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平行世界之战争重启-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老婆整整折腾了李儒晋一天,这才放过李儒晋,把他逐出房门,另找房间休息吧。李儒晋那个悲催啊!

    李儒晋在帝都待了不到十天,又赶回沪海,沪海那边的厂房竣工,验收,李儒晋作为总设计师,他必须要到场的。

    厂房高大、宽敞、明亮、质量更是不用说,那是杠杠的,只是还空荡荡的,还没有设备填充进来。

    配套设施还在建设中,工程已经过半,码头已经开始灌浇混凝土,专用铁路也以铺设完成了近三分之二,都在进度之内,如果不出意外,年内,钢铁厂的主体工程可以全部结束。

    沙俄,德意志的专家已经撤退了,生产线已经安装、调试完毕,已经正式投入生产了,沙俄正在想办法如何让钢铁厂停产,把生产线给拆下来。

    办法很容易找到,德意志的生产线投入生产后,由于自动化程度高,大量的工人失业,现在正在闹腾呢,如果再有人在里面煽风点火的话,那就是妥妥的一场工人运动。

    很快,沙俄的好几家钢铁厂就发生了工人罢工、游行示威的事件,工厂停产了!机会来了。建设困难,破坏容易,整条生产线被迅速的肢解,能拆的都拆下,装箱,从工厂里运送出去。

    但有些部件实在是太大了,足有十几米长,这个怎么处理,沙俄是铁了心要把这条生产线偷卖给大文帝国,给我锯!就这样一条完整的生产线被拆的零零碎碎。

    但有一样大型部件是不能锯的,就是高炉里的大型坩埚,这可是德意志一次成型加工出来的,如果要锯了,那么这个坩埚也就废了,这条生产线也差不多了。

    其他部件都已经被拆解,装箱,通过陆路向大文帝国运送,只是这个坩埚,从陆路实在是太冒险了,最后还是从海路运往大文帝国。

    价值20吨黄金的交易就这样在欧罗巴帝国的眼皮子底下偷偷的完成了,生产线的设备混在其他设备之中,运到了大文帝国境内。这笔交易算是完成了一大半,还有个坩埚在海上漂着呢,这货还要有三月才能到大文帝国。

    被分解的生产线顺利的运抵了沪海,这个时候,才是李儒晋真正忙碌的时候,一批又一批的相关技术人员从全国各地开始向沪海调用,毕竟这条生产线已经被拆解开了,想要再装回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沙俄做事还算地道,所有的技术资料都随着设备一起运到了大文帝国,就算有资料对照,这么大的一条生产线想要再复原也是困难丛丛。

    其实对这条生产线来说,李儒晋更重视沙俄方面送来的资料,特别是在全部翻译结束后,李儒晋更是高兴的一塌糊涂,这份资料太全了,如果大文帝国的技术人员把这些资料吃透,技术上的难题再解决掉,这条生产线大文帝国完全可以自行制造。

    李儒晋立刻组织相关的科技人员开始对资料进行分析,攻关,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些资料吃透,消化掉,变成自己的技术。

    同时组织强大的工作队伍,对整条生产线进行复原工作。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仅是零件的复原就困难丛丛,特别是那些被锯开的部件,大文帝国的焊接技术无法达到德意志的技术标准,虽然可以复原,但质量无法达标。

    这个该如何处理,重新制造,依然无法实现,大文帝国的钢铁同样达不到标准,问题就卡在这里。

    李儒晋一时间也是没有办法,现在该如何做才能解决眼前的这个难题?

三百一十五。又一条生产线() 
就在李儒晋和工作人员一筹莫展的时候,胡为民过来了,钢铁厂是建在沪海的,虽然是属于国家,但依然能给沪海带来巨大的利益,例如居民的就业问题。

    钢铁产业毕竟还是属于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非常的大,500万吨级的钢铁厂,至少需要上万名工人,除去领导层和要求比较高的技术人员,钢铁厂至少需要5000名以上的普通劳动力。这可以解决沪海多少的就业问题。

    在生产线运抵钢铁厂之后,沪海对钢铁厂的照顾和关心又上了一个等级,作为主管经济的胡为民,居民的就业问题就在他的分管范围之内,所以他是三天两头的往工地上跑。目的是什么,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今天,胡为民又按时按点的来到了工地,见到李儒晋和工作人员都一筹莫展的愁眉苦脸的坐在那里,他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一个一举两得的建议。

    现在摆在钢铁厂面前的主要难题就是没有合格的钢铁来制造生产线上的零部件,说白了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却忘了这个世界还有一招叫做“借米下锅”。

    李儒晋这边有相对应的技术,沪海这边有钢铁厂,虽然钢铁厂无法生产达到要求的钢铁,但李儒晋可以利用手中的技术对钢铁厂进行升级换代啊,正好德意志的技术可以在升级换代中加以应用。

    这样不就可以生产出合格的钢铁了吗,顺便可以把沪海的钢铁厂提高一下档次,一石二鸟,一举两得的办法为什么就不用呢?

