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阻击满清军队回来攻城,张华汉早就在今天派了二十名骑兵预备满清军回援夺城的报信准备,将马蹄用布缠上,身穿黑衣,分成四组,分别躲藏在城的四个方向,专门负责夜间监视,一旦发现敌方大军,就立即骑马跑到远处,按照事先约定的信号向城里报信,敌人在东边出现就举一只火把,敌人在北边出现就举两只火把,在西边出现就举三只火把,在南边出现就举四只火把。
今晚中华革命军守城的士兵看到在城的东南方出现了一只火把,知道敌人已在东边出现,于是迅速报给张华汉。张华汉嘿嘿一笑,立刻命令全军集合,准备迎战满清军队,同时吩咐其它各处守军严密监视城外西、北、南三个方向,看有无敌军到来。
由于其它方向并无信号出现,所以张华汉放心的把多数军队派到了东边。中华革命军士兵们悄悄爬上城墙,伏身于城垛之下,几乎每隔一丈便有好几名士兵,他们全部将枪上好子弹,有刺刀的装上刺刀,没有的用砍刀,就等着敌军来攻击了。
达哈里看到那名满清军士兵被刺刀刺杀于城头后,他就知道了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要更糟糕,他很是怀疑中华革命军是如何如此快速的拿下扬州的,城墙上连点血和炮火的黑灰都没有,难道中华革命军是兵不血刃的就能拿下自己苦心经营的扬州城么?看到自己的行动已被中华革命军察觉,他遂后立即命令步兵撤回,同时命炮兵开火轰击城墙,于是夜袭变成了强攻,枪炮声顿时响成一片。
那名中华革命军的士兵将爬上来的满清军士兵刺下城头后,立即端起快枪向城墙下开火,随着他的枪声响起,其他的中华革命军士兵们也纷纷站起,向城墙下面和护城河对岸的敌军猛烈开火,并将一些手雷扔过护城河,将河对岸的敌军炸得东倒西歪,有一颗手雷就在督战的刘风清身边爆炸,将他当场炸死,在中华革命军军营里命大没死的他却死在了扬州城下。
此次中华革命军北上,一共带了快枪两万支,新式手枪一千支,其中两万支快枪由步兵使用,一千支手枪装备给骑兵部队。
剩余的中华革命军士兵手里也都是拿着普通火枪和鸟统等武器,此时中华革命军守城部队几乎人人有火枪、火统,对着城下展示着他们的强大的火力,每当一人放完枪转身退后装弹,马上就会有别人站在他的位置上继续开火。
在这种持续不断的猛烈火力下,达哈里的部队顿时混乱不堪,排好的阵形立刻乱了套,他们中的一些经过战阵的老兵看到势头不对,转身就跑,剩下的新兵也就跟在他们后边向后跑,于是达哈里的撤退命令不等传令兵传下来,就得到实施了。
不过达哈里的满清军士兵们很快就被督战队阻拦停住了脚步,尤其是绿营军,满清军对于他们这些汉人士兵逃跑有着更严格的惩罚,一人逃跑,屠杀一营,导致他们个个互相戒备,当然如果要是逃跑或投降也是一营全体逃跑或投降。
在督战队的阻拦下,加上躲避开城墙一定的距离了,满清军队士兵们并转身观望,此时的满清军的炮兵已经在开火射击了。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隆”声,一颗颗铸铁做的实心弹不断的飞向城头。
实心弹对人员的威胁不大,但对城墙破坏力极强。由于达哈里将大炮架在离城最近的一个原来他在城外发现的一个高坡上,那个高坡离城墙仅有一里地,所以这些大炮打得极准,每发射十颗炮弹,就会有五颗击中城墙,并将城墙外面的城砖打的粉碎,露出里面的夯土,其它没有击中城墙的炮弹则飞过城头,落在城里,将居民的房屋打坏。
