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都十里春-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等回到凝和宫,冯勉等人将他扶坐在床,九郎只是紧闭着双目,眼睫隐隐含着湿意。

    “九哥,您千万要保重身子,不能再伤害自己。”冯勉跪在床前苦苦哀求。

    九郎深深呼吸了几下,这才慢慢睁开眼睛,目光却很是空洞。“冯勉……”他嗓子也变得喑哑,“嬢嬢对我倍加疼爱,但我今日却如此伤她……这算不算不孝之至?”

    冯勉悲戚道:“等伤势好转之后,九哥去向太后娘娘赔礼道歉,娘娘一定不会记恨在心的。”

    他茫然地摇了摇头,过了许久都不曾说话。

    冯勉叹了一声,吩咐其他小黄门在旁伺候着,自己慢慢出了房间。长廊外有几名内侍在窃窃私语,见他出来便急忙闭口不言。冯勉扫视一眼便觉他们神色有异,便上前低声问道:“刚才在说些什么?为何见了我就变了脸色?”

    那几人脸色尴尬,其中一人见隐瞒不过,只得小声道:“听说今日早朝官家震怒……”

    冯勉一蹙眉,“发生何事?”

    那内侍往左右张望了一下,这才谨慎道:“奴婢也是听在崇政殿的内侍说的,其中要是有传错的,还请冯高品别怪罪我们。昨夜有马军奉了太后之命出城抓人,官家却直至拂晓才知道这事,便在早朝时责问了潘文祁潘指挥使。另外也有大臣出来指责潘指挥使逾矩行事,潘指挥使在与那几位大臣争辩时出言不逊,使得官家更为震怒,竟令枢密院从严治罪。”

    冯勉一怔,“那太后是否知道了这事?”

    “只怕就算现在不知,过不了多久也会知道了。”

    冯勉心中忧虑,挥手让他们退了下去。昨夜太后带着九郎匆匆返回大内,特意嘱托不要被官家知道,但官家乃是大内之尊,有什么消息能真正瞒过他?只不过当时已是深夜,他对九郎本身就不甚在意,便没有特地过来询问。如今非但前事瞒不过去,连潘文祁带兵围捕双澄的事也被完全捅破,真不知官家会如何责问九郎……

    他正在长廊中深思,宫门外却有一少年内侍急匆匆奔来。

    “一大清早的慌乱个什么?!”冯勉扬眉叱道。

    “冯高品,官家,官家驾临凝和宫!”那小内侍还是头一次见官家亲自驾临凝和宫,竟紧张地说话都不顺了。

    冯勉一惊,朱色宫门沉重启开,十二人抬的赤金乘舆果然正自远处缓缓而来。

    ******

    官家着绛纱龙袍通天冠,脸色凝重,应该是刚与众臣议事完毕就来了此处。凝和宫的所有内侍宫娥在宫门前跪迎,他目光寒冷地扫了一遍众人,一言不发地迈进了宫门。

    冯勉跟在后面试探地解释道:“九殿下因为右腿伤了不能站立,故此未能亲自迎驾,还请官家恕罪。”

    官家冷哼一声,“都当朕是木头刻成的摆设了吗?这等大事竟无人来报!”

    冯勉唯唯诺诺不敢应答,官家瞥了他一眼,“朕昨日听说太后忽然去了金明池就很是诧异,正准备遣人去问,却又听说九郎受伤。那金明池本是湖光山色赏景之地,怎会使他跌坏了腿?!”

    “……是在宝津楼不慎摔下……”冯勉支吾道。

    官家停下脚步,狠狠盯着他道:“事到如今还敢欺骗?!朕看你也是不想活了!”

