一声:“唯一的原因是,爸年纪已经那么大了,能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正在迅速减少,我很想尽量争取和他在一起的机会。”

白素说得十分认真,我听了之后,也觉得心情十分沉重,所以,只是用点头来表示同意,白素向我靠了一靠;“明天我就动身。”

白素说明天动身,可是到了晚上,事情就有了意外的发展,将近午夜时分,门铃响了之后不久,就是老蔡的欢呼声,和白老大“呵呵”的笑声。白素自书房中直扑了出去,行动不比良辰美景慢。

我也忙跟了出去,白老大精神奕奕,正大踏步走了进来,白素自楼梯扑下去,白老大向我挥手:“收到我叫人带来的东西没有?”

白老大问著,神情中大有挑战之意。

我立时道:“收到了,十分有趣 难道是老爷子婴儿时期的用品不成?”

在白老大问我之前,我连想也没有想到过这套婴儿衣服和白老大有关,这时他问,找答,纯粹是一时之间想到的,只是说来玩玩而已。

白老大听得我这样回答,却怔了一怔,才道:“当然不是我的,是哈山小把戏的用品。”

他这句话一出,我和白素都惊讶不已,白素忙道:“哈山先生呢?”

白老大道:“他留在上海,还在继续找!”

白素道:“找什么?”

白老大两道银白色的浓眉皱在一起,神情十分古怪。这一点,他们父女两人,颇有相似之处,一有疑难问题在心里,就会有那样的神情。

这时,我已下了楼,白老大作了一个手势,示意我坐下来,我先去斟了两杯酒,才和他面对面坐了下来,白素靠著他坐。

白老大喝了一口酒:“哈山和我差不多年纪,快九十岁了,他却像发疯一样,要找他的父母。”

我不禁叹了一声,真是怪事愈来愈多,乱七八糟,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白素比我镇定:“哈山先生是个孤儿?在孤儿院中长大的人,总是想知道自己的父母究竟是谁,哈山先生也不能例外,倒也是人之常情。”

白老大“哼”地一声:“人之常情?他早六十年怎么不去找?”

白素道:“你怎知他没有找过,或许没有结果呢?”

我忍不住提高了声音:“那套小孩子衣服是怎么一回事,怎么知道是哈山的?”

白老大挥了挥手:“说来话长,也十分凑巧,我们决定了不招摇,只当是普通人,到上海去,两个糟老头子,自然不会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