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大明-第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走出临河巷后,胡戈几个亲信就看向了杨震:“大人,咱们接下来去哪儿?是回去休息吗?”

    “不!”杨震用力地一摇头:“现在还不是歇息的时候,咱们去见见那几位大人吧。”

    “大人的意思是……”胡戈几个立刻就会过意来,脸上现出一丝不安来:“您真打算去城里的几大衙门向他们兴师问罪?”

    “没错,也该是时候让他们知道我锦衣卫是不好欺负的了。”杨震目光里透着果断和坚定,脚步不停地径自来到马前,一腾身就跃上马背,随后又扫了众人一眼:“还愣着干什么,还不随我一起出发。”

    众人这才恢复正常,赶紧一抱拳,口中称是,然后纷纷上马,一提缰绳之后,十多匹快马就朝着城中的衙门所在地飞驰而去。

    漕帮的这场动乱在杭州城里自然是闹出了不小的动静与风波,百姓们口口相传着,一时有些人心惶惶的意思。而这一切传入各处官府后,几位官员的心里却是更加的忐忑起来。

    倘若这一回严环派来的人取得了最终胜利,他们倒是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而且想必对方也会了解自家的善意,从而双方结成新的同盟。

    可最终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本以为注定失败的洛成章居然绝地求生,不但重新稳住了局面,还拿下了不少敌人。如此一来,这些官员可就有些着慌了,自己这次所为显然是出卖了洛成章,不知这个家伙会做些什么。

    其实在他们眼里,洛成章倒并不是太有威胁,反正一个江湖帮会的头子而已,也对他们构不成什么威胁。可要知道,在洛成章背后还有一个杨震呢,这个锦衣卫的大头目可就没那么好应付了。一旦惹恼了他,事情会怎么发展,众官员可就不敢想了。

    所以这个时候,一众官员都满心忐忑地在之前知会他们对此次之事不得过问的巡抚衙门里,跟巡抚傅有归诉着苦呢。

    “大人,这锦衣卫可不是好惹的,咱们这回如此对他们,保不准他们今后会给我们小鞋穿,这日子可就难过了。”

    “是啊抚台大人……咱们官小位卑,可当不得锦衣卫的怒火哪。他们可是有各种手段来整治咱们的,您可得为我们做主哪。”

    “还有,锦衣卫如今的势力可正在不断地扩张呢,据说北京城里百官对锦衣卫已是谈虎色变。而那杨震更是锦衣卫里说一不二之人,现在我们如此得罪了他,只怕……”

    “够了!”傅有归听着下属如此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锦衣卫的厉害和自家的不安,终于有些按捺不住了,猛地把手里的茶碗往桌子上重重一拍:“你们怕的什么?他锦衣卫的手再长,难道还能伸到咱们浙江地面上来?就算他杨震真蛮横到如此地步,你们也不必惊慌,自有我这个巡抚与他说话。别说他现在不在这儿,就是他来了,本官也能从容应付!这大明天下,还是我士大夫的天下,不是他一群幸进小人能说了算的!”

    他这番话说的着实威风八面,也气势十足,当即就镇住了周围的所有官员,让他们到嘴边更多的不安和抱怨只能咽回到肚子里去。

    见自己在气势上压倒了这些满怀恐惧的下属,傅有归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来:“好了,你们就不要再杞人忧天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你们没发现吗,这都过去好几日了,无论是漕帮还是锦衣卫不照样安安分分的吗?别把他们想得太可怕,自己吓唬自己。”

    “大人所言极是,是下官们太过杞人忧天了。”众官员仔细一想还真就那么回事,心里不觉宽慰了许多,连连点头之余,也开始吹捧自家上司来。

    而就在众人觉着大大地松了口气的时候,一名傅有归的亲信衙差突然就有些不安地走到了门前,冲他打了个眼色。在傅大人的示意下,那人走到了他的身旁,在其耳边轻声禀报了几句。

    而在听完他的话后,本来神色还很是淡定的傅巡抚的面色就是陡然一紧。随后扫了一眼面前有些异样的下属后,他便强自镇定下来,打了个哈哈道:“好了,咱们杭州城乃是朝廷的钱粮要地,容不得有半分马虎。我们身负朝廷信重,岂能总纠结于这些小事?你们赶紧都各自回衙门处理政事去吧,本官就不送了。”

    见大人下了逐客令,几名官员虽然心下依然有些不安,却也只能纷纷起身拱手,便欲告辞。

    而就在这个时候,几个挺拔的身影却突然出现在了他们议事的厅堂之外,一个带着些冷意的声音也随之响了起来:“傅大人,你的架子还真是大哪,居然要本镇抚自己四处找你!”

