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平行世界之战争重启-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百三十九。吐血的欧罗巴() 
油库里的油料主要以柴油为主,另外还有少量的汽油,柴油,属于不易燃的油种,不用明火,很难让它燃烧起来,不像汽油,有时候用子弹击中它,都可以燃烧起来。

    大文帝国的士兵为了使油料库更迅猛的燃烧起来,在油料库设置了多个燃烧点,以汽油为引燃物,可惜汽油有点偏少,只好用柴油把这个油料库浇透。

    点火的任务交给了甘洋,今天,他的表现极为出色,这个光荣的纵火任务就交给他了!火把已经点燃,举在手中,甘洋深深的吸了口气,把点燃的火把扔在洒满汽油的地上。

    “轰”的一声,地面燃烧起来,并迅速的向油料库蔓延,甘洋也迅速的离开油料库,向山下跑去,再不走,他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随着甘洋的归队,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开始向包围圈外突击。

    坦克的火炮开始了猛烈的射击,一阵火炮覆盖之后,坦克启动,在瞬间,驾驶员就把油门踩到底了,引擎迅猛的嘶吼起来,坦克车身猛的窜了出去,迅速的向山谷外围突击。

    武直也没有闲着,利用空中优势,为地面上的装甲部队开路,这个时候不是省子弹的时候,二十架武直,四十挺m2机枪同时开火,在瞬间造成的杀伤力是极为进人的。

    欧罗巴帝国为了保护油料库,几乎把附近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兵力全部调集过来了,但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守在进入山谷唯一的一条路上,欧罗巴的部队毫不犹豫的把整个山谷都包围起来。

    随着后续部队不断的到来,包围圈已经形成了三层之多。聚集的兵力也接近十万。庞大的兵力包围一个小小的山谷,那还不是围的严严实实。

    从包围圈形成之始,欧罗巴帝国的部队就没有停止对大文帝国装甲部队的攻击,但在缺乏重武器的情况下,攻击基本上都属于无功而返,反而让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建立了不少战果。

    欧罗巴帝国的统治层已经下达了死命令,一定要把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围死在这个小山谷里,并已经开始从后方调集重炮赶往这里。

    其实在这附近,欧罗巴帝国还有不少的重炮,是前线返回过来维修的,修好后还没有运回前线,但物资补给点被摧毁,现在欧罗巴帝国在这里属于有炮无弹的尴尬局面。

    炮弹还是有点的,只不过储量太少,只有几百发而已,但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有近百辆的坦克,几百发发炮弹造成的威胁肯定有限,为了不打草惊蛇,欧罗巴帝国忍住了。

    近百辆坦克集团冲锋,那种规模和气势是惊人的,再有经验的战士,再骁勇善战的沙场老兵,面对这种恢弘的气势也是腿肚打软。

    空中武直打击,地面坦克上的机枪扫射,再加上坦克冲锋的钢铁洪流,欧罗巴帝国的包围圈在短短的十几分钟之内就宣布告破!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成功突破包围圈。开始向大文帝国返回!

    在突破欧罗巴帝国包围圈过程中,油料补给点也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巨大的火团几十公里之外都清晰可见,爆炸后的冲击波更是让这附近居民家的玻璃制品集体破碎。

    浓浓的黑色烟柱,更扶摇之上,足有几千米之高。周围的欧罗巴士兵都知道,油料补给点完了。

    消息传回欧罗巴统治层后,欧罗巴统治层是集体吐血,自从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进入欧罗巴境内,坏消息就一个接着一个!先是物资补给点被摧毁,像一把刀插在欧罗巴帝国统治层的心头,欧罗巴帝国的心头在滴血。

    现在,油料补给点又被摧毁,大文帝国的心头就不是滴血了,而是喷血了,还是喷了好大的一口血!欧罗巴帝国那个痛啊!那个恨啊!

    还有更为难的事等着欧罗巴帝国的统治层去解决,在大文帝国境内的装甲部队!那可是近四百辆坦克啊!更是欧罗巴帝国多年积累下来的!如果全部折损在大文帝国,就不是吐血那么简单了,这简直是要欧罗巴帝国休克啊!

    欧罗巴帝国的装甲部队,在早上和指挥部联络的时候,就发现无线电失灵了,通讯器里除了吵杂的“沙沙”声外,再无其他声响,部队的指挥官对这一次的失联并没有太在意。

    毕竟装甲部队已经深入大文帝国腹地,距离有点遥远,偶尔的一次联系不上,也属于正常,但等到中午依然和指挥部联系不上的时候,指挥官的表情就有点紧张了。

    他们属于孤军深入,如果再和指挥部失联,那就是要命的事了。

    下午的时候,在大文帝国境内的欧罗巴装甲部队受到了多次攻击,这是从没有过的情况,这和指挥部失联之间有和关系?

