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仙演义-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云在旁咕哝道:“若论生得早,我比他们早得多了。如何却不立我?”言下之意,也满是羡慕。

    镇元子不理他抱怨,暗暗为着东王公与西王母叹息了一声。此时洪荒初开,生灵大部分都是盘古所化,神通广大者,不知凡几。掌理群仙,岂是易事?到时纷争不断,事务繁忙,修为停滞,待大劫来临,如何抵挡?道祖此举,分明是把二人置于火炉上烤啊!

    只是不烤此二人,又烤谁来?

    镇元子暗暗推算,对以后之事,已经算出了一丝脉络。

    却见道祖拿出一根龙头拐杖,与东王公道:“你乃东华阳和之气化生,当理于东方,可管理天下男仙。今赐你龙头拐杖,有不听调派者,可以击之!”

    又拿出一净水钵盂,与西王母道:“你乃西华至阴至妙之气化生,当理于西方,可掌天下女仙。今赐你净水钵盂,助你行事。”

    道祖手中之宝,岂是非凡?这两件宝物,都为先天至宝,一阵阵宝光灵气散,看得众仙又是一阵眼热,只恨眼中不能生出一双手来。

    道祖又对两人谆谆而言道:“你二人此去,务须小心谨慎,勤于管理,积累功德,毋得欺凌弱小,打压良善,畏惧强徒,致使洪荒不安,天地不稳。若有差池,招来恶报,悔之晚矣!”

    二人此时满是兴奋表情,只当道祖乃是一般言语,哪里还将后面的警告放在心上?自然答应无疑。

    道祖也不多言,令二人退下,道:“如今诸事已毕,尔等且回去,千年之后再来听讲。如非己愿,且切记不可勉强!”

    众仙听了,纷纷散去。其中那十一位祖巫,更是如蒙大赦一般,手舞足蹈,兴奋非常。三千年囚禁,终于熬到出头,殊为不易。他们相协后土,匆匆别了众仙,风驰电掣般下三十三天去了。度之快,无与伦比。其状令人不禁莞尔。

    接引语准提两位道人刚走出宫来,就听背后冷哼一声,冥河老祖已经赶出,冷声对接引说道:“三千年前你害我出丑,如今正要好好计较一番,让你知道我的道行。”说完,双手一指,一红一绿两柄宝剑朝接引道人攻来,正是阿鼻元屠二剑。他说斗便斗,毫不在意此处热闹拥挤,仿佛他人皆是草芥一般。

    接引道人有金莲护体,岂会怕他。只见宝剑攻向何处,那处就生了数朵金莲,朵朵托住宝剑,宝剑便攻不进去。接引道人只是防御,并不进攻,冥河老祖也奈何不得。

    冥河老祖攻了数次,皆无果而返。他是果断之人,恨声说道:“今日奈何你不得,他朝必不与你等甘休!”说完,化作一道血光径自下三十三天去了。

    正是:

    掌理洪荒最难为,

    因果纠缠多是非。

    可怜紫霄清净客,

    他朝赴难化劫灰。

    。。。

第二一章 镇元首开人参会 众仙皆入法宝中() 
旁边准提道人正要追赶,接引忙阻止道:“道祖紫霄宫前,清净之地,不可多生事端。”说完,拉着他也下三十三天去了。

    帝俊与东皇太一,却与鲲鹏走在了一起,正缓缓而行,言谈甚欢。帝俊虽然长袖善舞,只是那些大神之中,三清他攀谈不上;与几位女仙搭讪,他又有些顾虑;伏羲要去女娲同行;东王公也有王气,与他是同类人,更是同性相斥;烛龙的先天火源天生还压他的本命太阳真火一筹,更令他本能地抗拒――最终只有一位鲲鹏老祖,与他无有矛盾,看着舒服。

    二者一位是妖族领,一位是先天魔神,帝俊又是刻意交好,因此言谈之间,相当搭调。鲲鹏甚至连死对头红云都忘在一边,只顾与帝俊前行。

    镇元子与红云出得宫来,却是在心头暗算先前因果。道祖对他施礼,虽然有所解释,只是原因必没有说出来的那么简单。

    镇元子算了片刻,也无所得。事涉混元圣人,非同小可,已经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他推演起来也是一片模糊。既然如此,他干脆放弃,自己思考一番,便有了计较。

    那边红云见得鲲鹏,咬牙切齿,也要上去计较一番。镇元子已经听说了他们之间的因果,连忙阻止道:“你们实力相当,若上前争斗,一时三刻也难有结果,徒生事端,于己无益。如今我还有重要事情要做,不便耽搁。你可愿与我同行?”

