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振林颇为用力。
“小廖,你很不错,工作做的很好,看样子我以前对你的了解还是有些不够啊。”
“程秘书长,您夸奖了,我只是做好了本职工作。”
“不,你不仅仅是工作做的很好,品质更好,现在你这样的年轻人很少见了,当初陈威的事情,我觉得你是应该那样做。”
廖凡民眨了眨眼睛,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回家吃饭之后,已经是傍晚的七点多钟。
廖凡民陪着沈亚玲在小区里面散步。
沈亚玲挽着廖凡民的胳膊,脸上带着舒心的笑容。
“老公,你真好。”
“老婆,今天是怎么了,怎么说出来这样的话语,我一直都很好啊。”
“不是,我是说你准时回家,记得以前我在中院工作的时候,就听见好几个大姐抱怨,她们的家里都在省直部门上班,每天都很忙,整天不在家吃饭不说,回到家里还是醉醺醺的,本来我以为你也会那样的,想想你比他们那些人还要忙,不过你每天都回家,都陪着我散步,我很满足了。”
“老婆,他们出去应酬,应该是没有办法吧。”
“什么没有办法啊,我又不是不知道,单位上也有不少的应酬,省直单位的,地市的,时常到单位来,来了就是接待,就是出去吃饭唱歌跳舞宵夜,还有什么洗头洗脚之类的,其实不去也可以的。”
第四百三十九章 想不到的调整()
3月22日,星期一。
省委召开常委会。
廖凡民独自呆在办公室。
省委本次常委会,是关于人事调整的专题会议,廖凡民是不能够参加的,也不需要跟随刘方胜省长到省委去。
省政府办公厅2003年度的文件已经开始归档,需要全面整理归卷,廖凡民抽这个时间,整理办公室的文件,需要归档的全部归档,需要留存的留下来,多余的文件整理出来交给秘书一处,有秘书一处统一销毁。
这项工作元月份就要进行的,只是元月份召开了省人大会,加上过年的时间很紧,没有时间整理,二月份相关的会议太多,同样没有时间。
廖凡民办公室的文件还是不少的,其中一些刘方胜批示过的文件,需要复印留存,以备刘方胜省长随时查阅,原件交给秘书一处存档。
其实廖凡民每个月的月末都会抽出专门的时间整理文件和材料,月初的时候将整理好的材料交给秘书一处,经过他这里的材料太多了,如果真的一年整理一次,那整个办公室都要摆满,根本无法查阅。
所以廖凡民整理文件的工作不是很复杂。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所有的文件材料整理完毕,廖凡民将其中刘方胜省长批阅过的重要文件全部复印一份留存,在电脑之中编号。
接下来廖凡民给秘书一处打电话,很快有人上来,收走了所有的文件。
桌上变得干净整洁。
可惜这种干净整洁的时间保持不了多长的时间,很快桌上每天都要堆放一叠的文件。
如何的清理文件,廖凡民已经驾轻就熟。
眼看着时间到了吃中午饭的时间。
省委那边依旧没有动静,看样子常委会还没有结束。
中午下班的时间到了,廖凡民径直到食堂去吃饭。
如果单独去食堂吃饭,廖凡民都是选择在一楼吃饭,如果是跟随刘方胜省长,则是在二楼吃饭,当然吃饭的时间也要选择好,如果单独去一楼吃饭,廖凡民一般都是晚去十分钟左右,那个时候食堂里面吃饭的人已经很少。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廖凡民毕竟是省长秘书,如果高峰期到一楼食堂去吃饭,需要和不少人聊天,大家随意开口询问的问题,廖凡民很难回答。
省委此次调整干部,廖凡民还真的不关心,因为这件事情与他没有多大的关系,而且廖凡民所熟悉的领导之中,估计也没有谁本次会被调整。
省直单位副职的调整,包括地市副职的调整,在省政府办公厅不会引发多大的波澜,大家重点关注的还是主要负责人的调整。
办公厅几乎没有什么议论,应该说本次的调整不会牵涉到办公厅的任何人。
进入食堂的时候,果然没有多少人了。
廖凡民拿起不锈钢的盘子,打了一份饭,找到一个座位,坐下之后快速吃起来。
“廖秘书,怎么才来吃饭啊。”
“戴处长,你好,我刚刚有些事情,所以才来,怎么,你也才到食堂来吃饭啊。”
“今天需要整理的材料有些多,没有办法,刚刚几个处还在交材料,光是分类就麻烦,唉,他们要是都跟着你学习就好了,每个月整理一次,材料交到秘书一处,这样整理起来就轻松很多了。”
“情况不一样,戴处长,我那里是没有办法,要是一年交一次材料,没有那么多的地方摆放文件和材料了。”
“那也不一定,我看整个厅里,也就是你每月整理一次材料,其他那些秘书,平时忙的看不见人影,压根没有想着交材料,真的到整理材料的时间了,总给我们秘书一处打电话,要求我们派人去帮忙,说文件太多了,有时候我真的想好好说说他们,要说工作上,他们哪里有你这么忙啊。”
“戴处长说笑了,情况不一样嘛。”
“廖秘书,我说的可是实话,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看看你,再想想其他那些秘书,这差别自然就出来了。”
