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着王。荣的背影,曹聚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心中暗想,有意思,真是太有意思了,没想到王美人竟然没死。
本来,曹聚是支持刘辨的,但何太后却如此胸大无脑,非要因为一个没用的死何进而跟他翻脸,结果就被王美人找到机会了。
曹聚估计着,若是没有这一出,王美人肯定不敢找他,也就永远不会再有出头之日了,日后董卓大权独揽之后,王美人是死是活就不得而知了。
就在王美人来找曹聚的这一天,洛阳城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情,那就是吕布反水。
不过呢,跟真正历史上的情况不太一样,丁原没有被吕布杀死。
这天晚上,丁原在书房看书,这是他的一个习惯,因为丁原是寒门出身,武艺超群,引以为豪不说,他自知学问不高,就博览群书,每晚都会读书到深夜。
丁原正读得津津有味,忽然听到门口传来一阵呵斥声:“吕主簿,请止步,没有主公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入打搅主公。”
“汝等速速让开,吾有十万火急之事要向主公禀告,如若耽搁,汝等岂能吃罪得起?”
丁原听了,立即问道:“可是奉先?”
吕布立即答道:“主公,末将有要事禀告。”
不等丁原回应,那个亲卫立即说道:“主公,吕将军带有宝剑,身有杀气,如若准其入内,吕将军必须摘去宝剑,并由我等陪同方可。”
“汝等哪一只眼看我吕布身有杀气?”吕布惊怒不已,大声喝道,“此乃军机大事,汝等岂能参与,还不速速退下。”
丁原心下一动,暗想,身有杀气?莫非,曹仓合所言为真,吕布真有反心不成?
于是,丁原朗声说道:“摘下宝剑,放其进来。”
“啊……”的一声惨叫,正是那个亲卫发出来的,外面随即传来了“当当”的兵器相碰的声音,以及丁原亲卫们的喝声。
果然,丁原又惊又怒,“嚯”的一下站起身来,抽出墙上宝剑,怒目而视门口方向。
与此同时,从丁原书房的里间,快步跑出来三个武将,一个是张辽,一个是高顺,一个是成廉。
高顺又惊又怒,说道:“主公,曹驸马所料不差,吕布果然投靠董卓奸贼也。”
丁原最是恼怒,大声喝道:“奉先,吾待汝不薄,为何突生反心?”
吕布朗声笑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今董公势大,把控朝政只是早晚,丁建阳,今借汝之首级,以为吕布晋升之路也。”
话音刚落,门外的几个亲卫就被吕布全部杀死,他一脚将门踢开,冲了进来,却发现丁原手握宝剑站在书桌跟前,身边还有张辽三人。
吕布大惊,喝道:“汝等因何在此?”
高顺冷笑道:“主公早知你有反心,特令吾等三人设伏,专门捉拿于你。”
吕布不知丁原是否还有别的埋伏,心中惊慌,哪里敢再过去杀丁原,立即一个转身,向外跑去。
高顺三人准备追赶,丁原将手一挥,说道:“莫追,吕布反心已生,由其去也。”
张辽说道:“主公,魏续、宋宪、侯成三人素与吕布交厚,只怕此次背叛主公者,并非吕布一人也。”
丁原叹了口气道:“然又能如何,眼下曹驸马因何进之死入狱,吕布背叛,何进旧部反对曹驸马,董卓之势成也,洛阳不可再留,我等须马上离开洛阳,返回并州方是上策也。”
顿了顿,丁原又对高顺说道:“仲达,汝相助曹驸马练军,尚未有成,可暂时留在驸马军中,更可为驸马之事相助一二也。”
高顺一抱拳道:“末将得令。”
却说吕布逃离丁原的住处之后,立即喊来魏续、宋宪、侯成三人,言及行刺丁原失败,须马上率军离开,投奔董卓。
魏续、宋宪、侯成三人自然以吕布马首是瞻,三人立即回家收拾金银细软,带上家眷,领了麾下兵马,随着吕布投奔董卓而去。
丁原麾下兵马一共万人,吕布因为勇冠三军而在军中影响极大,他在军营又散播丁原被曹聚所害,竟然有差不多五千人跟随他。
第236章 气候已成()
就在吕布反水不久,丁原留下一封书信,也带着麾下兵马连夜向并州赶去。
高顺则是再去了曹聚的军营,将今晚发生之事告诉了曹纯等人,曹纯等人自然是震惊之极,吕布反水、丁原还并,日后洛阳城便是董卓一家独大了。
果然,得到消息的董卓欣喜不已,不但收了吕布做义子,更是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举荐吕布为骑都尉,逼令何太后下旨,以叛逃罪举国通缉丁原。
丁原所部的变故,让何太后措手不及,虽然心中不甘,却也不敢不按董卓的要求,便封了吕布为骑都尉,下旨通缉丁原。
散朝之后,何太后回到长乐宫,又是一阵大摔特摔,吓得一群宫女太监不敢近前。
撒过气之后,何太后坐下来,脑子开始冷静下来,但是,此刻何进和何苗已死,曹聚下狱,何太后突然觉得很是无助了。
这可怎么办,何太后心中大惊,突然间反应过来,眼下的朝政大权已经不在她的手中,而在西北来的那个豺狼手中了。
何太后马上让小黄门出宫,去将袁术喊过来议事,但是,眼下董卓气候已成,袁术能有什么办法,喏喏半天,被怒极的何太后赶了出去。
完了,完了,彻底完了,何太后将袁术赶出去,心里的那个懊悔啊,早知如此,当初真该听何进的建议,将张让那些个混蛋全都杀了,不然,怎会有今日之祸。
曹聚,何太后忽然又想起了曹聚,心中暗想,莫非,哀家真的冤枉他了吗?
