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回到现在。
池小池说:“比赛地点在其他城市,他们会嫌远的。再说;他们还有工作。”
对于池小池,也即冬歌提出的问题,冬飞鸿不答只问:“你想要他们来吗?”
冬歌长软的睫毛抑制不住地轻颤两下,犹豫道:“想。”
冬飞鸿笑笑:“喝汤吧。再不喝就冷了。”
“可他们”
冬飞鸿温和地打断了他:“那不是你要考虑的问题。交给我,让我解决,好不好?”
冬歌从热腾腾的保温瓶间抬头看他,纤秀干净的眉眼里已褪去了些许警惕和不安。
他慢慢地点头,不大熟练地绽放出一个笑脸:“好。”
眼前明明是冬歌的脸,但一想到他体内的另一个灵魂,冬飞鸿就压不住嘴角上扬的弧度。
他说:“回去想想这周回家想吃什么,发短信告诉我。”
接下来的三个月,池小池过得很单纯,上冰训练、舞蹈训练,文化学习,一切安排得不急不躁,有条不紊。
他甚至有心思每天专门腾出一个小时,看月光,看萤火,看路灯,看远处的烟花,眼睛随着那些光芒流转,有时候想些什么,有时候又什么都不去想。
自从上次学校集体组织理发已过了很久,他的头发留长了不少,刚到肩膀。
恰好,池小池自己也不大爱剪头发。
他曾花了一个下午对着镜子教冬歌这种中长发怎么梳公主头好看,丸子头怎么扎才能结实又好看。
但在练舞或练冰的时候,池小池会把身体全盘交还给冬歌,随他疯去。
冬歌喜欢一个人训练,尤其是在比赛即将临近时,往往深夜时分还留在舞蹈教室里。
节拍器响着四四拍的节奏,铃,哒,哒,哒,他的双足踏在塑胶地板上,啪,咚,咚,咚。
体校有规定,允许家在市内的家长来校探视。
冬飞鸿特意去学校提出申请,拿到了一张临时出入证,可以经常来看冬歌训练。
在冬歌练舞时,他也不是全无事做。
他拿出一本素描本,用碳素笔在纸上勾勒出一个舞蹈的小人的轮廓。
冬飞鸿说:“小叔给你画一本漫画。等到成人礼那天送给你。”
在冬飞鸿的陪伴下,三个月飞速而过。
不知道冬飞鸿在其中进行了多少斡旋,比赛前夕,冬歌喜提亲友团一名。
滑冰场不能没有人经营,于是冬爸选择留下,冬妈则和冬飞鸿一起搭乘高铁,到了地处京内的赛场。
冬妈一路上就没停下那张嘴,不断盘问冬飞鸿冬歌文化课成绩怎么样,等从体校出来能不能考上个像样的大学。
冬飞鸿倒是好脾好性,安慰她说:“冬歌成绩不错,训练成绩也很出色,不然学校怎么会让他一个刚上体校半年的新生来参加这么大规模的比赛?”
冬妈一撇嘴:“一个学生不知道学习。溜冰也就是玩玩,那玩意儿还能当饭吃哈。”
冬飞鸿态度特别温和:“您看过花滑比赛吗?”
冬妈:“电视上瞅过,小年轻牵在一起搂搂抱抱的,咯嘣,人给甩出去了,咣当,人就落地了。我就说这个老危险了,那么老尖的冰刀,照身上划一下还了得,这小犊子就不肯听。”
冬飞鸿循循善诱:“冬歌这回去比赛也是大姑娘上轿第一回,您要是不懂规则,裁判胡乱看,给吹岔了,咱们家冬歌不是吃亏了?”
冬妈思路一下跑偏了:“欺负外地人哈?”
