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最强骑兵-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聚落座之后,皇甫嵩这才笑着说道:“诸位乃是皇上钦点的西园禁军校尉,个个都是英雄不凡,乃是朝廷未来的希望,不过呢,禁军既然是皇家王牌军,战斗力自然应该是其余军队所不能比的。”

    听皇甫嵩这么一说,除了曹操略有所悟之外,袁绍等四人皆是一脸茫然,赵融更是心想,难不成让我们这些禁军进山剿匪不成?

    皇甫嵩目光扫了众人一眼,见曹操略有所悟,曹聚更是一脸的淡定,不禁暗暗称奇,难道这两人已经猜出我今晚夜宴的用意了吗?

    当下,皇甫嵩忽然心下一动,笑着说道:“既然是夜宴,总要有一个彩头,不如这样吧,在座诸位,谁若是能猜到老夫夜请诸位的原因,老夫就有一件礼物相送。”

    皇甫嵩的礼物,绝对不会差了,在场所有人都精神一振,袁绍第一个说道:“绍以为,皇甫将军征战天下,平定黄巾,乃当世之战神,今夜相邀,必是皇甫将军得了陛下旨意,考究我等,不知可是?”

    见皇甫嵩微笑着摇摇头,袁术暗骂袁绍笨蛋,若是皇甫嵩考究你们西园禁军校尉,拉着我这个虎贲中郎将干什么,于是就第二个发言:“皇甫将军,术以为,今夜之邀乃是因为我等五人,皆是宦官对头。”

    但是,皇甫嵩依然微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呢,淳于琼和赵融也都先后发表自己的猜测,却也都没有猜中。

    曹操和曹聚一直没开口,皇甫嵩转首向二人看来,问道:“孟德,仓合,汝二人也否愿意猜一猜啊?”

    曹操哈哈大笑道:“在接到皇甫将军请柬之时,仓合就已经猜到了,呵呵,仓合,你来说说吧。”

    “噢。”皇甫嵩闻言颇为惊疑,立即问道,“仓合,说说看。”

    见曹操点了自己的将,曹聚也不好矫情,微微一笑道:“皇甫将军,聚以为,大汉必有兵乱,皇甫将军必是将要奉旨平乱吧。”

    “啊……”皇甫嵩闻言大吃一惊,暗想,王国之乱的消息所知者甚少,今日陛下刚刚给我下了密旨,明日早朝才会说起此事,没想到曹聚竟然能猜到。

    见皇甫嵩的表情,所有人都知道曹聚肯定猜对了,袁绍的眼神中闪过欣赏的目光,袁术则是阴森森地看了曹聚几眼,淳于琼和赵融的目光则是有点敬佩了。

    “哈哈哈哈……”皇甫嵩只是惊讶一下,随即就大笑起来,一边击掌,一边说道,“仓合果真厉害。”

    说罢,皇甫嵩对一旁站立伺候的管家皇甫立说道:“去,把我书房中的倚天宝剑取来。”

第114章 曹聚愿往() 
所有人都震惊了,包括皇甫嵩府上的管家皇甫立,不可思议地望着皇甫嵩,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个彩头也太大了吧。

    倚天剑,青釭剑,是齐名并称的绝世宝剑,在历史上均是曹操所有,倚天剑是他自己佩戴,传为取宋玉《大言赋》中的名句“拔长剑兮倚长天”命名,青釭剑则是被曹操赏赐给了夏侯廉,却在长坂坡之战中,被赵云所得。

    曹聚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今日之宴不该有他,却是有倚天剑的彩头,曹操猜中了皇甫嵩今晚夜请的理由,于是就得到了倚天剑。但是,因为他的横空出世,抢了曹操的风头,得到了这把绝世宝剑。

    愣了一下之后,曹聚立即就向曹操望去,发现后者的眼神中闪过一抹羡慕之色,便立即说道:“其实,孟德兄跟我所猜相同,此剑应归孟德兄所有。”

