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苗-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咦”这话是什么意思?

    “阿苗,我还没说完呢。”刘倩刚说到‘镇上比这大一点的鱼能卖一两银子’的时候阿苗就已经两眼放光去看桶里的秃头鱼的,其实刘倩后面的话还没有说完,看着阿苗的表现刘倩也有些哭笑不得,“秃头鱼可难长了,一年也长不了一点,要不然酒楼里怎么可能卖那么贵,正文哥现在捉到的鱼还太小了,酒楼里不收呢。”

    刚刚做起了发财梦,没过一会呢就被告知自己想多了,阿苗表示略心塞,于是又摆出一副嫌弃的样子:“长得这么丑,又不能卖,哥,你捉这种鱼干什么?还不如多捉几只别的鱼回来。”

    刘正文被阿苗的话气了个仰倒,小丫头脸也变得忒快了点,才说不能卖钱就立马嫌弃上了,于是没好气地说:“没法卖我们不能自己吃了?”

    对哦,刘倩好像说过这种鱼味道很好,虽然酒楼里不收,可是自己吃的话要求就没有那么高了,虽然鱼看着都不大,连半斤都没有,但是四条鱼一起煮还是可以凑一盘好菜起来的,想通了这一点,阿苗又讪讪地笑。

    刘正文睨了阿苗一眼,大有一种‘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意思,接着问她们:“你们钓着鱼了?”看两人的样子也不像是钓到鱼的样子,刘正文又往两个人身后看了看,问她们:“钓竿呢?”

    糟了,刚才太生气,根本就没有注意到钓鱼竿,光顾着回来了,阿苗跟刘倩两人对视了一眼。

    刘正文看她们接不上话的样子就知道她们把钓竿给落下了,本来是想教训阿苗几句的,但是刘倩在旁边又不好说,好不容易逮着的机会就这样没了,要放平时刘正文肯定会觉得很憋屈,可他今天心情好,捞着了秃头鱼,晚上可以加餐了啊,于是刘不过阿苗两个人计较了,嘱咐他们:“我们出来挺久了,该回去了,你们两个看着桶里的鱼别让野猫叼走,我上去拿钓竿。”

    而另一边,双胞胎觉得很得意,第一次这样大获全胜,只讨了一点嘴巴上的便宜感觉有些不够,于是又回头打算再找刘倩的麻烦了。

第四十三章 回家() 
就这样,打算来找麻烦的双胞胎碰上了刘正文,刘正文看到双胞胎倒没什么感觉,自顾自地收了钓鱼竿就准备回去,跟预想的一样,没有鱼上钩,不过今天已经捞了那么多,没钓到也没什么,于是刘正文仍旧心情很好地收拾着。

    相较于刘正文的好心情,双胞胎就比较纠结了,刘正文现在是上了学堂了,所以看着斯文了不少,搁几年前,他跟吴时洪两个人可是刘家村一霸,双胞胎当然也挨过他们两个的揍,所以印象深刻,后来刘正文跟吴时洪上了学堂之后就斯文了不少,也不怎么出来欺负人了,可以前打下来的威名还在,所以双胞胎见到刘正文的时候还有些愣神,等看到刘正文收拾钓鱼竿的时候就更震惊了,如果没记错的话,就在一刻钟之前,这钓鱼竿好像……貌似还握在刘倩的手里吧?

    “正文哥,你是来钓鱼的?”狗子试探地问。

    刘正文心情好,听到狗子的问话,和气地回答:“不是。”

    “那钓鱼竿……”既然不是你在钓鱼,那这个钓鱼竿跟你有什么关系啊,双胞胎接着问。

    “鱼竿是我的。”

    “可刚才……刚才在这里的是刘倩啊。”

