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抉择-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家的汽车,享受着国家的福利,然而所干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个人。无本万利,却不担任何风险!你想想职工们心里怎么会没有气?李市长,我只是想让你听我一句话,人是会变的呀。你想我们那会儿离退休时,该移交的移交,该退还的退还,然后开上个欢送会,拍拍屁股也就回去了。而如今可真是不一样了,像前年郭中姚让公司里的总会计师退休时,去年让公司的副总经理和党委副书记离退休时,每个人都拨给了相当于100万款物的投资,让他们去搞第三产业。名义上当然是为公司去搞。其实这在社会上也是相当普遍的事情。离休了退休了,干了一辈子领导,总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总得让再找点活儿干干,说白了也就是明退暗不退。这在好一点的单位是可以的,但在我们中纺公司就不应该这么做,这么做就是犯罪。拿着贷来的活命钱,给他们个人去干事,忍心呀?李市长,你也是知道的,当初我们离退休的时候,讲过什么条件吗,想都没想过!可现在风气好像一下子就变了,不给条件就不退,就是退了也不交,弄不好还会处处给你闹难堪,说不定还会告你一状,因为你的底细只有我才清楚,你敢不给我再办一个实体让我来干?或者什么好处也不给就让我这么白白退了离了?所以这个‘新潮’公司就越变越大。工人们就说,一只瘦马养了一身肥虱子,这样的马还能好活得了?市长,我这会儿就给你掏一句心底里的话,我在中纺干了一辈子了,什么事情我也看清楚了。像咱们这个国家,尤其是像现在咱们这样的体制,关键的关键就在领导身上,最最要紧的问题其实是干部问题。一个单位必须领导干部本身过得硬,若领导干部有了问题,这个单位也就彻底完了。没有别的,就因为在这些个单位里并没有人能管了他们。这些年来,我们总是不停地讲,要政企分开,对企业要权力下放,要让厂长和经理们真正拥有权力。说真的,这话并没错。可在咱们国家,这样做就得好好斟酌斟酌。你把权力下放给了厂长经理,可这些厂长和经理们又有谁来管理又有谁来监督?上边把权力下放了,下边又管不了他们,厂里公司里的事情还不全由着他们?他们想怎么干就可以怎么干,想用什么人就可以用什么人,国家的钱和厂里的钱想怎么花就可以怎么花,他们要是个好当家人,是个过硬的领导干部那也没什么太可怕的,若要是碰上个又没本事、又没能力、私心又重的领导干部,又没人能管得了他,你想想这样的领导干部岂不是太可怕了?而把工厂和公司交到这样的人手里,不等于是交给了一群败家子?就算一个工厂公司的领导干部没有私心,非常廉洁,但要是他没有能力,没有魄力,没有新观念新思想,仍死抱着过去的那一套,这个工厂公司迟早一天也还不得毁在他们手里?也一样没有别的,就因为这些领导干部都是上边指派下来的,并不是厂里公司里的工人们真正认可的,只要上边的人不管,下边的人拿他们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李市长,我说这些并没有想埋怨指责什么人的意思,更没有想借机发发牢骚的意思。公司的情况已经到了这步田地了,再有这种想法,那还算是个人吗?我说了这么大半天,其实只有一个意思,中纺的问题,是个综合性的问题,但最最主要的还是领导干部问题。只要能下决心把中纺领导干部的问题解决了,其余的事情就好办了,至少也能着手去办了。这是个最关键的问题,也是个最难办的问题,我们最担心的并不是别的,而是怕领导们心慈耳软,听他们说些什么,就什么主意也没了。拖来拖去,一切都还是老样子,等到把工厂拖垮了,把人心拖散了,再来收拾这烂摊子可就真的来不及了。既然职工们要求查一查,公司的领导们也希望能查一查,那就派一个调查组来查一查好了,只要能严肃认真、公正公开地查一查,就算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大伙心里也就踏实了,这又有什么顾虑又有什么不能放心的……“
  李高成一直在默默地听着,原来他还有插话的意思,等到老厂长说到后来,他便觉得什么话也插不进去了。老厂长的话其实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就算这些人没经济问题,没有循私枉法,但若只是一些庸碌之辈,也一样跟败家子没什么区别。老厂长虽然说他说的这些没有任何别的意思,但李高成还是感到这些话其实都是针对他而来的。中阳纺织集团公司的这些领导干部,如果实话实说,当初确实主要都是按他一个人的意思而安排的。当然也征求了不少人的意见,但那仅仅都只是象征性的,他已经定了的班子,又有谁会反对,又有谁能反对得了?老厂长、老总工当初倒是反对过的,但不一个个都让他给否定了?甚至到了今天,一想起这事来,还不是让他有点耿耿于怀?要不是中纺出了这么大的问题,说不定他会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一辈子。他今天对中纺的问题一直犹豫来犹豫去的,说穿了,还不是因为中纺眼前这个班子跟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顾虑那担心的,其实不都是因为这一点?这是你想否认就能否认得了的吗?
