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大明-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肯定瞒不住,而且那杨震一定会趁机把罪名都推到奴婢的身上。奴婢知道事情已瞒不住,这才……还请陛下饶命,奴婢知道错了!”冯保可怜兮兮地解释道。

    而这话听在万历耳中,倒也叫他信了几分。锦衣卫和东厂的争端他是看在眼里,甚至可以说是在他的默许之下发生。当初杨震就曾提醒过他,为君者当善用制衡之道,对朝中官员大臣该如此,对东厂这样有着凌驾于律法之上的特别机构也是一样。正因有这样的想法,他才会在许多事上偏向于杨震及其背后的锦衣卫,让他们与东厂争斗不休。

    但是现在,当他们双方间的争斗已和京城的安定产生联系时,即便万历年纪还不是太大,经验也还不够,却也明白这事情有多危险了。一旦他们双方真个势头水火,那他们的话他这个做皇帝的还能信吗?

    “你是怕杨震和锦衣卫会借机故意把你的罪行往重了加,所以才在惶恐之下向朕坦白了一切?”小皇帝的脸色变得愈加难看了起来,阴沉沉地盯着冯保。

    风白哦身子一颤,也明显感觉到了皇帝的怒意。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时候已无法回头了,便再次磕头道:“奴婢知错,奴婢应该早些向陛下坦白一切的。”

    这就是先入为主的作用了,当冯保早一步向万历承认过错,又早早埋下伏笔后,万历再看杨震时,可就没有以往那般的信任了。毕竟随着年岁增长,小皇帝的政治智慧也在一点点的增加,他也觉着这确实是杨震和锦衣卫对付冯保的好时机,这时候不添油加醋地把矛头对准冯保,都有些对不起这么个好机会了。

    也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思,当他把杨震叫进来时,态度上便比过去任何一次都要冷淡许多。身为天子的,自然不希望自己被底下的臣子所利用。即便杨震以往都是站在他这边的,但只要有这一次,万历就得重新考虑这个人能不能完全信用了。

    一直待在皇帝跟前,将他和冯保间对话听了个明白的孙海也为杨震捏了把汗。若是杨震为了图一时之快真把罪名都强加到冯保身上,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只怕他杨震接下来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只是因为现在皇帝面前,孙海怎么都无法警告杨震,只能不时打眼色,希望杨震能机灵地及时收手。

    而当杨震说出自己的来意确实与钟裕遇袭一事有关时,皇帝的脸色就更加难看了,他觉着杨震接下来就要狠狠地告上冯保一状,将之彻底认作此事的元凶了。

    其实对此,万历也认定应该和冯保无关。虽然他也不满冯保对自己的管束和揽权行为,但他也了解自己的这个大伴,知道他再怎么丧心病狂也不会拿整个京城的安危,拿无数百姓的存亡来满足一己之私的——而且看起来在这事上,冯保还得不到半点好处呢。

    暖阁里的气氛突然就凝重了起来,杨震站在皇帝对面,心里也不觉有些发紧。他虽然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状况,但皇帝对自己的态度有所保留和怀疑却还是可以感觉出来的。

    “只不过什么?杨卿,你在朕面前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大胆说便是了,即便说错了,朕也不会怪你的。”万历再次追问道。

    手里再次捏了一下那份供状,杨震缓缓地呼出了一口气来,手指微一用力,就将之推得更往里一些,以防它掉出来。然后才拱手作答:“禀陛下,那个叫徐康的东厂番子在被微臣手下的锦衣卫捉拿并指认其罪行之后,确实招了供,只不过他所作的供词却实在难以叫臣相信。”

    “哦?此话怎讲?”

    “据他招供所说,他们所以干出此等事情来,是受冯公公的指派。而冯公公所以这么安排,又是受了工部尚书郭朝宾所托……对于他这交代,臣是怎么都不会信的,别说郭尚书身为堂堂六部尚书断不会做出此等祸国殃民之举,就是他真做了,以冯公公的为人,也断不会答应帮他的。冯公公,下官这么说你可认同吗?”最后一句话,却是冲着冯保所说。

    冯保此刻也是一阵愕然,怎么杨震所言和他想象的有些不一样,怎么他居然在帮着自己说话了?但既然对方都如此说话了,他这个当事人当然不好不接话,便苦笑着点头:“多谢杨镇抚对我的信任,我确实不会干出此等事情来,而且我在刚得知此事时,也已经跟陛下坦白了。”

    “是吗?”杨震装作一副吃惊的样子,再次行礼道:“陛下,原来你早已知晓此事了,那倒是臣有些性急了,也太小瞧了冯公公的为人。本来,臣是打算在陛下跟前质问于他的,真是惭愧哪。”

    小皇帝听完这两位的话后,也愣了起来。这事情怎么会演变成如此模样,杨震居然没有趁势告冯保的刁状?但在松了口气之余,他又不无怀疑地扫了冯保一眼,虽然杨震直言这事和工部尚书没有关系,但下面的人作如此交代难道就真的只是为了扯虎皮做大旗,狐假虎威吗?

