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大鹏笑着说:“这里有一个市场容纳度的问题,如何让你的货物保持在高价?”
“物以稀为贵!”
“但是,你还想快一些销售出去呢?”
“当然要卖到人多的地方了……”
“对头,这就是要有大市场精神。市场,你就不要管它是哪里了。一个合格的商人眼里,是没有国界的……”
鲍威点了点头。
大家上了三原小井准备好的游船。
这是典型的内河游船,三个船工有摇橹的,还有撑船的。
在习习的江风中,小船悠悠地向着西湖驶去。
大家看着岸上那些高高低低的二三层楼,不由得不发出感慨。
在宋代以前的城市里,高楼并非没有,但都是皇宫内府,建筑供市民饮酒作乐,专事赢利的又高又大的楼房,是不可想象的。
只是到了宋代城市,酒楼作为一个城市繁荣的象征,才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了。
在大宋的北宋时期,酒楼中的佼佼者,当属白矾楼。
由于它建筑在稠密的店铺民宅区,故向空中发展,其结构为三楼,但是高度与五楼相向。
整体高低起伏,参差错落,楼层与楼层之间,各用飞桥栏槛,明暗相通,西楼高得可以下看到皇宫。
那时东京里的宋皇宫是以高大闻名于世的,白矾楼却高过它,这种高度真是骇人!
白矾楼是因商贾在这里贩矾而得名,后改为丰乐楼,自此沿续下去。
到了南宋临安,人们在西湖之畔又盖起了一座新的瑰丽宏特、高彻云汉,上可延风月、下可隔嚣埃的丰乐楼,人们简直把它当作南宋中兴盛世的一个标示。
所以在这里吃饭,那简直是第一享受了,那牙郎和鲍威都喜不自禁地露出笑容了。
众人终于到了西湖边上的丰乐楼,大家等船工搭好了跳板。
吴大鹏等人看到那丰乐楼门首扎缚的彩楼欢门,像供人观赏的艺术品。
门口的两边排设的黑红相交的杈子,它是用朱黑木条互穿而成,用以拦挡人马,在这个时代,有名气的酒家要是没有这个可太没有面子了。
门前站着两个伙计,他们头戴方顶样头巾,身穿紫衫,脚下丝鞋净袜,正对客人彬彬有礼,往酒楼里相让,见他们拱手齐胸、俯首躬腰的殷勤模样,让进门的人都感觉很好。
众人一进去,只见一个小二上来殷勤相让,大家直上三楼入座。
依次坐好后,那小二嘴里快速地把上百品菜肴,报喝如流,甚至还有过卖、铛头,这家伙有卖弄之嫌了。
三原小井极为客气地让万士达等人点菜,但是他们哪里记得住那些菜名?
万士达说:“休得聒噪,捡七八样拿手的菜肴端上来……”
酒呢?
只有在这个临安城,他们才有可能喝上高度酒了;在临安县城,则不成的。
没有办法,这个时空,酒是专卖,大宋朝廷才能卖。
南宋的酒政是多样化的,酒的专卖仍是城市的主要形式。
为了有效地控制酒税,官府采取从用米酿酒开始计征酒税。
民众自带米到官府酿酒,但必须交纳酿造费,另外还需要缴纳头子钱。
这种方法,官府无须采购原料,也不必承担酒的销售,只需要出面管理一下,就坐收酒利。
酿造场在官府规定的场所,便于集中管理,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官府按所用之米计收酒税,也预防了逃税。
酒类则是专卖了,集中体现在酒库的设立及运营。
酒库,是官府控制下酿造酒和批发酒的市场,是官府酒课的主要来源之一。
临安城的酒库则没有高度酒了,这逼得宋子强那个时候自己搞蒸馏。
大宋朝廷为了促进酒的销售,曾经组织所属酒库,进行声势浩大的酒类评比和宣传促销活动。这种活动类似那面世界召开的糖酒大会。
万士达笑着说:“你这里可以好酒?”
那小二说道:“有的,我自家蒸过的丰和春!”
“几蒸啊?”
“二蒸!”
“先上来五斤!”