    曹操立即就大笑道:“阿聚,你我是兄弟,不必客气,此剑你得跟我得有什么区别呢,呵呵,你就别再推辞了。”

    皇甫嵩向袁绍和袁术看了一眼,心中暗想,人家只是一个曹姓,早已经出了五服,尚且如此兄弟友爱,而你们两个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尚且不能相容,袁氏四世三公的脸快被你们两个丢尽了。

    曹操既然都这么说了,曹聚也就不再客气,向曹操道了声谢之后,就等着皇甫立将倚天剑拿来了。

    这个时代,什么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方天画戟之类的有名兵器,只不过是用上好的精铁,由技术精湛的铁匠打造而成,并非是什么神兵利器。但是,倚天剑、青釭剑、古锭刀、七星宝刀等短兵器,却是传承下来的真正的神兵利器,得之足以使得一个人的实力大增。

    曹聚的内力现在是太平黄龙功第三重,如果以倚天剑为兵器,他绝对能发挥出太平黄龙功第四重的实力来,至少步战的时候曹纯就不是他的对手了。

    让皇甫立去拿倚天宝剑,皇甫嵩继续笑着说道:“这把倚天剑是老夫攻破广宗城,从贼首张角的住处搜得,被陛下赏赐给了我,后来却在老夫的书房里挂了几年,真是暴殄天物了,今日转赠仓合,希望你能用这把宝剑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竟然是师父之物,曹聚微微又是意外,心中暗想,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我若不穿越,师父就没有弟子了,这倚天剑就被曹操所得,如今却是落在我的手中,也算是物归原主了吧。

    于是,曹聚就再也没有半点将倚天剑让给曹操的意思了,更是因此对皇甫嵩的敌意减少了许多,毕竟当时皇甫嵩和张角分处两个阵营,你不灭了我,我就全歼你。

    曹聚立即双拳一抱,说道:“卑职谨记皇甫将军之言。”心中却是暗想,嘿嘿,皇甫嵩,你绝对想不到,日后我曹聚不是用这把倚天剑报效大汉朝廷,而是要推翻大汉朝廷,到时候,你九泉之下不能瞑目,也算是我替师父出一口恶气吧。

    倚天剑的风波,暂时画了一个句号,皇甫嵩又继续说道:“从去年开始,王国就开始叛乱了,自称合众将军,与韩遂联合,围攻汉阳,杀死汉阳太守傅燮。西凉刺史耿鄙为平定叛乱,征调六郡兵马征讨,却被其手下司马马腾叛变而杀。”

    “马腾和韩遂共同拥立王国为主,攻略三辅地区,叛军势力越来越大,朝廷军队连战连败,凉州地区基本上已经脱离了朝廷的管控。最新情报,王国大军准备进攻陈仓,而陈仓是连接关中和陇右的桥梁,一旦陈仓失守,王国的叛军就能长驱直入,深入关中之地,危及长安和洛阳,所以,情况紧急,陛下封我为左将军,不日率军西进,剿灭王国叛乱。”

    曹聚知道,皇甫嵩成就汉末名将就是靠着平定黄巾之乱和击破王国叛军两大功劳,心下不禁一动,若是能随着皇甫嵩西征,好处多多啊。

    第一,眼下已经是十一月,距离春节不远,曹聚可以回家数日,与亲人团聚,估计田荣那只老狐狸肯定会趁着这个机会,让曹聚跟田娇完婚;第二,曹聚手下的五百军士,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效果明显,但是,没有上过战场的士兵永远称不上精兵两个字;第三,皇甫嵩是汉末名将,几乎算无遗漏,每战必胜,若是曹聚能随他征讨王国,一定能学到很多兵书上没有的知识。

    只是,该如何提出这个要求呢,皇甫嵩又会不会答应呢,毕竟他麾下只有五百军士,而且都是新募不久,皇甫嵩岂能看得上眼呢?