但是,再下旨将曹聚放出来吗,何太后可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而且,她这次也聪明了一次,就算把曹聚放出来,也抗不住董卓了。再说了,何进到底是不是曹聚所杀,还是个未知数,岂能轻易将曹聚放了呢。
第二天早朝,董卓再一次提出了免掉刘弘的司空之位,让他当司空。
这一次,何太后不敢再反对了,目前掌控在她手中的兵权,就只有曹操的南宫卫士了,也不过只有万人而已。而董卓呢,本就十万之众,再加上许凉的军马、北军五营以及吕布所部,兵力高达十四万。
这还不算,董卓又命人在司隶地区招募士兵,又因为在洛阳站稳了脚跟,派人通知牛辅,尽起大军,护送董卓的老娘以及家眷全都来洛阳会合,到时候,董卓的军队足足会有三十万之众,端得吓人。
每在朝堂受了董卓的气,何太后回宫之后,就会大摔特摔一次,而那些宫女和太后也免不了受点无妄之灾,只是五六天的时间,就被她打死了三人。
这几日呢,每天去给曹聚更衣的人,就一直固定为了王美人,两人之间的交谈也越来越多,关系不知近了多少。
王美人的见识和谈吐,比何太后不知强了多少,而且,王美人本来是个心地善良之人,奈何因被何太后所害,不但差点命丧黄泉,更是多年来跟近在咫尺之间的儿子刘协不能母子相认。
于是,对何太后的恨一天天增加,这么多年之后,王美人对何太后的仇恨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所以,一旦敏锐地发现了机会,王美人就毫不犹豫地找上了曹聚。
曹聚笑着说道:“荣姐,眼下董卓气候已成,何太后大权尽失,汝之大仇亦算是得报也。”
因为王荣的身份必须保密,曹聚肯定不会称呼她为娘娘,便改称为荣姐,王荣在曹聚跟前也不再自称哀家了。
这几日,王荣每天来,都将宫里最新的消息告诉曹聚,但因为她的身份是宫女,所得消息慢了两三日,因此,今日王荣带给曹聚的董卓掌权消息,其实是发生在三天前了。
“只能算是半数而已。”王荣的眼神中迸射出仇恨的异彩,咬牙恨声道,“吾必将之击杀,方能解吾心中仇恨也。”
女人,一旦被仇恨蒙蔽了眼睛,比男人要可怕,曹聚听了,心下暗叹,没再劝她什么,而是说道:“董卓掌权,先帝基业毁于一旦,此乃朝廷之大不幸也。”
王荣皱了皱眉头,说道:“然,董贼气候已成,如之奈何?”
曹聚眼神中闪烁着奕奕神采,淡淡一笑道:“未必无有机会也,眼下董卓大权在握,难免会得意忘形,就观其定力如何也。”
“此人麾下部众,多为西凉野蛮,从未见过如此繁华之都,如许美人淑女,未必不会做下不齿之事。董卓大权在握,亦难免会有所得意,就看其接下来会有何举措也,旦有不妥,一旦激起举国义愤,必有高举义旗及跟随者。”
“举国讨董,乃倾国之兵也,不下百万,以董卓之二十万兵马,如何能敌?”
王荣虽然聪明,但毕竟对政事不太通,又不知历史,奇怪问道:“那董卓会做出何等不妥之事?”
