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星空文明-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地球舰队想要了解海神的实际情况,与海神之间的通信就需要进行修正,发送信息时需要间隔一段时间进行。

    比如地球舰队用十四分钟的时间发送信息,海神在接收这段信息的时候感觉自己用了十分钟;相应的海神飞船内搭载的时钟显示用了十分钟发送消息,但是在地球舰队看来,它却足足用了十四分钟的时间才将这段信息发过来,接收这段信息当然也需要十四分钟。

    这样的时空差异使得地球舰队需要对发往海神的信息进行发送与接收的。好在这种感觉还并不明显,若速度再提升一点,光是通讯都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麻烦了。

    这次周晨没有在地球驻地待太久,将选拔学科门类负责人的任务布置下去之后,便带着杨曦返回了地球。

    在周晨走后,地球驻地又一次了忙碌阶段,但凡有点希望的科学家都卯足了劲想要冲击一下学科门类负责人的位置。而曹江峰他们在制定选拔方案的时候,不仅考虑到了知识面的问题,同时还把个人取得的成果也作为选拔的参考,所占的比重还不小。

    这导致不少科学家开始埋头在实验室中,就如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做着最后冲刺。

    回到地球后,周晨终于有了闲余的时间,每日粗饭淡茶,平淡似水,既不昂贵,也不低廉,除了偶尔与杨曦一起出去走走,绝大多数时间都窝在自己的领地,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心里默默推演灵光乍现的思维,很多时候都能找到链式数据库的节拍。

    而杨曦自从去了一趟地球驻地之后,整个人似乎也成熟起来了,周晨忙时,她帮忙照料餐食,平日增添欢笑,手里也多了本书,开始专心学习。搞得华妃她们开玩笑说,杨曦这是近朱者赤,也准备捞一个“副教授”的头衔当当了。

    时间淡淡过去,轻轻而逝,自斟自饮。

    国际上,一场风起云涌的变革却在波澜不惊的表象当中猛然掀起巨浪。

    正当国际社会普遍乐观估计中美再度蜜月,世界格局有望拉开“共治天下”的宏图的时候,一个深夜,一个浅浅海湾上发生的事却让这一切变成了泡影,的时事评论家嘘声,傻眼了。

    2016年1月7日凌晨,南中国海中国南海,金兰湾外海。

    一艘美国自由级滨海战斗舰驶入中国南海传统捕鱼区,与正在渔场捕鱼的二十一艘中国远洋渔场不期而遇,黑夜中滨海战斗舰与渔船相碰造成其自身右舷损伤,并撞沉老旧渔船一艘,事发后其余渔船开始搜救落水者同时与该艘滨海战斗舰发生对峙,自由级滨海战斗舰机枪扫射远海进行驱离无效后,开始逮捕其余渔民。

    随后一艘碰巧正在附近游弋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赶到,与中方闻讯赶来的两艘海警船发生对峙,对峙过程中擦枪走火,造成中国一艘三千吨级海警船沉没。

    至此事态全面升级,南海舰队某正要在附近水域进行水上水下联合演练的编队在接到命令后火速赶到现场,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虽说是美国的先进战舰,但面对南海舰队几艘先进052D型导弹驱逐舰组成的编队时,依旧显得寡不敌众。在被团团包围之后,中美双方高层紧急启动了军事热线进行沟通,最终应中方强硬要求,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被南海舰队暂扣。

    天明时分,消息传递开来,中美双方的国防部发言人纷纷在媒体面前指责对方“不够专业”的操作是致使事态升级的主要原因。

    整个世界一下子都懵了,这是闹得哪一出啊,昨天还好好的就差称兄道弟了,眨眼今天就成血海深仇的敌人了?

    在双方你一言我一语的互相扯皮中,敏锐的记者渐渐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呈现了出来,中方一艘渔船和一艘海警船被击沉,美方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被扣,这是一个超级重磅的新闻啊!

    当消息传回美国国内,正准备过一个悠闲周末的美国民众集体失声了,随即他们对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被扣表示强烈愤怒,怒火一股脑朝贝拉克领导的看守政府喷去。

    “软弱的贝拉克领导下的软弱政府将我们的兄弟、儿女送到了大洋彼岸!”