冬飞鸿给加强了一下:“保不齐真的会呢。”
冬妈这鸡血一下就给打上了。
在她心目里,她生养的孩子,她当然能随便熊,要是出去被人欺负了,那她可不干。
她一把拿过冬飞鸿的手机,点开上头的视频:“他叔,给我讲讲。”
但关注归关注,冬妈根本没对冬歌在场上的胜负抱有期待。
在她心目里,冬歌就是个绕着冰场无所事事转来转去、心思根本不放在学习上的倒霉孩子,细胳膊细腿的,怎么蹦跶得起来。
结果,小组预赛时,瞧见从准备通道里滑出的冬歌,她马上急眼了:“怎么穿这么少哇。手套呢?围巾呢?这不给冻出关节炎来啊。”
冬歌刚一出场,就引起了观众的议论。
冬飞鸿右手边有人哟了一声:“挺好看的小男孩啊。”
他的女伴补充了一句:“跟个小童星似的。”
诚如他们的描述,因为整体瘦削,冬歌的长相早已脱离了“可爱”的范畴,很有几分古典美,他的气质极适合这身蓝白色调的考斯腾赛服,脖子上锁着淡金色的颈环,一头黑发被挽成公主头的样式。
但是那句“小童星”的赞美,却是给池小池的。
池小池最不怕的就是媒体和闪光灯,更别提这场预选赛只是网络直播而已。
他沿场边溜了一圈,做放松动作,虽然深呼吸了几下,但肢体动作显然仍是池小池的散漫节奏。
他抬头看向看台,但还没来得及定位到冬飞鸿的位置,就已被裁判要求在场中央就位。
少年滑至场中,作出天鹅引颈的起始动作。
他的第一首曲子,选择的是雅尼的夜莺。
现场的解说是由一名已退役的花滑运动员外加一名资历不算一流、但嘴皮子不错的解说员担任。
解说员说:“5号选手的状态不错啊。”
退役运动员点头:“他这份自信在同龄孩子里相当少见,很可贵。”
解说员说:“可不是,刚才有两个12、3岁的都麻爪了,连节奏都没抓对。”
乐声初响,少年向后滑动,头发被带冰的风吹起,随他一道飞旋。
摄像机的近景给到了冬歌脸上。
他嘴角没什么笑意,但却不显得凝重、凌厉或是紧张,似是有些惆怅心事,但这种淡漠感恰和他的表演气质全然相符。
起初,音乐舒缓,似夜莺啼鸣,他每一步冰刀落地的声音皆与节拍吻合,舞步流畅,衔接如流水行云,难度都不是很大,却样样做得干净又妥帖。
他目光中愁绪渐浓,抬手微微扶额,像是把自己向后推去。
那退役运动员马上认出了这个动作,语气中难掩讶异:“下腰鲍步?”
那确实是最标准的下腰鲍步,双臂舒展、向两侧打开的幅度都是最完美和恰到好处的,力与柔的结合堪称完美,仿佛仰天长歌的夜莺。
解说员刚想说点什么,就见冬歌在鲍步后极流畅地衔接了一个跳跃动作。
即使是资历不深的解说员也能认出这个动作:“2a?”
“下腰鲍步接2a,完成度三级以上。”
退役运动员看向冬歌的眼神都变了。
完成度另说,但这个孩子对于花滑美感和艺术的理解,和之前表演的小选手们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他低头看了一眼选手资料。
11岁的孩子,不是经验,那就是天才了。
场上的少年已经开始做燕式滑行。
懂得花滑门道的人,已经在为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将展现出的水平惊讶,而更加激动的是那些实际上看不很懂的人。
在这些门外汉看来,“美”、“动作复杂”、“转圈多”,就是技术牛逼的代名词,冬歌这场虽然没用什么高难度旋转动作,叫他们看得不够尽兴,然而前两者却做得很是到位。
在舞蹈最后,冬歌举起右手,向天空伸托而去。
随着悠扬的琴声落下,仿佛所有的月光都落在他的身上。
完成所有动作,掌声轰然响起,池小池出了一口长气,才觉出了疲累来。
像是有一道冰从他的喉咙一直烧到肺里,让他觉不出到底是热还是冷。
他躬下身,谢幕,又沿场兜转一圈,以放松紧绷的肌肉。
061马上给他不断分泌乳酸的肌肉施以调控,从根本上杜绝肌肉酸痛的情况出现。
他说:“辛苦了。”
池小池抹了抹额上的汗,自顾自笑道:“我们干得不错,是不是?”
冬飞鸿想起身为冬歌鼓掌,没想到第一个跳起来的是冬妈,扯着嗓子兴奋不已:“儿子!儿子!”
