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3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开始实行贵重金属本位也是非常正常的选择。

    但是,大宋一直缺金银,铜的产量也不算太高,他们只能仍然用粮食本位……关键是他们的经济知识还极差,还乐颠颠地加印纸币呢!

    当然,经济知识差不代表是傻瓜或者是恶人,他们也知道加印纸币时要有相应的物资抵押,不能盲目的印,否则是盗窃民众的财富。

    他们加印的理由是,粮食多啦,不印纸币不行……这理由冠冕堂皇,但是,民众的生活只依靠粮食嘛?!

    如果加印的纸币只用来购买粮食,这种加印还勉强可以……但是,民众哪里能只买粮食呢?!

    这一下子就加大了通货膨胀的烈度……除了粮食外,没有什么货物的物价不持续涨高的!

    关键不是光他们自己的国内,还带着流求岛受累,因为大家的交通极为方便,而且经济关系极为紧密,所以不得不接受又一次他们的输出性通货膨胀。

    流求岛上的物价本来在较为合理的范围内,总是微微有些通货膨胀……这是好事呢,可以刺激经济发展。

    但是,他们受不了一次又一次承受输出性通货膨胀啊!

    大宋的商人疯狂的采购……我们这里的市场会也被他们搞成乱七八糟的。

    可恨的是,大宋政府还混然不知,竟然还有人指责物价高是因为允许流求纸币在大宋境内随意流通的原因!

    就他们那一点点经济学知识都用在了指责别人身……还好吧,大多数官员手里都攒了些流求纸币,而且,他们不光在大宋钱行、大宋皇家钱行里存了些钱钞,也同样在流求钱行里存了。

    更有的人也买了流求国债,甚至还有的人手里有流求某上市公司的股票。

    他们开始不停地和稀泥,结果这种指责不了了之,一切照旧,物价涨一些就涨一些吧,反正粮食够吃,还没有听说哪个地方有饿死人的事情。

    大宋一代,本来就极少发生大规模饥荒的事件,自从推广了张岛主带来的高产新粮种之后,再加上相当多的农民也学会了运用有机化肥和有机农药,粮食产量显著增加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牛马的价钱越来越便宜,很多农民也可以买得起了,有些旱地区都实现了马耕……当然,只有一些富裕的中农能买得起,还远没有山东地区那样普及。

    ……大宋政府连不准许买卖牛肉的禁令都取消了,来自山东地区、澳大利亚地区的肉牛越来越多,再禁就有些可笑了。

    五个人商量了很久,直到吃午饭时,他们确定了下来,重新发行纸币,定名大商纸钞,而且直接宣布与黄金、白银、铜币等价!

    原先的流求纸币开始原值回收,不再发行……同时,宣布与大宋纸币不再直接等值兑换,而是提出要按照一比二的汇率兑换!

    宋子强有些心惊肉跳,你们这是强行升值啊……

    张安国摇摇头说:“不得以的,他们的粮食产量还可能增长,一比二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吴大鹏说:“我们的出口怎么办……大宋的市场不要了?!”

    万士达说:“当然要!我们要开始主打高附加值的产品……至于其它的私人企业,我们也相信他们能找到出路,但是我们要先打样。”

    王德发也是赞同这个汇率,他认为再不重新发行货币,确定贵重金属本位,提高兑换汇率来强行切割,我们自己会吃更大的苦头!

    辛辛苦苦发展的果实会让大宋政府白白吃掉,还得陪着他们一起忍受恶性膨胀!

    大宋政府再多印纸币,我们就再提高汇率!

    张安国说:“先付出一点点的痛苦,总比忍受长期的无穷尽的失血强!”

    好吧,五个人终于共同认同了这个方案。

    当然,此事不能马上实施,需要做大量的准备,而且要先做好舆论宣传……估计到明年,也就12年年底以正式推出来就不错了。

    眼前的问题还存在呢,他们商量了一些简单的办法,一是限制大宋商人的采购,提高流求岛上离岸物资的税收;二是紧缩联邦帝国的信贷,暂时控制流求货币的投放,减少岛内货币的供应量;三是再向高丽国、日本国和天竺地区输出通货膨胀:增加向他们国内和地区的物资采购力度!

    反正他们国内都流通流求纸币……其实不想流通也不行,流求岛已经成了一块强有力的经济磁石,牢牢地把那两个小国吸住了!

    没有流求纸币,他们寸步难行。

    在流求岛内,他们还要配套其它的政策,这包括限价、减税、指数化等等。

    最最有力的办法还是增加物资供应!

