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平行世界之战争重启-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情激荡的大长老,此时,手都有些轻微的颤抖,拿起那本写有《房地产执行计划书》的文件看起来。

    房地产是个什么鬼?难道和房子有关,若多个念头从大长老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在翻开第一页时,大长老却已经抛开杂念,仔细的阅读起来。

    放下计划书,大长老用手揉了揉眉头,连看两份文件,又是全心神的投入,此刻也略有疲惫之感。但他的精神却极为亢奋,如果只看了大文帝国重工业和军工业发展计划书,心里只有一份难言的无力感,遗憾了这份计划书,以大文帝国的经济实力,根本就无力支撑起这么庞大的资金投入。

    但房地产计划却弥补了这个漏洞,现在大长老孙庆元唯一不能确定的是,房地产真的能赚这么多的钱吗?真的能支撑起这么大的资金投入?

    怀着这种疑惑,大长老把问题丢给了你儒晋:”房地产真的能赚钱吗?“

    ”大长老,麻烦你把那个'吗‘字去掉好吗,随便把疑问式改为陈述式“

    ”嗯?“李儒晋的回答一时让大长老没反应过来,但却按照李儒晋说的把话放在脑子李过了一遍,这才明白,不由的’哈哈‘一笑,这臭小子在和他调皮。

    但也明白了李儒晋的意思,看来这个房地产真的能赚钱。

    至于房地产怎么赚钱,大长老就不过问了,反正李儒晋的花招多。大长老不问,就不代表李儒晋不会说,毕竟要想实行房地产执行计划书,还需要大文帝国把现行的福利房政策给取消了才行。

    李儒晋把想让大文帝国取消福利房的时候,遭到了大长老的强烈反对,这福利房可是为大文帝国百姓谋福祉,保障大文帝国低收入民众能够居有屋的政策,岂能轻易变动。

    但李儒晋的一席话,成功的动摇了大长老的想法,李儒晋提出了一个经济适用房政策和廉租房,打消了孙庆元的顾虑,这两项政策充分的为大文帝国低收入群体着想了。

    一刀切和按年份补偿的方法,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大文帝国普通民众的损失。将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控制在掌握之中。

    但废除福利房政策后,还没有房子的大文帝国民众就有点悲催了,他们不得不自己花钱买房子了。李儒晋提出了趁现在经济形式大好的机会,为职工增长工资,也算一个小小的补偿吧。

    大长老这里算是通过了,但内阁还有其他六个长老,还有大文帝国的皇帝,想要推行这个计划,困难重重。

    达成一致的两人又在一起商量了半天,就房改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亲密友好的协商,虽然期间有过争吵,有吹胡子瞪眼的过激行为,但两人能做到求同存异,在整体上达成共识。

    最后,两人又就采取什么方法说服其他成员,忽悠他们通过计划书,争取早日通过,早日实施,将生米做成熟饭。不让他们有反悔的机会,再次达成协议,局时,由李儒晋做为主攻,大长老孙庆元负责敲边鼓。两人组团,一起忽悠。

一百五十四。纠结的内阁(二)() 
李儒晋哼着小曲,得意洋洋的从大长老的办公室出来了,手里还拎着一小包茶叶,这是他从大长老那”顺“来的。顺,只是好听一点是说法,实际情况应该是”抢“才对。

    大长老却在办公室里捶胸顿足,就差嚎啕大哭了,他,着了那小子的道了,不是说只要一点点尝尝的吗?大长老好心好意的包了一点给李儒晋,结果,大包的被李儒晋抢跑了,留了只有几钱的小包和凌乱的大长老的办公室里。

    这茶叶可来之不易,是大长老从皇帝那里弄来的,花了不少代价,皇帝那的存货也不多,给大长老时,也是一脸的肉痛。平时,大长老也是舍不得喝的,见李儒晋来才。。。。。唉!挺好的一小伙子,咋就变成小白眼狼了?

    李儒晋回到家里,小心的把茶叶又仔细的重新包装了一下,等明天去拜访皇帝是时候正好带上,刚才在大长老办公室里时,大长老隐晦的对李儒晋说了,虽然李儒晋现在还算不上一只小狐狸,但他也是有智商的人,情商不足,只好用智商补足了。

    大长老坐在办公室里,又一次把计划书看了一遍,越看心越惊,大文帝国重工业和军工业发展计划,可是一个超级大的计划,百亿才是起步,千亿才能上规模,而且这个计划耗时时间长,需要大文帝国一代又一代的投入。