曹聚心中暗想,董卓进京没遇到刘协,估计暂时生不出废立之事,于是就说道:“传闻董卓好色,而宫中宫女多是先帝精心海选,那董卓一旦大权在握,岂能会不动心也。说句大不敬之言,那董卓甚至于会夜宿龙床、非礼宫女,秽乱后宫也。”
“啊……”王荣闻言大吃一惊,粉脸变色,若曹聚所说为真,她也会有被董卓看上的危险。
后宫的宫女,年龄参差不齐,十几岁的,二十几岁的。而以汉朝的规矩,宫女过了二十五岁,不管是什么理由,都必须要出宫去了。
皇宫的宫女,自然都不会长得差了,而王荣呢,距离二十五岁还有半年之久,更是花容月貌,身边之人,无人可比。
曹聚也担心说的多了,会被王荣怀疑,便笑着说道:“荣姐,此乃吾所猜测,或许那董卓未必会有如此大胆也。”
但是,王荣担心啊,若是董卓真的大胆之极,将所有的宫女集中在一起,任其挑选,则她肯定难逃董卓的眼睛,到时候要么是为保贞洁,自尽而亡,要么是为报大仇,屈身事贼。
第237章 干大事而惜身()
袁府之中,袁绍的箭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虽然右臂还不能怎么用力,却是已经不怎么影响基本上的生活了。
董卓擅权之后,袁隗对袁府的人下了命令,不得随意外出,更不得招惹董卓的西凉军,袁府上下完全低调起来。
这一日,袁绍的好友鲍信来访,袁绍便将之迎到了书房坐下。
鲍信是泰山平阳人,年少时有远大的志向,宽厚爱人,沉着刚毅有谋略。他跟袁绍的关系极好,也是受何进征辟,任骑都尉的官职。十常侍之乱的时候,鲍信受何进的命令,回乡招募兵卒。
等鲍信还没把兵募完,洛阳就发生巨变,鲍信得知消息之后,哪里还顾得上募兵啊,急急忙忙带着新募的不到两千兵马就赶回洛阳。
鲍信是昨晚赶回洛阳的,他新募的军队还在路上,今天一早,鲍信就急匆匆地赶到袁府来找袁绍商议大事了。
鲍信说道:“本初,董卓如今手握重兵,肯定心怀不轨,吾等若不能趁机动手,日后必然吃亏。”
袁绍没想到鲍信胆子这么大,脸色微变,迟疑道:“允诚有所不知,董卓气候已成,麾下兵马十余万,岂能是我等可以对付也?”
鲍信冷笑一声,说道:“董卓情况,吾已知晓,其虽有十余万之众,然董重旧部、大将军旧部、何苗旧部,以及新附吕布,未必与之完全一心。董卓真正能掌控者,不过是其从西凉带来三万人马而已,此其一。”
“其二,丁原败走,吕布投靠,曹聚下狱,董卓必然志得意满,以为洛阳城尽在其掌控也。故,我等趁其不备,突发袭击,必能一战而擒董卓也。”
“其三,曹孟德可引以为用,其麾下军马过万,还有曹聚所部,亦可用也,以及公路麾下与信新募之兵,再加上本初麾下兵马。除此,还可联络皇甫将军和卢尚书,军马亦有数万,未必不能与董贼一拼也。”
袁绍听了,并没有接话,而是沉吟起来,思考着鲍信之言的可行性。
良久,袁绍摇了摇头道:“不可,董贼大势已成,我等仓促之间,无以能与之相抗衡也,当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徐徐图之,方为上策也。”
鲍信脸色一变,再劝道:“本初,时不我待也,一旦日久,董贼军心稳定,良机即逝,岂能徐徐图之,当趁其不备,突然发难,方可一击而中也。”
“不可。”袁绍主意已定,再次摇头道,“允诚所言,听似可行,实乃凶险重重,成功几率渺茫,而一旦失败,袁氏将大祸临头也,不可取,不可取。”
听袁绍将袁氏的安危抬出来,鲍信顿时一阵失望,知道再劝也没什么用了,就起身告辞。
出了袁府,鲍信望天长叹:“干大事而惜身,袁本初不足以成大事也,也罢,既然如此,吾还是离开洛阳,继续募兵,静观其变也。”
董卓成为三公之一,虽说是最末的司空,但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早朝过后,董卓的一班亲信,以及朝中那些已经倒向董卓的大臣们,纷纷来董卓的府上道贺,使得董卓的新司空府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董卓这人其实还是比较上路的,两边的庆贺人群,他没去招呼自己的亲信,而是去应付那些朝中大臣,竟然也没多少架子。
席间,董卓听说了蔡邕因直言被十常侍陷害,流放朔方,几经周折之后,避难江南十二年的事情,大为同情,立即就说,明日早朝,就会请皇上下旨,征召蔡邕入朝为官。
当然,并不是人人都想相信董卓的话,因为征召蔡邕入朝为官,对董卓而言,并没有多少好处,反倒使得清流派的实力增强了。
宴会散去之后,董卓也喝了不少酒,刚才他是一一跟那些朝中大臣敬酒的,饶是董卓的酒量极大,也是有了七八分的酒意。
李儒陪着董卓去了他的住处,将董卓送到之后,本想告辞离开,但董卓却没有放他走,而是笑着问道:“听闻先帝在世,后宫嫔妃虽少,然宫女不下五千之数,其中不乏美貌如花者。眼下,孤大权在握,意欲染指一二,不置可否?”
