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风流-第4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到了省委办公厅以后,就对秘书三处提出了要求,每天上午9:00到10:00,他将在办公室办公,有什么事赶紧过来报告。

    定下规矩以后。每天上班后的一个小时内,三处同志如走马灯一样过来向侯卫东汇报工作。然后又如流水一样回到各自的岗位。

    经过这一段时间实践,一般情况之下,他一个小时基本上能将日常事务性工作处理完毕,其余的时间则处理一些大事、难事。

    岭西省政府办公厅秘书三处原本以日常事务繁杂而著称,前任分管副秘书长天天坐镇指挥,秘书三处以经常性加班闻名于办公厅。侯卫东到来以后,秘书三处还是这些人,还是这些事情,可是所有的人都觉得工作轻松了,也不用经常性加班。

    很快,省政府秘书三处都看出了侯卫东的高明,大家对这位年轻领导评价甚高,总结了侯卫东四个优点:一是安排工作井井有条,合情合理;二是处理事务干脆明白,绝不含糊;三是不出风头,为人低调;四是愿意增加部下与领导接触的机会。

    特别是第四条,原来秘书三处的人感触最深。前任副秘书长长期把培养年轻人挂在嘴边,却将与领导接触的机会看成了私有财富,如葛郎台守钱包一样将秘书三处的同志放在自己的翅膀之下。

    时间如金梭和银梭,更如流水,转眼到了十一月。再过九天,就是母亲刘光芬动手术的日子。

    与三处处长原振天谈事情到了十点半,侯卫东也就有些心不在焉,准备再到医院去看一看母亲。原振天却坐在对面不走,拿着三处的年终总结稿子,还要和侯卫东研究。

    侯卫东当过益杨县委办副主任、又当过沙州市委办副主任,对办公室的工作很熟悉。他知道政府机关离不开公文,却并不喜欢成天钻到文字材料中去。

    “我对总结没有过多的要求,总结就是总结,不是锦绣文章,一是回顾过去工作,二是找出工作中的差距,三是下一步工作打算,不要创新,只要实实在在按这个模式写出来就行了。”

    原振天最怕年终年末,每年为了年终总结,他都要愁掉无数头发,前作副秘书长从事过文字工作,对文字工作有一种变态的迷恋,每次总结都要反反复复修改。比如,标题要用对称句子,提法上要有诸如“一个成果,二条经验,三条措施”等高度凝炼的句子,或者是“短、平、快”之类能一个字概括工作特点的短句。

    有一次,原振天将“加强队伍建设是取得进步的保证”这一条作为了工作保障之一,前秘书长却坚持把这一条作为工作经验。原振天已经数易其稿,终于失控,与前任副秘书长争执不下。

    想起过去的经历,原振天看着侯卫东清爽干净的笑容,小心翼翼地问道:“侯秘书长,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侯卫东有些莫名其妙。道:“原处,你工作出色,我很欣赏。能有什么意见。”

    原振天道:“这个,这个,年终总结我自己也觉得太平淡了。”

    侯卫东差点笑了出来,道:“老原,你在处里几年了?”

    “差不多十年了。”

    “总是在机关呆着没有意思,想不想换个地方?”

    原振天早就想调到实权部门去,可是没有想到侯卫东会主动提起此事。幸福从天而降,让他有些措手不及。道:“我愿意为秘书长服务,在秘书长领导下,工作愉快,有奔头。”

    侯卫东也就换了一个话题。道:“以后年终总结,老原就别亲自操刀了,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抓好三处的工作比写文章重要。”

    原振天出了门,想起自己所说的话,懊恼得在办公室扇了自己几个大嘴巴,道:“原振天啊原振天,侯卫东将话都递到嘴边了,你都没有抓住机会。”

    由于一句问答不对。原振天心情极度失落,在办公室对部下发了脾气。回到家,又与老婆吵了一架。半夜。他眼睛瞪着天花板,就是睡不着觉,把老婆推醒,将此事讲了。

    他老婆半张着嘴巴说不话,过了半响,道:“你这个榆木疙瘩。明天再去找侯卫东,不。明天不去找,先送个礼,然后再去找他。”

    原振天道:“我已经讲了愿意在侯卫东手下工作。”

    “锤子,你们这些知识分子死要面子活受罪,把脸抹下来,伤点自尊,比在这里死撑着好。”原振天老婆爆了粗口。

    原振天犹豫道:“天下乌鸦一般黑,侯卫东没有说具体的单位,万一把我调到更差的单位,那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原振天老婆有些失神地道:“你就是这命,算了,别想了,睡觉,早上想吃什么?”

