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乡人家-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吟月高声道:“四太爷问得好!”

    她环视堂上族亲,满目悲伤。

    她忍住泪,道:“当初你们不支持天护建议,我便想到有今天。我帮助天护创建这两处作坊,并和他签了合作协议,也是以防万一。若你们规规矩矩,这作坊就是谢家的,且永远是谢家的。

    “可惜你们太叫我失望了!

    “舍车保帅,哪怕保的是天护,我也不会将这份合作契书公布,不会来这一出釜底抽薪。

    “可你们居然要将大房一网打尽!

    “那好呀,咱们就来个鱼死网破!

    “我倒要看看,谁笑到最后!”

    事实上,当初她不愿嫁给韩希夷,想留在谢家终老,一心扶持谢家,却被长辈们不容,她便知道族人不可靠。

    她命谢天护提议在渝州和临湖州建立两个作坊。

    谢氏族人不支持,正中她下怀,她暗中援助弟弟。

    她和谢天护签了合作契书,防的就是有朝一日有个退路,那时将契书拿出来,就能来个釜底抽薪。

    四太爷老泪纵横,道:“月儿,这事我们做的不对,你给族人留条活路吧。不然,谢氏就真的败了!”

    谢吟月坚定道:“不必!这样的家族,今日保全,他日也迟早要败。不如今日就散了。不破不立。当年我就因为维护谢吟风,才会走到如此地步。同样的错,我不会再犯第二次!

    “今日,我要亲手毁掉这个家族!”

    只有毁掉了,才能重头再来!

    她好像在做一件崇高的事,义无反顾。

    她在牢中时,听韩希夷说了方初的奉州赈灾计划,便决意要谢天护将家产捐出去,让族人们自食恶果。

    横竖都要捐,这么大一份家业,她可不想白捐了。

    所以,她便请求觐见,试探皇帝。

    今日,她若请到牌坊,谢天护一样会另立门户,将这牌坊归在他的门下,可惜皇上精明的很,不肯用谢氏的银子成全谢天护。

    三老太爷两眼一翻,身子软软地向后仰倒。

    没人发现他异样,都被谢吟月给震住了。

    众人再无法矜持,纷纷哭求谢吟月饶恕。

    谢吟月站在堂中央,蛾眉倒竖,厉声喝道:“住口!”

    堂上一静,三老太爷也被她喝醒了,正听到她一番话。

    谢吟月轻蔑地看着众人,道:“这就受不住了?谢家再衰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古董首饰总还有几件,田地还有不少呢,还能比郭家当初穷了?郭家都能崛起,你们为什么不能?”

    一族叔道:“月儿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过惯了豪门的生活,怎么去过苦日子?

    谢吟月道:“天护还净身出户呢。”

    四老太爷道:“你夺了那两家作坊,不是给天护?”

    谢吟月道:“那合作契书见不得光;一旦见光,这产业便是我的嫁妆,只能由我的儿女继承,怎能随意赠送娘家兄弟?你当韩家无人吗?天护也一无所有了,也要从头再创业。”

    四老太爷颤声道:“你……你太狠毒了!”

    谢天护道:“大姐再狠也比不过你们。你们不必惺惺作态,我不在乎!我宁愿靠自己的能力自创家业,而不是依靠祖宗余荫。”

    说完对谢吟月道:“大姐,我们走!”

    他是一刻也不想在这待了。

    谢吟月点头,对众人道:“各位好自为之。晚辈告辞!”

    从容和谢天护并肩而出,头也不回地去了。

    外面,谢吟诗闪身躲在廊柱后,捂着嘴,眼含热泪看着谢吟月姐弟二人出了院门,喃喃道:“她真毁了谢氏!”

    谢氏少了大房一支,又没了祖业,名存实亡。

    正在这时,忽听里面传来惊叫声“三太爷!”

    谢吟诗顾不得躲藏,忙跑进去。

    三老太爷一口气没上来,当场去了。

    四老太爷拉着谢吟诗的手,老眼中流下浑浊的泪,道:“太爷爷不该不听你的。太爷爷是谢家罪人……”

    谢吟诗泣不成声,“太爷爷!”

    去韩家的途中,谢吟月叫谢天护上车。

    她道:“明日起,你便协助官府清理接收谢家各地产业。完事后就去奉州,买房置地,将来就在奉州扎根。”

    谢天护疑惑地问:“为何要在奉州扎根?”

