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你的黄焖土鲫鱼,味道要弄好一点。”
马三答应一声就拿着刀去剖鱼。
胡永林又指着另一位胖厨师道:“侯书记喜欢吃芹菜炒牛肉,你赶紧去切牛肉。”
安排完厨房。胡永林亲自端着茶水来到了小餐厅,给侯卫东满上以后。又搭讪了几句,尽管侯卫东只是点了点头,随口说了两句,他还是很受鼓励地走了出去。
“你妈的怎么搞的。还记得招待所的制度吗,每天在上午九点到十点打扫领导房间的卫生。”
服务员不怕县委书记,却最怕眼前这位胡所长,她求情道:“胡所长,我今天身体不舒服,下次再也不敢了,这次就算了吧。”
胡永林信奉着慈不掌兵的概念,虎着脸,道:“制度就是高压线。谁碰谁倒霉,这个月在工资里扣五十。”
望着胡永林远走的背影,服务员抹着眼泪。低声骂道:“胡永林,你生个娃儿没有屁眼。”
骂了一会,觉得不过瘾,拿起桌上洗得白净的高档瓷器杯子,狠狠地朝里面吐了口水,吐完了口水。又觉得害怕,拿起杯子观察一会。见没有痕迹,她又吐了些口水进去。
侯卫东吃了饭,回到餐厅之时,正好遇到服务员出门,他对于服务员的态度一向良好,就主动打招呼道:“你才做完,辛苦了。”
服务员低着头,侧身站在一旁,等到侯卫东进了门,她心道:“你是不是好东西,肯定和春兰睡了觉,否则怎么会将春兰调到了交通局去,活该吃我的口水。”每次想到春兰成了交通局干部,她的心里就如被毒蛇咬了一口。
在窗边坐着抽了一会烟,看着被邓家春照顾的花花草草都吐出了新芽,将院子打扮得生机盎然,寒冷的季节已经过去,春天眼看着就到来。
秘书杜兵这一段时间跟着侯卫东一直活动于岭西,五星宾馆都住得厌烦了,中午将侯卫东送到了县委小招,便坐着司机老耿的车直奔县委家属院。
县委家属院整齐地摆着八幢楼,里面有活动室、医疗室,还有一个篮球场,条件很不错,杜兵被提成了县委办副主任,属于副科级干部,也就在里面有了一席之地。
“什么时候我能搬进来住?杜主任,你帮着我说句话。”老耿看着整齐的楼房,很是羡慕。
杜兵很耿直地道:“这八幢楼不行了,我听说还要修四幢集资建房,到时候宁愿违背政策也要解决你的住房问题。”这事侯卫东其实已经有了安排,杜兵心里有数,他知道老耿不会直接问侯卫东,因此才敢如此拍胸脯。
老耿听到了杜兵的承诺,感谢一番后,开着车就走了。
三步两步回到了家中,开了门,见屋中空无一人,厨房也是冷锅冷灶,杜兵就给丁小辉打传呼,在屋里转了数圈,丁小辉却没有回电话。
杜兵接连给丁小辉打了好几个传呼,等了半个小时,才接到丁小辉的电话。
“怎么不回传呼,我在哪里,回家了。”杜兵气呼呼地道。
“要回来,怎么不提前打电话过来,我以为你不回来,在单位吃饭。”
“我也不知道中午有事情没有,知道没有事,就赶紧回来了,我还没有吃饭呢。”
丁小辉听到话筒里传来的急促呼吸,心里一热,道:“你等着,我马上回家给你做饭。”
放下电话,杜兵就将窗帘拉上,又将床铺好,就在客厅里等着丁小辉,这几天在五星酒店里,不少美女在眼前晃来荡去,可是只能看不能摸,这就让杜兵欲火焚身、急不可待。
丁小辉刚刚进门,就被杜兵拦腰抱住,“小辉,可想死我了。”“阿兵,我也是。”
两个青年男女从客厅就开始脱衣服,到了寝室之时,已经脱得赤条条的。
事罢,丁小辉用手揪着杜兵的耳朵,道:“你住在五星酒店里,做坏事没有?”
