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手。”就在这时,皇甫嵩终于忍不住了,但曹聚却暗叫一声不好。
第153章 被解权()
何进脸色一变,先是看了曹聚一眼,然后再淡淡问道:“皇甫义真,难道你敢开口为这个疯婆子求情吗?”
皇甫嵩不慌不忙地站出来,微微一躬身,说道:“大将军,先帝新丧,举国皆哀,大将军却在这个时候欲对先帝之母不利,此乃不孝也。然后,董重起兵,究竟何因,尚未清楚,大将军怎可轻易武断太皇太后参与其中。以在下看,倒不如先平董重之乱,再说其他也不迟也。”
虽然皇甫嵩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他在这个时候出面,却是对大将军虎威的挑衅,何进绝对不能允许的,怒喝一声道:“皇甫嵩,莫非汝是董重叛军的内应不成,董重已经起兵谋反,若无这个老妇人在宫内接应,董重焉敢举兵十万而攻洛阳?”
这的确是一个最大的破绽,以洛阳城的防守,六万守军,董重以十万大军根本不可能攻克,所以,董重敢起兵就只有一个原因了,城中有内应,可以打开城门,引他的十万大军进城,那么,何进就无法阻挡了。
皇甫嵩淡淡说道:“大将军,我皇甫嵩世代深受皇恩,每日皆思报国之门,如何敢参与叛乱?只不过,大将军欲对太皇太后不利,乃有悖臣伦,嵩实在看不下去,这才出言阻止大将军,还请大将军三思而后行。”
卢植也站出来说道:“是,皇甫一门忠烈,请大将军三思而后行,万不可做出有失民心之举。”
朱隽、黄婉、杨彪等大臣也一一站出来,为太皇太后求情。
见这么多大臣站出来,何进不禁也有点犹豫了,但是,就在他沉思之间,董太皇太后忽然哈哈大笑起来:“看到吗?何进,还有何怡那个贱人,我大汉朝还是有这么多忠臣的,你们若是敢杀哀家,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不好,曹聚立即眯了眯眼睛,心中暗骂,不知死活的老婆子,我师父冒死为你求情,你就该老老实实闭嘴,这时候说这话,不是故意激怒何进兄妹吗?
果然,何进立即脸色一变,怒声喝道:“金甲武士何在,赶紧将这个疯老太婆拉出去,按照太后懿旨,或者三尺白绫,或者一杯毒酒。”
皇甫嵩大惊,急忙说道:“大将军,万万不可啊,太皇太后杀不得,否则的话,大将军和太后必失民心啊。”
何进正在怒气头上,立即爆喝一声道:“皇甫嵩,休得再言,这个老妇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孤与太后,若不杀她,日后还有谁人听孤与太后的话。”
“大将军,太后三思啊。”皇甫嵩的确是大汉朝的忠诚,急忙再劝,何进把眼一瞪,怒声道,“皇甫嵩,汝再敢多言一句,莫以为孤不能连你一起杀了不成?”
皇甫嵩死死盯着何进,冷声道:“大将军连太皇太后都敢杀,还有什么人不敢杀呢,哼,皇甫嵩的人头在此,大将军尽管拿去吧。”
何进怒极,立即大声喝道:“金甲武士,将皇甫嵩拿下,一并处死。”
曹聚大惊,急忙上前道:“大将军息怒,皇甫将军并非故意冒犯大将军虎威,还请大将军手下留情。”
看到曹聚出面,何进这才想起皇甫嵩是曹聚的师父,以及其在军中的威望,渐渐冷静下来,暗想,杀了皇甫嵩,只怕参与董重叛乱的人会更多,还有曹聚在城内,万一给董重做了内应,岂非危险。
何太后也让小黄门将何进喊上台阶,低声说道:“哥哥,皇甫嵩不能杀,不如给曹聚一个面子,如何?”