    大长老是帝国的老臣了,政治经验极为丰富,他现在考虑的不是计划是实施,而是计划的延续,如果这个计划半途夭折了,才是大文帝国最大的损失,甚至是大汉民族的最大损失。

    这个计划要写入帝国的国策之中,哪怕以后皇帝换了,内阁的人换了,也不妨碍这个计划继续延续下去。哪怕改朝换代了,也要把这个计划延续下去,这个计划将成为大汉民族雄于世界之颠的立足之本。

    大长老拿出笔和纸,把计划书又重新抄写了一遍,李儒晋的字实在是不堪入眼,不足一提,看长了,都怕自己会得近视眼。

    大长老把原本和抄本都整理好,放在文件柜中,锁好。现在,这份计划书将成为帝国的机密。

    下午,大长老拿着文件去了皇宫,作为大文帝国的皇帝,这件事只要他点头,那么就成功了一半。当然,李儒晋的原本,大长老也带上了。

    他要趁这个机会,让李儒晋在皇帝面前出出丑,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李儒晋的臭字,将成为一个标签,贴在李儒晋的身上了,成为他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

    大长老让李儒晋在皇帝面前出丑,并无恶意,反而是一种靠近皇帝的方法,有时候故意贬低李儒晋,闹点小笑话,更容易拉近皇帝和李儒晋的关系。

    大长老为了李儒晋真是用心良苦啊!可这小子不识好歹,从我这抢走了一大包茶叶,想到茶叶,大长老就悲痛欲绝,自己当时怎么就那么傻,上了那小子的当!

    到了皇宫,大长老顺利的见到了皇帝,并把自己抄写的那份计划书呈给了皇上,看完后,皇帝没问计划书的事,先问了这份计划书是谁的想法。

    这个还用问吗?肯定是出自李儒晋那个妖孽之手,我只不过是把计划书抄了一遍而已。

    皇帝好奇:”为什么不直接把李儒晋的原本呈上来?“

    ”臣怕李儒晋的字污了皇上的眼睛啊!“

    帝国的皇帝还没有见过李儒晋写的字,以前那些改革计划书也都是由内阁成员重新抄写后,呈给皇上的。

    皇帝接过李儒晋的原本,打开一看,唔!大长老说的没错,这小子写的字果然是一塌糊涂,朕五岁时写的字都比李儒晋写的好看。

    ”这小子什么都好,就是这个字,唉,这个字要是拿到外面,还不把大文帝国爵爷的脸都丢光了?“

    ”人无完人啊!李儒晋再妖孽也不过是和半大的孩子,这个字,这小子确实要好好练习练习。“

    大长老顺着杆子往上爬:”大文帝国谁的字能赶上皇上您啊!倒不如您有空时,去监督一下这小子?“

    大长老的马屁让皇帝极为受用,确实,帝国皇帝的字写的不错,在帝都能超过皇帝没几个,没事的时候去教教李儒晋写字,倒是一个不错是想法。

    皇帝点头答应了,大长老的目的也达到了,现在是聊正事是时候了。

    皇帝走下龙椅,和大长老坐在一起,这样才是谈正事的正确方式,顺便还吩咐侍卫把赵元申给提溜过来,一个皇上,两个亲信,这三人才是大文帝国最高的隐形的决策层。

    不多会,赵元申就到了皇宫,三人坐在一起,开始正式的讨论李儒晋的计划书。

    其实大文帝国皇帝在一开始看过计划书是时候,就否定了李儒晋的计划书,并不是他反对李儒晋的计划书,而是认为,现在,大文帝国还暂时无法实施那么庞大的计划,哪怕有房地产的保证。

    大文帝国最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环境,发展经济,聚集能量,随时做好和欧罗巴帝国一决高下。如果在这个时候实施李儒晋的计划,怕得不偿失,引起大文帝国的动荡。

    皇帝的想法没有错,但他缺乏一种长远的眼光和战略性的布局。只是一代守成的皇帝,却不是一代雄主。人们常说千里马常见,伯乐却不多,但现在,李儒晋是一匹万里马,却没有一个雄心万丈的皇帝。

    大长老是大文帝国的政坛常青树,经验老道,能力,那是不用说的,哪怕帝国皇帝是个弯的,大长老也有信心把他给掰直了,但现在却不是时候,

    他要和李儒晋联手,慢慢的和皇帝熬,看谁能熬过谁!

    现在还有个关键人物,赵元申,如果能把他拉过来,呵呵,不把你熬的焦头烂额,我这”孙“字倒着写。大长老有信心把赵元申拉到自己这边,只要是为了大文帝国好,这家伙就会变成急先锋,就是皇帝,他也敢壮起胆子喷两句。

    大长老把计划书递给了赵元申,信心十足的等着赵元申的反应。但结果却出乎大长老的意料,赵元申竟然保留了自己的意见,事关重大,关系到大文帝国江山社稷问题,赵元申作为赵家子孙,也要小心行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一百五十五。吵闹的内阁() 
赵元申的态度一时让大长老孙庆元难以接受,怎么会这样呢?这友谊的小船怎么说翻就翻了呢?以后还能不能一起好好玩耍了?