    “如果没有美利坚的妥协,英雄的提康德罗加将会结束它计划中的最后旅程返回母港,而这一切现在都让贝拉克政府毁了。”

    民众的火力基本都朝着贝拉克为何会同意将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交给中方扣留,要知道这是绝对不符合美**方鹰派诉求的。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当即宣布战备状态,新总统上台后的确切指示。

    因为这件事,美国国内发起了大大小小的游行活动,而中国,事件经媒体报道后,有沉默者,也有义愤填膺者,但更多的还是扣留对方巡洋舰之后的声音。

    两国内部自然也有人发觉情况过于蹊跷,他们细细一想,这一切会不会太巧合了?

    滨海战斗舰驶入中国南海传统捕鱼区干嘛,路过吗?但路过的话为什么会二十一艘中国远洋渔船相遇,要知道这不是它的理想航道!而且纵然是黑夜,滨海战斗舰会连巨大的远洋渔船都发现不了?

    更蹊跷的是早已在附近游弋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这一级舰一般伴随美国航母出行,那时候为什么会独自出现在那,而且击沉海警船后,由052D导弹驱逐舰组成的编队也太巧合了,很完美地对巡洋舰进行了包围,再加上贝拉克的稍稍松口,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就被扣留了。

    一环扣一环发觉蹊跷的人忽然产生了一种“中美在演戏”的荒谬感觉。

    呼吁和平的理智声音很快被淹没,谁都知道,之前两国营造起来的友好局面在发生这件事之后已经荡然无存,国与国的关系变化就是这么微妙,犹如过山车攀升至极点,然后猛然直坠下来,吓坏了不少原本看好两国关系的投资者。

    两国股市开始暴跌,社会隐隐出现了一丝动荡。

    军事的冲突化为经济的绞盘,巨大的冲击波开始席卷整个世界的经济。

    这时,南海方面的一些跳梁小丑反而不敢闹事了,他们好像被吓破了胆,转而开始宣扬起和平开发南海的主张。

    纷纷扰扰中,中国方面讳莫如深,除了外交部和国防部发了几篇不痛不痒的声明,调门措辞一步步提升外,没有实质动作。

    反倒是即将卸任的贝拉克总统,在民意的浪潮中愈发显得摇摇欲坠。

第九十二章 斯坦利就职() 
白宫前面每天都聚集了大批的示威人群,在媒体记者狂轰乱炸的报道下,贝拉克政府的前景越来越暗淡。

    对于一个再过两周就要下台的政府,人们缺少对它的畏惧之情,或者说在美国,一旦舆情被塑造出来,那么激昂的民众很少将政府看在眼里。

    在他们看来,政府不过是国家权力当中分裂出来维持社会稳定所必要但却充当着恶棍角色的存在而已,似乎也仅此而已。

    不同于中国政府某种意义上是国家的具现化,政府一旦垮了,国家的存在形式也就乱了;美国的国家主体是议会,也就是国会,政府垮了不要紧,甚至一定程度上政府的垮台乃至停摆还成了国会各势力要挟主政者妥协的筹码,如果哪天他们的国会垮了,那才是国家存在形式垮了。

    所以对于一个明显就要过气的跛脚恶棍政府,不满者是无所顾忌的,他们倾尽其能,在各种社交场合或媒体上,对贝拉克政府的妥协以致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被扣这件事实报以各种讽刺,一些大胆的人甚至直接将贝拉克说成了社会主义者,称他是对方阵营的卧底,借机对他之前推行的强制医保政策和控枪政策横加批评。

    被扣士兵的家属也天天过来围堵白宫,越发式微的贝拉克政府渐渐走上末路,似乎眼看就要被钉到耻辱柱上,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差的总统了。

    沉默了两天之后,贝拉克似乎终于按捺不住的出现在记者们的面前,又是一场贝拉克擅长的脱稿演讲,只不过这次贝拉克的措辞极其强硬,不仅当众解职了一名负有领导责任的太平洋司令部副司令,以及一名担当顾问的一级军士长,还为自己之前的决策失误道歉,坦言自己的软弱是造成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被扣的主要原因。

    到场的群众哗然,很多人直觉地感知到,贝拉克总统的态度似乎要改变了。

    是迫于舆论压力吗?

    或许是!

    但这种改变却让一些战略学家感到了一丝丝不妥。

    于是贝拉克总统在他下台前的两个星期,做出了他第二个“失误”的决策。

    这个决策,便是软弱之后上演的毫无尺度的强硬!