    下面,皇甫嵩马上就将话题转到今晚的主题上了,笑着说道:“陛下降旨之时,我曾问过陛下,可否让我带着禁卫五军前往西凉,经受一下战场的洗礼,但陛下之意却是,禁军新立,顺其自然,不要勉强,所以呢,老夫就只能将诸位请来,可有愿意跟老夫西进的?”

    这就是考验人的时候了,袁绍想了想,第一个说道:“皇甫将军,绍对皇甫将军之名仰慕久已,十分想跟在皇甫将军身边,学习一二,但是,中军五千人,全部新募,列队尚且还不能成型,若是冒然上战场,只怕会损失惨重,以绍之意,绍抓紧时间训练,待两三月之后,战斗力基本形成,再行赶赴西凉,助皇甫将军一臂之力。”

    洋洋洒洒一番话,说的很好听,其实是一番废话,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不去。”

    淳于琼自然是以袁绍马首是瞻,赵融见这俩人都不去,自然也就不愿去,而且,三人的理由是完全相同的。

    袁术呢,他是虎贲军的中郎将,皇甫嵩本就没打他的牌,自然就不发表意见。

    最后只剩下曹****,其实他是想去的,但是,三千典军只剩下两千,夏侯兄弟的三个部曲只有五百多人,不够塞牙缝呢。

    曹聚见曹操面有难色,心下暗叫一声不好,不等曹操开口,就立即站起身来,一抱拳道:“皇甫将军,曹聚愿往。”

第115章 开拔() 
曹聚愿意去,皇甫嵩心下微喜,他知曹聚只是军侯身份,手下只有五百人,这点人数在皇甫嵩的眼里根本不算什么。但是,以皇甫嵩的眼光,看得出来,曹聚是个人才,只要加以培养,日后必然会大放异彩。

    不过呢,皇甫嵩的目光却望向了曹操,因为曹聚是曹操的手下,这件事情,必须曹操答应才行,不然的话,就算皇甫嵩能以圣意压曹操,结果却是不爽。

    曹操心思急转着,暗想,典军六部曲,元让三兄弟的部曲基本上都已经残了,只有曹氏三部曲的人数勉强够,嗯,既然如此,我何不让曹聚和曹彭兄弟一起去,凑足一千之数。

    于是,曹操朗声说道:“皇甫将军,仓合麾下只有五百人马,我意让另一军侯曹彭也跟随皇甫将军平乱,凑足一千之数,如何?”

    曹彭是谁,皇甫嵩不知道,也不会管那么多,他想要的只是曹聚,不禁哈哈大笑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

    见曹操也答应了,曹聚也松了一口气,心中暗想,嘿,王国之乱,将会是我曹聚发迹的第二战,也是真正的沙场血战。

    袁绍等人不愿去,皇甫嵩也不勉强,接下来就不再说这个话题,开始跟袁绍等人喝起酒来。

    袁绍等人见皇甫嵩并不逼迫他们,心下也是窃喜,频频给皇甫嵩敬酒,更是对皇甫嵩平定黄巾的丰功伟绩大为吹捧。

    一个时辰后,酒宴结束,诸人各自散去。

    虽然时候不早,但皇甫嵩此举乃是奉了圣意,宵禁制度自然就不用怕了。

    出门没多久,曹聚就对曹操说道:“孟德兄,请恕小弟孟浪。”

    曹操笑着说道:“大丈夫为国建功,乃是人之常情,有何孟浪之处,若非是典军事务繁多,我也想跟着皇甫将军西进平乱呢。皇甫将军乃是当世名将,你跟着他,一路上必然能获益良多。”

    曹操所说的军务繁多,主要指的是典军目前的编制不够,曹聚心里明白,说道:“多谢孟德兄理解,小弟一定随着皇甫将军好好学习,绝对不会给孟德兄丢脸。”

    “嗯。”曹操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二人一起向曹操的府上走去。

    曹聚自动请缨,说实在的,曹操心中还真是有点不悦,他感觉到,曹聚跟曹纯和夏侯惇他们不一样,曹聚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这种人,一般都是很有能耐的,但却并不好控制,而一旦能真正控制了,就会成为手中的一柄无坚不摧的利刃。

