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风流-第4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好,我们三人安安静静的吃顿饭。”

    等了一会,洪昂也到了。

    洪昂站在窗口看着窗外风景,道:“我原本想找个清静的地方,赵东却偏偏要点这个金星大酒店,这里经常遇到岭西市的同志。”

    “我刚才转了一圈,没有见到岭西的同志。”

    洪昂站在窗口,抽出了一枝烟,递给侯卫东。侯卫东摆了摆手,道:“我戒了,彻底戒掉。”

    洪昂站在窗边,美美地抽了一口,道:“中央考察组两下岭西,我估计最近省市领导都有变化,你有什么想法没有,我这次动了心思,不能总是跟在别人身后,要主动出击。错过这个店,不知又要等多少年。”

    听洪昂说得如此直白,侯卫东道:“洪部长是老领导了,早就应该动一动,目前应该一个好机会。”

    “听说熊大伟常来这里?”

    “金星大酒店是岭西市政府比较固定的活动场所,熊市长喜欢到这儿。”

    洪昂是老资格的市领导,对省里情况很熟悉,他并没有在侯卫东面前掩饰,道:“赵东定的这个地方,也挺有意思。我听说朱建国当副省长的时候,熊大伟是省政法委书记。两人关系不是太密切。这里面关系太复杂了,水深得很。”

    侯卫东道:“什么地方水不深?就是在镇里面,也是有山头有派别。何况这么大一个省,有分歧、有争议、有派别,很正常。有时候一团和气往往并不正常。”

    两人都是极其聪明的人,尽管关系不一般,但是这个话题只是互相试了试,便点到为止。

    洪昂很快就转了方向,道:“卫东办事果断。从气质来说,并不适合在省委当秘书长。你最适合坐镇一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你的才能。”他又问道“你和祝焱熟悉,这次祝焱到底有可能成为省委组织部长。”

    侯卫东道:“我记得上一次祝焱还是当益阳县委书记的时候,沙洲副市长这个位置已经是板上钉钉,谁知道煮熟的鸭子还是飞了。所以说没有正式宣布职务的时候,谁也不敢说有所把握。”

    赵东、侯卫东、洪昂都是厅级干部,其中赵东位置最重要,侯卫东其次,洪昂同是沙洲组织部长,同样是手握实权,三个少壮派在沙州相识,如今聚集在一起,颇有桃园结义的味道。

    当然。现代社会已经不流行桃园结义,三人心有灵犀,都在小心地培养着这难得的关系。

    二十多分钟以后。赵东出现在电梯里,跟随他一起进来的居然还有岭西市长熊大伟。

    赵东与熊大伟随行人员说着话,两人小声地谈着。

    熊大伟拍了拍侯卫东的肩膀,道:“卫东老弟,你难得到金星大酒店来,你的脚很金额贵呀。”

    “熊市长。我来过的,您日理万机。没有接见我。”侯卫东见熊大伟眼光根本没有瞧洪昂,介绍道:“这是沙洲市委组织部长洪昂。”

    熊大伟这才看了一眼洪昂,道:“哦,是洪部长,欢迎到岭西。”他对洪昂没有兴趣,敷衍一句,又与赵东和侯卫东说着话。

    聊了几分钟,熊大伟对侯卫东道:“明天,我有事找你。”

    “熊市长有何指示?”

    “岭西市需要你们金融办支持”

    “金融办愿意为岭西市提供最优秀的服务”

    “明天上午秘书长常青要来找你,和你洽谈工作”

    “我就恭候。”

    熊大伟自持身份,又特别强势,他如此说话已经是很瞧得起侯卫东了。至于具体的事,他只是让市政府秘书长常青去找侯卫东。

    侯卫东明白自己与熊大伟有着巨大的差距,如果熊大伟亲自找他谈具体的事,反而不合官场逻辑。将熊大伟送走以后,他暗道:“当大官的人,很少如熊大伟这般快意恩仇,他这人是另类。”

    三人回到房间,赵东先与洪昂握手,再与侯卫东握手,道:“我们三兄弟还是要多走一走,越走才越亲热,卫东你给我打了几个电话,我确实在国外,很不好意思。其实你对我也见外,你要像洪昂学习,随时都可以来找我。”

    侯卫东道:“赵主任事情多,不好意思打扰啊!”