她的呼喊声淹没在议论和喝彩声里,但池小池仍似是有所感,转头看向了看台。
那张好像对什么事都不满的脸,此时却充溢着真心的喜悦。
她冲冬歌挥舞着手臂,而冬歌愣愣站在原地,望着好像年轻了二十多岁,兴奋得像个少女的妈妈。
几秒后,他慢慢扯出一个笑脸,对她挥了挥手。
与此同时,061收到了一条叫他有些难以相信的信息。
下一秒,紧接而来的下一条消息更叫他惊讶:“小池”
池小池也看到了。
他眼前的数据面板亮了起来。
攻略对象娄思凡,好感值上涨8点,悔意值上涨8点。
061表示他第一次看到好感值与悔意值同步递增的奇景。
池小池的态度却很平静:“我以为他到决赛电视直播时才会看到我的比赛呢。”
061:“娄思凡他”
池小池滑入离场通道后,一把摘下发圈,捋去发上的冰渣:“首先,好感值不一定代表爱情;而悔意值也不一定代表他在反省自己的过错。”
061点头。
池小池说:“他之所以把贺长生当白月光,其中一条原因就是贺长生这种类型的人能对上他的胃口。”
061认同池小池的判断。
对娄思凡这种酷爱扮演救世主来展现他圣母情怀的人来说,这种饱受欺凌、有点酷又有点艺术气质的人正对他的口味,很容易能让他产生保护欲。
不管是李长生张长生冬长生,都是一样的。
061问:“那悔意值”
池小池一乐:“他之所以把贺长生当白月光,其中一条原因,是贺长生虽然天才,却不是滑单人滑的。”
作者有话要说:恭喜小池隔空喜提成就值
假娄产生悔意值的心态,用一句话可以解释。
第52章 冰上的恋歌(九)()
远在千里之外;省队附近的米粉店里。
娄思凡搅弄着米粉;颇有些心不在焉。
他对面坐着贺长生;见他神色异常;也不掩饰,直接问道:“你这是怎么了?有心事?”
娄思凡说:“没事。”
贺长生低下头继续吃米线了:“哦。”
他一不问,娄思凡反倒凑近了他,唇角带笑道:“我说没事你就不问啊。”
贺长生一挑眉:“啊?”
娄思凡就是喜欢贺长生这点;平时看起来冷冷淡淡的,其实反应总有点慢半拍,对比一下,倒是多了几分可爱。
这样欲拒还迎、一退一进之间;娄思凡就觉得和他的距离近了很多。
这甚至消弭了他心中的些许躁郁。
他说:“最近的少年花滑系列赛还蛮热闹的;教练在课上组织我们看直播。”
贺长生说:“我们也在看;发现了不少好苗子。”
娄思凡说:“你们看的都是双人滑组吧。你猜我在单人滑组里看见谁了?”
贺长生吸溜着热腾腾的米粉:“谁啊,你认识?”
娄思凡托腮看着他,似乎并不打算直接给他答案。
也就是说;这个人他们两个都认识?
很快;贺长生脑海中便浮现出那个站在厕所中央;满眼倔强冷淡的小孩儿:“是那个孩子?”
娄思凡笑着点点头。
那个叫冬歌的孩子实在太像他第一次看见贺长生时的模样。
彼时的贺长生口唇破裂;脸颊青紫,头发被薅掉了一大把,被一帮体校的小孩儿围着踢打,被他扶起来时,眼里却仍是黑亮倔强;不服输得很。
而且,在他的记忆里,小冬歌和贺长生一样孤独。他记得自己曾看见小冬歌偷偷去喂一只小黄狗,还见过他一个人溜冰、一个人发呆、一个人在父母吵架后跑到冰场休息椅上小声哭。
这种善良、敏感却又多刺的人,最能激起娄思凡满腔的保护欲。
最关键的是,那时候长生隐隐听到厕所内传来的殴打声,脸色那么难看,自己怎么能放任不管呢。
贺长生问:“他表现得怎么样?”
娄思凡说:“教练说让我们学学他的衔接,还说他的衔接有些地方做得比我还好呢。”
娄思凡在言语间把冬歌捧得那么高,倒让贺长生有些怀疑了:“有这么好?”
娄思凡起身,一屁股坐在了贺长生身侧,把手机掏出来,将里面录制的视频拿给他看。
那是冬歌参加的第二场预选赛。
他穿着一套黑白背带裤式样的考斯腾,系着蓝色的小领带,头发也梳成了小马尾,眼尾扫了一点金粉,配合淡淡的眼波,随便瞄向镜头的一眼都能让人看到其间动人的灵气。
他选的曲子很活泼,菊次郎的夏天,足下的冰刃宛如他身体的一部分,不间断的点冰小跳,他做得驾轻就熟。
然而他的身体也相当柔软,当他在躬身旋转八周后成功做出一个标准的贝尔曼旋转时,水滴一样的轻盈体态叫不少观众都欢呼起来。
贺长生专注地看完整场后,客观地做出评价:“你是得向他学学。”
本来以为会得到安慰的娄思凡:“”
憋了半天,他说:“你怎么跟陈教练讲一样的话。”
贺长生有点纳闷:“你的衔接是没有他的到位。不然你要我怎么说。”
娄思凡决定不再讨论这个话题。
毕竟拿他和一个后辈相比,这怎么都不能叫人愉快得起来。
他说:“幸亏当初我们帮了他一把,是不是?”
