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典韦是用来战张飞的,而对付潘凤的人,本来曹聚是想用华雄的,可甘宁却主动请缨,说是要戴罪立功,曹聚也就准了。
一阵箭雨之后,豫州军不知道倒下多少,然后,在曹仁的一声命令之下,投枪开始了,冲在最前面的豫州军几乎都难逃过投枪的厄运。
本来是豫州军伏击曹军的,结果反倒成了曹军简单伏击豫州军了,箭雨和投枪之后,豫州军已经扔下了一千多具尸体了。
两军终于狠狠地撞在一起了,宽大的盾牌被冲在最前面的豫州军狠狠撞开,但后面的枪兵也及时地将这些豫州军的性命收割着。
随后,几万大军的厮杀开始了,兵对兵,将对将,典韦直接就瞄上了张飞,后者也感受到了典韦那强大的战意,更是从兵器上认出了典韦的身份,登时就兴奋地大叫一声,纵马向典韦迎了上去。
甘宁也紧紧盯着潘凤,纵马迎了上去,脑海中也响起了曹聚的叮嘱:“兴霸,潘凤勇猛,汝一定小心,不求胜之,只需缠住即可。”
这也摆明了说,甘宁的武功不如潘凤,甘宁当然是不服气了。但是,他刚刚经历一场败,傲慢之心收敛不少,虽然不服,却也不敢再大意,一上来就狠狠一刀砍向了潘凤的大斧。
“砰”一声,刀斧相碰,二人都感受到对方力量的反冲,坐下马匹吃不住力,一起向后退了两步。
“好。”二人竟然异口同声地喊了一声好,眼神中都散射着兴奋的光芒,跟张飞和典韦彼此遇上的感觉差不多。
张飞和潘凤分别被典韦和甘宁缠上了,曹彭便选中了鞠义,挥舞着金边铁铲,直冲过去。
还有一个刘备,使用双股剑的刘备,曹纯自然就不客气了,一抖手中的银枪,就向他迎了过去。
曹聚站在奎水西面,遥遥望着两军的厮杀,再向阳翟看过去,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嘿嘿,孔伷,此战之后,汝就只能龟缩城中也。
不一会儿,关羽的败军就出现了,身后紧追不舍的是黄忠等人。
下山之后,见前面两军厮杀得激烈,关羽把心一横,大刀一摆,大声喊道:“兄弟们,随我冲,先灭过桥敌军,再背水一战,方有求胜之机也。”
曹仁见关羽率领一千多人冲过来,眯了眯眼,一拨马头,喝令曹洪压阵,带领麾下一千士兵,迎了上去。
第297章 欺人太甚乎()
曹仁战关羽,肯定是不敌的,但是,关羽左耳受伤,虽不重却一直流血不止,刚才又跟黄忠恶战一场,还用了武将技,实力已经大打折扣。
于是,曹仁拼劲全力之下,竟然跟关羽战了一个平手。
主公所言不错,曹仁心下暗暗吃惊,若是正常时候,他绝非是关羽的对手。
不单单是关羽,关羽手下的士兵也都经历了一战,又一路跑来,体力已经消耗不少,如何挡得住曹仁麾下的一千生力军。
关羽一边跟曹仁打斗,一边关注着战场的情况,见他的士兵杀死对方一人,须得赔进去三条或者四条性命,不禁怒得须发贲张。
刘备和鞠义两军的情况也不太好,而且,曹聚的大军依然还在有条不紊地渡河,然后加入到战斗中来。
黄忠,也率军赶到,他谁也不找,直接就找上了关羽,跟曹仁一起联手。
立即,关羽就落入到了下风,他如何能挡得住黄忠与曹仁的合击,很快就败下阵来,连麾下的一千多士兵也顾不上,向阳翟方向败去。
关羽这一军的败退,立即也引发了刘备和鞠义两军的败退,三支军队一起向阳翟方向败去,黄忠等人则是在后面紧追不舍。
城头上,孔伷目瞪口呆地看着豫州败军向这边跑过来,转首向辛毗问道:“佐治,我军战败,该当如何?”
该当如何?
辛毗不是神仙,能如何,只得苦笑一声道:“大人马上命人将刘备与鞠义两路败军放入城内,然后只能死守阳翟城也。”
荀彧也点了点头道:“只能如此也。”
孔伷无奈,只得按照辛毗所说,打开城门,放刘备和鞠义的人马进来,然后命令弓箭手将后面紧追不舍的曹军射退。
曹聚也没打算一举将阳翟攻下来,见城头箭矢如雨,便让人鸣金收兵了。
见曹聚收兵了,没有趁机攻打阳翟,孔伷也松了一口气,喝令城头守军不可放松警惕,然后就下城迎接刘备和鞠义去了。
且说黄忠等人收兵回去,曹彭一见曹聚,就大咧咧问道:“主公,豫州军新败,士气大跌,我军士气如虹,应该一鼓作气将阳翟攻下才是,何故收兵乎?”
