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还欣赏了少女的舞蹈,在两根光溜溜的木棒的敲击声中,那些脸上刺青的少女舞姿还算好看吧……
男青年则是一阵阵吆喝声中挥动着手中的铁头长矛,表演了他们打猎时的英勇。
那些人看了频频点头……那些男青年的身体不错呢,个子小了些,皮肤黑了些,但是身上还算有肌肉,他们在搬砖、背水泥和挖沟、推两轮车上一定是把好手。
首领达卡没有独占那些物件,就在长老圈子里,他令人把所有的特件都拿了出来,然后大致地分配了一下。
那些人注意到,分配是似乎并没有给年长者更多,而是给脸上刺着更多横条的人更多些。
后来他们才明白,原来所谓的麻逸国竟然也如同联邦帝国一般,是由一个个大小部落组成的
当然,在那些人看来,他们之间只不过是大村子和小村子的区别……人数的区别都刺在了他们的脸上呢。
部落人数越多的长老,脸上的横条刺青越多。
这真是一个好办法……若是发生部落纠分,也许两个长老互相数一下对方脸上的横条就行了……自然会做出相应的让步。
那些人中有人恶毒的想到,要是明明没有那么多人,却故意刺多了怎么办?!
好吧,这个好办法,麻逸国的长老们还想不到。
在宴会快完事后,那些人拿出了带来的种子,声称要教会他们种植神种。
首领达罗大为惊喜,连快找来几个机灵的青年,让他们好好服侍那些人,一定要学会种植神种。
晚上,那些人全都被首领达罗留在了寨子里,没有让他们回三桅海船上休息。
那些人见那些人的态度很和善,不似有恶意的样子,便都留了下来。
那时,他们夜晚各自住在干草顶的木架子房子里。
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事情发生了。
第二百六十章 猴儿酒的威力()
那些去麻逸国招募劳力的人晚上喝了一种特殊的果子酒之后,美美地睡着了。
但是,睡着睡着感觉自己的那话儿被人抓住了,然后就闻到一种特别的香气。
那话儿顿时勃然怒起了……然后在迷糊之间就那啥了,闭着眼睛疯狂的干呢……
当他们感觉浑身无力了之后,又酣然而睡。
第二天他们从各自的干草顶木架子亭子房出来后,有的迷迷糊糊,有的眉飞色舞,还有的莫名其妙……但是,他们却感觉身上无比的轻松。
后来,他们纷纷向那个首领达罗表示要购买那种果酒。
首领达罗无奈地表示没有了。
原来,那种果酒并不是他们自己酿造的,而是从森林的某树洞里取出的……那里一年只能取一次……
首领达罗笑着说:“早在我爷爷的爷爷那一年,西北山上来了一群猴子,它们每年都向着一个大树洞里投放各色野果子,还有一些不知道名子的野花,久而久之,那树洞里便酿出酒水……待到猴子要交配的时候,猴王便让年轻的猴子去喝……猴子群就这样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我爷爷的爷爷当年是最勇敢机智的猎手,还懂得猴子话,于是就和那猴王商量了一下,每年也可以让我们族里的人去取出一些。
你看,我们麻逸国经过这些年的繁衍,人口越来越多,终于成为了一个大国……
我等除了身高不如大宋人,皮肤没有大宋人白之外,其它的样样不差。”
那些人互相对视了一下,纷纷用眼神示意,原来是这样一回事啊……那一夜,我们都成了猴子呢。
首领达罗接着说:“每当有大宋商人来我国,都爱饮此猴儿酒……也都想购买此酒,只可惜太少了。”
那些来招募劳力的人中,有一个年纪较大的中年人忍不住问道:“你们就不会自己酿嘛?!”
首领达罗想了想说:“……我等当然也用野果子酿酒……但是,却没有那猴儿酒的美妙……”
那个年纪较大的中年人也许更加迫切需要那种美妙吧,他心急地说:“美妙之处不在于野果子啊,定是与那野花有关!
你们捞出那野花来,细心分辨一下,然后再照样加入,不就酿造出来了嘛……人哪里能没有猴子聪明呢?!”
啊,还可以这样啊……
“最好还用与那树洞相同材质的木桶来酿造……”
对啊,说的有道理啊……
首领达罗认真动用了他的脑子,越想越有道理。
联邦帝国的人就是聪明,随便就想出了好办法……从他爷爷的爷爷开始到现在,他们却没有一个人能想到可以这样。
那个年纪较大的中年人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或许还与温度啥的有关……马尼拉营地有温度计,待我下一次再来时带上,可以测出那树洞的温度……”
温度也可以测出来?!
