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南宋同行-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那个法可提辖又明白了那些铁管子的用处,原来他们是在做突火枪啊……但是太细了吧,只能装少许的火药,怕是只会冒烟了。

    六个时空走私者,早早地指挥着一群半大小子,把他们自己的东西,都搬上了那条最大的船。

    他们还让人在那船头的两侧舷处画上了“001”,表明这是这支船队的旗舰,当然,200吨的吨位,在这个时空还是可能称之为舰的。

    他们就在船上开始组装鲁密火绳枪,法可提辖也就在旁边观察。

    只为了放出一股烟来,至于花费这样大的精力吗?

    王德发看到他身上的官服还是原先的样子,知道上次他急三火四地弄到四轮/大马车的转向架,好像没有人看重。

    王德发和大家商议了一下,提出让这个法可提辖再献上鲁密火绳枪吧。

    大家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他们本来想等着自己发展起来,卖给他们的,但是,感觉这个鲁密火绳枪的结构也太简单了,凭借大宋的工匠水平,他们完全可以模仿出来。

    这个是有根据的,先前他们在兵器所里让那些工匠打制时,发现他们并不费事的就打制出来了,而且各方面的尺寸还都算合格。

    再说了,长木匠,短铁匠,有些部件差不多就行,他们有大中小型的挫刀。

    王德发拿着一杆组装好的鲁密火绳枪,对着一头雾水的法可提辖说:“这东西叫火绳枪……在殷地安国,我们是用来打猎的……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的你有火绳枪,所以,打人也可以。”

    法可提辖无声地笑了,这个人真会开玩笑……

    一直在旁边跃跃欲试的胡镇北铁匠说:“某是一个有才华的铁匠,莫不如让某来教他吧……”

    好啊,这个胡镇北铁匠好为人师,正好省了自己的事情。

    王德发让他们上岸去找个偏僻的试枪。

    胡镇北铁匠说:“给某一盒火柴吧……”

    “不给,你有打火石和火绒!”

    好吧,小气样子吧,胡镇北铁匠带着法可提辖上岸找地方去了。

    他们则开始给船头装上捕鲸炮。

    把船头的底座加厚了一下,铆结实一点就行了,又不是指望着它来拖住鲸鱼,他们会用绳索加木浮桶来对付鲸鱼的。

    捕鲸炮的炮身是铸造的,这个他们也亲自指导过,不用太厚,能把捕鲸炮杆打出二三十米就成了。

    就鲸鱼的视力来说,大一点的,一般来说,它们在水面都看不到自己的尾巴那么远。

    等他们装置完事了之后,胡镇北铁匠和法可铁匠回来了,从他们两人脸上的黑灰看,他们都放过枪了,而且还不只一次。

    法可提辖手舞足蹈地说:“某明白了,若是藏在隐密之处,或是处于城头,在那敌人上前之时,一枪打去,对方必死无疑!

    哈哈,某明白了!”

    屁,你明白个啥?!

    王德发微笑地递给了他一包火药。

    这是张国安配制的颗粒型的,不是大宋版的粉尘式黑火/药。

    法可提辖又笑了,小样的,牙还挺白。

    “送给某一杆火绳枪吧……”

    “不给,你回去找给我们打造过工匠再打造去!”

    好吧,小气样子吧,法可提辖转身就要去兵器所。

    王德发想了想说:“你知道如何加工铅弹嘛?”

    “知道,胡铁匠真有才华,他告诉过某了……”

    王德发想了想说:“你知道如何加工火药吗?”

    “知道,胡铁匠真有才华,他告诉过某了……”

    “你会控制温度?”

    “……”

    “算了,法可提辖,你去反复试吧……”

    工业温度计是易损件,可不能给你,自己去试吧,要是你能想到火炮也行。

    “等一下,你别急着走!你知道如何让上级看重吗?”

    “……”

第八十九章 历史会记住你的() 
王德发以过来人的经验,耐心地对法可提辖说:“你看,这么多天了,你献出的转向架都没有引起你上级领导的重视,你再献出火绳枪也会一样没有用处……他们根本不是做实事的干部!”

    “……”

    “不如这样,你跳过他们,直接投向贾平章贾似道门下。

    投靠是一门学问啊,这一来,他现在需要年轻人当他的帮手,二来,这两样东西也都会大有用处的。你们两上都能得到业绩,这叫双赢。”

    王德发的话是有道理的。

    事实上,火绳枪的作用不必多说了,那个四轮转向架的用处太大了。

    大宋在这个时期军事物资是不算缺少的,但是常常会出现在后方,物资堆积如山,而前线却紧缺的情况,运力不够……所以,本来可以解决一定问题的办法竟然卡住了,怎么办?跳过去!

