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豫闻言后便点点头,给那乡人打个眼色,那人虽然至今也是疑窦,确定莫豫还是莫豫,但似乎又与他所认识的并不相同。只是听到监工所言后,眸子已是一闪,继而便对莫豫暗暗点头。
莫豫归营后不久,那中年兵卒便被送来,随行而来的还有数人。那监工将人送来后便告辞,只是对莫豫的态度更显殷勤。
待到监工离开,莫豫才对那几人笑语道:“各位可都是海昏士家?老莫在此,你们识不识?”
几人交头接耳,一副胆怯、敢认又不敢认的模样,莫豫他们大多都认识,可是这老兵油子眼下的境况,又让他们倍感狐疑。
“莫老正在席上,你们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赶紧行礼!”
最先见到的那名额头见疤的汉子拍打着那几人肩膀催促,继而自己一头磕在了地上,呼郎唤主确定了主仆名分。其余人见状,虽然还有狐疑,但也都忙不迭跪下来。
莫豫见状已是大乐,摆手示意这些人起身,笑语道:“既然是乡里劫后重逢,各位也就不用多礼。老莫不是要占你们一个当头,不过乡人们聚在一起总能看护照顾是不是?”
众人闻言后都连连点头,他们虽然至今还不明白这莫豫怎么就成了如今这样子,但的确乡人聚在一起才能安心。而这也正是莫豫这几日招摇的一个目的,正是要趁着眼下营内尚是混沌的时候,多多召集一些乡人。这些乡人依附他家,作为役户能够免除一部分劳役,同时也能给他家婿子涨势,坐实一个他家乃是乡中豪宗的事实。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莫豫眼下的处境都是因为他家婿子,这不得不让他担心,婿子如今不同以往,而他早先也实在说不上善待婿子,难保不会存怨生厌,摆脱他家。如今有了众多乡人在侧,即便婿子望他生厌,也不能转头就丢弃不管。
招揽一部分乡人,一方面乡人得助,一方面婿子得助,另一方面莫豫也有一个保障。莫豫虽然不是什么见惯大场面的大人物,但这么多年军旅也不是白混,这么短时间便想出这样一条妙策,自己都要佩服自己的机智。
于是那几人在确定了一个主仆名分后,又被莫豫驱使着去召集更多散在各营的乡人,等到人丁聚起来众口一词,到时候他们莫家不是大族也成了大族,要在这异乡之地有了立足之处。
而莫豫也不担心谎言会被揭破,一方面这些兵户们人微言轻,而他婿子却是正式的兵尉,孰是孰非一眼可断。另一方面,这些乡人们有了一个主家可投靠,怎么看都是利大于弊。
莫豫还在那里托着腮幻想日后自家役户成百上千,在这豫州之地开创一个豪宗门户,忽然听到外间有马蹄声由远及近,忙不迭出门去看,只见几匹骏马驰入营中,当先一个铁鍪鳞甲者正是他家婿子莫仲。
莫仲纵马驰来,明显骑术不精,近前勒不住马,险些将迎面而来的丈人撞飞,还是靠着身边骑士上前帮忙,才手忙脚乱的下了马,已是手足无措冲上前扶起被吓得跌在地上的丈人。
受此虚惊,莫豫惊魂未定,然而其身后满身的尘埃都不去管,视线则放在眼前那一匹骏马上,口中啧啧称奇:“如此一匹健马,实在罕见!阿、阿仲,我能不能摸一摸?”
莫仲虽然身份大不相同,但脸上憨厚却是不减,示意兵士帮忙约束住马,搀着丈人上前。莫豫老手颤颤巍巍搭在马鬃上,一触即回,待见那马并无过激反应,才又放心的探出手去,继而已是笑得两眼都成一条缝:“真是滑得抹了脂一般,就算那些名宗深养的美娘子,剥光了未有这般顺滑啊!”