看到达哈里的炮兵开火暴露了炮位,张华汉大喜,他立即命令中华革命军炮兵开火还击,一定要把达哈里的红衣大炮在最短的时间里摧毁,只要满清军没了炮兵,达哈里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攻破中华革命军轻松占领下来的扬州城。
此时中华革命军所用的炮弹都是江南总部新做的爆破弹,炮弹的引信还是老式点火式引信,但其杀伤威力远比实心弹大,足以压制住满清军的炮兵火力。虽然因为仓促间炮弹数量较少,只有五百余颗,但炮兵却毫不吝惜的将它们打了出去,以求在满清敌军调整炮位之前将其压制住。一颗又一颗弹体上带尾翼的爆破弹飞出炮膛,带着弹头上那嘶嘶燃烧着的引信飞向满清军炮兵阵地,多数落在地上后才爆炸,而少数却在离地数丈的高度爆炸,成了空爆弹。
中华革命军的第一轮炮火急袭过后,满清局的炮兵阵地上就是一片火海,一些装火药的篓子被点燃,虽然没有爆炸,但却猛烈燃烧起来,这一下就使得中华革命军炮兵们有了更明显的靶子,他们的定位更加准确。
随着中华革命军炮兵指挥官的一声令下,第二轮齐射开始,三十五门大炮一起发出震天动地的吼声,经过片刻的沉寂,对方的炮兵阵地就出现一片闪光,接着轰隆声传来。这一轮齐射有一发炮弹准确击中了那个高坡上的一个火药篓子堆,火药篓子堆很快哗啦啦的燃烧起来,不一会儿,就成了个大火堆,旁边的那几个火药桶再也无法保护里边装着的火药,一声巨响,火堆迅速变成了个大火球,紧接着,埋设在土里的连环地雷爆炸了,整个高台被炸得浓烟滚滚大地震动,土石都起来,守卫在那里的一千多名满清军士兵、满清军炮兵和他们的大炮一起飞上了半空,大炮的车轮、炮身和零件以及残肢断臂四处纷飞。
看到这一情景,正在交战的双方全部安静了下来,他们楞楞的看着那些在空中飞舞的人体碎片和大炮的炮管,没有人欢呼,没有人庆祝,他们全都为这一幕惨烈的景象所震慑。
爆炸发生时,达哈里正骑在战马上指挥满清军步兵重新列阵,一阵热浪袭来,差点将他掀翻在地。他伏身马上,张大着嘴看着那冲天的火光,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转眼的工夫,一千多人就没了,而且其中还有他所拥有的唯一的炮兵。
张华汉见机不可失,立即传令,亲自率领陈子龙部下的近卫团与陈子龙带领着的第二旅、第三旅和第四旅大部队一起出击,留下第一旅的人马守城,同时派出数名骑兵由北门出城,向埋伏着的陈明天的部队下达出击的命令。
西门的吊桥很快放了下来,以张华汉率领着一千精锐的近卫团士兵为前导,两万多中华革命军战士迅速涌出了扬州城,并在护城河边列好了战斗阵形。城头上留守的军队和炮兵则继续开火,以掩护城下的中华革命军列阵。
张华汉快马奔驰着,晓月策马紧紧跟在他的身后,一千骑兵战士提着新式手枪在他们俩周围护卫着两人。中华革命军部队迅速的列阵,等阵形列好,骑在马上的张华汉立刻下令全军进攻。铿锵的鼓点声响了起来,中华革命军部队排着整齐的队形,踏着鼓点扑向一里外的满清军的部队。