    红云也知镇元子说得有理,点头答应。镇元子遂与红云一起,快向前赶去。

    那边帝俊刚注意到镇元子,想起这可不就是紫霄宫中坐于后、连道祖都对其施礼的那位?正想过来与镇元子搭讪几句,结个善缘,不料镇元子突然加遁去,不由暗呼:“可惜!”

    鲲鹏却不知他所想,只见到红云匆忙遁去,以为是怕了自己,又想在帝俊跟前表现,“嘎嘎”怪笑道:“红云这次倒是跑得快,只是跑得了一时,跑不了一世!早晚也要叫他命丧我手,方知道老祖我的神通法力!”

    帝俊闻言,又是连声恭维一番。

    不提这边帝俊与鲲鹏老祖互相恭维,且说镇元子拉着红云疾赶,不片刻,便看到前面现了三个身影,正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道人三位。

    镇元子在后高呼道:“三位道友,且留尊足!”三清闻声,止了遁光,回头看时,见是镇元子。他们与镇元子非亲非故,见镇元子呼唤,也自讶异。

    几位并红云都见了礼,太上老君道:“不知镇元子道友呼唤我等,所为何事?”他们虽然被道祖收做弟子,对镇元子也不敢轻视,恭谨以对。

    镇元子笑道:“我游历洪荒之时,闻众位道友之名久矣!知众位道友乃是盘古所化,道德高仙;也曾于不周山上,与众位道友做了两千年邻居,可惜虽心中仰慕,缘吝一面。今日得见,幸何如之!”

    他在三清面前,却也不提与盘古同游的故事,免得排起辈分,生出尴尬,使得他们心中生了嫌隙,反为不美。

    三清见镇元子恭维,也自生出好感,连声谦逊道:“不敢当得道友之誉!”通天道人心直口快,听说镇元子曾居不周山,说道:“我等居不周山时,曾见不周山顶有神龙现身、麒麟降世。推算之下,只知乃是一位高人所为,莫非就是道友乎?”

    镇元子道:“高人万不敢当。正是贫道适逢其会,将其放出。”他知道三清此时还未成圣,岂能推算尽知?若说出究竟,现了至宝,多有事端,因此语义模糊,一带而过。

    原始天尊闻言,却是若有所思,试探道:“不周山真是天生福地。不知道友在其中,居何住所?我等回去以后,也好登门拜访,一起参研大道,互通有无,岂不乐哉?”

    镇元子岂不知他所想?因笑道:“不周山虽好,却与贫道无缘,贫道也只是暂居。今下得三十三天以后,又要去游历洪荒矣。道友之愿,暂时只怕是难以达成,还望恕罪!”元始天尊口中连称“可惜”,其实却心中熨帖。

    他们三人,太上老君无为而无不为,原始天尊善于谋划,通天道人不事曲柔。镇元子对此早有所知,此时闻其言,查其行,更是洞若观火,心里如明镜一般。

    他又对三清说道:“今日三位有幸,被道祖收做入室弟子,将来成就非凡,可喜可贺!好不令人羡煞!贫道有缘,曾于昔日鸿蒙之中,得了一株先天灵根,名唤人参果树。此树千年一开花,千年一结果,千年一成熟,所结之果,如未满三月之小孩,四肢俱全,五官兼备,乃是鸿蒙之中有数的先天灵果,增加修为的先天妙药。今日既逢三位不胜之喜,贫道无以为贺,因此欲请三位道友暂移贵步,与我一行,同尝这先天灵果!不知三位尊意如何?”

    旁边红云听了,越对镇元子看不透起来,只是有三清在侧,却不便插言。

    三清对先天灵根,早有耳闻,知道不凡,闻言都是大喜,道:“自当同往!自当同往!”

    正说之间,后面来了女娲伏羲二位大神。众仙互相见过,女娲见三清喜形于色,上前打趣问道:“三位师兄,有何喜事?在此逡巡不去。莫非找到了先天灵宝?”她心性纯良,气质高华,仪容万方,让人为之心折!

    三清与她说了镇元子所言之事,她喜道:“如此美事,既是有缘遇到,岂可错过?镇元子道友,你那洞府之中,当不缺两个座位吧!”

    镇元子笑道:“自当请两位道友同往!”女娲和伏羲听了,也自欢喜。

    七人正行之间,前面又现了两位道人,众仙看时,正是西方接引与准提二位。

    他们一出紫霄宫便被冥河老祖寻衅,乱了心神,当时不曾细想,下了三十三天。待走到途中,才陡然想起此时群贤毕至,可不正是结交东土众仙的大好时机。待要转回身去,却嫌过于做作,露了端倪。因此故意慢悠悠停在此处,以待后面的众位高仙。

    只是想起冥河老祖平白误了他们的事,接引与准提心中对其也越怨怼起来。

    此时见了七人,顿时大喜,装作偶遇般,连忙上来问礼。众仙对他们都无恶感,又因远来是客,都自恭敬。镇元子也不隐瞒,说了端的,顺便邀二人同去。如此好事,两人当然是答应无疑。