旁边几人听到这话,不免都是大笑起来。继而莫豫才又转望向婿子,满脸神采飞扬:“阿仲你竟得将主大赐良马,难道是又有高升重用?”
莫仲闻言后则摇摇头:“阿爷你误会了,将主有令,兵尉以上俱得擅骑,若是不精,便要裁汰别用。我这些日子真是苦困,平生也不见马,近来练起,跌得肩背痛楚,又怕耽误了月后军演……”
“还是要努力,不能辜负将主厚望!”
莫豫闻言后也是一慌,他家虽然老兵户,但他这一生几乎都没碰到过马,更无从教导婿子,正待抬手拍肩鼓励,想到莫仲言到肩痛,忙不迭收回了手掌。
这一转眼,才看到与另一人共骑返回的儿子,儿子身上捆着麻包竹甲,正被压得弓腰驼背,满脸苍白,不免又有些痛惜,上前给儿子解着麻包,埋怨道:“少时不努力,如今若不是你姊夫提携,小奴你哪得军中闲职!”
“阿爷不要!”
莫仲见状,上前制止道:“这重甲缚身,也是在操练小奴。将主日前有命,来日还要精选兵卒,便是要胜甲、厚扎、开弓、驰越多项。过后诸军还要共演,若不达标,是要交付军法的!”
莫豫听到这话,不禁瞪大了眼,他虽然是经验丰富的老兵油子,但毕竟只是军中底层,许多见识已经比不上他家婿子。待到莫仲解释才明白,这几项都是在考验兵卒体能,能负重甲,能枪透厚板,还要开一石以上的弓,负重翻山越岭等等。
“哈,真是活久见多妖,我只知有人患兵数不足,却还未见过如此裁汰!这么严酷挑选,是要选兵卒,还是要选神将?胜甲、胜甲?小卒何时有甲可胜?”
莫豫自知他家小奴是个怎样体质,如此一个标准,绝无可能达到。以往他是担心自家小奴死在战阵,可是如今有了婿子投靠撑腰,这已经是条出路。可是没想到这一条本来以为无甚阻碍的出路,居然就这么被断绝,怎么能不气愤!
莫仲闻言后叹息一声,倒不是认同丈人的抱怨,他入军还日短,接触到什么都觉得理所当然,这会儿只是说道:“日前幢主有令,稍后将主便要从都中入镇,届时演兵不能轻慢。小奴此途不行,不妨再走别的路,近日镇内盛传‘甲田令’,我也听不明白,好像是要选士家子弟传授数用之学,优者择入选用……”
“选用又能选用什么?难道士家子弟还能用成屯卫军长?”
莫豫闻言后只是叹息,在他的认知中,婿子莫仲如今已经是兵户的辉煌,可是现在他家小奴却连兵都做不成,心内可谓沮丧,继而迁怒小奴,上前狠踹了几脚,怪他不争气。
又埋怨儿子几声,莫豫才将婿子迎入营舍,继而便不乏卖弄的讲起自己先前所为,又怕婿子愚笨想不明白当中好处,笑着解释道:“有了这些乡人荫丁作证,我家便是乡中望宗的根基,来日阿仲你也……”
“阿爷千万不可!”
莫仲话听到一半,脸色已是大变,继而便正色道:“军中早有严令,若有旧乡势族即刻往镇中自陈,但若军中荫丁,超过五人便要枭首传示诸军!就连我们田景田幢主入军,都只是左右两仆随军,不敢逾禁啊!”
莫豫闻言后先是一愣,继而便笑道:“阿仲你勿惊,这一类事,我也见过,将主虽有严令,但下面不是该怎样还要怎样,不必惊怕。”
莫仲却是将头摇得拨浪鼓一般:“阿爷你不知,单此一令,已经斩了五个幢主,另有两名督护在监,只待将主入军便即刻斩首示众!”