    “官家恕罪!”冯勉扑通一声跪在道边,“只因事情纷杂多变,又涉及太后娘娘,奴婢实在不敢擅自说话。”

    “朕根本不需问你,也能知道个清清楚楚!”官家怒斥一句,拂袖便踏上石阶。李善等人都是心惊胆战,但也只能敛声屏气地给官家匆匆引路。

    穿过正殿后,满目皆是翠绿草木,鸟雀在枝头鸣叫不已,官家却只觉心头烦躁。他大步踏进九郎休息的阁子后,转过山水云海屏风,便见九郎撑着身子坐在床头,几日不见,倒确实也是憔悴不少。

    “臣因伤在身无法下床迎候,请爹爹恕罪。”九郎低头轻声道。

    官家站定在屏风边,挥手屏退众人,看了九郎片刻,沉声道:“昨日在金明池真是一场好戏!”

    九郎听他这般语气,心知官家已经知道了事情原委,便也没有回答。官家背着双手走了几步,又道:“之前你屡次推辞指婚,原来就是为了一个江湖上的女子?!”

    九郎隐忍道:“以前拒婚不是因为她,只不过对婚姻之事没甚兴趣,想自己单过而已。只有上次爹爹指婚,臣才是真正因为有了爱慕之人,才不愿与另外的娘子缔为婚约。”

    官家一动不动地盯着他,忽而冷笑道:“你竟没有想过,这等身份卑微的女子是决计不能入我赵家宗牒的吗?你却跟朕说想要只守着她过一生,简直是异想天开。”

    九郎攥着袍袖,道:“如果爹爹坚持不同意臣正式册立双澄,那么臣也不愿再与他人结为婚姻,那郡王王妃之位便空着去。”

    “冥顽不灵!”官家重重斥责,“朕听说她昨日还打伤禁卫冲出别苑,这等野蛮之人到底有何吸引你的地方,竟让你不顾死活了!难怪太后亦被你气倒,你也不顾念太后对你的珍爱怜惜,全无一点良心!”

    一听到官家提到太后,九郎只觉心头沉重,竟无言以对。

    官家紧锁浓眉,略一思忖,又追问道:“那女子现在逃至了何处?”

    “臣不知。”九郎黯淡。

    官家冷哼,“太后为了追捕此人不惜连夜派出潘文祁率着的近卫马军,朕倒想看看为什么这一小小女子能掀起滔天大浪。你就算不说实话,朕也自会有办法搜出她的踪迹。”

    九郎心头又是一惊,不禁抬头道:“爹爹何苦也要为了双澄大动干戈?如此行事岂不是不合一国之君的风范……”

    “一国之君当是怎样风范?!”官家扬眉怒问,却在此时,冯勉自外匆忙赶来,跪在屏风边叩首道:“启禀陛下,端王殿下刚刚返回汴梁,得知九殿下受伤便特来探视。”

第3章 。16|家() 
第五十九章言辞雅措亦诚诚

    官家倒是一怔,此去邢州并不算近,原以为端王至少还有四五日才能返回汴梁,却不料他竟已赶了回来。略微思忖之后,才道:“让他进来吧。”

    冯勉躬身应答后出了房间,过不多久,脚步声渐近,端王转过屏风站定,恭恭敬敬地向官家行礼问候。他着一身青烟色织锦云鹤纹长袍,发簪赤色冠缨,虽是风尘仆仆,却依旧神清气爽。

    官家抬手示意免礼,因问道:“怎么回来得如此迅速?”

    端王整顿衣袍站立在旁,道:“公务办完不敢耽搁,臣又想到清明将至,便全力赶回了汴梁。”他又看了看九郎,蹙眉道,“没想到刚刚回来便听说九哥受伤,臣心中担忧,于是急忙进宫探望,不想爹爹也来了这里。”

    官家缓缓道:“你只知他受伤,或许还不知到底所为何事。”

    端王瞥了九郎一眼,随即又诧异道:“听爹爹语气,难道九哥不是意外摔伤?”

    九郎沉默不语,官家冷声答道:“他这是咎由自取,为了个女子几乎要将命送掉。”他顿了顿,又转而盯着端王道,“听闻之前那女子曾住在你王府中,可有此事?”