    胡为民的建议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李儒晋,李儒晋懊恼的拍着自己的脑袋,这么简单的办法,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人的思维都有一种误区,还有一个就是钻牛角尖的想法。

    李儒晋和他的工作团队都在想着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却忽略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入了思维上的误区,而且还钻了牛角尖,所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而胡为民不懂技术,在这件事上他完全是一名旁观者,正应对了那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李儒晋立刻带着相关的工作人员赶去沪海钢铁厂,做改造前的准备工作。沪海钢铁厂,一座年产量只有50万吨的小型钢铁厂,但在这个世界,在大文帝国中,已经算是规模不错的了。

    毕竟整个大文帝国一年的钢铁产量也不过600……800万吨,50万吨的产量也算是占据了相当的比重了。

    在李儒晋和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改造方案很快就出炉了,沪海钢铁厂也进入了半停产状态,其实对沪海钢铁厂改造最大的地方就是对炼钢高炉的改造了。

    这次改造不但使用了大量的德意志技术,李儒晋更是把前世地球炼钢的大杀器给祭了出来……纯氧顶吹转炉炼钢法,正是这项技术的出现,极大的加大了整个世界的钢铁产量,同时高质量的特种钢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现在,李儒晋对沪海钢铁厂的改造还比较简单,这项技术的使用更是避开了沪海钢铁厂,从技术角度上来说,这项技术完全是这个世界最为顶尖的炼钢技术,应该属于绝对保密的技术。

    如果这项技术泄露出去,改变的不至是这个世界工业上的格局,更会引起这个世界势力格局的改变。这项技术注定在沪海钢铁厂的出现只会是昙花一现。在李儒晋的眼里,这项技术还是掌握在自己人的手里才能放心。

    经过近半个月的改造,这座高炉又重新投入了生产,但高高的围墙,把这座钢炉和其他的钢炉隔绝了开来,所生产出来的钢铁也会有专门的加工线对其进行加工。

    一个月之后,所有被切割的零部件都已经重新制造出来,这些新的的零部件的质量远远高于其他零部件的质量,李儒晋都有把整条生产线都重新制造一遍的冲动,想想后,还是放弃了。

    沙俄,现在整个沙俄已经乱作一团了,原本只是钢铁厂的工人罢工,在某些人的引导和操纵之下,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摆脱了某些人的操纵,而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沙俄民众对欧罗巴政府一直都存在着很大的怨言,由于沙俄是唯一和大文帝国接壤的国区,在战争时期,牺牲最大的就是沙俄了,阵亡的士兵中,沙俄籍士兵最多。占到总阵亡士兵人数的80%以上。

    在战争中受到战争损害最大的是沙俄,只有它和大文帝国接壤,其他国区都在沙俄的大后方,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战争损害。

    现在战争结束了,在上一次大文帝国采购中,沙俄的份额最少,只有十亿的采购份额,而德意志和法兰西分别获得了25亿和15亿的份额。

    沙俄做出了最大的牺牲却只获得最少的份额,这下,沙俄的民众愤怒了。

    正好钢铁厂工人的罢工,成为引发沙俄人愤怒的导火索,规模迅速扩大,甚至连普通的沙俄民众都投入到这次罢工运动中了。结果,整个沙俄就乱套了。

    最蛊惑人心的不是语言,当20吨的黄金摆在眼前的时候比任何语言都有说服力,人心的贪婪被彻底的引发,已经买了一条生产线,再买第二条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抱着趁乱捞一笔的沙俄人向大文帝国发出了信号,相同是生产线我们可以以市场价再买一条给你们,你们愿意要吗?送上们的交易,大文帝国肯定愿意要啊!