    曹操虽然不会夜观天象,却也从朝野中的局势变化,基本上猜测中天下将要大变的迹象,所以,他必须要在天下大变之前,控制住曹聚,为其所用。

    回到住处之后,二人都没有马上入睡,曹操是在苦思,究竟用什么办法,能彻底收了曹聚之心,甘心为其所用,而曹聚则是爱不释手地反复看着倚天宝剑,乐得睡不着。

    无论是治世,还是乱世,但凡是英雄豪杰,都是桀骜不驯的。

    这个时代的人,其实并不存在什么忠诚度的,关键在于主公,否则的话,荀彧和郭嘉本已认袁绍为主,绝对不会突然离开,转投曹操。同样是从袁绍阵营转投,张郃和高览就成了叛将,因为他们是兵败投靠的,还有许攸,名声比之张郃和高岚更是不如。

    曹操能凝聚一大帮文臣武将,在于他是一个明君,身具文韬武略,更是能听从身边之人的良策,让手下人能看到希望。刘备的文韬武略跟曹操比,差了一些,但他在用人方面的本事,自身魅力,丝毫不比曹操差,而袁绍、袁术、吕布、公孙瓒等人就差远了。

    孙权比曹操和刘备的文韬武略又差了一些,但他能听孙策的话啊,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而且,在周瑜死后,他又起用的鲁肃、吕蒙和陆逊等人,无一不是厉害之极的人才,虽进取不足,保江东绰绰有余了。

    所以,英雄豪杰虽然桀骜不驯,但只要你会用人,懂管理,能虚心接受下面的正确意见,这些英雄豪杰还是很甘心为其卖命的。

    关于降将,也是分为好几类的,有感恩而降的,像张辽、黄忠等人;有苟且偷生的反复小人,像吕布、孟达之流;有挟怨背主的,像侯成、苟安、范僵、张达等人;也有走投无路,被迫而降的,像张郃、高览、夏侯霸和姜维等人。

    若古人真的将忠义看得比性命重要,这些人就全都是怕死之辈了,当然,也有真的宁死不降的,像高顺、庞德、张任等人,他们不是不怕死,而是因为他们将名声看得比性命还要重要,当然,庞德固然还有一个原因,他已经从马超投降了曹操,若再投降关羽,跟吕布的三姓家奴就差不多了,高顺也如此。

    跟庞德差不多的是关羽,荆州兵败,孙权曾经问他是否愿意投降,关羽就算心中百般愿意,却也已经不能了,只能慷慨赴死。

    其实,反复无常之人,除了吕布和孟达之外,刘备绝对算是一个。

    刘备投刘焉镇压黄巾,投公孙瓒而安身,投陶谦抗曹操,投曹操杀吕布,投袁绍反曹操,投刘表求苟活,最后自立门户,三分天下。只不过,刘备有一个皇叔的名号,后来又当了皇帝,骂名几乎很少。

    从第二天开始,曹聚就加紧了对他和曹彭部曲的训练,准备着随时跟着皇甫嵩的大军出发,西往凉州平王国之乱。

    陈仓被王国大军围困,日夜攻打,情势甚急,何进调动军队的速度不敢慢了,同样,宦官们的物资调遣以及军费的准备,也一样不敢慢了。

    东汉末年的汉帝国中央军军制,后勤和军队是分开的,外戚、党人掌握所有军队调动,而宦官却掌握住军费拨发、物资调遣。

    因为阅兵刚刚结束,大军集结的速度极快,物资的准备也一样快,只用了不到五天的时间。汉灵帝正式拜皇甫嵩为左将军,拜董卓为前将军,合兵四万,前往西凉平乱。

第116章 凉州与董卓() 
说起凉州,就不能不提董卓,这个造成汉末天下大乱的乱臣贼子。

    曹操也被人称为乱臣贼子,但是,跟董卓不一样的是,曹操年轻的时候,绝对是一个忠臣,大大的忠臣,后来大权在握之后,才慢慢生有异心,但他至死也没有篡权,而是将机会留给了自己的儿子。

