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廖凡民的江湖-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我忘不掉,经过了爸爸的事情,我突然明白了很多,我不敢让自己闲下来,只要休息的时候,我就会想到过去,想到你我的点点滴滴,如果我选择回国,在你身边的就是我,沈亚玲就没有机会。。。”

    廖凡民看着有些激动的沈亚玲,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屋里沉默了,廖凡民捏紧了拳头,闭上了眼睛。

    好一会,睁开眼睛的廖凡民,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程雅惠,我们心里都有回忆,就让回忆永久的封存,不可能的事情,就不要去想那么多了,想的越多越痛苦,我还是那句话,多想以后。。。”

    “不要给我说这些,你不是不愿意到美国来吗,那你到美国来考察什么,你为什么要来,你知道我听到消息之后是什么想法吗,我哭了好多天,我想来见你,可我怕,我怕我控制不住,我怕我想从沈亚玲手里将你抢过来,你为什么要来。。。”

    程雅惠终于控制不住了,身体颤抖,低着头抽噎。

    廖凡民看着程雅惠,知趣的闭嘴了,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有用,让程雅惠发泄情绪是最好的选择。

    终于,程雅惠的情绪稳定下来。

    擦去眼泪之后,程雅惠开口了。

    “廖凡民,你记住,我永远忘不了我们的过去,我不知道我今后如何,也不去想今后的事情,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给你打电话,控制不住的时候我会拿起电话,我希望你能够接我的电话,能够听我的倾诉,我的手机号码你知道,我不会换号码,永远都不会换,我希望在我承受不住的时候,无论我在什么地方,你都能够来看我、来安慰我。”

    程雅惠离开了,留下发呆的廖凡民。

    他突然想到了重生之前的薛楚玲,记得薛楚玲也是婚姻失败之后出国了。

    难不成程雅惠会变成下一个薛楚玲吗,难道重生之前该发生的一切,还是要发生吗。

第四百四十三章 承认差距() 
飞机起飞了,廖凡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aiyoushenm】

    在美国考察的最后两天时间,廖凡民一直都是提心吊胆的,害怕程雅惠再次到酒店来。

    廖凡民不是一个狠心无情的人,就算是对待仇人和对手,也能够做到先礼后兵,何况是对待曾经的恋人程雅惠,他害怕程雅惠来到酒店再次的哭诉,害怕程雅惠永远沉浸在过去,这样他也将陷入到尴尬和两难的境地。

    还好程雅惠没有来,也许是不知道他们在美国考察的具体时间吧。

    不管怎么说,这一幕都暂时揭过去了。

    廖凡民想到了程振林,在刘方胜省长身边这么长时间,他没有说过程振林的坏话,但也没有说过多少的好话,不过在工业园的问题上面,廖凡民实事求是,算是真正帮助了程振林。

    廖凡民有自己的做人原则,不该说的话和不该做的事,他是绝不会染指的。

    飞机在墨尔本机场降落,走出机场,看着湛蓝的天空,廖凡民突然想到一首诗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身临其境还真的有这样的感受,其实出来的时间不长,可他早就在思念沈亚玲了。

    在澳大利亚考察的时间不长,主要就是在庄园参观。

    入住酒店的时候,廖凡民感觉到不适应,他向酒店管理方提出申请,自己需要在酒店房间里面吸烟,酒店方面给他调整了房间,房间没有禁止吸烟的牌子。

    国外酒店的管理与国内还是不一样,如果房间内部摆着禁止吸烟的牌子,那就是不准吸烟,如果偷偷在房间吸烟了,会面临高额的罚款,考察团之中就有一人遭受了罚款。

    考察期间,廖凡民也特别关注了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尽管有不少地方值得借鉴,不过这里的生产模式还是不适合江汉省,甚至不适合国内。

    几天的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到了快要回国的时间了。

    廖凡民已经从联系人手中拿到了飞机票。

    最后两天时间,日程安排比较轻松,基本属于自由活动的范畴,不少人走出酒店,到附近的连锁店或者超市去转悠,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值得购买的东西。