    第二条生产线以15吨黄金的价格卖给了大文帝国。这个价格真的是实心价、市场价,并且保证不会向上次一样把零部件进行切割,最大程度的保证完整性。

    同时暗示大文帝国方面,只要我们有的,都可以拿来做交易,只要你们能给出一个合理的价格。大文帝国动心了,面对这么红果果的诱惑,谁能把持得住。

    沙俄不愧是战斗民族,彪悍的一塌糊涂,当大文帝国刚露出一点购买意向时,沙俄向大文帝国提供了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的记载了可以向大文帝国出售的设备和技术,后面更是明码标价,标记了每项技术的价格。当然都是以吨来做单位。

    其中有不少是敏感技术,更有几项涉及到了军工技术。当然价格也是相当昂贵的。

三百一十六。试车() 
对于沙俄提供的技术,大文帝国是相当感兴趣的,特别是几项涉及到军工的技术,大文帝国更是看着流口水,但看到后面的价格,大文帝国又把口水给吸了回去,那个价格,黑、真特么的黑。

    几项军工技术都是特种钢材的配方和全套的生产技术,涉及到坦克的装甲钢、军舰的舰体钢和甲板钢。坦克的装甲钢,大文帝国的兴趣并不是很大。

    但军舰用的特种钢,却是大文帝国极为紧缺的,也是极为渴望得到的技术,但后面的价格,却让大文帝国失望,价格太高了,单项技术的价格为5吨黄金,如果全部购买,给个打包价12吨黄金。

    还有其他的技术,总价格达到了50吨黄金。如果再加上生产线的价格,那么这笔交易的最终价格达到了65吨黄金。这完全是一笔惊天的灰色交易。

    沙俄提供是各项技术,大文帝国不可能全盘购买的,有的技术,大文帝国不需要,有的技术,则还不如大文帝国本身的技术,大文帝国就需要从这些技术里进行甄选,从这里面选出最适合大文帝国的技术了。

    消息传到了帝国的最高层,帝国的内阁和军部立刻举行了一次秘密磋商,同时组成了一个专家小组,对这些技术进行遴选,大文帝国的黄金虽然多,但也不能挥霍啊!

    经过三天的磋商和遴选,最后大文帝国一共向沙俄购买了17项技术,其中就包括军舰用特种钢的两项技术。总价为24吨黄金,再加上生产线,交易额为39吨黄金。

    又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最后交易额为35吨黄金,其实大文帝国有足够的底气去和沙俄方面压价,他们这些技术除了卖给大文帝国之外,不会有第二个买家。

    其他国家就算眼馋这些技术,也出不起价格啊!但大文帝国也有顾虑,如果价格压的太狠,沙俄方面不出售这些技术,那么大文帝国就失去一个绝佳的好机会。

    两权相交取其重,大文帝国还是放弃了对价格的压制,略微压价之后就和沙俄方面达成了这次交易。

    17项技术,全部都是纸质资料,简单的伪装一下民间可以通过陆路运送到大文帝国,而生产线,沙俄方面答应大文帝国对零部件不做切割处理,就不可能通过陆路运送到大文帝国,只有通过海运,才能把生产线完整无缺的运送到大文帝国。这样一来时间线就会拖的比较长了。

    沪海,宝山钢铁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被拆的零零碎碎的生产线已经被复原,在确认没有遗漏和差错之后,生产线进入正式的安装工作中。

    而沙俄的另一条淘汰的生产线也运抵了宝山钢铁厂,这条生产线是大文帝国正大光明购买来的,所以,这条生产线只是被分解,但没有经过切割处理。

    这条生产线经过李儒晋和技术人员的优化、整理升、级之后,以一个优惠的价格卖给了沪海钢铁厂,算是弥补前一段时间借用钢铁厂生产线的补偿吧。

    虽然是沙俄淘汰的生产线,但技术含量并不低,再经过优化,整理,升级这条生产线又重新焕发生机,直接将沪海钢铁厂的生产能力提高了一个台阶,产能达到了65万吨/年。同时钢铁的质量也有大幅的提高,虽然无法生产特种钢,但高质量的普钢也有个很不错的市场价格。

    十月份的一天,一艘不明国籍的商船趁着夜色进入了沪海港的四号码头,此时,四号码头已经被大文帝国军方戒严,从这艘不明国籍的商船上卸下的货物并不多,只有寥寥的几个大箱子。

    商船卸完货以后,依然趁着夜色,离开了沪海港。整个过程没有语言上的交流,只有几个手势和动作,如同一出哑剧。

    箱子被迅速的装上车,运出沪海港的四号码头,待车队离开后,四号码头随即解除了戒严,四号码头又恢复了往日的安静,如果不是地面上的车辙印记,任谁也想不到,这里刚刚卸下过一批货物。

