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平行世界之战争重启-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市政府担着。这个时候就看出和沪海方面搞好关系的好处了。

    总不能让别人白帮忙吧,李儒晋示意沪海工作人员,看好什么机械设备,直接拖,出了什么问题,有他李儒晋顶着!

    这个,工作人员就不敢做主了,马上向市长一级领导汇报,很快由市长带领着相关的技术人员赶到了码头,李儒晋也没闲着,亲自上船,为沪海方面挑选设备。

    德意志制造的设备全部留下,至于用不用得到,另外再说,非德意志制造的设备,选需要的留下,口气就是这么霸道。沪海的技术人员看到这些设备,口水差点都流了下来,这些设备都是好东西啊,是用钱也买不到的。

    有了这些设备,沪海的工业水平又可以上一个新的台阶了。

    结局是完美的,近百台机械设备,沪海留下了七十多台,而且一分钱不用花,沪海方面算是捡了个天大便宜。

    这些设备和工程机械原本是要运到帝都,然后由内阁进行分配,这下好了,刚到沪海码头,就被李儒晋和沪海方面瓜分的差不多了,运到帝都的也只是他们挑剩下的了。

    当天下午,大长老的电话就打到李儒晋的办公室里了,大长老气势汹汹,却让李儒晋不软不硬的给顶了回去,现在大文帝国一切以钢铁厂建设为重心,用你点设备就在那唧唧歪歪的。

    再说了,这些设备分配给谁还不都一样,反正肉还是烂在大文帝国这一口锅里。大长老无可奈何的放下电话,本来他对要回这些设备就不报希望,但心里的那口气总要出出吧。

    沪海方面还在忐忑,设备是留下了,但内阁没有发话,他们是守着设备不敢用啊!谁能保证李儒晋就能顶住内阁的压力啊?

    第二天,内阁的一个电话让所有人放下了疑虑,沪海方面留下的设备就归沪海了,但以后不可再犯了,如果真的需要什么设备,先向内阁打报告,内阁会优先分配给沪海。

    内阁成员很清楚,只要有李儒晋这个小魔王在沪海,这些设备肯定是沪海先选择,现在只希望沪海方面下手不要那么狠,留点设备给内阁分配一下,要不然,内阁也不好看。

    沪海方面算是真的见识到李儒晋的实力了,这个电话说明什么?内阁拿李儒晋没招,在这之前,肯定打过电话给李儒晋了,但被李儒晋给抗下来了,要不然,内阁才不会这么好说话,只是敲打一下沪海方面就把这件事给揭过了。

三百零九。与沪海的合作。() 
大量的工程机械开进了工地,但现在还无法发挥它们的威力,这些工程设备,见都没见过,更不要说使用它们了。还好德国佬做事细致,每一台工程设备都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和配有一些零件。

    李儒晋只要把这些说明书翻译过来,然后再交给工地上的技术人员,再慢慢摸索、自学就可以了,李儒晋为了方便技术人员学习,专门划出一块地方,供他们使用。

    一旬之后,这些设备就开始陆续在工地上使用了,虽然还不是很熟练,还有些磕绊,但大型工程机械那种强大的力量已经开始展现,最明显的就是把预制件向高处运输,以前,数十名,甚至上百名工人才能吊起一个预制件,现在,只要三名工人、两台工程机械,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了。其中一名还是负责指挥的。

    一个月之后,这些设备已经全部开始在工地上使用了,这个时候,这些工程设备的强大终于全部展现出来了,而整个工程的建设速度也提升了上来。

    这段时间,沪海市政府的领导也是隔三差五就到工地上来实地慰问、考察,更是派出了一个工作小组,进驻工地,这个工作小组的级别很高,组长是沪海的一位市长,副组长则是由几位副市长担任,每天至少有一名处级的政府工作人员在工地办公,负责协调沪海和工地之间的关系。

    这个工作小组的建立给李儒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省下李儒晋许多事,有什么事直接吩咐,沪海政府立马办的妥妥当当,如工地上的食物不多了,上午吩咐,一般下午,就会有大批是粮食运到工地,最迟不会超过第二天下午。

    工地上需要钢铁,沪海方面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工地运来,有的时候,运来的钢铁还是热乎乎的,不用说,这是沪海政府从本地的钢铁厂里抢出来的。

    而且价格都是最低价,绝不会多要工地上一分钱。

    这个效率,李儒晋都忍不住为沪海方面点赞!这份情,李儒晋也要得承!

