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要睿明郡王正正经经地经营混纺布,非亏死他!
睿明郡王被顺昌帝打击得羞愧无言,怏怏告退。
出了皇宫,他也无心回家,便往曹静宜住处去了。
路上,他吩咐随从道:“留心打探幽篁馆那边动静。”
他一直有派人关注方家,此时更加迫不及待想知道方初的动向,尤其是关于奉州方面的。方初后来选了河东县,会如何经营呢?
随从应声答应,急忙去了。
曹静宜不日就要嫁入郡王府,郡王这时去看她不符合礼法,然他此时一肚子火,急需佳人抚慰,也就顾不得了。
曹静宜十分温柔,见睿明郡王心情不好,也不问缘故,只弹琴给他听,一面吟唱,吟的是《鹊桥仙》。不知为什么,最近这曲子在奉州城特别盛行,与她的心境感情正相映,她便常弹奏吟唱。
一曲毕,睿明郡王心情好了许多,满眼柔情地看着她。
曹静宜羞于与他对视,红着脸儿走到桌前,铺开纸张,画了他和她在月下相互依偎,并题字: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娟秀的字迹一如她温婉的气质。
画完,双手捧着递给睿明郡王,目光如春水盈盈。
在她眼里,她和他的相逢,值得她倾其所有。
睿明郡王被这大胆的表白震动了,心湖荡漾。
他接过那幅字,一面端详,一面赞好,又低笑道:“宜儿这画的,直透入我心里去了。最近这句词很时兴呢。那日方家三少爷迎娶王姑娘,催妆时画了一幅《鹊桥仙》,也题的这句。”
这是人们对爱情的最高体悟和表达。
有那痴情的,为了这“一相逢”,把什么都抛弃了。
睿明郡王放下画,拥着曹静宜,柔情缱绻,百般温存,在她耳边道:“我们要天天相会,一生相守。”
这晚,睿明郡王留了下来。
反正,他们也不是第一次了。
曹静宜觉得不妥,催他走,他不走。
他很喜欢曹静宜,并无愧对王妃之感。
他家中有好几个美妾,王妃并不吃醋。
王妃出身大家,贤良大度,不是一般善妒女子能比的。
男人怎么可能只喜欢一个女子呢?若将女子比作花,兰花固然优雅清淡,但牡丹、芙蓉、玫瑰,甚至桃花、杏花都各有其风采,不可能因为喜欢兰花就不能喜欢其他的花了。
所以,睿明郡王才认为方初沽名钓誉,是伪君子。
他认定方初对郭织女的感情是虚假的,除了因为利益不敢纳妾,还有那座牌坊也是拘住他的关键。他甚至猜测:也许方初养了外室。这可是许多男人都在偷偷干的事。他知道朝廷许多官员都养了。
次日,睿明郡王将那幅字带回府,命人装裱起来。
等装裱完送来,王妃先看见了,也明白他昨晚去了哪里。
王妃怔怔地看着那幅字画,骤然被打击到了。
这公然是一对情比金坚的夫妻!
她心中惨笑,自问:“你们‘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那我算什么?是了,人们常说正室就是摆设,是娶回来给外人看的。美妾才是常伴心上的人。”
她这时才明白,自己并不是贤良大度的。
之前郡王那些美妾不能令她在意,因为她知道,她们不过是些供郡王消遣的玩意儿,并不在王爷心上;可是眼前这画、这词,还有王爷对待这画的珍重,都表明这个曹静宜入了他的心。
王妃觉得,自己引以为傲的夫妻情深成了笑话。
她对睿明郡王失望之极,感到锥心蚀骨般的疼痛。
“但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尚未行侧妃之礼,他就这么跑去与曹静宜相会,这样急不可耐,对发妻毫不尊重,真真薄幸人。
世上男儿多薄幸!
她原以为自己是例外。
结果,她一样遇见薄幸人。
睿明郡王不知王妃幽怨,正在书房听属下回事。
昨日派出去的随从来回:郭清哑二哥二嫂和方家两个管事进京。那两个管事一男一女,是要派去奉州的。男子叫牛二子,原在舒雅行任管事;女子乃是郭织女手下的冬管事,七仙女的老大。
睿明郡王忙问:“什么七仙女?怎么回事?”
随从回道:“七仙女是包括郭织女在内的七位擅长纺织的女子,不仅纺织手艺精湛,且都年轻、容貌也都好……”
睿明郡王道:“这冬管事的底细你都查清了吗?说说。”
随从道:“只问了个大概。她是个寡*妇……”
睿明郡王吃惊道:“竟是寡*妇!”