    镇元子笑道:“九为数之极,如今我等天数已满,真是有缘,当不至再增加矣。先前我邀老君、原始、通天三位道友之时,只当是小聚,如今竟**参果盛会,真乃万千之幸,万千之喜。”言语之中,毫无做作之意。

    他此时人参果甚多,并不缺了那几个,只是不与他人言明,以保珍贵。赴会之人,以后都是有大机缘、大成就者。此时与众仙结一善缘,他却是真心欢喜。

    只有红云在旁,心中为他灵果可惜,微有不愉。不过灵果非他所有,他也不好出言阻止,做了恶人。

    镇元子知他乃是为自己着想,又是安慰,又是好笑。

    众仙下了三十三天,果然再无一仙相遇。就见其中接引道人问道:“不知道友现居何所?仙府何名?”

    镇元子悠然道:“我如今游历洪荒,居无定所。心安之处,即是吾乡!”

    接引道人击掌赞叹道:“好一个‘心安之处,即是吾乡’!贫道闻言,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东土高仙,果然不凡。今日贫道却是受教了!”说罢,恭恭敬敬对镇元子施了一礼,以示感激!

    女娲却是口快,也不顾忌,诘问道:“今日大开人参果会,岂可无有好去处?若是如此,大煞风景,你心安矣,我等岂安?”她是女身,此时皱眉诘难,自有一番天姿,令人心中难生怨气!

    镇元子大笑,道:“无妨!我有一宝,名曰地书,内中自有世界,随处布置,可成洞府,尔等尽可安心!”

    众仙闻言,皆是称羡不已,连道:“好宝!好宝!道友既得先天灵根,又得此上佳宝贝。上天待道友何其厚也!”

    要知他们之中,只有太上老君因最先化生,得了功德玄黄之气所化的后天功德至宝――天地玲珑玄黄宝塔,接引与准提二位,炼了本体莲花与菩提枝为宝,其余众仙,都是清洁溜溜,身无长物,岂有不羡之理?

    镇元子也不多言,只是微笑。

    众仙下到洪荒,停住云脚,下得地来。镇元子因一推髻,现了法宝地书。那地书在空中张开,只见其中有山有水,有亭有榭,有草有木,有花有果,景色优美,宛如图画之中。

    那地书一融入洪荒大地,即消失不见,只是其中画图,都成了实物,排在众仙之前。但见山水清幽,草木繁茂,钟灵毓秀,元气澎湃,与真实世界无任何不同,比其洪荒大地,更是一番福境。

    镇元子当先,领众仙鱼贯而行。众仙都是道德高明之士,明知乃是法宝,也不多疑,径自与镇元子进了这地书世界之中。

    正是:

    至宝随身意不惶,

    心安之处即吾乡。

    自在其中成世界,

    人参果会做道场。

    。。。

第二二章 果会分果再分宝 镇元结缘又结因() 
镇元子领着他们行不片刻,便见前边现了一池,甚是广大,其中碧水清幽,宛如明镜。池中有莲,莲叶田田,只是还没有莲花开放。

    又见池边,立一亭台,飞檐斗拱,勾心斗角,亭中放有一圆形石台。

    镇元子领众仙来至石台之旁,也不问主客,也不分亲疏,随意围坐。时有荷风送爽,碧叶传香,众仙只觉得心旷神怡,连呼:“好妙境,好福地,好宝贝!”

    镇元子微微一笑,唤了左右童子出来,乃是清风、明月,对二人道:“且拿了丹盘,去取十八个人参果来!”

    童子奉命,不多时即捧了丹盘出来,置于石台之上。只见丹盘之中,有十八个人参果,个个皮滑肉嫩,状如婴儿,惟妙惟肖,惹人喜爱。人参果之下,还垫了一层丝帕。

    镇元子想起唐僧吃人参果的故事,怕闹出笑话,抢先解释道:“我这人参果,状似婴儿,实是灵果,尔等尽管放心食用,每位二枚,勿须犹疑。只是须得小心,莫使此果触碰五行之物便可。”

    众仙问道:“为何不能触碰五行之物?”

    镇元子道:“只因此果与五行相畏之故。”

    红云接口道:“怎么与五行相畏法?”

    镇元子道:“此果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敲时必用金器,方得下来。盛装之时,却须将盘儿用丝帕衬垫方可。”

    众仙道:“果然是仙家妙品,甚有讲究!”见镇元子示意,也不客气,各取了一枚,细细品尝起来。

    果然是先天妙品,入口即化,味道甘美。更要紧的乃是这果入口之后,便化作一股精纯混沌元气,流遍四肢百骸,只觉得舒爽无比。这一个果子,怕也抵得数千年修为!