    “我出去吃碗面。”

    原振天老婆道:“你别吃蒜,说话臭。”

    原振天特别失落,道:“我连吃大蒜的自由都没有吗,我便要吃。”

    相较于原振天的小心谨慎,侯卫东进入了另一层人生境界。下班以后,接到了楚休宏的电话,他带着晏春平,与周昌全和楚休宏汇合,到沙州印象吃晚饭。

    侯卫东这一段时间与熊大伟的身边人接触频繁,他思来想去,决定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在城市改造中只当看客,尽量无所作为。

    他是省政府的副秘书长,真要不自量力地插手岭西市的城市改造,说不定会死得很难看。而且即使他想插手,也没有合适的切入点。

    更关键的是,省里领导的态度本身就很暧昧。他不会傻到看不清形势。

    进了沙州印象,老邢鞍前马后侍候着。晚饭后,来到了遍布着盆景的雅室。侯卫东看了里面的设施,开玩笑道:“老邢,你这几间雅室的设施不行了,怎么不换一换,舍不得钱,有投入才有产出。”

    老邢的沙州印象开业以来,侯卫东是常客,他带来的不少客人都成为了回头客,老邢对侯卫东的服务很是周到。此时听到调侃,不好意思地道:“我原本想换,桌椅都买来换上了,只是这一带全部要拆迁,所以墙面没有重新装,否则就浪费了。”

    周昌全闻言,问道:“这一带全部要拆掉吗,什么时候拆。”

    “春节前就要拆掉,这一片区域全部拆掉,一间都不留。”老邢忧心忡忡地道:“也不知以后有没有这么好的位置。”

    侯卫东注意观察周昌全的表情,周昌全却是面无表情,问了一句,注意力就放在打牌上,道:“今天打两局,我和侯卫东,对阵小楚和小晏,你们两人要打赢我们,还得费些劲。”

    打双扣是周昌全近一段时间最主要的业余爱好,隔个十天半月,就要约侯卫东出来打几局。

    打牌时,侯卫东看着周昌全有些松驰的眼袋,暗道:“周省长到底老了,他将弄我进省改造城中村工程,也许就是一个姿态,这事我要要想清楚,千万别理解失误。”

    (第七百六十五章完)(,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七百六十六章经营城市(下)() 
正版书在当当网和各地书店有卖,欢迎朋友们购买。

    三局双扣,周昌全和侯卫东赢了三局,楚休宏和晏春平已经尽力,只是今天晚上两位领导手气很好,牌也打是精,他们只能投降称臣。

    老邢一直坐在办公室看电视,当然,他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看电视,四分之三的时间在打磕睡,偶尔还有几声鼾。当服务员过来说几位领导要离开,他马上振作精神,迎了出去。

    “周省长,我安排了夜宵。”

    周昌全也有些饿了,只是他腻味了大鱼大肉,嘴巴特别馋豆花饭的香味,道:“老邢,别忙乎了,客走主人安,走了。”

    老邢在益杨粮站工作之时,在站长领导上守着粮站的大门,唯一的安慰就是养在门前的盆景,盆景固然好,说到底也只是一种寄托,身遇不平寄情山水,实在是另一种无奈。谁知到了退休之年,他居然有了重新创业的机会,在原有的体系中他早无翻身之力。市场经济提供给他机会,让他赚钱不少,让老树开新枝,获得了另一种形式的尊严。

    他坐在办公室候着周昌全和侯卫东,一来这两人是沙州印象的大客户,二来心怀感激之心,三是认识了当权派,可保自己平安,不受人欺负。

    侯卫东与老邢握了手,道:“你要想办法再寻一个店。别想着拆迁以后在原地重开,这事变数大,不保险。”

    走在店外。侯卫东上了周昌全的车,两人都坐在后座。

    侯卫东最懂周昌全心思,道:“老领导,吃点夜宵,豆花?”周昌全想着白饭下豆花的美味,有些流口水,道:“这个时候。哪里找豆花?”