曹聚微微一笑道:“阳翟乃颍川治所,城池高大,易守难攻,今日我军刚刚经历一战,颇为疲惫,不适于硬攻城也,来日再说。”
曹彭虽然觉得曹聚的这个理由不足,但也不敢再说什么,只得作罢。
阎忠却是心下明白,曹聚并不是不知道这个时候攻城是最好的时机,而是因为,他不愿意给董卓当炮灰而已。
此番东征,曹聚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练兵,所以,打败豫州军就是目的,而不是非得将之赶尽杀绝,毕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且,纵然能拿下阳翟城,又能如何呢,北有酸枣联军,南有袁术的大军,根本无法守住。
此战的目的达到,曹聚就命人就地安营扎寨,背靠奎水,与阳翟城只有五里不到。
距离敌城安营扎寨,一般都是三十里外,也有二十里的,保持一定的距离,防备城内的守军突然杀出,措手不及。但是,像曹聚这般,只在阳翟城外五里处就安营扎寨的,估计还是前无古人,分明就没把阳翟守军放在眼里。
看着曹军的忙碌,鞠义重重捶了一下城墙,怒声道:“曹聚小儿,欺人太甚乎。”
张飞也是气得哇呀呀大叫,怒声道:“主公,请给末将三千兵马,定能杀其一个措手不及也。”
“不可。”刘备摆了摆手道,“翼德不可如此鲁莽,那曹聚诡计多端,如何会不防备我军偷袭,其必有埋伏也。”
关羽已经下去包扎伤口去了,张飞劝不动刘备,只得作罢。
曹聚安营扎寨之后,命人将捷报飞马向洛阳报去,曹聚在信中除了提及此次大胜的经过之外,还说孔伷死守阳翟,兵多将广,粮草充足,阳翟城又易守难攻,曹聚派兵攻打几次,全都无功而返,更是损兵折将。
曹聚的意思很明显,阳翟攻不下,就不攻了,反正已经多次打败豫州军,达到了威慑诸侯联军的目的。
曹聚料定,此信到了董卓手中之后,董卓一定会让他退兵的,原因很简单,袁术已经大军逼近洛阳,董卓必须要派兵去阻挡,洛阳城就须得有曹聚镇守。
再说了,胡轸已经败给孙坚一次,这一次董卓派了徐荣为帅,领军五万前往迎敌,若万一再败了,董卓必须马上派曹聚上了。
安营扎寨之后,曹聚又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四下打探颍川诸多才子的下落。
不过呢,效果并不怎么明显,因为阳翟是颍川的西大门,曹聚攻不下阳翟,要进入颍川,就得从南面或者北面绕过去,还要防备着颍川各地的守军。
颍川的才子不少,但曹聚目前最想得到的,莫过于戏忠了,但是,曹聚派出了一拨又一拨的人,却都没有带来戏忠的消息。
戏忠呢,在离开阳城之后,并没有返回阳翟,而是一路向西,竟然是往洛阳方向而去,这是曹聚始料未及的。
这一日,曹聚正在营中看着曹仁训练士卒,忽然有信使来到,说是带来了皇甫嵩的书信。
曹聚与皇甫嵩的通信,每两天就有一次,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了。
不过呢,今日的书信却跟平日里不一样,厚了一些。
曹聚心下奇怪,阳翟之战已经过去七八天了,皇甫嵩早就对曹聚的这一战大为赞赏,那一日的信函也比平时厚了一些,却也不如今日之厚。
莫非是洛阳城出了什么变故不成,曹聚立即就将信函接过,打开,却发现,里面还有一个信封,也是用火漆封了口。
咦,曹聚便先将那个信封取出来,拿正了一看,信封上写着两行娟秀之极的字迹,第一行是“曹驸马亲启”,第二行字是“来莺儿亲笔”。
原来是来莺儿的书信,曹聚愣了一下,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了来莺儿秀丽的容貌来。
第298章 如此之法()
看完了来莺儿的书信,曹聚心下暗暗得意,更是想着,这是不是就算古代的情书了,虽然是有点含蓄。
来莺儿的信不多也不少,一共是满满三张,而且,虽然信中不见一个表达感情的词语,但整篇信函让曹聚深深感受到,来莺儿的芳心已经被他摘走过了。
马上,曹聚就回到军帐,写了一封书信,也是满满三张,不多也不少。
同样,曹聚也没有使用一个情啊,爱啊之类的词汇,但字里行间,绝对能让来莺儿感受到,曹聚对她的欣赏和爱慕。
至于皇甫嵩的书信,跟平时一样,皇甫嵩将洛阳的情况在信中告知曹聚一下,只不过,今天皇甫嵩带来的一个消息,是很让曹聚兴奋的,那就是早朝时候董卓已经说了,宣曹聚的大军回洛阳。
果然不出曹聚所料,这的确是好事一件,不过呢,让曹聚很郁闷的是,这七八天的时间,他派出去访才的人全都是无功而返。
曹聚此来颍川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颍川的才子,练兵则是其次。但是,眼下练兵的目的达到了,但人才却一个没找到。
尤其是,曹聚遇到了戏志才,后来却没了他的音讯,这就好比后世在酒吧跟一个美女约好炮了,但出门的时候却被人群冲散,找不到人了。