“怎么会……”
莫豫听到这话,已是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这实在已经挑战了他的认知极限。
莫仲见左右无人,示意丈人凑过来,才低语道:“近日军中已经盛传,来日调度我军的乃是驸马沈侯!这一位将主法令严酷,出则无改,许多势族为将者得知此讯后,近来都是不敢犯禁。还有一桩,我们这几营数千人,沈侯只取一军编伍,才有重选之令。余者该要如何安置,未有定论。此事阿爷切勿外泄,否则我等父子俱要丧命!”
“我明白、明白!”
莫豫听到这里,脸色已是大变,没想到他自负机智却已经离死不远,想想都是一身冷汗。过了好一会儿他思绪才略有恢复,又皱眉道:“军中自有成例俗定,那驸马沈侯何人?他敢这样罔顾俗约,就不怕军心骚乱,众情难制?”
莫仲闻言后神情却是一肃,身躯坐得笔直,仿佛那位驸马沈侯就在眼前,一丝不苟道:“阿爷所言,乃是因众成事的庸碌将才!驸马沈侯百骑能克万军之众,天降帅星佑我晋祚,岂是庸碌可比!诸将皆以从于驸马为幸,若能受用敢战,豹尾封侯只是寻常!”
讲到这里,他神态略有一滞,转望向莫豫问道:“阿爷,豹尾封侯是什么意思?”
0630 整军待发()
≈bp;≈bp;≈bp;≈bp;梅雨时节,一队由十几艘大小不一的船只所组成的船队在横江缓缓靠岸。
≈bp;≈bp;≈bp;≈bp;沈哲子早已经立在了当中一艘战船的甲板上,看到岸上已是甲士林立,不乏戎装者翘首以待,心内不乏激荡。他今次过江,终于不再是止于匆匆一行,身临此地,既是他过往多年努力的一个总结,也是他此后毕生功业的一个起点。
≈bp;≈bp;≈bp;≈bp;唯一有些遗憾的是,时机似乎不算多巧妙,赶在这样一个阴雨绵绵的天气,漫天细雨蒙蒙,就算想要追求什么仪式感,也难免要被冷风细雨打消气氛。自建康时出发便是如此,到了豫州,雨仍未停。
≈bp;≈bp;≈bp;≈bp;战船停靠稳当,不待兵卒们铺下悬板连接码头,码头上已经有数名年轻人攀着缆绳纵身跃上了船,为首者便是成婚后便留在豫州的庾曼之和早先返都又提前回来的沈云等。身上甲衣早被雨水浸透,但这几人却仍是热情盎然,上前以军礼而拜,口中呼道:“将军!”
≈bp;≈bp;≈bp;≈bp;沈哲子今次外任,官位倒没有什么变化,仍是以昭武将军、假节,出任豫州兵曹从事,较之早年入台之前并没有太大变化,但意义却既然不同,归根到底还在这一“假节”上。
≈bp;≈bp;≈bp;≈bp;虽然如今皇权暗弱,但节杖也不是擀面杖,能够像沈哲子这样未及加冠便频频假节的也实在异数。苏峻作乱时,沈哲子得以假节还可以说是权宜之计,准他便宜行事,可以看作皇太后的偏爱和抬举。至于这一次假节,意义则就不同了。
≈bp;≈bp;≈bp;≈bp;抛开驸马都尉和将军号不提,沈哲子的本职只是兵曹从事,虽然也是刺史府极为重要的属官,但其实也真的没有达到需要假节的程度。就算是在非常时刻需要代替刺史掌军,加一督护足矣。以从事而假节,老实说这种搭配真的是有点不伦不类。
≈bp;≈bp;≈bp;≈bp;对于这一点,台辅诸公们也是倍感纠结。老实说就算沈哲子直接谋求郡治,他们都好接受一点。老实说人家虽然脸嫩,但是收复京畿的大功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更何况在清议后期也是尽职尽责,虽然没有达到誉满于途,但也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并因此而升黄门侍郎。
≈bp;≈bp;≈bp;≈bp;但这年轻人,过往虽然让人诸多讨厌,这会儿又谦虚的受不了,拒不接受台内拟定的几个郡治,就认准了兵曹。依照这小子过往的作风,难免就有人要怀疑他要以台中无罪而卑用为借口去煽动群情。
≈bp;≈bp;≈bp;≈bp;于是在纠结几天后,这古怪的搭配便出来了。台辅们虽然心里有些别扭,但也就是当时,甚至不乏人幸灾乐祸去想,稍后真正感到别扭的应该是庾怿。庾怿同样是假节,结果来了一个下属跟他一样的待遇,人要怎么安置,职事怎么划分?