那小二点头应喏,然后先上了数碟看菜,皆为干果、卤物。
众所周知,蒸馏酒是一种度数较高的烧酒,南宋《洗冤集录》已有了用含酒精较浓的烈性酒消毒的记录,这种酒有别于唐诗中所说的能发出琥珀香的红色烧酒。
有名气的酒店从洒库里买回来后,自己在重新蒸馏,以求吸引顾客。
看来,这一次终于能喝到高度酒了。
第六十三章 对石见银矿有计划()
在这个冬季里,西湖边上依然是游人如织,尽管此时西湖真的没有啥景色。
西湖湖水发白,水波不兴,万士达知道,冬天嘛,水里的有机物少了。
远处的雷峰塔,在远处的夕照山上有些落寞的样子,吴大鹏知道,在嘉靖三十四年;倭寇入侵杭州;疑塔中有伏兵;于是纵火焚塔;那塔檐等木结构件被毁;仅剩砖结构赭黄色塔身。
此后;人们传说塔砖可以驱病健身;底层砖块被挖一空;终于在20世纪20年代倒塌了……
在那面的世界里,那个新建的雷峰塔不是在原先的位置了,而且还安装了豪华的透明电梯,门票四十,最上层还有小卖部……真黑啊,给所谓的古塔安装了电梯,你说,他们是怎么想出来的办法?
吴大鹏当时真是倒了胃口,可不敢再胡乱联想了。
眼下,整个酒楼都热闹闹的,快要过年了,可大宋的闲人还是这样多。
这一顿酒菜吃得妥帖,其它的菜肴不须多说,单单就是吃了正宗之极的西湖糖醋鱼也算是一个收获了,酸甜口的,味道不错。
大宋在北宋时期,河鱼确实比较高贵。
一尾鱼开价将近一百文,算起来要好几十块人民币呢,也是宴席间少有的东西。
一整条鱼端上来一定是非常隆重的事情。
那时候的材料是黄河鲤鱼,现杀下热锅,汆一下就端出来的,浇一个酸酸甜甜的汁在鱼身上。
现在的人可能会觉得有些腥气,可是吃鱼就是吃腥啊。
后来到了大宋的南宋时期,这种烹饪方法被他们带到了临安城里,西湖糖醋鱼开始闻名起来,而且由于这里的河鱼土腥气弱了些,本地人也开始这样吃了。
其实整个浙江地区只有临安城附近这样吃鱼。
江南水乡,河鱼都是量产货,这道鱼走进临安城人家的寻常餐桌。
在酒量上,古人休想和现代人拼了,特别是吴大鹏主任之类的人,很快那个三原小井和那个牙郎都被吴大鹏两个人灌得迷糊糊的。
四十来度的酒,对他们来说不算啥,但是两个古人就不行了,什么甘香凛冽的猛夸一气儿。
他们两个也没有敢让他们多喝,大家还要谈生意的。
鲍威想跟着尝尝,但是吴大鹏没有让,小孩子喝啥烈性酒?!喊来一个赶趁,给他上了一碗乌梅茶汤。
这个时候的酒楼排他性不强,没有外菜莫入的说法。
吃饭这一会儿,就有数个赶趁的,或是茶博士、经纪人之类的穿插其间,兜售自己的点心、小菜。
还有赶趁的上前问,要不要叫歌姬弹唱助兴,不要的,还要谈生意呢。
大家谈着谈着,不知道怎么回事,三原小井和牙郎竟然赛起宋词来了!
吴大鹏他们两个人对了一下眼神,谁听他们在这里整些文青的事情?
太小资了吧!
好好挣钱的买卖谈成了这个样子,那两个家伙低一声高一声没完没了,他们两人也插不上话了。
不过,反正也谈得差不多了,他们经常借着尿路出去走走看看。
说这个酒楼里热闹闹的,是因为这里还有一帮子来赶趁的人。
一些当地的老百姓在生活无着的情况下,就选择了去酒楼做赶趁这条路。
他们吹箫、弹阮、歌唱、散耍,在顾客的身旁,吹拉弹唱伴奏助兴,顾客满意了,就给一份打赏……
丰乐酒楼的经营者则对他们唱好唱坏,耍优耍劣不太挑剔,似乎只要会唱个曲儿,能逗个乐,就予接纳,让他们在酒楼谋生,只要他们能让顾客高兴。
现在临安城里的酒楼,对这样的赶趁人的需求量很大呢。
看来真正精明的酒楼经营者,无不将此视为酒楼生意兴隆之本:那就是酒楼要想吸引人,除了饭菜的质量和环境外,必须还要有雅俗共赏的文化娱乐。
丰乐酒楼的经营者就弄得不错,在楼梯拐角都摆放着鲜花。
现在特别是在二楼,这里正是唱乐喧天,笙弦聒耳的时候,不知道是谁点了他们演奏,看样子要挣到钱钞了。
丰乐酒楼的经营者为了进一步笼络住光顾酒楼的客人,好像还雇佣了妓/女在酒楼作招待,这就好似现代的夜总会了。
现在刚刚黄昏,他们就能看见,约有数十名浓装艳抹的**,聚坐在约百余步之长的主廊上,以待酒客的呼唤,那里也摆着不少绿色的植物,几个妓/女还冲着他们两人使媚眼,意思是,你想低俗一下不?