又问郭大有其人其事,随从一一都回了。
方家,清哑兴奋地和二哥二嫂等人会面,彼此说不完的话。
这次,郭家也要在奉州建立混纺工厂。
郭守业父子商议后,决定派郭大有和阮氏过来。
郭家的根本在江南,郭大全要揽总,不能来;郭大有精通织机改进,阮氏精通纺织,两口子待人接物又都心细谨慎,最合适不过。
再有一个缘故则是为了巧儿的亲事。
若无意外,严暮阳高中后很可能入翰林院;就算有意外,严家也要为他谋求外放为官,到时候就要和巧儿在京城成亲。除非能外放到江南为官,婚事倒可以推迟,等回去再办。
下午,方初和清哑在外书房会见牛二子和冬儿。
方初坐在宽大的书桌后,牛二子站在桌前,正回禀舒雅行最近大事;清哑和冬儿坐在一边椅内,低声私语,叙别后情形。(未完待续。)
第1115章 方初的深意
清哑问冬儿:“怎么你来了?我不是叫福儿来吗?”
冬儿是寡*妇,在外做事多有不便。
福儿就不同了,可以和她男人一起来。
冬儿轻声道:“福儿……还是我来好些。”
她往清哑身边凑近些,说了自己来的理由。
清哑点点头,道:“也好。你去了要当心。”
冬儿道:“大奶奶放心。我自己知道。”
她眼中伤痛一闪而逝,清哑却没看见。
原来冬儿自愿离开江南,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要避开郭大全。只因她婆婆常借口来看孙子,到乌油镇找她麻烦;又污蔑她想给郭大全做妾,惹得小方氏和郭家私下传言纷纷。而蔡氏也防备她很厉害,弄得她都不敢去霞照,去了霞照也不敢去郭家工坊。她不愿同人争吵理论,正好方初要调派人手来西北建立工坊,她就自告奋勇来了。她离开后,研发中心交给福儿和虞南梦共同管理。
不知过了多久,方初轻咳一声。
牛二子转身叫冬儿,“冬管事。”
目光示意她过来,大爷有事吩咐。
冬儿忙站起来,走到桌前,和牛二子并肩站在一起。
方初又对清哑微笑,道:“你也来!”
清哑忙走过来,坐在他身边椅内。
方初才转向面前二人,收了笑容,目光锐利,沉声道:“这次叫你们来,是为了在奉州建立‘舒雅纺织’,专营混合纺织。如今各纺织商家云集奉州,各显身手。舒雅纺织也有目标,且与我们其他作坊目标不同。我同你们大奶奶商议确定的舒雅纺织目标就是:
“要确保舒雅纺织在这一行行首的地位!
“无需规模宏大,也不必与人争市场。
“凡是舒雅出产,必要新品、精品,确保品质。
“如此,才能保证舒雅纺织在行内的传承和盛名!”
牛二子和冬儿凛然,一正身形,同声应是。
方初又把目光对准冬儿,道:“纺织这一行用的都是女工,管事若都是男人,处置问题难免不便,容易出事,故而叫冬管事来总理。再者,冬管事手艺精湛,可以监督技术质量,带领她们研发新品。”
说罢,又将目光转向牛二子,道:“然冬管事是女子,商场复杂,外面有些应酬往来也不方便参加,所以才叫二子同来。
“你们必须互相帮扶和配合,不许争权夺利。
“二子年轻,要多听你冬姐意见,不可因她是女子而轻视她,她是你大奶奶一手带出来的,郭家工坊第一人。
“冬管事也莫要小瞧了二子,他脑子活络,很能想些歪点子,遇事多和他商量,常能取得意料之外的成果。”
那二人再次肃然答应,又互相对视一眼。
二子先笑道:“大爷放心。冬姐为人行事最让二子敬重,她又和我姐好,二子一定尊敬她,绝不擅自主张,大事一定和她商量。”
冬儿微微一笑,只说了一句话:“请大爷大奶奶放心。”
声音冷静、自信,显示了年长优势,和阅历的不凡。
方初目露赞赏之色,接着道:“舒雅纺织建在河东县。今年奉州商家云集,竞争十分激烈。我原要和你们大奶奶回江南的,又放心不下,担心太远了,有了问题鞭长莫及。谁知大奶奶有喜了。我便改变行程,决定不回去了。等大奶奶产后再回去。差不多要到明年。如此,我们便在京城坐镇。若奉州有任何动向,或者委决不下的疑难事,你们或者传书,或者派人回京禀告。切记:此次事关重大,不容有失!再记住:赚钱不是最重要的,无需和别人争夺!”
