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乡人家-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哑忙道:“我没事。我们进去吧。”

    她不想耽搁正事,且事情已经过了,再害怕就娇气了。

    方初心想也好,进铺子和严未央说说话,把刚才的事混过去,她就不想了,不然心头一直害怕,反而不妙。

    于是大家陪着清哑进了伊人坊。

    方初留下张恒等人守在那,才过街对面去查看。

    他见了那乔装的工头,肯定道:“这是卫昭的人。”

    他对这人有点印象,不过那时他只是卫昭身边普通随从,眼下看来,居然是高手,看样子还是心腹。

    沈寒冰便惋惜道:“早知如此,我下手轻些就好了。”

    方初不答,朝街道两头张望,寻找蛛丝马迹。因发现一辆马车停在街角,忙带人过去查看。

    等到近前,发现马车内空空的。

    旁边有街坊道,先前看见那工头赶着车来的,把车停在这,他就往伊人坊去了。谁知竟是坏人,专来害织女的。

    方初便命人将车赶到伊人坊门前。

    这时,县衙的捕头带着衙役们来了,询问事情经过,查验死尸,询问街坊邻居等等,忙个不停。

    差头儿赔笑着请沈寒冰去县衙录案情。

    沈寒冰板脸道:“回头我自会去!”

    那差头儿就不敢说话了——

    这尊爷凶神恶煞一般,眼前这死尸都被他砸成一摊烂泥了,恐怕骨头都砸碎了,实在令人害怕的很,他哪敢和他用强!

    这铺子叫集香茶楼,门口砸死了人,掌柜的也没敢吭声。

    一来他精明的很,深知伊人坊开在对面,只会带动他家的生意;二来他知道这些人都有来头的,他惹不起。

    方初回来,令修葺伊人坊的工匠们带衙门捕头去到他们工头住处查找线索,他才和沈寒冰进伊人坊来看清哑。

    严未央正安慰清哑:“瞧你那身手,挺利索的嘛。要是你拿出和谢吟月打架的拼劲,没准你就把那工头打趴下了。”

    清哑微笑起来,觉得心里好多了。

    巧儿又道:“姑姑你别怕,等我学了本事,帮你打。”

    小女娃越发觉得,学好武功迫在眉睫。

    沈怀谨感激地拉着清哑,悄悄摩挲她手安慰她。

    虽然那工头不是冲她去的,但郭姑姑在紧要关头先护着她,这令她非常感动,觉得郭姑姑真是善良又有担当。

    正说着,方初二人就进来了,一齐看向清哑。

    方初关切地问:“可好些了?”

    清哑忙站起来,道:“没事了。”

    一面悄悄深吸一口气,尽力像平常一样。

    沈寒冰则问:“你那时用的什么功夫?”

    清哑略一愣,脱口道:“侧手翻。”

    沈寒冰念了一遍:“侧手翻?什么武功?”

    清哑道:“这不是武功。是练习……跳舞的。”

    锻炼身体灵活和柔韧性的。

    众人一齐都笑起来。

    ********

    稍后还有加更,等不及的先睡,明早起来看也是一样的!晚安(*^__^*)(未完待续。)

第584章 请赐(五更求月票)

    清哑向沈寒冰道谢。

    沈寒冰挥手道:“跟沈三哥客气什么!”

    说笑一阵,大家便陪着严未央和清哑查看铺子规划布置。

    方初走在清哑旁边,轻声又问:“好了吗?”

    他还记得她当时发抖的样子。

    清哑也轻声道:“好了。”

    他便安心了,陪着她四处看,不时问些问题,引她和严未央回答、解说,使她渐渐把心思集中到眼前来,忘记刚才的惊吓。

    霞照的伊人坊与府城的伊人坊一样格局。

    两人看后,指了几处地方吩咐改动。

    这是因为方向和光线不同,所以要改。

    管事都记了下来,保证说三天后一定能开张。

    清哑等人这才离去。

    方初原定是要带清哑在外面吃的,如今也不敢在外吃了,和沈寒秋一起送她回家,然后再去衙门问案情,并帮助追查。

    回到家的清哑被保护起来,进出都有许多人跟着。

    她见细腰俏脸冷如霜,安慰道:“这不是你的错。不是有句话叫‘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吗,谁能一刻不松懈呢。”

    细腰仍然不能释然。

    一次失职就罢了,又来一次,她真气死了!