    特别短缺的物资……宋子强感叹道:“如果我们不是土地私有化,搞搞房地产炒作,几下子就把通货膨胀解决了……”

    吴大鹏则又嘲笑他道:“好吧,解决了通货膨胀,接下来的通货紧缩你咋办?再印票子去抢劫?最后玩崩了,你往哪里逃?!”

    宋子强不在意地说:“我这不是假设嘛,你当真了……”

    “坚持土地私有化不动摇!”

    这两人时而互相认同,时而互相攻击……朋友们早都习惯了。

    从这次客厅经济会议以后,《流求时报》上常常有人发表一些关于通货膨胀的知识讨论……还真引起了一些大宋官员的注意。

    他们有的写信反驳,有的写信探讨,还有的写信发表自己的感想。

    这个时空的大宋还是属于思想活跃的时期,他们从来没有被异族统一过思想。

    道理嘛,越辩越明,不让评论的真理一定不是真理……大宋政府的一些主要官员终于注意到流求岛内的一些措施,有的人还提出要主动学习。

    但是,他们还有不讲理的一面。

    那就是他们大多人都同意通货膨胀是因为流通中的纸币印发过多引起的,但是,可但是,他们认为大部分多印发出的纸币是流求岛多印发出的,而且还参与了在大宋境内的流通!

    我靠!

    张安国都生气了,他当着安静的面拍了桌子,说:“日本,高丽和天竺,哪一个不是我可以随便输出通货膨胀的地方?!

    我们超发的纸币都在那些地方流通,他们真的看不着嘛?!”

    一场与大宋有关超发货币的纠分开始了……

    ps:第三更啊,第三更!!!

第一百六十三章 民间的花车游街() 
    五个朋友定下了发展的大计后,他们便将余下的事情交给了他们的家养小子们办理。

    以这个时空的标准看,他们都已经是中年人了……但是在五个朋友看来,他们还需要一些历练。

    每一个家养小子的性格、才华和缺点都在他们的心里,使用起来尽量扬长避短。

    1283年的新年是联邦帝国的国庆日,全帝国管辖之地都要放假三天。

    前文说过,联邦帝国实行的是阳历,他们推广的办法是大卖阳历头,就是那种一天撕一张的……那上面也标明了节气、农历,可以与阳历互相换算。

    事实上,这一方面方便他们自己对于节假、日期的理解,另一方面还与他们带的资料有关。

    宋子强曾经想以八道河为中本初子午线,这差点把吴大鹏笑死,我去,你这把经纬度一改,我们带的各大矿藏点全完蛋了……修改一点点那都是几十公里的差距,你这纯粹是给自己找毛病!

    这样以来,联邦帝国的国庆日,或者他们所说的新年,在大宋人看来是比较奇怪的了,考虑到流求岛上本来就是一群化外之人开发的,也能理解。

    一些大宋的无良者又发挥他们的盗版优势,愣是把阳历头改成了农历头,以农历为主,还印上了大宋官家的年号……把所谓的阳历印成了小了好几号的字体,倒是也能换算。

    张安国和安静趁着国庆节的三天假期,给他的三个朋友分别办了婚事。

    女方是安静精心找寻到的,她们都是二十几岁的未婚女生,都交了两三年的单身税了……都是个人条件极好,完全接受流求岛上的新文化,回头就看不上大宋富家子弟,认为他们都是土了吧唧的家伙,除了有钱钞外,扯几句无用的诗词,其他啥都不会……

    好吧,当女人的经济地位提高了后,她们的眼光会高到不可思议……这倒象是给张安国三个朋友准备的!

    安静王后逐一找到她们,与她们一个个面谈,一开始时,那三个女生有些诚惶诚恐,尽管安静王后一直在整个帝国的妇女界都有极好的名声……她们见的可是贵为王后的中年女人!

    但是,随着慢慢交往,她们感觉到了安静王后的善意,发现她其实是一个非常平和的人,于是,她们开始无话不谈了。

    安静王后推出三个朋友让她们考虑……其实在这个时空,男人大过女人二十岁都不算大,远远不至于惊世骇俗。

    关键是,安静王后不希望也不会用威逼的手法。

    三个女生反倒是毫不迟疑地答应了下来……原因很简单,她们自己也有很强的危机感,高不成低不就的痛苦正如男人喝酒,喝的不上不下的痛苦一样。

    国王和王后的三个朋友,而且都知道,他们三个正如那王德发主家一样,是一字并肩王的存在,而且也是如国王和王后一样身材高大健壮……四十岁的壮士呢!