廖凡民笑笑,低头吃饭。
戴桂洲也低头吃饭。
吃完饭,戴桂洲递给了廖凡民香烟,两人在省政府食堂外面的空地转悠一会。
“廖秘书,我听说赵秘书长不会兼任工业园管委会的主任了。”
“哦,你听谁说的。”
“怎么,你不知道吗。”
“我真得不知道。”
“我也是听说的,工业园划归南华市政府管辖了,可能是赵秘书长不愿意到南华市政府去,所以就不兼任管委会主任了。”
“可能吧。”
廖凡民脸色颇为平静,内心却异常吃惊,他不知道戴桂洲说的消息是真是假。
如果说消息是真的,那绝不是赵立新不想到南华市政府工作,而是赵立新在工业园管委会主任的职位上面,没有做好工作,所以短短半年时间就被调整了。
与戴桂洲闲聊了几句话之后,廖凡民回到了办公室。
下午三点钟,相关的人事调整事宜已经传开了。
呆在十楼的廖凡民,暂时不知道。
刘方胜省长回到办公室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份材料,随手交给了廖凡民。
廖凡民回到办公室,开始看手里的材料。
这份材料竟然是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的人事调整的稿子。
一个名字出现在眼中,廖凡民惊呆了。
程振林出任南华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兼任南华市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其省人大副秘书长的职务自然免去了。
赵立新被免去工业园管委会主任职务,依旧是省政府副秘书长。
其余的大都是省直单位副职的调整,也有部分地市的副职调整。
短短半年的时间,程振林重新回到了重要的岗位上面。
廖凡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次仔细看了看手里的材料,的确没有看错。
刘方胜省长交给他的材料,肯定是省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了,否则刘方胜省长不可能交给他。
程振林的职务很特殊,身为南华市委副书记,兼任工业园管委会的主任,其职位已经在陈建华之上,至少陈建华不可能继续分管或者协调工业园的任何事情,就算是参与协调,也是在程振林的领导之下进行。
廖凡民突然明白了什么,他感觉自己对高层领导干部之间的关系还是缺乏真实的了解。
或许刘方胜省长是因为对程振林的不了解,加上樊都市出现了太子党的事宜,所以才建议调整了樊都市的班子,不过程振林工作能力的确是不错的,而且本人一直都清廉,如此情况之下,刘方胜省长再次决定推荐程振林。
再次得到重用的程振林,毫无疑问的会努力的工作,而且也会成为刘方胜省长的得力助手,尽心竭力的做好工业园的事情。
工业园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这个领导需要有不一般的眼光和魄力,才能够让更多的企业入驻,才能够让工业园真正的发展起来。
看来程振林是最好的人选。
廖凡民走进刘方胜省长办公室,将一叠文件放在桌上。
“小廖,省里这次的人事调整,你看过了。”
“刘省长,我看过了。”
“说说你对工业园主要领导调整的看法,要说实话。”
“好的,我认为省委的调整是很及时的,赵秘书长对工业园的事情不是特别的熟悉,或者说对于企业的事情不是很熟悉,用行政的手段去管理工业园的事情,未免有失偏颇,程书记有很成熟的工作经验,而且上次程书记写的报告,点明了工业园存在的问题,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我觉得程书记一定能够管理好工业园。”
“嗯,说的还是在理,工业园归属南华市政府,接下来的事情,就需要他们自己去办了。”
“刘省长,我觉得可能的情况下,省政府还是要适当的支持南华市政府,这样他们才有可能真正减轻入驻企业的负担,一旦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落到实处,才会有更多的企业选择入驻工业园。”
刘方胜省长伸手指了指廖凡民,脸上露出了笑容。
“小廖,看来你也受到了老程的影响,工业园已经属于南华市政府,今后的税收都是他们得到了,工业园发展的越好,南华市政府得到的好处越多,老程既然是市委副书记,那就要要有远见,不要盯着眼前的得失,如果先期的发展省政府大力的支持,那今后的税收,是不是也多给省政府缴纳一些啊,如果我开口了,保证他们会跳起来反对的。”
廖凡民眨了眨眼睛,低下头。
回到办公室,廖凡民开始继续整理文件。
手机响了,是程振林打来的电话。
“程书记,祝贺您。”
“小廖,别说这些话了,我不爱听,我是告诉你一个消息的,我向刘省长举荐过人选,建议你到工业园管委会去工作,可惜刘省长没有同意,至于说我到南华市委去工作的事情,刚刚才知道,省委已经召开了会议,刚才刘省长还告诫我,一定要将工业园管好。”