    对小皇帝无比熟悉的冯保感受到了万历心里的疑惑,心下便是一阵发紧。没想到杨震竟如此机警,不但躲过了自己给他埋下的雷,反而以退为进地坑了自己一把,自己又无法反驳与回击,这种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在这主仆二人都有些意外而反应迟钝的当口,杨震又继续道:“陛下,虽然臣认为他们口中所说的此事与冯公公有关一事很不可信,但这毕竟是东厂做下的错事。故而,臣恳请陛下为正我大明法纪,也为了替那些死难和遭灾的百姓伸冤,派员尽快把事情真相查明,将犯下此等滔天罪行之人捉拿绳之以法!”

    他这一说,才使得万历自吃惊里回过神来,当即点头道:“杨卿你所言甚是,此事非同小可,断不能叫任何一个凶徒脱罪!大伴,朕欲把此事交由你来查办,你以为如何哪?”

    “奴婢……奴婢多谢陛下的信任……”冯保满脸感激和惶恐地再度跪下,甚至还挤出了几滴眼泪来:“只是这事奴婢毕竟也是待罪之身,也大有嫌疑,让奴婢来查实在很是不妥。”他口里虽然说得好听,但心下却是大为怨恨,真恨不能把杨震这个搞出事来的家伙给生吃了。

    万历其实也不过是试探一下而已,见冯保如此说了,便也不再勉强,便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此事就交由刑部方面的人来查吧。你们传下旨意,除了要查出是哪些东厂里的混账干出此事,以及其中原由外,也得把此事是不是真与郭朝宾有关给我查清楚了。”

    “是,奴婢这就去叫人给刑部下旨。”孙海赶紧答应一声道。

    万历这才把神色一缓和,冲杨震一笑道:“杨卿莫要怪朕不肯信你锦衣卫,把这事交给你们,但毕竟此事你也牵涉其中,还是要避避嫌的。”经过刚才一变,他对杨震的猜疑已完全消除了。

    杨震赶紧拱手道:“臣不敢,臣知道陛下做此决定自有你的道理。而且陛下考虑的确实周到,东厂与锦衣卫之间……确实还是让其他衙门查起来更方便些。”

    “好了,天色也不早了,朕就不留你了,你且出宫去吧。”小皇帝冲他一笑,就把杨震打发了出去。随后又把不那么友好的目光转向了冯保,却没发觉,其实此刻杨震也是大大地松了口气。

第五百十四章 势同水火(一)

    这场因为各方天时、人为等因素而造成的水患对整个北京城的损害还是相当巨大的。即便是大水退去之后,城里的情况也没有太大的好转。为此,朝廷官府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重新修缮河堤,为百姓重整家园,直到时间进入到腊月之后,这一切总算稍微好转了些。

    不过对朝廷来说,即便暂时安顿了那些受灾百姓——不少人被安排住进了潭柘寺等京城周围的寺庙之中,虽然河道已然重新整顿,河堤也重新立了起来,看似一切都恢复到了原来的模样,但这次的水患的处置事宜却并未就此结束。

    待永定河终于重回正轨之后,以工部尚书郭朝宾为首的一批责任官员的处置也就随之而出。毕竟这次的灾祸多半因郭朝宾他们的判断而起,要不是他们错判地形,将河闸定在那边,永定河水也不至于倒灌京城,这罪名即便他们在灾后全力补过,那也是无法弥补的。

    于是乎,在腊月初九朝廷就发下明旨,夺去工部尚书郭朝宾的一切出身官职,将其发配边疆以赎前罪。念其多年来为朝廷也立下过不少功劳,其家眷妻儿可以免罪,直接发回老家,也不抄没家产。另外,本来在此事上还有另一个主要责任人工部侍郎翁汝达也要严惩,但因为他在开闸后便落水而死,便不再追究。

    至于工部其他一些责任官员,也都受到了不小的惩戒,或罚俸或停职,直把整个工部衙门闹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当然,有遭殃的自然也有得利的。这其中,杨晨便是整个工部衙门里最终的获利之人。在这次灾难里,他表现出了叫人惊讶的预判能力,更几次向郭朝宾据理力争,奈何上司一意孤行刚愎自用,这才酿成了如此惨剧。但这却并不能掩盖其在水利方面的见识和能力。