    大宋本来就给了女人们极大的自由,联邦帝国则给了女人经济地位和选择权力……她们原本对国王和王后规定的单身男女要交单身税的小小不平,早就烟销云散了!

    吴大鹏听说此事后,他不动声色,开始装逼了,说:“老娶小,这好吗?”

    宋子强白了他一眼,说:“别让我把你包养女大学生的事情说出来……真能下得去手啊……”

    吴大鹏老脸一红,说:“我那只是一个构思,还没有成为事实!”

    万士达拍拍他们两个,说:“算了,算了,安静出面找的人,肯定都是她们自愿的……以后好好体贴小女孩子们就行了。”

    如果年纪真的相差很大,善良的中年男人还会把小妻子当成女儿一般关爱。

    善良的中年男人会知道自己在年轻时是否在情感上犯过错……正好给了一个补偿的机会了。

    他们自己把婚事办了,连家养小子们都没有召集,这完全是私事呢。

    1283年的国庆节没有阅兵……但是民间有自己的组织。

    去年没有参加过阅兵的几个社团本来准备今年抢先报名参加,但是国王没有安排……人家自己安排了。

    几个社团的领头人一商量,正好借这个机会炫耀一下自己。

    大宋人好显摆的基因仍然存在……他们还自己改装了四轮大马车,弄出十几架花车,上面摆满了鲜花不说,还请了上百位女子在花车上表演!

    其实早在汉朝的时代,那时候过春节便有了花车表演。

    那花车上载着诸多鲜花和十个男女孩童,那些孩童身着各色衣服,戏耍于花丛之间……他们有的身着官服,有的穿仆役、马夫服饰,他们一起扮演官员出巡、差役鸣锣开道的戏码,阵仗既有威风,既富趣味,又具吉祥意涵。

    这些游行队伍,呈现出年节的欢腾景象。

    到了大宋时代,花车上还多出了青楼女伎。

    那些勾栏瓦舍中的一些风花场所为了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往往派出本家极品的女伎在花车上搔首弄姿……其它的风花场所当然也要争个风头,大家都派出本家极品来争争奇斗艳,看看谁的花车更靓丽,谁家的女伎更漂亮,更会唱歌,更会奏乐,更会舞蹈!

    这样的竞争真是便宜了民众,不用自己任何花费,谁不愿去看美女云聚、奉献绝技的场面呢?!

    那些男女童子们则是退而后之了,他们一般只能拉着太平有象车,另一些持着八吉祥灯,狮灯,象灯,龙灯,凤灯及金鱼灯等,随后再跟着一列舞龙,其间或有吹唢呐,击锣钹,打鼓的乐队。

    还有些孩子会手举“龙凤呈祥”牌,与花车上的盘心中童子所举之“长春同庆”牌相互呼应……这种游街花车会引来无数人在沿街叫好,遇到大方之人,还会向他们洒铜钱,让他们疯抢,又引来无数人哈哈大笑。

    1283年的国庆节花车游街便是由流求岛上的风花场所与各大社团自己组办起来的……有人出钱钞,有人出花车,有人出队伍。

    弓箭社,钢刀社,长枪社,火绳枪社,甚至连御马社和鱼叉社也来凑热闹……他们模仿上次的阅兵样子,排列整齐,挺胸抬肚,努力走出气势来!

    但是,他们只能算是配角,人们都伸长脖子看他们队伍后的花车,那上面全是美女啊……

    那些美女要么盛装锦簇,要么薄衣经纱,她们舞动腰肢,轻展莺喉……一辆辆花车走过,人们的眼睛都花了。

    只有路边的摄影师们清醒极了,他们认真拍下每一张相片,以后好挑出最好的照片,洗成大相片,挂在自己的照相馆里当广而告之用。

    这种用花车游街来庆祝国庆节的风俗后来流传到了世界各地……成了一种狂欢之节。

第一百六十四章 破解王安石陷阱!() 
    八道河花车大游街的照片不久后也流传到了大宋临安城,让很多人羡慕。

    临安城里也开办了诸多家照相馆,也都挂着大幅的照片来当广而告之……这个生意一开始时很挣钱钞的,但是由于很容易学到技术,结果开办的照相馆越来越多,大家不得不想办法招揽顾客,都挂出新奇好看的照片来吸引人。

    当然,有的不得不去了中小城市,还有的去了海外。

    不久后,还没有过十天,流求岛又传出一批照片……那些照片都是着色相片,可以看出那照片上全都是金黄色的黄金制品!