吴大鹏拿出了主任的派头,脸上全是正气的样子:“不约,妹子,我们不约!”
那几个妓/女未必能听明白,但是能看懂他们拒绝的意思,于是又板起了化着浓装的小脸,不理他们两个了。
整个主廊里充斥着她们的天然香脂味道,不算刺鼻。
这些妓/女未必全是从事皮肉行当的,她们的作用主要是使酒楼的气氛更加活跃,酒客则潇洒悠闲,各取所需:饮了,数杯邀当垆美人共话;醉了,醺醺地在花团锦簇中品尝秀色……
要是和她就想低俗或是牵手以上,酒楼里还有休息室,肯定没有人抓的。
妈蛋的,宋人的生活太低俗了!
难怪后来的元朝政府狠抓扫黄工作,狠狠地罚他们款……
总之,这顿酒席很好地增进了双方的关系,除了期间他们大谈宋词之外,其它的生意谈得开心。
吴大鹏和万士达不要他的日本刀,因为这个时候,宋人买这个只是装饰品,主要是用它来辟邪。
再说了,也不让带到大街上啊,属于管制刀具,就是没有日本刀实名制,也不要它。
万士达也曾经好奇地问牙郎,如果日本刀在大宋畅销,那么为何没有见到大宋的军人用它当兵器呢?
那牙郎当时笑笑说,一柄日本刀便宜的则要五万钱,贵的则要十万钱……
这个意思就很明显了,成本问题是大问题。
折扇更不要了。
万士达要优质的硫磺、铅和锡,有多少要多少……
三原小井当时正和那个牙郎吟诵宋词,两人摇头摆尾的,喊得非常欢气。
先前,他便一口答应下来,只要让他当这个宋货代理,只要能与刘行首说和了,那些物件不费事的。
这样,这顿酒席,除了鲍威一人不算太开心外,剩下的人个个欢喜。
吴大鹏后来又给鲍威上了一蒸的眉寿酒尝了尝,他只是感觉辣。
怎么就不能喝那两蒸的酒了?!
――――――――――――――――――――――――――――――――
在王安国自己的计划里,他是非常看重对日本的利用,同文同种嘛。
比如说日本的石见银矿就是必须拿下来的一个地方,这叫资源共享。
他不仅图希那里的银子,还有伴生的金铜铅锡,这些可都是好东西。
石见银矿现在是在石见国境内,更为关键的地方是,现在它们还没有被发现,要等着到16世纪时,才开始有出产。
石见国现在是日本的令制国之一,属山**,石州。
它的周围都是小国,东是出云国和备后国,西南是周防国,西是长门国,南是安艺国,北面日本海。
当时张国安说:“看看吧,它们那里的国越多越好,越破碎越好……”
该国南端的中国山地是与山阳道诸国的分界线,山脉一直延伸到海边。
只有高津川流域形成了吉田平原,这就够了。
当然,这个计划,要等着他们在流求南部平原开发出一部分后才开始的,现在自保的能力还都不足。
当然,他们还要在这个临安城里有一个存放或周转货物的仓库,囤积和转运啥的有大用处。
这当然就需要这个仓库安全而且长久。
他们的牙郎笑道:“有的,有的,城郭内的北关水门里,有水路周回数里,自梅家桥至白洋湖、方家桥直到法物库市舶前,有慈元殿及富豪内侍诸司等人家;于水次起造塌房数十所,为屋数千间,专以假赁与市郭间铺席宅舍、及客旅寄藏货物等。
那里四面皆水,不惟可避风烛,亦可免偷盗,极为利便。
盖置塌房家,月月取索假赁者上交巡廊钱,用来顾养人力,遇夜巡警,不致有疏虞。”
如果真是这样,很好,吴大鹏还专门和他去看了看。
他看见在城北关水门内水运航道两岸,有富商或官宦人家建成的塌房几十处了,高高低低的正在水面上。
每处有房屋几百间甚至千余间,数千间塌房依水而建,鳞次栉比,规模可观。
吴大鹏心想,这就是商业繁盛的表征,大宋现在还真是一个半垄断半自由的经济体系,基本上还是能解决一部分供求的矛盾,只要你给了百姓一定的自由,一切都好说。
这个塌房为大规模储存货物提供了安全场所,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货物存储过程中的防火防盗问题。
又因为塌房建在河湖岸边,也大宗商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确实也促进了商品流通。
牙郎很快就租好了塌坊,按照吴大鹏的要求,足足租了二十间大屋。
吴大鹏进去看了看,差不多有五六百平方米了。
现在是海上商业淡季,所以好租,哪怕是暂时空着也不怕,可能还不够呢。
又过了两天,珍宝行刘钱行首派来了一个店伙计来邀请万士达和吴大鹏,说是有要事相商,并且请他们两个到自己的家中吃饭。
吴大鹏和万士达商量了一下,感觉能请去他的家里吃饭,这是极大的面子了,高看了不知道多少眼。
他有事所求,这就好。
先前,郭勿语向鲍威打听了他们那天的经历后,嫉妒得很,眼睛红红的,说:“某先前路过几次,想,何时能进去快活一下就满足了,但没有想到你倒是先去了。某当时还要帮着宋主家拎包,真是大大的不公!”