贺长生想了想,没说话。
他明明记得那天是冬歌自己操着根光拖把杆儿carry全场的。
如果他们去得再晚点儿,没准儿冬歌能一个人把四个都给灭了。
想到那个小孩儿的夺命拖把杆,贺长生就有点想笑。
看到贺长生难得地勾起一点唇角,娄思凡当然以为他是对自己笑的,心情顿时好转了不少。
当他看到在场上挥洒自如的冬歌时,总会忍不住想,如果当初自己没有出手,在厕所里帮上他一把,并表明自己和他是认识的,他可能现在还被一帮同龄的欺压着,哪怕是当场打了回去,后面也难免会被报复回来,怎么能得到这么好的机会。
换言之,如果没有自己那次的拯救,他也许不会有上场的机会
想到这里,娄思凡莫名地又烦躁了起来,坐回了原本的位子,吃了两口变冷的米粉,让自己想得更积极些。
这么说来,他一定会很感激自己。
就像当初的贺长生一样。
这样想着,娄思凡的表情总算缓和了不少。
池小池懒得去追溯他的心路历程,还不够恶心自己的。
从他第一次亮相开始,他就成了媒体的宠儿。在他成功挺进决赛后,更是有不少媒体来采访他和冬妈。
冬妈第一次面对镜头时羞赧又紧张,冬歌就在旁边坐着陪伴她,默默握紧她的手,好让她放松下来,俨然已有了小大人的模样。
当媒体问及她是怎么将孩子教育得这么优秀的时,冬妈脸都涨红了,哪儿好意思往自己脸上贴金,只好吭吭哧哧地说,都是孩子自己努力。
说这话时,她偷眼看了一下冬歌。
冬歌也正偷偷看着她,眼中尽是孺慕的渴望。
但在和冬妈对视两秒后,他如梦方醒,像是受惊的小兔子,立即把目光转开。
冬妈被这个眼神戳了一下心,鼻子马上就酸了。
等记者走后,冬歌从宾馆沙发上挪下来,坐到床边,拘束道:“妈,我再留一会儿,等小叔过来送我回选手宾馆。”
冬妈哎了一声,手在裤子缝边擦了擦,不知道该说什么。
电视里的体育频道在放今年加拿大花滑大奖赛的精彩片段集锦,配合着悠扬的音乐,冬歌突然听到身后冬妈出声评价道:
“我看他们滑得跟你差不多哈。”
冬歌一跟母亲说话就有点紧张,后背的肌肉都绷起来了:“他们滑得比我好多了。”
冬妈一急,又霸道了一回:“妈看着好就是好。”
冬歌闻言一怔,回过头去。
他目光里渐渐泛起惊喜:“妈”
冬妈挪到了他身边,神情有点羞愧:“妈跟你一起看。”
冬歌看着妈妈,眼泪突然就滚了下来,一滴滴的又大又圆,睫毛都被打得湿漉漉的。
冬妈心疼得眼圈都红了,把孩子往怀里一抱:“哭什么,一个男孩子”
话还没说完,冬妈也哭了。
冬歌在她怀里蹭蹭,像是不好意思,却被冬妈抱得更紧。
她一边抹脸一边带着哭腔说:“哎呀,妈这样磕碜死了,别看。”
一场亲昵后的结果,是池小池借口要洗澡,跑进洗手间,把水开到最大,趴在洗手池边吐得小脸发青。
061心疼得不行,给他接满了一杯清水:“怎么哭起来了。”
池小池拿过玻璃杯漱口,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出话来:“不是我要哭的。”
061微微一怔:“你是说”
池小池把衬衫靠上的一颗纽扣解开,深呼吸一口:“是冬歌。”
冬飞鸿来接他时,看到这娘儿俩都顶着一双桃子眼。
他没多说什么,跟冬妈打过招呼后,就打算把冬歌带回去。
冬妈刚刚跟儿子释开心结,颇不舍道:“不能在这儿吃吗?我带他去吃点好的。”
冬飞鸿知道这是巩固他们母子关系的好时机,但在权衡之下,他说:“嫂子,明天就是决赛了,孩子得养好精神。他吃的是选手餐,营养丰富又干净,带出去的话,万一给吃坏了”
冬妈马上反应过来:“那可不行。送回去吧,路上注意安全。明天比完了,妈带你下好馆子。”
冬飞鸿笑着点点头,又跟冬歌说:“跟妈妈说再见。”
冬歌微微低头:“妈妈再见。”
走到宾馆房间外后,他又探了头进来,小声说:“我会拿冠军的。”
门关上后,那中年女人坐在床上,心里酸胀甜涩,百味俱全。
第二日,她早早来到了赛场外,早到赛场甚至还没有开放。
在等待中,她买了纪念册和纪念币,甚至还买了一双看起来挺漂亮却根本不合比赛规制的冰刀。
她的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