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平行世界之战争重启-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讨论来讨论去,没有讨论出个结果,没办法,这个议题暂时搁置,等年后才讨论。

    这一年对大文帝国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南方的洪水,差点就冲毁了大文帝国的半壁江山,北方的战争,更把帝国经济拖垮,多年的积蓄被消耗的一干二净,还欠下帝国民众一大笔钱。

    各项改革才开始起步,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刚迈入正轨,准备迈入正式发展的快车道的时候,洪灾和战争接踵而至,改革夭折,所有的付出都成了流水,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会议的最后则是对来年的期盼和展望,希望在未来的一年里风调雨顺,能够让大文帝国喘口气,会议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在结束时,才发现外面已经飘起了鹅毛大雪,瑞雪兆丰年,希望来年能够如大家所盼。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儒晋根本就闲不下来,内阁会议结束了,军部还有,军部结束了,李儒晋又去了研究所,研究所已经变得很冷清了,一来年关将至,不少研究人员已经返乡。

    二来,由于缺乏资金,不少研发项目不得不暂停,李儒晋知道,大文帝国其实一直在努力的支持着研究所的工作,皇家和内阁甚至缩衣节食,用有限的资金来维持研究所的运转。

    但研发工作的本身就是一项相当烧钱的工作,可以说是“资金黑洞”有限的资金根本就无法维持研究所的各个项目的研发工作。

    据李儒晋所知,研究所在最窘迫的时候,差一点连给研发人员的工资都发不起,更不要说研发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的供给了。

    迫于无奈,不少项目不得不暂停,工作人员遣散,所有资料封存,只有发动机的研发项目得以保留下来,一来,发动机技术确实是大文帝国急为需求的,坦克的威力已经在与欧罗巴和印巴的战争中展露无疑。

    无论是从军事角度还是国家安全,大文帝国都急为需要这种利器来保家卫国,形成军事威慑,作为坦克的心脏,发动机更是重中之重,不能停止。

    李儒晋通过重重关卡,来到了发动机研发中心,研究所没有几个人在了,但留下的都是帝都的本地人,也是一开始就参与发动机研发工作的那一伙,和李儒晋也都认识。

    大家见李儒晋回来了,一个个都是高兴不已,李儒晋了解了一下发动机的研发进度,很是满意,研发工作就是这样,当找对路的时候,科学的惯性会让研发工作沿着这条路一直的走下去。

    现在整个项目组正在向功率为800马力的发动机努力,而且进展比较顺利,现在困住研发工作的难题就是大马力发动机的曲轴问题。

    曲轴是发动机上主要的运动机构,这个问题不得到有效的解决,800马力的大功率发动机只是个梦想。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大文帝国很快就将拥有800马力的大功率柴油发动机。

二百八十。过年() 
李儒晋和研发小组的留守人员讨论看起来,造成发动机曲轴问题的原因这要有两方面,一个,是精度问题,发动机在高速运转的时候,曲轴哪怕有一点的瑕疵,都有可能造成致命的后果。轻则发动机损毁,重则,可能造成发动机爆炸,这个问题就严重了。

    这个问题仅靠发动机研发小组单方面是无法解决的,或许研发小组可以通过手工打磨的方式来解决,但到实际生产的时候还要依靠手工打磨吗?这个肯定是不行的。

    这一点,要研发小组和机床研发小组共同解决,李儒晋记了下来,待会和孙大海打个招呼。

    另一个原因,则要困难的多了,是属于材料问题,发动机的马力越大,对制造发动机的材料的要求也就越高,特别是曲轴这种核心部件,更是以最高要求,最严标准来控制。

    这样一来,用于500马力发动机上的曲轴材料就不合格了,新的的材料又差强人意,在实验室里用用还行,如果真的要在战场上使用,面对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气候,可能,就问题多多了。

    这一点,李儒晋有点爱莫能助了,材料学可以说是大文帝国最为薄弱了一门学科了,这不是说李儒晋提供点新材料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材料学,可以说是浩瀚如烟海,更是贯穿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衣食住行,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什么材料适合做什么,都有材料学在里面。

    同样,材料学也是一门花费巨大,需要海量资金投入,可以说是资金黑洞中是黑洞,而大文帝国的材料学完全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想要提供合格的材料,难度还比较大。

    既然无法从材料上获得突破,那就从方式上获得解决的方法,列如,增压发动机,就是解决眼前困境的一个好办法。给发动机增压的方式有两种,一个是机械增压,一个是涡轮增压。这两种方式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不足。