    谢吟月便慢慢解释给他听。

    她敏锐地从方初的赈灾计划中看到巨大商机,所以让谢天护选择奉州作为新的起点。这有两点便利:

    其一,奉州远离湖州景泰府,可使人淡忘谢家往事。

    其二,谢氏捐献了巨额家产,受益的可是奉州人,谢天护过往又无劣迹,很容易被奉州百姓颂扬,从而慢慢兴起。

    没能请到牌坊,她一样可以利用民心。

    谢天护沉默,接受了大姐的建议。

    他,也想换个环境。

    在湖州,谢家的过往如跗骨之蛆,紧紧追随着他;若去到奉州,新的地方,新的环境,他会自在很多。

    静了会,他又问:“大姐什么时候回去?”

    谢吟月坚定道:“不回去!”

    谢天护诧异道:“不回去?”

    谢吟月点头道:“是,我要和你姐夫留下来赈灾。”

    谢天护迟疑道:“姐夫能答应吗?”

    谢吟月目光变得悠长,道:“他会答应的。”

    她留下来参加赈灾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不放心韩希夷,有她在,他便不能全身心地关注郭清哑了。

    皇城南门,谢吟月刚走,清哑就来了。

    慈宁宫的太监来传太后懿旨,招郭织女进宫。

    那时,方初刚好从秘密渠道得知三司会审的结果,镇南侯府和永安伯府都已获罪,镇南侯父子被押解进京审问。还有一条消息:石玉坤招供了林姑父的证词,和谢吟风嚷出来的一样。

    方初见慈宁宫来传清哑进宫,忽然很不安。

    ********

    早上好,感谢所有订阅打赏和投票的朋友们!(未完待续。)

第964章 下药

    他命人都出去,抓住清哑双肩郑重叮嘱:“清哑,不管太皇太后问你什么,你只管……实话实说。你一向事无不可对人言,不必遮遮掩掩。记住了吗?”

    清哑点头道:“记住了。你别担心。”

    她觉得,太皇太后应该是问她服装展的事。

    方初微笑道:“我没担心。就是嘱咐你一句。”

    可是清哑分明感觉他很担心,他眼中的忧虑骗不了她。

    他亲自送她到皇城南门外。

    清哑下了马车,方初道:“我就在这等你。”

    清哑想说不用,可是见他的目光像粘在她身上,又把话咽了回去,便道:“你去如意楼等。晚上我们在如意楼吃饭。”

    这是安慰他,她很快就会回来。

    方初心一暖,笑道:“好。”

    他看着她走进皇城,才敛去笑容。

    慈宁宫,顺昌帝正和太皇太后坐在寝宫外间大炕上说话。

    一宫女来回,郭织女到了。

    顺昌帝道:“有劳皇祖母。若是……先别发落,等朕来处置。”

    太皇太后点头,道:“哀家明白。不管怎么说,郭织女肯定是无辜的。哀家怎么也不会迁怒她。”

    顺昌帝轻轻松了口气。

    他也是这样想的,若真有万一,他一定会护住她。

    他便起身避到寝宫里间去了。

    清哑进来,恭恭敬敬地给太皇太后磕头。

    太皇太后忙叫起,命她过来,在炕下椅子上坐了,亲切道:“哀家才听说,为了革新的事闹出了大案子,你还受了委屈,正好哀家要叫你来问那画展和服装展的事,就命人传你了。”

    清哑谢座,道:“皇上圣明,已经查清了。”

    太皇太后颔首道:“好在查清了。”

    这时,杨嬷嬷用个托盘端了两盏茶来,一盏放在太皇太后身边炕几上,一盏送到清哑面前,清哑急忙站起身,双手接了,道:“谢嬷嬷。”

    太皇太后道:“这是靖安敬献给哀家的极品凤尾茶。你尝尝。”

    杨嬷嬷对清哑道:“靖安大长公主的封地回雁谷,谷里气候与山外不同,一年四季都温暖如春。周围山上气温却四季分明。这极品凤尾茶是长在山顶的,头道茶比山外要晚大半个月呢。还有这水,也不是山外的,取的回雁谷山上泉水,味道极为独特。若用山外的泉水,泡出来的茶味就要失真了,哪怕用枫林镇的泉水——枫林镇郭织女知道吧?也比不上这个口味,没有那股子竹叶清香。”

    清哑忙点头,枫林镇平安客栈的泉水她吃过。

    那可是一般水比不了的,清园的水也没有那个味道好。

    眼下这茶这水都是从回雁谷运来的,珍贵更不用说了。

    她掀开茶盏盖,先吸了一口香气,茶香沁入心脾,然后又啜了一小口,咽下,再回味,果然茶香中夹着一股嫩竹的清香,甘爽清甜。

    以方家的富贵,凤尾茶每年都会买,她也喝过。

    不过,那个味道就比不上这个味道了。

    她便又趁热喝了一口,仔细品味。

    见她连喝了几口,太皇太后和杨嬷嬷交换了个眼色,杨嬷嬷便无声退出,留下清哑陪太皇太后闲话。

    太皇太后便问清哑服装展和画展的情况。

    清哑逐一回答。

    太皇太后点头赞赏,目光在她脸上流连打量。

    清哑说这都是方初帮她安排的,她不善于安排人事。

    太皇太后道:“哀家也听说了,你夫君为奉州赈灾很费了一番心思,皇上赞他是布衣尚书呢,可惜没在朝做官。”

    清哑听了这话自然喜悦。

    太皇太后话锋一转,问起方家和玄武王府勾结的案子。

    她问:“那个崔夫人,真的头发全白了?”