    廖凡民也去了连锁店和超市,但是逗留的时间不长,购买了必要的东西就离开了,剩下的时间,他倒是在外面转悠了一些地方。

    单单从环境方面来说,澳大利亚比美国都强,不过繁华的程度还是比不上美国,这也说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程度是比不上美国的。

    澳大利亚的农场主很多,当地官员介绍情况的时候,也专门介绍了这些农场主,他们基本都以农业机械化的方式来种田,享受政府的补贴,而且他们都具有很高的学识,据官员介绍,在澳大利亚想要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还需要经过政府的考核。

    这让廖凡民想到了以前那些出国考察人员说到的情况,国外的农民不是随便就能够做的。

    现代化的农业,效率的确很高,不过在国内无法大面积的推广。

    不管是美国,还是澳大利亚,当地政府官员介绍的情况,廖凡民并不是完全相信,作为重生之人,他知道国内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将越来越小,而且廖凡民还清楚,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将中国当作他们潜在的对手与威胁,十多年之后,中国就真正成为了他们的对手和威胁。

    回到酒店,廖凡民接到了刘方胜省长打来的电话。

    他迅速赶到了刘方胜省长的房间。

    房间里没有其他人。

    “刘省长,您好。”

    “小廖,坐,出来这么长时间了,想着回去了吧。”

    “还好吧,不过在外面总是有客人的感觉,这里不是我的家,有时候也想着回家。”

    “是啊,我也是这样的感觉,不管外面多好,都留不住,总是要回家去,不过看到了国外经济和农业的发达,内心也有触动,希望家里能够变得更好。”

    “刘省长,我觉得假以时日,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会逐渐的缩小,最终超过他们。”

    “哦,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对了,我正想问问你这次出来考察的感受,简单说说。”

    廖凡民倒也没有客套,在刘方胜省长身边时间长了,他知道刘方胜省长的脾气。

    “我感觉美国和澳大利亚目前比国内还是要强一些,不管是工业、农业还是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考察的时间不长,按说我不应该得出来这样的结论,但是从众多留学生的选择来看,在国外还是有更多的展现自身能力的机会,更加关键的一点,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国家发展的时间不够。。。”

    刘方胜的神色颇为严肃,看着廖凡民,没有开口说话。

    “不过我想到这些年的发展,我觉得国家这些年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其实外出考察之前,我也听说了不少关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议论,也查阅了一些资料,记得四年前,我听到曹厅长说过美国的情况,出发之前我也详细问了,本次考察,我用自己的视野观察了美国,四年之前的美国,和现在的美国差不多,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国内就不一样了,每年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这种变化持续发展下去,那么国内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越来越小。”

    “我认为承认差距、吸取经验、为我所用、迎头赶上就最好的考察体验。”

    。。。

    刘方胜省长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好,很不错,小廖,想不到你有这样的感受,有些人出国考察,看到的全部都是外面的繁华,转而羡慕,认为国内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本来是让他们感受外面的发展速度,回去之后更好的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却不想让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这违背了考察的初衷,你还年轻,能够在短短二十多天的考察之中,产生如此的想法,我很欣慰。”

    回国的时间到了。

    离开酒店的时候,看着不少人大包小包带着不少的东西,廖凡民有些无奈,不能怪人家到国外来了之后大肆的购买东西,只能怪国内的生产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质量有差距,赶不上人家生产的商品。

    差距到处都存在,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还真的容易产生失望的情绪。

    廖凡民隐隐记得,在若干年之后,官场上专门清理裸官,不少的官员将家属和子女送到国外学习和定居,就是自己留在国内,恐怕就有这样的想法在里面。

    重生的廖凡民,倒是不会说什么大道理,不过他有一个质朴的感觉,不管外面多好,你去了之后都是客人,回家之后才有主人的感觉。

    这个理解不一定正确,但却是廖凡民真实的感受。

    廖凡民也买了一些东西,其中包括给沈亚玲和廖凡瑶购买的化妆品,包括给廖泽熙、徐文清和沈祖康购买的衣服、鞋子和保健品,还有给廖凡玲等购买的小礼物等等,东西不是很多,都装在皮箱里面。