    赵东哈哈笑了两声:“我们都是一个战壕出来的朋友,这样说太见外了。而且,你是省政府副秘书长,我是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你来找我,是正找。”

    三人在沙州工作之时,赵东是组织部长,洪昂是市委秘书长,而侯卫东是成津县委副书记。赵东和洪昂的职务都比侯卫东高,两人关系很好,说话也就随便一些。

    侯卫东年龄稍小,关系相对远一些,因此,他很讲分寸,赵东和洪昂可以称呼他为“卫东”,以显示亲热,而他只是称呼两人的职务,以示尊敬。

    每个人都喜欢被人尊敬的感觉,不以熟悉而失礼,是侯卫东来到省政府以后,给自己定的调子。

    三人喝着茶,聊了一会家事,洪昂就问赵东,道:“东子,这一次省里动作大吗?地市班子微调动作大不大?如果有机会,我想调一调职务,看有没有机会任副书记?”

    赵东沉吟道:“中央考察组来了两次了,已经找了一些同志谈话,主要还是考察省委组织部长人选,我听说,市一级确实有微调。”

    侯卫东很关心省里的动态,从赵东口中说出的话,绝对是有价值的核心信息。

    (第七百九十一章完)(,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七百九十二章纠结总是纠结(中)() 
9月第4章。

    临近中午,发一张能引起大家食欲的文章,祝大家胃口好,食欲旺盛。

    金星大酒店菜品古典,菜系也丰富,除了常见的川菜、鲁菜和徽菜以外,还有些海派菜名吃,比如靓滑牛肉爽、野生海虾仁等。

    熊大伟外表时尚,喜欢新派的事。但是,他的胃从来都属于母亲。他的母亲是成都人,从小吃着川菜长大,如今岁月变迁,母亲早已做古,可是吃惯了川菜的胃口,永远将其他菜系当成情人,川菜才是他的老婆。

    为了满足熊大伟的胃口,金星大酒店特意到成都用高薪挖了几个川菜特级大师,使金星大酒店的川菜闻名一时。

    侯卫东在沙州工作之时,经常落脚于金星大酒店,经常享用酒店的正宗川菜。因此,今天他仍然主动点了川菜。

    酒店的川菜都是寻常菜,麻婆豆腐、红烧肉、回锅肉、夫妻肺片、宫保鸡丁,野生菌汤,大河鱼鲜岩鲤,以大盘的大河鱼鲜为统领,其他菜都围绕在外。

    侯卫东对“吃”有着浓厚的兴趣,由于吃馆子的时间太多,将他吃成了美食家,他介绍道:“正宗川菜多采用寻常菜,而是通过厨师的技艺,化腐朽为神奇。你看这些川菜,都很普通,但是有些上千年传承的川菜确实经得起品味。就像酒一样,越品越香。”

    赵东吃了一块红油浸着的夫妻肺片,道:“这夫妻肺片很多馆子都有。但是都没有这里的好吃,就是太麻了。”

    侯卫东道:“麻辣鲜香脆,这是夫妻肺片的特色。这一道陈麻婆豆腐,油特别多,看着挺油腻。但是超级下饭,舀一勺在米饭上,和匀。豆腐嫩滑,肉绍很有嚼劲。香得很,唯一缺点就是这样吃容易长胖。回锅肉,都炒起了灯窝盏,肥肉的部分炒来有点干干的。吃起来脆脆的,好吃。”

    洪昂当过县委书记,市委秘书长、市委组织部长,胃肠奉献给了工作,吃过了太多的宴席,口味自然也不凡,他则专攻来自于大河的鲜鱼汤。这一大盆岩鲤用了酸菜,汤浓,肉嫩。新鲜得如才从河中出来。

    征求赵东意见以后,服务员端来了五粮液,岭西流行的高端酒中有五粮液和茅台。一个出自宜宾,一个出自遵义。

    三人将一瓶五粮液用大杯子分了,品酒、吃菜。

    吃菜的第一段落结束,洪昂问赵东,道“东子,刚才被服务员打岔了。我想朝上再升一升,有做副书记的机会吗?如果有。我还得想办法。如今年龄看着看着也大了,再不努力,机遇就会永远错过。”

    年龄是个宝,过了就过了,这是摆在很多领导干部面前的现实问题,侯卫东很年轻就做了领导,对这个问题就远不如洪昂敏感。

    赵东放下筷子,道:“今年有两个常委,郑玉楼是省委秘书长,但是没有进常委,这一次应该能够解决。而省委组织部长则一直是个谜,我也不知道情况。我们来分析这个事,不管哪一位领导出任省委组织部长,都只能空缺一个位置,这还是在本省提拔的情况下。这个位置出来以后,要引起一串的调动,可是关键岗位并没有挪动几个,可操作的空间都不大。”

    他看着洪昂和侯卫东,似笑非笑地问:“洪昂和卫东老弟如果都有条件,你们两个谁先上?”