    李儒晋的思路一提出来后,研究小组的眼睛就亮了,他们都是发动机的专家,在技术上是一点就透,立刻就明白了李儒晋的意思。

    发动机的突破口找到了,整个研发小组的留守人员意气风发,急急忙忙的就要投入工作中,结果被李儒晋给劝了回来,眼瞅着就要过年了,不要因为这件事而导致无心过年。

    李儒晋离开了发动机研发中心,向孙大海的办公室走去。结果孙大海并不再办公室,也不知道上那去了,李儒晋只好打道回府,打算睡上一觉,这几天,忙的不轻,累的要命,这种累不是身体上的那种累,而是指精神上的那种疲乏。

    帝国的高层行动还是很快的,商量好各自的负责区域,就风风火火的行动起来,帝国皇帝和一名内阁长老负责南方灾区,搭乘直升飞机,前去看望灾区的子民。

    其他长老则负责其他各大城市,前去安抚失业的工人等,带上是慰问品也很实在,米面粮油,还是200元的过节费。当然随行的记者也不少,要不然怎么炒作呢?

    很快,帝国的两家报纸分别在各自的头版头条上开始大篇幅的报道这件事,看来炒作是媒体人的天性,甚至不需要李儒晋的提醒,就把这件事炒的沸沸扬扬,整个帝国上下,几乎是全民皆知。

    当然成效也是很好的,特别是在皇帝一篇热情洋溢的讲话后,达到了最高点,帝国高层的这次集体行动,受到帝国上下一致的赞扬和好评!

    南方的灾民热泪盈眶,感谢那些工人们的无私奉献,一再表示一定会好好的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工人们也倍感自豪,原来自己为了南方的灾民做出了如此多的贡献,就算受了点委屈,那也是值得的。再加上内阁成员在边上煽风点火,好话连连,整个帝国上下一下子就变得和谐起来。

    灾民们受到皇帝的鼓励,自强自立,不等不靠,开展灾后自救行动。

    失业的工人也放下包袱,组成互相协助团体,自谋生路,不为帝国添麻烦。

    就在这个时候,一首歌曲悄悄的在帝国大地上流传了起来,不论是南部灾区还是北方大地,天南地北都在吟唱这首曲调有点古怪,但歌词却极为励志的歌曲。

    这首歌叫做《从头再来》,不用说,这又是李儒晋的杰作。

    皇帝和内阁行动起来了,军部的大佬也不能闲着,也开始下基层,到连队,到边关,展开慰问活动,一时间整个大文帝国的军队系统,纷纷行动起来,在灾区参加灾后重建工作的,斗志昂扬,积极工作,奋斗在灾后重建的第一线。

    其他各地的驻军也纷纷表示,为了大文帝国的安危,为了帝国民众的幸福生活,他们宁愿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帝国,建功立业,开疆辟土。

    这次帝国高层的集体行动和集体亮相,造成的效果是出乎意料的好,那效果,简直神了,整个帝国上下,齐心协力,同甘共苦,可以说把整个帝国的积极性都成功的调动了起来,整个国家仿佛吃了大力丸,迸发出无穷的生机和奋发向上的朝气。

    在外面溜达一大圈的帝国高层终于在大年二十八的那天,集体回帝都了,这几天他们也是风尘仆仆,天南地北的奔波,但看到效果,也是由衷的高兴和骄傲。

    帝国有如此勤劳、善良,而又能够奋发向上的民众,何愁大文帝国不崛起。

    帝国有如此忠心耿耿,能为帝国付出一切,甚至生命的战士,还愁帝国的安危吗?还愁帝国不复兴吗?

    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只要大文帝国能够上下一心,齐心协力,走出困境,重铸辉煌,那还不是早晚的事。

    整个帝国低迷的气氛因为李儒晋的一个计划而发生了一个巨大的逆转,帝国从伤痛中走了出来,又重振旗鼓,继往开来,重新铸造新的辉煌。

    大年二十九,帝国的各大部分已经进入了半休假的状态了,能早回去的早早就溜回了家中,忙着过年,各部门只留下小猫两三只。

    街道上,顽皮的孩子,早已放起了鞭炮,“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在帝都的街头巷尾响起。无奈的大人看着孩子那幸福的笑容,又能说些什么那,宽容的笑了笑,走开了,就要过年了。

    李儒晋家早早就开始忙年了,刚开始的时候以为过年李儒晋回不来了,但李儒晋给家里一个意外的惊喜,这小子因为想家,回来了。

    那还不是大肆准备啊!鸡鱼肉蛋,山珍海味,那还不是使劲的造啊!

