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弘范主管最后决定等第六批次的运输船回来后再走……他一是等着与郭守敬一起离开。
郭守敬说自己还需要一年的观察才能写完《南半球授时历》。
二是他还想着看看那些玛雅人是否适合充当劳力……三大矿区真是有多少劳力都能吃下来,依靠着印加王国在农业上的帮助,他们可以保证食物供应。
当然,银矿区的渔业发展也同样是迅猛无比的。
印加人不敢下海,他们主动远离海洋……这使得这里的海鱼们格外嚣张,它们见到渔网都主动往里钻呢。
干鱼,无数的干鱼!
说一句闲话,从来不吃海鱼的印加人最终极为爱吃咸海鱼了,他们认为玉米面与白面两掺的蒸饼配上咸海鱼,再加上几个烤土豆,来一碗紫菜蛋花汤,那简直是天下的绝美食物啊。
他们认为有了咸鱼干,真的不用再带盐了……把咸鱼干在火上稍微一烤,那香味就扑鼻了!
你看看,天底下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可以不会被改变……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印加青年学会了用筷子。
张弘范主管想看看那些玛雅人,辛大少校也想看看。
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刚刚训练出一万印加青年长矛士兵后,一纸电令便将他调回了银矿区,接替他的是一个新来的更年轻的军官。
在银矿区的陆军基地里,江陵中校接见了他,递给了他一份文件。
那上面是命令驻南殷地安洲的帝国陆军在某个时间点要派出人员前往一个叫布衣河口的地方。
江陵中校说:“你看看那份文件上的介绍……帝国的情况部门又发现了一处水草绝美的草原。”
辛大少校认真看了看。
那个草原的名字叫潘帕斯草原……也许是一个姓潘的人发现的,但是这个不重要。
那里是方圆百万公里的大草原啊!
那里冬季温和,夏季温暖,气候由半湿润到半干旱。
那里平坦之极,一望无际的都是黑土地啊。
……只是没有大型乔木和大面积的灌木。
辛大少校想都不想,看到这里就直接说:“畜牧业不用说了,那极适合种棉花和大豆……”
江陵中校笑了,说:“老辛,新来的军官我不太放心……”
辛大少校默不作声了。
“老辛,我知道印加王国的局面才刚打开……但是我们必须要去那里,在所谓的南开海军基地的海军到达之前,我们要抢先建好前进基地。”
辛大少校叹了口气问道:“他们能够跨过大西洋?”
“不知道……但是他们肯定是收到过这样的命令,其实他们来不来与我们无关,我们只服从陆军部的命令。”
辛大少校的脑子里转了一下地球仪,他瓮声瓮气地说:“整个地球我们已经联成一圈了?”
“是的。帝国海军应该能够做到了……但是仍然需要我们陆军帮忙……”
辛大少校想了一下说:“那个地方我去开发正合适……”
“是的。只有你工农牧渔都通一些……我可以让你带上张弘范……”
“不需要了,他快要回家了。”
“我可以找他商量一下……”
“不必如此……他已经赎回了自己的罪过,不必再受这个苦。”
“好吧,人手你可以随便挑选……”
辛大少校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俩人互敬了军礼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准备。
给他的地图上显示,他只需要沿着海岸线行走,然后穿过一个叫老麦海峡的地方,就到了大西洋,这时再沿着南殷地安洲的东海岸北上就到了。
当然,如果从地图上看,他们走陆路会更近一些。
但是,那只是想象。
南殷地安洲中部的巨大的森林根本是他们现在无法逾越的巨大障碍……空手都走不出去,别说还要携带着诸多的生产和生活材料。
江陵中校一下子给他拔了三艘三桅式海船,这已经是银矿港里的一半海船。
这里还没有建海军基地,他们陆军能勉强操纵三桅式海船,操纵五桅式的有难度。
但是从地图上看,这是一个很容易的航行,但是,文件上反复强调那个老麦海峡的危险。
那是一个荒岛礁石成群的地方,终年狂吹西风。
那一带的水域风大浪高,凶猛的急流四方乱窜,海水中还常飘浮着巨大的冰块。
海船如果想经过那个海峡一定要降低航速,严格按照所给的航线航行……千万莫要自寻航线!
辛大少校对什么西风和礁石、激流啥的都不在乎,那些都是寻常可见的事物……但是巨大的冰块,那是从哪里来的?
大夏天的,从哪里来的冰?