    端王讶然,“哪个女子?臣怎会不知?”

    官家脸色明显一沉,“休要在朕面前演戏,如果没有证据,太后怎么会让钱桦去你王府搜人?”

    端王还未回答,九郎已抢先道:“钱桦乃是对臣怀恨在心,故此有意挑拨,并想将五哥也拖下水。”

    “你身为皇子,他一个内侍怎会对你怀恨在心?”官家严厉责问。

    端王见状,连忙上前作揖道:“爹爹息怒,这事九哥也曾对臣说过,臣倒是可为爹爹解释清楚。”他又看了看九郎,随即温和道,“只是九哥现在伤痛缠身,想来也需要休养,臣请爹爹暂时移驾,免得彼此再动肝火。”

    官家打量他一下,强压怒气出了房间。端王随即跟上,一边伴着他走向长廊,一边说道:“其实上次九哥自鹿邑回来便对臣说起钱桦的事,早知钱桦会如此造次,臣就该在当时便禀告给爹爹,让爹爹来处置。”

    官家不禁皱眉,“他们两人到底怎么结怨?”

    端王叹了一声:“只因钱桦素来妄自尊大,而九哥在宫中不愿意多与他交往,更不会给他好处,这阉人便早有不满。之前他为讨好太后而跟去鹿邑,一路上却常常对其他小黄门颐指气使。某日他见李善端着乌梅膏走过,便强行夺取品尝,被李善告知乃是九哥所用之物后,他非但没有收敛认错,还当着李善的面说九哥本是失势的皇子,自凭着太后才在宫中占有一席之地……”

    官家本是慢慢踱步,听到这里不由停顿了一下。虽然在他心中九郎没甚地位,甚至有时候见了这儿子还会心生不快,但无论如何九郎也是赵家皇子,钱桦这一区区内侍竟敢如此放肆评论,着实令官家恼怒。

    “这阉人是仗着太后的势力才如此嚣张。”官家冷哂,“九郎难道当时就容忍了下来?”

    “自然是训斥了他一番,但九郎毕竟年少心慈,见钱桦哭着喊着讨饶便没再追究。可惜钱桦是何等狡诈之辈,表面道歉背地却心存嫉恨,回到大内后找了个机会便在太后面前搬弄是非,这才引出了一系列的事端。”

    官家皱起眉,看了看端王,“但钱桦后来果然抓到了一个少女,九郎也承认正是为她而拒绝指婚,你难道不知此事?”

    端王略一沉吟,随即笑了笑:“爹爹说的人,臣其实是知道的。”

    “那你先前为何也帮着他瞒住朕?!”官家目光一寒,端王马上躬身道,“此事说来话长,上元节那时燕双澄误惊圣驾,官家仁慈为怀不再追究。本来臣想要放她走的,可是九郎认出她正是幼时结识的朋友,又得知她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便恳请臣收容了她。这些都是小事,臣又怎会一一说与爹爹听?后来臣不放心九哥去鹿邑,便让双澄陪同前行,这一路上众目睽睽,九郎又素来内敛,怎么可能与双澄有所不轨?倒是钱桦心机叵测,抓住这把柄便想中伤九哥,爹爹若是也信了他的话,那岂不是被一个小小内侍所操纵?倘若将事情闹大了,更使得皇家颜面扫地。”

    官家走到长廊一侧,望着庭中高树沉思不语。

    端王又道:“臣先前并不是有意要帮着九哥隐瞒此事,实在是觉得此等小儿女之间的懵懂情爱不值得专门向爹爹禀告。莫说是皇子宗亲,就算是寻常百姓,但凡是家中略有田地钱财的,儿子们多添几个房中丫头也是常有的事情,哪里会搅得家宅不宁?就拿眼前来说,雍王申王信王三人除了正妃侧妃之外,都另有不少房中人。这些娘子俱是出身低微,但好在温顺乖巧,兄弟们便收了进去,只是没什么名分。爹爹日理万机,哪里还需要去过问这些琐碎家事?只要万事和顺,便是最好了。”