    另外,在之后的善后以及安抚工作里,被张居正钦点的杨晨也是尽心竭力,尽最大可能地把京城局面安稳下来,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同僚下属的尊敬。于是在这场水患完结之后,杨晨便也得到了来自朝廷方面的重赏。虽然现在阶段,他依然只是工部的小小主事,但据知情人所说,朝廷已有意在新年之后将杨晨破格提拔为员外郎,主理大明的水利之事了。

    除了这些明发天下,或已传得到处皆知的消息外,在常人所看不到的暗地里,因为这场水灾也发生了一些不一样的变化。

    比如东厂方面,在此事后,就有十多名番子和两名百户、一名千户失去了踪迹。据说他们是被冯公公亲自下令给除掉的,而且用的还是最叫人心寒的闷杀。而且经此一事后,东厂本就有些颓丧的气焰就更是一落千丈,至少一段时日里,就连街上都见不到灰衣白靴的番子们的踪影了。

    与之相对的,是锦衣卫在这段时日里的存在感却比过去更强。在东厂退缩的时候,他们迅速填补了这一空缺,身着红色公服的锦衣卫已渐渐取代了东厂在民间的势力,成为京城几个帮会着力巴结的对象。

    如此一来,锦衣卫的势力那更是水涨船高,原来门庭冷落的杨震家门前,也总有满当当的车马停驻,那是希望与他搞好关系的官场中人和民间有头有脸的人物的座驾。

    对此,杨震的态度是既不得罪,也不过分接近,只是派出手下的几名文职官员与这些人见见面说说话,至于他们送来的礼物他也是一概退回,这就让杨震这个独特的锦衣卫头领的名声更响。

    而随着工部的杨晨原来是杨震兄长这一消息传出之后,无论百姓还是官员对这两兄弟就更是高看几眼,许多人都在说杨家兄弟将是大明少有的才德兼备之人了。

    对于这样的盛赞,杨晨倒是颇有些高兴的,毕竟他身上已沾染上了这个时代的士大夫重名更甚于重利的价值观。但杨震却很有些不以为然:“大哥为官有些好名声总是好事,可我这个锦衣卫镇抚,搞的是监视与密探工作,居然也有这么大名气,可就未必是好事了。”

    对此,沈言这个已成为杨震心腹的幕僚也大表赞同:“是啊。咱们锦衣卫办事讲究个隐秘。若是大人你名声太响,甚至闹得满城皆知,那今后咱们再想做什么可就不那么方便了。”

    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在这个锦衣卫与东厂完全处于对立状态,甚至可以说是势不两立的情况下,一些事情却还是得照着既定方案走的。

    在几次压制东厂得手,这回更是重创东厂骨干,甚至差点连冯保都被牵连进去后,杨震知道双方已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别看最近东厂显得很老实,让出了大量地盘,但他很清楚,这只是对方在筹措最后反扑前的收缩而已,一旦自己稍有不慎,就可能反过来被他们反击得手。所以若要保持,甚至是扩大现在的战果,就必须趁胜追击。

    至于怎么追击,就得照着沈言之前所给出的策略那般行事了——通过翻查过往东厂所犯下的罪行来继续削减其羽翼。以东厂曾经只手遮天的权势,以及那些家伙的恶劣品质,想必他们是没少作奸犯科的。

    可这事必须尽量做到隐蔽才是,若是叫东厂方面提早就察觉到了锦衣卫的目的,只怕他们就会做出相应的准备与对策,杨震再想借机打击他们可就太难了。而现在这个情况,就显然很不利于锦衣卫做这些。

    “想不到这虚名也有拖累人的时候,早知如此,当时我就该尽量低调行事的。”杨震在得知就连镇抚司衙门外面都有些胆子大的家伙来搅扰后,忍不住就苦笑着摇头叹息起来。

    “其实大人你也不必太过担心,虽然这事对我们眼下来说确实不是太好,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件好事。”到了这个时候,沈言也只能如此安慰杨震了:“毕竟咱们锦衣卫的名声一向不怎么样,但大人你却博得了个好名声,对我们今后行事可就能带来诸多便利了。”

    “我这个人最是现实,在眼前的问题都还没解决之前,又怎么可能去在意那些看不到的将来呢?”杨震苦笑着道:“不过有一点好处倒是真的,至少我让人去顺天府等衙门查看与东厂相关的案子时,他们是不敢再作阻挠了。”

    “大人,下官还有一个看法。”沈言突然又道。

    “哦?你且说来听听。”

    “咱们做这个必须尽量瞒着东厂那边。虽然他们最近显得很是老实低调,看似不理外间之事,但也难保他们不会在暗地里监视咱们。”

    “唔,你说的在理!”杨震眉毛一挑,很以为然地连连点头:“我会嘱咐兄弟们小心行事的,尽量不露什么破绽,免得叫他们有所察觉。”