    去投向同样需要业绩的人门下!

    但是那个法可提辖却说:“贾平章推行那公田法扰民甚重……”

    王德发听了后,差点笑喷了,我靠,你一个凤凰男也跟着高层既得利益者们起哄?!

    人家反对公田法,那叫装逼;你也跟着反对,那叫傻逼!

    王德发还是耐心地教导着这个凤凰男出身的官场初哥,说:“那你说说,现在谁能站出来解决问题?还能有什么办法好呢?”

    “……任用贤能,劝农耕,务蚕织……”

    又都全是空话虚话,王德发不想听下去了,说:“得了,你这些办法能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能让大宋马上解决财政问题?这一刀砍向富人集团,总比砍向老百姓好!”

    “……”

    “你别跟着人云亦云,小伙子,要动一动自己的脑子……最受损失的人是谁,他们为什么反对,为什么会用极端的个别现象来掩盖基本盘问题?

    一定要分清楚什么是让大部分人受益,还是让小部分人受益的决定,这都是基本常识,你要认真想,不要盯着个人的人品问题,不要只想着下半身的问题……我见过比这更狠地抹黑别人的办法……”

    “……”

    王德发摆了摆手,又说:“算了,给你一个机会,你打制出火绳枪来后,我让你直接去献给贾平章贾似道……”

    法可提辖一时无语,他似乎听明白了什么,又似乎糊涂了,有些词语他听不明白,但是有些还真有道理。

    人的经历,决定人看问题的高度。

    王德发不是一个成功者,但是他的经历可以当法可提辖官场上的老师了。

    六名时空穿越者现在需要贾平章贾似道的大力支持,他们同时也想支持他,双赢呗。

    当然,他们也知道没有他们的帮助,人家老贾也能挺十年。

    万士达看着物资准备的加速,高兴地说:“大宋政府的配合态度真好,都不好意思了,等着到时候救他们一把吧。”

    这个计划又要变!

    宋子强当时就火了,说:“有病啊,当个**圣母啊,整个社会都坏掉了,让他们自生自灭吧,下次再回来咱就是享受年轻,好好把流求这个地方开发出来才是正道,那个啥,给他们一点回报就行了,别想多了……”

    最了解他的还是吴大鹏,他说:“你这个家伙,只要别乱跳脚骂,我们保证让你发大财,家里全摆着吨级的现金。”

    宋子强乐了,说:“妈蛋的,我哪里有那么病态?就想过上好日罢了,哈哈。”

    其他人都以目示意。

    这个家伙,是真正热爱金钱的人啊。

    但是宋子强就是这样保持本色,大家也都只能接受。

    吴大鹏慢慢接收着那三千厢兵,他们陆续从周边的州府赶来。

    他们其实就是失地、失业的人士,还有一些犯罪分子。

    在大宋时代,失地了,失业了请别担心。

    这样的人还有一个比较另类的很容易的再就业机会,那就是参军。

    由于大宋时代实行的是募兵制,所以不论禁兵、厢兵,还是南宋时期的屯驻军等,一般都采用常年招募的办法募集兵员,随到随要,多多益善。

    比如所谓的“流民入厢”就是宋朝的一个特定政策。

    每逢各地发生重大灾害时,大宋政府就将流民中身强力壮的人挑选出来,编入厢军,供给他们简单的食物、微薄俸禄或者没有俸禄,让他们服役或劳作,借此将流民中的“祸乱之源”全部掌握在手中。

    然而,这样的厢兵实际上是奴隶待遇,他们辛苦完成各种劳役,甚至被官员当家奴,所获收入仅仅是养活家人的口粮。

    于是,厢兵常会发生大规模逃亡。

    尤以大家族出生的人为甚。他们接受的教育多,手眼活泛,所以不甘心沦为奴隶,有时甚至鼓动全军逃亡。

    逃跑的厢军被抓回来,基本上是死路一条,要按军纪处理的,所以他们多数逃入山野间成为流贼。

    而如果部下逃亡殆尽,主持厢丁迁移的“厢首”也会乘机逃亡,沦落成为大盗与恶贼。

    还有一个来源就是各种配军。

    宋太祖在建国后创立折杖法,除了将徒刑减为与杖、笞刑一般,只需杖打即可赦免其罪,另将传统五刑中的流刑减轻里程数,但仍须服役。

    这项改革是为了革除唐末以来的滥刑恶政,在效果上的确也减轻了犯罪负担,此外有鉴于折杖之后死刑与流刑间的差距过大,另外新增设一项刺配法作为贷死的恩赦,亦有助于减少死刑的宣判。