    至于胡为民,那就更不用说了,已经将在市政府的办公室搬到了工地上的指挥部了,李儒晋空闲的时候,这家伙就过来和李儒晋一起聊聊天,探讨探讨经济问题。

    李儒晋忙活了,他就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处理工作。但这家伙的眼力是可以肯定的,他已经瞄上了工地上的工程机械了,不至一次在李儒晋面前提起这件事。

    而李儒晋则整天忙于工地上的事,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他详谈,只是和他大概的聊过,工程机械这万一技术含量比较高,难度比较大,但真的做成了,这里的利润也是惊人的。

    再忙碌的工地,这几天也要停下来,天公不作美,下雨了,这,是没办法的事,而胡为民终于抓住机会,和李儒晋仔细的商议工程机械的事。

    这段时间,李儒晋和沪海方面算是进入蜜月期了,人们常说的“三大铁”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分过赃,李儒晋和沪海方面也算是有一铁了,毕竟一起分过赃了。

    再加上段时间沪海对工地不遗余力的支持,李儒晋也愿意帮沪海方面一个忙,就仔细的和胡为民一起详细的商讨起来。

    但毕竟工程机械这一块对技术要求,材料要求都比较高,李儒晋让沪海方面先有个心里准备,工程机械想要搞起来或许不是很难,但是要想搞好,搞出成绩,这就不容易了。

    但沪海方面搞工程机械也比较有优势,本身沪海就有一家规模还算可以的钢铁厂,又是东部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

    内阁又批准了宝山工业区的建立,这些都可以成为搞好工程机械的基础。

    两个人的商讨过程中,不断的有沪海方面的工作人员加入,结果,原本只是两个人讨论性质私下谈论,变成沪海方面和李儒晋合作的会议。

    沪海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合作意向,李儒晋又不好意思拒绝,这段时间,沪海对他的照顾太多了,李儒晋无奈之下,答应了和沪海方面的合作。但要等钢铁厂建设工程结束后,合作才能全面展开。

    但在这之前,沪海可以先做一些准备工作,李儒晋也答应从研究所里调一些技术大拿过来,协助沪海方面的准备工作。

    等到李儒晋回去后才发觉,他好像上了沪海方面的套子了,一步一步被沪海带沟里去了,答应了与沪海方面的合作。李儒晋无奈的笑了笑,唉!自己还是太年轻了!

    沪海方面开心的不得了,这段时间,足够沪海方面把李儒晋调查个底朝上了。虽然,和军事方面的事情调查不出来,但已经查出来的东西已经足够沪海方面惊讶了。

    这小子不但背景通天,更重要的是这小子手里有东西,有技术,是大文帝国的散财童子,是个金娃娃。要是能把他捧在手里,那作用可就大了。

    这下沪海方面就不是要和李儒晋搞好关系那么简单了,他们想把李儒晋拉拢过来,后来一想,这个有点太不现实了,他们能给予的能有帝国给予的多吗?仅一个爵位,就让沪海打消了这份心思。

    既然不能拉拢过来,那就想办法牵绊他,让他在沪海多留一段时间,为沪海的发展出谋划策,这才有前面的那场戏,用合作的办法,把这小子给牵绊在沪海。

    虽然用了点小手段,但凭沪海方面多日和李儒晋的交流和观察,这点小事,李儒晋是不会放在心上的。沪海方面赌对了,李儒晋只是无奈的笑了笑,然后就埋头工作了,为沪海方面出谋划策了。既然答应了人家,就好好的做。

    雨一直在下,还不小,虽不是大雨倾盆,也是中雨,没完没了的,建筑工地已经全面停工了,开始排洪抗涝了,幸好宝山区位于江边,排洪抗涝的任务不是太艰巨。

    沪海方面的工作人员来工地的次数也少了,李儒晋知道沪海市区地势偏洼,估计都去抗洪抢险去了,李儒晋也没有坐在这里看热闹,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参与沪海方面的工作。

    别人敬你一尺,李儒晋当还人一丈,这点做人的基本道理,李儒晋还是知道的。

三百一十。惊喜连连() 
连日的阴雨季节终于过去了,钢铁厂是建筑工地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建筑工人的号子声,工程机械的轰鸣声,技术人员来回奔波的身影,构成了一副繁忙而又生动的画面。

    就在这份繁忙中,钢铁厂慢慢的初具雏形,厂区内的道路早已经规划完成,路基也建设完毕,现在工人们正在向路基上铺设钢筋网架,然后把混凝土倒上,抹平,等待凝固,然后再磨出防滑线。