皇甫嵩若是被杀,曹聚势必铤而走险,以曹聚的能力姑且不说能不能将他们何氏推翻,就算不能,一旦曹聚兵败身亡,何太后就永远失去这个面首了,刘慕也会一辈子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
昨晚一次放纵之后,何太后对曹聚还是很满意的,单从曹聚不惧她太后的身份,一直想压制住她,绝对是一个爷们。
何太后开口,何进不能不听,但是,他心里也更加反感了,暗想,妹妹啊妹妹,你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是你的亲哥哥,但你却似乎更偏心曹聚一些。
当下,何进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大声喝道:“金甲武士,皇甫嵩搅乱朝堂,立即将之轰出去,董重之乱平定之前,不得出府半步,否则格杀勿论。”
曹聚这才松了一口气,立即来到皇甫嵩身边,低声说道:“师父,事不可为当不能再为之,进一步悬崖峭壁,徒失有用之身,何不退一步海阔天空呢?”
皇甫嵩不是迂腐之人,闻言不禁长叹一声,“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悲声喊道:“先帝啊,请恕微臣无能,不能保全太皇太后,请先帝恕罪。”
说罢,皇甫嵩七尺男儿竟然趴在地上痛哭起来,使得不少大臣尽皆动容,但看看何进望向皇甫嵩的几乎可以杀人的目光,没人敢仿效。
哭了一会儿,在曹聚的劝说下,皇甫嵩起了身,望向太皇太后,再次长叹一声,就出朝堂而去了。
这时候,何进又说道:“北宫卫士令曹聚,皇甫嵩此去必然心怀怨恨,汝这段时间可多加规劝于她,万勿让其卷入董重之乱中。至于北宫宫门的防守职责,暂且交给袁本初即可,还有洛阳南门防御董重大军,你也不用参与了。”
曹聚明白何进的意思,躬身说道:“是,大将军,卑职听令。”
见曹聚还算是听话,何进这才缓和一下脸色,转首望向群臣,大声喝道:“可否还有人为这老妇人求情的?”
董太皇太后情知必死,立即怒骂道:“何进,何氏,哀家死了,你们兄妹也一定不得好死,哀家的侄儿一定会兵破洛阳城,手刃尔等,替哀家报仇的。”
何进冷笑一声,对那几个金甲武士大声喝道:“金甲武士,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将这个老妇人拖出去。”
“何进,你们一定不得好死,哀家做了厉鬼也不会放过你们。”在太皇太后的一声声怒骂中,在群臣的瞩目中,金甲武士将太皇太后硬生生地拖了出去。
第154章 暂避()
皇甫嵩的书房,除了皇甫嵩和曹聚之外,还有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和侄子皇甫郦,一起正襟而坐。
皇甫坚寿气愤地说道:“父亲,既然何进如此狂妄,丝毫不顾及父亲黄巾和西凉之功,父亲何必如此愚忠呢?”
皇甫嵩立即脸色一变,怒声喝道:“逆子,汝怎敢出此大逆不道之言,我皇甫一门世代忠烈,身为大汉之臣,自当宁死为大汉尽忠,更何况那何进只是乱臣贼子而已,为父恨不能食其肉,喝其血,乱刃其身也。”
皇甫嵩虽然是对皇甫坚寿说话,但目光却时不时望向曹聚,后者明白是什么意思,立即两手一抱,说道:“老师,今日何进所为,实在是尽失人心,学生以为,何氏掌权不会久也。”
皇甫嵩不动声色问道:“仓合,你之意,董重此举会成功?”
曹聚正色道:“非也,学生受老师教诲,岂能看不出董重此举必败也。”
皇甫嵩淡淡问道:“仓合,董重举十万之众,会于洛阳城下,且有内应,因何会败啊?”