    “嗯?”众人一见他们这身服饰,心里便是一沉。再听到这自称后,所有人更是浑身一个激灵:“锦衣卫……杨震?”

    而傅有归的脸上更是呈现出了叫人咋舌的多番变化,既有恼怒,也有尴尬,还带着些不安和心虚,整个人都木然地站在那边,一时竟不知该怎么反应才好了。

    杨震一出现,就震慑了全场官员。只见他施施然地走进厅里,很是随意地在其中找了个座位坐下后,便把目光在众官员的脸上一扫而过,随后开口道:“各位还请坐吧。”

    正想要离开的这些官员被他的目光一扫,身子和心都跟着一颤,竟不由自主地重新落了座。

    只轻描淡写地一个眼神一句话,杨震便把整个局面给掌握在了自己手里,气压全场,让傅有归这个巡抚都成了他的下属一般。所以会有这种效果,除了杨震这几年历练下来所拥有的强大气场与威势外,更主要的还在于这些官员本来就有些做贼心虚的意思在里头。他们本就在心里对杨震和锦衣卫有所畏惧,现在自家在此密谋,又被杨震堵了个正着,这便让人生出了偷东西被抓现行的尴尬和不安,下意识里就觉着自己比杨震要低上一头了。

    杨震从这些官员身上的补子一一看过去,嘴边又透出了一丝笑来:“知府大人,布政使大人,提刑大人……看来咱们杭州城里的各级官员都在这儿了。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哪,今日一来,倒是省得我再一一去拜访各位大人了。”

    听他这么说来,众官员的心里更是发虚。只有傅有归还有些强自镇定地问道:“不知杨镇抚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哪?只要是咱们能帮上忙的,你只管吩咐。”

    见对方到这个时候还在装模作样,杨震眼里便闪过了一丝鄙夷和寒芒:“本镇抚此来,是来问各位大人一个困扰了我好几日的疑问的,希望你们可以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纵然知道这个问题不好答,但到了这个时候,傅有归也只能苦着张脸顺着杨震的意思问了:“不知杨镇抚有何见问?”

    “几日之前,城里临河巷一带出了场动乱,不少人死在那儿,为此我们锦衣卫也动了不少人手。可说来也是奇怪,在这场乱事出现直到结束的整个过程里,城里诸处衙门竟是对此不闻不问,就仿佛什么都不知道一般。对此,本官可是深感意外哪,所以倒想要问问各位,你们这地方官是怎么当的?”杨震说到这儿,阴阴的目光再次从他们的脸上一扫而过:“倘若你们不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本官只能认为你们是玩忽职守,草菅人命了。那我身为身负监察百官职责的锦衣卫,就只能上报朝廷了!”

第五百七十二章 兴师问罪(下)

    杨震这话一出口,堂上的气氛比刚才又压抑了几分,不少官员的脸色变得越发难看起来,他们的目光都忍不住落向高坐其上的傅有归。这事本就是身为巡抚的傅大人一力促成,既然锦衣卫追问上门,自然也得由他来应付了。

    傅有归被下属官员如此一看,心下更是不快,忍不住就哼了一声:“这事本官与在座诸位大人自然是知道的。不过当时正值半夜,发生事情的地点又是临河巷帮会聚集之地,我们官府却不好随意而动了。”

    “此话怎讲?”杨震盯着对方的双眼,半点不让地问道。

    被杨震这双犀利的眼睛一盯,饶是傅有归见多识广,这时候心里也不觉打起鼓来。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唯有继续坚持了:“你杨镇抚不在地方为官,许多事情自然是不甚明了的。但我们这些地方官却是有苦自知哪。这治下之民,那也是分良民与刁民的,寻常百姓遵纪守法,敬畏官府,自然都是良民。一旦他们出了什么状况,我等官员守土有责,自当出手救援。

    “可是那些帮会分子,情况却很不一样了。尤其是临河巷那边的漕帮人等,更是经常惹出事端来,而且每当官府过问,他们又都不肯直言相告,一贯喜欢虚言掩饰。如是者多少次了,官府早已不把他们当成一般百姓看待。所以此番那边出了些岔子,我几大衙门才会不闻不问,觉着以漕帮的人力,足以自己解决。现在看来,不也是这样吗?”

    好嘛,对方一番理由,居然把罪过都给推到了漕帮自己的身上。是他们向来不守规矩,才使官府对他们弃之不理的。虽然这理由颇有些牵强,但终归算是个可以搪塞过去的借口了。

    杨震听了这番话后,先是微微一呆,随后面上便闪过了一丝怒意:“这便是你们不肯在当日派人平息乱局的理由,宁可看着不少无辜之人惨死?”

