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两个都有这个信心保证。

    这里最重要的原因还真不是他们拥有足够量的贵重金属,而是他们有足够水平的生产能力。

    一套冲压出来的板甲,或是编织出来的索子甲,哪怕是最简单的皮甲,它们算不算贵重金属?

    本质上不算的,但是,流求岛可以规定,只有贵重金属可以买到!

    好吧,贵重金属自己来了,因为这些都是好卖商品。(。)8

第四十章 流求的货币体系() 
流求的金票、银票和铜票同样是按照贵重金属的比值来确定的……只不过面值更加细化。

    铜票是青铜色和黄色套印,带水印纹,迎向光亮处可见。

    它的面值分为一文、二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五百文等九个级别。

    它前后主要图案是单桅帆船。

    银票是银白色和红色套印,带水印纹,迎向光亮处可见。

    它的面值分为一贯、二贯、五贯、十贯、二十贯、五十贯、一百贯等八个级别。

    它前后主要图案是三桅帆船,这是目前最普遍应用的船形。

    最后是金票,只有一个面值,一千贯。

    它是金黄色的,图案为五桅帆船,一共有五处水印纹。

    张国安岛主决定彻底和大宋的钱钞脱离关系,无法制裁你大宋,我们还不能尽量在经济上躲你远一些?