当看到中华革命军出城作战时,手里本来就没有几千八旗士兵的达哈里根本舍不得让他们当冲锋的炮灰,他就命令副将率领五万满清绿营军士兵前去迎击,但还没等他的那些部队冲到护城河边,就在城头上大炮的猛烈火力下溃散了一半,而另一半刚与中华革命军接战就被连续不断的排枪打得丢盔弃甲,狼狈而回。现在的中华革命军一点也不像是饿了几天的样子。也许是爆炸的冲击波让达哈里的脑袋清醒了一点,他意识到这一切的一切从头到尾都可能是对方的一个骗局,就连在高地上埋藏了火药都是对方的阴谋,他远远的看到了对方的主将是一名俊俏的年轻人,立刻明白了对方的主将是中华革命军的副司令张华汉,想到这里,看到一切,他身上立刻出了一身冷汗,心神全乱,但是现在他的还有些不相信这一切都是张华汉的安排,那样的话这个人简直将自己的想法都摸透了,那就太恐怖了,他心里安慰自己道,这一切都是意外,至于在高地埋伏大量火药恐怕是中华革命军无意埋下准备进攻扬州城时候用的,至于正好被用来炸了自己的炮兵,那更是意外中的意外。
看到中华革命军大军压上向自己扑来,达哈里再也顾不得攻城了,即使他想继续攻也攻不了,因为炮兵全没了,光靠那些步兵怎么可能拿下扬州呢?况且他们居然连中华革命军的一击都挡不住。看到越来越近的中华革命军的部队,他立即下令丢弃辎重,全军撤退到运河的东岸,在他慌乱的时候,没有发现对面的张华汉与一千近卫团已经策马奔跑到远处去了。
就在达哈里率领部队发现上当返回并渡过运河向扬州城快速挺进的时候,运河上却有一支由小船组成的船队在向北航行,他们就是中华革命军挂着张字大旗的那支水师部队中的一部。
接到张华汉的信以前,海大富率领第一舰队在李定国率领的四万多战士在陆地的配合下,将图海的满清军水军打了个一败涂地,图海的水寨和土垒炮台被大量的大炮轰成了废墟,三道钢索被火船烧断,图海率领剩余的满清军水师船舰沿着运河逃往黄河,而那些大船由于不能在运河与黄河行驶被他全部丢弃了。
在战斗结束后,很快海大富收到了张华汉的信,他立刻派水师副统领率领船队北上支援张华汉,由于运河水浅,所以都是一些小船,好在海大富的水师中有很多从原来南明手里弄到的小船,所以倒没费什么力气就组成了一支小船船队。到达预定地点后,他们便停下船等候张华汉派来的人。
当张华汉率领着一千近卫团士兵骑马奔跑抵达这里后,船队的指挥权就交给了张华汉。张华汉命船队向北航行,并派出几名骑兵沿着运河东岸向北侦察,得知满清军在河上架设了一座浮桥。于是船队便在浮桥以南十五里处停了下来,静静的等候时机。
当听到从扬州方向传来的枪炮声越来越近后,张华汉知道战斗已经打过来了,遂命令船队全速北行,前去夺取浮桥,切断满清军队的退路。
守卫浮桥的满清军又五千名士兵,他们听见从扬州方向传来的枪炮声越来越密集后,均是一惊,待那更为猛烈的大爆炸发生,整个的天空都被映红了半边,众人无不瞠目结舌,心中惊疑不定。
正当他们纷纷揣测那大爆炸的原因时,更是发现枪炮声距离这里越来越近,显然战场在向他们这里转移,他们却没发现一支船队趁着黑暗的掩护,悄悄的靠了过来。
随着张华汉一声令下,所有船只加快速度,最前面的那只船一头将横跨运河两岸的浮桥拦腰撞为两段,接着船队中的各船的两舷便纷纷发出闪光和巨响,如雨的弹丸飞向那些还处于震惊中的满清军士兵,几乎就在船上的拂朗机炮开火的同时,趴在船只甲板上的近卫团士兵也用手中的快枪向黑暗中猛烈射击。
虽然四周黑漆漆的,只有几处取暖的篝火仍在燃烧,无法进行准确瞄准,但满清军的士兵很快就被那猛烈的火力吓懵了,他们对那仍漂浮在运河上浮桥的残骸看也不看一眼,就纷纷抱头鼠窜,守卫运河东岸的士兵向东逃跑,而守卫西岸的士兵则在副将的带领下向西跑。