    面对他的怒火,傅有归心里一阵抽紧,但骑虎难下,只能硬顶了:“本官治理地方,只管那些良民善民,至于那等专会闹事的刁民与帮会中人,且任他们自生自灭吧。”

    “好,好一句自生自灭。本镇抚今日算是见识了,傅巡抚这番话,本官自会如实上奏,到时倒要看看朝廷诸公对此会是个什么看法,当今陛下又会如何看待大人的如此治理之能!”杨震怒极反笑,只是笑却是冷笑。

    听他这么一说,傅有归更觉心虚。但随后,他又想到这事还牵涉到了那个大人物,想必真到了那时候,朝中自有人会帮着自己说话的。杨震虽然是锦衣卫,但在朝廷里的话语权只怕还是少得可怜,应该不至于有多大麻烦才是。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思,他才敢直愣愣地回盯着杨震,不见半点惊慌模样。

    见对方并无惧怕之意,杨震心下更是来气,也看出了对方另有凭仗,便继续道:“各位大人如此做法,必然会大大地寒了漕帮上下之心,我想今年的漕运只怕会有不小的麻烦哪。”

    “啊……”在场众官员再次变色。他们之前只把漕帮当成了一个势力雄厚的江湖帮会,却忽略了其另一潜在的力量——漕运。一旦漕帮真铁了心要与他们为难,这运河上的情况可就很不妙了。而浙江的钱粮税银什么的,可都是要靠着运河送去京城的,他们一旦做下什么手脚,遭殃的可是这些大小官员哪。就是傅有归这个巡抚大人,怕也担不下这个责任来。

    见所有人都被自己的威胁给搞得神色剧变,杨震脸上的轻蔑之意又显露了出来:“当然,这一切还得等到秋后才能见分晓,说不定漕帮会以大局为重,不与各位大人为难呢?不过……”说到这儿,他刻意地停顿了一下,在让众人的心随着他的说话起伏了一下后,才继续道:“或许那时候各位也不必在为此感到担心了。”

    “你这是何意?”一旁的熊知府终于忍不住了,赶忙问道。

    杨震嘿地一笑,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张纸来,在清了清喉咙后,慢慢读道:“傅有归,浙江巡抚,已任期一年半。在这段时日里,共计贪纳纹银十五万三千六百两,另在家乡绥德买地两万余亩,纳妾三人;熊丙忠,杭州知府,在任两年。此间贪银七万九千两……”

    杨震慢慢地将手中纸上的内容读下来,每读一个人的情况,那人的脸色就唰地一下变得雪白,身子也跟筛糠似地抖动了起来,再看杨震的眼神里,已充满了恐惧。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算真正领教到了锦衣卫的可怕之处,什么叫无孔不入,什么叫事无巨细。

    半晌之后,杨震才把纸上内容读完,然后目光自他们的脸上一一掠过:“多余的话我也就不多说了,单是这份证据,我想都察院那儿的御史言官们是很有兴趣知道得更多的。”

    杨震所以直到几日后的今天才来兴师问罪,便是在等着搜集这些罪证了。他很清楚,虽然自己也是官,而且权力不小,但毕竟和这些地方官之间没有太大的关联,对方若是不买自己的帐,自己也拿他们没什么办法。只有拿住他们的把柄,才能真正叫他们就范。

    而这一点,其实并不难。身在江南如此繁华之地,坐在银山上的这些官员怎么可能管得住自己不贪污呢?所以杨震只要就此让锦衣卫去查,就断没有查不出他们把柄的可能。

    虽然如今大明朝早不如当年,官场之上贪腐成风,但只要被人抓住了证据的,就没有不被拿办的,别说只是些地方官了,就是六部高官,也一样难逃法网。这么一来,即便他们背后有什么靠山,在这上恐怕也帮不得他们了。

    了然了众人的处境后,杨震便把那张纸轻轻搁在了茶几之上,淡淡一笑:“或许咱们调查上会有些疏漏,但各位身上的问题却一定少不了。现在,你们可以和本官好好说话了吧?”