    在外人看来,贝拉克之所以要这么做,是想挽回自己之前的丢分,可放在当前形势下,他的改变无疑是不合时宜的。一些人隐约觉得一匹健壮的战马,正在一点一点脱离缰绳的束缚,开始慢慢失控了。

    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美国的攻势猛然发生变化,一方的改变势必也会导致另一方改变,双方的口水仗消失了,从一开始的舆论施压,转变成了具有实质意义的军事调配。

    美国大军压境,各种先进武器不断部署到中国周边,威吓之意不言而明。

    中国这边也不甘示弱,在短暂沉默了一段时间后,也开始调兵遣将,大批的中远程甚至弹道导弹备战状态,颇有些正面硬缸的意思。

    国际社会一下子乱了,各种呼吁克制的声音不断朝当事双方发过去,然而安理会却因当事双方都是其常任委员的缘故而停摆。

    有的人开始欢呼雀跃,呼吁给对方一个狠狠的教训,但更多的人却开始充满担忧,毕竟激昂过后他们恢复了理智,猛然意识到双方都是体格庞大的大国,一旦真打起来,谁都不是胜利者。

    战争疑云笼罩着整片太平洋,两国民众已感受到生活上的影响。

    之前参加示威的人开始有些后悔,战争在没有到来的时候是一个刺激的游戏,似乎让人跃跃欲试,然而当它真有可能到来的时候,心里却开始犹豫了,害怕了。

    股市一泻千里,华尔街苦不堪言。

    在这种背景下,绝大多数人实际上已经否定了贝拉克的强硬。

    “看样子还是软弱一点的贝拉克更让人安心啊……”

    “我的生活已经无法像之前那样了,现在简直乱套了!”

    “我不希望自己的兄弟、子女走向战场,与中国这种同样巨大的国家开战,简直是一场灾难!”

    舆论在经历近乎疯狂的刺激之后,渐渐又回归到理智的方向,主流民意更加倾向和平。

    而这时,作为“挑起战端”的贝拉克,人们渐渐将他抛弃了,因为他的两次错误,险些葬送了美利坚的和平。

    好在他就快下台了,人们期盼过些日子就要上台的斯坦利能够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改变。至少中美不能再对峙下去,这是许许多多人的心声。

    2017年1月19日,美国总统交接前的最后一天。

    斯坦利踏入白宫地图室,庄严肃穆的地图室中,即将卸任的贝拉克、最高法院的首席**官,以及其他要员都已经在场,宣誓用的《圣经》也已准备好,这将是明日正午宣誓的一次“彩排”。

    斯坦利看到脸上充满疲态的贝拉克,冲他点了点头,严肃道:“历史会铭记你的贡献的。”

    “但愿吧……”贝拉克露出淡淡的微笑。

    斯坦利便不再多说,接下来现场恢复庄严肃穆,按照程序将宣誓和演说的流程走了一遍。

    2017年1月20日,正午。

    美国总统就职的当天。

    一大清早,出席完教堂晨祷仪式的斯坦利,在卸任总统贝拉克以及其他人的陪同下列队前往国会山,此时国会山已经人潮涌动,来自全世界的电视台严阵以待准备直播这一盛况。

    “我谨庄严宣誓,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将手按在《圣经》上,斯坦利在首席**官的主持下平静地宣誓,“愿上帝助我!”

    接下来的就职演说,面对众多记者,斯坦利侃侃而谈:“以我之见,历史恰似一本卷帙浩繁的书,我们每天都在用志向高远的行动填满其中的一页。两百多年过去,这本书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世事继而铺展,时至今日,打开又一个篇章,记叙一个团结、多样性和宽仁的辉煌片段——共同述说,共同书写。”

    演说结束,斯坦利很快就被记者包围了。

    在被问及中美的冲突时,斯坦利明确表示不会发生战争,他将用实际行动展开斡旋,从中国那边要回被扣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随后宣布了接下来几天将亲自率领代表团访问中国的计划。

    在场记者都被斯坦利的雷厉风行镇住了,很快镁光灯闪烁起来,将斯坦利脸上自信的笑容记录了下来。

    “我们对人毫无恶意,我们为的人奉行善举,我们坚守受上帝指引而洞悉的正义,包扎国家的伤口,完成可能实现并维护的我们与国家之间公正持久和平的一切事务。”——美联社引用林肯总统的一句话。

    “我坚信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一个新的总统,将开启新的局面!”——路透社。

    “世界局势再变,新总统雷厉之行访问中国!”——国际文传电讯社。

    “中美将重新携手!”——法新社。

    ……

    对于斯坦利的善意,中国很快做出了回应:“欢迎斯坦利一行访华!”