见敌军已全部逃跑,张华汉命令部下在那两截浮桥残骸上泼上火油和棉絮,将其彻底烧毁,并将全部船只以一字形排开,守卫在运河之上,来回的巡逻,以防对方另架新桥。
第九十九章 四面埋伏
达哈里率领着满清残兵败将狼狈向东逃窜,希望通过运河上的浮桥尽快撤退到东岸。由于众人逃命心切,又丢弃了多数辎重,所以跑的极快,仅用一个时辰就跑到了离浮桥十五里的地方。
达哈里正庆幸逃得性命,却忽然听到从运河那边传来的枪炮声,他心中大叫一声“不好!”随即率领人马前去支援,但没跑多远他就碰到了逃回来的守桥败兵。他得知浮桥已失,一怒之下将那守桥的副将砍翻。
现在达哈里已经完全可以肯定自己上了那个张华汉的当了,欲哭无泪的他命令一名副将带兵一万部队靠近运河,看看能否找到其他的退路,而他自己则留下,利用后面的中华革命军还未追上的空挡,督促士兵们将混乱不堪的阵形重新排好,并清点人数。
经过清点,达哈里发现自己部队死亡溃散了两万多人,剩下的还不到七万人,而且个个兵无斗志,将无战心,几乎所有辎重包括粮草全部丢弃,现在整个军队又累又饿,根本无法再战了。
派到运河边打探的副将带回来的消息令人沮丧,沿着运河,张华汉派来的水师舰船排成了一条长线,当达哈里的满清部队刚赶到运河边,就被船上的枪炮给逼了回来,看来运河是过不去了。
达哈里急寻对策,东面的运河是过不去了,而西面则是中华革命军的数万精锐大军,跟他们硬拼是鸡蛋碰石头,现在只剩下了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向南进军,绕道南边之后,再向西撤退,与运河上的图海军队汇合,他还不知道图海的水军刚刚被打败。另一条路是向北进军,然后或者退回淮安,或者转而向西北逃到其他满清军占领的城池去。
相比之下,还是北边的路安全一些,因为中华革命军的部队就在南边的长江沿岸布满了北上的军队,如果向南的话,那么很可能与他们相遇,所以达哈里最终决定向北进军。
经过刚才的慌乱,达哈里的心神已经安定下来,脑子也清醒多了,他生怕张华汉在北边也埋伏下重兵,因此他决定派人带队走在最前面,为大军探路。
张文远是第一个被达哈里想到的人,被达哈里派下先锋任务的他率领着五千人作为前锋,先行出发。他骑在马上,看了一眼那些乱哄哄的部下,叹了口气,这些人中只有不到五百人是他训练过的,其他四千多人全部都是从别的部队抽出来的所谓“精锐”。刚才他率领着两千名部下拼死掩护主力撤退,伤亡惨重,不过这样一来,倒也显出了他的价值,达哈里立即对他另眼相看,就在达哈里整顿部队时,便把他提升为参将,随后即命他率领五千精锐为满清大军开路。
说实在的,张文远对这个提升一点也不感到高兴,因为他已经完全看清了达哈里这个满人的为人,当他不需要你时,就把你一脚踢开,当他需要你时,就会把你当成宝贝,而且立即就会让你去为他卖命。“真是老奸巨滑呀!”张文远心里暗暗想道,在刚才的战斗中,他终于领教了中华革命军那强大的战斗力,还有那全火器部队的猛烈火力,他的部下大多都是被火枪打死的,无论他们怎么冲,就是无法冲到中华革命军队列的附近,那连续不断的枪口闪光,还有那刺鼻的硝烟味,给他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他的鼻子里还残留着那股呛人的硝烟味。