    在宋代法制上便产生了“配军”制。

    配军是编入军队的意思,让他们在厢军中当杂役,比如林冲所受的“配军”,去军料场当看守。

    当然配军的名声不好听,贼配军,就是一句骂人的话。

    总之,这其实是一种另类的维稳手段,或者也可以说是与广大百姓分享商业经济发展的成果,只是分配得少点,但好过没有。

    一点也不给你分享,你不是也没有办法?

    所以,这种算是救济也好,财富再分配也好,使得大宋政府的社会维稳工作与其它王朝比起来,好的多,可以看出他们的维稳功能还行。

    但是,这样的兵能不能打仗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一批主要是州郡地方的杂役厢军。

    他们平常的工作主要负责物品的生产及制造、仪队开路、守护皇陵、河道疏通、水陆运送、道路修护、堤防建造、牲畜畜养、修筑城池。

    知临安府洪起畏把这些人安置到南校军场,责令在那里搭建帐篷,以俟出海。

    吴大鹏招集来二十个厢首,准备先开一个小会,也好统一一下思想。

    他抛出第一个议题就是,大家为什么要跟他出海三年。

    当他讲到为了大宋梦,为了大宋转变国运后,他发现那帮子人始终是一脸的麻木,还有个别的打起了哈欠,不过态度上倒还是恭敬的。

    为了这次会议,他现从市舶司那里要借一套官服,点名只要六品的。

    临安的提举市舶当时请示了贾平章贾似道,得到了认可,此时正准备给他们一个“主殷地安国市舶”的名誉称号,六品嘛,也算是了,可以特事特办。

    但是吴大鹏一时穿不进去,太小了,又匆匆找人仿制,还好不算难。

    所以那些厢首们看他上去,吴大鹏就是一个高大壮实的文官。

    吴大鹏当时看着他们的表情,心里明白,这一招不好使呢。

    他接着抛出第二个议题,出海三年后,他们能得到什么。

    这时二十个厢首的表情马上变了,耳朵都要立起来了。

    看到没,这人的自私本性不分时空的。

    吴大鹏说:“尔等跟某三年后,言听计从者,一律奖赏万贯!”

    天神!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

    吴大鹏说:“日常之中,按月给俸,每人二十贯!”

    噢,真不少……

    吴大鹏说:“那些杂役厢军,如果也是言听计从者,三年后一律奖赏千贯之资……”

    天神!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这要多少钱钞……

    吴大鹏说:“日常之中,也是按月给傣,每人十贯!”

    噢,真不少……

    吴大鹏最后的总结性发言说的大概意思就是,只要跟着他们走,听他们的话,保证都能过上好日子,若是信的话,现在就发这个月的工资。

    “信!如何能不信?但听主市舶安排……”

    看看吧,崇拜金钱的社会,也是有好处的,容易被收买。

    当时,他们都乐呵呵地拿着发放的会子回去传达这次会议精神了。

    在自认为对金钱社会比较了解的吴大鹏看来,底下的那些杂役厢兵们也一定是会满意。

    果然,当吴大鹏主市舶穿着崭新的官服走在他们居住的帐篷营里时,那些杂役厢兵们对他那是完全的毕恭毕敬。

    吴大鹏心里笑道,真不知道你们到了那荒岛上后,上哪里花费这些会子?到时候,我们就又会把它们挣回来了,你们信不信?

    十几个船长,也被吴大鹏一一搞定,只要能用钱钞搞定事情就不是个事情。

    当然,他现在无法能让他们保持忠诚,但是,只要能就事论事的解决问题,忠诚这东西,有了更好,没有也无妨。

    吴大鹏当上了这个无名而有实的主殷地安市舶后,其它五人便成了五大纲首。

    这一队要商队不是商队,要军队不是军队的队伍算是成形了,有了基本的指挥结构。

    当一切都准备差不多时,该出发了。

    这个时候吴大鹏又被贾平章贾似道接见了。

    吴大鹏乐呵呵地对法可提辖说:“你做好了选择?”