    购买这些东西,价格的确比国内购买便宜,这让廖凡民想到了wto,想到了关税。

    酒店专门联系了车辆,送众人到机场去。

    上车之前,酒店的经理在刘方胜省长面前说了一些话,还伸出了大拇指。

    廖凡民在刘方胜身边的旁边,听翻译说了,酒店经理对于他们有很好的认识,每天酒店房间里面都收拾的很干净,垃圾也装的很整齐,和以前不一样。

    这让廖凡民有些脸红,随着经济的发展,出国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有些人还是习惯在国内的做法,缺乏必要的素质,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等现象到处都有,在外面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记得网络媒体有很多这样的报道,让国内的人感觉到丢脸。

    不过廖凡民倒是有底气,他知道十多年之后的情形,慢慢来,十多年之后,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飞机在北京国际机场降落。

    走出飞机的刹那,一种熟悉的感觉袭来,尽管时差让人感觉到难受,但廖凡民情绪昂,觉得自己回家了。

    如果没有重生,廖凡民相信自己一定会迫不及待的选择出国,到国外去奋斗,去享受美好的物质生活,他会和很多人一样,看不惯国内的很多现象和事情,认为民主的美国是最好的选择,可现在不一样,每个人的认识都是随着年龄增长沉淀下来的,有些东西一旦融进血液里面,无论如何也抹不去了。

    中国情,中国心,这就是廖凡民骨子里的情节。

    这是扎根在内心的东西,廖凡民不会轻易表露出来,大学四年的生活,参加工作五年时间的感受,再次扞实了廖凡民的认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廖凡民认可程雅惠的选择,不会强迫其改变选择,诸多留学生选择在国外工作和生活,这是一个时代的烙印,社会的浮躁,信仰的缺失,必定会产生一些问题,不过这些问题,总会慢慢解决的。

第四百四十四章 优秀企业评选() 
上任时间不长的南华市市委副书记、工业园管委会主任程振林,提出建议,评选江汉省省级优秀企业,评选从企业品牌、信用、利润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多方面考虑,获得省级优秀企业称号的企业,将得到更多政策上面的扶持,包括从银行能够得到更多的贷款等等。

    这个建议应该很不错,可惜南华市委召开的会议上,没有得到重视。

    程振林虽然是南华市委副书记,可上任的时间不长,还缺乏足够的影响力,而且工业园划归南华市政府管辖之后,地方政府已经为各项优惠政策感觉到头疼,一直都在向省委省政府叫苦,他们知道工业园的前景很好,发展起来后将是南华市一张亮丽的名片,可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让他们疲以应对。

    甚至有人对工业园给与了涸辙之鲋的评价。

    程振林的建议,最终还是上报到了省政府,当然这是程振林坚持之后的结果。

    南华市委的请示汇报文件,通过秘书一处到了廖凡民这里。

    第一眼看到这个文件,廖凡民就拍案叫绝。

    其实优秀企业的评选,在南方以及江浙一带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地方,早就推广开来。

    以省政府的名义评选优秀企业,政府并不需要太多的投入,但能够最大程度激发企业的进取心和创新能力,毕竟能够得到政府的认可,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最好途径之一。

    不过优秀企业的评选,也是双刃剑,如果评选把关不严,一些半死不活或者声誉不好的企业被选进去了,企业不一定得到好处,政府的声誉更会遭受重大损失。

    社会上这类那类的评选很多,但是真正由政府出面组织的还不是很多,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政府在这些事情上面是谨慎的,轻易不会表态。

    不过江汉省的情况不一样。

    南华商贸谷的影响力,已经最大程度展现出来,进入工业园的企业也愈发的多起来,尽管本地企业占多数,但工业园已经呈现繁华的态势。

    如果在工业园发展的关键时期,省政府出面组织一次规模宏大的优秀企业评选,而且召开大会,由省委省政府领导亲自给企业授奖,造成的影响绝不一般。

    这能够充分体现出来江汉省省委省政府对于企业的重视,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渴望。

    不管是本地的企业,还是外地的企业,都能够清楚的看见。

    当然,前提是评选必须要公开公正公平,否则适得其反。

    不出廖凡民的预料,这份请示报告马上引起了刘方胜省长的重视。

    廖凡民来到刘方胜省长的办公室。

    “小廖,南华市委有关评选省级优秀企业的这份报告,你是怎么看的。”