二百八十一。新年新气象() 
随着鞭炮声的响起,除夕夜到了,李儒晋一家其乐融融的吃了顿团圆饭,吃完饭后,李儒晋吩咐弟弟李儒虎把鞭炮放了,就关门休息了,明天,大年初一,有的他忙的。

    初一早,李儒晋早早的就起床了,虽然说贵族的家主可以待在家里,等其他贵族的小字辈给他拜年,李儒晋虽然是李府的家主,可他还是个小字辈,只有给其他人拜年的份。

    李儒晋大包小包的出门了,小包里是李府的特色小蛋糕,这已经成为李府的一张名片了,说起李府的小蛋糕,帝都的人都是竖起大拇指,味道好价格实在,是帝都的著名小吃了。

    李儒晋出了门,李府也是大门中开,等候其他贵族家的小字辈来拜年,到李府拜年,可是帝都小字辈特别乐意的事,李府有好吃的小蛋糕,有厚厚的红包,还有礼物可拿,给谁都愿意来。

    这不,帝都的小字辈就组团过来拜年了,去年,李府给前来拜年的小伙子们一个惊喜,除了小蛋糕,红包,还有男士的包包可拿,但是没有女款的,这就引来帝都的大姑娘,小媳妇的怨言,说李府重男轻女。

    今年,李府就准备了男女双款的包包,只要来拜年,不论男女,都有合适的包包可以拿,这下好了,李府一下子就变得热闹非凡,大姑娘、小媳妇成群结队的来,来意很明显,就是为了包包。

    李儒晋忙活了一天,总算各家都去过了,算是完成了过年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了。

    剩余的几天,李儒晋就在吃喝玩乐中度过,日子就这样晃了过去,转眼,就到了初七了,帝国的政府部门也陆续开始上班了,李儒晋也开始忙碌起来。

    帝国的会议是少不了的,又是新年伊始,各种会议就没有停下来,内阁的,军部的,时不时还有皇帝、内阁、军部三方会谈,那场会议都没有把李儒晋忘记,文山会海中的李儒晋就是最为悲催的哪一个。

    过了十五,消停下来了,各项会议内容开始实施,李儒晋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研究所。李儒晋还是喜欢搞点研究工作,干自己的老本行。

    发动机在李儒晋的提示下,有了新的进展,大家都是搞发动机的行家里手,增压发动机的构架很快就被设计出来,已经开始实际模型的建造工作。

    增压方式,大家选择了涡轮增压,这种增压方式虽然对发动机的要求比较高,对润滑油的清洁保护性也很高,但这种增压方式,大功率,低油耗,却让大家一致选择了这种方式。

    模型通过了验证,开始样机制造了,等样机开始运行后,大家才发现,想要制造出一台合格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并不容易,样机只用了两个小时,就报废了。

    测出的数据,让研发人员心动不已,通过增压,发动机的功率提高了20%以上,轻而易举的就超过了600马力,但同样,对整个发动机也有更高的要求。

    不论是发动机的本体还是曲轴,都无法负荷增压后的高速运转,还有其他问题,如油料的洁净度,润滑油的清洁保护度等等,涡轮增压发动机首次实验以失败而告终。研发人员并不气馁,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前景可以预料的,是绝对有发展前途的,现在就是对材料的攻克上了。

    材料问题,是大文帝国的致命缺陷,想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材料上的突破,可能性不大。

    但不努力一把,研发人员又怎么可能放弃。实验继续进行,但李儒晋却又没有时间去关注了,大文帝国开始考虑对非洲增大掠夺力度问题了。

    这个问题在年前就提过,但由于分歧较大,暂时搁置下来,现在是重新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会议室里,帝国的皇帝、内阁的长老,军部的元帅,还有坐在小板凳上的李儒晋,除了李儒晋以外,别的人都是希望直接把增援力量加大到两个师的规模,只有一个人,想要逐步增加力度,逐步扩大对非洲的入侵速度,这个人就是李儒晋,所以他只能可怜巴巴的坐在小板凳上,看着他们商议入侵非洲的事,他已经被剥夺了发言权。

    李儒晋深知这些人的性格,对内,他们是慈母、是严父,对大文帝国的子民是爱护有加,但对外,除了欧罗巴帝国在他们的眼里可以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对手外,其他的,都是渣渣。这是大文帝国特有的骄傲。

