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害羞心理学-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我们的一些事情告诉他人时,我们会感到困窘。“约翰刚因为没有能力被解雇了”,或者“爱丽丝刚花了一小时化妆!你真应该看看她没化妆时是什么样子!”这些都极有可能让我们感到困窘。从另一方面说,出乎意料的表扬也会使害羞的人窘迫。另外,在做一些私人举动被别人看见时,我们也会感到困窘。比如说在汽车里亲吻、挖鼻孔、调整裤袜等。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笨拙已经被或将要被别人发现,而他们不会对此表示赞赏时,我们也会变得困窘。旧金山歌剧院的著名男中音科内尔·马克奈尔(Cornell MacNeil)回忆道:

“我现在还能记得自己曾在派对上感到困窘。那时我还是一个来自明尼苏达州的小男孩。举个例子吧,1966年歌剧院开张后,在雍容华贵并且美女如云的旧金山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宴会上供应了很好吃的烤鸡,这种烤鸡因为特殊的烹调手法而变得很滑。我当时就担心自己吃鸡时,鸡肉会从盘子里滑出来,掉到身边某位女士的露肩礼服上。最后的结果是,我只吃了米饭。”

这种因笨拙而产生困窘感的观点曾在安德烈·摩德哥里尼(An…dre Modigliani)做的一个有趣的实验中得到证实。在团队竞争的实验条件下,摩德哥里尼博士预先安排了一些实验对象在某项任务上表现糟糕,他们的表现将导致整个团队的失利。团队中那些在公众面前经历失败的人觉得非常尴尬,要比那些私下里知道自己的失败是被允许的人要困窘得多。而那些在私下里知道失败是被安排的人想到自己的无能可能会被公之于众时,他们只感到略微的困窘。

那些感到最窘迫的人会通过“保住面子”的行为,为挽回丢掉的尊重做出最大的努力。“保住面子”是指在集会中努力保持冷静、能力和身份。这一研究指出了六种个人挽回面子的策略。

◎防御性地改变话题:“这个还要做多久?我有个约会。”

◎为其行为找借口:“荧光灯干扰了我的注意力”

◎炫耀其他的优点:“乒乓球不是我的强项,我擅长下国际象棋。”

◎贬低完成不了的任务:“在有叉子的情况下,用筷子吃饭是在浪费时间。”

◎否认失败:“其他人也取悦不了她。”

◎试探性的提问以获得他人的肯定:“我希望没给你们带来太多的麻烦,是吗?”

由于多数容易害羞的人自我认同感较低,他们一般不会运用转移注意力的策略以保住面子。甚至,他们会试图避免任何一种可能让他们觉得困窘的场合,从而进一步地将自己从人群中孤立出来,然后沉溺在自己的缺点之中。

有些人甚至觉得在独处的时候,他们也会不安。当回忆之前的失礼或失言时,他们会脸红并变得困窘;在预想一个即将来临的社交活动时,他们也会感到焦虑。在这些回忆和想象的过程中,害羞就随之而来了。

自我意识

对于害羞,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低姿态。所以,害羞的人会压抑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行为以维护面子。只有在他们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害羞者才做真正的自己。在公众面前,害羞者看上去十分镇定,而他们的内心世界却像是一条复杂的思想高速公路:这条公路上混乱不堪,到处都堆满了感情碰撞和被压抑的欲望。

害羞者的伪装最明显的表现是极端的自我认知。认识自己、接近自己、洞察自己是许多健康人格理论的核心,也是现代众多心理治疗要追求的目标。然而,同样是自我分析、评价自己的想法感受,一旦沉溺于其中,就预示着心理紊乱。害羞的人往往走了这样的极端。

有超过85%自我感觉害羞的人认为:他们过分关注自我,这种自我意识有公众和私下两个方面。阿诺德·巴斯(Arnold Buss)和其助手的研究中充分论述了这一点。

公众的自我意识表现在关心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反应。

◎他们认为我怎么样?

◎我给他人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他们喜欢我吗?

◎我怎么能保证他们会喜欢我?