    攻击的幅度都不大,属于小规模的骚扰性袭击,而且袭击的目标也不是坦克部队,而是处于队伍后边的补给车辆。袭击的方式也很奇怪,都是用小口径的火炮袭击补给部队。

    远远的对着补给部队放上几炮,然后立马撤退,就算是欧罗巴帝国的坦克追赶过去,看到的也就是远去的车影,根本就不给你追赶的机会。

    几次下来,坦克部队没有任何损伤,补给却被搞掉不少,这么一来,指挥官就不由自主的和失联是事情联系起来!如果这两者之间真的有联系,都是大文帝国搞出来的,那么自己的装甲部队就危险了!

    指挥官立刻命令装甲部队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隐藏起来,命令电台不间断的呼叫指挥部,但除了无尽的“沙沙”声,没有别的任何动静!

    这个时候指挥官再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那他就是个白痴了。这会,指挥官是着急上火,但并没有什么卵用,他们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孤军了,和指挥部失联,和友军失联,又处于大文帝国腹地,情况危急万分。

    这个时候他才明白下午大文帝国攻击的目的,就是要不断的消耗他们的给养和油料,但为时已晚,该消耗掉的已经消耗了,现在,他们正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局面。

    进,补给不够行驶到目的地的,退,补给更无法支持返回欧罗巴帝国!就地补给,这几天,根本就没有看到一个大文帝国的普通民众,路过的村子和城镇也是被放弃掉的,连水井都被堵死了!

    这个时候,大文帝国的前期布置才发出威力来,想要在大文帝国境内获得一丝的补给都是梦想!

三百四十。营救与围剿() 
欧罗巴帝国,统治层会议室,今天对于欧罗巴帝国来说,绝对是苦难的一天,防御阵地被突破,重炮阵地被袭击,损失惨重,两个补给点被摧毁,大量的物资和燃油被大火烧的是一干二净,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在欧罗巴境内大闹一场,还在帝国的境内加满油,然后大摇大摆的带着一身欧罗巴帝国战士的鲜血,回去了。

    事情已经发生了,也无法再挽回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处理在大文帝国境内的装甲部队,前面的损失,欧罗巴帝国都能承受得起,但在大文帝国境内的装甲部队再丢了得话,就不是欧罗巴帝国能承受得起的了!

    近四百辆坦克!多年的积累,是欧罗巴帝国引以为豪的攻击之矛,更是对付大文帝国最为强大的攻击利器,如果这支装甲部队要是丢了,就相当于抽掉了欧罗巴帝国的脊梁骨。至少在三年内,欧罗巴帝国缓不过气来。

    救肯定是要救的,现在是该如何去救,现在欧罗巴帝国完全处于战争劣势,想要营救深入大文帝国腹地的装甲部队,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而且,装甲部队已经分散开来,四支装甲部队,是一起营救还是营救其中的一支,如果要营救其中的一支,又该救那一支?这些问题都是急需要解决的,时间拖的越久,营救的难度就越大。

    如果可以,欧罗巴帝国肯定想把所有在大文帝国境内的装甲部队全部营救出来,可惜这个想法只能放在脑海里想想,就不要说出来了。说出来只会惹人笑话。

    装甲部队的战斗力还是有的,而且是所向披靡,但失去补给的装甲部队就想被关在笼子里的老虎,虽有爪牙,却丧失了行动力,只要不接近它,就不会对你造成伤害。

    大文帝国现在对在境内的欧罗巴帝国的装甲部队就是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派出大量的兵力,将这四支装甲部队压缩在有限的空间内,团团包围,和他们干耗。

    大文帝国的部队在自己的国家内,不愁补给,虽然困难一点,但完全可以支持得起这样的消耗,欧罗巴帝国的装甲部队就抗不住了,食物可以支持个三两天的,时间一长,不用大文帝国攻击,自己的士兵就饿的连枪都抗不动了,更不要说别的了。

    突围,向那突围?没有足够的补给,跑都跑不了,还想突围,还是洗洗睡吧。唯一的希望就是欧罗巴帝国能够打通补给线,为装甲部队送来足够的补给,否则,想都不要想。

    可怜的欧罗巴帝国装甲部队,如同一个瞎子、聋子一般,此时还不知道欧罗巴帝国国内发生的事,如果要知道油料库被炸,物资被烧光,估计会立刻放弃抵抗,直接投降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依然抱着一丝希望,在大文帝国境内煎熬着。