    清哑点头道:“全白了。”

    太皇太后叹道:“怎会如此严重呢?”

    说完,紧紧盯着清哑。

    清哑不语,她也想不通呢。

    太皇太后见她怔怔的不出声,试探着问道:“织女以为,她为什么会一夜白头?难道有什么事令她不堪承受?”

    清哑抬眼,见老太后神色好奇,目光却隐隐有些锐利,心中一惊,便想起方初的话“不管太皇太后问什么,你都实话实说”。

    她不由忖度:“当年林姑妈的事闹得有些大,凭皇家的手段,想要查清楚不难。方初叫我实话实说,我便说,反正我们没有做亏心事,方家处置也算公道。要是不说,还以为心虚呢。”

    她便道:“林表妹恐怕知道她母亲死的真相了。”

    太皇太后手一紧,忙问:“她母亲怎么死的?”

    这事有些复杂,清哑一时间不知从哪说起。

    她轻叹了口气,陷入回忆,目光有些迷茫。

    太皇太后轻声催道:“郭织女,她母亲怎么死的?”

    清哑慢慢道:“民妇生适哥儿时,方初出门了……”

    她努力回想,边想边说,声音极安静。

    寝宫内静悄悄的,这轻声仿佛呓语,却听得清晰。

    说是实话实说,她还是本能隐去了一些事。

    比如方瀚海用迷药诱使林姑妈说出罪行,清哑只用“查清了”三个字一带而过。再有郭勤通过方利给林姑妈下迷药,让她当众承认自己的罪行,清哑也没说,只说是巧儿听见方瀚海审问林姑妈,然后郭勤当众揭发出来。

    其一,清哑根本不知道方瀚海用药诱使林姑妈招供,当时事情闹大了,方老太太和林姑妈都去了,她哪有心思问这个。

    其二,清哑不说郭勤用了迷药,是不想牵扯出明阳子。

    这一来,方家和郭家有迷药的事就被隐藏了下来。

    太皇太后也没怀疑,像方瀚海这样的家主,真要下决心查一件内宅**,自然能查清,所以她没有细追问。

    听完整件事,她惊怒林姑妈的无情和歹毒,又想:林姑妈做出这等事,又被亲娘亲兄长处置,林景逸遮掩还来不及,怎会报复方家?他就不怕方家公开此事,他两个女儿受连累?看来他确实是被镇南侯府要挟,证词也应该是假的。

    她叹道:“方老太太治家还算严谨。只是这……唉,一边是孙子孙媳,一边是女儿,又事关方家声誉……”

    清哑黯然不语。

    停了会,太皇太后又问:“崔夫人就是因为这个白头的吗?会不会是林景逸要报复方家,她拦阻不住,所以杀了父亲……”

    清哑道:“不可能!”

    太皇太后问:“怎么不可能?”

    清哑道:“方家并没有和玄武王府勾结,林姑父要怎么报复?没有证据,光说有什么用。”

    寝宫里外忽然静止,听不到一丝声音。(未完待续。)

第965章 奇怪反应

    良久,太皇太后道:“你说的也有理。可是一夜白头,是不是太过了些?就算悲伤,也不至于如此。”

    清哑道:“她应该是自责,觉得是她连累了父母。”

    她忽然体会到林亦真的心情:林亦真知道真相后,一定痛悔自责,想着要不是自己暗恋表哥,母亲也不会动邪念毒害表嫂,也就不会被方老太太赐鹤顶红,方老太太也不会在大寿这天气死。

    这种心思又不能向外人说,都郁结在心里。

    这次又牵连方氏一族被诬陷,她当然又惊又惧。

    清哑拜了明阳子为师,虽没学医术,基本医理还知道一些。

    七情太过则伤身,其中:恐则气下,伤肾而肾气不固;惊则气乱,伤肾而志不能藏,气血运行失常,而神无所依;思则气结,伤脾,使得脾胃升降之机失常,气机郁结不行。

    惊恐忧思的折磨和煎熬,足以让一个人白头。

    清哑理顺后,也这么解释了。

    太皇太后看着清哑的眼睛,有些疑惑:清哑被她说的林亦真弑父这话给惊到了,褪去了迷茫,此刻眼神清明、澄澈。

    太皇太后忍不住问:“你一点都不怀疑崔夫人?”

