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乡人家-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话间,有人搭了跳板,方初和谢吟月便过去了。

    方初笑道:“鲍大爷这是嫌我们礼送轻了呢,还是嫌人不够分量?”

    鲍大少爷请他进舱,一面笑道:“我怎么敢嫌礼轻!就是二位令弟来恭贺,也不敢嫌弃。小心翼翼地叫丫鬟伺候着,还要照应着,不许他们吃酒,不许和优伶玩闹,生恐他学坏了,方兄要找我算账的。我说我成了乳娘,帮你们带孩子来了。”

    众人听了大笑不已。

    方则和谢天护知他们说笑,也不生气。

    一时进入舱中,方谢和夏三少爷夏四少爷周县令之子招呼。

    寒暄已毕,众人归座,鲍大少爷命歌妓和舞女都下去。

    “谢大姑娘在此,怎好弄那些乱七八糟的,污了她耳目。”他笑着捧谢吟月,“叫个人在船尾吹箫,弹琴相和,我们这里远远听着就够了。”

    就有人传令下去,顿时船上声音为之一轻。

    谢吟月忙站起来,谢他想的周到。

    ******

    水乡在榜单上掉没影了,恳请朋友们援助!!(未完待续。。)

第199章 碰头

    鲍大少爷客气一番,说刚才也闹够了,正要歇歇。

    当下效仿文人雅士聚会,只以清茶素果和点心招待,大家说些时兴话题和音律文章等事,十分的高雅。

    方初举目一扫,座上来客便在心中了。

    谢吟月也看了一遍,问“严姑娘没来?”

    鲍大少爷摆手笑道:“别提了!严老爷去了,严姑娘自然就没到场。让人去请,说晚些时候再来。郭家是郭大爷去了。郭姑娘去了沈家,沈姑娘自然不会来。本想请郭三爷的,谁知也去了沈家。你们二位又没来。卫少爷也没来,怕是也陪未婚妻呢。夏姑娘更是千金玉体,若谢姑娘严姑娘在,只怕她还会露个脸儿;否则,在下就是想请她来略坐一坐,她也必不肯的。总算老天爷体谅我,居然在湖上碰见二位。能得谢大姑娘光临,方觉脸上光辉!”

    谢吟月忙道“惭愧!”

    韩希夷道:“请不来的才珍贵,我们这些人都是不稀奇的了。”

    鲍大少爷道:“韩少爷难道就不盼望几位佳人来增色?”

    韩希夷笑道:“姑娘们不比我等男儿,自然要矜贵些。”

    鲍少爷又问方初,其母生日安排。

    方初说到时候一定会请他。

    虽是清谈,但大家年纪不同,兴趣不同,经历不一,你一言我一语,那话题就十分丰富,不住转变,从无冷场。笑声也一阵一阵的。

    正说着,忽然有人叫“那不是郭姑娘!”

    只一句,就令舱中一静。所有人都朝外看去。

    谢吟月却看向方初。

    方初也没对外看,正和韩希夷说话。

    然那略僵的神色透露了他内心,注意力早被外面吸引了。

    谢吟月感觉一阵揪心难受,有些喘不过气来。

    鲍大少爷笑道:“这可真是巧了!郭姑娘在哪呢?何不请上来一坐,正好谢大姑娘也在这。”

    没有人回应他。

    方则和鲍二少爷等人都到外面去了。

    只见画舫正往湖东北岸边靠去,湖岸上柳树下的小径上,有两个少女正走着。看那背影,可不就是郭清哑么。

    鲍二少爷想要叫,方则止住他道:“远了些。大呼小叫的不好。”

    鲍二少爷就命人快些靠岸。

    船靠岸的时候,大家就这么看着那两个人。

    “她怎么来这了?”

    “好像在逛的样子。”

    “怎么不见别人,就她一个?那个是她的丫鬟,我认得。”

    “这就不知道了。”

    “郭姑娘爱静。怕是特意独自出来逛的。”

    ……

    听着七嘴八舌的议论。方初心里乱糟糟的。

    想出去看看那个人在干什么,又不好去的。

    不对,他为什么想出去看她?

    想了想,应该是担心她不该独自出来。

    又听见外面有人发笑,道:“想不到郭姑娘会这样。”

    他心就痒将起来:这样是哪样?

    外面,众少年都笑望着湖岸上。

    原来,他们看见一向安静的郭少东居然在买零嘴吃。

    清哑和细妹走着逛着,一路碰见好些小摊贩。有卖菱角的,有卖鸡头米的。有卖糯米藕的,还有卖莲子羹的,有卖煮花生的……真是数不胜数。

    找的就是这地方风情!