    车队沿着码头边上的一条不怎么宽阔的道路绕过市区,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经过一个多消失的行驶,车队出现在了宝山钢铁厂。车队直接进入了宝山钢铁厂,一直向巨大的厂房驶去,厂房的大门打开了,车队顺利的进入厂房,随即,厂房的大门又关闭了,透不出一丝光亮来。

    巨大的箱子被卸了下来,除去了外包装,一个大型的坩埚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行车过来,坩埚被吊起,运到了高炉前,整条生产线在五天之前就已经全部安装完毕,并进行了不完全调试。结果,一切正常,就等坩埚到位了。

    坩埚连夜被安装到高炉之内,整个安装过程大概需要两天的时间。等坩埚安装完毕后,在经过几次调试,如果一切顺利,没有问题,整条生产线就可以点火试车了。

    十一月十一日,这个前世的光棍节,宝山钢铁厂经过一番仔细,认真的打扫,干净的一尘不染,今天是生产线第一次点火试车的日子。

    上午,八点,沪海方面的领导全部抵达现场,九点,一行车队驶进了厂区,车门打开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从车上下来,他就是帝国内阁的大长老,这座钢铁厂的奠基人,当初就是在他的一力坚持之下,帝国才同意建设这座钢铁厂,今天是钢铁厂点火试车的大日子,他亲自到场,要亲眼目睹这一历史性时刻。

    大长老走到一座电闸前,电闸上系着一朵喜庆的大红花,这个电闸是开启生产线的总电源开关,现在它静静的躺在那里,等着钢铁厂的奠基人为它合上电闸。

    大长老用力的把电闸合上,电源的指示灯亮了,这时,生产线进入自检过程,整条生产线开始空运行,这个自检过程是李儒晋和工作人员后加上去的。

    这个自检过程并不是自检程序,它完全依靠机械指令来完成整个过程,原理其实很简单,设置一块电磁铁,通过开关差异条件,然后用延时开关来确定。

    空运行维持了十分钟,然后进入待机状态,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正式生产状态了。由于是试车,试运行,准备的原材料并不多,也就是一炉钢的量,整个过程从开始到结束也只不过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三百一十七。扩大产能() 
这次点火试车无疑是成功的,其实在这之前,类似的试车实验已经做了不少于十次,而这次更多的是一种汇报性质的试车,毕竟钱花了,总归要弄点东西出来吧。

    大长老对这次成功试车也是十分满意,毕竟当初是他顶着巨大的压力,一力推动钢铁厂的建设,在钢铁厂的建设期间,更有风言风语,毕竟钢铁厂的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对别的方面难免有些亏待。

    现在,终于初见成效,更是让他老怀大慰,踌躇满志的返回了帝都,他可有东西回去堵住那些唧唧歪歪的嘴了。

    在临走之前,大长老对李儒晋说起了和沙俄方面的第二次交易,李儒晋听完以后,有点为大文帝国不值,生产线的技术,李儒晋和技术团队已经吃透,想要完整的复制出来,已经没有技术上的难度了。

    现在就等着生产线把合格的材料生产出来,就可以复制生产线了,而且这个花费绝对少的可怜,材料是自己生产的,技术也是自己的,顶多付点原材料的成本费和加工费,这个又能花费多少,整个加起来不会超过三个亿。

    现在大文帝国又花费了15吨黄金买一条生产线回来,真的不值啊!至于军舰用的特种钢,有了“纯氧喷顶转炉技术”那还是个事吗?

    一共十七项技术和一条生产线,其他的技术李儒晋还没有看到,但最贵的几样,李儒晋知道,大文帝国花了冤枉钱,这次交易之前和他说一下多好,唉!

    但李儒晋并没有表露出来,现在钱已经花了,说什么都晚了,还闹人心,还是不说出来吧!但也不能说一点好处也没有,多一条生产线,也能加快一些钢铁厂的建设进度。

    一个钢铁厂不可能只有一条生产线的,像李儒晋设计的宝山钢铁厂,年产量在500万吨,这个生产线至少也要在15条至25条之间,要等全部建成,达到预期产量,至少也要得3……5年吧。

    现在还是一边炼钢,一边复制生产线吧!李儒晋把大长老送了回去,又把生产线调试了几回,在确认一切的没有问题,准备妥当之后,这条生产线正式运行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生产线的运行还有些磕绊,这个完全属于正常,工人对设备的不熟悉,生产过程中,上下工序衔接不到位,都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和生产的停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