  也许是看到时间有些太长了,也许是感到市长的情绪有些不高,余下的人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临走时,几位职工代表留下了一份有一万多名工人签名的要求坚决查处公司领导腐败问题的请愿书,还有那个中纺第三产业“新潮”有限公司的会计师,给他留下了一份“新潮”有限公司近几年的帐目清单。
  两样东西都很厚,掂在手里好沉好沉。
  十二
  看着眼前两本厚厚的东西,李高成的心里不禁感到越来越重。
  万名工人签字的请愿书,足足有一百多页!他一页一页地翻了翻,几乎没有什么代签的笔迹,这一万多个签名,确确实实都是职工们自己签上去的。一万多个签名呀,这是他有生以来见到的人数最多的一份签名书!
  请愿书的形式和内容也写得非常讲究,看来是经过许许多多的人商量和讨论过的。前面是一个简短的概括性材料,只有一页,字体很大,不到一千字,写得极有感情、极有声势、极有鼓动性。这可能是考虑到了领导忙的缘故,当然也可能是一下子就想引起领导的注意和重视,如今的领导对这种上访的东西,告状的东西,早已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特别重大、特别惹人关注的事情,一般是不会引起领导的重视的,若是想给领导造成一个强烈的震撼或者是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不仅要把问题渲染得有声有色、事关重大,而且在措辞和形式上也要引人注目、纲举目张。不仅能一下子抓住领导的注意力,还要能引起领导的高度关切,让他确实感到刻不容缓、欲罢不能。眼前的这份不到一千字的东西,似乎确实达到了这种效果。中阳纺织集团公司现在事态的累卵之危,公司领导腐败行为的骇人听闻,公司干群之间关系一发千钧的严重紧张,职工们难以压抑的强烈愤恨,以及这种事态持续发展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和可能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等等,在这不到一千字的书面材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触目惊心,同时还让人感觉不到这是在危言耸听,故弄玄虚。接下来在这一千字的后边,则是一个较为详细、并附带了许多证据证明、约有万把字的一个上访材料。这份材料应是前一份材料的详尽而又全面的诠释,有理有据地罗列了中阳纺织集团公司的十大腐败问题和公司领导的数十种违法违纪行为。在这份材料后面,则是一万多名职工干部的签名了。他看了一下页数,整整136页!
  另一份材料是有关中纺第三产业“新潮”有限公司几年来的部分帐目清单。他翻了翻,足有300页之多!直看得李高成有些瞠目结舌、心神难安。他没想到在这个所谓的“新潮”第三产业里,中纺公司里大大小小的领导,包括离退休和没有离退休的,竟有那么多的家属子弟涉足其内!这个“新潮”有限公司,几乎就等于是中阳纺织集团公司领导干部家属子弟的大本营!在这份300页的帐目清单前面,首先是一份“新潮”公司领导成员以及所有分公司领导成员的名单罗列表。在每一位经理、副经理、厂长、副厂长以及主要财务人员后面,都有一个括号注明他的身分和背景。比如书记的外甥、副总经理的儿子、第二分厂厂长的侄子、第八车间主任的妻子等等等等,全都标得清清楚楚。而且每个分公司的经济状况和资金流向,还有那些明亏暗盈、金蝉脱壳,把国有资产偷偷转为个人资产,亏了是国家的,赚了是个人的种种行为和方式也一样都记得清清楚楚!他实在有些想不明白这些情况是怎么给调查出来的,尤其是这些详细的帐目清单又是怎样给复制出来的!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分公司的帐目,几乎是数十个分公司的资金状况和人事情况!要这么详尽地一个一个地全都调查清楚并复制出来,实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得做多少工作,又得有多大的耐心和勇气!真是应了一句古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尤其让李高成感到震惊的是,这样大的两份材料居然全部都是复印出来的!这就是说,代表们给他的这份材料,决不仅仅只是一份,很可能在给他的同时,也分别送给了其他领导和更高一级的领导!