    他娓娓道来,官家心头积郁渐渐平缓,但忽又想起九郎那执拗模样,便冷着脸道:“他若是一开始便只要那少女做个没名分的丫头,朕根本不会去管这些闲事。”

    “爹爹也知晓九哥性情固执,平日看他不声不响,可一旦认定若再遭反对,必然更激起他的反抗。依臣看来,指婚之事本该慎重,爹爹何不假以时日,等这阵子风波稍事停歇,臣也好劝解九哥,以免弄得父子反目,倒是让朝中大臣们议论纷纷。”端王顿了顿,又诚恳道,“臣知道最近爹爹为了推行变法之事日夜操劳,心情自是不畅。而满朝文武中各人有各人的打算,九哥虽然不涉足朝政,但他身份特殊。爹爹对他的所为,只怕都在臣子们眼中,也在天下人眼中。臣想到此,便忧心忡忡,故此一定要提前赶回,请爹爹三思。”

    他说罢,撩起衣袍便跪在了长廊下。官家本是因为九郎屡次拒婚而不悦,后又因自己被瞒了甚久而愤怒,可如今听了端王的话,却不免心中一震。

    原先一直将九郎视为潘太后一党,故此对他横竖不满。可而今端王说的也有道理,若是因为此事对九郎严加惩治,倒反让众臣背后非议,说不准还有人会借机生事,从而阻扰了他近来要强行推广的变革措施。

    他深深呼出了一口气,转过头道:“倒不是朕要盯着他不放,而是他自己太过任意妄为,之前还与太后闹翻,简直无法无天。”

    端王低着头想了想,其后轻声道:“爹爹不是一直想要太后不再干预朝政吗?与其让太后身边多一个可亲近之人,倒不如还是顺水推舟……至少九哥在这段时间内,是不会再踏入宝慈宫了吧?”

    官家不由抬起眉梢看着他,此等儿女私情竟也被他想得透彻,倒是让官家有所赞许。

    他踱了几步,心绪渐渐平定,放眼四望,凝和宫中安宁寂静。“随朕走一走,朕还有一些话要问你。”官家说罢,便缓缓朝着宫门走去。

    “是。”端王微微一笑,跟随而去。

    ******

    端王与官家又谈了良久,待等官家回长春阁之后,他才又来了凝和宫。

    一见九郎,端王便苦笑不已。“九哥,你真是对自己下得了手。”

    九郎却只问道:“爹爹说了些什么?”

    他撩袍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慢慢品着,道:“你不问问我为你说了多少好话才消减了爹爹的怒气?”

    九郎怔了怔,随即道:“我知道五哥口才甚好,但双澄之事着实有些棘手……”

    “为何?”

    九郎便将太后派潘文祁连夜出城抓捕双澄的事情讲了一遍,“我总觉得嬢嬢对双澄似乎凶狠得过头,如果仅仅是因为我与她的事,双澄当时已经离开,嬢嬢又何必一定要将她斩草除根?”

    端王沉默片刻,放下茶杯,道:“难怪我赶到苍岩山却没寻到双澄的师傅,原来是来了汴梁。”

    “我已叫元昌出城寻找,希望他能找到双澄下落。”

    端王双眉微蹙,九郎见他似是有话想说,便道:“五哥,你还有什么要紧事没说?”

    他稍踌躇了一下,道:“我去了苍岩山后,找到了双澄说起的小屋,门上有锁,已是人去楼空。我为打听她师傅的去向,便问了不少山脚下的百姓,但他们都说住在那木屋中的男子经常行踪不定,有时候一去便是数月不见,也不知到底是何营生。九哥,双澄可曾对你说过这些?”