首领达罗强忍住没有多问,假装他们也明白怎样测温度。
那些人真的很认真地教会了麻逸国如何种植玉米、木薯、地瓜和土豆……告诉他们,待到几次丰收之后,就不用去辛辛苦苦的打猎了,随随便便就可以养上几百头猪或羊。
几百头猪!
几百头羊!
首领达罗强忍着没有叫出声来,他长这样大都没有看到同时看到过十头以上的猪。
这一次的交易双方都认为自己占了大便宜。
那些招募劳力的人招到了七百六十三个青壮年,而且每个月除了管饭之外,只需要给两匹棉布,一斤盐,八十斤玉米面的报酬。
麻逸国的首领和长老们乐坏了,一个青壮年一个月竟然可以养三四个人口呢……我的树神、水神和山神啊,这以后可以多生多少孩子啊!
他们还没有想到的是,后来,王德发岛主实在不好意思了,因为人家的青壮年工作态度都极好……要搬砖就搬砖,要背水泥就背水泥,而且挖上下水道的土沟完全符合标准备要求。
于是第二个月后,又给人家加了五十斤大米,教会他们蒸竹筒海鲜饭。
总之吧,马尼拉地区与麻逸国很快建立了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
前去招募劳力的那些人中,那个中年人后来完全留在了麻逸国,他让人带他去了有猴儿酒的树洞,小心翼翼把那里面的野果种类,野花种类都一一捞取了一样,然后全然模仿那里的环境、材质和温度重新设置了酿酒作坊,他亲自调制了几年后,终于弄明白了,真正起作用的,是一种不起眼的淡蓝色的小花。
他没有告诉别人这个秘密,在山上的一处空地,偷偷种下了那种野花。
然后再在山上盖了一间简陋的木板屋,偷偷萃取那种野花的精华。
最后,他再装模作样地把那精华与其它野花掺合在一起,直接酿造猴儿酒。
结果,他真的成功了。
效果如何,中年人的身体最能证明这个。
麻逸国其他的酿酒人也学他的方式,但是都学不来。
那个中年人向流求岛上的陶瓷厂订购了一大批带盖的陶瓷瓶子,雇了一些麻逸国的中老年女人,教他们用松脂来密封瓶子。
结果,他发了大财……当然,他还需要向麻逸国交税……但是与那利润相比,真的不算啥了。
先前,王德发岛主不太明白的是,他的手下人特别喜欢去麻逸国的海岛。
有的说是去经商,有的说是去游玩……反正一听说有去那里的机会,人人都争着去。
王德发岛主还感慨呢,只要有着公平公正的理念,不管文化差异有多大,双方都可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呢。
文明的阶差真的不是重要的……拥有共同认同的理念才是关键啊。
当然,后来他知道了真实的原因……麻逸国多了一批混血儿……不用认真看,一眼就能看出来!
混血小孩子的肤色偏淡,而且身高远高于原住民的孩子。
好在麻逸国一直是走婚制……这其实就是一种共妻共夫关系,一切以增加族里的人口为主,其它的暂时不管。
只要双方愿意,一起想那啥,就可以那啥。
王德发岛主本来还想纠正这种落后之极的婚姻关系,而且要特别照顾一下那些混血孩子,作孽啊,他几千名的手下,去过那里的有几千人次了,竟然没有人承认那些混血儿是自己的孩子!
……但是他最后发现,人家麻逸国的男男女女根本没有种族歧视的观念,只要是在族内出生的孩子,不管什么样,一律都是本族的孩子。
这一天晚上,罗娘神神秘秘地拿出了一个陶瓷酒瓶。
王德发岛主接过来看,笑了,说:“猴儿酒?这帮人真会搞噱头……”
罗娘抿嘴暗笑不解释。
两人晚饭时一起喝了点。
那酒的味道不错呢……由于每天工作繁忙,王德发岛主仍然早睡了。
但是半夜时分,他突然感觉到小腹处有了一团火焰!
迷迷瞪瞪醒来时,看见那罗娘正在摆弄那话儿……他一下子就受不了!