    她欢喜极了。

    不过,她如今也生在水乡,一般的东西家里都有。

    所以,她一路看过去,却一样没买。

    最后,她在一个卖臭豆腐的摊子前站住了。

    这东西,闻着臭吃着开胃,是她难得喜欢的小吃。

    “姑娘想吃?”细妹怀疑地问。

    “嗯,这个很香。”清哑道。

    细妹头一回无法回应自家姑娘。

    明明就是臭的,怎么说香呢?

    而且这臭味很不好,姑娘那样干净的人,怎么会喜欢这味道?

    她记得姑娘很多东西都不吃,并不馋嘴。

    今儿可真是古怪了。

    她便掏出荷包,问卖臭豆腐的大婶“这怎么卖?”

    她是打算买了自己先吃,吃了没事再让姑娘吃。

    不怪她这样没见识,臭豆腐虽是贱东西,她却没吃过——以前她家哪有闲钱吃这个呢,能填饱肚子就算不错了。

    那大婶道:“两文钱一串,一串四块。”

    清哑便道:“买两串。”

    细妹便付了铜钱,拿了两串臭豆腐。

    清哑伸手去接,她却道:“我先尝尝。”

    清哑依然去接,细妹闪开不给。

    清哑诧异极了,心想你尝你的,怎不给我吃了?

    细妹咬了一口吃了,皱起小眉头,“姑娘还是别吃了吧。”

    她觉得那味道并不好,不像姑娘说的那么香。

    清哑方才明白,她是先尝,然后才敢给自己吃。不禁心下感动,道:“我喜欢吃。你多吃几次,习惯了就好了。”

    细妹听了这理论,觉得无法接受。

    可是清哑非要吃,她无法,只得递给她。

    清哑接过臭豆腐,就站在那吃起来。

    细妹本想把手上的臭豆腐扔了,见清哑果然吃的香,就不好扔了,就咬牙陪着她一块吃起来,看得清哑好笑不已。

    卖臭豆腐的大婶问:“可要蘸辣酱?”

    清哑冲她摇头,秋季燥,她不敢吃辣的。

    主仆二人正吃得欢,就听湖上传来一声喊“郭姑娘!”

    清哑嘴里嚼着,手上举着,眼睛看向湖里。

    那边过来一艘画舫,木栏杆边站着一排少年,有方则,有谢天护,有夏三少爷,有夏四少爷,还有鲍二少爷,还有韩希夷等人。

    “你在吃什么?”

    夏四少爷高声问。

    他才十四岁,好奇心强,因此比别人活泼。

    清哑没理会他,依然吃自己的。

    不然,难道她高声回“我在吃臭豆腐——”

    她跟他有那么熟吗?

    她还想在画舫靠岸之前把臭豆腐吃完呢。

    夏四少爷没得到回应,并不觉尴尬,也不气馁,忽然兴起一个念头,算定清哑不能拒绝——他道:“郭姑娘,我看你吃的甚是香甜,买些请我们大家尝尝如何?我们这里有十几……有二十多个人。”

    清哑果然不好拒绝,也不会拒绝。

    说起来,这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以郭家现在的现状,自然能请得起。

    她便命细妹买三十串臭豆腐,叫大婶送去船上。

    细妹便上前购买。

    那大婶简直喜出望外,立即忙碌起来。

    这时候,画舫也靠岸了。

    ******

    aila305书友的起点币被盗,原野提请各位朋友警惕,每次充值不要太多,下线后最好用杀毒软件清理上网痕迹。听说是为了打赏原野才充那么多,顿时内疚万分!正版订阅就是对作者最关爱了。别小看那几分钱,汇集起来能给作者丰厚的回报!原野感谢大家o(n_n)o~~原准备休整两天的,今天特地加更安慰!另,求粉红援助,榜单掉得厉害!(未完待续。。)

第200章 同道(二合一加更)

    众少年便看见郭姑娘闭着红嘴儿,安静地嚼着,手上已经空了。

    方则先闻见一股味道,“臭豆腐?”

    口气有些不敢相信,不敢相信清哑吃这个。

    夏四少爷也傻眼,没想到是臭豆腐。

    可是清哑已经买过了,大婶都送上船来了,难道他还能说不要?不但要,还得吃,不然让郭姑娘面子上怎么下得来。

    夏三少爷招呼清哑上画舫玩,说谢大姑娘也在。

    清哑摇头,说她还有事。

    什么事,却没说,因为这就是个委婉的借口。

    鲍大少爷抱拳笑道:“在下鲍长安。见过郭姑娘。”

    清哑便知这是鲍长史的大公子了,于是蹲身回了个礼。

    鲍大少爷一面打量她,一面道:“今日家父生辰,府中设宴,在下兄弟也在画舫上另设了宴席,请各位少东和年轻俊彦。本也请了郭三爷和郭姑娘的,不料姑娘上沈家去了。既在此相遇,还请姑娘赏脸来画舫一聚。谢大姑娘也在呢,严姑娘也说等会来。”