    侯卫东脱口道:“洪部长年龄比我大,资格比我老,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愿意让给洪部长。”

    任命一位重要岗位的副厅级干部,要走的程序很多,省委主要领导也会关注,哪里轮得到眼前三人来说话。因此,侯卫东将话说得很漂亮。

    而且,从现实条件来论,洪昂的资历比侯卫东深,年龄比侯卫东要长,能力也不比侯卫东弱,完全有做副书记的资格。但是要从组织部长跳到大市的市长,他还有些困难。

    而侯卫东作为省政府副秘书长,如果被省委领导看上了,将他放到除岭西以外的大市做市长甚至市委书记都是可以的。

    从资格来说,洪昂占优,从位置来说,侯卫东占优。

    侯卫东考虑到洪昂与赵东的紧密关系,因此,毫不犹豫地说了如上的话。尽管赵东有可能是玩笑话,可是在做出选择之时,他必须有所表态,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让友谊常在。

    洪昂感慨地道:“卫东老弟,不管现实情况如何,有你这样的话,我都觉得很值。”

    赵东也道:“我们三人在这里自说自话,都不管用,要想在现有位置上进步,必须还要主要领导点头。”

    洪昂道:“我们在市里工作,上有市委书记和市长,很难进入省里主要领导的法眼,你和卫东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是我们当基层干部的痛苦之处。”

    侯卫东在一旁道:“我真心希望洪部长能够早日主政一方,在沙洲时,周省长多次夸洪秘书长是干将,说实话,这几年洪部长走得并不顺,确实耽误了人才,这是岭西的损失。”

    赵东道:“洪昂和卫东老弟都是后备干部,都很有希望,迟早要被启用,人才难得,干部多,人才少,寻找人才也是摆在省委领导面前的棘手事情。这几年岭西发展很快,在发展中也有许多困难,面临着周边省份的挑战。钱书记注重有实力能实干的干部,我们三个只要注重实干,一定会有机会的。我的身份,外人看起来很威风,是打开领导大门的钥匙,其实每位领导的风格不同,对秘书使用程度不同。卫东当过两茬秘书,又当了副秘书长,应该了解得最深。”

    酒至中旬。三人都有了醉意,洪昂道:“东子,你的家庭生活还没有解决吗?”

    这正是赵东深为苦恼的问题,平时还无法与人说,此时面前着两位好友,他就说了心事:“哎,这几年不顺啊。先是从沙洲到了省减负办,被窝了好些时间。当时根本看不到希望。现在工作上顺利了,感情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侯卫东知道赵东所指是什么,郭兰深藏在内心的最深处,平时尽量不去触碰。却如国宝一样珍视。

    听到赵东不点名提起了郭兰,他沉默了下来。

    洪昂有些奇怪,道:“郭兰这个女孩子一直没有成家,她人长得漂亮,家庭也不错,工作也不错,性格也不怪异,她到底什么原因?难道有很私密的问题。”

    赵东摇头道:“郭兰是很健康正常的女子,应该没有什么私密问题。我在沙州组织部和她一起工作过。一句话,这是一位很优秀的女子,也是一位追求完美的女孩子。我听说。她以前大学的时候谈过恋爱,男朋友到美国就提出分手。此事给了她刺激,对她有些伤害。”

    洪昂是局外人,客观地道:“大学的感情不牢靠,郭兰为了这一段感情而拒绝一座金山,这也不太理智。”

    侯卫东与郭兰原本是平行的轨道。在某一个车站发生了交集,可是开出车站。两人又要分开,只要有遥远的另一个车站才有可能发生交集。而要前往遥远的另一个车站,途中却又充满了太多的危险和不确定因素。

    洪昂是局外人,热情地道:“卫东,你和郭兰一起在成津县工作过,能不能帮忙撮合一下。”

    赵东道:“不用,我也和郭兰一起工作过,这是私事,我自己来处理。只要她一天不结婚,我就还有机会。”

    洪昂道:“东子,你的最大问题就是不够大胆,俗话说,好女怕郎缠,你要主动到上海去,金城所致,金石为开。”

    赵东与洪昂碰了碰酒,又与侯卫东碰了碰,然后仰头喝了一大口,道:“我跟着钱书记工作很忙,属于个人的时间很少,没有机会到上海,而且就算到了上海,也没有一把金钥匙。”、

    说道这里,他又举起酒杯,道:“我们不说这个问题了,大丈夫只要事业有成,何愁无妻,来,再喝一大口。”

    提到郭兰,这酒,侯卫东喝起滋味就不一样了。

    他明白赵东目前还有发动追求的可能,而另一个优秀男人是平凡,他也在追求着郭兰。

    赵东的优势是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有向上发展的巨大空间,在官本位浓重地岭西,这一条是征服女人的杀手锏。

    平凡的优势在于位置,他与郭兰目前在一个学校,发起攻势很方便,而且,平凡是读书人,与郭教授有几分神似。一般来说,女孩子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恋父情节,郭兰对其父亲感情很深,应该也有相应的心理情节。

    侯卫东暗道:“没有家庭的女人的人生将是一个不完整的人生。郭兰这一辈子不结婚不成家,对她来说是很残忍的事,如果我真的爱她,我应该怎么办?”