    法可提辖默默地点点头,说:“正是。”

    “你做了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历史会记住你的。”

    “……”

第九十章 大宋,我们够意思了() 
贾平章贾似道应主殷地安国市舶吴大鹏的要求,单独接见了他。

    两个人在贾府的书房里展开了亲切的交谈。

    在交谈中,贾平章贾似道表达了对此次为大宋祈福行动的殷切希望,盼望他们早日实现目标,顺利回归大宋,为转变大宋的国运做出自己的贡献。

    主殷地安国市舶吴大鹏则表示,大宋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作为一名一直仰慕大宋文化的海外行商,有责任和义务为大宋转变国运的事业付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书房中,双方的交谈非常融洽,整个会场的气氛非常好。

    主殷地安国市舶吴大鹏感谢以贾平章贾似道以首的大宋政府领导们,对他们这次行动的大力支持,希望大宋的领导们能紧密的团结在以大宋官家为核心的周围,在各个领域中,不断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最终实现民富国强的终极目……

    双方还就当前的国际形势发表了看法,共同指责某些强盗集团在不具备合法性的条件下,组建了极权国家,并不断地用各种让人不齿的手法来挑衅邻国,破坏了这时难得的和平环境,对国际和平形势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他们这样的对话实在是太多了,大概意思就是这样吧。

    当贾平章贾似道正大骂某个极权国家总耍流氓时,主殷地安国市舶吴大鹏忽然听到了一阵蛐蛐叫声……真的听到了,而且,这声音是从他身上传来的!

    他来传呼了?

    整个场面出现了平静……

    贾似道听了这个叫声后,当时就乐了,他连忙伸手掏出一个玉盒,轻轻放置桌上,他笑着开口说:

    “笑相寻,须将玉罐金笼拼,谩昕清音啭!

    这蟋蟀将军想必是嫌怀中热了……蟋蟀者,如人才,暖则去郊;寒则近身……它会自己发出叫声来要求的,呵呵……”

    吴大鹏心想,人人都能从自己的爱好中得到哲理啊,但是玩这个,你还真不一定是我的对手。

    “平章所言极是,人才者,允其出声,然后才会从其声中判断中好坏优劣。不能专门挑那些只会发出好听声音的蟋蟀,未必会是良虫,应该以其真实的才华论之……”

    “嗯,甚有道理……唧焉啾焉,扬清音之悠悠;喓喓嘒嘒,敷素韵之缤缤。有些蟋蟀虽然声音动听,但是,确实不是良虫,或可起名为叫喜虫,呵呵。

    吴大商精通蟋蟀否?”

    吴大鹏谦虚地说:“在下只略通一些,也只会看蟋蟀的形状……”

    贾似道五十多岁的人了,长得还有模有样,就是那一字胡子有些怪怪的,蛮有趣……现在正乐得一翘一翘的。

    贾似道眉飞色舞地说:“说说看……”

    “那身形与河蟹相似的最为厉害!”

    “啊呀,吴大商也是行家里手啊!有言道:蛩身弓起如河蟹,不拘五色或麻头。任人观看则不怕,此是名虫何处求。

    呵呵,老夫这蟋蟀将军正是名叫河蟹将军……来来,请观之……”

    然后两人头碰头,品评了一下一头青黑色的蟹形蟋蟀,用芊草棍轻轻拔动它,又引出它得意的叫声来了。

    两人又讲了一点关于蟋蟀的饮食与喂养方才尽兴。

    不怕领导有官威,就怕领导有爱好。

    大家这样一聊天,整个场面更加和谐了。

    贾似道有时也有些恍惚,这个年轻的后生,怎的感觉这般老练?

    殷地安国真是不简单啊……

    吴大鹏瞅准机会,又献策说:“殷地安国有一种物产,名为罂粟,以果喂之,必使蟋蟀发出能有十倍于先前的力量……”

    贾似道吃惊了一下,竟有这样的物件!

    但是又想了想说:“那物件也可能会害了虫儿……能再战否?”

    “不能,一次性力竭则死……”

    “果然,养育蟋蟀,不能行投机取巧之事!”

    妈蛋的,你这是说谁呢?!

    吴大鹏不喜欢听了,他忙转移话题说:“平章,我带来一个人,堪当大才,可鉴之?”

    “好说,好说!”

    关系熟悉了一些就是好,吴大鹏的脸上看不出有丝毫生气。

    这时,法可提辖见了贾平章贾似道竟然还有些紧张了。

    但是贾平章贾似道先前和吴大鹏谈得入港,心情愉快,满脸带笑,这也让他轻松了一些。

    贾平章贾似道轻捻着一字胡,说;“你说的这个殷地安国火绳枪?可比得上突火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