    对待外族,大文帝国从来就没有仁慈过,反倒是穿越过来的李儒晋,虽然也有一些民族主意,但相比较于他们,李儒晋真的算是一只温柔的小绵阳了。

    如果让他们去领导入侵非洲的事物,其后果,可想而知,血流成河,估计那还是轻的。非洲的黑炭头不被他们屠成少数民族,算黑炭头们命大。

    现在,李儒晋已经无能为力了,现在他连发言权都被剥夺了,还能做什么。

    很快,他们的商议结果就出来了,主持入侵非洲的主帅不再是李儒晋,而是大将孙大海,李儒晋主持研究所事物,兼负责入侵非洲后勤总指挥。

    李儒晋一听是孙大海做入侵非洲的主帅,心里为黑炭头们哀悼一声,可怜的黑炭头们,你们的末日就要来了,大文帝国派了一尊杀神去非洲了。

    其实并不怨帝国做出这样的决定,李儒晋在非洲的表现并没有让帝国的高层满意,这小子还是太温和了,虽然后面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总体上还是偏向于软弱。

    如果要有时间,帝国不介意把非洲当一块磨刀石,好好的磨砺磨砺李儒晋,可帝国完全没有那份时间,现在帝国急需要一笔巨大的资金,来填补因为洪灾和战争而造成的巨大的资金漏洞。

    而非洲是最好的资金来源,李儒晋在非洲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弄回来近200吨的黄金和大量的金刚石,这还是李儒晋采取相对温和的手段下和小范围内获得的。

    如果大文帝国加大对非洲的掠夺力度,扩大掠夺范围,那从非洲可以获得多大的利润?一算之下,帝国的高层呼吸变得沉重了,数千吨以上的黄金,任谁都无法再保持冷静了。

    李儒晋被毫不犹豫的换了下来,虽然有摘果子之嫌,但现在也顾不上了,再加上孙大海在研究所磨性子的时间也够长了,是时候放出来练练手了,看看效果。

二百八十二。谈心() 
会议结束了,李儒晋也就是在会议最后的一段时间内做了一次发言,主要还是向帝国的高层汇报一下非洲的情况,和到非洲要注意的地方。

    兵权被没收了,要说李儒晋心里一点怨言没有那肯定是假的,对帝国高层的这种做法心中也颇有微词,就算是要收我的兵权,你也和我说一声啊,我也不是什么小气的人。

    但同时,李儒晋的心里又有一种仿佛放下一种负担的轻松感,毕竟李儒晋不是那种依靠战功,一步一步从战场上拼杀而来的将军,对战场,李儒晋有着一种本能的不适应性。

    几乎所有人都对战场有不适应性,文明的程度越高,这种不适应性就越明显,这完全是出于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科学的水平越高,就越清楚所谓的轮回,并不存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了就死了,再也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了。

    文明程度越低,人就越蒙昧,宗教迷信,宗教信仰,主宰着他们的思想,几乎所有的宗教里都有轮回,重生的机会,这一次的生命的机会,只不过是轮回中的一部分。

    所以他们对死亡并不畏惧,为了心中的信仰和神灵,他们可以无所畏惧的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们知道,他们点神会让他们重生,但到底有没有重生,谁也回答不了。

    李儒晋的心里有失落,有放松,有难过,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庆幸,心绪很复杂,在会议结束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坐在那里,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之中。

    帝国的皇帝、内阁的大长老,军部的大帅,还有新任非洲负责人孙大海,一起向李儒晋这里走来,他们知道自己这次做的不地道,怕李儒晋有心里负担,怕李儒晋会有情绪,更怕李儒晋会撂挑子,所以一起过来,准备和李儒晋谈谈心,开导一下李儒晋。

    最先说话是自然是李儒晋的师傅帝国的大元帅朱其武,军人说话,肯定都是直来直去,更不会拐弯抹角,更何况他还是李儒晋的师傅,更是没有什么忌讳。

    “晋子,难过了?”

    大帅的话把沉浸在自己情绪中的李儒晋给惊醒了,看到他们过来,连忙站了起来,这个时候大帅却等不急了,又开口说道:“小晋子,是不是难过了?”

    李儒晋顿时汗了一个,“小晋子”这个称呼好像有点那个啥的。。。。。。。。

    但对大帅的问题,李儒晋也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很是坦然的说道:“嗯,是有点难过。”

    然后臭着脸,一脸我很不爽的表情。

    之所以紧张,因为在乎,李儒晋一脸我很不爽的表情,让大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