“轻点,痛。”
杜兵将侯卫东和老耿拿出来做挡箭牌。道:“我跟侯书记一起,天天接见省里的领导,哪里有时间想歪事。”他翻身骑到丁小辉身上。“我做坏事没有,你最清楚,是不是需要再次检查。”
丁小辉想起办公室里传说的“钱要缴光,时间占光,精子挤光”的三光政策,忍不住笑了起来,道:“来就来。谁怕谁啊。”
小两口打闹一阵,丁小辉就起床煮饭。不一会,厨房里就响起了菜刀“噼啪”欢快的声音。
“听说要来一位未婚的漂亮女部长,曾经还是侯书记的领导,这几天我听到不少传说。说是他们两家人曾经是邻居,关系好得很。”
杜兵听着话里话外的意思不对,警觉地道:“你这话千万别说,我是侯书记的专职秘书,你若跟着说这些话,要惹大麻烦的。”丁小辉道:“我知道事情轻重,才不会传这些话,只是听见别人闲聊。”
郭兰到来一事,知情者并不是太多。丁小辉所在的单位就已经传出了这些绯闻,这引起了杜兵的警惕,不过。他听在耳里,记在心中,却并不准备马上给侯卫东报告。
下午,侯卫东屁股刚落在了椅子上,县委办谷云峰主任就进了办公室。
“郭部长后天就要来报到,我想请示一下。郭部长的家安在哪里?”
“这种事情我就不管了,你是大内总管。征求郭兰部长意见以后,酌情安排就行了。”
侯卫东来到了成津以后,邓家春为了保护侯卫东的安全,将县委招待所一分为二,前院占了五分之四,主要发挥县委招待所的职能,后院小而精,住着侯卫东、邓家春和朱江三位县领导,如今郭兰来到成津,最好的住处当然还是县委招待所的后院,只是,郭兰是美女部长,而且是与侯卫东有着不寻常感情的部长,因此,侯卫东不愿意自己挑明此事。
谷云峰揣摩着侯卫东的意思,道:“郭部长是女同志,安全最重要,县委小招的保卫工作最好,我建议就住在小楼的底层,就是邓局长隔壁那一套房子。”
侯卫东挥了挥手,道:“我没有什么意见,你去征求郭部长的建议。”
谈完了住房问题,谷云峰又道:“李部长的小车用了四年多时间了,郭部长过来,换不换车?”
“车况如何?”
“李部长的车是桑塔纳2000,跑了十来万公里,按理说应该换了,成津山多,车况得好一些,否则容易出事。”
最后一句话打动了侯卫东,他想了一会,道:“这样,市局季海洋局长答应帮助解决一辆车,你去联系一下,选一部性能好、又不太张扬的车。”
“侯书记,还有一件事情,郭部长的办公室。”
侯卫东打断了谷云峰的话,道:“郭部长的办公室、以及市委组织部何时将她送来,如何开欢迎会,这些事情,你找为民书记商量着办,不必事无巨细都来给我说。”
他道:“我走了好几天,这几天县里有大一点的事情,几个重点工程的进展情况,这些才是你这个县委办主任应该报告的事情。”
谷云峰每天坚持给侯卫东打三次电话,报告成津县内的大小事情,他想了想,道:“这一段时间各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关闭不磷矿亦顺利,值得关注有一件事,李太忠辞去了沙州市城管局长职务,已经回到县里,据说是要接管李东方的企业。”
“李太忠是来接管另外两家磷矿?”
“他已经住进了万安磷矿。”
侯卫东顿了顿,交待道:“只要他依法经营,就和普通企业老板一样。”
李东方实际控制着万安、万发和万顺三家磷矿,但是真正挂李东方名字的只有一家,另外两家就是挂着他人的名字,法院在封查李东方财产之前,弄清楚了财产所有权,觉得很棘手,特意请示了侯卫东。
侯卫东表态很明确:“一切依法办事,有违法事实就依法处理,否则凭什么封查其他公民的财产。”
这个表态在成津班子中还有争议,有一种观念认为这是对犯罪分子的纵容,侯卫东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观点。
坚持这个观点有三个原因,一是他确实想要依法行事,二是这两家企业完成了技改,生产正常,没有必要打乱正常的生产,这对众多就业者以及政府税收来说是不利的,第三点是周昌全临走前的提醒。
(第五百五十章完)(,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五百五十一章班子(下)()
临行前,郭兰还是不放心,将注意事项写成小纸条子,放道:“我写的这些条子,你每天抽时间看一看,不要有什么遗漏的事情。”
“你这孩子真是的,我还没有老糊涂。”郭夫人一边说着,一边将纸条小心地折好,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兰兰,你也老大不小了,一定要考虑个人问题了。”郭夫人压低声音,道:“你爸这个身体,我真是怕啊,他和我一个心思,想看到你安一个家,看着肉墩墩的小孩子,那天我看着刘老师带着孩子在商场里,你爸看着那小孩子笑个不停。”
这个话题就如唐僧的咒语,每次都让郭兰头大三圈,她问道:“那一个刘老师。”
“就是侯卫东是妈,她现在搬到了新月楼,带着孙女在商场买东西。”
“我记得是张小佳的妈妈在带孩子,怎么又是刘老师?”