    清哑摇头道:“我后来才知道,林表妹并不知道林姑妈做的事。姑妈逼我答应让她给方初做二房,她也不知情。”

    太皇太后道:“可人都说她做了大逆不道的事。”

    清哑道:“那是他们小人之心。”

    太皇太后一滞,因为她和皇上就是小人之一。

    她还不能责怪清哑,清哑可不是说她。

    正郁闷时,就听清哑又道:“那天皇上赐谢吟风剐刑后,她大骂我,说做鬼也不饶我。”

    太皇太后有些懵,不知她为何忽然提起谢吟风。

    清哑低头喝了一口茶,轻声道:“太皇太后总说民妇单纯,谢吟风不这么想,她觉得我阴险狡诈。”

    太皇太后这才明白,她是说谢吟风小人之心。

    一时间,倒不知如何接话茬了。

    清哑又道:“谢吟月也这么想,觉得是我抢了方初。”

    太皇太后更不知说什么了。

    清哑又喝了一口茶,道:“江大娘也觉得我不是好人。”

    喝完低头看看茶杯,已经喝干了。

    她便将目光投向月洞门外,怎么杨嬷嬷不来添水呢?

    太皇太后看出她心思,心想:这还喝出味儿来了?

    可是,不能再为她添了。

    清哑放下茶盏,深深叹了口气,落寞道:“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我帮江家那么多,江大娘却不喜欢我。退亲前怪我,退亲后怪我;是谢吟风杀了她儿子,她也怪我。她不是坏人,对大儿媳和二儿媳就很好。她就是讨厌我,特别讨厌我。”

    太皇太后什么人没见过?立即明白了关窍。

    她一针见血指出:“因为你太能干了。那两个儿媳没能耐,她能掌控;可她掌控不了你。她要你向她低头,偏偏你品性高洁,不会逢迎她,她就看不惯你了。她身为婆婆,权威不容侵犯挑衅。你做的越多,她越要压制你,绝不愿承认江家是靠了你……”

    说到这,她忽然停住,心一动。

    寝宫里间,顺昌帝也若有所悟。

    静了会,太皇太后又问:“这么说,方家确实被冤枉的。”

    那口气,似肯定,又似询问,还带点疑惑。

    清哑道:“是冤枉的。方家怎么会做大逆不道的事呢。”

    说完,见太皇太后看着自己,眼神很深邃,仿佛在探究她说的真假,她忍不住问:“太皇太后也怀疑方家吗?”

    她又不傻,刚才太皇太后问那么明显。

    太皇太后肃然道:“不是怀疑。朝中既然有人指控方家和玄武王府,皇上就要查清楚。这同方家一样,你向你公公指控林姑妈,方瀚海就要查清楚。他要是不查,怎么能随便处置林姑妈呢?”

    清哑认同地点头,道:“说的是。”

    又道:“可这是诬陷。别说老太太和公公不许,我也不许。我现在有权利监管方家。老太太临终时遗言交代:方氏族中若有奸邪作乱者,方初和郭织女皆有权惩治,形同家主。”

    太皇太后急忙问:“果真如此?!”

    清哑道:“是真的。当着众族人说的。”

    太皇太后颔首道:“老人家很信任你。”

    清哑道:“是。民妇答应了祖母,就会监督方家。要是方家有人乱来,民妇一定不许!”

    太皇太后道:“这个哀家相信。郭织女有大仁之心!”

    这消息让她很喜悦,飞快朝里间扫了一眼。

    里间,顺昌帝也面露微笑,莫名心安。

    清哑道:“我们老太太也很有见识和魄力,也不会允许家族做这种事的。公公也有远见,一点不糊涂。原来我还生他气,后来才知道错怪了他。方初最正直,又重情义。我们昨天商议赈灾,他对兄弟说:一个有能力的商人,不但自己会赚钱,还要让对方赚钱,还要让当地百姓富足。”

    她夸了太婆婆,又夸公婆,再夸夫君。

    太皇太后失笑道:“看来,你对夫家公婆很满意。”

    这句话,仿佛打破了坚冰,静穆的气氛忽然就变轻松了。

    杨嬷嬷也走了进来,目光落在清哑面前茶盏上。

    清哑主动赞道:“这个茶真好喝。”

    太皇太后忙道:“再帮织女泡一杯。”

    清哑道:“这才泡了一次呢。还能冲一次。”

    太皇太后道:“隔久了,泡不出味了。”

    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