    红云少年心性,嚷道:“刚才那果,入口即化,被我囫囵吞下,还没品出味道来。好在道友慷慨,都预先多准备了一个。这次我定要细细品味。”说完,又拿了一个,慢慢吃起来。

    众仙却也不好笑他,自己也都是大抵如此。因此每人又拿了一个,慢慢品味起来。

    吃罢人参果,镇元子又吩咐童子道:“且取一壶我新炼之密液来,与众位道友共享!”

    童子依言,取了九个碧玉小杯,放在众仙跟前。又拿出一壶密液,为每位杯子斟满。

    顿时浓香扑鼻,味道甘醇。众仙拿眼看时,只见清澈液体盛在碧玉杯中,有如琥珀一般,令人不忍饮下。

    镇元子道:“此乃我新炼之物,功能激元气,加快道体灵气吸收。只是配方尚不完善,不能尽善尽美。故不可多饮,一杯已经足够。众位刚吃人参果,请再尽此杯,当收奇效!”

    其中伏羲问道:“不知此物何名?”

    镇元子道:“未全其妙,不敢名之!”

    众仙都赞镇元子谦虚,因此不再多问,纷纷饮下。只觉入口之时,口味甘醇,等下到腹内,却变成烈火一般,烧遍五脏六腑,偏又非常舒爽。体内元气的吸收度,果然也成倍加快了。

    饮完之后,众仙已有微醺感觉。尤其是女娲,脸色微微泛红,更增天姿。

    当下镇元子命童子撤了酒杯,端上其他洪荒所出的珍馐异果,款待众仙。此类事物,众仙倒是多少有所熟悉,当下一边品尝,一边论道谈玄,讲些洪荒趣事,好不怡然。

    如此和谐气象,不知他朝尚能再否?

    少顷,镇元子开言道:“我化生之初,性喜游历,居无定所,对于法宝,并不强求,然对于木性灵根,独有钟爱。游历之时,也曾特意收得一些灵根妙木、奇花异草,欲善加栽培,传于后世。此许事物,虽不为法宝,却是良材。今知众位道友大多尚无有趁手法宝,贫道不敢独得而私,愿于此山此池此景之内,择一相赠,以全今日之谊!只是此地灵根,大多皆是孤本,众位只可取其部分,不可绝了生机!”

    众仙闻言,大是惊愕,又复欣喜,纷纷赞道:“道友胸襟,我等不及也!”

    其中太上老君,最是慧根独具,福泽深厚。当下先反映过来,朝山中一指,道:“枯木!”镇元子观之,乃生长五相灵芝之木桩也,不由大是肉痛。此木之神妙,他自己也没能研究透彻,只知道其化生及早,内蕴神雷。不想老君太过厉害,竟一眼看到这个毫不起眼的木桩,还好其上的五相灵芝已被移植他处。

    只是话已出口,不好反悔,好在有言在先,只取部分,当下取了一半枯木,送与老君。此木在老君手上,后化为扁拐!

    元始天尊也朝池中青莲一指,道:“莲藕!”镇元子观之,乃接引道人之本体混沌青莲也。其上莲花,已然成熟,为镇元子采下,复将八颗莲子,植于池内。

    原始所指,他倒是早有心理准备,因此采了一截莲藕,送与原始。那截莲藕于元始天尊手上,化作一玉如意。后来,元始天尊又采集天地人三宝,加以炼化,成三宝玉如意。

    轮到通天道人,他也朝青莲一指,道:“青莲叶!”镇元子如其所指,取一青莲叶与之。此叶在通天道人手上,后化作一剑,乃是青萍剑。

    后来三清成圣,这三件宝物,都成了他们的成道法器,虽是后天,威力更胜一般的先天至宝!

    正是:红花白藕青莲叶,三教果然是一家。

    女娲却用手一指树下,道:“黄土!”镇元子暗道果然是未来人族圣母,慧根独具,因取出与之,乃混沌息壤也!

    此物虽不为法宝,却是她成圣之关键,对女娲而言,比任何法宝都意义非凡。

    伏羲朝山中一指,道:“桐木!”镇元子视之,乃天地初开之时,凤凰所落、梧桐之木,于不周山所得。因取一段树干赠之,后化为伏羲琴。

    还剩下红云、接引、准提三位,红云坐上,抢先开言道:“我今食君之灵果,饮君之密液,福缘不浅,于愿已足!无寸功以报,怎可再取良材?”又看看接引与准提道:“接引与准提两位道友所居西方,连老师也称福地。两位道友之莲花与菩提树,皆是不世奇宝,又岂会在意我东方区区之物?镇元子道友却是不可再献丑了!”

    他对镇元子败家作为,早有不忿,如此说法,也多是为镇元子考虑,并不是真心讽刺于他!

    只是此语一出,接引还不怎地,准提却大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