≈bp;≈bp;≈bp;≈bp;就算庾怿没脾气,跟沈家一条裤子乐呵呵,他手下的将领们会怎么想?要知道合肥一战也是如今内外瞩目,庾怿的权力也得以放大,早先担任江夏相的王愆期如今转入豫州担任别驾,庐江太守毛宝也归庾怿调度。这两人也是旧功赫赫的宿将,就忍得住被骑在头上?
≈bp;≈bp;≈bp;≈bp;当然这也就是局外者一点恶趣味的遐想而已,就算那些宿将真的有所不满,那也只能忍着,敢因此而怀怨以至于贻误战机,惩罚没商量。毕竟沈哲子无论旧功还是资历,假节独当一面都绰绰有余。
≈bp;≈bp;≈bp;≈bp;随着庾曼之等人登船,沈哲子也看到了早已等候多时的庾怿,不敢怠慢,当即便下船去礼见。
≈bp;≈bp;≈bp;≈bp;庾怿笑眯眯拉着沈哲子,为他引见今次前来迎接的刺史府一众属官,像是本就沈家亲昵的郭诵、徐茂、韩晃等,不必多提。余者还有担任庾怿长史的南阳范广,其人倒不名著当时,但南朝史家、著成后汉书的范晔,便是南阳范氏后人,也是一个传承悠久的豫州旧姓人家。
≈bp;≈bp;≈bp;≈bp;至于其他,还有自江夏改任豫州的王愆期,以及庾怿在任上举用的王彰、刘仕等诸将,还有也已经调到豫州的庾翼。至于在苏峻之乱中崭露头角、如今担任庐江太守的毛宝,因为正在加紧备战,沈哲子倒是无幸得见。
≈bp;≈bp;≈bp;≈bp;这一番介绍下来,沈哲子不免有感于庾怿对他的到来也真是重视有加,在场这几十人,既有领军的将领,又有治土的官员,可谓将如今豫州这一个军政班底尽数囊括。
≈bp;≈bp;≈bp;≈bp;这些人在面对沈哲子的时候,虽然不乏好奇打量,但总体上还是礼待有加。当然就算有什么不服气,也不能在这样的场合表现出来。而且在场这些人,也根本没有小觑对方的底气和资本,唯一可胜的大概就是年纪,但这本就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就算以勇武而论,如今豫州排得上号的悍将郭诵、韩晃等,都唯其马首是瞻,剩下的人又有什么叫嚣的底气。
≈bp;≈bp;≈bp;≈bp;更何况,人家也根本不是单骑前来。随着沈哲子下船,今次随行的人员也都一一下船。武职人员有早已经苦待外任的沈牧、谢奕等,还有自带部众的降将路永。而在文事上也有纪友、江虨等一众世家年轻人,还有一个比较重量级的颍川陈规。
≈bp;≈bp;≈bp;≈bp;值得介绍的人员便有三四十人,兵众也有两千余,浩浩荡荡沿江摆开,声势可谓浩大。相比起来,豫州这边的迎接阵仗反而略有逊色。
≈bp;≈bp;≈bp;≈bp;当然,这一支船队中并不只有沈哲子一众人员,还有赶赴武昌上任的褚季野同行。不过相对于沈哲子的浩荡队伍,褚季野就略显寒酸了一些,自身随员加上一众同往武昌混个出路的世家旧好,满打满算凑了两船人。
≈bp;≈bp;≈bp;≈bp;当沈哲子一众随员们下船之后,褚季野等人便也下船,虽然目的地并不在此,但既然路过总要打个招呼。只是在面对庾怿的盛情挽留时,褚季野还是拒绝了。一方面就算留上几天,也很难将豫州虚实一眼观尽。另一方面,荆江合并眼下也是一个动荡期,越早到达便越容易安插自己的人手,占据一个有利位置。