“别人家里的事情我也说不清楚,那小姑娘长得真是可爱,你爸爸这种老古董,回家都说起过好几次。”
几个白大褂走进来,是前面之人是一位年轻斯文的大夫,他走到郭教授面前,弯下腰,耐心地问了几个问题。
郭夫人在郭兰耳边道:“这位是梁博士,你爸的主治医生,医术很好,为人特别和气。”
检查完了以后,郭兰跟着梁博士出了门,问道:“梁博士,我爸的病情严重吗?”
梁进文翻了翻病历。道:“目前情况来看,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以后走路会有些影响。脑阻塞的病人最怕摔跤,你们不应该让郭教授一个人到图书馆去,沙州图书馆我去过,有一段特别滑,以后再也不能让郭教授一个人到沙州图书馆去。”
“我爸教了一辈子书,读书已经是他的生活方式,一天不让他摸书都不会习惯。以后我不让他到图书馆去,要看什么书。我给他借回来。”郭兰理了理肩上的坤包,问道:“梁博士是沙州人吗,对沙州很熟悉。”
梁进文道:“我爱人以前是沙州日报的,我陪着她到沙州去过好几次。还到沙州读书馆里查过资料。”
“你爱人是段英?”郭兰在市委组织部时,经常与报社的人打交道,认识段英。
“对,你认识她?”
“我以前在与段记者合作过好几次。”
梁进文正处于新婚之中,对老婆的一切都感兴趣,他见郭兰气质脱俗、幽雅,道:“你是报社还是电台的?”
“我叫郭兰,以前在市委工作。”
梁进文道:“我认识沙州的侯卫东,他和我爱人是同学。你认识他吗?”
郭兰浅浅一笑,道:“难怪别人说地球村,真是太小了。我和侯卫东曾经在一起工作过。”
梁进文再次看了看病历,询问道:“现在新出了一种药,对于病人恢复很有好外,就是稍为贵一些,我给郭教授开上,没有问题吧。”
“钱不是问题。关键是对身体有好处。”
郭兰与梁博士聊了一会,互相交换了电话号码。这才离开了省人民医院。
郭夫人将郭兰送到了楼下,道:“侯卫东是好小伙子,这位梁博士也是好小伙子,我家的兰兰这么优秀,怎么遇不到合适的人。”郭兰真有些受不了,嗔怪地道:“妈,大街上男人这么多,我就在街道上随便找一个,你满意吗?”
“你都当领导了,还这么孩子气。”郭夫人对郭兰的固执亦是无可奈何。
这时,停在一旁的小车就开了过来,这是沙州市委组织部的小车。
回到了市委组织部,郭兰就觉得气氛不对,同事们神神秘秘地似乎都有话说,却又故作严肃地在办公桌前努力地工作,作为老组工人员,郭兰心中很有些疑问。
粟明俊见到郭兰,则是心事重重地样子,道:“明天,我送你到成津,赵部长另有安排,就不送你了。”
郭兰到成津县去上任,按照常规就是组织部副部长陪送,只是由于郭兰是赵东到组织以后,组织部走出来的第一位县级领导,赵东就有意送一送,原本说好的事,突然就改变了,加上办公室不同寻常的气氛,让郭兰意识到部里应该有什么事情发生。
回到自己办公室,工作人员小林悄悄地走了进来,他见办公室没有外人,就指着桌上的一本组工动态,道:“郭处长,赵部的文章被要情参阅捅到了上面。”
组织部里有好外处长干部,大家都是“张处”“李处”地称呼着,由于郭兰是漂亮的未婚女子,在市委机关里知名度颇高,称呼“郭处”不免让人想起另外的含义,因此部里同志心照不宣地称呼她为“郭处长”,免得尴尬。
郭兰虽然没有见到要情参阅里面的文章,不过,光是想一想这事都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你怎么知道这事?”