    傍晚的时候,方初来了。

    他告诉郭守业和清哑等人:找到了那个工头,他被塞了嘴绑在家里。根据他提供的线索,官府对城里再一次彻查。找到另外两个卫昭的随从,不过没等审问就自尽了。虽然没能抓住卫昭,好歹削减了他的力量。他身边应该没什么得用的人了。

    郭守业虽然放心了,仍然气得大骂不止。

    方初带了许多小玩意来给清哑,其中有清园送来的精致竹丝画镶嵌的各种式样的扇子,可以扇风,也可以挂在墙上当点缀。

    清哑都摆在桌上,爱不释手地挑捡。

    方初柔声问:“喜欢吗?”

    清哑道:“当然喜欢!”

    巧儿也道:“很喜欢!”

    一面也跟着翻捡、挑选。

    忽想起什么,对方初道:“沈三叔也送了我们许多檀香扇。很香的!”

    清哑补充道:“是从海外带进来的。”

    方初脸一板。命令道:“你就用我这个!”

    清哑一怔,抬眼打量他,小心求证:“你在吃醋?”

    方初忙否认:“没有。难道你不该用我帮你做的?这可是我特地叫他们设计。然后挑选了一套总计十二类,做了出来给你。”

    清哑忙道:“我用,我用。”

    一面对他微笑,满眼了然。

    方初脸有些发热。咳嗽一声。

    清哑被袭事后。大街小巷迅速传遍:沈三少爷当街杀人,郭织女武功高强,两人联手,把歹徒打得死无全尸!

    这次传言才热了两天,就被另一股热潮压下去了。

    七月六日,有些实力强的世家七月五日晚便得了京城消息:郭织女借助高巡抚之手,上呈一份手书给皇帝,除了献上毛巾纺织技术外。还自请朝廷为她赐造“贞节牌坊”,以表彰她刚烈清白!

    她在书中写道:

    女子名节大如天。丧失名节者不能苟活。

    但死有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分,若是被人掳劫,不问皂白便自尽,于家于国无益,徒令“亲者痛仇者快”,这死便“轻于鸿毛”;而民女不畏恶势力,在险恶情势下与歹人周旋,正是将死看得“重于泰山”,不肯轻易放弃生命。最终民女保全了清白之身。归来后织出毛巾,上报效了国家,下造福了百姓,又不使亲人白发人送黑发人,集大义、孝心和刚烈于一身,可谓三全其美,是真正的贞洁烈女!

    然自民女归来,传言纷纷指民女失去名节,实为不公!

    因此,民女愿被验明正身,恳请朝廷赐造贞节牌坊!

    这要求引起朝堂上下一片哗然,百官和士林均皆争论不休。

    若是其他女子哪怕是皇亲贵族提出这要求,也只有被嘲笑讥讽的份,被叱为异想天开,但眼下提出这要求的是郭织女。

    郭织女乃是民间奇女子:她因公开织布机等技术,造福百姓被皇上钦赐“织女”称号,并赐造功德牌坊;她曾被诬陷杀人,后却一举翻身洗刷了冤屈;她曾被指称为妖孽附体,引无数人为她奔走营救;她被掳劫失踪数天,人人皆以为她失了名节。

    她却平安归来,先奉献毛巾纺织技术,宣告“从此郭家无秘密”,再上书求赐“贞节牌坊”。并非携功请赏,不过请朝廷为她证明清白而已。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无法不重视此事,又为此事委决不下。

    因为在大靖,贞洁牌坊只会赐给两类女子:

    一类是烈女烈妇,通常是死人,是殉夫或为守贞抗拒而死。

    另一类是节妇,是活人,既为夫守节二十五年以上的寡妇。

    郭织女尚未成亲,肯定不能算节妇,只能算烈女。

    贞洁牌坊赐给活的烈女,尚无这个先例。

    烈女牌坊就有赐给活人的,比如东汉的赵娥,但那不是表彰贞洁,乃是表彰她替父报仇的节义行为。

    皇帝头疼了!

    学究们沸腾了!

    方家,方瀚海“啪”一拍桌子站起来,激动道:“好,好!没想到她能想到这一招!真不愧是御封的织女!”

    他匆匆赶去母亲那,将此事告诉她。

    方老太太瞬间失神,沉吟好一会才道:“没这个先例,只怕……”

    因问儿子:“难得她肯如此用心。这确是一招妙棋。你看,朝廷能答应她吗?”

    方瀚海肯定道:“朝廷定会答应!”

    又解释道:“她也不是自不量力的。其一,她义正言辞,有理有据;其二,她数次向朝廷奉献纺织技术,还承诺‘郭家从此无秘密’有功于国家和百姓;其三,她确实刚烈不屈,保全了清白之身;其四,她有个好师傅;其五,我等便使尽浑身解数,也要让这牌坊赐下来!”