    “这只是其中一个办法,但我以为除此之外,咱们还可以再做点障眼法。”沈言突然一笑道。

    “障眼法?”杨震眯起了眼睛来,若有所思地反问了一句。

    “其实东厂那些人也知道咱们不会轻易收手,要是我们这段时间里偃旗息鼓,反倒会被他们看出问题来。所以我的意思是,索性就做个样子,摆明了车马让他们看到我们要继续和他们为难。比如,派出一些人手监视东厂那边,以及像赵无伤这样的东厂要人。如此,他们的注意力也就会落到这些兄弟身上,从而忽略了我们另一边的动作。”沈言道出了自己的意思。

    杨震略作思忖之后,便拍案叫好道:“好!这确实是个妙计,而且这路疑兵说不定也能查出什么事情来。另外,我早有心练练现在那些密探了,正好拿他东厂做个目标!真可谓是一举三得了,好!”

    见杨震不但采纳了自己的建议,而且还如此大加赞赏,沈言心下自然大为高兴,赶紧一抱拳谢过。

    于是,就在万历五年的腊月,这个随着水灾过去,北京城里的百姓们都开始着手准备过年——虽然许多人家都遭了灾,但一年到头忙碌吃苦下来,总得有个放松欢庆的日子,这个年总是要过的,而且大家都希望能过好,以冲去过去一年的晦气——的时候,京城里东厂和锦衣卫之间的明争暗斗已彻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不知是因为锦衣卫那些探子眼线的伪装藏匿功夫太差,还是东厂方面的人眼力太好,只是区区几天,这些跟踪、潜伏、窥探的锦衣卫人手就已被东厂的人给一一看破。

    当得知这一情况下,东厂里的许多人都有些坐不住了,纷纷跟赵无伤等珰头请命,允许他们这些兄弟予以回击。不然再这么被锦衣卫欺负到头上的话,大家的日子可就没法过了。

    当赵无伤把这一情况禀报到冯保那边时,冯公公也终于忍耐不住了:“杨震,你实在是欺人太甚。不给你点厉害瞧瞧,你还真以为我们东厂拿你没办法了!吩咐下去,找准机会,好好地教训一下那些混账东西!”

第五百十五章 势同水火(二)

    寒风呼啸着从北边而来,吹在千年古都北京城,将天上一大片的云带到了半月边上,并慢慢地将这点撒向地面的光亮也给遮蔽了起来。

    已是初更时分,又是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即便已是临近年节的腊月十一日,北京城这时候也已显得极其宁静,少有人在街面上晃荡了。只有极少数的几家酒楼馆肆依然还点着灯笼做着生意,那也是背后有着不小靠山,不怕官府挑事儿的头面店铺了。

    只不过就是这样的酒楼之内,生意也并不太好,只有寥寥数桌人还在里面吃喝着。倒不光是因为这些酒楼里饭菜的价格要远超过一般酒肆,更因为城里依然执行着宵禁,你一个寻常食客若是没点身份,一旦酒足饭饱出去之后,迎接你的恐怕就得是巡城兵卒的盘问甚至是捉拿了。

    当然,也有一些所在是普通有几个闲钱的人也愿意光顾的,那就是教坊司。在那儿,你只要出得起钱,不但能吃饱喝足,而且还能在温柔乡里沉醉一晚,压根就不必担心宵禁什么的。

    此刻,在绿扬楼的二楼雅间里用饭的几名面目粗犷的汉子就正在推杯换盏之余商讨着待会儿该去哪儿找找乐子——

    “去前两日到过的小金翠那楼子里去吧,那小娘皮的身段和床上功夫,啧啧……”其中一个眉毛一高一低的汉子很有些回味地道。

    “就知道你小子会挑小金翠,这都去了几回了,你他娘还没腻啊?要我说,还不如去绿箩姑娘那儿呢,那边的小娘皮可水灵得多了……”

    “要不去声色楼吧,虽然那边的价格高些,但滋味儿却远胜你们提的这几家,我半年前去过后就一直念念不忘呢。”

    就当这几位饥渴的男人互相商议着待会儿的娱乐项目时,坐在首位上的沉稳男子终于有些看不下去了:“你们都他娘给我闭嘴!”

    他这一声,顿时就把几名色迷迷的下属给吓住了,一个个面色肃然地看向他:“四……四珰头……”

    “哼,你们真道大珰头今天掏钱请你们出来吃喝玩乐的吗?来这儿点上一大桌子丰盛酒宴我也就不说什么了,现在倒好,你们不想着怎么做事,却光顾着惦记怎么去找(女表)子了,你们真当咱们东厂的钱都是大风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