如果您属于公众自我意识型,那么您会对以下大多数问题回答“是”:

◎我关心自己做事的方式。

◎我关心表现自己的方式。

◎我过分注意自己的穿着。

◎我经常为是否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担心。

◎我离开房间时的最后一件事是照镜子。

◎我关心其他人对我的想法。

◎我知道自己的外表如何。

私下的自我意识是对自身的关注。它不仅是将注意力转到内在自我,还转移到自我关注的负面层面。

◎我不够格。

◎我自卑。

◎我笨。

◎我长得丑。

◎我没有用。

私下害羞者将自己放在超强分析显微镜下检测自己的缺点。

这一精神分析可与世界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法相媲美。不同的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目的旨在探究人类的想法和欲望来自何处。我们研究害羞者自我意识的目的是在将其从不合理的行为障碍中解脱出来,并帮助他们学会应对微小和可怕的刺激。要知道,害羞者总会陷入强迫性的自我剖析而不能自拔,这使得他根本就没有能力将其想法付之行动。

如果您属于私下自我意识型,那么您会对以下全部或大多数的问题回答“是”。

◎我总是试着认清我自己。

◎总的来说,我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我经常反省自己。

◎我经常自我幻想。

◎我总是仔细地检查自己。

◎我总是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

◎我不断地检查自己的动机。

◎我有时会有这种感觉:我在某处看着自己。

◎我对心境的变化很警觉。

◎当我思考问题时,我知道自己的大脑是如何运转的。

这两种自我意识的区别可延伸到害羞这一领域。保罗·皮尔克尼斯(Paul Pikonnis)的研究将害羞者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公众害羞型和私下害羞型。前者总是担心外在表现得不够好,后者总在为内在的心理感觉不好而担忧。

公众害羞型常常因为笨拙的表现和在社交中不能恰当地回答问题而感到焦虑。他们对自己可能不恰当的行为而担心。对于私下害羞者来说,相比自己的主观不适感和害怕他人发现自己需求的恐惧感,自己想要做的事就变得不那么重要。这些人在整体自我意识和私下自我意识方面表现的都更突出。

公众害羞者

在这两种害羞者类型中哪种类型更是个“问题”?对于公众害羞者而言,害羞的压力远比私下害羞者要大。他们的感觉会影响其表现,他们自己的表现会影响其他人的评价,其他人的评价反过来又会更深刻地影响害羞者的自我评价。他们会有不好的感觉、不充分的表现、糟糕的个人秀、感觉没尊严等。下一次聚会时,他们往往会躲在不被人看到的角落,保持沉默,感觉矮人一截。尽管他们参加了聚会,但他们也不会走近别人。

前足球明星罗斯福·格里尔(Roosevelt Grier)这个大个子男人,曾为掩藏其童年时代的困窘感,就采取过这样的方式。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家从北部的佐治亚州搬到新泽西州。我被强行投入一个陌生环境中。在那里,人们用不同的口音、不同的语调和不同的话语来交谈。更糟糕的是,我的说话方式与他们曾听到过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同,在学校里我立即变成了众矢之的。尽管我个子高,但我仍被模仿和嘲笑。我被他们的嘲弄搞得心烦意乱,几乎变成哑巴,而不能以大笑作为回报。那段时间除非被迫,我都保持沉默。”

公众害羞者不能欣然与适当的对象交流他们的恐惧、不安、好品格以及欲望。他们将自己锁在自我集装箱里。他们得不到帮助、建议、赏识以及人们无时无刻都需要的爱。

我曾有一些羞怯的学生,他们从不参加讨论或是与教授一起合作。相反,他们总是躲在大教室的后排。到大四面临找工作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想成为医生、律师、工程师或是从事其他自己想要的工作。但无论学业成绩有多优秀,毕业生仍需要教授的推荐信才能顺利进入职场。对羞怯的学生而言,大学里他们一直躲藏在没有人知道的角落,没有教授认识他,因此根本就无法获得教授的推荐。

如果因为是私人问题而不好意思向他人寻求帮助,那么这就意味着这个人不能从专家、智者和他人的意见中获益。在一项来自圣地亚哥海军基地近500名海军的研究结果显示:与那些不害羞的伙伴相比,害羞的海员更加不愿意因私人问题(如酗酒)向自己的上级主管寻求帮助。

人们认为自己是因害羞而引起了笨拙,或者认为自己没能完全好好地表现,而没能升职也是合情合理的。公众害羞可以使一个本来很棒的人变得消沉。

最后,我们可以推断公众害羞者无法成为领导者。在大多数的团体氛围下,被选出来的领导者多是能言善辩的人。虽然他们未必拥有最棒或大多数人拥护的思想,但他们能够控制局面,因为他们可以随机应变。研究表明,当一个原先默默无闻的人在团体氛围中被推举出来讲话,而团体中的其他成员会积极做出回应时,那个人就可能票选为领导者。总而言之,仅提供给一个公众害羞者工作所需的技能培训是不够的,他们需要的是提高自信和价值感。