    “哦,我小妹跟她一起。”刘正文还没有反应过来两个人怎么突然对自己的钓鱼竿有兴趣了,听他们问话,也就随口答了。

    双胞胎听了刘正文的话之后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苦笑,原来那个跟在刘倩旁边的‘小瘸腿’是刘正文的妹妹,万一小丫头记仇一点跟刘正文告一状,那刘正文肯定会来找自己麻烦的。当然,他们还真的是把阿苗想得太坏了,阿苗虽然气恼他们两个人欺负比自己小的女孩,可真的没想到要去告状,再说,阿苗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四哥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辉煌过去。

    “哥,我们先走了。”真是没想到,他们本来打算给自己找个势均力敌甚至有些不如自己的对手练练手,却没想到对手身后可能有一个自己惹不起的大Boss。看刘正文的样子也知道那个小丫头还没有跟刘正文告状,现在马上溜走还算幸运,于是双胞胎这句话一说完就步调一致地转头跑。刘正文还疑惑呢,双胞胎难道就是过来跟自己打个招呼?

    跟刘家老三不管什么事情一定要弄清楚的性格不一样,碰到没想明白的事情刘正文一贯的做法就是随他去,这样的做法往坏了说是不动脑子,但往好了说就是刘正文性格洒脱,不计较,所以对于双胞胎的举动,刘正文虽然也是心有疑惑,却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收了鱼竿回到捞鱼的地方时,刘倩已经把洗好的衣服拿过来就等着回家了,阿苗站在木桶的旁边,一会往里面看一下,一会又往里面看一下,刘正文看阿苗的样子好笑,过去往阿苗的小脑袋上敲了一下,说:“你老看着做什么,又不会多出来。”

    阿苗捂住被敲的地方,看了刘正文一眼,哼哼着:“我就看看,又不会少掉。”

    “行了行了,快回去吧,再不回去娘舅会发现了。”看阿苗的样子好像,刘正文的心情更好了,于是也不计较阿苗的回呛,催着两人回家。

    听说要回去,刘倩马上蹲下身将木桶套在手腕上,另一只手拿着一个小木盆准备走,阿苗跑上前接过她手里的木盆,说:“倩姐姐,你的木盆我帮你拿。”

    “不用了,才这么点东西也没花多少力气,我自己拿就行了。”刘倩却不领情,她力气大,这点衣服跟木盆确实不放在眼里,可是对阿苗来说就有些重了,即使是空空的木盆,阿苗也不一定能坚持拿回家。

    “倩姐姐,你就给我吧,我什么也没拿呢现在。”阿苗现在确实是两手空空的,衣服跟木盆在刘倩手里,鱼跟钓竿、渔网都在刘正文手里,而且今天她根本没出什么力气,现在还是很轻松的。

    “别争了,刘倩你把木盆给我,我来帮你拿着,阿苗,鱼竿你拿。”刘正文打断两个人的推让,将手上的钓竿给阿苗,又把渔网盖在放鱼的桶里,再从刘倩手里接过沉甸甸的木盆,一马当先地往家的方向走。

    两个女孩对视一眼,笑出声来,接着就开始追赶刘正文的脚步也一道往家走。

    “我得先走了,家里鸡还没有喂呢。”今天给阿苗指路,刘倩比平常早了一点出门,可现在到家也不算早了,家里的鸡还等着喂,快到家的时候,刘倩跟阿苗告别。刘倩家跟阿苗家虽然篱笆是靠在一起的,但是们的朝向确实一个抄西南方,一个朝东南方。

    “嗯,等会我给你送鱼过来。”阿苗放开挽着刘倩的手,跟刘倩说好下午就去刘倩家玩,顺便送一些鱼过去。本来刘倩是拒绝的,可阿苗说‘我想到倩姐姐家玩’,看着阿苗那个湿漉漉的小眼神,刘倩不知不觉就答应了,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只能看到阿苗偷笑的脸了。

    从刘正文手中接过木盆,刘倩往另一条小道走了,剩下刘正文跟阿苗一边走一边交代:“等会我把鱼藏起来,你先不要声张,我下午出去一会再把鱼拿出来,就说是我下午捉来的,千万不要让娘知道我带你出去捉鱼了知道吗?”