    柏油路面确实比混凝土路面要好,但考虑到钢铁厂以后肯定要跑大吨位的载重车辆,所以李儒晋海军决定造混凝土路面,虽然维护要困难一些,但绝对值得。

    厂房的框架结构已经完成,巨大的框架高高的耸立,一根根粗大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架,横跨在半空中,虽然看起来还有点单薄,但那巨大的气势,却迎面而来。

    而厂区外,沪海方面的宝山工业区也已经开着基建工程,由于缺乏工程机械,只能依靠人力来完成,穿流不息人群犹如勤劳的蚂蚁,用手中简单的工具,在这片土地上辛勤的劳作着。

    唯一能称得上工程机械的就是那几十台拖拉机和为数不多的几台压路机了。李儒晋有心帮忙,却被沪海方面拒绝了,他们知道钢铁厂对帝国意味着什么,这个工期是绝对不能耽误的。

    李儒晋看着辛苦劳作的民工于心不忍,却又无计可施,这些民工都是来自沪海及周边地区的农村,他们在工地上辛苦劳作,不但没有工钱,而且还要自带干粮。

    他们用辛苦的劳作来换取农业税的减免,在封建社会,这些可怜的农民是被剥削最严重的一个阶级,打仗了,他们是主要的兵源地,大文帝国至少有90%的士兵是来自农村。

    和平时期,他们又是帝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每年的辛苦劳作,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要奉献给帝国。

    就是这群平凡、朴实的庄稼汉子,支撑起这个帝国庞大的骨架。这是农业社会的悲哀。

    此时正值夏季,天气炎热,沪海方面为钢铁厂内的劳动人员准备大量的防暑降温用品,绿豆汤,冰水,那是敞开供应,时不时还提供西瓜、冰棒这些东西,就算有中暑发生,也有急救站为他们服务。

    再看看厂区外的民工,简直是天壤之别。

    李儒晋在这里感慨了一会,就吩咐手下的人,对外面的民工,能照顾一下就照顾一下。他不可能去要求沪海方面向对待厂区的工人一样去对待碗面的民工的。

    这本身就属于沪海方面的内务,你一个外来户不好指手画脚的,再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现在全国上下都穷。哪怕沪海是东部第一大城市,经济文化中心,估计日子也是过的紧巴巴的。

    下午的时候,外面的喧哗声把李儒晋从办公室里惊动了出去,李儒晋走到厂区门口,嚎!好家伙。门口排满了拖拉机,仔细一看,竟有数百两之多,密密麻麻的。

    这时从拖拉机上下来一个人,看着眼熟,仔细一看,擦!竟然是军部里的一名大校!李儒晋心中有数了,这些肯定是大帅派来支持他的。

    这名大校见李儒晋过来,小跑向前,到李儒晋面前双脚立定,先施一个军礼,然后大声道:“报告首长,大校唐贤奉大帅之命,率部前来报道!请检阅!”

    李儒晋的军衔是帝国少将,这声首长倒是不冤。李儒晋看向拖拉机车队,这时大校在边上向李儒晋汇报,大帅这次向钢铁厂建筑工地无偿援助400辆拖拉机并配上了驾驶员,而且一切费用由军部负责,不用李儒晋掏一分钱。

    对于这份突如其来的惊喜,李儒晋是欣然接受,现在工地上缺的这些工程机械,哪怕是拖拉机这种最简单的工程机械,在工地上都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李儒晋突然在人群中看到沪海方面的工作人员,此时正一脸羡慕的看着排列的整整齐齐的拖拉机,李儒晋心中一动,把那名工作人员喊了过来,轻声的在那名工作人员耳边说着什么。

    那名工作人员的脑袋点的如同小鸡吃米一般,点的飞快,李儒晋说完后,工作人员更是一脸惊喜的看着李儒晋,都激动的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李儒晋看着已经傻掉的工作人员,一时间是又好气又好笑,嘴里忍不住喝到:“还不快去汇报!”

    这时候,工作人员才反应过来,有点语无伦次的连声说:“好!好!我去!我立刻就去!”说完,撒开脚丫子,飞快的向沪海方面的工程建设指挥部跑去。

    一边跑,还不时回头看向李儒晋,李儒晋只好向他挥挥手,那名工作人员看到李儒晋挥手,跑的更快了。

    其实李儒晋对那名工作人员说的只有一个意思,看着这些拖拉机眼馋吧,想要吧,还不快去喊你们领导过来,送你们200辆,不过驾驶员你们自己负责。

    一听这话,那名工作人员一下子给喜懵了。在李儒晋的提醒下,还不是撒开脚丫子一个劲的跑啊!

    不一会儿,那名工作人员和沪海方面的领导气吁吁的跑了过来,不跑不行啊!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还不拼了命的赶过来吗?