慎重的口气,表明他的高度关注。
他很少这样慎重其事的。
牛二子对此体会最深,小方氏当年起家,方初空手套白狼,在短短几个月内聚敛一份家业,何等挥洒自如!眼下小方氏家大业大,方初却对一个作坊如此谨慎,说明什么?
说明舒雅纺织的重要性,将成为小方氏核心。
大爷让他来建立这摊子,可见对他的看重。
牛二子和冬儿一齐答应,冬儿也隐隐激动。
然后,方初仿佛随口问冬儿:“你家小宝也来了。若你放心,就让他留在京城,跟适哥儿一起读书——我们为适哥儿兄弟几个请了老师。若你怕他小,不放心,你便带去奉州。你看呢?”
冬儿目露惊喜,急道:“那就请大爷和大奶奶费心了。”
方初笑道:“这也没什么费心的。又不是单为他请的老师。”
又道:“虽说我们会派人伺候照顾他。你还是要留个贴心的人在旁照顾,知道他脾气习惯,可以照顾的更稳妥。”
冬儿道:“这个当然。我留两个人给他。”
清哑也对冬儿道:“你放心,我会照看他的。我先觉得这样不行,孩子离了亲娘不好。后来他说,你在奉州事忙,未必有工夫照料他;还有教育问题,小宝到了上学读书的年纪,找一个好的老师很重要,再说小孩子在一块读书也活泼些。我就想问问你的意思。”
冬儿感激道:“大奶奶太费心了。别人想跟着小伯爷一起读书还求不来呢,我还能不舍得?都说慈母多败儿。我正要叫他早些学会独立。”
清哑听了,放心地笑了。
虽然让母子分离很残忍,但有远见的父母在孩子教育问题上都知道取舍。她前世,那些父母家长想方设法也要将孩子送去好学校,买房的时候都要考虑入学因素,或者让他们住校。
冬儿心中却另有一番思量。
清哑是真心为她着想的,纯粹从孤儿寡母的角度为她考虑。
方初这样安排却很有深意。若她今日不留下小宝,只怕方初不会全心信任她,就要另外采取措施节制她;相反,她将小宝留在京城跟着适哥儿一起读书,对小宝的成长有好处,也令方初放心。
她并不怨恨方初无情,也能理解他。
因为她家只剩她和儿子两人,清哑又将她的卖身契还给她了,若她在外做出对方家不利的行为,方家要防范她很费手脚。(未完待续。)
第1116章 在奉州怀上的
此事定下,冬儿又将带来的人名单奉上。
这是方初传信给圆儿,让他从清园挑选的,有小子有丫头。
方初挑了二十个小子,交由黑风管理,随牛二子一道去奉州。又挑了八个丫头交给冬儿。这些丫头都是和紫竹一批训练的,方初让她们跟在冬儿身边保护她,因为冬儿掌管方家技术,身份重要。
冬儿见了更加谨慎、感激。
清哑又对她道:“你先回去休息。明天带你去慈善中心看展览。”
冬儿忙答应,和牛二子退下,各自回去准备。
当晚,冬儿免不了对儿子小宝仔细叮嘱、谆谆教导。
小宝虽然舍不得娘亲,但小孩子心性,想着娘不在跟前,少了人管他,且能和方无适等人一块读书,便很开心;又听说奉州离京城并不远,娘会找机会回来看他,更无牵挂了。
次日,清哑命巧儿带二嫂和冬儿去慈善中心看展示。
第三日,牛二子、冬儿、黑风一行便去了奉州河东县。
郭大有也先派了管事前去,自己要晚一步才出发。
睿明郡王很快得到消息,即命关注方家在河东的动静。
二月十五日会试结束后,无数人都在等待会试结果。
蔡大人和龚大人等问了严暮阳考的内容,都认为他高中是一定的,就看能否中会元了。于是,他依然不能放松,依然要准备三月初的殿试。方利也是一样不敢懈怠,也要继续用功。
二月十八日,王家有位太爷做七十大寿,是王瑛祖父的弟弟。方家很给新妇脸面,不但方制和王瑛去了,因清哑坐稳了胎,严氏怕她闷,也让她跟方初一起去王家贺寿,特地叮嘱王瑛照顾嫂子。
王瑛很高兴,说一定照顾好大嫂。
曹家和王家也相识,曹静宜即将入王府为侧妃,要尊重、奉承王妃。王妃娘家长辈做寿,曹家长辈不在京城,宫中曹贵人命人送了贺礼不算,曹静宜也不顾待嫁之身,也亲自来了。
她在内院假山旁碰见清哑和王瑛,正看迎春花呢。
她很高兴,急忙上前招呼,向清哑行礼。
清哑对曹静宜印象还好,这时略一打量她,更觉温柔可人,不禁暗自惋惜,这样一个好女孩儿嫁给睿明郡王做侧妃简直是一颗好白菜被猪拱了,但这是曹静宜的私事,轮不到她来多嘴。
当下便微笑道:“曹姑娘好。”
想想又补上一句“恭喜曹姑娘。”
曹静宜即将入王府做侧妃,虽不是正妻,身份也不是一般妾室可比的,恭喜一声再正常不过,曹静宜含羞谢了。
两人寒暄情形被假山另一边一个婆子看见。
那婆子是睿明王妃贴身的嬷嬷,当下便沉了脸。
那嬷嬷进去上房,寻了个无人的机会对王妃道:“……见面就恭喜,看着亲密的很。奴婢听说曹贵人在宫中很受宠,皇上很喜欢看她跳冰舞呢。曹贵人对人说,她的冰舞曾得郭织女指点。——宫中都传郭织女在慈善中心冰魄寒香湖上被刺客追杀时,嬉冰仿佛天舞,因此人人羡慕曹贵人。王妃再想想那《鹊桥仙》,这难道都是巧合吗?”