    一个支持,一个反对,还有一个保持中立,三个人,三种意见,这种情况是这三人小团体从没出现过的,一时间,气氛有点冷。见事不可为,大长老理智的选择了撤退,向皇帝和赵元申告辞,出了皇宫。

    出了皇宫的大长老,心情不是太好,但这点小挫折并没有击倒大长老,这一面不行,再从别的地方寻找突破口,现在内阁的七大长老只有三个在帝都,另外四个,由于国事繁忙,在外漂这呢。

    但这也是一个好机会,完全可以实施个个击破的办法,先把计划书在内阁通过,然后由内阁和皇帝较劲。和皇帝较劲,这种事已经多久没在大文帝国的政坛上发生过了?想到这,大长老的心里有着莫名的兴奋。

    虽然,大长老是皇帝由皇帝指定的,是皇帝的亲信,但他不是皇帝的傀儡,他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做官当到内阁首辅的地位,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没有再上升的余地了,除非他想把皇帝掀翻了,自己坐那个位子。

    没有上升的动力和方向,那大长老的追求就还只有“名”了,大文帝国第一内阁首辅,在李儒晋没有穿越过来之前,大长老是不会有这个想法的,也不会去争这个名。

    但李儒晋出现后,特别是一系列的改革,大长老作为内阁第一长老,可谓是名利双收,在民间,他的口碑已经直逼大文帝国开国首辅了。

    如果再能把大文帝国重工业和军工业发展这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计划在自己致仕之前通过并执行,那自己就可能成为大文帝国历史上排名第一的内阁首辅了,名垂青史。

    想到这,大长老的脚步又加快了几分。

    在大长老的努力下,另外两名长老很快就失陷了,成为大长老的同盟,七票以占三票,再有一票就可以在内阁中通过大文帝国重工业和军工业发展计划书和房地产执行计划书了。

    第二天早上,李儒晋穿戴整齐,一手拎着茶叶,一手拎着蛋糕,施施然的向皇宫走去,皇帝听说李儒晋拜见,表情有点古怪,我昨天否决了你的计划书,今天你就找上门来了?

    皇帝真的冤枉了李儒晋,他对昨天发生的事,是一无所知。要不然,给他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来拜见皇帝呀!

    李儒晋通过这些天来的不断拜访,对谈话也有了些技巧,虽然马屁拍的还有点僵硬,但这种显得笨拙的手段,却让皇帝大为开心,在皇帝眼里,虽然手段笨拙,但更显得真诚。

    皇帝在与李儒晋的交谈中,通过观察李儒晋的言行举止,就知道李儒晋对昨天发生的事情,根本就不知道,看来自己冤枉了李儒晋。

    既然李儒晋不知道昨天是事,正好趁这个机会,来套套李儒晋的话,想到这,皇帝就故意把话题向李儒晋写的计划书上引,李儒晋当然不知有诈,很轻易的落入了皇帝的圈套,竹筒到豆子一般,把底全泄了。

    常言说的好,错有错招,大长老向皇帝推销计划书时,只能从大文帝国的角度来着想,都是理论上的长篇大论,实际的东西的不多,李儒晋就不一样了,他是计划的撰写人,说的是有理有据,从大文帝国的重工业讲到军工业,从民生民计讲到国家的国策方向,理论联系实际,不知不觉就把皇帝带沟里了。

    一番有理有据的长篇大论,说服力就比较强了,李儒晋还在结束时,绘制了一张大文帝国未来的发展蓝图,让皇帝心动的一塌糊涂,皇帝竟然升起了一种罪恶感,觉得自己没有让大文帝国重工业和军工业发展计划书通过,简直就快要成了大文帝国的罪人。皇帝犹豫不决了。

    内阁,大长老做好了万全准备,把在外奔波的其他长老都召唤了回来,打算一鼓作气,在内阁通过李儒晋的大文帝国重工业和军工业发展计划书和房地产执行计划书。李儒晋也被大长老提溜过去,他,可是计划的撰写人。

    十月下旬,帝国的天气已经比较寒冷了,街道上冷冷清清,帝国的民众都猫在家里。可帝国内阁的会议室却热闹非凡,内阁七大长老齐聚一堂,李儒晋,被大长老给提溜过来,无奈之下,参与了这次会议,但没有表决权。