小林得意地道:“赵诚义是我表哥,他给我说的此事,赵部长还被朱书记当面批评了一顿。”
郭兰对去年九月才来上班的大学生毕业生小林很是照顾,听到小林的话,忙道:“这话到此为止,不能再说了。”她加了一句:“涉及领导的话题,千万要小心,这是组织部的纪律。”
小林吐了吐舌头,道:“多谢郭处提醒,幸好我只给办公室的同志说了此事。”
“明大姐知道此事吗?”
“她当时也在。”
郭兰心里就明白,此事应该早已传遍了全部,她态度严肃地吩咐道:“小林,以后谁问起此事,你都不要承认。”小林见郭兰如此认真,意识到自己可能闯祸了,心里也有些发怵,道:“郭处,我去给明大姐说,让她不要给别人说。”郭兰有些哭笑不得,道:“算了,你不要再提这个话题,有人问起一概否认就行了。”
而市委组织部长赵东此时陷入了巨大的漩涡之中。
赵东的文章最初发表在市委组织部搞的组工动态里,组工动态是组织部里的内刊,他将自己的调查报告发在这里面,一方面是供市委参考,另一方面是给各县领导人一个警告,如果没有名叫移山的记者多事,这篇文章也就如过眼云烟,很快就消失在文件的长河之中。
谁知记者移山将此文加上编者按就朝上捅,要情参阅是资深记者向上反映问题的渠道,资深记者写内参,新进记者搞采访,这内参的威力着实不容小觑。
更恼火的是这个编者按还具体解剖了益杨城关镇,每个数据绝对真实,得出了结论,整个城关镇,农民的负担人平增加了三十四十七块。
城关镇这个麻雀加上赵东这个宏观调查,一下就把沙州农民负担问题暴露了出来,钱省长没有见到组工动态,却见到了要情参阅上的这篇文章,当场就给朱民生打了电话,表扬了沙州市委勇于提出问题的决心,最后说了一句:“民生,等省人代会以后,我一定要下来看看沙州的减负成果。”
朱民生即没有看到组工动态,又没有看到要情参阅,被钱省长一番话弄得莫名其妙,勉强将钱省长应付了过去,第一时间让赵诚义弄来这两份内刊,看完之后,重重地拍了桌子,将赵东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你这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朱民生是个权威感特别强的领导人,在他治下的官员中,居然有这种出格的行径,这让他即感到奇怪,更感觉恼火。
赵东出发点很好,可是眼见着事情超出了沙州范围,引起了省里的重视,他一时觉得头大如鼓,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后悔药是没有的,他解释道:“我这文章写得很宏观,没有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只是说一种现象,而且我的文章是发表在组工动态上,原本是在沙州内部通报一下情况,在全市范围内督促一下。”
在朱民生的印象之中,赵东是一位中规中矩的官员,办事稳重,思路清晰,岂止突然唱了这一出戏,他沉痛地道:“赵部长,你是班子里最年轻的,位置也很重要,前途一片光明,为什么会做出这种违反常理的事情。”
看着落款为“移山”的记者名字,赵东当着朱民生的面骂道:“这个叫移山的记者绝对是用心不良,朱书记,现在有些记者完全没有职业道德,就如恶狼一样盯着各地,只要各地出了什么差错,他们就扑过来提要求,要钱要物,吃喝玩乐,而且总是喂不饱。”
朱民生冷冷地道:“那么说,这个移山提过要求吗,到底提的是什么要求?”见赵东说不出所以然,他指出:“我一到沙州来就强调民主集中制,有些同志还不以为然,你这篇文章与市委精神不相符合,是个人出风头,对沙州带来的不良后果,你要负完全责任。”
赵东原本心里十分的懊恼,可是听到朱民生说得如此尖刻,道:“我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没有虚假的地方。”
朱民生用恨铁不成钢地语气道:“老赵啊老赵,你不是普通党员,你是沙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你应该心里清楚,我们是一个班子,是一个集体,你说出来的话,不仅是你赵东所说,也代表着我们这个集体。”
(第五百五十一章完)(,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五百五十二章适应(上)()
又是周六了,早上起来真想把手机关掉,就可以玩失踪。
组工动态的文章具有普适性,放在沙州、茂云、茂东任何一个地方都适合,而移山在要情参阅所写的文章则具体分析了益杨城关镇,编者按与正文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篇即有理论又有案例的好文章,引起省领导关注就不足为奇。
如果没有那一篇一针见血的编者按,赵东的那篇调研文也就失去了针对性,少了三分之二的威力。“移山这个狗杂种。”赵东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懊恼地骂了一句。
听到了敲门声,赵东将两本杂志叠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