“程书记,谢谢您的关心,我哪里有资格到工业园工作啊。”
“错了,你不是没有资格,还是太年轻了一些,可惜啊,我要是知道自己主管工业园的事情,说什么也要争取让你到工业园工作。”
第四百四十章 农业问题()
2004年3月2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按照国务院的会议通知,分管农业的副省长袁前昆到北京去开会。
翌日,袁前昆副省长回到了南华市,当天下午就专门给省委书记和刘方胜省长汇报了国务院全国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的精神。
25日,刘方胜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省政府领导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就是一个议程,袁前昆副省长通报全国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精神。
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也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
中央做出部署,本年度全国以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为试点,推行免征农业税的政策和措施,江汉省则要部分的减免农业税。
减免农业税的说法,早在2002年就开始流传,当时的国务院领导还专门进行说明,表示农业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份额很微薄,完全可以免除,而且是农民实实在在的负担。
作为重生之人,廖凡民当然知道,免征农业税是大趋势,尽管全国2004年才开始试点工作,但全面免除农业税也就在2006年,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税全部取消,而在这之前,农民承担的其他税费早就免除了。
农民的认识是淳朴的,千百年以来,种粮完税天经地义,尽管很多地方因为收取农特税费闹出了恶行事件,惊动了中央,但老百姓还是觉得应该缴税。
廖凡民也觉得,免征农业税是好事情,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已经不征收农业税,而且政府还要给与农业生产大量的补贴,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是保生存的。
中央对于三农工作已经高度重视,做出免征农业税就是一个重大的举措。
一般来说,上面重视什么工作,也就说明这项工作已经被下面彻底忽略了,这是实际存在的情况,因为传统的农业只能够保证生存,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没有任何的帮助。
主持会议的刘方胜省长,在听取了袁前昆副省长关于全国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的情况汇报之后,面色严肃的开口了。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大家都已经学习过了,省委也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刚刚袁省长传达贯彻了全国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精神,我希望大家注意,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农业工作的重要性,这是一个信号。。。”
“农业历来是重中之重,十多亿的吃饭问题,就是要依靠农业和农民来解决,建国几十年来,农民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决定,部分的减免农业税,保证重点产粮区主要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我们必须无条件的贯彻落实,而且要落实到每一个农民的头上。。。”
“中央和国务院已经做出了部署,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根据会议的要求,迅速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上报省政府批准之后,在本月之内完全落实下去。。。”
“省政府要组建专班,深入到县乡村,看看中央的政策是不是真的落实了。。。”