    离家越近刘正文越担心,就怕阿苗哪里不注意露了马脚,他跟刘大娘打游击战已经有经验了,应付刘大娘没什么问题,可是阿苗就不一样了,也不知道刘大娘会不会看出来,要是真的被看出问题来了,那……刘正文想着想着大了一个激灵,一定不能被刘大娘看出来,于是又想再吩咐阿苗一句。

    阿苗看他还有再开口的迹象,却不打算再听下去了,于是先他一步说:“四哥,你放心吧,我知道怎么跟娘说的,娘绝对发现不了。”

    听了阿苗的保证刘正文也没有放下心来,可马上就到家门口了,也没时间再说什么,只能匆匆说了一句:“那你自己小心点。”

    接下来,刘正文让阿苗看到了一场世界级的藏东西手法,简直叹为观止,长期斗争在第一线的刘正文经验果然不是盖的,有条不紊,马上就把证据都消灭在无形之中,只见他把钓竿往密一点的篱笆里一插,稍微摆弄了一下,就让钓竿看上去也是篱笆中的一员了,鱼网被摘下来套在木桶上面,一起藏在了猪圈跟牛棚的中间,用干枯的稻草一挡,跟之前的过道一模一样,完全看不出来里面藏了一个木桶,用来固定渔网的竹片可以随手扔掉,反正竹片多的是。

    刘正文示意阿苗先进门,阿苗会意,在院子里洗了手之后就去刘正兴房里找小胖子了,这是她跟小胖子约定做的一个游戏,将军要去偷袭敌营,我方将士则营造出一种天下太平之势以麻痹敌方,得益于刘秀才时不时地故事熏陶,再加上男孩子天性使然,小胖子对这样的事情特别感兴趣,阿苗只是稍微跟小胖子描述了一下故事情节,小胖子已经跃跃欲试了,这一次是他留在家里打掩护,下一回姑姑说就轮到他出去当将军了呢,当然,谁都知道下一回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来。

    要是刘正文知道就用这么简单的方法就让小胖子心甘情愿地留在屋里还帮着打掩护,不知道要多闹心,可他现在不知道,而且今天收获颇多,此时此刻,刘家的三个小家伙都沉浸在各自的开心里。

第四十四章 借牛() 
春天里头日子短,再加上家里大伙都在忙春耕,今年开春的那一场大雪,田里的老鼠虫子被冻死的有不少,今年除虫就省了好多心,再加上时不时的绵绵细雨,大家都在说,看样子今年又是个丰收年,都赶着把水田犁开,刘家因为有头牛,就显得格外热闹,每天吃完饭后都有人来商量借牛的事情。

    刘家村一共有三户人家有牛,刘继宗家、刘满全家跟刘满涛家,其中数刘继宗家的牛最抢手,阿苗家的这头牛今年三岁,正当年纪,又养得好,要的价钱也公道,所以大家第一个选择就是刘继宗家的牛,再是刘满全家的,他家的牛也养得好,但是毕竟是头老牛了,干活没那么快,要是家里没有太多水田要犁的人家一般都会选择刘满全家的牛,毕竟跟刘继宗家的牛比,刘满全家的牛吃得少也不挑,刘继宗家那头牛金贵地有点过头,居然还挑食,至于刘满涛家的牛就乏人问津了,他家公婆两个都是钻钱眼里的人,认钱不认人,所以只有在刘继宗跟刘满全家的牛都被定了之后实在没办法大家才会去找刘满涛,这时候就得做好准备被宰一顿了。

    这天,刘继宗一家正在用晚饭,旺财突然就朝外头奔去,没过一会就听到院子外头有人叫:“继宗媳妇在家吗?继宗媳妇?”