    清哑听得这样,倒难拒绝了。

    若她是寻常女儿,只管拒绝走人。

    可是她顶着郭家女少东的名义,有些应酬却不能不去。

    一眼看过去,画舫上都是官二代富二代,是霞照官商的一个缩影。郭家好容易才站稳脚跟,是无法独立在这个团体之外生存的。

    她便点点头,道:“恭敬不如从命。”

    说完回头朝后看去。找宋妈妈和李妈妈。

    那两个婆子本在远处说闲话,等看见过来一艘画舫,许多少年正对清哑说笑。吓了一跳,以为碰上登徒子了,赶忙就过来了。

    等看见韩希夷,方知不是坏人,才松了口气。

    清哑就告诉她们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宋妈妈听了忙道:“我跟姑娘去。李妈妈去回我们姑娘和郭三爷,叫来接姑娘。”

    她也知这应酬。以清哑身份是推脱不得的。

    她亲自陪着,应该不会有事。

    等沈寒梅他们来,打个转就可以回去了。

    清哑道:“谢谢妈妈。”

    有这样一个人跟着。她当然放心。

    于是,李妈妈就直奔十字柳堤去了。

    这里,清哑带着宋妈妈和细妹上了画舫。

    进入中舱,大家彼此见礼。大多数人都在七夕那天晚上见过。只鲍大少爷是头回见,还有几个少年也是初次见面。

    寒暄毕归座,清哑便看向矮几。

    矮几上放着几只青花瓷碟子,碟子里放着臭豆腐,还冒着热气。

    夏四少爷一见清哑神情,急忙上前拿起一串来,道:“我正要吃。”

    说完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咬了一口。

    闭住气使劲嚼。所幸不是那么难吃。

    有他领头,方则也拿起一串吃起来。

    跟着是夏三少爷捏着鼻子也拿了一串。

    谢天护看了清哑一眼。也取了一串。

    韩希夷笑道:“这东西我吃过,闻着臭,吃着香。”

    说完,很优雅地取了两串,递一串给方初。

    方初盯着他看了一会,就在韩希夷以为他不要的时候,他忽然伸手接了过去,放进嘴里咬了一口。

    深知他从不吃臭豆腐的谢吟月心中一紧。

    她却没有出声,看着满屋子吃臭豆腐的少年淡笑不语。

    方初吃完一口,道:“个人脾胃不同,有些人闻不得这味道。”

    说着转脸对谢吟月道:“若是闻不得,就出去透透气。”

    谢吟月微笑道:“没事。大家都爱吃,我闻闻有何妨!”

    大家都爱吃?

    不少人听了这话神色一僵。

    那一个个闭气咬牙咀嚼是怎么回事?

    鲍大少爷笑吟吟道:“方兄说的对。这气味和我的脾胃不相宜,倒是我没有口福了。”

    清哑对此情形十分无所谓,臭豆腐这东西本来就是爱吃的人特别爱吃,不爱吃的人闻着想吐,很正常!

    她看看碟子里还剩下五串,觉得很满意——总算钱没白花!

    原以为这些人会吃不惯的,谁知都勇敢地尝试吃了。

    有了第一回,就能清楚自己到底爱不爱吃。

    夏四少爷吃完了,对她笑道:“谢郭姑娘破费了。”

    清哑道:“不客气!”

    夏四少爷:“……”

    方则对清哑笑道:“刚闻见这味的时候,觉得无法容忍。等吃时,却没那么难吃,外焦里嫩,细品是有些香。”

    清哑觉得他说得很实在,道:“若蘸调料吃更好。”

    刚才疏忽了,因她不吃辣,细妹便忘了要了。

    正在这时,就听一声大叫“臭豆腐!”

    跟着一个人从旁边过道里冲出来,却是怪医刘心。

    原来他喝了些酒,在后舱睡觉呢。

    “啊呀,这是谁如此盛情,知道在下爱吃这样东西,特意买了来款待我?”他惊喜地扑向矮几,一伸手,将五串臭豆腐都抓在手上,忽想起此画舫的主人,忙转向鲍大少爷,“鲍大少爷,真是多谢了。你听谁说我爱吃臭豆腐的?”

    一面对着一串臭豆腐咬了一口,又在另外一串上也咬了一口。

    众人看得哭笑不得——这是怕别人跟他抢呢,所以每串上留个记号,宣告此物已经有主了?

    被点名的鲍大少爷干笑两声,道:“在下不敢居功,是……”

    不等他说完,刘心看见了方初,又大叫道:“我知道了,是一初!唉,如今也只有方兄知道我这嗜好了。不愧是相交多年的益友,如此体贴。实在让人感动!可你怎不要点调料呢?这东西少了调料不好吃。”

    方初对他的感激受之有愧,摇头道:“不是我买的……”

    韩希夷笑道:“不是一初,是……”

    刘心又看见了清哑。惊讶道:“郭姑娘!”