冯蘅见状,上前劝道:“驸马,出去寻访人才之人尚未完全回来,或许会有惊喜也。”
曹聚也有点无奈,只得点了点头道:“眼下唯有静等,别无他法。”
冯蘅心下窃喜,因为自从被订婚给袁术之后,她就对袁术上心了,经常从其父冯方那里了解袁术的情况。
跟曹聚如此在乎人才,以及麾下已经有了如许多的文臣武将,袁术就差远了,虽然已经身为后将军,又自领南阳太守,已经是一方诸侯,但他对人才的看重程度,就远远不如曹聚。
重士族,这就是袁术跟很多士族人的通病,寒门的人才哪怕是再有本事,也是无法得到重用,但曹聚却不是这样,而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谁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消息传来,说是派出去的人中有人访到了一个颍川人才,定陵的杜袭。
杜袭,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只出现一次,六十六回,为汉朝侍中,曾和王粲、卫凯、和洽等三人劝曹操称魏王。
但是,真实历史上的杜袭可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而且,他跟阳翟赵俨、辛毗以及许下陈群,并称为颍川四大名士。在颍川,除了荀氏八龙之外,也就是他们四个的名声大了。
曹聚立即就站起身来,一脸惊喜地问道:“那杜袭何在?”
那个亲卫一脸尴尬地说道:“主公,那杜袭不但将主公亲笔招揽信撕掉,而且大骂主公,拒不接受主公招揽,属下等气愤不过,便将之…将之捆绑过来。”
“啊……”别说是冯蘅了,就算是曹聚也忍不住大吃一惊。
那亲卫见状,以为曹聚会责怪他,立即向曹聚磕头道:“属下鲁莽,请主公降罪,请主公降罪。”
曹聚登时哭笑不得,立即就上前两步,将这个亲卫搀扶起来,笑着说道:“何罪之有,此乃孤未将话说清,导致汝等误会也。”
原来,曹聚在放出大量人手去寻访颍川人才,也担心因为他跟着董卓混,不少自命清高的人才不会接受他的招揽,便给那些亲卫说了一句话,意思是,可以根据情况采用适当的办法,却务必将人请到。
只是,曹聚万万没想到,这个亲卫竟然想到了如此之法,也算是个人才了。
那个亲卫这才放下心来,站起身来,依然是一脸的惶恐,抱拳说道:“主公,属下惭愧,只是,那杜袭一路大骂不已,属下担心被人发现,就用布将之塞口,估计杜袭心中怨恨之极,难以会降主公也。”
“……”曹聚翻了翻白眼,实在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了,摆了摆手道,“既已发生,多说无用,且带孤前去看望一下杜先生。”
“是,主公。”亲卫见曹聚真的没怪他,这才彻底放下心来,应了一声,向曹聚一弓腰,双拳一抱,然后转过身,带着曹聚去见杜袭。
当然,曹聚见到杜袭的时候,杜袭身上的绳子已经被解开了,嘴巴里的布也被取了出来,只不过,头发和衣服颇为凌乱,神情也是极为愤怒。
可惜,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杜袭的身边,站了四个曹军,将他团团围住,使得杜袭只能无可奈何地在蒲团上跪坐着,跟前案几上的酒菜也是一动未动。
曹聚来到的时候,那四个曹军一起喊了一声“主公”,杜袭如何不知道是曹聚来到了,但他却依然闭着眼睛,一动不动。
曹聚知道杜袭心中恼怒,微微一笑,对那四名曹聚挥了挥手,让他们全都下去,屋子里瞬间就只剩下他跟杜袭二人,连典韦也被曹聚给赶出去了。
这时候,曹聚才向杜袭一拱手,说道:“先生,下属无知,冒犯杜先生,孤特向杜先生赔礼道歉,还望杜先生莫要见怪才是。”
但是,杜袭依然是动也不动,跟没听见曹聚的话一样。
但凡是有才干的人,脾气都会古怪点,曹聚丝毫不介意,直起身来,微微一笑道:“杜先生,此番孤东征豫州,一是奉天子诏令,讨伐孔伷,二是寻访人才,为我大汉所用。先生乃是大才,孤闻名久矣,本欲亲自拜访,奈何两军阵前,军务缠身,这才命麾下军士代为相请,不想下属鲁莽,得罪先生,实乃孤之过也。”
这一次,杜袭的睫毛眨了眨,眼睛没睁开,但嘴巴却张开了,冷笑一声道:“天子诏令?哼,驸马,汝以为吾不知乎,所谓天子诏令,实乃董贼之命也。”
曹聚心下暗喜,嘿嘿,只要你开口说话就行,孤就担心你一直不开口就麻烦了。
“嘿。”曹聚淡淡一笑道,“先生此言差矣,董相国非但不为贼,反为忠臣也。”
第299章 条件()
就在曹聚领军在外的这段时间里,董卓已经从太尉升为相国了,达到了他仕途上的巅峰,只差一步就是篡位当皇帝了,但董卓不是袁术,没有这个野心。
“噢”,杜袭终于忍不住睁开眼睛,上下打量了一下曹聚,淡淡问道,“驸马之言可谓惊世豪言也,敢问何解?”