    最彻底的做法是挥剑斩了情丝,这样郭兰的人生或许更好。可是要将郭兰推给其他男人,即违背了侯卫东的本性,又伤了郭兰的感情。

    这也是侯卫东最纠结的地方。

    上午,到了办公室以后,侯卫东手下的主任们陆续进来汇报工作。

    等到原振天走了以后,侯卫东靠在沙发上舒舒服服喝了一口茶,他看了看表,十点。心道:“常青应该来了。”

    刚刚放下手腕,岭西市秘书常青的身影就出现在了门口。

    侯卫东和常青都是做过秘书工作的人,他们最了解机关的工作习惯。一般情况下,刚上班的时候有很多杂事,要上卫生间,要泡茶、开电脑、开热水器,还要浏览几分钟的新闻头条。这些内务事情做完以后,大约就在九点半,这以后才能集中精力做工作上的事。

    常青来的时候正好是侯卫东处理完杂事,开始喝茶的时候。

    (第七百九十二章完)(,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七百九十三章纠结总是纠结(下)() 
9月第4章。

    侯卫东对于岭西市政府秘书长的职业素养表示了赞赏,他站起身,道:“常秘,你是第二次到我办公室吧,欢迎、欢迎。”

    昨天,熊大伟说了一句侯卫东的脚很金贵,那是基于两人身份的差异,此时他和岭西市政府秘书长常青身份基本上接近,且两人并不太熟悉,他就不能说“常青脚很金贵”等话,而用稍为正式的欢迎语,如何针对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用语,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掌握了这个基本功,就有了分寸。否则,会被人认为不成熟不稳重。

    晏春平办公室搬至侯卫东办公室对面,他两眼如探照灯一般,时刻观察着侯卫东办公室的动静,见到岭西市政府秘书长来到了侯卫东办公室,赶紧起身,过来给客人泡茶。

    经过市、省两个岗位的锻炼,晏春平将机关门道摸个门儿清,他笑呵呵地道:“常秘书长,这是我们秘书长从益杨县上青林带来的农家茶,是那种高山茶树,完全没有过污染,在大自然中野生,上青林老百姓每年都要为我们秘书长特意准备一些,请常秘书品尝。”

    国内名茶挺多,在岭西市面流行的名茶有龙井、益洱、碧螺春、大红袍、毛尖等等,省里领导不管有意无意总是钟情于某一种。但是,真正有档次的领导并不喝市面上的名茶。而是喝特供的茶叶。侯卫东如今喝的是从大山深处特制的土茶,这就是档次。用这款大山深处来的土茶招待常青,是很高的待遇。

    侯卫东看着晏春平的表演。微微含笑,心道:“晏春平就跟他爹一样,心眼灵活,板眼多,是个可造之材,当初我挑选了他,说明思路正确。眼光还是不错。”

    常青端起茶杯,深深的嗅了一口浮出的热空气。很沉醉地道“好香的茶,秘书长,下回出茶叶的时候,帮我弄几两。我也带回去醒醒脑。这秘书长的位置不是人做的,每天纷繁复杂的事情把大脑都搅浑了,喝一杯清茶神清气爽,办事效率能提高。

    侯卫东大手一挥,道:“春平,你给秘书长拿几盒上青林土茶。。”

    常青笑道:“我到秘书长这里来,是又喝又包,怎么好意思。”

    侯卫东道:“这才是一家人嘛。”

    晏春平知道侯卫东的心思,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从一个土罐子里拿了三盒没有标志的茶叶,给常青送了过去。

    常青拿到茶叶,略有些夸张地把玩了一阵。直夸茶叶清香。

    气氛营造得很好,侯卫东这才进入了主题,道:“常秘,有何指示“

    常青将三盒没有标志的茶叶放在桌上,端正了坐姿,收敛了笑容。道:“秘书长,怎么敢做指示。我是来汇报工作的。昨天熊市长特意交代,让我今天一定到秘书长这边来汇报工作。”

    “是哪方面的事?看我能不能效犬马之劳。”侯卫东此时还是城中村领导小组的城员,同时协助周昌全管着工业,还是省金融办的主任,他估计,常青过来肯定与这三个方面有关。

    常青笑道:“是有关金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