    方老太太目光一凝,郑重道:“既这样,那你尽快去安排。”

    方瀚海应道:“是。”

    于是匆匆去了。

    他走后,方老太太往后一歪,靠在榻上。

    “我输了。”她叹道。

    ********

    明早更新会延迟,望谅解!求正版订阅、推荐票和月票!(未完待续。)

第585章 接纳

    “老太太赢了!恭喜老太太!”蒋妈妈笑眯眯道。

    “说的也是。”方老太太略一沉吟,也意味深长地笑了。

    “郭姑娘能想到这个,可见对大少爷是用心的。”蒋妈妈道。

    “那孩子确用心,不枉一初为了她吃了许多苦头。”方老太太想起清哑和自己打赌、和林亦明争吵的事,满意地点头。

    “现只等朝廷赐造牌坊下来,方家就能迎大奶奶过门了。”蒋妈妈凑趣道,想逗引老太太高兴。

    方老太太淡漠地笑着,没有接话。

    她暗想:“还用等朝廷旨意!那丫头都做到这一步了,我方家若还不做决断,还坐等朝廷旨意下来,就真成了欺世盗名之辈了。与那些沽名钓誉的伪君子有何两样?此次,不论朝廷是否赐造牌坊给丫头,方家都要三媒六聘、大张旗鼓地迎她过门,以明心志。也正好趁机看清楚:与我方家相交的,哪些是真君子,哪些是沽名钓誉之辈。这一次,就算他因此退亲,臭的也是他们!”

    想罢,坐起身吩咐道:“你即刻去安排:明日七月初七,伊人坊开张,白天想必那丫头不得空;请她晚上过来,就说我专为她办七夕会。把亲朋故交的女儿们都请来,为她助兴。”

    蒋妈妈虽惊异,还是立即道:“是。”

    当下,急忙唤了两个得力大丫鬟去安排张罗。

    等到外面,正碰见林姑妈和林亦真过来瞧老太太。

    林姑妈小时也在蒋妈妈手下带大的。自有一番情义。

    林姑妈笑问:“蒋妈妈这是去哪?”

    蒋妈妈心下一转,忙笑道:“姑太太来了。这不是老太太刚吩咐,说明日七月初七。老太太要为郭织女办乞巧会。我这里赶着去告诉太太,好给亲朋至交的女儿们下帖子、安排宴席酒果。”

    林姑妈听了一惊,笑问:“母亲怎么这好的兴致?”

    目光却流露疑惑,似询问蒋妈妈缘故。

    林亦真也诧异,觉得事情蹊跷。

    蒋妈妈道:“是二老爷刚来说:郭织女已向朝廷请赐贞节牌坊。”

    林姑妈失声道:“贞洁牌坊?这不可能!”

    蒋妈妈道:“这我老婆子就不清楚了。”

    说完歉意地对她母女笑了笑,告退了。

    她只能说这么多,也算尽一份心意。她是知道林姑妈心思的。若这边事情定了。那边林姑妈还蒙在鼓里,还做不可能打算,未免不妥。透个口风。让林姑妈有个心理准备,老太太未必就怪她多嘴。

    林姑妈惊疑不定地和林亦真对视一眼。

    林亦真垂眸道:“娘,我想起来:妹妹约我去看纹表妹呢。”

    林姑妈道:“那你快去吧。”

    林亦真便转身走了。

    林姑妈自进屋去,绕过屏风。便听见里面说笑。

    她笑问:“母亲这样高兴?”

    方老太太忙招手道:“正有件好事要对你说。”

    林姑妈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了。

    两丫鬟一个忙倒了茶来,然后和另一个微不可查地瞅了一眼,说:“老太太,我们回去做针线了。”

    方老太太挥手道:“去吧。”

    两丫鬟便退下了。

    方老太太看着女儿道:“郭织女向朝廷请赐了贞洁牌坊。”

    林姑妈道:“刚听蒋妈妈说了。母亲,这能成吗?”

    方老太太道:“成不成的,方家都要接纳她。”

    林姑妈便沉默了。

    她不是没有见识的妇人,正因为她有见识有才智,方家才让她嫁给了林姑爷。林姑爷坐到如今知府位置。她功不可没。所以,方老太太一说。她便明白了。

    方老太太叹道:“这件事,谁也没想到。那孩子确实用心良苦!亦真……另觅人家吧。好在此事尚未说开,只有我和你哥哥嫂子知道。”

    林姑妈想起那日醉酒醉话,不禁红了脸。

    郭清哑对这事可是门儿清楚,亦真可丢脸了!

    她艰难问道:“就没有转圜了吗?”