    他认定自己行的纸币和同等面值的贵重金属等价……当然,这只是他自己单方面的指认,不重要的,关键是要所有人认可。

    他们必须要有自己的钱行,否则没有办法来行。

    小小的流求,刚刚长出点肌肉,就要在经济上挑战大宋的经济了。

    张国安岛主亲自主抓流求钱行体系的建设,他把古剑山从海关抽了出来当自己的副手。

    事实上,流求岛上早就有商人开办质库了……他们接受商人或百姓的质押提供相应的贷款业务,当然,他们的规模有大小之分。

    大宋行钱钞,他们是凭借国家信用,而且有时候讲道理,知道不能多印;但是,有时候急着需要了,他们才不管呢,雕了木版就印。

    所以,这总是让流求岛上的张国安岛主紧张,不停地观察大宋经济的展,真是让人不放心。

    流求行的流求钱明面上以贵重金属为标志,但是本质上是以自己的产品为信用。

    他们最终决定不得不大力向军工产品加工上进军,因为在这个到处打仗的时空,只有军火是最好卖的,而且一定能卖出去的。

    同时他们还要想办法搞到真正的黄金和白银,当然,这个只是在行初期时有用,只要时间一长,他们的产品威力再加大后,所谓的贵重金属只是象征了。

    张国安岛主一面在山东半岛的登州、明州、建康、临安、泉州、福建和广州甚至内6的鄂州、襄阳等地建立钱行,一面要对日本的石见银山下手了。

    石见国日本的令制国,相当于大宋的州级单位。

    石见国在现在的镰仓幕府时期的守护本是大内氏,但统治力并不强,国内各种地方势力林立不穷,有点乱。

    银见矿脉位于石见国的东部,在现在的时候,那里已经有零星开,但是日本人根本还不太会冶炼白银,所以产量极低。

    全日本地区内在这个时期还是普遍使用木炭,没有像大宋那样使用煤炭甚至焦炭。

    使用木炭,由于熔点的原因,他们就无法顺利完成普通的冶炼需求。

    如果历史不生变化,二百多年后,他们从当时的大明那里学会了精炼技术中的灰吹法后,白银的产量和质量才得到提高。

    更让人高兴的是,那里还有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等矿脉。

    所以那一座石见银山,是一座真正的宝山。

    张国安岛主召来长驻八道河的三原小井还有萨摩藩岛津家族的族商,人家两个家族现在已经成为了联合体,正处在互惠互存的时期,关系比较好。

    张国安岛主直接对他们提出要他们想办法占了石见山的要求,只要他们采了矿石运回来就可以了,不用管后续的处理。

    张国安岛主给出的交换条件是可以提供各种钢甲或是索子甲,当然其它货物也可以。

    石见山有银,这个大家都听闻过,但是出产还比不上付出的代价,除非银的品位极高,而且还都是粗银。

    三原小井当时就把这个情况说了……张国安岛主笑着解释说,不用怕,自己有科学阵法来对付它。

    萨摩藩岛津家族的族商当时就趴在地上给跪了。

    他们家族现在真的没有办法来进一步展商贸路子,总靠着输出劳力和雇佣军,他们那里已经没有潜力可挖了。

    萨摩藩从流求这里引进了各种粮食神种后,果然收获极大,但是,粮食的经营季节性太强,而且利益相对来说偏小。

    萨摩藩相对日本的其它地区来说,除了旱田多,其它啥也没有。

    他们族商就是家臣,就需要广开自己的商业路子来财,没有办法,条件越好,他们的家主还越能花钱。

    事实上,那个萨摩藩岛津家族的族商看中了流求的捕鲸业,他一直在劝家主开展这个行业。

    这个行业好啊,单单就是鲸油的出产就有几百贯钱了,还没有算它的皮和肉呢,甚至还有它的内脏和骨头……只要捕到一头,深身都是宝,成本只是需要捕鲸船和工具,还有相关的水手。

    关于日本人想学捕鲸的事情,张国安岛主一开始还真没有想到,直到王德来了后现,他们雇佣的水手中,日本萨摩藩的水手偏多在捕鲸船和鲸鱼处理厂打工从业。

    王德提出他们日本水手多喜欢从事捕鲸业的看法后,这才引起了张国安岛主的注意。

    张国安岛主那时冷笑着说:“如果他们按照原始办法去捕鲸,我不反对也管不着,但是想要用我们的设备,那可要卖个好价钱了……”

    果然,当萨摩藩岛津家族的族商提出购买所需要的捕鲸船和处理鲸鱼的相关设备后,他现这真是一个高昂的价钱!

    买不起……

    几年输出劳力和雇佣军所挣到的钱钞,这一下子就付出去了。

    这个时空的日本造船事业太低了,连五十吨以上的海船都制造不出来……他们又准备派出劳力跟着学造船。

    但是又现造船又有许多设备,他们不仅还要跟着学,而且也必须买……只能慢慢攒钱了!

    看着流求打的一条条大鲸鱼慢慢被拖进鲸鱼处理厂,然后再看着那鲸鱼处理厂的大烟囱快乐地升起来烟雾,真是眼馋死了!

    现在,机会来了,只需要去开矿,可以用矿石来换商品,那就意味着他很快就可以买到捕鲸的设备了!

    张国安岛主笑呵呵地把他从地上拉了起来,这是一个什么时代?是一个共同财的时代,不要这样客气,你们开采时,也可能不是那么容易。

    三原,很容易的,我去过那里购买铅和锡还有蜂蜜……那里的各级地方官也非常喜欢经商。(。)8

第四十一章 大宋的那条老狗太可气() 


第四十二章 一切都可以重新再来() 
从大宋主动来流求八道河市的太学生,张国安岛主亲式的接见了他们。  '

    张国安岛主英明的指出,大宋最大的敌人是鞑靼人,他们是和正常人正常社会无法兼容在一起的种族!

    所以,任何负责任有能力的社会都应该严厉打击他们,而不是为了暂时的安全而行苟且之事!

    张国安岛主从历史、经济和社会几个层面剖析了鞑靼强盗集团的特点,最后总结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他们的生存和展,完全是依靠杀人和抢劫,完全是依靠着对文明的破坏!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那些太学生都是各路州县层层选拔出来的,说个个是智力较高的人,不为过。

    他们个个都深以为然,其中有人说,先前只是听闻过,不知道他们竟会攻一座城便屠尽一座城,而且还要烧尽天下之书,这与蝗虫过境,洪水过境有何区别?!

    我等要去山东打鞑靼人

    张国安岛主心里乐了,只要让天下人知道真相,鞑靼人,你还真不用黑他,他们定会惹起天怒人怨!

    真相,比一切口号都有用。

    张国安岛主决定好好重要他们,这个时空,不是以当官为重嘛,那么自己就给他们官做。

    但是,他们的知识有残缺,要好好给他们上上课。

    张国安岛主询问他们看没有看过《小学算术》、《小学几何》、《小学物理》和《小学化学》等书。

    真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竟然都读过!

    好吧,大宋轻易不玩**那一套管理方法……真好。

    又有一个太学生说,我等看那书还有诸多地方不明,可否请张国安岛主教我等?

    哈哈,张国安岛主的小舌头都要颤了,这可是他们自己要求上课的。

    他和安静有的忙了,但是,他们轮班上课再累也愿意。

    这些被层层选拔出来的人才,底子比自己的家养小子还要好!