    一切似乎随着贝拉克的下台,斯坦利接过了美国的权柄而变得美好起来。

    但一切都会这么顺利吗?世界似乎总喜欢与那么满怀信心之人开一些不大不小,但却极易挫败他们信心的玩笑。

    ……

    ……

    美国北部,宾夕法尼亚州首府哈里斯堡郊区的一个实验室。

    这是一个有着军方背景的生物实验室,主要作用是保藏地球上现有的病毒、细菌以及其它富有多样性的微生物。当然这个实验室并不仅仅是菌种和病毒保藏室,病毒的病理学研究也是这个实验室的任务,从某种程度上,每天在这里变异产生的新病毒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实验室有着严格的通风设计和屏蔽措施,理论上讲它并不存在泄露的风险。

    哐当一声响传来,两名正在巡逻的士兵透过厚厚的窗户看到实验室中一名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摔倒在地,这不是什么大事,两名士兵对视了眼,轻轻地微笑。

第九十三章 疫情() 
斯坦利的就职可以说是全美最的事件,大街小巷到处充满着他的海报与宣誓的录像,新闻媒体也不厌其烦的播报着他的演说。

    用媒体界的话来说,斯坦利是一个年轻但擅于创造奇迹的总统,他总是谦逊儒雅待人宽厚,身上毫无架子,看起来就像古典中的优雅绅士,但这不过是他的伪装而已,我们的总统实际上是一个擅于把握形势同时胸怀远大抱负的人,他的上台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美利坚,国会姥爷和美利坚的普通民众们,是不是已经做好迎接这样一位总统的准备了呢?

    新闻媒体不断为新总统造势,似乎换了一位总统,整个国家都焕然一新了一样。

    这无疑是一种浪漫主义情绪在发挥作用,但有一点或许是真的,那就是新总统的上台可能会为紧张的中美关系带来一线曙光。

    厌倦了常态的人们总喜欢新鲜的事物,就如一家企业的老板,当熟知员工的能力之后,哪怕知道老员工有着不错的素质,但也知道他的能力仅限于此,依旧会从内心里希望招聘新的员工为公司带来活力。

    因为未知,所以高估,这也是许多企业为什么不愿给老员工涨工资,却愿意用高薪去招聘新员工的道理,严格意义上讲,这其实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失衡,因为将太多的东西寄希望在了未知的地方。

    看到媒体的宣传,斯坦利自己都有些飘飘然,不过他还算清醒地知道自己没有媒体上宣传的那样高大伟岸,事实上斯坦利身上背着沉重的负担。

    此时斯坦利坐在柔软沙发椅上,看完手里的报告,面色凝重地对卫生部的官员道:“消息确认了吗?”

    “是的总统阁下,目前卫生机构初步怀疑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大肠埃希氏菌变种,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全球还没有抗生素可以抵抗,不过具体情况还要等病理实验室的检测报告出来之后才能知道。”

    卫生部官员措辞很谨慎,超级细菌的出现对公共安全的威胁可大可小,这对即将出访中国的斯坦利总统而言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嗯,你先下去吧,注意对这起病例进行严格监控,组织相关专家对病情进行探讨,尽快制定出治疗的方案!还有设法找到变异菌株的来源!”

    斯坦利挥挥手卫生部的官员出去了。

    那名官员出去后,斯坦利又拿起报告看了起来,整个白宫办公室异常安静,他的心里总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超级细菌其实并不少见,随着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常规细菌经过变异后产生抗抗生素的细菌,这就迫使医疗机构和医药大公司必须再研发新的抗生素去杀灭它们。

    就像警察捉小偷的游戏,总有警察捉不住的小偷,也有小偷无法逃过的警察,双方看的是谁的专业性更强!

    此次发现的这例超级细菌感染者来自宾夕法尼亚州首府哈里斯堡附近的一个郊区,是一名女患者,她在上午时出现不适,并到附近诊所就诊,在诊所发现异常后立即转诊到州立医院,随后她的样本被送至美国******·里德国家军事医疗中心,并从她的尿检样本中发现了这种细菌。

    由于这种细菌有着普通超级细菌少见的致病性和传染性,病例很快引起了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以及宾夕法尼亚州卫生署的注意,截止报告送到斯坦利办公室时,已发现十人感染该细菌。

    这十人均是送诊过程中与该女子有过接触的医护人员!

    该死!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病菌。

    斯坦利的预感很快得到应验了,下午的时候,又一份报告送至他面前。

    那名女病例死亡了。

    是的,感染大肠埃希氏菌变种超级细菌后,医治无效死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