私下害羞者

与那些在公众面前感到害羞的人相比,那些私下害羞的人明显要好些。他们熟悉如何去取悦他人,如何能被他人接纳,如何能够获得提升机会,这些私下害羞者有能力取得成功。

如果有一定的天赋,这些人也许可以很快在他选择的职业中获得提升,甚至可能成为名人。但是别人不会知道:为了获得这样的信心他们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当期待的事件发生时,他们神经紧张,整个事件的进展甚至细小的细节上都浪费了他们太多的精力!在他人眼中,这些人也许是蛮横的人、苛刻的人或是自负自傲的人。可悲的是,即使成功也不能给他们带来心理满足感!因为他们凡事要求完美,这些私下害羞者为了自己的完美主义情结付出了巨大的感情成本。

当那些私下害羞者跳出来宣称自己很害羞的时候,他的朋友或周围的人一定会大吃一惊。“不,你不是这样的人!你是如此的成功,你在公众场合应对自如,你有这么多朋友,你擅长讲笑话、唱歌、跳舞,还能够从容应对各种约会,怎么可能害羞呢?”私下害羞者通常会逃避他人的探究。他们将焦虑不安留给自己,用老道的社交技巧加以掩饰,有时会用喝酒来掩饰,或是避免出现在那些自己不能驾驭的场合。一个口若悬河的人在聚会上被邀请单独唱一曲时,也许会变得结结巴巴;充满魅力的女演员不相信会有人喜欢现实中的她;脱口秀主持人被邀请跳支舞时,也许会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乔治·马斯(Johny Mathis)在谈到他自身害羞时这样说:

“在工作伊始,我的确非常害羞。我用一半的时间学习如何在公众面前讲话。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自己不可能越过这道槛,不可能在台上从容应对。有时,舞台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地狱。我过去真的是吓呆了!直到现在,尽管我仍然不能确定歌曲间隙该如何表演,比过去要从容多了,不过在舞台上,我的害羞仍是个问题。”

滑稽女星南希·沃克(Nancy Walker)这样定义自己:

“也许我是这世界上最害羞、最内向的女人了。但在工作时我就是扮演了那样滑稽的人。”

即使是超级明星,名望和财富也不足以驱赶因缺乏自信带来的羞涩感。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在接受一家报纸采访时也清楚地表达了这一点:

“总体来说,我是一个害羞的人。没有安全感、不守时、脾气很大。当照镜子时,我从镜子中看到就只是一张化妆或没有化妆的脸。”

在近期的访谈中,芭芭拉·沃特(Barbara Walters)小姐对于自己的公众形象给出了不同的个人看法:

“我仍然有自卑情结。走进一间房间时,我必须告诉自己上前去与人交往。我不敢独自去旅行,独自去餐馆吃饭,一个人去喝酒。当别人说我个性很强时,感觉很受伤害。”

在《今日秀》(The Today Show)工作的16年里这种害羞带来的压抑使她错过了很多机会。

“虽然我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机遇,但我没有去争取,机遇就与我失之交臂。我之前从来没有单独主持过一档新闻节目,因为我担心如果讲话太多别人就会说我个性太强。因此通常我都是和别人搭档主持。”

对于有关名人在公众场合下非常自信的错误结论,她显得十分谨慎:

“但有时我还是很犹豫,会问自己,那是我吗?当别人说我是一个自信和能够很好把握自己的女人的典范时,我自己却不愿轻易相信。”

毫无疑问,国际歌剧明星琼·萨瑟兰(Joan Sutherland)在舞台上是一个能掌控全局的人物。她这样说道:

“我感觉很恐怖,都不敢登台。但同时,我也深知临阵脱逃是不可能的。你没有选择,要么撑下去,要么就完蛋;没有人可以代替你做这些。如果想要表演,你就必须站在台上。”

个性活泼的艺人卡罗尔·伯纳特(Carol Burt)就害羞的表演者的复杂性动机提出了非常有趣的观点:

“很早以前我就发现,虽然很难解释,但害羞者常常与一种轻微的利己主义情结相纠缠:一方面你的确很羞涩地面对他人;另一方面你也是在要求获得他人的认可。你在心里提心吊胆,表面上却很肯定地说:‘关注我,接受我!’”