听皇甫嵩之言,曹聚知其不满不去,便微微一笑道:“老师,那董重本非领军之人,因是太皇太后关系才官至骠骑将军,外不如昔日去病将军震慑异邦,内不如老师百战百胜之威,虽有十万之众,然其战力不过一两万也。”
“洛阳城中,甲士六万,且有圣旨加身,个个奋勇争先,又有城池之利,器械之锐,百姓之心,对付董重之师自然是易如反掌。”
“只可惜。”曹聚忽然将话题一转,叹了口气道,“若是那何进不如此对待老师,洛阳城根本不需谨守,破董重叛军只在鼓掌之间也。”
听了曹聚这番话,皇甫嵩也疑心尽去,叹了口气道:“仓合之言,却有道理,寿儿,郦儿,汝二人虽随我早矣,却不如仓合多矣,当须向仓合学习才是。”
不等皇甫坚寿和皇甫郦开口,曹聚立即拱手道:“老师,学生不敢受此言,学生只是逞一些口舌之利而已,不如坚寿兄二人多也。”
知道曹聚谦虚起来没完没了,皇甫嵩摆了摆手,叹了口气道:“仓合,今日为师连累你了,日后那何进也不会再依仗你为心腹,只怕你待在洛阳城中,会如同桎梏啊。”
曹聚微微一笑道:“老师,那何进兄妹如此逆天独行,早晚必有报应,学生不与之为伍也是应当。再说了,太后已经下诏,将万年公主下嫁给学生,学生自可趁此机会,偕公主回谯城面见学生之母,远离此是非之地,只是,学生担心……”
听到这里,皇甫嵩摆了摆手,微微一笑道:“仓合,无须担心为师,今日早朝,何进兄妹倒行逆施,已经让为师寒心,自此之后,为师当继续闭门谢客,足不出户,那何进虽然狂妄,亦不敢无理找为师的麻烦,汝尽管偕公主殿下回乡省亲。”
曹聚就是这个意思,见皇甫嵩上路了,心中暗喜,立即说道:“如此,学生就放心了,等会儿弟子就会向大将军禀告此事。”
等曹聚离开之后,皇甫嵩对皇甫坚寿和皇甫郦叹道:“仓合虽然年轻,但这进退之道却是炉火纯青,就算是我,也是远远不如也,寿儿、郦儿,一旦我不在了,汝二人当以仓合为首,事事要听从他的意见,不可独断专裁也。”
皇甫坚寿和皇甫郦虽然心中不服,但听皇甫嵩如此说了,却也不敢不应。
曹聚离开皇甫嵩的府邸,立即就去了一趟何进的大将军府,说是接到家母手书,希望他能够回家探亲一次。
何进听了之后,先是沉吟不语,然后问道:“仓合,太后可知此事?”
曹聚明白何进的意思,立即说道:“回大将军,卑职乃是大将军麾下,自然要先向大将军禀告此事,若大将军准许,卑职才会向太后禀告此事。”
这番话,何进听得很舒服,立即说道:“回家探亲,侍奉老母,乃是人之常情,孤自然不会不准,另外,孤听说你麾下多有曹家堡及周边村落的轻壮,可将他们也带着,一来沿途保护公主安全,二来也可以回乡跟家人团聚几日。”
嘿,曹聚心中冷笑,何进,你是担心我这一千五百人马会在董重大军攻城的时候,内应于他吧,所以才会这么大方让我将这一千五百骑兵带走。
曹聚立即抱拳道:“多谢大将军体恤,卑职替他们谢过大将军了。”
然后,何进又叹了口气道:“仓合啊,今日之事,孤并非针对于你,实在是你的老师太过于顶撞孤,使得孤下不了台,这才不得不将之禁足府中啊。”
曹聚立即说道:“大将军的苦心孤诣,卑职明白,奈何卑职的老师性格执拗,刚才卑职已经去老师府上劝过了,老师表示会遵奉大将军之令,足不出户,并托卑职转告一下大将军,今日朝堂上得罪之处,还请大将军不要介怀。”
“哈哈哈哈……”虽然知道这绝非是皇甫嵩的原话,但何进仍是听着很舒心,至少这证明曹聚还是畏惧在他大将军的权威之下,不禁放声大笑道,“既然义真已经明白,那就再好不过了,仓合可代孤转告义真,不必为此惶恐,孤不会介怀的。”
两人又随便聊了一些其他的话题,曹聚就向何进告辞,入宫向何太后请示带万年公主刘慕回谯城的事情了。
出了何进的府邸,曹聚转首看看这巍峨的门庭,心中暗叹,驸马的身份虽好,却也因此失去了何进的信任,但好在何进命不久矣,倒也无妨。
稳了稳神,曹聚带着典韦,快步向北宫走去。
路上,典韦兴奋地说道:“阿聚,此次衣锦还乡,只怕那庄离、王胡之流肯定会吓得屁滚尿流了,不知你准备怎样对付他们?”