    张国安岛主虽然没有学过经济学,但是,他们给太学生们上课那是绰绰有余了。

    他们以大宋的经济为例子,讲了不少经济学的常识,这让几个太学生豁然开朗……原来钱荒是这样来的,原来可以这样解决,原来大宋的禁榷制度是为了这个,难怪会影响到商业展,甚至他们偶尔从两位讲课时,不经意提到的科学技术都大感兴趣。

    张国安岛主不仅在课堂里讲课,还带着他们去参观工厂,其中光是讲解大气蒸汽动力机就是很好的一堂室外课。

    张国安岛主指着那个大气蒸汽动力机还当场提问呢。

    “大家说说看,它都有何作用?”

    几个人当场就回答了。

    “节省民力!”

    张国安岛主点头认可,说:“省民力,就是省了人手,省了工钱!”

    “力大无穷,可以昼夜驱使,而无疲劳之虞!”

    “对极了,但是也要停机维修。”

    最后一个太学生的回答让张国安岛主吓了一跳。

    “张岛主,此物必大行与天下,可改变整个人世间!”

    真好啊,他能看到一个时代的兴起……可是,从这几个人的名字看,历史上都留下什么,很可能都被掩没在相对庞大的官员群中,更有可能,他们追随他们的小皇帝跳海而死。

    但是暂时看,他们的一切都被改变了!

    大宋的百姓和商人或者说官员,可能都是过分世俗化了,他们可能不考虑正义和将来,只顾过眼下的小日子……但是依然有热血有正义的士存在着,要不然,如何解释一个小小的皇帝跳海,竟然能有十万士人陪跳?!

    所以朝代都没有生过……这就只能说明,只有大宋才真正能容下士,也只有大宋的士可以为一个朝代的结束而死。

    当然,大宋还是有各种各样的毛病……比如耍阴谋把流求丢到鞑靼人的面前了。

    对太学生的培养,也是要慢慢来的,还好吧,在八道河地区,他们也可以看到许多新事物。

    这个春天还是吕氏集团的春天,特别还是京湖制置使吕文德本人的春天。

    他当然不知道自己其实早就该气死了,但是现在活的有滋有味儿。

    他和女婿范文虎站在襄阳的城头,两人沐浴在春光里,那春天的气息闻起来让人赏心悦目。

    大宋官家的各种荣誉称号和物质奖励大把的放下来,各级官员们人人都等着升级。

    没有打输,就是打赢了。

    他们用单筒望远镜看着四周。

    襄阳城的城外已经没有荒田了,甚至远处的山坡地都被士兵们开出来。

    把自己手下的兵员当劳工使用,这是大宋军队的传统做法,一点也不出奇。

    吕文德先前答应自己的士兵,分田分地,这个早就施行完毕了。

    大宋的旱地有的是。

    吕文德看着那些播下种子的地想,今年秋天的产出肯定比前几年更多,这几年的战争让他的家族少挣了太多的钱钞!

    光是自己一个家族,就搭上了一千万贯的费用,你说,用几百万贯钱就解决的事情,何必花费几千万贯来做战呢?

    吕文德对女婿范文虎说:“真是不可理喻,那个流求岛的张岛主,据主掌那里的管家汇报,他已经是气急败坏了……他就是不明白这样简单的道理?!”

    殿前副都指挥使范文虎摇着头说:“理他做甚?只是化外之人,夏虫不可语冰!”

    吕文德一脸严肃地说:“万不可以这样认为……他们在山东半岛两战能击败二十万人,而且擒获甚多,这是化外之人的能力?

    一个荒岛,在他们的经营下,眼见着要比我大宋的大城出产还多,这是化外之人的能力?

    他们所出的武器,怪异而有用,这是化外之人的能力?

    如果不是他们有出乎意料的战力,平章不会派出士兵变装助战的,他当然是希望能跟从他们多学一些,要不然,我也不可能派我六弟带着亲兵们去那里了。”

    殿前副都指挥使范文虎随便点头认同了,但是心里开始盘算自己会升任到何职,还有岳父大人分给自己的那块旱田真的能出产甚多……

    整个襄樊地区,或者说整个京湖地区,都在慢慢恢复着展,这场战争对民间的伤害足够大了……市民受伤害的不多,但是居住在农村的农民们受了太多次抢劫了。

    当然,这也不能怪别人,京湖制置使吕文德早就规劝过,让他们可以去流求岛避一下,将来还可以再回来。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会听从规劝,总有人留恋自己的家乡不肯走。

    结果他们成了鞑靼人的后勤供应了,日子别提有多苦了,没有被杀,这都是极大的幸运。

    战争结束了,当年从这里去流求岛避难的市民和农民都回来了,他们手里拿着大把的钱钞,一切都可以重新再来。(。)8

第四十三章 大宋不缺少清醒的人() 
京湖制置副使吕文焕确实是被大哥吕文德派到了流求岛,而且,他是和黄祖队长一起来到八道河地区的。〔 (?网 ?