    方老太太摇头道:“你糊涂!这事已经闹上朝廷,天下尽知,怎么转圜?再说,之前不答应,是不得已;如今再不答应,可不要毁了一初终身!他又怎会甘心娶亦真?强要他娶就是害了亦真。”

    林姑妈便不说话了。

    沈家,沈亿三也得了消息。

    他二话不说,命沈寒冰:“快叫人告诉你大哥,让他安排人推动此事。他做这个拿手,还是让他安排妥当些。”

    沈寒冰忙去传信。

    谢家,谢吟月听了这消息,如雷轰电掣。

    这事对郭清哑来说,办成了她便能被方氏一族认可,被风光迎娶,她不仅不会给方氏一族丢脸,反而会给方家带来荣耀;对于她谢吟月来说,却不仅仅是嫉妒眼红,而是灭顶之灾。

    韩希夷会痛悔万分,韩太太也会羞愧万分。

    原先,他们也后悔和谢家定亲,但心底总有一个念头支撑:郭清哑确实失了名节,韩家确有苦衷和无奈,这事他们没错。

    现在,郭清哑用这种方式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韩家有眼无珠。

    她谢吟月的存在将时时提醒韩家人这一点。

    韩太太羞愧之余,会将她看成眼中钉肉中刺。

    韩希夷痛悔之余,会时常想起若不是她算计,他一定能和郭清哑有情人终成眷属,他将一辈子都惦记郭清哑!

    简而言之,谢吟月没了未来。

    她呆呆地想:“她怎么能想到这主意?”

    这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勇气。

    任何女子在遭遇这样的劫难后,在被世俗如此诟病后,都只有躲藏逃避的份,谁还能有勇气亲自上书朝廷求赐贞洁牌坊?

    头一次,她失了信心,怀疑自己真不如郭清哑。

    她惶惑了,匆匆去找谢明理。

    “父亲,要阻止她!一定要阻止她!”她含泪道。

    “放心,我不会袖手旁观的。她想要给自己竖牌坊,那也要看世俗容不容!这样都能立牌坊,那些守寡几十年的女子怎么办?那些以死明志的女子怎么办?”谢明理一面安慰女儿,一面分析给她听。

    “可是,她确实全身而退,还对朝廷有奉献。”谢吟月道。

    “哼,真相有用吗?”谢明理冷笑,“你且莫慌,这事利用得好,不但她不得牌坊,还会比原先名声更臭。这可是她自找的!”

    那些老学究和满口义理道德的君子们,最杀人不见血!

    谢吟月茫然:她还有机会翻身吗?

    ********

    抱歉,更晚了!本文架空,延续丑菊的大背景,历史从唐代以后拐弯进入大靖。如果是明清那个对女子残酷变态的时代,这贞洁牌坊的情节我绝不会用!(未完待续。)

第586章 丰碑

    韩家,韩希夷听见这消息,怔怔坐了好久。

    忽然,他对空中惨笑道:“父亲,你心心念念担忧的名节问题,她解决了。她给夫家带去的,不是耻辱,而是荣耀!”跟着,又痛苦地低头自语:“是儿子自己不够坚决,不怪父亲!”

    她竟然要为了方初竖起一座贞节牌坊!

    他心中锐痛,痛悔万分。

    痛得受不住,他踉跄起身,去书架上翻找。

    找了许多典籍和史书,一齐堆在书桌上。

    然后,他便埋首书堆中。

    翻阅查找摘录了半天,他写了一篇文章。

    韩希夷的名声一半在商,另一半在士林。

    他的诗文很受一些文人欣赏,所以才交结了夏流星、蔡铭、高大少爷等许多读书人和官宦子弟。

    他写这篇文章,是为清哑助威的。

    他在文中列举: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本朝永平年间,玄武将军张灵儿女扮男装,隐藏军营四五载,和其兄长玄武王立下赫赫战功;本朝英武年间,玄武将军被特许以女子之身位列朝堂、参政议政。两代帝王均推崇女子自强自尊自立,可见名节在里不在表,只重虚名者乃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郭织女的经历与她们有异曲同工之妙。

    ……

    写罢,又仔细修改润色,务必不使人抓住把柄和漏洞。

    然后,他将这文叫韩嶂派人送去青山书院。

    一切安排妥。他才颓然松弛,倒在椅内。

    暮色降临的时候,他命人送酒菜进书房。

    然后。他便自斟自饮,喝得酩酊大醉!

    静女和陶女走进来收拾。

    陶女大惊道:“大少爷怎这样滥饮?这最伤身了!”

    静女看着憔悴的韩希夷,红了眼睛,低声喝道:“别啰嗦!”

    一面扶起韩希夷,和陶女合力将他挪到里间床上。

    郭家在京城的势力弱,所以知道消息最晚。

    下午,清哑正和盼弟等人检查明日开张准备物事。小丫头来报,方少爷来了。

    清哑忙吩咐一番,迎了出去。

    方初见了她。也不说话,双目炯炯地看着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