庄离、王胡嘛,还有那个李源,曹聚的眼神中闪过一抹冷色,心中暗想,大乱将起,谯城乃是我之根本,绝不能有失,这笔旧账必须要找他们清算一下。
第155章 晚了一步()
进了北宫,来到长乐宫门口,曹聚忽然觉得,若是就这么去找何太后,只怕她不一定会答应。
倒不如……
曹聚一个转身,又带着典韦向长宁宫走去,刚走到长宁宫门口,就看到万年公主刘慕、颍阴公主刘坚和阳翟公主刘脩三人带了几个宫女和太监,从里面走来。
三人见了曹聚,万年公主刘慕还好一些,毕竟皇帝已经降旨,将她下嫁给曹聚,但刘坚和刘脩却全都羞了一个大红脸,神情之间有些扭捏。
刘慕知道曹聚是来找她的,也担心刘坚和刘脩尴尬,于是就让她们几个先等着,独自一人迎了上去。
二人见礼之后,刘慕问道:“驸马前来,可有要事?”
点了点头,曹聚将今天早朝的情况大致对刘慕讲了一遍,后者暗暗吃惊,立即问道:“莫非,驸马准备暂避董重之乱?”
好聪明的女子,曹聚立即心下暗赞,点了点头道:“公主之言甚是,为夫正是为了此事来找公主商议。”
刘慕皱了皱眉,说道:“暂避倒也是一个好办法,嗯,只是,须得找一个离开洛阳城的理由才是,哎,有了,驸马,你我婚事已经得皇上下旨,不如驸马去求母后,嗯,还是我去求母后吧,让我跟你回家省亲,顺便将婚事告诉婆婆,想来母后一定不会阻拦的。但是,大将军那里,就得驸马……”
曹聚微微一笑道:“公主放心,大将军那里,为夫已经说过,大将军并不阻拦,现在就只差太后那里了,还请公主……”心中暗想,可惜刘慕是女儿身,否则的话,以她的聪明,若是继承皇位,天下未必能大乱起来。
刘慕大喜道:“好,驸马,我这就去求母后,驸马可在这里稍待,等我的好消息。”
马上,刘慕就回到刘坚和刘脩身边,不知对她们说了什么,便带着一个宫女和一个太监,折身去了长乐宫。
刘慕刚走,刘坚和刘脩就红着脸向曹聚这边走过来,后者突然想起了昨晚刘坚和刘脩穿亵衣的情景了,那身材之丰满绝非刘慕可比,不禁心下一荡。
礼不能废,刘坚和刘脩来到近前,曹聚立即向她们见礼:“卑职曹聚见过二位公主殿下。”
刘坚和刘脩是汉桓帝的女儿,在汉灵帝活着的时候,感念接了桓帝的皇位,对她们姐妹三人还是不错的,当做亲妹妹对待。但汉灵帝已死,刘辨和刘协对她们三人并无多少感情,唯独刘慕跟她们三人的关系好,所以,刘坚和刘脩这才要进宫陪刘慕,目的也是更深地靠着刘慕这棵大树。
盛世公主乱世奴,一个没有靠山的公主,在皇宫之中,甚至于连一个太监或者宫女的小头目都不如,受了欺负之后连哭诉的地方都没有。
但刘慕在何太后跟前受宠,在刘辨和刘协跟前也很受尊重,所以,刘坚和刘脩跟刘慕的关系越好,她们在皇宫乃至洛阳城的地位就越高。
眼下,曹聚已经成了刘慕的驸马,加之刘慕对曹聚喜欢之极,曹聚绝对是一个能对刘慕影响很大的人,刘坚和刘脩自然不敢对他怠慢。