≈bp;≈bp;≈bp;≈bp;当然还有一点那实在有些私心作祟,彼此随员多寡悬殊,就连褚季野都忍不住扪心自问过去这些年咋混的,也实在不乐意跟沈哲子久处。于是在打了一声招呼,江边一宴后,褚季野便又匆匆上路,庾怿自然又免不了要安排军士沿途护送。
≈bp;≈bp;≈bp;≈bp;送走了外人,接下来才是豫州文武齐聚商讨来日一战的时间。
≈bp;≈bp;≈bp;≈bp;阴雨路滑,加上天色已晚,一行人也就不再急于返回历阳,就在横江附近已经颇成规模的屯所暂时安顿下来。
≈bp;≈bp;≈bp;≈bp;与会者十几人,未免喧宾夺主,沈哲子只带了陈规出席。陈规是早先清议拔举出来的人才,按理说跟着沈哲子外任是有些委屈,但风物长宜放眼量,颍川陈氏虽是望宗,但旧誉难继,对陈规而言,与其在都内担任一个可有可无的台臣,还不如外任得用,以扎扎实实的功业重振家声。
≈bp;≈bp;≈bp;≈bp;“维周今日到任,实在让我心绪大定啊!”
≈bp;≈bp;≈bp;≈bp;彼此落座,庾怿先笑语说道,这么说倒也不是要摆什么礼贤下士的低姿态,而是近来确有此感。合肥一战不同于州,目的不同,意义也不同,方方面面、千丝万缕,老实说近来庾怿确有分身乏术之感,应对起来实在有些勉强。
≈bp;≈bp;≈bp;≈bp;沈哲子的到来,未必能让难事变得简单,但即便不以才能而论,单单其身份,便是一个极好的协调者。毕竟豫州这里还很单薄,单凭这一镇之力北望实在有些步履维艰。
≈bp;≈bp;≈bp;≈bp;“使君谬赞,实在让我受宠若惊,惟以尽力,必不负国用之重,使君厚望。”
≈bp;≈bp;≈bp;≈bp;沈哲子与庾怿虽然已是熟不拘礼,但毕竟还面对这么多豫州属官,还是要有所收敛。老实说场中十几人,单看庾怿自己经营起的班底,真的是有些寒酸,几乎没有几个时誉加身之人。当然时誉之类并不能衡量一个人的才能多少,但是却能反应出人心所向。
≈bp;≈bp;≈bp;≈bp;豫州人家中,像是早年唯庾亮马首是瞻的褚翜、钟雅等,如今多已自立门户。所以在人望方面,庾怿真是较之其兄相去甚远。不过这些事也实在没有埋怨的必要,如今江北经略正式开始,来日何人能到哪一步,真的不是俗眼能量。
≈bp;≈bp;≈bp;≈bp;客套话说过之后,便转入了正题。庾怿先让人挂起一副地图,跟后世沈哲子所见过的那些地图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不乏粗略变形,但是许多地理要点也都一一标注,对于了解当下豫州的形势而言已经足够了。
≈bp;≈bp;≈bp;≈bp;如今的豫州以大江为界,沿江郡县俱有标注,东至横江东岸的于湖,即就是当涂。往西则一直抵达雷池,湓城附近,可以说是大江中段寻阳以下一直到横江,尽在掌控。之所以沿江势力会有这么大的扩展,自然是得益于江州之战。
≈bp;≈bp;≈bp;≈bp;在江州之战前,湓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