  给他以震惊的同时,又让他感到了一种说不出的气恼。如今的人都怎么了?动不动就弄出一份份材料来,然后复印上几十甚至几百份,上上下下、沸沸扬扬撒得哪儿都是。计算机、复印机的普及,连告状似乎也现代化了,真让你防不胜防,想捂都捂不住。不过这样也有这样的好处,既然哪儿也知道了,那么大家就都有了责任,开会呀、讨论呀、研究呀,也就用不着再那么需要解释和汇报了,大家都知道了告状的内容,也都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一提起来就可以直奔主题。当然也有坏处,既然大家都知道了,大家也都看到了,那么责任也就应该由大家来分担。大家都有责任,也就等于都没了责任。如果你们都不想管,那我也一样可以不管。
  然而眼前的这两份材料,却让李高成越想越觉得沉重,越想越觉得无以摆脱。
  因为在任何人眼里,都会有一个牢固的看法:中阳纺织集团公司这个点是你李高成的点,中阳纺织集团公司的班子是你一手促成的班子,当初中阳纺织集团公司这个典型也是你亲手树立起来的典型。所以中阳纺织集团公司的任何问题和变化都将同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你无论如何也跳不过去也摆脱不了的。
  昨天想好的安排似乎被这几个不速之客一下子全打乱了。
  他本来想一早先同市委书记杨诚好好谈一谈,把发生在中纺的情况和问题详细地、实打实地给杨诚通通气,两个人先商量商量究竟该怎么办。虽然国有企业的问题几乎是每一次市委常委会议都要一再研究的议程,但这一次同以往则有着根本的不同。这一次是市里特大型企业之一的中阳纺织集团公司出现了不同寻常的严重问题,发生了一个建国以来都不曾有过的恶性事端,以至发展到要冲击市委市政府、冲击省委省政府!在一些市属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不引起高度重视,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他必须要让中记先重视起来,在开市委常委会以前,如有可能,最好先给省委省政府的有关同志做些汇报和请示。因为这决不是一件小事,不仅关系着市里国有企业的改革,而且也影响着社会稳定和人心的沉浮。一点点也马虎不得、推托不得。
  然而这几个人来了以后,把他事先想好的这一切全给推翻了。其实真正推翻的并不是别的,而是他原先所持有的立场、态度和措辞。说实话,昨天听了中纺公司那些领导的汇报和解释后,他对中纺公司的感情和看法确实变了许多,尤其是对公司的这些主要领导的看法有许多也同工人们截然相反了。昨天晚上他想了又想,一再地告诫自己,一定要客观,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定不要感情用事。对两方面都要予以客观的分析,各有各的不足之处,也各有各的偏激之处,两方面的情绪应该予以理解。一句话,对两方面都要正确对待,但对待广大工人,则要从关怀和爱护的角度出发,在积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对他们多做思想工作,对他们的情绪要善于引导,尤其是对那些对改革对打破铁饭碗感到不满的人更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认真耐心地做说服工作。这么多年以来,由于中国特有的国情,因具有固定工资、优越待遇和种种特殊身分而被人称作“铁饭碗”的国有企业职工,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高于其它阶层的高等阶层。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眷恋于“铁饭碗”的情绪,很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对改革具有阻碍作用的情绪。如果能从这个方面来分析和看待国有企业职工的不满情绪,许多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这样的分析和看法,是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对工人们要正确对待、对工人们的情绪要正确对待,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从各个方面去考虑。对什么事情也要一分为二,大概就是这个道理。至于对公司的这些领导,也一样要正确对待和正确理解。对那些确实存在的腐败行为和违法乱纪行为,绝不能手软、更不能姑息。该调查的就调查、该处理的就处理,如果查出问题,查到谁就是谁,查到哪一级就是哪一级。违纪的就严惩,违法的就判刑。