曹聚也跪坐下来,就跟杜袭对面,后者虽然皱了皱眉头,却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躲开。
曹聚微微一笑道:“孤先问一句,先生可知天下大事否?”
杜袭一愣,沉吟一下,说道:“略知一二。”
“如此甚好。”曹聚点了点头,轻咳一声,说道,“大汉自黄巾之乱后,国力日衰,皇权旁落,然皇帝若是有中兴之志,大汉或许还有中兴之望。”
“然,皇上却依然不思朝政,继续亲信十常侍,加大赋税以补黄巾之耗,使得百姓生灵涂炭,生如水火。各地造反不断,州牧之职复出,大汉已然到分崩离析之边际也。”
“恰逢此时,皇帝驾崩,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火拼,引得董卓进京,控制局势。那董卓废长立幼,看似大逆不道之极,然实则是为大汉日后所图也。况且,若是没有董卓,还会有赵卓、王卓等提兵入京,甚至于会有人敢自立称帝也未可说。”
杜袭忍不住问道:“驸马,汝说那董卓废长立幼,乃是为大汉日后所图,此言真乃荒谬之极也。”
“并不荒谬。”曹聚端起跟前酒杯,向杜袭一举,后者不自觉地也举起酒杯,二人对饮一杯之后,曹聚放下酒杯,继续说道,“既然先生知天下大事,当知两位皇子,长子刘辨木讷,次子刘协聪颖,试问先生,两位皇子之中,谁人才有可能是中兴之主也?”
“当然是二皇子刘协。”杜袭的回答几乎是不假思索,但是,在回答过之后,他也立即心下一动,若有所悟,双眉一挑,问道,“驸马之意莫非是……”
曹聚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道:“先生,若那董卓有野心,自然会选择易于控制之大皇子刘辨也,如何会废掉刘辨而立聪明之刘协乎?”
“这……”杜袭登时有点哑口无言了,曹聚所说的的确有道理,他一直都跟随别人认定董卓是国。贼,从来没有朝这方面想过。
曹聚继续说道:“董相国,乃是西凉粗人,虽有满腔激情,却不得其法,不知废立之事不可轻举,曾与孤说起此事,颇为后悔,但生米已成熟饭,无法更改。此事,使天下人皆直指董卓废立,却不知,一旦当今皇帝亲政之后,天下会何其大善也。”
“这个……”杜袭皱了皱眉头,低头沉思一会儿,摇了摇头道,“袭从未如此考虑过,然,纵然驸马此言有理,可那西凉铁骑在洛阳城欺压良民,此举如何解释?”
“好,好得很,就怕你不说这一点。”曹聚心下暗喜,双拳一抱,脸色一正,说道,“若非是为洛阳百姓,若非是为太后与弘农王之安全,孤早就脱离洛阳也。”
曹聚不惜得罪董卓麾下大将,为洛阳百姓做主的事情,早就传到了紧邻的豫州,杜袭当然也知道,只不过,当时他不以为然,认为曹聚是故意的,是为了收买人心,但此刻听了之后,效果就不同了,杜袭不禁一阵沉吟。
曹聚见状,便不再说,且让杜袭先消化消化。
过了好一会儿,杜袭才哼了一声道:“就算驸马此言为真,但此番关东义军讨伐董卓,乃是为天下大义,驸马怎可轻易出兵也?”
曹聚淡淡一笑道:“家母不知情况,被董卓大将徐荣诓骗至洛阳,还有,家师皇甫嵩冒犯董卓,几乎获罪,先生以为,孤还能与董卓讨价还价乎?”
杜袭登时一阵无言,愣了一会儿,问道:“难道驸马甘心为那董卓效力一生乎?”
“当然不会。”曹聚微微一笑道,“只不过,眼下时候未到也,等时机一到,孤自然会脱离董卓,此乃孤之