    “是同辉婶子。”刘大娘听到外面传来的声音一下子就认了出来。

    “娘,我去开门。”刘大嫂站起来准备去开门。

    “阿苗,吃饭怎么这么慢?”趁着刘大嫂出去开门的时候,刘大娘又开始数落阿苗。阿苗小朋友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个家,前世的一些习惯也一点一点地暴露了出来,比方说爱睡懒觉阿苗:8点起床已经是睡懒觉了啊,好想哭怎么破,再比方说挑食阿苗:我是真的不喜欢肥肉啊啊啊啊,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肥肉好吃呢,再比如吃饭慢额,这一点阿苗倒是承认,前一世她吃饭就慢,一顿饭要是没人催能慢悠悠的磨蹭两个小时。

    听到刘大娘的话,阿苗默默地加快了自己吃饭的速度,这就算是在阿苗看来比较快得速度了,在刘大娘眼里还是不够看,于是刘大娘接着数落她:“数你最早吃,你看看,连石头都吃饱了,就你还磨磨蹭蹭的。”

    听见刘大娘的话,刘秀才不高兴了,对阿苗说:“囡囡,咱们不着急,晚上又不赶哪里去,慢慢吃对身子好,有福气。”又说刘大娘:“咱家囡囡才多大,能自己吃饭就很好了,慢一点有啥关系。”

    “翁翁~”刘大娘哭笑不得,知道刘秀才护短,可这也太过了一点。不过是说了阿苗几句而已,要是被不知情的人看到,还以为自己是后娘呢。“可她也太慢了些,知道她动作慢,都让她先吃了,可您看看,大家都吃好了,就她还在磨蹭,她小,石头比她还小呢。”

    刘秀才对待阿苗跟小胖子向来是有双重标准的,女孩子就是用来疼的,但是男孩,尤其是下一代的长男,就得好好管教这了,于是也不理会刘大娘的话,反倒振振有词:“石头是男子汉,可不兴跟姑娘家比。”说着还问小胖子:“石头,是不是啊?”

    小胖子只要有人说他厉害他都是无条件赞成的,所以这一次也点头如捣蒜,刘大娘看了无语,算了,家里这一老一小啊,现在是差不多的‘年纪’,跟他们理论那可又得好受的,于是也不再搭腔,只是嘱咐阿苗:“你可快一点啊。”

    阿苗也知道自己今天吃饭实在是太慢了一些,于是一边往嘴里扒饭一边点头,心疼地刘秀才只说:“囡囡你慢点,别听你娘的,哎呦,你慢点吃。”

    “呦,我来得早了些,还在用晚饭呢!”同辉婶进来之后看到饭桌还摆着没有撤掉,于是先告了个罪,她来之前还特地在家里等了一会,就担心刘家晚饭用的迟,自己去早了不太好,没想到还是来早了。

    “婶子你坐,都吃饱了,这不是还有我家这个讨债鬼嘛,婶子先坐一会吧,娟娘,给叔婆泡个茶。”

    “不用不用。”同辉婶拦着了准备去泡茶的刘大嫂,对她说:“我不渴,马上就走了,茶水泡了也是浪费。我这次来……就是……”同辉婶说到这里突然像是难以启齿一样,过了好一会才又说:“大侄儿媳妇啊,我又来给你家继宗添麻烦了。你家那牛明儿个有人订了吗?”

    同辉婶少年守寡,带着儿子刘满振过日子,好不容易把刘满振拉扯大了,拼死拼活地帮着娶了媳妇,本以为好日子要来了,没想到五年前杞县发大水,那时候刘满振刚好陪着媳妇回杞县娘家,一场大水就这样带走了同辉婶的儿子儿媳,留下来的就只有一个还在襁褓里的孙子。

    同辉婶也算得上一个顶顶人了,以前自己一个人带着刘满振的时候,避嫌,可是跟村里有男人的人家都断了来往的,就怕别人在背后说她闲话,这样一个人,乍然听到儿子媳妇走了,自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消息也差点没缓过气来,幸好她家小孙子的哭声留住了她,要是她也走了,孙子可怎么办啊,于是,这个一生苦痛的女人又坚强地站起来操持家务,干活补贴家用养活自己跟小孙子,可毕竟年纪大了,以前身子骨好的时候家里的那两亩水田从来不用牛犁,她自己几天功夫就能搞定了,现在没有以前的那把子力气了,只能靠牛。