    “还……还请杨大人您高抬贵手哪,我等也实在是迫于无奈,这才……”有官员忍不住拱手求饶道,只是他给出的理由却实在上不得台面。

    好在杨震也不是要追究他们贪污的罪行,闻言也点了点头:“各位的难处,我自然了解。官场之上,逢场作戏,应酬在所难免。而这浙江又是我大明最富的地方,有人送礼自然不可能不厚了。其实我也想要帮各位,不把事情深究和禀报上去哪,就当是和各位大人交个朋友了。毕竟官场上,多个朋友总好过多个对头。不过……”说到这儿,他便似笑非笑地看向了脸色铁青的傅有归:“就不知是不是各位大人都是这么想的了。只要有一个不希望和我杨震当这个朋友,那就只能对不住各位了。”

    所有人都心领神会,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傅有归:“巡抚大人……”

    “杨镇抚真是好手段哪,下官总算是明白您为何能年纪轻轻就有此地位了。下官……服了……”傅有归有些颓丧地一低头,抱拳说道。之前的咄咄气势早已消失不见。

    见他服软,杨震脸上也挂上了一丝笑意来:“看来傅大人是想交在下这个朋友了。既然如此,那却得拿出点诚意出来。您说是吗?”

    傅有归明白他这话里的意思,心里又是一阵犹豫。知道自己一旦说出实情,势必与那人成为对头,将来在官场只怕有苦头吃了。但随即,又想到了一点,自己得罪不起他,难道杨震就得罪得起吗?别看他现在如此嚣张,可说不定一听真正的幕后之人身份,便又会退缩了。那样一来,自己不就可以哪方面都不得罪了吗?

    转过这个念头,傅有归终于拿定了主意,苦笑一声道:“实不相瞒,这次事情上下官确实是做错了,但却也是受了别人的压力才不得不这么做哪。”

    “压力?以傅大人的身份,竟还有人能给您压力?却不知是什么人有这么大的本事和面子哪?”杨震的眉头微微一皱,眼中却闪过了一丝精光来,当即问道。

    在场官员的脸色再次凝重起来。因为他们很清楚,当这个名字道出来后,结果就不在大家的控制范围内了。一旦杨震真铁了心要报复,自己等人的处境可就彻底与之绑在了一起,这可就太危险了。

    傅有归深吸了一口气,这才用有些僵硬的声音道:“虽然本官乃是浙江巡抚,看似在江南一地没什么人能管束得了我,但其实却不然。至少在江南地面上,本官还有一个一丝不敢得罪的大人物,那就是身在松江府华亭县的徐家。这次之事,也是他们家里派了人来跟本官说不要插手,本官才会对此不闻不问的。”说完这话,他好像是卸去了肩头的重担般,重重靠在了椅背上,同时目光却再次投向了杨震,看他是个什么反应。

第五百七十三章 华亭徐家(上)

    这天底下,姓徐的人家自然是千千万,即便是华亭这么个小县城里(虽然这个小县城在几百年后将成为世界闻名的大都市,但在几百年之前的大明朝,它依然只是个极不起眼的小县城而已),姓徐的人家怕也是数以百计。

    但傅有归一说起是华亭县的徐家派人跟自己提起的此事,所有人就都明白了。因为在所有人眼里,华亭徐家,指的只能是那个家族,一如提起江陵张家,人们只会想起张居正一般。

    华亭徐家,徐阶的家族,一个势力根深蒂固,权利网庞大到足可以笼罩整个江南的世家大族。

    徐阶,一个虽然几年前就已退出了政治舞台,但依然被人所津津乐道的前首辅,一代名臣,也是一代权臣!他自二十岁时中进士后入仕途,直到六十多岁才告老还乡,一生经历过太多的波折,做过许多的好事,也犯过错误,更斗倒了一代奸臣严嵩,提拔培养起了当今首辅张居正……

    虽然如今徐阶早已不在朝中为官,但徐家在地方上的声势却比张家在江陵更盛,比之山西的李柳钟等世家千年经营之后更加的盘根错节,道一句门生故吏遍布天下,都似乎还不足以形容其势力之大,根底之深。

    这时候,可不像某些武侠小说里所描述的那般,评论个什么天下第一大世家,大家族。若是真有这么一个排名榜的话,徐家应该是天下第二大家族了。至于第一大家族,当然便是当今天下之主的老朱家了。

    也只有这么个大家族,这么一个在江南势力大得惊人的存在,才会叫堂堂的浙江巡抚傅有归傅大人俯首听令,甚至当杨震逼问他其中原委时,也一直三缄其口,不到最后都不肯吐露实情。

    就是杨震,在听到他道出实情后,虽然心里其实早有预估,这时依然不觉深深地簇起了眉头来,暗道一声棘手了。

    他虽然对如今的大明官场了解不是太深,但徐阶的大名却还是很清楚的。这位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的老大人虽然早已离开朝廷中枢多年,但其对官场的影响,尤其是对江南官场的影响,却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只怕就是首辅张居正,论起影响力来,也未必是这位行将就木的老人的对手。

    而他杨震,居然站到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