在第4章,我们将详细探讨卡罗尔·伯纳特关于害羞根源有趣而又清晰的分析。在一次电话访谈中,她为我描述了害羞表演者的面具,以及她是如何帮助三个女儿克服害羞感的。

觉察害羞

现在,让我们撇去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仔细观察一下那些我们每天都能见到的人们,无论是同事、邻居、同学或是相识的普通人。首先,对你的每个家庭成员做一个是否害羞的判断,接着,请他们回答这个问题:“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害羞的人吗?”你也可以让他们猜测一下你会给出怎样的答案。对你很熟悉的人你也可以问同样的问题。将你听到的答案记录下来,这也许对你以后的推测很有帮助。

不同的人群和环境决定了你调查的准确性和评估调查的灵敏性。和家人朋友分享这样的练习也许会让你觉得很有价值。也许这将引起一场生动的讨论,让那些害羞的人开口说出他们的真实感受。

我们调查到的害羞者通常过高估计了害羞在一般人群中的普遍性。也许在他们眼中,这世界上害羞者的比例要比我们这些不害羞者眼中的比例高很多。此外,在那些认为自己现阶段很害羞的人中,有一半认为他们的朋友并不这样认为。

与辨别出一群人中谁害羞的研究相比,观察者们更容易发现谁不害羞。那些私下害羞的人们通常会通过这一关,那些仅在特定场合(如公众演讲)感觉害羞的人在其他场合也许就不会被认为是害羞者。

当居住在同一宿舍的48名同学被问及彼此是不是害羞的人时,对于那些自认为很害羞的人,只有45%的室友认同他们的观点。相反,有1/3的同学认为他们并不害羞。20%的同学表示不了解他们或是不确信。那些自认为不害羞的同学,有近3/4的其他同学也认为他们并不害羞。然而,在另外16%的同学眼中,他们却是害羞的人。一方面,有些同学认为自己是害羞的,但是他们的朋友中有高达85%的人都认为他们并不害羞。另一方面,有几个同学自认为并不害羞,但了解他的超过一半的朋友都认为他害羞。

为什么“别人眼中的你”和“自己眼中的你”有着如此之大的差异?你留下的印象当然不只是你给他人的关于害羞与否的暗示。不管怎么说,我们可以从别人是否认为自己害羞这一判断中吸取到很多经验。

在宿舍学习中,判断他人害羞与否的另外一些原因是:那个人说话轻声细语,从不主动开始或是保持对话,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是拒绝别人,和异性相处时感觉不自在,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只和同样安静的一小部分人来往。

那些被认为是不害羞的人通常高谈阔论,充满激情,爱说爱笑,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吸引他人的目光,敢于目光交流,是天生的领导者。

通常,那些并不害羞、但和异性相处时感觉不自然的人会被人们错认为害羞。这种判断掩盖了这样一种可能性:也许这些人只是和异性中的一些人相处时感觉不自在而已。

那些并不是很有魅力的害羞者通常会很郁闷,因为别人会误认为他们“冷漠、故意谦卑或拒绝”,从而对他们态度不好。若是长得好看,别人会认为你目中无人,自视甚高;若是容貌不好,别人又会说你故意这样做,因为你太自卑。

我们之前讨论过害羞这个概念的模糊性,因为人总是善变的,在对待不同的人时又会有不同的态度。此外,我们还要面对人们对于害羞这个判断的敏感性差异,他们是否愿意自己被界定为害羞的人。一些老师告诉我,他们班里没有害羞的孩子,但同是面对这个班级的学生,其他一些老师认为1/3的同学都很害羞。在宿舍调查中,判断的差异也是巨大的。有人判断65%的学生害羞,而又有人认为80%以上的同学并不害羞。

什么会让我们害羞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到害羞对害羞者意味着什么,接下来我们就要探讨什么因素会造成害羞。表2…1总结出让我们感到害羞的各种人及情境。陌生人(尤其是异性)和权威人士居于首位,但是亲属也会使人感到害羞。奇怪的是,不同年龄层的人,老人或是儿童,也都会让人感到害羞。令人惊讶的是,朋友和父母也会让某些人害羞。

表2…1中列出许多让人脸红心跳的情况。最糟糕的要数在大庭广众之下自信地演讲,而且台下坐的都是些大人物,还会为你的表现打分。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害羞的人只是在特定场合和碰到特定的人才会感到害羞。艺术家罗伯特·马瑟威尔(Robert Motherwell)说:“一些商人和小孩子依然会让我感到害羞,而跟研究生和有抱负的艺术家在一起,我就很自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