好吧,等他带着三条三桅式的海船心惊胆颤地经过了一条羊肠小道似的海峡来到了大西洋南部后,他才知道,自己差点低估了这个终年气候阴冷,多雾……还终年吹着强烈的西风!
那波涛汹涌的海浪打击在岩岸边发出巨大的声响,轰轰隆隆的响成一片,反复在海峡里回荡,把人的耳朵都震麻了。
远处真的有巨冰飘浮……幸好没有飘到老麦海峡里。
迎接周同中校的晚宴上,当海军兄弟们听到辛少校讲到这里后,他们肃然起敬……这是一个帝国陆军里的海上英雄!
第三百三十七章 海军和陆军的男人四大累()
周同中校马上关切地问道:“辛少校,那个老麦海峡能通过五桅式海军战舰吗?!”
辛大少校带着微醺的醉意说:“我们陆军不会忘了记录水文的……那个海峡里最浅处也有三十米深了,最狭窄的地方也有一公里的宽度……我说是羊肠小道,那只是一个比方……呵呵……”
周同中校马上笑了,他们毕竟是陆军,不能要求提供太多的水文资料,最终还需要海军来完成。
他已经是一个海上英雄了!
接下来诸位海军军官轮翻敬了他们的陆军兄弟,大家又听辛大少校讲下去。
“我们刚到布衣河上游的时候,有一些放驼羊的土著吓得直跑,任凭我们喊他们也不停……他娘的,没有想到驼羊还能跑那样快,等我们都上了岸,人早都跑光了……”
是的,那些土著肯定没有见过帆船,当然会害怕了。
可是,等他们建起了一个小小的军营之后,那些家伙又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远远地旁观。
等到辛大少校派出骑兵想和他们联系,他们一见到战马,又吓坏了,又开始狂奔。
这一次,他们只带了一个骑兵班……骑兵们事先得到过辛大少校的命令,不要追赶他们。
骑兵金贵着呢,犯不上为这里的一些土著冒意想不到的险。
骑兵们可能真吓到了他们,足足有一个月,他们再也没有出现。
等到他们的军营基本盖好,三百多人不会再有人住到行军帐篷里,或者船上……那些土著又在远处出现了。
原来,他们军营里的几盏煤油汽灯在夜晚将军营照得格外明亮,特别是在没有月亮的时候……那些家伙实在忍不住他们的好奇心,又开始在远处边放驼羊边向这里观望。
草原上的放牧永远是离不开水源地的,如果牲畜只吃草,那会活活饿死的。
辛大少校当时对自己的手下说:“咱们只要保护好农业技术员就行了,他们不来靠近我们,我们还不想搭理他们呢!”
他们那时的任务主要是开垦出足够一万人生活用的菜田和粮田……联邦帝国的人娇贵啊,光吃肉可不成,还要吃粮食和蔬菜呢。
如果只建一个蓄牧基地,那就太太简单了……而且用不了多久就会天天吃羊肉、牛肉,还有鱼肉。
辛大少校发现,那河里的河鱼都要溢出来了,当他们划驳船时,都能感觉到那河鱼直撞船底!
他们不用网去捞,也不用去钓……直接用船桨去拍河鱼!
几桨下去,水面上便漂起一层河鱼……好了,这一些足够十几个人吃的。
鱼肉的味道还算可以,而且还没有泥腥味,只不过鱼刺多了些,要不然算是完美了。
这里的河鱼不怕人,说明那些土著根本不会捕鱼,同印加王国的人不吃海鱼一样。
但是这里的水鸟怕人,而且当队员们去捡它们的鸟蛋时,它们还会反攻!
当然,它们只是做做样子,如果真扑过来,可能就会在晚上变成了一只烤熟的鸟。
事实上,队员们之间早就有不成文的规矩,做什么都不会一扫而光的……不管是捡食鸟蛋也好,还是捡海龟蛋也好,至少要留下三分之一,如果捡了足够吃的,一般的鸟蛋就不碰了。
看来那些土著们也经常这样干,要不然水鸟不会见了他们就狂怒不停。
但是,真是太幸运了,他们在一个不大不小的浅水池塘里发现了一个水豚的大家族,足足有100多只大大小小的水豚!
水豚本来就是一个社会性的种类,它们多以家族集群,通常10至30个个体,这里面包括占主导的雄性,一个或更多的雌性,年轻的在不同年龄段的一个或多个从属雄性。
它们集群大小完全取决于栖息地的大小,还有它们天敌的多少……那些家伙性情温和,极少与同类相争,也少与其它动物搏斗,靠机警及逃躲求生。
最重要的是,它们被捕捉后极易饲养,会成为优秀的肉类来源……它身上的肉非常鲜美,不腻人!