    它们的样式奇特不说,那体积竟然十分巨大,其中有金子做的大象,如同书桌大小了!

    流求岛的黑白照片后着色的技术也很简单。

    那颜色分为水彩和油彩两种,都是在照片洗印出来之后,再在上面涂上颜色。

    这种上色技术类似于绘画,油彩是用粗细不等的毛衣针缠上脱脂棉,再蘸上各色颜料,在照片上慢慢揉色。

    水彩是用毛笔在照片上着色,人物的服装、肤色都力求逼真。

    因为是后期上色,所以衣服的颜色可以由顾客挑选,照相时穿的是红衣服,不喜欢的话可以让上色师傅给染成黄的。

    后来,又有了按光线养油彩的分面方法,着色技术日益精湛,做出来的照片形象丰满、色彩鲜艳。

    水彩显得通透、平滑,油彩色实且表面有微粒,油彩的色彩保存时间比水彩的长。

    上水彩要先上色,然后再修复瑕疵,而上油彩,就先修照片再上色。

    那种油彩都是用铅皮管装,如同常人的手指头般大小,分12、24色。

    水彩是装订成硬纸盒的小硬块,分12、18色。

    一张相同大小的油彩上色照片价格贵一些,在流求岛上,是水彩上色照片的3到4倍,水彩上色照片是黑白照片的1。5到2倍。

    但是在大宋境内,则都还会加倍,因为那油彩不便宜,而且还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大宋人爱死这种照片了……特别是自认为是美女的女人,那真是有空就去照相啊……坚决要着色的!

    但是在吴大鹏他们眼里,实在是太土太土的色彩,他们自己宁愿要照纯黑白色的相片,也不愿意让他们后着色……看了会感觉自己像是动画片里的人物。

    审美因为时代而有了差距,然而并非不可调合。

    这一批黄金物品的着色照片,是国王张安国有意思让人放出来的……那照片拍的都是从天竺大陆运回的黄金,里面还混杂了一些金库里的金砖存货。

    照片上还出现了一些人物,正是他们的存在,可以让观看者感觉到黄金制品的大小。

    那些人都是穿着流求岛式衣服,还有的明显是军人装扮……着色师还特别给他们的皮肤调成一种健壮的黑黄色。

    在临安城里的大宋人经过照相馆看到那些相片时,无不流着口水看着那些他们从来从来没有看到过的,那么大堆大堆的黄金……

    黄金虽然也不是大宋的货币,但那是财富的象征,整个临安城似乎都停了呼吸去看那些照片。

    资产雄厚,富贵如贾老狗这样的人眼睛都红了,他气哼哼地把那些照片都甩到了桌子上,不看了,怎么他们到哪里都能找到那么多的黄金!

    难怪他们的报纸上动不动就提什么贵重金属本位,暗地里攻击我大宋政府的粮食本位……哪朝哪代不是如此的?

    为何到现在就说是有错了……只要有了粮食,这天下就不可能大乱!

    一帮子短视的商人,哪里会想到国家大义?!

    但是,我大宋如何也能搞到这样多的黄金呢……

    他马上派人去把廖莹中请来。

    廖莹中已经从流求岛回来了,他真是一个可靠而能吃苦的人,甚至还孤身去了一趟澳洲!

    现在,他正在编写自己的所见所闻,里面还穿插了自己的许多感受和想法。

    在他刚回来时,就着重对贾老狗讲了青苗法之事,大为感叹流求岛的做法。

    他向贾老狗汇报说:“当年介甫相公施行青苗之法,倍招人诟病,我先前对此法也颇为不满……如今我才知此法正确,应对农家有利。

    那流求岛也有青苗之法,但是他们只用了一个办法便解决了介甫相公所遇到的难题……那便是不用官府中的官员向农家提供贷款,完全任由百姓通过各大小钱行自行解决!”

    贾老狗当时就愣了,说:“若是奸商借机抬高利息……如之奈何?”

    廖莹中苦笑了一下,说:“不会的,那大小钱行都派出工作人员肯求农家贷款,竟因降低利息而大打出手……自由竞争会让成本降低。

    同样都是用青苗为抵押……那里的农家却总能借到最低利息的贷款来渡过难关!

    垄断才会出现高利贷,竞争方是商业正道……”

    “那他们如何防备当地官员强迫农家贷款?”

    “也很简单……那里的报纸记者天天盯着社会上的坏事,无论哪里一有风吹草动,他们总是抢先报出来,没有哪个官员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