李儒一听,立即劝道:“岳父大人不可,历朝历代,宫女乃是皇上专用,王公大臣皆不可碰触,除非受皇上钦赐。岳父大人虽然军权在握,然距离天下归心,尚且起步而已,不可造次也。”
董卓听了,不甚高兴,皱了皱眉头,正要再说什么,李儒又说道:“岳父大人,小婿倒有一计,可以避开此节也。”
董卓大喜道:“文优既有良策,速速道来。”
李儒微微一笑道:“岳父大人可以削减皇宫开支、皇上年幼为由,请皇上下旨,令年长宫女,二十龄以上,尽皆出宫也。”
“妙,真乃妙计也。”董卓听了,立即哈哈大笑道,“宫女出宫,便非宫女之身,到时候岂非任由孤随意挑选也,哈哈,文优之计真妙,此事无有文优而不能成也。”
李儒微微一笑道:“岳父大人过奖,此乃小婿分内之事。”
“到时候,宫女太多,孤也不能全要,当可赏赐汝等些许也。”董卓心情大好,一边享受着婢女的捶腿,一边又问道,“文优,眼下我等军权在握,接下来当该如何?”
李儒毫不犹豫答道:“当收洛阳百姓民心,方为永久之计也。”
历史上,建议董卓迁都,焚烧洛阳的人,也是李儒,但却是因为当时情况紧迫,一是不能留下这么多人口给关东诸侯,二是雍州地广人稀,需要人口去开垦荒地,需要人口补充兵源。
董卓问道:“当如何收之?”
李儒微微一笑道:“收洛阳民心,当在一人身上,若岳父大人收得此人,则洛阳民心尽附也。”
董卓大感奇怪,立即问道:“文优,究竟是何人,竟然如此了得?”
“此人跟岳父大人亦是故交。”李儒眼睛一眯,缓缓说道,“乃驸马曹聚是也。”
第238章 万民请愿()
董卓闻言一愣,问道:“文优,那曹仓合虽然文武双全,乃不可多得之人才,却不过是北宫卫士令,虽说有驸马身份,但皇权旁落境况之下,太后皇上尚且无用,何况驸马乎?更何况,此人眼下身在大狱,旦有人再陷害一二,当性命难保也。”
李儒微微一笑道:“岳父大人有所不知,那曹聚虽然来洛阳时日不长,然却在洛阳城落下一个极佳口碑,深得百姓爱戴。此次袁氏派人到处散播曹聚杀死何进之消息,奈何曹聚得民心已深,相信者百中无一也。故,岳父大人若想真正坐稳洛阳,若是能得曹聚相助,则洛阳民心尽附也。”
董卓问道:“文优,你可知曹聚是如何尽得洛阳民心也?”
李儒笑着说道:“洛阳城,王孙贵族多多,百姓多有被欺凌者,然城中四尉皆不如当初曹孟德那般,敢棒杀蹇图,只得压民奉官,是故百姓有冤无处申告,只能暗自含泪。然,曹聚却能不畏权贵,为那些百姓做主,其来洛阳时间虽短,却已经为百姓伸冤百起之多,民心岂能不附也?”
“曹仓合真乃侠义也。”董卓登时竖起大拇指,赞道,“孤生平亦是最恨权贵欺压良民,曹仓合之举甚得孤心,好,文优,明日早朝,孤便向太后建议,将曹聚无罪释放。”
李儒点了点头道:“只是,曹聚杀死何进之事,尚未有结果,岳父大人这时候为曹聚作保,那曹聚无论如何是跟岳父大人无法摆脱关系也。”
“哈哈哈哈……”董卓立即仰天大笑道,“好,就该当如此。”
说罢之后,董卓又皱了皱眉,说道:“文优,眼下孤身为三公之一,又军权在握,然则朝中大臣对孤多有不服者,此事该当如何处理?”
李儒微微一笑道:“岳父大人,此事易耳,以小婿这段时间观察,朝中大臣多为贪生怕死之人,包括那袁氏、杨家在内,而真正有骨气之人,唯有皇甫嵩、卢植等寥寥数人而已,已不足为惧也。”
“只需,岳父大人能做出一件惊天地之大事,足以震慑朝中百官,到时便无人再敢与岳父大人为敌也。”
董卓一愣,问道:“文优,何事方为惊天地之大事也?莫非是将皇甫嵩与卢植等人尽皆杀死?可那皇甫嵩乃曹聚之师,若杀皇甫,则曹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