开除党籍、撤销职务,严惩不贷、以儆效尤。但在另一方面,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尤其是那些让职工强烈不满的国有企业领导,同样也应该正确理解和正确对待。国有企业的包袱沉重。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管理不善,这是我们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遗留下来的无穷后患,所有的这些同现有的国有企业领导并无根本的、直接的关系,如果把眼前发生在国有企业的这一切问题和困难全都推在这些领导身上,这既不是公正的,也不是唯物的,同样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我们没有理由把历史的和我们国家特有的经济阶段的问题全都归罪在这些企业的领导人身上,像平常所说的那些术语,什么观念转变不快、开拓意识不强、领导魄力不够、传统思想束缚太深等等等等。这么说起来不难,但真正去干有那么容易吗?私营企业没有任何条条框框,他们想怎么干就可以怎么干,黑道白道,想怎么来就可以怎么来。而国有企业的领导他们可以那么去做吗?有时候,有些事情不做不行,而且非做不行,那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做。但同样的事情,私营企业屁事没有,什么也不必担忧,而国有企业的领导一旦有人告了你、捅了你,上面派人一查,顷刻间就能让你作阶下囚!民不告,官不究,如今人人都在讲这句话,好像这句话已经成了一以贯之。屡试不爽的真理。同样的事,没人告什么事也没有,若有人一告,立刻就全完。如今的单位,尤其是企业,什么样的问题查不出来?只要你扳下脸来,要什么问题就能查出什么问题,就看你上一级当领导的怎么掌握分寸了。
  李高成昨晚想好的指导思想,也就是想同市委书记杨诚商量商量怎么掌握分寸,怎么把握度的问题。两个正确理解,这是前提;两个正确对待,这是原则。在这样的前提和原则下,然后派出调查工作组,既要理顺群众情绪,也要稳住干部队伍,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着手下一步的工作。也就是只有到了这时候,才能考虑如何把公司运转起来,如何把公司搞活的问题。
  他当时觉得这是个最稳当的策略,也是个最牢靠的办法,至少不会出了大问题,也不至于会闹出个什么大冤案大事端来,惹得人们耻笑,最后让你自己也下不来台。
  然而当他今天面对着这些再次找来的职工代表、面对着这两本厚厚的上访材料时,昨天让他思之再三的想法和观点的理论基础,顷刻之间便动摇了、坍塌了。
  面对着这厚厚的一本万人签名的请愿书,面对着这不知经过多少人明查暗访、得之不易的调查材料和帐目清单,面对着这么多工人的呼声和企盼,面对着如此令人触目惊心的腐化和如此明目张胆的丑行,虽然这一切并没有真正开始调查,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认定,但你就能这么随随便便、轻描淡写把这一场如此严峻而又激烈的矛盾冲突,变成两个正确理解正确对待吗?事情就像你说的那么简单吗?双方都有责任,批评加自我批评,各打五十大板,事情也就过去了,问题也就解决了,满天的乌云一下子也就全散了,中纺的问题真的就能这么解决了?也真的就这么好解决吗?


  是想徇私隐情、瞒心昧己呢?还是太有点漫不经心、麻木不仁了?
  当时自己在中纺公司那么多的干部职工面前,曾做出了那样信誓旦旦的保证和许诺,自己当时的情绪是多么的激昂和热烈!然而等到一转过身来,当那些自己当初提拔起来的手下再次恭恭敬敬地坐到自己面前时,那些保证和许诺,那些激昂和热烈似乎一下子全都变调了、变冷了。面对着你过去的部下,尽管你是那样的毫不留情、冷面如铁,但在你的内心深处,一种昔日的同事情结仍是那样的牢固和难以分离。
  说穿了,对中纺的问题你还是下不得手,也不忍心下手。你还是想和和稀泥、抹抹光墙,凑凑合合地把事情绕过去也就算了。如今大家过得都这么艰难,都这么不容易,既解决问题,又谁也不伤害,这才是顾全大局、保持稳定的上上策。既然是和平年代,为什么非得把人民内部矛盾变成敌我矛盾?再说,如果一有人告状,一有单位集体上访,就立刻答应全部条件,下边说怎么办,政府就答应怎么办;下边说要处理谁,政府就答应处理谁;下边说搞腐败的是谁,上边马上就大张旗鼓地查处谁。不闹不管,一闹就全管;不闹不给,一闹就全给。如果政府的形象成了这样,下边大大小小的企业都争相仿效,长此以往,有朝一日政府可就真的要永无宁日了。这才真正是不利于深化改革,不利于社会稳定。
  想想自己所考虑的这一切都是如此有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