    侯卫东兴致勃勃地道:“我知道有一家夜豆花店,专门为出租车司机提供夜豆花。听说味道还不错。”

    一行人沿着大街去找夜豆花,十来分钟以后,在岭西广场的东侧,找到了明亮的店铺。店铺前停放着一长串出租车。出租车驾驶员或单独、或是聚在一起,吃着简单而古老的食品,

    这些出租车驾驶员常年在车上当搬运工,将旅人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根本没有时间看新闻,对周昌全的面容更不熟悉。当周昌全等人进入了店铺以后,除了胖胖的服务员,没有人理睬这一行人。

    周昌全很享受这种平民生活,拒绝了楚休宏帮着打调料的建议。道“我自己来,豆花好不好吃,一半的功夫在调料上。”

    在打豆花的瘦子闻言。道:“这位老先生是行家,我的豆花用的是井水。”

    周昌全不信,道:“你有打井的许可。”

    豆花瘦子无奈又愤恨地道:“我向水务局递了好几次申请,水务局那个眼镜科长到我这里吃过好几次豆花,就是不给我办许可证,害得我每天都要到城外去运井水。所以豆花价钱比一般的要高些,不过货真价实。味道绝对正宗。”

    侯卫东亲自去点了菜,很快,桌上有雪白的豆花,煮得粑粑的蹄花汤,金黄色的萝卜烧肥肠,热气腾腾的排骨蒸笼,让人看了极有食欲。

    周昌全拿着调料回来,见了满桌菜,道:“你们年轻人多吃肉,我这年龄再吃这些肉,晚上绝对睡不好,我只吃豆花和白干饭。”

    单纯的米饭没有酒精、美女以及*,剩下的就是纯粹饭香,咬着绵扎而有味的豆花,大口扒拉着白干饭,饭香和豆花香混合在一起,进入嘴里的感觉很是实在。

    晏春平的妻子春天前一段时间有了身孕,为了能够调到省交通厅来,两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忍痛做了人流,如今春天还住在岭西政府的一间单身宿舍里。

    晏春平此时最想回家照顾老婆,可是此时周昌全和侯卫东在小店吃得津津有味,他的身份,让他无法开口。而且与周昌全在一起的机会难得,春天的工作调动,还得依靠着两位大佬。

    吃完了豆花,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十二点。

    侯卫东坚持着将周昌全送到了家门口。

    两人站在门前草坪,又说了一会话。楚休宏和晏春平两人很知趣地躲在远处。

    “在省政府工作的感觉如何?”

    “我在老领导面前不说假话,目前更加倾向于做实际的工作。”

    “我知道你的心思,这么多年了,我对你也很了解,把你纯粹当作幕僚太屈才了,也不适合当副职,你最适合的还是主政一方。”

    “谢谢老领导对我的信任。”

    “你在成津做得很好,收拾了残局,当时不少人认为你太年轻,控制不了成津的复杂局面。”

    “有你的支持,这才是把成津工作做好的最大保障。”

    周昌全笑了起来,道:“别给我戴高帽子,今天我们两人就谈些实在的事,省政府副秘书长虽然做的是幕僚的事,可是毕竟站在省政府的角度看问题,对提高你的心胸、开阔视野有好处,而且,在省政府工作能提高你在全省的知名度,也是一种资历,对以后上台阶有好处。”

    侯卫东严肃起来,挺直腰,目光平视,专心听周昌全说话。

    “在省政府工作一年,你到岭西市政府去工作,争取进市委常委。”

    侯卫东明显征了征,他迅速分析了此话的真意:“这是周省长的意思,还是朱建国的意思,如果朱建国有这个意思,事情就好办,若是周省长单独的意思,还有些难度。”转念又想道:“周省长是很稳重之人,他若是没有把握。就肯定不会说出来,此时将这事说了出来,就意味着有相当的把握。”

    他脑中飞速地分析。口里道:“老领导,你对我的栽培,小侯永生难忘。”

    他这一句也确实是真心话,在他的仕途生涯中,有三个人起了关键作用,一是遇害的秦大江,他利用村支书的职务之便。演绎了一场跳票大戏,二是县委书记祝焱。他让侯卫东由副科变成了正科,由副镇长变成了益杨新管会主任,三是市委书记周昌全,在市委工作期间。他担任了县委书记。

    有了县委书记这个平台,侯卫东才能担任沙州市政府领导。

    岭西市是副省级城市,若能成为常务副市长就进入了正厅行列,也进入了岭西市的决策圈。从沙州副市长到省政府副秘书长,再从省政府副秘书长到岭西市委常委、副市长,转了一个大圈子,侯卫东从副厅终于有可能上升到正厅。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提拔重要,换一句话。每一次重要提拔都是有看不见的手在推动。

    朝中有人好做官是金科玉律。侯卫东也算朝中有人的人,到了厅级以后,要想再往上升。同样是困难重重。如今周昌全说了这个想法,侯卫东明白,要把想法变成现实还有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会有太多的变化。

    在侯卫东与周昌全谈话之时,晏春平悄悄给春天打了电话,春天有过县委招待所服务员经历。对晏春平很是理解,一个劲说自己的没有事。可是晏春平听到春天有气无力的声音,心里急得很,拿出手机不停地看。又不停地看着侯卫东与周昌全。

    侯、周两位领导却一点不着急,两人还点起烟。

    两根星星点点的火光抽在侯、周嘴上,烧在了晏春平的心上。

    好不容易等到周昌全挥手上楼,晏春平一看时间,已是接近一点钟。

    “秘书长,送您回家吗?”