    大长老先每人发了一份文件,文件的内容就是李儒晋的两份计划书,给他们一个小时时间阅读这两份计划书,然后就这两份计划书展开讨论。

    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是过去了,但这一个小时对李儒晋来说是漫长的,就差睡着了。

    开始讨论了,原本安静的会议室在瞬间变成了菜市场,这两份计划书如同一枚炸弹落在另外四位长老的头上,瞠目结舌之余,一边为李儒晋的大手笔而惊讶,一边为这两份计划书而赞叹,也同时都在暗暗叹气,这两份计划书出现的太早了一点,特别是大文帝国重工业和军工业发展计划,现在大文帝国根本就无力负担。哪怕有房地产为之提供资金保障。

    已经投入大长老阵营的两位长老不断的为这两份计划书摇旗呐喊,宣扬这两份计划书的可行性多高,执行之后会为大文帝国带来多少的好处。

    却绝口不提这份计划书的执行难度有多大,特别是房地产执行计划书,会给大文帝国的社会稳定带来社么样的影响。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这四个长老也不是白痴,都是修行千年的老狐狸,不是光凭忽悠忽悠就稀里糊涂的同意这两份计划书的人。

    这四个长老都是有基层工作经验的老狐狸,对大文帝国的民情极为了解,大文帝国重工业和军工业发展计划对民众的影响不大,但房地产执行计划书却极为可能在大文帝国的民间造成动荡。

    特别是在这个时期,大文帝国刚实行经济改革和农村改革,有些社会矛盾还没有彻底解决,这时再来一份房地产执行计划书,取消大文帝国福利房政策,会引发什么样的动荡,谁的心里都没有谱,如果再被有心人利用,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内阁的成员不敢想象下去。

一百五十六。皇帝的转变() 
内阁的表决出现了诡异的一幕,三票赞成,三票反对,一票弃权,原本有万全准备的大长老再次郁闷了,平局,竟然又是平局,大长老恶狠狠看着那个弃权的家伙,恨不得一口把那家伙给吃了,那家伙可是大长老的人,竟然弃权了!

    但现在,这次表决已成定局,以无力回天。两份计划书依然悬在半空中,没有落地。

    大长老无力是宣布会议结束,再次碰壁,大长老有点心灰意冷,但依然没有放弃,两份计划书没有被否决,就还有机会。这件事只有缓缓再说。

    李儒晋也有点怏怏不乐,自己辛辛苦苦写的计划书没有被通过,心里当然不痛快了,连去研究院的心思都没有了,直接回了家。

    帝都的冬季已到,家里的生意也已经进入了淡季,李儒晋的老妈和两个未过门的媳妇都在家里,小姑姑的一家也在,一大家其乐融融,李儒晋抛开心中的不快,和家人一起聊起来。

    聊天中,李儒晋的老妈说道:“一家人在一起多热闹,就是不够闹腾。”

    “嗯?”这个是什么意思?李儒晋不明白的看着老妈。

    李儒晋的小姑姑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又是过来人,立刻是明白了李儒晋老妈的意思。直接是点了李儒晋的名。

    “晋子,你也老大不小了吧?”李儒晋的情商再低也明白过来了,这是要逼婚的节奏啊!

    不过想想也是,把人家两个姑娘拐到帝都也快一年了,也没给个名分,就这样不清不白的让两个姑娘跟这自己,是给人家一个交代的时候了。

    当下就表了态,下午就去贵族院,问问贵族结婚要那些规矩。争取年前把两个姑娘娶进门。有钱没钱,娶媳妇回家过年。

    李儒晋大呲咧咧的,两个姑娘可不行,羞红了脸,躲进屋里,临走前,还赏了李儒晋四个白白的大卫生丸子。

    李儒晋的老妈立马来劲了,回屋拿了本日历出来,指着画圈圈的日期说道:“圈起来的都是好日子,你快选一个。”

    李儒晋接过日历,翻看起来,日历上画圈圈的日子可真多,这个月的有了,十一月份,十二月份,也都圈了不少,李儒晋又往前翻了一下,嚯,七月、八月、九月都有。

    李儒晋的老妈这是多么盼着李儒晋结婚啊!

    作为大文帝国的传统妇女,儿子成人的那一天不是十八岁的生日,也不是二十岁的生日,而是儿子结婚的那一天,只要一天没结婚,在她们的眼里,自家的儿子都还是孩子。

    只有等到儿子结婚那一天,她们才会松一口气,放下心头的担子。

    李儒晋的眼睛有点湿润了,抬头看了看自家的老妈,眼角的鱼尾纹变多了,皮肤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光泽了。岁月已经在慢慢的偷取她的容貌。

    李儒晋走了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