    不过这为领导的级别也不是很高,这么大的事,他还真的做不了主,不过电话已经打给沪海市政府了,级别更高的领导估计还要有一会才能赶到,毕竟宝山区离沪海市区还是有点距离的。

    李儒晋这个决定下的有些冲动,但也不是完全冲动,现在钢铁厂的工地上,确实已经不需要这么多的拖拉机了,工地的基建工程已经结束了,对运输工具的需求不是那么大了。

    二百辆拖拉机已经足够满足工地上的使用了。而沪海的宝山工业区才开始基建,正是大量需要运输工具的时候,李儒晋借花献佛,就把二百辆拖拉机送给了沪海方面。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李儒晋实在看不下去,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背着竹筐,一筐筐的往外运土了。本来应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却依然为了生活而奔波。

    虽然是送给沪海方面,但李儒晋也希望沪海能够答应他一个小小的请求,善待这些可怜的老人。最不济,也要在日常生活中照顾一下这些老人。

    李儒晋相信,沪海方面会答应他的请求,就算不看他李儒晋的面子,也要看这200辆拖拉机的分量上,答应李儒晋的。

三百一十一。惊喜连连(二)() 
沪海方面的领导正在急急忙忙的往宝山工业区赶,可惜道路太差,紧赶慢赶,赶到宝山的时候也已经是一个小时之后了,领头的是沪海市委书记,时震。

    二百辆拖拉机,价值已经超过百万了,重要的是这二百辆拖拉机是李儒晋送给沪海方面的,这个意义就不一样了,所以,这个时候,时震不能不出面。

    李儒晋已经指挥驾驶员把其中的二百辆拖拉机开进了钢铁厂工地上,现在正在分配任务,另外的二百辆拖拉机则停在厂区外,驾驶员也还在那里,带回还指望这些驾驶员把拖拉机开到宝山工业区指挥部呢。

    时震赶了过来,双方见了面,热情而又友好,时震首先确定钢铁厂工地的二百辆拖拉机是否够用,是否能够满足工地的需求,在得到李儒晋的保证之后,时震才代表沪海方面接受了这二百辆拖拉机。

    事后,沪海方面又是对李儒晋表达了一通感谢,并再次承诺,一定会全力支持钢铁厂的建设等等。

    对于李儒晋提出的小要求,时震满口答应下来,这又不是什么坏事,完全是一件好事,值得大书特书的好事,时震还想为李儒晋和钢铁厂工地做个报道,但被李儒晋拒绝了,报道钢铁厂可以,但报道他就不行了。

    就在李儒晋和时震在讨论事情的事后,沪海火车站上来了几位客人,为首的是一名中年妇女,带着两名年轻的女性,不知是女儿还是儿媳妇,三人十分的亲热,说说笑笑的从火车上下来,后面跟随着几名侍卫。

    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极具眼色,看着架势,也知道这三位女性来头不小,现在大文帝国社会安稳,民心淳朴,出门那需要带什么侍卫啊,现在这三位女性带着侍卫出来,那说明什么,人家级别高,有这个需要。

    这三位女性正是李儒晋的老妈和两个儿媳妇,帝都的夏天还是比较热的,再加上李儒晋已经在沪海待了两个多月了,家人都比较想他,特别是李儒晋的老妈和他的两个媳妇。

    以前李儒晋外出,不是在海上漂,就是战场,要不就是国外,家人想去看看都没办法去,这次,李儒晋到沪海工作,总算是有机会了,一来避暑,二来,探望一下李儒晋,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来询问她们想去哪儿,这一问还真把这三人问住了,她们并不清楚李儒晋在沪海那里,来的匆忙,倒是忘记问了,最后还是李儒晋的老妈做出决定,到沪海市政府去。

    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一听到市政府,心头一惊,果然是大人物,竟然直接到市政府,还特意打电话,为她们联系了两辆车,送她们去市政府,也算是结了个善缘。

    三人到了沪海市政府,立刻引起了沪海方面的重视,不重视不行啊!来的可都是李儒晋的至亲!一个是李儒晋的老妈,另外两位是李儒晋的媳妇,这个分量已经足够了。

    沪海方面立刻安排三人稍事休息,同时急忙安排车辆,将她们送到钢铁厂工地上。在去钢铁厂的路上正好和从钢铁厂返回的时震碰到了一起。

    时大书记一听是李儒晋的老妈和媳妇来探望李儒晋,这不是打盹碰到枕头,讨好李儒晋的机会嘛,随即调转车头,一同去工地,同时吩咐手下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