    “不,我到医院。”

    侯卫东坐在后排,看着岭西市的一排排路灯,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前几天,他是以省政府副秘书长的眼光看这座城市。当省政府副秘书长毕竟隔了一层,更多指导,而不是实际操作,这让精力旺盛一心做事的侯卫东很无奈。

    今天与周昌全一席话,他看这座城市的眼光变了,或许一年以后,他就将成为这座城市的领导者,要亲自推动着这座伟大城市的发展。

    在这座城市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城市管理者中又多了一个侯卫东的名字。

    想到很快就能在重要岗位上做具体工作,侯卫东两眼兴奋得发光。只是他整个面部表情还是很平静,没有让楚休宏和晏春平看出自己的激动心情。

    进了医院,站在病室前,医院的门都有个供护士医王观察的小窗,侯卫东透过房门上的小窗朝里望了望,在壁灯之下,母亲已经睡着了,父亲睡到另外一个床。两人睡得很安静,安静得让侯卫东心酸。

    刘光芬在睡梦中与儿子有心灵感应,她睁开眼睛,见到了小窗外的儿子,将手伸出被窝,招了招手。

    等侯卫东进屋,刘光芬心疼地责备道:“小三,这么晚,你来做什么。”

    “昨天忙,没有来看你,今天无论再晚也得过来。”

    “你开车吗?”

    “没有”

    “没有开车,那赶紧走,别让司机等久了。”

    “车已经走了,我就在这里睡。”

    侯永贵也醒了,问了几句,听到儿子要在病床睡觉,揉着眼睛道:“没有床,别在这里挤。”他弯腰下床,从裤子里取出钥匙,道:“我车停在外面,你自己去开。”

    侯卫东坚持道:“爸,你回去睡,我陪妈。”

    侯永贵喝了水,这才清醒过来,一边穿衣服,一边咕噜着,“要来陪床就早点来。”不过,儿子能来陪床,他心里挺高兴。

    刘光芬叮嘱道:“老头,你上了岁数,手脚没有以前灵了,开车慢点。”

    侯永贵交待了几句,拿着车钥匙,走了。

    侯卫东站在门口看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父亲原本挺直的腰也弯了,背也微微有些驼了。他在心里道:“父亲在也不是当年带着手铐抓犯人的警察了,他老了。”

    没有洗漱,侯卫东上了床。

    刘光芬多年没有与儿子睡在一个房间,看着小儿子的侧脸,挺高兴。她发出一声感慨:“小三,可惜你没有儿子,这么优秀的基因没有人继承。”

    侯卫东突然涌出了将秘密说给母亲的冲动。

    (第七百六十六章完)(,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七百六十七章集资(上)() 
母子俩躺在床上,借着外面的灯光相互对视着。侯卫东出生以后,侯小英就单独睡小床,从此他就单独享有睡在母亲身边的权利。转眼三十三年过去,侯卫东早就离开了母亲的被窝,被窝的温暖与舒适永远留在了心底。

    他坚信凭着如今的医疗条件,肺癌早期能够治好,便试探着道:“老妈,你既然想儿子,我就给你带两个回来。”

    刘光芬道:“我就是说说而已,你别当真,计划生育政策严,你再生一个,工作就要丢掉。”

    侯卫东道:“我当副秘书长,堂堂厅级干部,也就只有四千多大元,这点钱对我来说算得了什么。这个工作有什么意思。”

    刘光芬最了解自己的小儿子,道:“小三,这不一样,当了官才有社会地位,你当了副市长以后,每年吴海县委县政府都要到家里来拜年,就算你再有钱,吴海县委县政府会给家里拜年,恐怕那时就得家里给赵林书记拜年了。这就是社会地位,懂不懂。”

    母亲刘光芬这个年龄,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受到的教育以及自身经历,将做官看成了最佳的人生选择,这是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