(此处省略一千字)
第二天,王德发岛主醒来后神清气爽。
后来再喝,发现就没有那么大的功效……他明白,这东西不是专业的摧情酒。
于是他偷偷向着自己的其他四个朋友推荐了。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切都为了吸引移民()
不到两年,王德发岛主还没有正式开始想办法吸引移民呢,马尼拉地区就有了三万多人了但这仍然远远不够。
从人口的数量上看,这算个镇子;从城区的规模来看,这里算是一个小型城市了。
这个时候,王德发岛主收到了张安国国王的火花式无线电报。
不久后,他的马尼拉城将要迎来一千户移民而且是正式定居,都带着家眷呢。
哈哈,这真是太好了!
马尼拉城现在拥有七八家钱行,几十家作坊,上百个商铺还有一家安静王后帮助组建的医院。
但是人口还是不够呢,特别是在开始正式修建巴达维亚城之后,王德发岛主似乎能感觉到街上的行人一下子就少了许多。
其实修建巴达维亚城的主力人员是麻逸国劳工,这两年,他们中有许多的年青人学会了相当的建筑技从简单的力工进步成了初级技工。
一千户移民,拥有完整的家庭,这表明,他们就是一粒粒的种子,只要时间足够,他们都会开花结果的。
没有流求本岛的大力相助,马尼拉城根本不会这样快的建起雏形。
但是王德发岛主还是询问了另外两千户的安置如果三千户都给了马尼拉城就好了。
可惜张安国国王对他说了抱歉,另外的两千户还有其它的安排。
其中的一千户要送到天竺地区的马布里商业区。
张安国国王给他的电报中说道,吴大鹏已经催促了很久单纯靠军队和商铺,他无法完成慢慢转化马布里人的计划。
想要同化别人,只能走一条路了,安排自己的人和他们居住在一起,用高于他们的文化影响他们。
王德发岛主只能回电报表示理解。
原因很简单,吴大鹏那里可能更需要这不是胡乱洒胡椒面,而是无可奈何的办法。
吴大鹏从天竺地区单单往婆罗洲的文来河口地区这一个地方就送来了一万多合格的男女劳力!
而且,修建马尼拉城时,还送来了上千的男劳力他们都是马布里国在扩张时抓获的俘虏,每一个人的身体条件都不错,结合着麻逸国劳力共同使用,效果非常好。
所以,他不能与吴大鹏争移民的名额,还要想办法自己去大宋招募。
好在马尼拉地区与大宋的广州城距离很近,多宣传一下定会有成效。
王德发岛主马上在广州城设立了船运中心,想用极低廉的船费来吸引市民来马尼拉城。
大宋建政初始,由于西夏阻隔了西北的丝绸之路,加上经济中心的南移,东南沿海的港口成为新的贸易中心。
唐朝时期全国仅广州一地设有市舶司,负责外贸事务,大宋先后在广州、临安府、庆元府、刺桐城、密州板桥镇、嘉兴府华亭县、镇江府、平江府、温州、江阴军、嘉兴府澉浦镇和嘉兴府上海镇等地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
其中以广州、刺桐城和明州最大。
刺桐城在现在更是一跃成为世界港口的第一人口大城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就人口规模来看,八道河地区很难望其项背。
大宋的海外贸易分成官府经营和私商经营两种方式,其中本来以民营外贸为主但是,随着流求岛全力打造的黄金海上商道的日益完善,大宋的官营慢慢超越了私营,这是一直让张安国国王头痛的事情。
大宋的官营根本不在乎市场规律,肆意倾销他们的商货!
大宋的官营到了哪里,哪里的市场就会一片混乱张安国国王提前打开通往欧洲的大门就有躲开大宋官营倾销的原因。
元丰三年,大宋政府制定了一部广州市舶条法,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
而且各个外贸港口还在城市立设立“蕃市”,专卖外国商品;“蕃坊”供外国人居住;“蕃学”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政府还专门制定了蕃商犯罪决罚条。
现在的广州城和刺桐城内仍然有许多藩客墓,成为先前海外贸易繁荣的佐证。
刺桐城与八道河地区现在还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两个地方可以商业互补,还可以共同西进北上民间的商业往来频繁,两地之间的海面上几乎都形成了一条川流不息的海上马路。
王德发岛主则盯上了广州城的人口,并想着成为广州海商们西进商贸时的中间点之一。
他在流求时报、民声报及这个时期的主要报纸上大肆刊登广而告之,宣传马尼拉城的优势。
他与张安国国王商量过,在马尼拉港设立自由贸易区,往来商贸可以不收取任何费用。
与流求岛相比,吕宋岛就是一个婴儿,仍需要联邦帝国大力哺育。
马尼拉港的自由贸易区不会伤害到流求岛的商贸,因为太多的大宗货物只有那里才能吃得下,提供出。
因此,就算马尼拉港的自由贸易区不收取税费,也只能吸引来小商小户但是,就这样,王德发岛主也极为满意呢。
随着小商小户的入驻,马尼拉城的人口在快速增长。
此外,王德发岛主还大量出卖水田,价钱比流求岛还要便宜!