    从国外考察回来之后,刘方胜省长在一些相对重大的问题上面,开始征求廖凡民的意见,而廖凡民也是如实的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刘省长,我觉得南华市委市政府关于评选省级优秀企业的报告,是很好的建议。”

    “这份报告是老程坚持才送上来的,看来南华市委市政府好像没有什么兴趣。”

    “我认为南华市委市政府还没有意识到评选优秀企业能够产生的巨大影响,他们可能认为这不过是一般的评选,没有太大的意义。”

    “哦,说说你的认识。”

    “南方和江浙一带,早就有这种类型的评选,比如说上海市政府去年评选的畅销品牌企业,今年年初深圳市政府评选的信用企业等等,这类的评选是政府对企业的肯定,一方面企业获得了政府的肯定,是巨大的荣誉,另一方面企业获得这样的荣誉,也是对自身的宣传,其实政府能够给与企业的帮助不仅仅是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还有在宣传方面的支持,我认为省委省政府应该支持,而且在评选省级优秀企业的同时,还要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级的评选,比如说国家工商总局的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评选,有了省委省政府评选的优秀企业这个基础,申请国家级的评选,就有了底气。。。”

    刘方胜省长听的频频点头。

    “小廖,你的认识不错,但任何事情有利有弊啊。”

    廖凡民当然明白刘方胜省长的意思,他毫不犹豫的开口。

    “刘省长,我认为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关键看是不是利大于弊,只要是这样,那就应该坚持,其实省政府授予企业荣誉,对于自身也是宣传,企业按照市场规律生存,并不是说政府不管不顾,相反政府更要搞好引导,对于遵守市场规律、遵纪守法的企业予以表彰,对于违法企业予以惩处,政府对企业的管理,绝不能够仅仅停留在收费上面,还要体现在服务方面,政府为企业服务,我认为天经地义。”

    刘方胜省长看着廖凡民,眼神里面有了一丝的震惊。

    “小廖,看样子你是认真思索过的,你说的话有道理,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的管理,好像真的停留在收费上面了,再就是严格管理方面,工商、公安、税务、商务等部门,就是管着企业的,至于说为企业服务,他们压根没有认识到。”

    说到这里,刘方胜省长下了决心。

    “小廖,将你的刚刚说的话语,整理出来,写一份简单的材料,不需要太复杂,意思要清楚,省政府研究之后,专门召开一次会议,商讨有关评选省级优秀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如何为企业做好服务的问题。”

    说到这里,刘方胜省长想起了什么。

    “你和老程联系一下,征询他的意见,看看他究竟是怎么想的,提出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仅仅用了半天时间,廖凡民就写好了有关评选优秀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应该为企业做好服务的材料,总共三千多字,该表达的意思全部在写出来了,甚至有些超前的观点。

    材料没有掩饰目前存在的问题,比如说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管理主要停留在收费和惩戒的阶段,根本没有想到为企业服务,还有政府部门能够随便决定企业的命运,哪怕是大型的企业,也会因为政府部门随意的决策导致重大损失,甚至是破产倒闭。

    写完了材料,廖凡民稍微考虑,拨通了程振林的电话。

    下班之后,廖凡民到了工业园管委会。

    程振林还在办公室等候。

    见面之后,廖凡民没有注意程振林微妙的神情,直接将材料递过去了。

    程振林接过材料的时候,还有些心不在焉。

    不过看着看着,程振林瞪大了眼睛,神情变得异常的专注。

    足足一刻钟,程振林才看完手中的材料。

    “廖秘书,这份材料是你写的吗。”

    “是的,刘省长看了南华市委关于评选优秀省级企业的报告,认为这个建议很不错,要求我写一份相关的材料,合适的时候,省政府要召开专门的会议,专题商议评选优秀省级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如何为企业服务的问题。”

    “好,好,太好了。”

    “程书记,刘省长让我来咨询您的意见,看看您还有其他的什么建议和想法。”

    程振林摇摇头。

    “我没有什么建议了,看了你写的材料,我感触很深,当初如果在刘省长面前坚持,让你到工业园来工作就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