    董卓是地地道道的凉州人,准确说是陇西临洮人,凉州位处大汗西北部,与羌人接界,从公元184年开始,凉州之乱就开始,只不过当时大汉的精力都在平定黄巾之乱上,顾不上凉州那片小地方,进而愈演愈烈。

    发起凉州之乱的,就是羌人,因为羌人一直受到汉人的压迫,不得已反抗。很快,小月氏和同情羌人的汉朝叛军也加入其中,意图从朝廷手中夺取凉州的控制权。黄巾之乱来势凶猛,规模大,但也很快就被平叛下去,但凉州之乱却反复发生,动摇了汉朝对西北的控制权,进一步导致了东汉的衰亡。

    公元184年(光和七年)冬,来自北地郡、安定郡以及金城郡、陇西郡枹罕、河关等地的两股羌人举事叛乱。后来,募来被派遣平叛的由羌人和小月氏人组成的湟中义从胡军队在令居兵变,杀死汉朝将领,加入叛军,又杀了护羌校尉冷征,事态升级。

    与此同时,那两股羌人也合兵了,以原湟中义从胡士兵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为将军。

    公元185年春,叛军已达数万人,进军汉故都长安。朝廷任征讨黄巾的名将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防御长安,但皇甫嵩初期无功,便受到了宦官诽谤,上任四个月后,于七月被免职。

    凉州的持续叛乱使国库大损,朝廷不得不苛税、征召劳力以应战。司徒崔烈建议放弃凉州,但议郎傅燮却极力反对,并说动了汉灵帝,没采纳崔烈的建议。然后,傅燮被任为汉阳太守,派往前线。

    八月,司空张温被任为车骑将军以代皇甫嵩,统军十万,新任破虏将军董卓、荡寇将军周慎等均在其帐下效力,当然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就是孙坚,在周慎手下为将。

    初战,双方胜负未分,汉军优势不明显,但在十一月,一颗流星坠入叛军营寨,董卓趁着叛军军心动摇,发起突袭,击溃叛军。

    随即,张温命周慎和董卓分兵两路,追击叛军,全都战败,但董卓却是全军而还,虽败犹荣,随后不久,董卓便被封为台乡侯,食邑千户。

    美阳之战虽然阻止了叛军向汉朝的心脏地带进军,因汉军进攻失败,叛军仍在黄河上游保有势力,渭河上游河谷成为汉军与叛军争夺的地区。

    约186年冬,叛首边章病亡,北宫伯玉、李文侯也死于内讧。新任凉州刺史耿鄙认为可以从中取利,试图在没有来自其他地区的大军援助的情况下,在凉州重建汉庭的统治,傅燮一力劝阻,但耿鄙仍自行其是。

    公元187年,耿鄙集结六郡军队进攻地处西疆的陇西郡,先前因陇西郡太守李相如倒戈,陇西郡为韩遂的叛军所占。

    耿鄙任用贪官程球为治中,让士绅和百姓寒心。四月,军队开至陇西郡治狄道时,耿鄙大军发生兵变,程球和耿鄙都被杀死。

    汉阳太守傅燮,善待百姓,远近敬重,叛军对他极为敬重,曾数次试图说服他逃跑或投降。但是,尽管人力物力日益短缺,傅燮仍决心誓死守城,最终阵亡。

    傅燮死后,一直观望的韩遂立即起兵,马腾后来加入,共推王国为帅,叛军一齐劫掠长安周边地区。

    这是凉州之乱后,叛军首次统治了整个凉州,车骑将军张温也因平叛失败被解职。

    傅燮之死,凉州全境失守,使得汉灵帝彻底放弃了收复凉州的希望,很大程度上让地方自守门户。

    但是,王国等人终是没有长久的眼光,占领凉州全境之后,没有休养生息,发展实力,真正割据凉州,自立为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