“我们有些地方的领导,认为收缴农业税是天经地义的,甚至对中央的决策部署都存在看法和意见,这样的心理必须彻底打消,省政府将在请示省委之后,成立专门的督查领导小组,对相关部门和下面落实减免农业税的情况展开专门的督办。。。”
“凡是工作不力的,省委省政府将严厉的追究责任。。。”
“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中央和国务院已经要求我们纳入到一票否决的工作检查范畴,农办和农业厅会同财政厅同样要拿出具体的考核方案,对牵涉到减轻农民负担的单位实施考核和检查。。。”
“江汉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国家重点的产粮地区,中央和国务院一定会对我们开展工作的情况实施检查,我希望各位慎重对待。。。”
“保证粮食最低收购价,这是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都推行的措施,每年都会下拨专门的经费,这笔钱必须专款专用,用于农民的头上,保证全省粮食生产不减产。。。”
刘方胜省长一如既往,说话干脆利落,绝不啰嗦,布置完毕任务,宣布散会。
参加会议的人员离开会议室的时候,脸色也是严肃的,他们很清楚,刘方胜省长如此强调的工作,一定会成为省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今后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如果人为的在工作上面出现失误,肯定要接受严厉的处罚。
会议刚刚结束,刘方胜省长和袁前昆副省长就赶往省委。
廖凡民已经给省委打去电话联系,省委书记和分管农业的省委副书记都在等着。
刘方胜省长前往省委,主要是商议和汇报相关的考核事宜。
省委小会议室。
“。。。我认为,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需要作为省委省政府重要的工作之一,全力的抓好落实,江汉省是农业大省,如果在落实和监督方面力度不够,工作是难以推进的,我的建议是,将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作为各级政府全年主要工作考核目标。。。”
埋头记录的廖凡民,抬头看了看会场。
在刘方胜省长身边工作近四年的廖凡民,早就学会了观察。
刘方胜省长工作非常认真负责,落实工作任务也毫不含糊,这让他身边的人都学会了雷厉风行,一旦决定下来了某项工作任务,就要倾尽全力去完成。
可是其他人不一定是这样的。
实事求是的说,现阶段的干部作风不是很好,特别是经济飞速发展之后,市场经济的大潮对部分干部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每次刘方胜省长参加或者主持会议,落实相关的工作,廖凡民都会认真观察,还别说这样的观察真的能够起到不小的作用。
如果参加会议的人员,大部分都是认真听、认真记的,而且在随后的发言之中结合本单位的工作职责,罗列单位应该如何落实工作、采取什么措施的,这项工作最终完成的情况一定不错,如果参加会议的人员心不在焉,或者表面上听的很认真,后来的发言中却拿不出实际的措施来的,这项工作的落实一定大打折扣,结果不理想。
应该说刘方胜省长也明白这一点,可法不责众,有些时候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今天参加会议的都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廖凡民同样观察。
神情最为专注的是袁前昆副省长,毕竟是主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
刘方胜省长说完之后,袁前昆副省长补充了几句话,重点说到了国家粮食收购资金必须要专款专用,省里要派出督查组,对各地粮食储存的情况展开坚持。
省委书记最后说话了,第一句话就是减轻农民负担将是省政府今后的主要工作之一。
这句话让廖凡民内心稍稍觉得安慰。
省委省政府在工作职责分工或者侧重方面是比较明确的,这一点与地市和县市不一样,省委主要是大政方针的决策和人事调整,省政府则主要是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主要关注经济发展的工作。
刘方胜省长是省委副书记,在全省工作决策以及人事调整方面,有很大的发言权,但最终拍板的还是省委书记。
省委书记将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定性为省政府今后的主要工作之一,那就是赋予了省政府足够的权力,对于这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