    刘秀才知道她家情况,也知道同辉婶是个不求人的性子,前几年都是叫刘继宗直接去帮她把田犁好的,后来同辉婶跟刘家关系好了,也知道刘家人都是诚心诚意帮忙,就放下了内心的坚持,慢慢跟刘家走得近了,刘家送过去的东西也愿意收下来,时不时地还回送一些,同辉婶有个积年的老坛子,做咸鸭蛋特别好,那个坛子里出来的咸鸭蛋蛋黄个个都黄得直流油,阿苗就特别爱吃同辉婶送过来的咸鸭蛋。

    刘大娘听了同辉婶的来意,马上说:“没订出去,还空着呢,你不来啊我也打算等会吃了晚饭打发我家老四去你家问问看你打算啥时候动手,到时候我让兴子过去帮你。”

    同辉婶听刘大娘说到时候让刘正兴过去帮忙,心里过意不去,可她也知道刘大娘是好心,那牛太壮了,光靠自己可驾驭不了,于是只能说:“那就麻烦兴子了,到时候草料我来准备。”

    刘大娘知道要是连草料也拒绝同辉婶的话那就不是帮忙而是可怜她了,于是也笑着说好。

    定下来明天一早过去同辉婶的田里之后,同辉婶就打算回去了,孙子还一个人在家里呢,临走之前拿出了十几个咸鸭蛋给刘大娘。

    “婶子,你这是干什么,上回给的还有几个没吃完呢,你快拿回去,这么多拿过来你家七斤吃什么。”刘大娘看到同辉婶这次又带过来这么多的咸鸭蛋,马上推辞道。

    “家里还有呢,你又不是不知道,家里养的几只鸭子现在正是生蛋多的时候,七斤有的吃。”同辉婶却使劲把裹着咸鸭蛋的布包往刘大娘怀里塞。“就几个咸鸭蛋,我知道娃娃爱吃,你就收下吧,不然我心里过意不去。”

    听同辉婶这么说,刘大娘只好把咸鸭蛋收下了。又硬塞了几块糕点给同辉婶她带回去给七斤尝尝鲜。

第四十五章 春耕() 
一日之际在于晨,天色微明时分,村子里家家户户开始亮灯,接着升起炊烟,偶尔的犬吠混着鸡叫预告着忙碌的一日又开始了,微风拂过长出新芽的柳枝,引来三五成群的麻雀驻足,叽叽喳喳地叫着,呼朋引伴的飞来飞去,仿佛在捉迷藏一样。微润的空气里,泥土特有的味儿,裹着青草小花的清香带给早起的人儿一日的好心情,东方,红彤彤的太阳害羞地抬起了半个脑袋,‘哞~’一声牛叫响起来,一天的田耕又开始啦!

    要说起来,春耕与村里的孩子们并没有多大关系,可每年一到惊蛰时分,春雷渐次响起提醒大家该准备春耕的时候,最兴奋的却是家里的孩子。因为每到这个时候,田间、山脚下的野菜就都开始生长,而且长出来的一茬总是最嫩最香的;山林里掩在茂密的树枝里的野果也开始冒出了头,红的绿的一串一串地挂着;要是运气好的话,还能捉到几只窝了一个冬天动作有些迟缓的兔子,虽然没多少肉,但可以带回家改善一下伙食;溪水暖和起来之后就不冻手了,里面的螃蟹跟小鱼小虾也成孩子们的目标,花上一个下午就能满载而归,求了姆妈或者奶奶帮着裹了面粉一炸就是顶好吃的零嘴;春笋开始飞快地长大,有空的时候到山上拔了带回家与腊肉煮在一起,竹子的清香与腊肉的肉香混合着钻进人的鼻子,引得人食指大动,饭也能多吃一碗。

    春耕到播种这段时间,田里的事情通通不需要孩子们帮忙,耕田需要力气,撒种子也需要技术,这些都关系到之后长出的秧苗好坏,这些至关的过程,大人们都抓在自己手里,大一点的孩子还被允许一起学着干,十岁以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