王妃盯着自己粉色手指甲,看得出神,仿佛没听见一样。
好一会才道:“所以我说她表面安静纯良,骨子里不安分。”
嬷嬷道:“王妃见识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少时,等王瑛领着清哑、曹静宜进入上房,王妃一看见曹静宜,脑海中立即浮现“金风玉露一相逢”的词句,还有两个月下相依偎的身影,心又抽痛起来,不能保持之前的淡然。
她却将目光投向清哑。
清哑笑容恬淡,带着母性的光辉。
她和堂上众人招呼,并未特别在意王妃。
对睿明王妃,她尽到了礼数也就罢了。
王妃比她身份地位高,又不喜欢她,她除了尽力避开,不知还有更好的应对方式,反正要她刻意奉承巴结肯定不行。
王瑛知道王妃和清哑彼此不睦,和清哑拜见王妃后,借着替清哑引见别人的机会,不着痕迹地避开了。
王妃看着这个侄女眼神闪了闪。
曹静宜对王妃很恭敬,神态有些忐忑。
王妃恰到好处地应对了她,不骄不冷。
曹静宜觉得,王妃人真不错,不愧大家子教养出来的女儿,怪不得睿明郡王一个劲地夸她,说她贤良大度。
另一边,众女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清哑。
女人怀孕虽平常,但世人都讲究多子多福,因此怀孕对内宅女子来说,绝对是福气和喜事。王三太太等人先恭贺了清哑,然后又关切地询问清哑怀孕反应、饮食状况等。
清哑一一都回了。
有人道:“已经三个月了吧?”
清哑点头道:“是。”
王妃忽然道:“是在奉州怀上的。”
清哑又点头道:“是。”
这话没错,她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王妃只问了这一句,便不言语了。
在场众人也都不太在意。
只有王大太太和王四太太微微皱眉。
怀孕这事只跟男人有关系,和在什么地方没关系。若清哑这次是单独去的奉州,王妃这话就耐人寻味了;但清哑是和方初一起去的奉州,一般人都不会觉得有问题。但王家两位太太却想远一层:奉州发生灾民暴乱,好多大户人家被抢劫,妻女被糟蹋,方家恰好是被抢劫的大户之一,那时候方初不在织女身边。
王妃这话听去平常,细品又不平常。
王大太太心一沉,和王源夫人对视一眼。
她还记得严氏的指控,说有人故意陷害她儿媳。
王源夫人很不悦。她女儿嫁去方家了,当然不想方家有事。就算方初这个嫡兄长倒霉,方制也落不下任何好处,反会被带累。
当下,她装作无事,只和清哑谈笑。
偏有位夫人对清哑道:“这真是万幸。奉州发生暴乱,织女这趟受了大惊吓,好在怀孕了,这是桩大喜事,不仅万幸,且是福气。”
清哑想,这孩子是暴乱那天晚上怀上的,这是上天赐给她的机缘和礼物,她很是珍惜,因此点头道:“确实万幸。”
一转眼,发现王妃正看着自己,正微笑。
曹静宜坐在她身边,也眼含微笑。(未完待续。)
第1117章 正常男人该做的事
清哑便想起郡王和曹静宜,算是乱世中成全的姻缘,就好像张爱玲笔下的倾城之恋一样,于是道:“曹姑娘和王爷也大喜。”
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