那些家伙天性喜静,不爱戏耍,行动迟缓,先前讲过了,它们感觉遇到危险时,也会迅速跳进水中逃跑。
它们善游泳和潜水,游泳时仅鼻孔、眼、耳露出水面。
在水下能潜游较远距离,或将鼻孔露出水面,长时间隐匿在水生植物中不动。
它们如同河马一样,一遇危险就逃入水中,躲避敌害……它们的主要敌人是豹和鳄,现在则要加上联邦帝国的人了。
辛大少校带着一个班的人悄悄用铁丝网把那个池塘的四周都圈了起来,当最后合围时,那些家伙才发现不好了,但是它们不是四散而逃,却是都跳到了水里!
哈哈,这个池塘就是天然的养殖场啦!
以后再抓到水豚,就直接丢到这里面就可以!
但是,和他们一起来的几个农业技术员却对养殖水豚不太感兴趣……原来那些家伙经常偷吃蔬果、稻米、甘蔗,而且吃的时候还拉帮结伙喊上全家族!
所以,农业技术员们认为它们是害兽,是夺人口食的家伙。
辛大少校他们信誓旦旦的保证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们会看好铁丝网,而且好好喂养它们……给他们割些水生植物或是芦苇,以后再随便投放一些菜叶子,南瓜或冬瓜之类的就完事了。
它们连整株的玉米都能吃下!
农业技术员们只好随他们去了,警告他们要看好铁丝网。
农业技术员们这个期间测量好地势和地形,用石灰划好各种水渠的方向和长度,然后在布衣河河的一处地方建起了提水站,同时修建在较高的地方建好了蓄水池。
当然,开挖水渠才是整个建设过程中的重体力活。
帝国陆军在支工支农的训练中有过男人四大累的总结:收大麦,挖水渠,负重长跑,操那啥……
帝国海军的男人四大累则是:刷大船,挖水渠,负重游泳,操那啥……
好吧,可以看出他们对挖水渠是多么的深痛欲绝。
但是还得开挖啊。
辛大少校不得不和战士们一样承包了一段水渠……他们只能采用人休铁锹不休的战术开干了。
事实上还不仅要挖出水沟,还要拍出倒梯形来,把它们拍实成了。
辛大少校在一个上午中,一口气干了两个小时,后来不得不休息一下,把铁锹让给了别人。
他蹲坐在水渠旁,抽着烟卷儿,有气无力地看着接替他的人继续挖。
他偶尔一抬头,看见远处仍有一群土著在那里观望!
他娘的,他怎么能忘了那帮子闲人呢?!
如果让他们挖出来,自己这些人再做最后的处理,那不就简单多了?!
他当时马上站了起来,冲着不远处巡逻的几个骑兵喊道:
“快快,回军营去拿上点儿东西,去勾引他们来干活儿!
你们从侧面绕过去,别再吓跑他们了!”
当时,骑兵们应声而去。
讲到这里时,辛大少校端起酒杯,示意周同中校再喝一杯。
等了一会儿,周同中校忍不住了,说:“那些土著勾引来了吗?”
辛大少校叹了一口气,说:“哪里那么容易……”
p2kxs……》
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个土著悍妇引起的变化……()
辛大少校说:“那些骑兵悄悄从侧面包抄了过去,结果还是被那些土著们提前发现了你看到的,这里的地形平坦的像面板一样他们又开始乱跑一气,但是骑兵们聪明了,他们就跟着那驼羊群的后面小跑。
结果就给他们带到了土著人的一个部落里了”
辛大少校停顿了一下,说:
“他们可真穷啊,比印加人还穷!除了羊皮帐篷,几乎一无所有!
那些骑兵为了不吓到他们,把战马放在远处,自己搬着棉布、食盐和玉米等物件去他们的部落和那里的酋长谈谈。
那些骑兵先示意要用棉布换他们的驼羊那些家伙很快就弄懂了,然后就接受了交换;但是当他们示意要雇佣劳动力时,那些家伙竟然拒绝了!
大家后来才明白,他们的脑子里竟然就没有劳动的概念!
他们认为一切食物都是太阳神、月亮神、草神、树神、水神和雨神、风神赐与他们的,只要心里对他们敬畏,经常祭拜一下,一切都会有的为什么要劳动?!