    欧罗巴帝国会议室,气氛阴沉,整个统治层的脸上都是愁容满面,脑细胞死了一大堆,但办法却没想出一个,被否决的意见已经多达数十条。

    空中补给的办法被否决,这原本是一个最靠谱的办法,最有希望成功的办法,可惜欧罗巴帝国没有那么大航程的运输机,欧罗巴帝国的装甲部队已经深入大文帝国腹地,距离太远,来回的直线距离超过了八百公里。

    现在装甲部队的的去向又不明,运输机到了那片区域还要现场搜寻,也就意味这运输机的航程要达到一千公里以上,才有机会完成任务。

    虽然欧罗巴帝国的飞机技术比大文帝国要高出不少,这是以前的想法,大文帝国武直的出现,已经让欧罗巴帝国觉得自己好像落后了。但是没有飞行距离超过七百公里的运输机。

    而且运输机的载重有限,最大运载量勉强达到十吨,想要利用运输机为装甲部队补给,那需要多少架次的飞行才能完成任务呢?不算不知道,算了心乱跳。这个方案不得不放弃掉。

    思来想去,没有任何一个靠谱的方案,对深陷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欧罗巴帝国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救援难度太大,想要营救,估计没什么希望了。

    到最后,欧罗巴帝国决定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补给部队分成几十队甚至上百队从两国边境出发,就算大文帝国截获了大部分车队,但总会有漏网之鱼吧。这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但这样,相对的损耗又极为巨大,没招的欧罗巴帝国只好先试试看,可问题又来了,现在前线的补给点被摧毁,物资只有从后方调集,这个,又需要时间。还有通讯系统,无线电已经无法使用了,如何才能和装甲部队联系上呢?

    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出现在眼前,欧罗巴帝国现在已经后悔发动这次战争了,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大到欧罗巴帝国难以承受的地步,可世上没有后悔药,要是有,欧罗巴帝国的统治层肯定集体团购,每人买上一大瓶,狠狠的灌肚子里。

    现在还是做好营救和善后工作吧。现在欧罗巴帝国的前线已经成了一个烂摊子,想要把这个摊子收拾好,欧罗巴帝国还要化大力气才行。

    而且现在处于战争状态,谁也不知道,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会不会卷土重来,必要的防御与警戒还是要做的。

    命令一项一项的下达,欧罗巴帝国的前线指挥部也开始从开始的慌乱之中逐渐变得有条不紊起来,处理各项事物,防御系统的重新构建,伤员的救助处理,战斗损失的统计等等。

    新的补给也从附近调集过来,已经开始装车,这次补给行动共分成十支补给分队,每队十辆补给车,将从两国边境的偏僻地方绕过大文帝国的防御阵地,进入大文帝国境内,准备为在大文帝国境内的装甲部队补给。

    由于战局不利,距离遥远,再加上装甲部队位置不确定,这十队补给到最后能有几队成功的,谁的心里也没数,只能将希望寄托于:上帝保佑了!

    时间紧迫,补给车在装满补给后,立刻就出发了,沿着两国边境逐渐散开,开始向大文帝国境内渗透。指挥官心里清楚,此去,凶多吉少,不知道这些车队是否还有在回来的机会了!

三百四十一。绝望与投降() 
补给车队趁着夜色成功的渗透到大文帝国境内,并在大文帝国境内渡过了第一个夜晚,为了确保安全,所有的补给车队只有在早晚前进,剩余时间都找地点隐蔽,以防止被大文帝国发现。

    补给指挥官心里也很清楚,他们可是的帝国装甲部队的最后希望了,坚决的执行了命令,但也同样的清楚,这次任务,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帝国已经在努力的救援你们,但敌人太强大了,救不出来,也属正常。

    临出发前,前线指挥官也私下吩咐他,只要遇到大文帝国部队,立刻投降,不要多做犹豫,毕竟他们属于非战斗部队,投降后顶多做俘虏,不会有性命之忧。

    车队越往大文帝国境内驶去,发现大文帝国的巡逻队也就越频繁,在第二天下午,终于有一支补给车队被发现,随后,大文帝国就开始在全战区开始了大规模的搜索行动。

    第二天晚上,十支车队的指挥官在大文帝国的战俘营里会和了,十名指挥官见面后,相互看了看,无奈的苦笑,十支车队,一支没跑掉,全军覆没,欧罗巴帝国的救援计划彻底失败。

    此时,欧罗巴帝国的装甲部队已经三天没有得到补给了,虽然燃油还有,但食物和清水却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如果再有两天,没有补给送到,装甲部队的士兵将因为饥饿而丧失战斗力。