而且针对广州城还规定,凡是拥有广州户籍的人前来购房购地,在先前的基础上再打八折!
大宋当然有户籍了,只不过那只是一种凭证,用于交税及其福利等等,并没有限制人口的迁居流动的作用。
王德发岛主还拿出了一个大杀器,他在报纸上提出开采吕宋铜矿的招商计划!
菲律宾群岛还是一个铜矿资源丰富的地方,其主要的铜矿矿藏就集中在吕宋岛的北部山区。
那些铜矿都有埋藏浅而且含量高的特点。
王德发岛主声称吕宋岛上的铜矿是百万吨级别的,而且凡是前来开采铜矿的商人,他可以提供最新的开采技术和冶炼技术,所出产的金属铜双方只是三七分成,别无其它税费唯一要求就是,所有的矿工及其冶炼人员都需要开采铜矿的商人自己在大宋招募,不得使有马尼拉地区本地的劳力。
这一下子让大宋南部沿海的一些城市沸腾了,特别是广州城。
遥远的地方有金矿、银矿,这当然吸引人的眼光但是,去那样的地方开采,要么需要极大的投资,要么就是极端的冒险。
中小商人们出不起那样极大的资本,而且还不会去为金矿银矿拼上自家性命但是近如吕宋岛这样的地方若是有铜矿就大大不同了。
一时之间,整个广州城都在谈论着吕宋岛上的铜矿。
对于大宋民间来说,铜矿与金银矿的区别只不过是数量级别的差距铜就是钱呢。
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商业区促进会会长()
大宋到现在都一直在民间搞“铜禁”。
除了国家垄断铜矿的开采及冶炼外,也禁止民间用铜,甚至哪怕是拥有铜器。
大规模的铜器收缴在民间屡屡发生。
后来铸钱添加了铅和锡,又发展出了“铅禁”和“锡禁”,但都不如“铜禁”严厉。
早先时犯“铜禁”10斤乃至10斤以上者,都要受杖刑,并刺配到千里以外的牢城。
大宋南下之后为此规定的处罚措施增加了,“一两杖八十,一斤加一等,十五斤不刺面配邻州本城。”
为了彻底断绝私铸铜器,甚至有人提议把所有铜匠都拘捕到为官家铸钱的钱监。
这种方法太过极端了,都要类似于鞑靼强盗们的手段,因此遭到了许多官员的批评,后来在执行中,更改为只拘捕违禁的铜匠。
当流求岛开发了勿里洞岛上的锡矿之后,大宋不得不取消了“锡禁”因为流求岛往大宋出口的锡料一天天增多,官府根本无法做到垄断。
这如同当年的官盐一样,当大量的海盐如潮水一般涌入大宋市场,就是想让你垄断,你也无法垄断。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香料行业上,当大量的胡椒粉出现了后,大宋的市舶司根本买断不起。
实施“铜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民间私铸钱的泛滥,但其因为政策人为的干预而导致了民间“铜荒”,最终还是引发了那一次前文提到过的全国性的“钱荒”。
在国家垄断下,铜钱的钱面上的名义价值长期低于其币材所拥有的实际价值。
假如不存在巨大的价差,铜钱供不应求时,民间铜钱持有人就不会选择持币,而是会将之投入流通获利。
币值降低时,部分铜钱就会退出市场,被铸造为铜器,从而自发形成平衡。
在那时的政策下,被人为压低了的铜钱实际上在不断退出流通领域,在民间沉淀下来。
因为铜钱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支付手段,而是成为了可以保值的财富,如同积蓄金银,因此大宋的豪富人家纷纷窖藏铜钱。
前文说过,如果不是流求岛的出现,那些豪富人家窖藏的铜钱,要么便宜了鞑靼强盗,要么重新变成了铜矿。
所以说,海外有铜矿,而且是近到不足十天海程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