他们比印加人还落后!
他们要是真信也行,不劳动就得不到我们的东西呗可是他们还来我们这里偷!”
辛大少校的愤怒是真实的。
当时,辛大少校对他们这样的奇葩也是无语了,他们不劳动,我们自己干吧。
他们足足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才把农业技术员们画的水渠系统开挖出来,然后借助十几匹战马把各种田地都开垦出来,然后种上蔬菜和粮食完工后大家都要累瘫了。
那帮子土著就在远处围观上次交换行动没有雇佣来劳力,却让他们越来越不怕联邦帝国的人了。
他们一定会感到奇怪,天底下还有这样傻瓜的人,一天天的在忙些啥?!
其实他们早被辛大少校在心里骂了七八个来回了。
有一次他们在劳动现场吃烤全羊一两只驼羊无法成群,就先犒劳一下大家吧。
结果可好,那香味直接把土著人的小孩子先给吸引来了。
小孩子一边咬着手指头,一边流着口水看大家吃烤羊肉那驼羊肉的味道相当不错呢,配上点胡椒粉,再加点辣椒粉,再加上先前他们已经把精盐化成水揉进羊肉里了这种方法烤出来羊肉当然更美味了。
没有人受得了那些孩子们的口水。
辛大少校数了数他们的人数,用刀劈下一大块来,还专门找没有洒上辣椒粉的部位,然后几下子就切成十一块肉,一个小孩子一块!
辛大少校让他们手捧羊肉,马上转身离开。
果然,小孩子们马上都跑回去了,连个感谢话都没有。
不劳动者不得食但是小孩子和老人除外。
没有想到的是,那些孩子把他们的家人都招来了!
辛大少校当时就火了,抽出闪亮的佩刀晃来晃去,他娘的,想来白吃我们,看看你们有几个胆子?!
那些家伙肯定也没有见过钢刀,但是明白那钢刀的厉害,他们见对方的青壮远远比他们多,就乖乖地退了回去。
他们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原来在这个潘帕斯草原上,两支游牧部落如果偶然相遇,强大的一定会吃掉弱小的,把对方的酋长和长老都杀了,让其它人当奴隶。
如果大家实力相当,那么就会和平相待,因为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就算是赢了也会损失太大。
但是呢,自己感觉到人数上少了点的一方,便会主动烤全羊,然后请大家一起来吃。
他们给小孩子们吃烤羊肉的行为被对方认为是求和,而且他们还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那些人青壮那样多,却感觉自己弱啊,原来酋长还想着带全族换一个地方居住呢。
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拥有这样多青壮的部落,也没有见过可以在河面上驾奴那种大家伙的部落更没有看到可以骑着怪兽飞快地跑,而且好像和大地神有仇似的在那里挖来挖去。
他们没有来抢我们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感觉自己弱小啊所以,全族的人当然要去吃一顿了!
但是没有想到对方又翻脸了,看他们穷凶极恶的样子很吓人所以他们又万分奇怪地回去了。
这其实只是一个文化风俗上的误会。
但是,后来的行为就不是误会了那些家伙开始偷了当然,他们也许一开始认为自己是在捡。
一个半大小子发现一个池塘的周围“长出”了一片奇怪的东西,他用手去摸摸那上面的细细的东西,感觉有弹性,还很结实,便觉得那东西有用处,他开始使劲拽,想要拽断它,但是没有用最后把那东西都拽倒了,也拽不断。
一个负责喂养水豚的士兵看到了后,他勃然大怒!
幸好那些水豚已经习惯了被饲养的生活,没有想逃出来的。
他马上冲了过去,一下子就把那个想偷铁丝的小子按在地上!
两人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互相沟通,发现听不懂对方说什么。
那个士兵的办法很简单,他当着那个小子的面前,把铁丝网重新弄好,然后罚那个小子跟着他去割嫩芦苇。
布衣河岸边的芦苇众多,辛大少校还准备等着秋天来了后好好收割一批,晾晒好后,可以用来生火和编织草帘子。
那个士兵见那个小子根本不会用镰刀,怕他把自己割了,便自己快速地挥动着镰刀割了起来,然后示意那个小子把芦苇投放到池塘里!
那个半大小子被那镰刀吓坏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锋利的武器见那个士兵举着镰刀挥来挥去的说话,便听从了他的安排。
干了大约一个小时吧,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