    九郎有些意外,他本以为双澄的师傅无非是个隐居山野的江湖人,却不知神秘如此。

    但他还是平稳了心情,道:“或许是也跟她父亲一样有过仇家,所以不愿与别人打交道,山间百姓见识浅陋,便加油添醋说得离奇一些。”

    端王看着他,叹了一下。“你一直都在维护着她……但若是双澄的师傅与父亲身份可疑,我劝你还是谨言慎行,不要再与她有过多的来往。”

    九郎很勉强地笑了笑,“怎么会?再说就算她师傅与父亲真的有些复杂的过往,可是双澄在我身边时毫无恶意,难道五哥也看不出她的本心?”

    “我只是隐约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端王正说着话,听得外面有轻微声响,似是有人不慎碰到了房门。他陡然一惊,九郎亦神色肃然,扬声道:“谁在外面?”

    房门吱呀一声被轻轻推开,冯勉尴尬地探进身来。

    “冯高品?”端王一皱眉,“为何站在外面也不出声?”

    “奴婢是刚刚过来,正打算敲门,又怕打搅了五哥与九哥谈话。”冯勉连连道歉,端王这才安下心来。九郎见冯勉满头是汗,因问道:“你刚才去了哪里?又有什么事要来找我?”

    “适才是拱辰门那儿的小内侍偷偷来唤奴婢过去,奴婢跑得几乎没命,总算是见到了季都校。”

    “他说什么了?”九郎连忙追问。

    冯勉虽然还是气喘吁吁,可脸上有掩饰不住的笑意,几乎要满溢出来。“回九哥,季都校将双澄给找到了!”

第3章 。16|家() 
第六十章空有莺传度曲声

    “当真?!她在哪里?”九郎乍听闻此话,心中顿感惊喜,几乎有些不可置信。冯勉轻声道:“季都校让奴婢转告殿下,双澄已被安置在隐秘的地方,暂时没有危险。”

    九郎追问:“只有她独自一人?之前那个将她带走的人呢?”

    “季都校追踪到她下落时,她师傅正带着昏睡中的双澄想要远离汴梁,却在城外关卡被查。季都校趁乱将双澄救走,她师傅则被官兵围困,不过最后应该也逃脱了。”

    端王微微皱眉,“这一消息应该很快会传入宫中……元昌将双澄藏在了何处?”

    冯勉答道:“季都校说是将她藏回了自己家中。”

    九郎稍一沉吟,“这样恐怕不太好,他家宅中也有诸多仆役,只需有人走漏风声,便会引来大祸。到时候元昌连辩驳的机会都没有,叫他速速将双澄带离自己家宅。”

    “那要不还将双澄送到以前的那个小院去?”冯勉试探问道。

    九郎还未回答,端王已道:“我来想办法,这汴梁城虽是天子脚下,但要想真的藏个人却也并非无计可施。”

    九郎颔首,“我倒是还担心她那个师傅会引起官家或是嬢嬢的注意……”

    “等会去找元昌问问清楚,他应该见过双澄师傅的模样。”端王道,“不管那人究竟是何身份,总是查清了为好。”

    九郎点了点头,低声道:“又要劳烦五哥。”

    端王一笑,“何必如此见外?我自然也希望这场风波能尽早平息。”说罢,又坐了一会儿,便在冯勉的陪同下离开了此处。

    房中暂时只剩九郎一人,腿上伤痛虽然未减,但关于双澄已经被找到的这个讯息却好似水上明灯一般,不断在心头浮动。自从双澄逃出金明池,他没有一刻不在惦念她的安危。尤其是想到她在雨夜流落城外,后方还有太后派出的追兵,而他却只能躺在宫中等待着遥远的讯息,他的心就像是被千斤重的磐石紧紧压着,连呼吸都觉沉重。

    他一直记得当时双澄扮作小内侍跟他去鹿邑,虽然混在众多的随从间,可总是孤零零一个,甚至还被钱桦欺负。那会儿,九郎就曾想着,以后若是她愿意,他便天天跟她在一处,尽自己的一切可能,不再让她无依无靠,更不会让别人欺负她。

    在太清宫的最后一夜,两人同去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