张文远用力的从鼻子中向外擤了几下气,把那恼人的味道驱散了一些,接着便向四周望去,周围还是一片漆黑,为了防止被敌人发现,他并未让士兵点燃火把,因此周围的士兵不断有人跌倒,而且还有人跌进了一些水沟里。听着那些士兵从水沟爬起来后骂骂咧咧的声音,张文远心道:“有什么好骂的!若不是因为这一带水网河道密布,那中华革命军的骑兵早就出动了,还会让你们逃得了性命?而且若不是自己凭借几座小桥奋力死守,恐怕那中华革命军步兵也早追上来了!”想到这里,他又想起了自己的老部下,那两千人与镇虏军拼杀之后,只剩下了一千人,而且全被达哈里留下了,所以现在他感到手下的这些缺乏训练的士兵难以应付突发情况。
这样走了一个多时辰,他们又过了一条河上的小桥,跌进河沟里的士兵越来越少了,军队中的骂声也就少了很多。张文远开始并未发觉有什么不对,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了,知道现在他们已经离开了那河道水网密布的地区,进入了一小块平地。
他警惕的向周围望望,隐约觉得右侧是一片黑漆漆的树林。他知道,若是敌人在此埋伏的话,那么就将拦着后面满清大军的北进之路,而且此处地势平坦宽阔,没有河沟,没有农田,地面也被冻得硬邦邦的,正是骑兵的理想战场。
想到这里,张文远立即传令,全军改行军队形为战斗队形,并缓缓靠近树林,仔细搜索那里。
就在最前面的几十名士兵刚刚走到离树林五丈远的地方时,张文远就听见树林中传出了一阵吆喝声,他知道树林中埋伏着军队,而且他们已经发现自己了,于是他大声喊道:“准备战斗!全军后退,排成圆阵!”
就在他下令的同时,树林中响起一阵杂乱的马蹄声,并出现了一些火光,接着便从树林中冲出一些骑兵,他们手中握着火把,待冲到张文远部队附近时,就将火把扔过去,随后远远的跑开。
很快就有数十个火把扔到了罗横部队附近,将他们的位置完全暴露在敌军眼前。张文远见状,急令士兵将火把踩灭,但不等他们将火把完全踩灭,更多的火把被扔了过来,使得他们踩不胜踩,防不胜防。
幸亏那些骑兵看见张文远的部队长枪手在外,并将长枪横架起来,形成一道阻挡骑兵冲击的屏障,所以他们并不急于突击。这就给了张文远以喘息之机,他见火把越来越多,灵机一动,便令士兵捡起火把,将其扔向树林。虽然前些日子下过雨,那树林并未被点燃,但还是形成了一些烟雾,将那些骑兵的视线模糊,并将一些骑兵的位置暴露。趁着这个机会,张文远命令弓箭手和火枪手向那片树林中射击,虽然大多数箭支被插在了树上,但还是有一些骑兵中箭中弹落马。
这些骑兵正是陈明天所率领的骑兵团。陈明天在得到张华汉的出击命令后,立即率领骑兵团和本师的四万多士兵向预定地点集结,以阻挡满清部队的北进,而这个地点就是这片树林。为了走的快些,防止满清军队溜掉,他亲率骑兵团先行赶到,而那四万多步兵却被他远远的甩在身后。
抵达树林后,没到半个时辰,满清军的部队就到达了。陈明天从敌军的规模判断,认为他只是前锋部队,所以准备将他们放过去,由后边的步兵把他们消灭,但没想到这支部队居然向着树林搜索起来,陈明天只得命令部队出击。由于在黑暗中难以进行骑兵冲击,所以他命令先用火把将敌人围起来,等敌人的位置暴露,再用火器予以歼灭。
双方互扔火把的举动没持续多久,接着便开始交战,张文远用的是弓箭和少量火器,而陈明天则用的是新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