    但会有补给送来吗?看着外面密密麻麻的大文帝国士兵,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欧罗巴帝国装甲部队指挥无奈的摇了摇头,抿了抿因为干涸而而起皮的嘴唇,回到了营地。

    装甲部队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投降,一,对欧罗巴帝国还抱有希望,总觉得欧罗巴帝国会把补给送过来,但这几天下来,原先的希望已经慢慢的变成了绝望。

    二,装甲部队的补给还没有消耗到油尽灯枯的地步,但现在,已经离油尽灯枯不远了。

    三,作为一名战士,不到最后是不会选择投降的,这和他是不是一名指挥官无关,只是作为一名战士的责任。

    又是两天过去了,这名指挥官看着下属因为饥饿而苍白无力的脸,心里叹了口气,是时候做出选择了。

    他回到营地,收拾了一下戎装,尽量使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狼狈,走出了营地,向不远处的大文帝国部队走去。决定其实在一天以前就下了,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坚持到了今天。

    受降仪式简短而又庄严,大文帝国送给对手一个体面的投降仪式。在大文帝国的装甲部队已经有一支开始投降了,剩余的还能坚持几天?

    第二天,又有两支装甲部队投降,最后一支装甲部队也在当天的晚上,偷偷的向大文帝国投降,直到后来,这位指挥官才知道自己竟然是最后一个投降的,而且还是偷偷摸摸的投降,想到这里,这位指挥官就悲愤欲绝,特么的,你们投降也不通知我一声,害的老子出那么大的丑。

    至此,在大文帝国境内的四支欧罗巴帝国装甲部队全部放弃抵抗向大文帝国投降,欧罗巴入侵大文帝国的计划已经宣告失败,大文帝国已经取得这次战斗的最后胜利。

    随着装甲部队的投降,大文帝国也恢复了无线电通讯,四名指挥官在无线电里向欧罗巴帝国通知他们已经投降的事实,欧罗巴帝国的统治层除了深深的叹了口气外,并无其他的办法。责怪他们,他们并没有错,他们只是做了一名指挥官在战争失利的时候,在已经陷入绝境时,该做的事。

    欧罗巴帝国,国会大厦,里面正在召开闭门会议,这场战争还有继续下的必要吗?欧罗巴帝国已经丧失了最强大的攻击武器,装甲部队已经向大文帝国投降了!

    会议的气氛是沉默的,但结果也是统一的,欧罗巴帝国全体通过结束战争,向大文帝国递交投降书的决定。战争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和意义。

    气氛是悲痛的,也是沉默的,这场战争欧罗巴帝国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中结局。窗外的春光明媚并不能改变欧罗巴帝国统治层的悲伤。

    又一次输了战争,上一次流血计划,欧罗巴帝国也是先赢后输,不但输掉了战争,还丢了十二艘巡洋舰,这次如同上次战争的翻版,这次丢掉的是近400辆的坦克。

    两次战争全部以己方失败而告终,而且不但输了人,还输了装备,这里到底有什么玄机呢?在两场战争的背后到底是谁在力挽狂澜?这些成了欧罗巴帝国统治层心头不解之谜。

    直到后来,欧罗巴帝国加大了对大为帝国的情报渗透,这个人才浮出水面,欧罗巴帝国组织数次暗杀行动,但都已失败而告终,这个人最终成为欧罗巴帝国的心头大患。

    大为帝国并不知道欧罗巴帝国的决定,依然在两国边境严防死守,防止欧罗巴帝国的反扑行动。同时开始抽调部队赶往西南地区,那里还有一只癞皮狗在那对大为帝国龇牙咧嘴的。

    大为帝国装甲部队返回大为帝国后,受到了热情的欢迎和鼓励,这次战争,完全依靠装甲部队,来了一次大翻盘,同时立下了赫赫战功。

    但现在不是庆贺的时候,战争还没有结束,还会有战斗在等待这他们。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等到最后的并不是战斗命令,而是欧罗巴帝国的结束战争的战争投降书。

    随着欧罗巴帝国向大文帝国递交了投降书,西北战区算是平静了下来,弥漫的硝烟散开,原本迁移的民众也开始返回故土,由于欧罗巴的装甲部队在大文帝国境内过于小心,家园并没有遭到什么破坏,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装甲部队经过几天的休整,战斗力已经爆满,特别是经过血与火的战场考验,大文帝国第一支装甲部队终于成长起来,

    从欧罗巴手里缴获的坦克也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