    清哑含笑道:“刘大夫好!”

    口气十分的喜悦,表示碰见他很开心。

    鲍大少爷急忙道:“这臭豆腐就是郭姑娘请大家吃的。”

    刘心顿时声音拔高:“郭姑娘?你爱吃臭豆腐?”

    仿佛不相信一样。

    清哑点点头,坦然道:“喜欢吃。”

    又抱歉道:“我不能吃太辣的,所以忘了要辣酱。”

    刘心呵呵笑起来,忙递给她一串,道:“原来郭姑娘也是同道中人!真是不好意思,我都拿了。来。分一串给你。”

    很大方地割爱,看得众人一愣一愣的。

    清哑果然接了过去,陪他吃起来。

    青黑的臭豆腐。愣是被她吃出了优雅。

    刘心又对鲍大少爷道:“把船划回去,要些辣酱。”

    鲍大少爷便传令调头,于是画舫又往岸边靠去。

    刘心则对清哑道:“郭姑娘不知道,这东西必须得蘸辣酱才有味儿。它寒中益气。和脾胃。清热散血,下浊气,秋冬吃较好。不过你们姑娘家还是要少吃。”

    清哑听了点头,真心道:“刘大夫真是博学。”

    把臭豆腐从中医角度分析出道理来,她很佩服。

    夏四少爷见两人吃得津津有味,忍不住问道:“刘大夫,这臭豆腐真有那么好?”

    刘心道:“我骗你做什么!别看它闻着臭,吃着却香。若吃习惯了。闻着那味儿就流口水。不信你再去买几串来,蘸了调料更香。”

    方则忙道:“夏兄弟。咱们还买些吧。”

    夏四少爷被怂恿,等船靠岸,果真差人又去买。

    刘心趁机大叫:“给我带十串!多要些辣酱!”

    众人轰然大笑起来。

    清哑也不禁莞尔,觉得他好有趣。

    结果,舱房里旧的臭味尚未散尽,又添了新“香”。

    谢吟月终于熬不住,走出去了。

    方则和夏四少爷等人蘸了调料吃后,果觉胃口大开,都说好吃。

    刘心发展了一批“同道者”,洋洋得意。

    也有受不住臭味的,借口说“脾胃不宜”躲出去了。

    鲍大少爷坚持留守,十分肯尽主人的责任,见清哑吃完了,立即唤丫鬟送上茶水给她漱口,又端上清甜的葡萄。

    细妹便伺候清哑漱口洗手,宋妈妈在旁帮忙。

    一时大家都吃毕,丫头们收拾了竹签和瓷碟,湖风再一吹,舱中才没有异味了;待上了清茶,鲍大少爷才深吸一口气,回过劲来。

    他打量清哑片刻,笑道:“闻名不如见面,郭姑娘果真含而不露。怪道郭家能在短短一年内获得锦署和众锦商的认可,在这一行稳稳立足,手段确实高明。”

    清哑听了这似褒又似贬的话,不知如何回应。

    倘或人家是讽刺她,她若答“过奖了”,岂不惹人笑话!

    既然这样,那就不回应。

    所以,她便对鲍大少笑了笑,没言语。

    韩希夷正喝茶,闻言差点呛了。

    皆因郭清哑给他的印象与鲍大少说的相差太远。

    鲍大少想用惯常的辞令试探郭清哑深浅,怕要失望了。

    方初也皱眉,知道鲍大少看误了。

    他本打定主意不多话的,见鲍大少正目光炯炯地看着清哑,而清哑毫无回应迹象,忍不住道:“郭家此举利人利己,手段自然高明!然这手段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到的。在座各位商家谁没些压箱底的隐秘招数?谁有这份胸襟气度和魄力无偿示人?”

    韩希夷笑道:“正是。”

    鲍大少笑道:“所以在下佩服。”

    那口气就温和不少,还冲清哑一笑。

    接着,他又好奇地问道:“郭姑娘真是灵慧,怎么想出那些织锦技艺的?在下便是一张普通的图纸,看了也眼晕呢。”

    这叫清哑怎么说呢?

    她便道:“天天织,就有了。”

    鲍大少笑道:“天下那么多人都天天织,只出了郭少东呢。”

    清哑又不知如何说了。

    方初又忍不住道:“郭姑娘心思纯净,弹琴织锦皆心无旁骛,自然比一般人体会深刻,所以……”

    说着这忽停住,没再往下深说。

    他神情坦然,因为说的是实话。

    可说实话也是要看场合的,这种场合说多了会引人误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