鲍威却笑着说:“莫急,他们不会在分头办事了……一定还会再去的。”
结果,他们真不会分头行事了,却又不带他们一起出门了,让他们好生看管青铜器!
真是气人呢。
第六十四章 爱炫富的大宋()
等到了约定好赴宴的那一天,四个人打扮的人模狗样,分头钻进了四盏轻轿里。
在吱扭吱扭声中,他们准时来到了珍宝行行首刘钱的家里面。
他们按照这个时候的礼节,带了四色的礼物。
一木头盒香烟,一盒火柴,一个水晶球,还有一个音乐盒。
这些都是装在四色锦盒里,裹着锦缎。
当然,他们每走一步都是要有计划的。
在他们的手里,就算是一张纸,哪怕是一个破内裤,都要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
不想成为有钱人的走私者,不是一名好的中年大叔。
烟草,现在还在南美洲寂寞的开着小花。
但是,张国安肯定保证它会在1265年开花长叶,会在大宋的时空下流传。
同辣椒一样,这也是他们自己需求。
宋子强反复说,下一次,可不能带东西穿越过来了,他越来越感觉到能量的消失的原因,就是因为穿越时带了太多的东西造成的……
但是带着东西回去,这是必须的了,要不然穿越没有意义!
所以,他们支持张国安在大宋的天空下多种一些他们需要的东西。
随着在大宋的时空呆得时间更久,人人都尽量抓住时间来感受曾经失去的青春。
真正美好的事物,永远会很快失去。
他们不停地四处走动,观察着这个临安城的一切。
青春的活力,在他们的身体内四处流动,毫无阻碍,一点也不疲惫。
回忆过去,他们为自己经常上当受骗而感到可耻,但是,那都是过去了。
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至于说火柴和打火机,他们以后也要搞出来的,这个不难。
有小白青年说中国是第一个发明了火柴的国家。
这可太有意思了,他们把用于引火的“发烛”当成了可以自发火的火柴了。
水晶球和音乐盒子,现在要正式推出来了。
送珍宝行行首刘钱一个,也是一种推销的开始。
在珍宝行行首刘钱的家里,大家都正经端坐着。
原因是这个家伙把整个场面的弄得正规了些,而且竟然是分餐!
他们下到他家门口时,刘钱行首亲自在门口迎接,而且态度非常恭谨。
他家里的院子在这拥挤的街坊里,竟然也有“花竹扶疏”的院子,真是别有洞天。
整个院子里修竹夹牖,芳林匝阶,假山林立,绿化搞的很像样子!
宋子强偷偷问吴大鹏说:“这连房子带院子要是在那面的时空,值多少钱?”
吴大鹏扫了一眼两边的花窗围墙的距离,悄声说:“上亿了……”
宋子强暗暗骂了一声,妈蛋的,一个卖破珠宝的,住这样大的房子!
他现在才为自己只有两套门市房而感觉寒酸。
当他们寒暄一会儿,分头坐好。
那每一个人面前的桌子上所有器皿均为银质。
一人一个注碗,两副盘盏,果菜碟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俱是光芒闪闪。
那酒具更是精美,银瓶、杯俱以小巧取胜,瓶高不过21厘米,口径3厘米,杯高5厘米,口径9。5厘米,足径3。9厘米。
瓶为直口,圆肩,腹斜收而下,底小,盖撇,曲身。为美观,盖及口锤多层,饰以二方连续变形如意纹。
杯身则锤成双层菊花瓣形,内底突起珠状花蕊,另一杯身则为直斜下接外展圈足,通体光素无纹。
这五套餐具,光银料就要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