刘坚和刘脩急忙向曹聚还礼,刘坚说道:“方才听慕儿说,欲求太后准许她跟驸马回乡省亲,此乃喜事,本宫姐妹提前恭喜驸马了。”
曹聚微微一笑道:“多谢两位公主殿下,若是两位公主殿下无有要事,不如陪着一同前往,路上也算是跟万年公主殿下做个伴儿。”
立即,刘坚和刘脩大为心动,她们长这么大,还没有离开过洛阳城呢,不禁对视一眼,齐齐点了点头道:“行,等太后答应了,本宫姐妹就去求太后准许同往。”
当下,曹聚又给刘坚和刘脩讲了一些谯城的见闻,更是让二人一阵向往,坚定了要跟着刘慕一同去谯城的决心。
不一会儿,刘慕就兴匆匆地从长乐宫出来了,几乎是一阵小跑地来到曹聚三人的跟前,微微粗喘着说道:“夫…夫君,母后答应了,还…还说让两位姑姑陪…陪着一同前往,让我路上有个伴儿。”
刘坚和刘脩自然是大喜之极,这么一来她们就不用再去求何太后了,而且,她们能猜到,何太后不会主动说让她们陪着,肯定是刘慕求她的。
曹聚也是松了一口气,何太后同意了,意味着这件事情算是彻底定下来了,只等着圣旨到了,他就可以集结那一千五百兵马,以最快的速度离开洛阳城,否则的话,一旦等董重的大军围城,曹聚就不能离开了。
曹聚将刘慕拉到一旁,低声叮嘱几句,后者立即衣服恍然大悟的样子,急忙说道:“夫君放心,我马上就去找尚书令大人,将圣旨拟好,送到驸马府中。”
“如此,有劳公主殿下了。”曹聚心中大喜,立即向刘慕微微鞠了一躬,便带着典韦离开了,回他的驸马府去了。
两刻钟后,何进也进宫了,找到何太后,将曹聚想要回乡省亲的事对何太后说了,并让何太后千万不要答应。
何进之所以反悔,是因为袁绍刚才去了大将军府,听说此事,立即惊声说道:“大将军失算也,那曹聚失信任于大将军,必然心怀怨恨,托词离开,必是想坐山观虎斗。若是董重胜了,曹聚必然会响应董重,置大将军兄妹于死地,若大将军赢,也必损失惨重,如那曹聚以驸马名义起兵,天下云起响应,大将军如何对之?”
何进本就是猪脑袋,听袁绍说得有理,立即就慌忙进宫,想让何太后出面阻止曹聚离开洛阳。但是,晚了一步,何太后立即让小黄门去找尚书令,不要拟旨,何进这才放下心来,向何太后告辞而去。
但是,晚了一步,何太后派出的小黄门找到尚书令之后,圣旨已经拟好,更是由一个小黄门带着两个羽林郎去了驸马府宣旨意去了。
不久后,何进知道此事,自然以为是何太后骗他,兄妹之间的隔阂更深了。
第156章 兄妹反目()
接了圣旨之后,曹聚唯恐会迟则生变,立即就带着典韦再去北宫,一方面让刘慕等人抓紧时间收拾行装,一方面整顿那一千五百兵马,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出发。
何太后得知圣旨已经下达,想想无法收回,也就只能算了,却也没有急着将这个消息马上告诉何进,只待明日早朝之后再告诉他。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