    吕文德曾经向黄祖队长暗示过,只要他可以留下,一个统领官职是肯定的,而且可以全面主管自己的亲军烧炭团。

    可以让别人带自己的亲军,先不说官职大小,这先就是绝对的信任了。

    黄祖队长的打法让吕文德惊艳不已,他甚至都补充了自己的对战争的认知。

    固城坚守是应该的,但是,城外可以放上一支这样的军队,不管是骑兵也好,步兵也好,完全有大用处。

    他们对鞑靼大军的后勤运输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这有力帮助了他们守城。

    而自己先前的打法太呆板。

    但是,他的诚心诚意没有打动黄祖队长。

    这里不是职位高不高的问题,而是他自己感觉离开流求以及那里的朋友们越远,越觉得自己的收获越少。

    他现在离不开流求了。

    两人在这一路上相谈也非常和睦,只不过大家在大宋和谈的问题上看法有些许不同。

    不过,黄祖队长赞同对方说的,这场战争让百姓遭了大难了,停了是对的。

    吕文焕也赞同他说的,鞑靼人的合约可信度不高,断然不可完全相信。

    黄祖队长带回了自己的小队,但是已经有十八个人埋藏在襄阳地区了,他们和其它因守卫襄阳城而阵亡的士兵一样,没有被随随便便埋了……吕氏集团花了钱钞建了一个义冢园,并着人定期打理。

    他的六弟吕文焕都知道鞑靼人的合约不可完全相信,他自己焉能不知?

    他们随时会翻脸!

    鞑靼人先前求他建起的那两个所谓商榷用的两个堡垒,若是他们没有轰天雷这武器,想想都后怕,定会成了切断自己与樊城联系的障碍!

    鞑靼人非我族类,其心不善,万万不可失了小心二字,他把细作放得很远,特别是针对退到四川北部的阿术部。

    他只能说暂时放下心了,鞑靼大军现在确实很平静。

    其实大宋人不傻,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甚至可能是今天玩死,明天不管了”的人,但是至少平章贾似道这条老狗不是。

    如果是的话,他不可能想出背后偷偷支援流求打山东半岛的办法来,那个大宋官家可能不会反对,但是其它大臣也不会默认而集体不出声反对,这条老狗可能在局部能完成言论专控,但是不可能做到控制一切。

    在偷偷支援这一点上,他们集体无意识了,真******精明啊,把流求卫队当成挡箭牌了。

    其实当张国安岛主想开了后,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任何报复对手的行为都是对流求更会有最大的伤害。

    那条老狗背叛自己与鞑靼强盗集团和谈,至少还是清楚大宋的主要敌人是谁,没有盲目相信对手。

    那条老狗打压言论,至少那些学生没有死吧?!

    认了。

    或者用想着那条老狗如果没有自己的帮助他会怎样的办法来出气。

    应该是在四年后的1275年,那时鞑靼军队已攻占了鄂州,大宋太学生提议贾似道亲征出战,在群众压力下,贾不得不上阵。

    他当时偷偷地给带兵的丞相伯颜送上礼品,请求割地赔款,但伯颜拒绝议和。

    都是丞相,但是两人出身不同,他贾似道是文臣,真要带领大军,他远不是对方的对手。

    同样,如果有机会同在朝廷中,他也会玩死伯颜。

    接下来的丁家洲之战,大宋军队十三万精兵大败,军士死伤逃亡不计其数,天下舆论大哗,鞑靼军队又直逼临安,朝野一片震恐,要求杀之以谢天下。

    在强大的压力下,谢太皇太后说:“似道勤劳三朝,安忍以一朝之罪,失待大臣之礼。”

    但是无用,群臣疯了。

    谢太后被迫将他免职,但此举仍无法平众怒,朝廷内外都坚决要求处死贾似道。

    谢太皇太后又无奈,只得把他贬到偏远的广东一带。

    县尉郑虎臣家里曾受过贾似道《公田法》的迫害,为了报仇,他主动要求押贾似道去贬所。

    在押解的路上,郑虎臣多次提醒,让贾似道自尽,但他不愿就死。

    郑虎臣想尽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